九年級物理全冊教案_第1頁
九年級物理全冊教案_第2頁
九年級物理全冊教案_第3頁
九年級物理全冊教案_第4頁
九年級物理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多彩的物質世界

本章學習物質的性質和結構0從廣闊的宇宙到地球上的高山、大海再到微觀的原子和

分子,都是本章研究對象。學習本章知識以后,你會知道:宇宙是由什么組成的,物質的

三種常見形態:固態、液態、氣態,物質的基本性質------質量和密度,質量的測量工

具一一天平等。同時學會探究物質的密度與質量和體枳的關系,會應用質量和密度的知

識解決一些實際應用問題。

第一節宇宙和微觀世界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知道宇宙是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

(2)了解固態、液態、與態的微觀模型;

(3)了解原子的結構:

(4)對物質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納米技術材料的應用和發展前景。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對物質從宇宙到微觀世界的研究介紹,發現并說明物質是可以分割的;

(2)通過把原子結構與太陽系的類比,建立微觀世界的結構模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物質世界的研究,認識并體驗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質組成。

學習物質的世界,體會物質世界的奇妙。

(二)學法點撥

物質世界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研究:宇觀世界:宇宙、銀河系、地球等。它們的體積

非常大,大多距離我們非常遠,要借助天文望遠鏡觀察和研究:宏觀世界:地球上人類可

以實地觀察和研究;微觀世界:物體尺寸非常小,要借助顯微鏡、電子顯微鏡觀察和研究。

微觀物質的尺度很小,人類肉眼無法直接觀察。但是,分子也有結構,它是由原子組

成的。

課前準備

1、取一根蠟燭放入小金屬罐熔化然后觀察蠟燭凝固時體積的變化。

2、查閱、收集有關太陽系、銀河系的資料、人類探索宇宙的資料。

3、查閱、收集有關分子、原子結構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宇宙是由物質組成

教師:人們說廣闊的宇宙是無邊無際的,那么,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萬物,

變化萬千,那么,這絢麗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組成的呢?這一切給人類留了許許多多的謎,

引發了人類無限的遐想,激發了一代代科學家對它們孜孜不倦的觀察和研究。那么,這一節

課就讓我們沿著科學家的探究的足跡,從宏觀到微觀作一次旅行,對這些問題作一叫初步的

探討吧。

1、宇宙有多大?

(1)綜合觀察課本圖10.1T和課本圖10.127。

請同學們說出太陽系的九大行星(現報道發現笫十大行星)。在太陽系示意圖中找出

我們生活的地球。(在離太陽比較近的第三條軌道上)

2、交流資料數據:

①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陽系之中,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遍的行星;

②太陽系置身于銀河系之中,太陽只是銀河系中幾千億科恒星中的一員;

③銀河系只是數十億個星系中的一個,一束光穿越銀河系需要十萬光年;

④在浩瀚的宇宙中,還有許多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目前,我們人類觀測到的宇宙

中擁有數十億個星系。

(3)根據以上資料、數據讓學生推理,說一說他們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結論:宇宙是廣闊無垠的,大得很難以想象。

2、人類對宇宙的探究過程。

交流資料:

(1)中國古代關于宇宙結構的學說;

(2)哥向尼與日心說;

(3)從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到人類第一次乘飛船進入太空;

(4)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

(5)我國“神舟”號飛船的五次成功飛行。宇航員揚利偉順利進入太空繞地球航行。

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人類對太空宇宙的探索越來越深入,宇宙的奧秘將逐漸被

揭不。

3、宇宙的組成

問題: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組成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處于不停的運動和發展之中。

二、物質由分子組成

1、問題:物質又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從古到今,人們一直在探尋著這個問題的答案。古希臘人認為宇宙萬物是由水、

火、土、氣四元素組成;我們的祖先認為宇宙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組

成。但.這些看法都是不科學。到底物質又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2、分割物質實驗:

物質分割有一個限度,分割到這一限度時小粒子能保持物質原來性質但用肉眼不能

看到,只能借助電子顯微鏡觀察。科學研究發現:任何物質都是由主其微小的粒子

組成的,這些粒子保持了物質原來的性質,意大利物理學家阿伏加德羅第-一個把這

些粒子叫做分子。

三、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

1、學生交流課前觀察蠟凝固時體積的變化。(液體蠟在凝固時體積縮小,中間凹陷

下去。)

2、問題:我們知道物質一般以固態、液態、角態的形式存在。物質處于不同狀態

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從實驗,我們看到物質在一般情況下由液態變為固態體積縮

小,由液態變為氣態,體積增大。物質由分子組成,那么,物質存在的形式與分子

的存在狀態是否聯系呢?

3、探究:先讓學生說說他們在課堂上聽課,課間在教室里活動時,課間在操場上

自由活動時這三種情況下活動的狀態和活動空間。

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氣體具有很強

的流動性。

4、結論:根據以上探究,可.以認為物質存在的形式與構成物質的分子的運動狀態

有關。

四、原子結構

我們知道了物質同分子組成,人們又猜測分子能不能繼續分割?科學家發現分子是

由更小的粒子組成,并把這樣的粒子稱為原子。同時還發現有的分子由多個原子組成,

有的分子由單個原子組成。

在一般情況下原子核所帶的正電和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相相等。原子核由更小的

粒子--質子和中子組成,而質子和中子又由更小的夸克組成……

達標自查

1、我們人類生活在廣闊的寧宙里,太陽是中一千億顆恒星中的一員,人類生活

的地球在離太陽比較近的第條軌道上運行。目前發現的太陽系有大行星。

2、物質由微小的粒子組成。這些微小粒子保持了物質的性質,我們叫它。由于它

的體積很小,一般要用觀察。

3、固態物質中,粒子之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和。

4、液體沒有確定的,具有。氣體粒子之間作用力小,故氣體容易

被。

并具有性。

5、物質由組成。分子由組成。原子核外的電子繞運動°

G、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時候,體積變化的正確說法是()

A、體積都變小B、體積都變大C、有的體積變大,有的體積變小D、無法判斷

7、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固體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B、液體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

C、液體有一定的體積,沒有一定的形狀D、氣體沒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

8、下列單位換算中,正確的是()

A、12nm=1.2X10°mB、12nm=1.2X10°m

C、12nm=12X10°mD、12nm=12X10°m

9、下列對物質結構的推述,正確的是()

A、固態物質的排列規則,就像學生做廣播體操一樣

B、液態物質的分子可以移動,就像操場上踢足球的學生一樣可以在球場上跑動

C、氣態物質的分子幾乎不受力,就像下課以后的同學可以自由活動

能力提高

10、探究: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時候,體積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

猜想:

設計、進行實驗:選用熟動物油作為探究對象。

把熟動物油放在燒杯里,用火加熱,使它完全熔化,記卜液面所在的刻度位置。

拿開火源,使熟動物油冷卻。

觀察:它的體枳是變大了還是變小廣?

你還可以用什么物質進一步進行探究?

寫出你的探究結果:

11、探究:水結成冰以后,體積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

猜想:

設計、進行實驗:

分析結論:

交流:通過第10題和第11題的探究,你有什么發現?

第二節質量

從容說課

“質量”一詞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其含義也不同.通過本節課的

學習,要使學生明確物理學中“質量”的含義.

本節將質量的概念以“物質的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來作為標準使學生理解,是

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在“質量”的概念上不作過多的講述.在第一節的基祐上,

理解“物質的量”與“物質的多少”是比較容易的,必須使學生明白:這不是質量的定義.

本節課還介紹了一下天平的使用,應該給學生詳細地介紹天平的使用和使用時的注意事

項,由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天平.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質量的概念及其單位.

2.了解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3.通過實驗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天平,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

2.通過使用天平,學會測量固體的質量.

3.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標

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

1.質量的單位及其換算關系.

2.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應注意的事項.

教學難點

1.對質量的單位形成具體的認識.

2.質量的單位換算、科學計數法的應用.

教學方法

觀察法:形成對質量概念的初步認識.

比較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質量的概念.

實驗法: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

教具準備

投影儀、天平、祛碼、鋼尺、鋼釘、鐵塊、鐵錘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課前準備好的鋼尺、鋼釘、鐵片、鐵錘、玻璃杯、琉璃球,列舉教室中的桌子、

椅子等.

[師]老師列舉的這些東西,我們給它一個統一的名稱該叫什么呢?

[生]這些東西都是物體.

[師]鐵釘、鐵錘是用什么做成的,教室里同學們用的桌椅乂是用什么做成的?

[生]鐵釘、鐵錘是用鐵做成的,桌子、椅子是用木材做成的,鋼尺是用鋼做成的.

[師]如果我們也給鋼、鐵、木材一個統一的名稱是什么呢?

[生]鋼、鐵、木材都是制造物體的材料叫物質.

[生]我明白了,物體是由物質構成的.

[師]非常正確.物體是指具有一定的形狀、占據一定的空間、有體積的實物,而物質是

構成物體的材料.

[師]同學們用的課桌、椅子及教室的門都是由同一種物質構成的,老師這兒的鋼尺、鋼

釘是用鋼做成的,鐵塊、鐵金丁及鐵錘也是由同一種材料一一鐵做成的.那么桌、椅和門,尺

和JT有什么不同呢?

[生]它們的形狀不同,大小不同.

[生]它們的用途也不相同.

[師]還有什么也不同呢?

二、新課教學

1.質量

[生]門、桌、椅中用的木材不一樣多.

[生]鋼釘和鋼尺中用的鋼的多少也不一樣.

[生]應該說是物體中含(用)的物質的多少是不同的.

[師]物理學中,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mass).質量用“m”表示.同學們說我

們剛才列舉的那些物體中還有什么不同呢?

[生]物體的質量不同.

[師]大家表現得非常好!大家想想,我們日常生活中哪里聽說過質量這個詞呢?

[生甲]XX電視質量優.

[生乙]保證質量.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質量和那些質量相同嗎?

[生]不同,今天所學的質量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而生活中提到的質量表示品質的

意思,不可混為一談.

[師]好,剛才我們學習了質量的概念,總結了它所代表的含義.接下來,我們看看質量

這個物理量有什么特性.

我們還以這把尺子為例.

[師]首先,我們把它弄彎,質量發生燮化了沒有?

[生]沒有.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尺子弄彎以后,里面所包含的鋼這種物質是不會夔的,而且鋼的含量也沒燮.

[師]很好,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是什么呢?

[生]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形狀的改建而改建.

[師]然后我們給這把尺子加高溫度,讓它熔化掉,質量燮了嗎?

[生]沒有.

[師]為什么呢?

[生]尺子熔化了,就是說這把尺子由固態燮為液態,但里面所含胡I的量不會有所變化,

因此質量不燮.

[師]那么我們又可得出一個什么結論呢?

[生]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形態的改燮而改建.

[師]把尺子交給同學,讓大家往后傳遞這把尺子,在傳遞過程中,尺子發生什么建化?

[生]空間位置發生燮化.

[師]尺子的質量燮了嗎?

[生]沒有,因為雖然尺子的空間位置發生了燮化,但尺子本身所含的鋼的量沒有燮,因

而尺子的質量沒有夔.

[師]我們又可得出一個什么結論呢?

[生]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空間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師]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質量的屬性,大家總結一下.

[生]質量是物體的?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形態、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師]大家總結得非常好.我們知道,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質量有大有小,既然有大

小就會有比較,有比較就要有單位,那么質量的單位是什么呢?

[生甲]千克.

[生乙]不對,是克.

[生丙]不對,是兩、斤.

[師]大家說得都對,質量的單位很多,而且各國都有自己的一套單位,這樣交流起來很

不方便,1900年,國際計量大會統一出了一套國際單位制.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主要

單位是千克,用字母“kg”表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輔助單.位:如克(g)、毫克(mg)、微克(u

g)、噸⑴

剛才同學們說的斤和兩是我國的質量單位,大家知道我國的質量單位和國際單位之間的

換算關系嗎?

[生]I斤=0.5kgI斤;10兩

[師]很好,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換算是以T?分制遞進的.大家可以根據這一點,

再聯系你的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經驗,想想質量的單位換算應是什么關系呢?

[生]1噸=1000千克lt=1000kg=10°kg1千克=1000克

lkg=1000g=10°g1克=1000亳克1g=1000mg=10°mg

1亳克二100()微克lng=1000ug=10°yg

[師]現在請同學們關注我們教材中P9的“小數據”,了解一些物體的質量.誰知道這

物體的質量是以什么為單位的?

[生]在小數據欄的最上一行標有“kg”,因此,數據欄中的數據都是以“T克”為單位

的.

[師]請問學們從數據欄中查出氫原子和一元硬幣的質量,并將其單位換算成以克(g)、

亳克(mg)、微克(ug)為單位;查出新生兒及成人的質量.將其換算成以“斤”為單位;查

出大象和輪船的質量,換算成以噸⑴為單位.

(請三名同學分別板演,全體同學練習,教師巡視指導,最后講評)

氫原子:m=lX102kg=lX10X10°g

=|xl02g=1xl01'mg=lxl0l*pg

一元硬幣:nFlX10°k爐IXIFXIO。爐10g

新生兒:m=3kg=3x2斤=6斤

成人:m=60kg=60X2斤=120斤

大家:m=6.Uxi(Tkg=6t

輪船:m=10'kg=I07x|0°t=10,t

[師]哪位同學可以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

[生]我體重差不多五十五公斤,就是55kg.

[師]同學們的體重是用什么測出來的呢?

[生]有專門測體重的體重計,也可以用磅秤來測.

[師]同學們還了解有哪些測質量的工具嗎?

[生]有臺秤、城子電子秤,它們各自有各自的用途.比如,菜市場用臺秤,藥店用段子,

商店、超市用電子秤.

[師]實驗中用什么呢?知道嗎?

[生]天平(托盤天平和學生天平).

2.天平

[師](出示天平)同學們先來認識天平.

(也可以用投影儀將天平的結構圖放大,便于學生觀察)

[投影]托盤天平

天平的最下部分是底座;從底座向上看有一根橫梁,在橫梁的中間有一刀口把橫梁支撐

起來,使它可以自由擺動;在橫梁的中間還有一個向.卜?的指針;靠近指針尖端有一個分度盤;

在橫梁的右端有一個調節螺母;此外還有兩個天平盤,用刀口和支架支撐在橫梁的兩端:每

史天平還有自己的一套硅碼.

[師]同學們在使用天平測質量,操作之前必須熟記下面的要求.

[投影]

(1)每個天平都有自己的稱量,也就是它所能測的最大質量.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

稱量.

(2)向盤中加減祛碼時要用鎰子,不能用手接觸跌碼,不能把祛碼弄濕、弄臟.因為手

上有汗泥,將祛碼弄濕、弄臟后會使祛碼生銹、損壞,其質量會發生變化.

(3)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容易腐蝕天平托盤,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盤中.

[想想做做]天平的使用方法

[師]現在同學們可以按照教材中的提示,通過閱讀天平的使用說明書,測量幾個物體的

質量,學會天平的使用.

(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并參與學生的活動,最后同學們交流、總結天平的使用

方法)

[生]天平在使用前必須先調平.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將游碼撥到標尺的零

位,調節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正中間或指針左右擺動的角度相等時,天平

就平衡了.

[生]在使用平衡螺母調平時,如指針向左偏,則應將平衡螺母往右擰;反之,若指針向

右偏,則應向左擰.

[師]調平衡后,怎樣用天平測質量呢?請同學們繼續發表自己的看法.

[生]調平衡后,天平不能再動了.測物體質量時,一般要將被測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

班碼放在天平的右盤.估計物體的質量后,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添加磅碼,如果最小的跌碼不

能使天平平衡,就要使用游碼.

[生]仔細觀察指針的擺動情況,若左右擺動的幅度相等或指針指在分度盤的正中間,則

天平再次平衡,祛碼盤中的總質量加上游碼指示的質量數,就是被測物體的質量.

[師]同學們表現得非常出色.天平的調節和使用我們用卜.面的順口溜表示出來,看合不

合適.

[投影]天平的調節和使用(36字)

底座水平、游碼撥零、橫梁調平、左物右碼、加碼從大、切勿手拿、大否小定、游碼補

平、求和為秤.

[生]為什么使用天平時物體要放在左盤,跌碼放在右盤,換過來不能測嗎?

[師]這個問題同學們?起討論.

[生]我認為左碼右物也能測出物體的質量,只不過硅碼放右盤時,增減祛碼符合一般人

的操作習慣,操作方便而已.

[生]我也認為左碼右物能測質量,但是計算結果時,應從硅碼質量中減去游碼的質量,

才是被測物體的質量.

[師]關于天平的使用,讒還有問題要補充?

[生]測量結束后,祛碼應用鑲子放回祛碼盒中,游碼也要撥回到零位.

[生]還有在取放祛碼的過程中要輕拿輕放以免損壞天平的刀口.

[師]同學們表現得太棒了!如果都清楚了,同學們可以繼續用天平完成教材P〔中的測量

內容.

[想想做做]

[師]同學們按教材提示的方法分別用天平測出物體前后的質量,并進行比較.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參與學生活動,最后交流結果)

[生]將塑料瓶剪成碎片后的質量與瓶原來的質量相同.

[生]白糖和水的總質量和將白糖溶于水后的質量也用等.

[生]通過這兩個實驗能得到的結論是: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的改變而改變,充分

說明了質量是物體本身的屬性.

三、小結

這一節的重點主要是質量的測量和天平的使用.質量測量時必須分步進行,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例如測液體質量時不可避免地要測出“空杯的質量”.但先測還是后測有很不同

的意義)天平的使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使用之前的調節,手調螺母,眼看指針,腦要判斷;

二是測量,也就是使橫梁恢復平衡,應加減硅碼,移動游碼.

四、動手動腦學物理

答案略

五、板書設計

,概念:物體所含物質的量5)

單位及單位換算:kg、g、mg.t

ikg=IOglmg=IO-3g=lO6kglt=IO3kg

質V(mass)j「構造

測量(人平X調節(略)

II使用

第三節密度

從容說課

密度是整個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礎知識,也是后面學習浮力、液體壓強的基礎.科學探究

方法的學習和掌握是物理課程的目標,同樣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

在生活中,學生對密度已有了一些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如同樣大小的(體積)的鐵棒和木

棒比較,鐵棒比木棒要重,油比水輕……教材中提出了兩個問題: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

量不同;質量相同的兩個物體,體積也不同.由此激發學生的疑問,也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至

此可以鼓勵學生大膽推測、猜想和假設,至于推測和猜想是否有意義才由教師引導下進行,

但不受限制.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單位,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2.會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對密度知識的探究與測曷培養學生謹慎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合作

的精神.

2.通過密度知識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于運用物理知識解決日

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樂于探究E常現象中物理道理的科學精神.

三、德育目標

密度反映的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

拓展.

教學重點

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密度公式.

教學難點

1.密度是物質的?種屬性.

2.密度公式的理解.

教學方法

1.觀察法:使學生從H常生活現象或生活經驗上注意密度.

2.實驗法:通過探究實驗,歸納出物體的質量、體積、密度三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體會描述物質性質的方法.

教具準備

天平,祛碼,體枳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或其他的物體),投影儀及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上節課同學們已學會了使用天平,現在請同學們利用你面前的天平分別測幾個物體

的質量.

[想想做做]

[帥]同學們可先觀察面前的鐵塊、木塊和鋁塊,看看有什么發現.

[生]看上去鐵塊、鋁塊、木塊的大小一樣,它們的體積應該相等.

[師]能不能具體測量一下,看看體積到底是多少呢?

[生]這三種物體都是規則的物體,可以用刻度尺分別測出它們的長、寬和高就可以算出

它們的體積了.

[師]請同學們利用刻度尺測量,并進行計算.

(學生測量,老師巡視并適當指導)

[師]通過測量和計算,同學們的猜測準確嗎?

[生]通過測量數值后的計算,結果三個物體的體積相同,因此我們的猜測是正確的.并

且通過測量,我們學會了一種測量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

[師]同學們接著用天平測量這三種物質的質量,看看會有什么發現.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結束后交流結果)

[生]通過測量發現,體積相同的鐵塊、鋁塊、木塊質量不相同.

[生]體積大小一樣,但種類不同的物質,質量是不一樣的.

[師]關于這樣的稱量結果,你受到了什么啟示?有什么疑問嗎?

[生]體積相同、種類不同的物質質量是不同的,如果是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體積會怎樣

呢?

[生]同一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會有什么關系呢?

二、新課教學

1.密度的概念

[演示實驗]

[師]老師這兒有一部分酒精和水,還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燒杯,我們可以用來比較相同

質量的不同物體的體積.哪位同學可以給老師提一個建議?怎樣做?

[生]將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分別放在已調平衡的天平的兩端,在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水

和酒精.當天平再次平衡后,兩杯中酒精和水的質量相同.然后再比較酒精和水的體積的大

小.

[生]也可以將天平調平衡后,在天平盤上先放上確定的硅碼質量,將完全相同的兩只燒

杯依次放在天平的另一個盤上,分別加酒精和水,當裝酒精的燒杯和裝水的燒杯都能使天平

平衡時,兩杯中酒精和水的質量也相等,這時也可以比較相同質量的酒精和水的體積.

[師]同學們的辦法很好,有人愿意上臺演示給大家看嗎?

(兩名同學上臺演示,同學們仔細觀察,并分析交流)

[師]通過觀察演示,司學們有什么收獲?

[生]實驗結果說明,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體積是不用同的.

[生]通過這樣的實驗,我還學會了一種測量液體質量的方法.先測出燒杯的質量m,再

測出裝入液體后的總質量m,則被測液體的質量為m-mo.

[師]通過同學們的努力我們了解了體積相同的不同種類物體的質量不同;質量相同的不

同種類的物體的體積也不相同,那么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又有什么關系呢?

[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

[師]請同學們自己選擇合適的器材,設計實驗并進行實驗.

(學生選擇、設計并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參與學生的活動.然后各組進行交流)

第一組:

我們組選擇了幾個大小不同的規則木塊.

(1)首先將選擇好的木塊由小到大編上序號.

(2)用刻度尺分別測出每個木塊的長、寬和高,并計算木塊的體積.將體積值填入教材

表格中對應的位置.

(3)用天平分別測出幾個木塊的質量,填入表格中對應的位置..

(4)以體積V為橫坐標,質量則為縱坐標在方格紙上描點,然后把這些點連接起來,作

出來的圖象是一條直線.

(5)分析表格中的數據,能發現木塊體積增大時,質量也增大.從圖象上分析比較,同

一種木塊的質量和體積是一種正比例的關系,不同體積的木塊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一個不

變的值.

[結論]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具有線性關系,體積越大,質量越大,質量和體積成正

比.這個結論和我們的猜想基本一致.

第二組:

我們組分別選擇了兩種材料做實驗,用大小不同的規則的木塊和大小不同的不規則的鋁

塊分別實驗.

(一)測木塊的體積和質量的方法與笫一組完全相同.

(二)測不規則鋁塊的體積時我們用了量簡和水.

(1)將水放入量簡中,記下量筒中水的體積V。.

(2)將被測鋁塊浸沒在水中,記下此時量簡中水面指示的體積V;則被測鋁塊的體積

就是V=V'-Vo.

(3)依次測出鋁塊的體積填入數據表格(如圖).

木塊鋁塊

編號

m;g)V(cm3)m(g)V(m3)

1

2

3

(4)用天平測出鋁塊的質量,填入表格中對應的位置上,

(5)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書上的方格紙上指出木塊和鋁塊對應的點,并將這些點連起

來,得到的圖象是兩條直線(如圖).

分析:從圖象上可以看出,向一種物質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是成正比例的,即質量和體積

的比值是一個定值.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結論]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具有正比例的關系.

[師]其他組有沒有不同的做法,可以繼續交流.

第三組:

我們組選擇了一組蠟和一組規則的木塊,將蠟削成和木塊體積相同的幾塊.測它們的質

量,得到的結論和前面兩組同學的相同.

第四組:

我們組選擇了木塊和水實驗,測木塊的質量和體積的方法與第一組相同.利用量筒和天

平分別測出了水的體積和質量,得到的結論和前面幾組都相同.

[師]請同學們注意教材Pa,方框中的內容.體積為零時,質量如何?

[生]體積為零時,這個物體就不存在,所以其質量也為零,所以在方格紙上作出的圖象

都會過原點.

[想想做做]

[師]同學們根據在上面的探究中得到的數據分析,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相同

嗎?

[生]同一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質不同時,其比值不同.

[生]質量跟體積的比值等于單位體積的質量.同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相等,不同種類

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不同.

[師]可見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特性.物理學中就用密度(density)表示這種特

性.

(板書)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密度的公式、單位

[師]根據密度的定義可以得到密度的公式應該是什么呢?

工日舞于質搦以體職,玄歸髓

[投影]密度的公式:p=m/V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P----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n】2)

m----質量----千克(kg)

V——體枳——立方米(m3)

說明:密度p的單位是由質量的單位和體枳的單位;央定的.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

是千克(kg),體積的單位是立方米(m),密度的單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如果質量

單位用克(g),體積單位是立方厘米(cm),則密度的單位就是克每立方匣米(g/cm).

1g/cm2=1x10°kg/m2.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

(1)要理解公式中p、m、V的物理意義,記住公式.

(2)明確p、m、V的關系,同一類物質m和V的比值不變即p值相同,不同類物質的p

值一般不同.

(3)p=m/V是密度的定義式、計算式而不是決定式,某一種物質的p(密度)值與m及V

無關.物質的密度由物質的種類(本身特性)決定.

[投影]

練習1:根據公式p=m;V,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質的密度和它的質量成正比

B.物質的質量和它的體積成正比

C.物質的質量和它的體積成反比

D.物質的密度和它的體積成反比

練習2:一塊鐵的質量是1.97t,體積是0.25這塊鐵的密度是多少?

學生討論練習后教師評析:

練習1:物質的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某種物質的密度的大小等于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對某種物質來說,這一比值是一定的,與質量和體積無關,所以A、D是錯誤的.而同種物

體在質量和體枳比值一定的條件下,體積越大,質量也越大,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所以B

正確,C錯誤.

練習2:(在學生板演的基礎上講評)

已知:m=1.97t=1.97x10kgV=0.25m2

求:p

解:p=m/V=l.97X10°kg/0.25m2

=7.9x10kg/m2=7.9g/cm3

答:這塊鐵的密度是7.9X10°kg/m2,

[師]大家說這塊鐵是不是純凈的鐵,含不含其他的雜質?

[生]這可以去查密度表,看看鐵的密度足多少.如果我們的計算結果和密度表中鐵的密

度相同,則這塊鐵不含雜質.

[師]現在請同學們查密度表,看看結果如何.

[生]從表中杏出鐵的密度是7.9X10°kg/m,說明這塊鐵不含雜質.

[師]請同學們從表中查山水和空氣的密度值.

[生]水的密度是1.0%10°kg/m,空氣的密度是1.29kg/m2.

[師]老師這兒有一桶純凈水,它的密度應該是多少。

[生]應是IXIOkg/m.

[師]現在我倒出一小杯,小杯中的水的密度是多少?

[生]還是IXIOkg/m,因為物質的密度與物體的質量和體枳無關.

[師]很好.誰還能說說密度的物理意義是什么呢?

[生]密度就是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如鋁的密度為2.7X10°kg/nP,它的意義就是InP

的鋁的質量足2.7X10°kg(或說1cm?鋁的質量是2.7g).

[師]同學們在查密度表的時候還有什么發現嗎?

[生]我發現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生]密度相同的不一定足同種物質,如煤油和酒精、冰和蠟.

[生]同一種物質在不同的狀態的時候,密度也可能不一樣,如水和冰.

[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總結得也很好.下面同學們一起來做一個練習,作為我們

這節課的結束.

[投影]教材Pi4例題.

提醒同學們練習完后對照教材P3的解法,并注意教材中提示注意的問題.

三、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研究了密度的問題,首先我們通過一個實驗了解了密度的概念,并且了解

了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對于同一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密度是個常數.密度表示單位體

積下某種物質的質量,而密度公式中密度是由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求出的,而不是由它

的質量多少或它的體積大小決定的,因此不能說物質的密度與它的質量成正比,跟它的體積

成反比.

四、動手動腦學物理

1.解:a=1.7nib=O.5mc=O.3m

查表得水的密度P水=1.0X10。kg/m2

V=abc=1.2mx().5mx().3m=().18m3

由p=m/V得m=p*V=LOXlOkg/mXO.18m2=180kg

2.略

3.解:V=2.5L=2.5xl0m2

查表得p水=1X10kg/m3pxm=0.71x10°kg/m2

由p=m/V得:

裝水時:n^K=p*=L0X10°kg/mX2.5X108=mJ=2.5kg

裝汽油時:mx=p=0.71X10°kg/m2X2.5X10V=0.71kg

五、板書設計

“概念:單位體枳某種物質的質量

士心J公式:P5/V

密度(density^*e,,..,

g/cm1g/cm-1X10kg/m

〔物理意義

第四節測量物質的密度

從容說課

上節課,我們得出了密度的公式,本節課在上節課的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理解物質密

度的概念.我們已經知道,不同物質的密度都不相同,這節課,我們來測量不同物質的密度,

看看可以發現什么.

了解了密度的概念,學習了使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這節課我們要把所

學的知識轉變為動手能力,用天平和量簡測量一下物質的密度.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探究實驗,既是學生通過探究活動深入地認識、了解、掌握密度概

念的過程,也是突出新的理念實現學生由接受性向探究式學習根本轉變的過程,因此對于實

驗活動的安排就非常重要.

本實驗也是一個難度較大的實驗,對刻度尺、量筒、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要進行復習,

對于用天平測液體的質量要進行指導,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給予及時的糾正.

第一,上課(去實驗室)前應將學生分好組,每小組按3個人為宜,各小組做完之后將結

果與其他小組對比.

第二,按照科學的探究過程組織教學,實驗探究按照設計方案進行.難點在于正確測出

水的體積,關鍵是求出不同物質的單位體積的質量后進行分析、比較,得出結論.?是比較

同種物質三次質量和體積的比是否相同.二是比較三種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是否相

同,并進行交流與評價,重點在于得出什么結論,如何得出的,通過探究你有什么體會.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通過實驗進一步鞏固物質密度的概念.

2.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聯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

3.學會量簡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簡測量液體體積的辦法,以及用量筒測不規則形狀的

物體體積的辦法.

4.通過使用天平,加深對某些題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對正確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盡量冏全.

2.培養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并且對實驗現象的觀察盡量做到仔細、客觀、認真,這對

學生以后的學習是大有好處的.

三、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1.用量筒測固體、液體的體積.

2.用天平和量筒測固體、液體的密度.

教學難點

用天平和量筒測物質的密度.

教學方法

1.實驗法:會通過實驗,間接地利用公式測晟物體.

2.觀察法:用正確的方法給天平和量筒讀數.

教具準備

天平、磋碼、量筒、水、鐵塊、銅塊、鋁塊、細線、花崗巖、刻度尺、三角板.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密度的計算公式,如何用實驗的方法測量?用什么儀器可以測量密

度?

[生]可以先用天平測出物體的質量,然后用量簡測出液體的體積,根據密度的公式,就

可以求出物體的密度.

[師]回答得非常好.這節課我們具體學習一下測量物體的密度的方法.

二、新課教學

[師]今天,我們來動手做一個實驗,測物體的密度.同學們先分組(三人一組).

[師]大家看自己的實驗臺上,有這樣一些實驗器材:天平一架,秩碼一盒,量筒一只,

燒杯中裝有水、鐵塊、銅塊、鋁塊各一個,另外還有一根纖線,一塊花崗巖,一副三角板,

刻度尺.

[師]今天我們重點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投影]

一、測鋁塊、鐵塊、銅塊的密度.

二、測水的密度.

三、測不規則物體一一花崗巖礦石的密度.

[師]根據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知識,同學們會測嗎?

[生]測三種金屬圓柱律的密度分為幾步:

(1)先用天平測出銅、鐵、鋁各自的質量.

(2)接下來測三個物體的體積.測體積時有兩種辦法:第?種辦法如下圖所示:

將物塊豎直放置,然后如圖所示,將其夾到中間,最后下面用尺子測量,即可得圓柱體

的直徑d,所以這個圓柱體的橫截面枳即可知道.然后用刻度尺測量一下圓柱體的高,根據

公式Y=TT("戶即可得物塊的體積

2

以上是一種方法,另外還有第二種方法,即上節課講過的,采用體積差的方法測它的體

積:即先用量簡量取一定量的水,記下示數Vi,將物塊全部浸入水中,再記下這時的示

v2.所以囪塊的體積即為Vz-V】.

無論采用何種方法,只要能夠測出物質的質量即可得體枳,最后還得用質量m除以體枳

V即可得到物質的密度.

[師]講得非常好.下面提一個問題:能不能先測體積后測質量?

[生]這要看怎樣測體積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種方法測體積,則先測體積還是先測質量都

無所謂,如果是采用第二種方法測體積,則必須先測質量,后測體積.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如果采用后一種方法測體積,則物塊要沾上水,我們知道,天平在使用時是不

能沾上水的,同時物塊沾上水后質量有可能會變大,因此應測質量后測體積,

[師]總結得非常精彩通過大家群策群力,我們己經找到了測鐵塊、銅塊、鋁塊密度的

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測量中.由于儀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響,必定會產

生一些誤差.如何來減小這些誤差呢?

[生]減小誤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進測量工具、完善測量手段等,但我認為最有效.也

是最容易辦到的還是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最有效.

[師]說得很好,多次惻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我們的實驗過程中是一種有效地減小誤差的

方法.多次測量,測幾次好呢?

[生]三次為宜.

[師]對,咱們做木實驗時三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地減小誤差.

[牛」今后的實驗過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呢?

[師]對于?些產生數據的實驗,最好是這樣做,?些偉大的科學家正是從誤差微小的變

化中找到很多科學知識.

[師]接下來大家思考一下如何來測不規則物體(如花崗巖)的密度呢?

[生]基本上與測銅、鐵、鋁的方法一樣,只不過在測巖石的體積時應采用浸入法,即第

二種方法.因為巖石是不規則物體,用三角板和直尺法測量時,由于形狀不規則,所以很難

測出它的體積,因此用第一種方法不合適.

[師]如何來測水的密茂?~

[生]測水的密度以及測液體的密度都要用量筒.

[師]具體如何來測呢。.......

[生]先測出一定量的水的體積,將水倒進量簡中,觀察示數.>:

[師]觀察示數時應注意什么問題呢?二二二

[生]應使視線與液面的凹面相平,這樣可以減小誤差,如右圖.餐=^

測出體積后,接下來測水的質量.由于測質量時水不能與天平相接觸,因此應間接測水

的質量.

[師]怎樣測呢?

[生]可以先測一個空燒杯的質量M,然后將量筒中的水倒入燒杯,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

量M,那么水的質量M=M2-Mi.這樣水的質量和體積已全部測出來了,一者一除即可得密度.

[師]大家想想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生]有.

[師]怎么測呢?

[生]可以把上面的燒杯換成量筒.

[師]換成量簡?能不能具體說一下.

[生]取一只量筒;先測出它的質量M,然后往量筒中裝水,測出量筒和水的總質量M.那

么水的質量Mik曲同時,由量簡中液面的示數直接把水的體枳讀出來,兩者相除即得水的

密度.

L師」大家總結得很好.接下來請同學們自己動手,測一下以下幾種物質的密度.

(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教師巡回指導,不時指點學生遇到的問題)

參考實驗數據:

p鐵:7.9X10kg/m2P:2.7xl()kg/m3p:8.9xl()kg/m

p花構:2.6-2.8X10°kg/m2p水:1.0X10°kg/m3

三、總結

這一節課我們進行的實驗綜合了許多前面所學的知識,對于復習鞏固前面學習的內容、

了解物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有很大幫助.測定物質的密度的方法不僅有這一種方法,今后

還要深入地學習.密度知識在初中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與我們后面學到的許多知

識都有聯系.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這部分知識,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四、動手動腦學物理

這兩個問題都是屬于綜合性較強的問題,學生可以充分討論.各抒己見,教師不要加任

何限制.也許學生的觀點不是完全正確,但要求說明理由,要讓學生敢于大膽發表自己的看

法.

[參考結果]

1.導熱性能好的,導電性能也強.

全球的年產量越低,市場的價格越高.

2.(1)銀和銅的導電性能好.在這兩種金屬中,銅更適合作導線,因為銅的年產量較高,

價格也比銀便宜得多.

(2)銀的導熱性能也很好.生活中常用的各種鍋是用鐵(鋼)或鋁做的,一般蒸鍋川鋁做

的多,而炒鍋一般用鐵做.因為鋁的導熱性能比鐵好得多,而鋁的熔點不很高.若用鋁做炒

鍋,一方面會使食品局部溫度很高而變糊;另一方面炒菜時外焰的溫度都較高,所以炒菜時

宇用鐵鍋不用鋁鍋.

(3)鋁的密度最小.生活中用鋁的地方很多,如門、窗框、器皿、鍋、導線等.因為鋁

的密度小,輕便;導電和導熱性能都不太差,同時它的產量較高,價格便宜.

第五節史習和總結

從容說課

這一章我們學習完了,在這一章里,我們主要學習「質量和密度兩個物理量,質量反映

了物質的屬性,密度反映了物質的特性

本章共四節,第一節帶領我們認識了浩瀚的宇宙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的.接下來課

本中乂講述了物質的組成一一分子,分子的組成一一原子.從本課中我們在認識宇宙組成的

同時也更加激發了我們研究探索宇宙的熱情.第二節是質量,質量是初中物理的重點,課本

中首先介紹了質量的概念.我們知道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同時在講述質量的同時,課本

中還向我們介紹了質量的測量,也就是如何使用天平,從天平的構造、使用方法上都作了詳

細的介紹.

第三節學習了密度.密度也是一個重要概念,它表示的是物體單位體積的質量,不司物

質的密度一般不同.在奉節中還學習了密度的測量,對天平和員筒的學習有了更深的認識.第

四節,我們在了解天平和量筒使用方法的基礎上,進行了實際的操作,測量了一些物質的密

度.

通過本章的學習,我們對多彩的物質世界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也提高了學習的興

趣,鍛煉了我們刻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和換算.

2.會調節天平平衡,會使用硅碼,會用天平測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3.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單位,能靈活運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4.會查密度表,記住水的密度.

5.會使用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體積,會利用天平和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二、能力目標

1.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1,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2.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

教學重點

1.質量的概念.

2.密度.

3.天平的使用.

教學難點

1.理解密度是物質的特性.

2.密度的應用和計算.

3.公弋P二:的正確理解.

4.判斷空心還是實心的問題.

教學方法

1.觀察法:會觀察天平的構造及其作用,觀察游碼的初始位置,觀察天平的最大稱量

和最小稱量,觀察祛碼(每個祛碼的質量).

2.實驗法:會正確使用天平進行簡單實驗.

教具準備

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知識網絡(板書)

'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

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宇宙及其微觀世界

J固、液、氣

I物質存在的狀態j微觀模型

「概念: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m)人

日」單位:

kggmg?-

?結構

天平調節

多彩的物質世界〔使用

(定義:單位體積內某種物質的質量(p)

公式:p=ni/V

單他kg/m3g/cm3

(規則固體:天平、刻度尺

密虜不規則固體”

量筒

則用液體[求質量

應用求體積

[鑒別物質

二、典型例題

例1:某倉庫有一捆鐵絲,其質量為7.9kg,測得直徑為1mm.問這捆鐵絲有多長?

分析:鐵絲的長度可用刻度尺量,但是一捆鐵絲,用刻度尺量很不方便,利用密度公式

間接求出就方便了.解法如下:

已知:m=7.9kg,pg=7.9x10°kg/m2,r=0.5mm=0.5x10°m

求:L

又因為鐵絲可視為圓柱體,可由公式VF/L得:

L=V/nrs=---------1°"~-=1271m.

3.14x(O.5xlO-'m)-

答:這捆鐵絲長1274m.

例2:現有一臺已調好的天平(配套跌碼),一個盛滿水的燒杯,只用這些器材(不使用

任何其他輔助工具)測出一堆金屬顆粒的密度,要求寫出實驗步驟和計算金屬密度的數學表

達式.

幽白蹩,)來分析,要測出金屬顆粒的體積才能解決問題,可是器材

分析:從實驗原理.r

中沒有量筒,但有裝滿水的燒杯,能不能用排水法,通過質量與密度的知識求出金屬顆粒的

體積呢?

設想可測出盛滿水的燒杯的質量(m),把顆粒加進燒杯,部分水(體積等于顆粒體枳)溢出,

測出總質量(n】2).若事先測出顆粒的質量(m),我們再來看看它們之間的關系.

m—?金屬顆粒的質量

m:-*m杯+m水;

m杯+mo+m到水?

則溢出水的質量

nia=iii-(ine-nio)—?

可以求出v=v金,問題就解決了.

答案:實驗步驟如下:

(1)調節天平,測出金屬顆粒的質量,記為n】。

(2)測出裝滿水的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

(3)將金屬顆粒裝入燒杯中,讓水溢出,等水面靜止時測出金屬顆粒、燒杯、剩下水的

總質量,記為m.

表達式:p=翁而0

叫一(叫-/no)叫一(叫-W,,)

PK

例3:有一架天平,沒有量筒,要測出某種液體的密度,還需哪些實驗器材?寫出

實驗步驟并推導出計算密度的公式.

分析?:除天平和被測液體外,還需要一個燒杯(或燒瓶)和足量的水,用等積法測出液體

的密度.

實驗步驟:

(1)用天平稱出燒杯的質量m;

(2)在燒杯中裝滿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

(3)把燒杯中的水倒出來,再倒滿被測液體,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z;

(4)計算液體的密度.

因為V液=\,水

所以辦包=〃%,即生二巴二四二%

P*。及P*

第一節運動的描述

從容說課

機械運動的現象很普遍,學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組有趣的圖片,

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列舉了許多機械運動的例子,說明了運動的普遍性:通過課文內容使

學生體驗類似的場景,說明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介紹了參照物的概念.

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身邊實例通過分析思考,理解運動物體的共同特點(即它們

位置的改變),掌握機械運動的概念,通過學生簡單的實驗及對實驗的分析,說明運動和靜

止的相對性,進而理解參照物的概念,并能根據指定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會根

據物體的運動情況判斷參照物,獲得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知道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2.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3.知道參照物的概念.

4.會根據指定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或靜止;會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況判斷參照物.

二、能力目標

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獲得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教學重點

機械運動,物體運動或靜止的判斷.

教學難點

參照物的概念及參照物的判斷.

教學方法

觀察討論法:通過對生活中實際事例的觀察,分析運動物體的共同特點,掌握機械運動

的概念.

實驗法:通過簡單的實驗和對實驗的分析理解參照物的概念.

教具準備

投影儀、錄像機及錄像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請同學們觀看高臺跳水比賽的錄像資料,并請一位同學用章首語作解說詞配合圖象解

說.

[師]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都不僅僅是一項運動,同時也都是一門科學.學好關于運動的

科學,不僅能深入認識體育,還能深入地了解自然.從今天開始同學們就要開始學習關于運

動的科學.

二、新課教學

1.機械運動

[師]請同學們看課本圖11.1T中的三幅漂亮的圖片,能回答圖下面的問題嗎?(同學們

會熱烈討論)

[投影]

?哈雷彗星

?喜馬拉雅山是從古老的大海里升起來的

[想想議議]

[師]請同學們根據書中圖片和看到的錄像資料討論:哈雷彗星、喜馬拉雅山、奔弛的獵

豹,它們有沒有共同點?共同點是什么?

[生]它們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在運動.

[師]同學們還能舉出一些運動的例子嗎?

[生]從家里到學校或從學校回家都是運動.

[生]老師講課時在講臺上或教室里的走動也是運動.

[生]假期旅游時乘坐汽車或火車都是運動.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運動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能講講你們是怎么來判斷物體是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