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220.20
CCSP66
45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標準
DB45/T2668—2023
公路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規程
Codeofpracticeforhotin-placerecyclingofasphaltpavement
2023-05-30發布2023-08-30實施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45/T2668—2023
公路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規程
1范圍
本文件界定了公路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的相關術語和定義、縮略語,規定了公路瀝青路面就地
熱再生方案設計、材料、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就地熱再生設備、就地熱再生施工、施工質量控制與驗收、
施工安全與環保等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行政區域內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工程的設計、施
工及驗收。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JT/T860.6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第6部分:溫拌劑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
JTG/T5521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
JTGE20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
JTGF40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
JTGH30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
3術語和定義
JTG/T552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整形再生surfacerecycling
將舊瀝青路面加熱、翻松,并不摻加新集料或者新瀝青混合料,經熱態拌和、攤鋪、壓實成型。
3.2
復拌再生remixingrecycling
將舊瀝青路面加熱、翻松,就地摻加一定數量的瀝青再生劑、新瀝青混合料、新瀝青(需要時)、
溫拌劑(需要時),經熱態拌和、攤鋪、壓實成型。
4縮略語
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
RAP——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AsphaltPavement)
RA——瀝青再生劑(RejuvenatingAgent)
1
DB45/T2668—2023
5就地熱再生方案設計
5.1舊路況調查
5.1.1歷史資料調查
應包括舊路面的設計資料、施工資料和養護資料:
——設計過程中的交通狀況、氣候條件、路面結構和材料類型等信息;
——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材料、竣工資料等信息;
——養護歷史以及近年的路況檢測數據,包括各種養護的時間、類型、位置以及實施過程中采用
的方法、材料等。
5.1.2路面使用狀況調查
路面結構性能、路面病害和路表功能調查,應包括路面結構強度指數(PSSI)、路面行駛質量指數
(RQI)、路面抗滑性能指數(SRI)、路面狀況指數(PCI)、車轍深度指數(RDI)和路面使用性能指
數(PQI)。
5.1.3舊路面材料性能調查
應按照附錄A進行RAP取樣與試驗分析,取樣深度不少于路面結構病害厚度;出現重度車轍、裂縫等
病害的路面,應對路面各結構層材料進行全面調查。
5.2適用性評價
5.2.1就地熱再生技術適用結構層位見表1。
表1就地熱再生的適用結構層位
再生層的結構層位
公路等級
表面層中面層下面層
高速、一級宜使用可使用
二級宜使用
三、四級不應使用
5.2.2就地熱再生工藝適用的路面病害類型如表2所示。
表2就地熱再生不同工藝適用路面病害類型
就地熱再生工藝
病害類型
整形再生復拌再生加鋪再生
車轍可使用可使用宜使用
擁包、泛油不應使用可使用可使用
磨光可使用宜使用宜使用
滲水可使用可使用宜使用
裂縫不應使用可使用可使用
松散不應使用宜使用宜使用
當原路面瀝青針入度低于25(0.1mm)時,宜采用加鋪再生
2
DB45/T2668—2023
5.2.3原路面為AC、SMA混合料、結構強度指數不小于80且路面瀝青層厚超過再生深度3cm以上時,
可直接使用就地熱再生處置。
5.2.4就地熱再生混合料的性能應通過室內試驗分析與試驗段驗證。
5.3再生方案選擇
5.3.1就地熱再生應結合舊路面檢測及評價結果,選擇能夠充分利用原路面結構與材料、經濟合理的
再生方式。
5.3.2復拌再生路面設計使用年限宜不少于3年,加鋪再生路面宜不少于6年。
5.3.3應根據路面損壞類型和不同就地熱再生工藝類型的適用性,參照表2選用并優化就地熱再生方
案。
5.3.4就地熱再生方案宜考慮舊路面稀漿封層、微表處、薄層罩面、碎石封層就地熱再生的適用性,
當不能滿足混合料性能及施工工藝要求時,應將上述材料層銑刨后再進行就地熱再生。
6材料
6.1再生混合料使用的新瀝青包括道路石油瀝青、改性瀝青,應符合JTGF40的規定。
6.2瀝青再生劑性能宜滿足表3的要求。
表3瀝青再生劑技術要求
檢驗項目RA-1RA-5RA-25RA-75RA-250RA-500試驗方法
60℃黏度(mm2/s)50~175176~900901~45004501~1250012501~3750037501~60000T0619
閃點(℃)≥220≥220≥220≥220≥220≥220T0611
飽和分含量(%)≤30≤30≤30≤30≤30≤30TO618
芳香分含量(%)實測實測實測實測實測實測T0618
薄膜烘箱試驗前后黏度比≤3≤3≤3≤3≤3≤3T0619
薄膜烘箱試驗后T0609或
≤4,≥-4≤4,≥-4≤3,≥-3≤3,≥-3≤3,≥-3≤3,≥-3
質量變化(%)T0610
15℃密度(g/cm3)實測實測實測實測實測實測T0603
6.3應根據RAP中瀝青老化程度、瀝青含量、RAP摻配比例、再生劑與瀝青的配伍性、再生瀝青的耐
老化性能等,經試驗確定適宜的瀝青再生劑。
6.4新舊集料質量應符合JTGF40的規定;當舊集料不符合要求,通過添加新集料使再生瀝青混合料
性能滿足要求時,可以使用;新舊集料巖性宜相同。
6.5溫拌劑質量應符合JT/T860.6的規定。
6.6再生混合料設計時,宜按表4測試RAP技術指標。如不同段落RAP技術指標變異較大時,應增加
取樣分析原因,并針對不同RAP制定不同施工技術。
表4RAP技術指標
材料檢測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
RAP礦料級配最大粒徑≤設計級配允許的最大粒徑
RAP附錄A
瀝青含量(%)實測
25℃針入度(0.1mm)≥20抽提,按JTGE20的
RAP中的瀝青
60℃動力黏度(Pa.s)實測方法實驗
3
DB45/T2668—2023
表4RAP技術指標(續)
材料檢測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
抽提,按JTGE20的
軟化點(℃)實測
RAP中的瀝青方法實驗
15℃延度(cm)實測—
針片狀顆粒含量(%)實測
RAP中的粗集料抽提,按JTGE42的
壓碎值(%)實測
方法實驗
RAP中的細集料棱角性(%)實測
對于燃燒法不會對石質產生破壞的材料,可用燃燒法替代抽提法獲得粗細集料用于檢測;試驗頻率為不少于1處/(1
km車道),不足1km時按1處
7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7.1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時,宜充分考慮舊路面瀝青混合料配合比和路面病害情況。
7.2混合料礦料級配和混合料技術指標應符合JTGF40中相應熱拌瀝青混合料類型的要求。
7.3再生混合料類型宜與舊路面混合料類型一致。
7.4混合料應按附錄A對RAP進行取樣與試驗分析,選用符合要求的材料。
7.5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應按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驗證三階段進行。
7.6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應按附錄B的方法進行配合比設計。
7.7采用加鋪再生工藝時,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新添加的瀝青混合料應按JTGF40中的規定方法取樣
測試各熱料倉的材料級配,確定各熱料倉的配合比。
7.8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應符合下列規定:
——按生產配合比結果試拌、鋪筑試驗段,取樣檢測混合料各項指標是否滿足7.2要求,由此確
定生產用的標準配合比;
——根據標準配合比及設計文件要求,確定施工用的級配控制范圍。
8就地熱再生設備
8.1就地熱再生設備選擇時,宜充分考慮再生路面狀況、路面病害類型和就地熱再生形式;再生設備
宜包括預熱機、加熱耙松機、再生復拌攤鋪機等。
8.2預熱機滿足以下規定:
——應具備加熱自動控制功能、能及時顯示加熱溫度,能將設定深度范圍內的瀝青路面預熱到規
定溫度;
——應采用加熱效率高、滲透能力強的紅外、熱風等非明火加熱方式,不宜采用明火加熱方式;
——應根據路面加熱效果配備單獨預熱機組,不宜少于2臺;氣溫低、風速大,以及SMA或橡膠
瀝青等特殊材料瀝青路面應進一步增加預熱機組數量;
——宜具備獨立行駛速度控制功能;
——加熱罩寬應大于機械每側耙松齒寬度;
——正常工作時產生的瀝青煙宜通過吸收循環系統進行處理,或者進行二次內循環熱處理補給邊
沿的熱量損失,減少瀝青煙排放。正常工作時產生的瀝青煙塵濃度應滿足環保要求。
8.3加熱耙松機滿足以下規定:
4
DB45/T2668—2023
——翻松裝置應帶有深度自動控制系統,翻松深度應不超過設定值±3mm。當再生深度超過4cm
或現有方式不能加熱到設計再生厚度時,應配備多級加熱翻松設備;
——再生劑噴灑裝置應與再生行走速度聯動并可準確計量,應配備電子計量系統,噴灑計量精度
宜不低于±2%,不準許采用自流方式。
8.4再生復拌攤鋪機滿足以下規定:
——應具備對路面加熱、翻松、添加瀝青再生劑、添加瀝青混合料、攤鋪等功能。必要時應裝備
溫拌劑添加系統;
——瀝青混合料添加系統應具有控制和計量裝置;
——為降低運料車卸料出入場對溫度及平整度的影響,加鋪再生宜配置二次轉運車或側向喂料機。
9就地熱再生施工
9.1施工工藝
9.1.1整形再生施工工藝宜如圖1所示。
圖1整形再生施工工藝
9.1.2復拌再生施工工藝宜如圖2所示。
圖2復拌再生施工工藝
9.1.3加鋪再生施工工藝宜如圖3所示。
圖3加鋪再生施工工藝
9.2施工準備
9.2.1施工段落劃分:
5
DB45/T2668—2023
——當就地熱再生工程中的原路面出現表面層材料、路面性能、路面病害明顯不同時,或出現再
生路面的設計要求、施工條件、施工人員設備等明顯不同時,應劃分為不同的施工段落;
——同一施工段落內,采用相同的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和施工工藝;
——施工段落的劃分除依據原路面的不同特點外,宜充分考慮到施工組織、交通管制、工期等因
素,盡可能延長施工段落的長度,減少施工段落的數量,以利于施工組織。同一施工段落可
不連續,但距離和工期的間隔不宜過長,施工段落長度宜大于300m。
9.2.2就地熱再生施工前對就地熱再生無法修復的路面病害進行預處理,并符合下列規定:
——破損松散類病害的深度超過就地熱再生施工深度時,應予挖補;
——影響熱再生工程質量的路面裂縫應預先處理,對于一般橫向裂縫(寬度不大于2mm)可以不
進行處理,而對于較寬(大于2mm)或多條集中及出現分叉、邊緣沉陷的橫向裂縫,則應進
行深層預處理,將上面層和中面層、甚至下面層分層呈階梯狀銑刨后黏貼防裂貼,再用新拌
瀝青混合料進行分層回填、壓實,并恢復到原路標高;
——當車轍隆起高度超過一定限度時,應分析和現場驗證其對加熱溫度場均勻性的影響:如無法
保障加熱溫度場的均勻性,應對隆起處銑刨處理;對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當車轍隆起高
度超過15mm時,宜預先銑刨;對于其它等級公路,當隆起高度超過30mm時,宜預先銑刨。
9.2.3原路面特殊部位的預處理滿足下列規定:
——對于含井蓋及伸縮縫部位,采用銑刨機沿行車方向將伸縮縫和井蓋后端銑刨2m~5m,前端銑
刨1m~2m,銑刨深度30mm~50mm,再生施工時應采用新瀝青混合料或再生瀝青混合料鋪筑;
——原路面上的標線、突起路標、灌縫膠等應清除;
——橋梁伸縮裝置應采用隔熱板進行保護。
9.2.4施工前應做好技術、材料、設備、人員、交通組織、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準備工作。
9.2.5施工前應進行現場周邊環境調查,對可能受到影響的植物隔離帶、樹木、加油站等提前采取防
護措施。
9.2.6正式施工前應鋪筑試驗段,長度不宜小于200m。通過鋪筑試驗段完成下列工作內容:
——檢驗再生設備的性能是否滿足施工需要;
——確定再生設備加熱時間、加熱溫度及施工速度等施工工藝和參數;
——驗證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檢驗新材料的添加組成和添加量以及最佳瀝青用量;
——檢測壓實度、滲水系數、厚度等指標;
——檢驗質量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9.2.7施工前應清掃路面,在路面再生寬度以外畫導向線,也可將路面邊緣線作為導向線。
9.2.8瀝青路面再生施工符合下列規定:
——不應在雨天施工,不宜在路面潮濕情況下施工;
——就地熱再生不宜在強風及以上風力條件下施工;
——瀝青路面再生施工期的日最低氣溫不宜低于15℃。
9.3加熱、翻松與拌和
9.3.1路面加熱滿足下列規定:
——原路面宜充分加熱。不宜因加熱溫度不足造成翻松時集料破損,也不宜因加熱溫度過高造成
瀝青過度老化;
——再生機組各設備應保持合理間距,加熱機和具備翻松功能的機具最大間距不宜超過2m;
——原路面加熱寬度比翻松寬度每側應至少寬出200mm;
6
DB45/T2668—2023
——縱縫搭接處,加熱寬度應超過搭接邊線150mm~200mm。
9.3.2路面翻松滿足下列規定:
——翻松深度應均勻,翻松深度變化時應緩慢漸變;
——翻松面應有較好的粗糙度;
——翻松前路表溫度,普通瀝青路面應不高于185℃,改性瀝青路面應不高于200℃。翻松后裸
露面的溫度,普通瀝青路面應高于85℃,改性瀝青路面應高于100℃。
9.3.3采用一級加熱翻松工藝的就地熱再生深度宜為20mm~60mm。再生深度超過60mm時,應采用二
級加熱翻松工藝。
9.3.4添加瀝青再生劑、新瀝青、新瀝青混合料等新材料滿足下列規定:
——新材料的添加量應根據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結果確定;
——新材料應均勻添加、精確控制;
——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再生路段狀況適時調整新材料的用量。
9.3.5再生混合料應拌和均勻,拌和溫度應滿足要求。
9.4攤鋪
9.4.1攤鋪速度應與加熱設備行進速度保持協調一致,宜為1.5m/min~4m/min。攤鋪混合料應均勻,
無裂紋、離析等現象。
9.4.2根據再生混合料類型與再生層厚度,調整攤鋪時振搗的頻率與振幅,提高混合料的初始密實度。
9.4.3普通瀝青再生混合料攤鋪溫度不宜低于120℃;改性瀝青再生混合料攤鋪溫度不宜低于130℃;
熨平板預熱溫度不宜低于110℃。
9.5壓實
9.5.1應采用試驗段確定的碾壓工藝壓實。
9.5.2壓實應緊跟攤鋪機進行。使用雙鋼輪壓路機壓實時宜減少噴水,使用輪胎壓路機壓實時不宜噴
水。
9.5.3對大型機具無法壓實的局部部位,應選用小型振動壓路機或者振動夯板配合碾壓。
9.5.4就地熱再生路面壓實的其他要求,應符合JTGF40對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的規定。
9.6養生及開放交通
9.6.1開放交通時路面溫度應低于50℃。
9.6.2再生路面開放交通及其他事項,應符合JTGF40中對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的規定。
10施工質量控制與驗收
10.1施工過程的材料質量檢驗應符合第6章的規定。
10.2施工過程中的工程質量控制應滿足表5、表6的要求。
7
DB45/T2668—2023
表5就地熱再生混合料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標準
檢驗項目檢驗頻度質量要求或允許偏差試驗方法
混合料外觀隨時應均勻、無離析、無花白料、無油團目測
新瀝青混合料、瀝青再生劑、溫拌劑、
隨時適時調整,總量控制每天計算
瀝青用量
0.075mm±2
±5(高速公路、一級公路);
≤2.36mmT0725或T0735,
再生混合料級配(%)每個工作日1-2次±6(其他等級公路)
與設計級配之差
±6(高速公路、一級公路);
≥4.75mm
±7(其他等級公路)
再生混合料瀝青含量(%)每個工作日1-2次設計值±0.3T0722或T0735
T0702,T0709,
馬歇爾試驗:空隙率、穩定度、流值每個工作日1次符合7.2的要求
附錄B
浸水馬歇爾試驗必要時符合7.2的要求T0702,T0709
車轍動穩定度試驗每周1~2次符合7.2的要求T0719
表6就地熱再生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標準
檢驗項目檢驗頻度質量要求或允許偏差試驗方法
表面平整密實,無明顯輪跡、
外觀隨時目測
裂痕、推擠、油包、離析等缺陷
縱、橫接縫高差(mm)每200m測1處≤33m直尺間隙
≥85(普通瀝青)
翻松裸露面溫度(℃)隨時緊跟銑刨刀頭測量
≥100(改性瀝青)
≥120(普通瀝青)
混合料攤鋪溫度(℃)隨時溫度計測量
≥130(普通瀝青)
再生厚度(mm)每1500m2檢驗1處-1,+5(基于設計厚度)T0912
加鋪厚度(mm)每1500m2檢驗1處-1,+5(基于設計度)T0912
寬度(mm)每100m檢驗1處≥設計寬度TO911
壓實度(%)每1500m2檢驗l組(基于理論最大相對密度)T0924
≤1.5(高速公路、一級公路);T0932:全程每車道施工段連續,
平整度(標準差)(mm)全線連續
2.5(其他等級路)按每100m施工段計算標準差
滲水系數(mL/min)每1500m2檢驗1處符合設計要求T0971
10.3交工驗收階段的工程質量檢查與驗收標準應符合JTGF40中相應熱拌瀝青瀝青混合料路面的要求。
11施工安全與環保
11.1就地熱再生施工應重視現場交通安全措施,并應符合JTGF90和JTGH30的規定。
11.2施工前應做好施工信息的發布,按JTGH30及相關部門要求,根據作業面的長度,提前設置交通
管制的各類標志標牌,管制交通,做好交通組織。
8
DB45/T2668—2023
11.3施工前應制定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安全教育制度,針對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制定處理預案,并對
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11.4在機組加熱板一米范圍內,不應有易燃物。在施工區域如果有植物等需保護的物體,根據現場實
際情況可在機組加熱板上搭建隔熱擋板、物體上覆蓋防火布等來進行保護。
11.5使用液化氣加熱的設備,液化氣灌注應在加熱板完全冷卻的狀態下進行,須由經過專業培訓的人
員操作,并嚴格遵照液化氣操作規程進行。
11.6應配備滅火器等消防設施與器材,并針對施工特點對施工人員進行消防教育。
11.7夜間施工時,現場作業人員應身穿反光服,施工現場設置警示燈或反光標志,施工設備均應有照
明設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照明應滿足夜間施工要求。
11.8夜間設備停放現場應配備足夠的照明設備及警示燈。
11.9應采取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瀝青等有害物質對河流、湖泊等造成污染,應控制施工溫度,
減少廢氣排放對環境的影響。
9
DB45/T2668—2023
附錄A
(規范性)
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取樣與試驗分析
A.1現場取樣
取樣頻率和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
——按JTG3450規定的隨機取樣方法確定取樣點位置;
——每個子路段每個車道分別取樣1處,采用機械切割方法,樣品取回后根據需要將要求深度范
圍內的混合料切割使用;
——根據需要,宜一次性獲取足夠數量的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
A.2試樣存放
試樣存放符合下列規定:
——試樣應存放在干凈、干燥陰涼處,妥善保存備用;
——試樣級配類型、取樣日期、層位和樁號等信息應標明,防止試樣污染或相互混雜。
A.3試樣縮分
A.3.1分料器法
將試樣拌勻,通過分料器分成大致相等的兩份,再取其中的一份分成兩份,縮分至需要的數量為止。
A.3.2四分法
將所取試樣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狀態下拌和均勻,大致攤平,然后從攤平的試樣中心沿互相垂直的
兩個方向把試樣向兩邊分開,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對角的兩份重新拌勻,重復上述過程,直至
縮分至所需的數量。
A.4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評價
A.4.1對RAP進行篩分試驗,確定RAP級配。試驗方法參見JTGE42中的T0302,烘干溫度調整為60℃
恒溫,采用干篩法。
A.4.2RAP瀝青含量和瀝青性能測試應按下列要求進行:
——將RAP加熱干燥至恒重,加熱溫度為60℃;
——按JTGE20中的T0726阿布森法從RAP中回收瀝青。如果采用其他方法,需要進行重復性和
復現性試驗,并進行空白瀝青標定;
——檢測瀝青含量和回收瀝青的針入度、黏度、軟化點、延度等指標;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進行空白瀝青標定:
更換瀝青回收設備時;
更換三氯乙烯品種或供應商時,回收瀝青性能異常時;
RAP來源發生變化時。
10
DB45/T2668—2023
A.4.3RAP礦料級配和集料性質測試應符合下列規定:
——將抽提試驗后得到的礦料烘干,待礦料降到室溫后,用標準方孔篩進行篩分試驗,確定RAP
中的舊礦料級配;也可采用燃燒法確定RAP的瀝青含量與級配;若在燃燒過程中,集料由于
高溫導致破碎,則不宜采用該法;
——RAP中集料性質應按JTGF40進行檢測。
11
DB45/T2668—2023
附錄B
(規范性)
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
B.1一般規定
B.1.1本方法適用于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
B.1.2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目標配合比設計宜按圖B.1的步驟進行,生產配合比可參照本方法規定
的步驟進行。
原路面評價
否
是否適合就地熱再生選擇其它的維修方式
是
舊瀝青混合料取樣與評價
舊瀝青評價礦料級配測試
再生瀝青混合料最佳瀝青用量確定
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檢驗
否
是否滿足要求
是
鋪筑試驗段
否
是否滿足要求
完成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圖B.1就地熱再生混合料設計流程圖
B.1.3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應通過試驗段進行檢驗。
B.2確定工程設計級配范圍
在規定的級配范圍內,根據交通荷載等級、工程性質、交通特點、材料品種等因素,通過對條件大
體相當的工程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后確定,特殊情況下允許超出規范要求級配范圍。經確定的工程設
計級配范圍是配合比設計的依據,不應隨意變更。
12
DB45/T2668—2023
B.3礦料級配設計
B.3.1宜根據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礦料級配和擬定的設計級配范圍確定摻加的新礦料級配。
B.3.2當再生瀝青混合料不能滿足級配要求時,宜綜合考慮再生厚度、新瀝青混合料的摻配比例和級
配、再生瀝青性能、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等,調整級配范圍。
B.3.3再生瀝青混合料宜摻加新瀝青混合料,以改善原路面礦料級配。
B.4確定再生劑用量
B.4.1宜充分考慮再生路面的氣候、交通特點、層位等因素,確定再生瀝青的目標標號。
B.4.2應根據再生瀝青的目標標號,確定再生劑類型及用量。可采用如下的試配法進行舊瀝青再生試
驗:將再生劑按一定間隔的等差數列比例摻入舊瀝青,測定再生瀝青的三大指標,繪制變化曲線,用內
插法初步確定再生劑類型及用量。條件許可時,可增加粘度試驗。
B.4.3在滿足再生瀝青技術指標要求的前提下,宜少用再生劑。
B.4.4確定再生劑用量時宜考慮RAP中粗集料吸附瀝青情況。
B.5馬歇爾試驗
B.5.1根據JTGF40和JTG/T5521,結合經驗預估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以此為中值,成一定的間
隔確定5個新瀝青用量,分別成型馬歇爾試件。
B.5.2應按JTGE20的方法測試試件的毛體積相對密度、吸水率、理論最大相對密度,測試再生瀝青混
合料馬歇爾穩定度和流值。
B.6確定最佳新瀝青用量
B.6.1應按JTGF40的方法確定最佳新瀝青用量。
B.6.2再生瀝青混合料中瀝青用量包括RAP中瀝青、再生劑、新添加瀝青、新瀝青混合料中瀝青等之和。
B.6.3新瀝青混合料不宜出現瀝青過多而導致瀝青流淌和離析等現象。新瀝青無法隨同新加瀝青混合
料加入時,可將多出的部分作為添加劑在再生施工中單獨添加。
B.6.4新添加瀝青混合料比例應根據路面病害情況、RAP性質、再生后路面標高、路面排水等情況綜合
確定。
B.7配合比設計檢驗
應按JTGF40的方法進行配合比設計檢驗。
B.8試驗段檢驗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
B.8.1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性能應經試驗段檢驗。
B.8.2試驗段檢驗項目主要有現場再生瀝青的技術指標、馬歇爾穩定度、再生混合料的級配、車轍動
穩定度、浸水馬歇爾殘留穩定度、凍融劈裂強度比、低溫破壞應變等,檢驗上述指標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13
DB45/T2668—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縮略語.............................................................................1
5就地熱再生方案設計.................................................................2
5.1舊路況調查.....................................................................2
5.2適用性評價.....................................................................2
5.3再生方案選擇...................................................................3
6材料...............................................................................3
7混合料配合比設計...................................................................4
8就地熱再生設備.....................................................................4
9就地熱再生施工.....................................................................5
9.1施工工藝.......................................................................5
9.2施工準備.......................................................................5
9.3加熱、翻松與拌和...............................................................6
9.4攤鋪...........................................................................7
9.5壓實...........................................................................7
9.6養生及開放交通.................................................................7
10施工質量控制與驗收................................................................7
11施工安全與環保....................................................................8
附錄A(規范性)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取樣與試驗分析...............................10
A.1現場取樣......................................................................10
A.2試樣存放......................................................................10
A.3試樣縮分......................................................................10
A.4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評價...................................................10
附錄B(規范性)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12
B.1一般規定......................................................................12
B.2確定工程設計級配范圍..........................................................12
B.3礦料級配設計..................................................................13
B.4確定再生劑用量................................................................13
B.5馬歇爾試驗....................................................................13
B.6確定最佳新瀝青用量............................................................13
B.7配合比設計檢驗................................................................13
B.8試驗段檢驗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13
I
DB45/T2668—2023
公路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規程
1范圍
本文件界定了公路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的相關術語和定義、縮略語,規定了公路瀝青路面就地
熱再生方案設計、材料、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就地熱再生設備、就地熱再生施工、施工質量控制與驗收、
施工安全與環保等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行政區域內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工程的設計、施
工及驗收。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JT/T860.6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第6部分:溫拌劑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
JTG/T5521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
JTGE20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
JTGF40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
JTGH30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
3術語和定義
JTG/T552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整形再生surfacerecycling
將舊瀝青路面加熱、翻松,并不摻加新集料或者新瀝青混合料,經熱態拌和、攤鋪、壓實成型。
3.2
復拌再生remixingrecycling
將舊瀝青路面加熱、翻松,就地摻加一定數量的瀝青再生劑、新瀝青混合料、新瀝青(需要時)、
溫拌劑(需要時),經熱態拌和、攤鋪、壓實成型。
4縮略語
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
RAP——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AsphaltPavement)
RA——瀝青再生劑(RejuvenatingAgent)
1
DB45/T2668—2023
5就地熱再生方案設計
5.1舊路況調查
5.1.1歷史資料調查
應包括舊路面的設計資料、施工資料和養護資料:
——設計過程中的交通狀況、氣候條件、路面結構和材料類型等信息;
——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材料、竣工資料等信息;
——養護歷史以及近年的路況檢測數據,包括各種養護的時間、類型、位置以及實施過程中采用
的方法、材料等。
5.1.2路面使用狀況調查
路面結構性能、路面病害和路表功能調查,應包括路面結構強度指數(PSSI)、路面行駛質量指數
(RQI)、路面抗滑性能指數(SRI)、路面狀況指數(PCI)、車轍深度指數(RDI)和路面使用性能指
數(PQI)。
5.1.3舊路面材料性能調查
應按照附錄A進行RAP取樣與試驗分析,取樣深度不少于路面結構病害厚度;出現重度車轍、裂縫等
病害的路面,應對路面各結構層材料進行全面調查。
5.2適用性評價
5.2.1就地熱再生技術適用結構層位見表1。
表1就地熱再生的適用結構層位
再生層的結構層位
公路等級
表面層中面層下面層
高速、一級宜使用可使用
二級宜使用
三、四級不應使用
5.2.2就地熱再生工藝適用的路面病害類型如表2所示。
表2就地熱再生不同工藝適用路面病害類型
就地熱再生工藝
病害類型
整形再生復拌再生加鋪再生
車轍可使用可使用宜使用
擁包、泛油不應使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品代理采購合同范本
- 河北省保定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試題 地理 含解析
- 創新創業基礎教程 課件 模塊三 創業團隊組建
- 不跪的中國人課件
- 西藏昌都地區昌都縣2025年數學三下期末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中國現代文學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農業機械與信息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復合材料力學與結構設計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大連市高新區2025年小升初數學綜合練習卷含解析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鋼琴(3)》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五一節前安全培訓
- 高級考評員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及答案
- 建筑工程住宅水泥制品排氣道系統應用技術規程
- 2024年中國紅木家具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2025屆初三(生物試題理)4月第一次綜合練習試卷含解析
- 初中語文必考必背古詩詞、古文61篇大全
- 公積金個人貸款合同模板
- 智能紡織技術的家居家紡應用
- 投標承諾函格式(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設備和專業技術能力)
- DL∕T 515-2018 電站彎管 標準
- DZ∕T 0270-2014 地下水監測井建設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