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漢語-形考任務1-3-國開-參考資料請認真閱讀一下說明:請仔細核對是不是您需要的題目再下載!!!!本文檔的說明:下載完本文檔后,請用WORD或WPS打開,然后按CTRL+F在題庫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題的答案,預祝您取得好成績金!形考任務一不定項選擇題(每個題目中有1項或多項為正確答案。每題10分,共10題100分。)第1題學習古代漢語有哪些用處?[多選題]A、古為今用:提升現代漢語表達能力B、掌握知識:獲得古代漢語基礎知識C、讀懂古文:解讀古代文獻資料D、情感塑造:繼承歷史文化遺產參考答案是:ABCD第2題你覺得下列屬于學習古代漢語的良好方法的是()。[多選題]A、開展大量地閱讀實踐B、學會使用工具資源C、積累古代漢語理論知識D、勤于聯系生活實際,多思考參考答案是:ABCD第3題下面各風格屬于什么字體?從左到右逐一寫出的話,正確的是()。/20815819/2024-09-10T01:25:29Z[多選題]A、甲骨體、六國體、大篆、金文體、小篆、隸書、楷書B、甲骨體、大篆、金文體、六國體、小篆、隸書、楷書C、甲骨體、金文體、小篆、六國體、大篆、隸書、楷書D、甲骨體、金文體、大篆、六國體、小篆、隸書、楷書參考答案是:D第4題下列關于漢字字體發展脈絡正確的是()。[多選題]A、/20815823/2024-09-10T01:27:30ZB、/20815825/2024-09-10T01:27:43Z參考答案是:B第5題關于“六書”的價值,下列說法合理的是()。[多選題]A、“六書”是具有特定內涵的學術概念,不是便于指稱的教學用語B、“六書”是“六藝”之一,是貴族子弟的學習科目,是對文字知識的概稱,屬于教學術語C、“六書”之名產生之初不屬于學術層面,而是屬于基礎教育層面D、“六書”為后世人們對漢字形體結構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參考答案是:BCD第6題漢字構件的功能有哪些?()[多選題]A、示音功能。如“江河”的構件“工、可”。B、代號功能。如“雞”的構件“又”。C、表義功能。如“江河”的構件“水”。D、標志功能。如“本末”的構件短橫“-”。E、象形功能。如“日月”的古文字形體。參考答案是:ABCDE第7題關于個體字符結構演變,下列字例歸類正確的是()。[多選題]A、音化:-虹/20815829/2024-09-10T01:30:56ZB、義化:鷄-雞;漢-漢C、理據重構:弦、泉、涉D、理據消失:春、監、頭、齊E、代號化:-折/20815832/2024-09-10T01:31:30ZF、理據隱含:者(暑賭著);宀(家安宿)參考答案是:ACDF第8題下列關于分析“塵”的造意和本義的思路正確的是()。①字的本義是指與字形有密切聯系的詞義,這并不等于字形的結構意義。④通過字形分析所得的結構理據關系屬于“造意”,而結構理據所反映的實際詞義叫作“本義”,這二者在通常情況下是一致的,如“山”的造意是象山峰之形,本義指山。⑤小篆的“(塵)”從三“鹿”從“土”會義,構意表示許多鹿奔跑揚起的塵土②因為筆畫繁多,后來省去二兩個鹿作“塵”,構意從“鹿”揚“土”會義。③“塵”的構意是鹿奔跑揚起的塵土。⑥“塵”的本義就是“塵土”。[多選題]A、①④⑤②③⑥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②③④⑤⑥D、⑤②③⑥①④參考答案是:A第9題把“數”的形體結構分析為“小女孩手拿小木棍數米粒”,這種說法違背了漢字結構分析的哪幾個原則?()[多選題]A、漢字構件的組合類型講錯了。“數”是層級結構,不是平面結構。B、漢字構件的功能講錯了。“婁”是示音構件,具有示音功能,并不具有表義功能。“米”“女”作為末級構件,只是代號構件,并不表義,只是和表義的“米”“女”同形,不具有表義功能。“攵”是表義構件,具有表義功能,不是表形構件,不具有表形功能。C、漢字的構件講錯了。現代漢字“數”中的“攵”是末級構件,不能再拆分為“手拿小木棍”;“婁”是直接構件,“米”“女”不是直接構件。D、分析漢字結構失去了系統觀念。把“數”的“婁”講解為“小女孩、米粒”,但是從婁的一系列字“樓嘍摟簍鏤瘺髏僂蔞溇耬螻?嶁縷屢褸”無法同步解釋,失去了系統觀念。E、忽略了漢字的歷史發展積淀性。“數”是簡化字,不是繁體字,用簡化字形體去附會早期的漢字形體構意,違背了漢字發展的真實歷史。參考答案是:ABCDE第10題導致“一字多用”現象的原因有哪些?()[多選題]A、同形字。同一個字形,其實是記錄的不同的詞義,導致漢字形體記錄職能出現椅子多用。比如“花”記錄花朵和花費兩個詞義,二者構成同形關系。B、詞義引申。一個字的本義往往能夠產生多個引申義。如“間”的本義為縫隙,在縫隙的基礎上引申出中間、離間、參與、隔斷、量詞“間”等引申義。C、同義換讀。同義換讀就是借用一個字來表示跟它原來所表示的詞義同或義近但彼此不同音的一個詞。D、假借。一個字的本義和假借義,同一個字的不同假借義,通常都是不同的詞,所以假借也是造成一字多用現象的重要原因。參考答案是:ABCD形考任務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個題目中有1項或多項為正確答案。每題10分,共10題100分。)第1題于“詞義的古今是相對的”這一說法,正確的選項是()。[多選題]A、從差異表現來看,詞義古今差異主要體現在程度、范圍、色彩三個方面。B、從差異大小來看,包括古今詞義迥異和古今詞義微殊。C、詞義的古今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例如,先秦對漢代來說,先秦是古,漢代可以稱今;唐代對宋代來說,唐代是古,宋代可以稱今;清代對現代來說,清代也是古,現代自然是今。D、從詞義的程度差異來看,某一詞的古義和今義會有輕重程度的差別。E、從詞義的感情色彩上來看,某一詞的古義與今義會有褒貶色彩的不同。有些詞古義為褒義,今義為貶義;有些詞的古義為貶義,今義為褒義或中性義。F、從詞義包含的范圍來看,某一詞的古義與今義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表現為范圍寬窄的變化。參考答案是:ABCDEF第2題語言的外部因素可以影響古今詞義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多選題]A、但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朕”就專表“皇帝自稱”,這是秦始皇為突顯獨一無二的地位,使用政治手段強制規定的。B、“朕”在先秦時期是一般性的第一人稱代詞“我”,任何人都可以使用。C、現在所用的“寺”指佛教廟宇,這也是借用導致的。D、語言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語言中的詞匯是社會變化最直接的反映,社會歷史發展自然也會引起詞義的變化。E、例如“寺”,本義為動詞“持”,但后被假借為官署名,漢代中央機構多以“寺”命名,如大家熟知的“大理寺”“太常寺”等。參考答案是:ABDE第3題關于溝通古今詞義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多選題]A、注意觀察現代漢語中的古義痕跡。B、古今詞義的差異會造成古籍閱讀、文意理解的障礙,因此進行古今詞義溝通就顯得格外重要。C、尋找古義與今義的引申脈絡,溝通詞義。D、古今漢語一脈相承,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語素、成語語素、方言口語、專有名詞中,會有古義留存的痕跡,我們應當細心發掘。參考答案是:ABCD第4題辨析同義詞的方法包括()。[多選題]A、分析感情色彩有的同義詞意義基本相同,詞性也可能一樣,但是褒貶的感情色彩不同。B、考察適用范圍有些同義詞指稱的事物現象基本相同,但所代表的概念外延和范圍有寬窄大小的區別,甚至有的同義詞的范圍存在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C、辨別輕重程度有些同義詞在詞義表達的程度上有輕重深淺的差別。D、區分語法功能有些同義詞意義相同,但句法功能和搭配對象卻存在較大差別。參考答案是:ABCD第5題古漢語反義詞的基本類型包括()。[多選題]A、互補型反義詞。兩個反義詞的意義之間具有互補關系,肯定此一方意味著否定另一方,否定此一方意味著肯定另一方,它們之間不存在中間狀態。B、反向型反義詞。兩個反義詞所表示的事物只是在某種關系上構成的對立,兩項之間沒有中間狀態,一項之中蘊含著另一項。反向型反義詞主要涉及時空方位、社會關系、動作行為三個方面。C、反義型反義詞。兩個反義詞的意義處在兩個極限,具有極性的對立關系。肯定此一方意味著否定另一方,但否定另一方并不意味著肯定此一方,因為它們之間存在著中間狀態。參考答案是:ABC第6題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虛詞有很大差異,二者的差異體現在()。[多選題]A、意義差異。有些虛詞,雖然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都屬于虛詞,但古今意義并不完全相同。比如“而”古今含義有同有異,比如“暫”,古今含義完全不同。B、用法差異。古代漢語的虛詞不但意義與現代漢語有所不同,而且用法也有和現代漢語不完全相同的。比如現代漢語中第三人稱代詞跟第一、第二人稱代詞一樣,都可以作句子的主語、賓語、定語,但是古代漢語的第三人稱代詞“厥”只能作句子的定語,“之”只能作賓語。C、詞性差異。有些詞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詞性范圍不同。比如“蓋”,在現代漢語中作動詞或名詞,屬于實詞,在古代漢語中不但可以作動詞、名詞,而且可以作副詞、連詞、助詞。參考答案是:ABC第7題古代漢語中的被動結構會留存在成語中,下列成語中含有被動結構的是()。[多選題]A、貽笑大方B、披荊斬棘C、為人所制D、見欺于人E、洋為中用F、不為所動G、為所欲為參考答案是:ACDEF第8題古代漢語賓語前置的語法現象包括()。[多選題]A、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這類賓語前置句式有兩個必備條件:必須是疑問句;必須是疑問代詞作賓語。B、用助詞“是”“之”等作標記的賓語前置。古代漢語中,為了強調賓語,非代詞賓語也可以前置,這時會在賓語后面加“是”“之”“焉”“實”“斯”等助詞,作為賓語前置的標記。C、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這類賓語前置的句式應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句中必須有否定詞“不”“無”“毋”“未”“莫”等;二是賓語必須由代詞充當。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比如:“若勝我,我不若勝。”參考答案是:ABC第9題下列成語中,具有名詞作狀語的語法現象的是()。[多選題]A、生死肉骨B、口誅筆伐C、云從響應D、風餐露宿參考答案是:BCD第10題下列屬于古代漢語表示反問的固定結構的是()。[多選題]A、“如(若、奈)……何”B、“何(奚、惡、焉、安)……而不……”C、“何(奚)……之有”D、“何(何以、何必、何乃、何足矣、安用、奚以、惡用)……為”E、“與其……孰若……”參考答案是:ACDE形考任務三不定項選擇題(每個題目中有1項或多項為正確答案。每題10分,共10題100分。)第1題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把春聯的上下聯貼倒的情況?下列屬于貼倒的是()。[多選題]A、上聯:節至人間萬象新下聯:春臨大地百花艷B、上聯:春回大地興萬物下聯:福滿人間照千家C、上聯:歲月靜好福自來下聯:江山錦繡春常在D、上聯:歲月寧靜柳萬條下聯:春光明媚花千樹參考答案是:ACD第2題古代漢語中修辭格稽古和引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多選題]A、一是要看引用的是古人事跡還是前人言辭,前者是稽古,后者是引經B、二者沒有實質差別C、可借助于一些形式標志,引經會用“曰”“云”等引出語錄D、要看引用的事例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稽古可正可反,引經一律是正面言辭參考答案是:ACD第3題古書句讀的基本方法包括()。[多選題]A、通讀理解B、參考注疏C、留心句式D、明辨對話E、借助虛詞參考答案是:ABCDE第4題古書句讀標的錯誤的原因包括()。[多選題]A、不明古今詞義之別B、缺乏古代文化知識C、不明古文語法規則D、不曉古文押韻體例參考答案是:ABCD第5題在日常閱讀或瀏覽網頁時,會看到一些古文斷句小趣事。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列斷句能說得通的是()。[多選題]A、“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B、“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C、“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D、“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參考答案是:ABD第6題古書注解的用語有哪些?()[多選題]A、“言”B、“曰、為、謂之”C、“之言、之為言”D、“貌”E、“猶”F、“謂”G、“某,某也”參考答案是:ABCDEFG第7題古代的古書注解內容有哪些?()[多選題]A、講解語法B、校勘文字C、疏通文意D、解釋詞義E、詮釋典故F、說明修辭G、考證名制參考答案是:ABCDEFG第8題古代散文的類別包括()。[多選題]A、雜記文。雜記文不同于雜文:雜記文以敘事為主,雜文以說理為主。現代的雜文是一種文學體裁,而古人所說的雜文沒有一定的標準,往往讓人覺得無以歸類,遂統名之為雜文,實質上屬于雜記文。雜記文是論說文、傳狀文以外的一切記敘性質的文章。B、論說文。也稱說理文,是一種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辨明正誤為主要目的的文體。春秋戰國時期,論說文已經相當完備,我們熟知的“諸子散文”就屬于論說文的范圍。C、傳狀文。是記述個人生平事跡的文章,一般多記述在歷史上有影響而且事跡突出的去世人物的生平事跡。這種文體,慣用于史書,多采取敘述、描寫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風貌,如《蘇武傳》《張衡傳》《海瑞傳》等。傳狀文大致可以分為史傳文、文人傳記、行狀三類。D、應用文。古代應用文的種類很多,除了論說文中介紹過的書、序、奏議、詔令、檄文,還有碑志文、哀祭文、箴銘文、頌贊文。此類文體在古代屬于常用文體,是用來處理日常事務時所使用的實用性文體。參考答案是:ABCD第9題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時會產生錯誤,主要有()方面的原因。[多選題]A、不懂得文言文翻譯和文學創作的區別B、不了解古代漢語字詞知識C、不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知識D、不懂得字詞注釋和古人翻譯的區別E、不了解古代漢語語法修辭參考答案是:ABCDE第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