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科學課程教案_第1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課程教案_第2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課程教案_第3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課程教案_第4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課程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小學

科學教案

班別:四年級

科目:科學

任課老師:XX

xxxx至xxxx學年度第學期

電和我們的生活...................................................1

點亮我的小燈泡....................................................3

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4

電路出故障了......................................................5

導體與絕緣體.....................................................6

我來做個小開關....................................................8

里面是怎樣連接的................................................9

我們選擇了什么...................................................10

油菜花開了.......................................................12

各種各樣的花.....................................................13

花、果實和種子...................................................14

豌豆夾里的豌豆...................................................15

把種子散播到遠處.................................................16

萌發的種子......................................................18

動物的卵........................................................19

一天的食物.......................................................21

我們的身體從食物中得到什么.....................................22

吃什么和還吃什么................................................2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25

面包發霉了.......................................................26

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27

食物包裝上的信息................................................28

各種各樣的巖石..................................................29

進一步觀察巖石..................................................30

巖石的組成......................................................32

怎樣觀察和描述礦物.............................................34

巖石會改變模樣嗎...............................................36

巖石、礦物和我們.................................................37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電和我們的生活

1、經歷調查家耗電器的活動過程,并且科學文件夾記錄;

2、經歷一次收集并且處理數據的科學研究過程;

教學目標

3、討論他們想知道的關于電的知識;

4、明確一些安全用電的常識,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養成安全用電的習慣。

重點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

難點關于電的知識。

教具

方法

一、引入

課前我們做了一個調查記錄,調查了我們自己家里的用電器,這節課我們就來做個統計,

交流我們的調查結果。

二、探究過程

1、調查家中的電器。

3)小組內互相交流調查記錄,同學之間相互說說。

(2)個人統計:生活中常用的用電器有哪些?大的電器有哪些?小的用電器有哪些?

最少使用的用電器有哪些?這些用電器分別是用哪些電的?你統計的數量是多少?

(3)全班交流。

(4)在調查你們發現了哪些問題?

(5)自己還有哪些想法?

(6)要是沒有電的話,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2、交流我們知道的電的知識。

(1)小組討論,相互說說你在以前知道的關于電的知識。

A、靜電的知識

B、雷電的知識

C、富蘭克林的故事

教學過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國費城郊區,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在一塊寬闊的草地上,有

一老一少兩個人正興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風箏。突然,一道閃電劈開云層,在天空劃了一

個“之”字,接著嘎哪一聲脆雷,那如銅錢般的雨點就瓢灑盆潑股地傾下來了。只見老

者大聲喊道:“威廉,站到那邊的草房里去,拉緊風箏線。這時,閃電一道亮過一道,

雷鳴一聲高過一聲。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順著兒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見

那拉緊的麻繩,本來是光溜溜的,突然怒發沖冠,那些細纖維一根一根都直豎起來了。

他高興地喊道:“天電引來了!"他一邊囑咐兒子小心,一邊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繩上的

那把銅鑰匙。突然他象被誰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渾身發麻。他顧不得疼痛,一

骨碌從地上爬起來,將帶來的萊頓瓶接在銅鑰匙上。這萊頓瓶里果然有了電,而且還放

出了電火花,原來天電和地電是一個樣子!他和兒子如獲至寶似地將萊頓瓶抱回了家。

這捕獲天電的人就是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富蘭克林于1706年4月17日生在美國,

小時候家里很窮,無錢上學,就在哥哥開的印刷廠中當學徒。然而,他憑借他的聰明才

智和不懈的努力,一生中具有許多發明,而且是電學的開門鼻祖。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

科學家,還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獨立宣言》的發起人之一,是美國第

一任駐外大使。

風箏實驗之后,富蘭克林寫了一篇《論閃電和電氣的相同》的論文,闡述了雷電的本質,

還提出了制造避雷針的設想,使建筑物免遭雷擊。然而,當他的論文在英國皇家學會上

第1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宣讀的時候,有人卻報之以輕蔑和嘲諷。但是,科學終究會戰勝愚昧和無知,1756年

英國皇家學會授予富蘭克林皇家學會正式會員的稱號。

富蘭克林發明的避雷針,一下子風靡一時,傳到英國、法國、德國、傳遍歐洲和美洲。

但是傳到英國卻發生一段離奇的故事。

D、關與電的科學家

(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等…)

3、知道安全用的重要性,養成安全用電的習慣。

(1)哪些地方存在觸電的危險。

?在戶外,哪些地方存在觸電的危險?

?在家里與學校,哪些地方存在觸電的危險?

(2)我懂得怎樣安全用電?

?討論:怎樣安全用電。

?全班交流。

三、總結。

教學后記

第2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點亮我們的小燈泡

1、經歷用一跟電線、一個電池,使一個小燈泡亮起來的活動過程;

2、學會對發光小燈泡的連接裝置進行觀察和畫出電在小燈泡內的流動路線;

教學目標3、學會畫一個發光小燈泡的連接裝置圖;

4、經歷多種簡單電路的連接過程;

5、學會檢查電路裝置,避免短路現象的發生。

重J占、、、能讓小燈泡亮起來。

難點畫一個發光小燈泡的連接裝置圖。

教具

方法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電的很多知識,今天我們要來研究怎樣點亮小燈泡?

二、探究過程。

1、讓小燈泡發光。

(1)觀察材料。

?仔細觀察電線、干電池、燈泡,我們有什么發現?

-說說電線的特點;

-說說干電池的特點;

?說說小燈泡的特點。

(2)連接一個循單的電路。

用這些材料能使小燈泡亮起來嗎?

(3)把發光燈泡的連接裝置畫在科學文件夾上。

教學過程

(4)說出電在小燈泡里的流動路線。

?猜一猜電在小燈泡里是怎樣流動的,在小組里指著說說電的流動路線。

?在記錄本上畫出電流在燈泡里的流動路線。

2、出示四種電路連接圖,讓學生判斷哪個小燈泡會亮、哪個燈泡不會亮?

-說出判斷的理由。

?分別試著連一連。

?在科學文件夾里,分別畫出這四種電路圖。

-為什么不亮的原因,區別短路與斷路。

3、交流

?今天我們學會了幾種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連接方法?

?有什么新的何題?

三、總結。

教學后記

第3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

1、觀察電池盒、小燈座的結構特點;

2、學會用電池盒、小燈座使小燈泡發亮;

教學目標3、學會用簡單的電路圖記錄自己的連接;

4、經歷讓更多小燈泡亮起來的活動過程,并且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

題。

重點能使用燈座讓小電燈亮起來。

難點LL更多的燈泡亮起來。

教具

方法

一、引入。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怎樣使小燈泡亮起來,并且電流在小燈泡里怎樣流的。

(1)請一學生到前面來,用1根導線、1個電池,點亮小燈泡。

(2)發現問題:一個人操作很難。

(3)有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手解放出來。

(4)出示電池盒、小燈座。想想他們是干什么的?

二、探究過程:

1、學習使用燈座的小電燈。

(1)觀察材料。

?觀察電池盒的結構特點。

?觀察小燈座的結構特點。

(2)連接電路。

教學過程?在電池盒兩端的彈簧夾上接電線并把電池安裝到電池盒里。

?把小燈泡連接在小燈座上。

?用電池盒與小燈座組建一個電路。并且說說電是怎樣流的?

(3)畫簡單的電路圖。

?能不能更簡的的方法表示電路。

?把簡單的電躥圖畫在科學文件夾上。

2、點亮更多的燈泡。

?提供材料:小燈泡2個、小燈座2個、電池盒、干電池個一個、電線4根。

?小組討論:我們能用這些材料做什么事呢?可以開展哪些研究??

-要讓兩個燈泡亮起來怎么研究?

?制定一個研究計劃。

?開展研究活動。

三、小結。

教學后記

第4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電路出故障了

1.經歷思考電路出故障的各種原因的分析活動過程。

教學目標2.學習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3.經歷用電器檢測器檢測故障電路的活動過程。

小點學習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難點歷思考電路出故障的各種原因的分析活動過程。

教具

h法

一、引入:

出示一個能使小燈泡發光的串聯電路,說一說電流是怎樣流動的。

出示一個不能使燈泡發光的有故障的電路,提出問題:燈泡為什么不亮了?

二、探究內容:

1、什么地方會出故障。

(1)分組試一試本組的燈泡能不能亮?

電路中,連接兩個燈泡會亮,但是連接三個燈泡就不亮了;

電路中,連接兩個燈泡就不會亮;

電路中,連接一個燈泡也不會亮。

(2)分析思考:是不是電路出故障了?

分析猜想:電路中那些地方出故障了?

整理記錄:在科學文件夾里記錄分析和猜想。

討論交流:全班有多少種分析和猜想。

2、做個電路檢測器。

(1)討論: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檢測有故障的電路?

教學過程檢查法:檢查電路中的連接是否好。

替換法:用另外的燈泡、電池來替換電路中的材料,看看燈泡是否能亮。

(2)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指導學生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檢驗電路檢測器是否可以用。

(3)制定檢測計劃。

(4)用電路檢測器查找故障產生的原因。

邊檢查有故障的電路,邊做記錄。

數一數電路中一共有幾個地方出故障了。

(5)討論交流。

A.四人小組合作,把自己小組的檢測辦法告訴大家,邊說邊演示。

B.進行集體的評價。

3、排除故障,使小燈泡亮起來。

4、注意安全:

電路檢測器只能在實驗室里檢測簡單電路;不能用來檢測220V的電路。

三、總結

教學后記

第5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導體和絕緣體

1.科學探究:經歷檢測一塊橡皮的過程,能依據檢測一塊橡皮的''科學規范”計劃去

檢測更多的物體,能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與分析,并提出問題。

2.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與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實的實證精神、認真細致的探究習慣

教學目標

和安全用電的生活意識。

3.科學知識:通過自行探究,初步學會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導體,哪些物體是絕緣

體,并構建適合兒童理解的導體和絕緣體的操作性概念。

重.點有條不紊的實驗操作過程和互助合作的科學精神。

難J占、、、

開關、插座、插頭各1個,表格3張,每組1只電路檢測器、25種檢測材料和1張記

教具

錄紙。

方法

一、導入

實物投影儀中出示已剝開的電線,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發現電線外包著塑料,里面是

一根銅絲。同時可以讓電流通過,塑料不能讓電流通過。

像銅絲這樣能讓電流通過的物質,我們稱它們為導體。

像電線外包著的望料那樣不能讓電流通過的物質,我們稱它們為絕緣體。

二、明確研究計劃

1.出示盒子,談話:這里有25種物體,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

比如鐵釘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呢?(絕緣體)

這是大家的猜測,用什么方法來檢測和記錄呢?(實驗、電路檢測器)

怎樣用電路檢測器來檢測鐵釘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呢?請1?2名學生發言,然后請一名

學生上臺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檢測。

2.為了更好的利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區分這25種物體是絕緣體還是導體,讓我們來計劃

一下。

實物投影儀中出示“我們的研究計劃”。教師讀計劃。

3.請3?4人說說研究的方法。

教學過程4.投影“檢測方法”,請一個學生讀一讀,談話:大家想一想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意見,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

出示“我們的檢測記錄”,以鐵釘為例說說如何記錄。

5.出示“我們的研究計劃”,談話:我們己經明確了研究的方法,你們四人小組怎樣

來安排自己的工作呢?

學生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

小結:你們看這樣好不好,一個人檢測,一個人記錄,一個人拿材料,一個人放材料,

25種材料每個人可以各做6次。

投影“組員測評”,談話:組員之間能否互助合作、不爭搶,物品擺放整齊,操作井然

有序,做完后小組內評一評,看哪一組配合得好。

三、實驗、記錄和整理

1.分發材料和認識材料。

談話:把材料輕輕的倒在桌上,看看哪些材料你不認識或不能確定是什么物體?

學生舉手發言。

2.分發電路檢測器和記錄紙,開始檢測。

投影“檢測方法”。

第6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3.記錄整理。

四、交流匯報

1.整理實驗材料,把導體放到小盒子里,把絕緣體放入大盒子里。哪個小組又靜又快,

請他們組來匯報交流。

2.請1?2組學生利用實物投影儀匯報,說說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其他組有不

同意見怎么辦?

3.對不同意見的處理。

?鉛筆和小刀有兩種材料組成,該怎樣記錄?(分類記錄)

?鉛筆芯能不能導電?(上臺再測一次,可以使用兩節干電池檢測)

4.預測中有沒有錯誤,哪幾次出錯了?

?有沒有如實記錄檢測?

?漆包線你們是怎樣預測的?(漆包線的外面包著一層漆,漆是絕緣體;里面是銅絲,

銅絲是導體)

5.根據實驗,說一說哪些物體是導體,哪些物體是絕緣體?

五、教室中電器設備的絕緣材料和安全用電事項

1.找--找教室電器設備中哪些地方使用了絕緣材料?

學生指一指絕緣材料。

2.談話:這些絕緣材料有什么用處,里面的導體有什么用處?

小結:我們用導體把電送到我們需要有電的地方,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希望有電

的地方。

3.說說教室中要注意哪些安全用電事項?

六、說說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獲

教學后記

第7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我來做個小開關

1.經歷觀察、動手操作和描述手電筒開關特點的活動過程。

2.經歷理解開與關的設計原理的思維過程。

教學目標

3.經歷設計和制作一個開關的活動過程。

4.經歷一個設計裝置紅綠燈的活動過程。

重點

難點

每人觀察研究用:一只透明的手電筒、一節電池。

教具小組做開關的材料:1個小燈泡、小燈座、電池盒、干電池、回形針、木塊一個。

紅綠燈材料:電路裝置一個、紅燈一個、綠燈一個、電線若干。

方法

一、給我的電路加入一個開關

1.觀察教師提供的開關,說說開關的特點。(可斷開可閉合)

2.思考:我能設計一個開關嗎?需要哪些材料?

3.小組討論個人設計的開關,交流設計的意圖。

4.試著用回形針做個小開關。不會做的學生,可以照著課本的步驟進行。

二、把小開關裝到電路上去

1.把自己制作的開關接入到電路中,試試開關的作用。

2.相互檢查開關的質量,比比誰的開關最方便、最堅固。

3.討論另外的開關制作方法。

三、觀察各種各樣的開關

教學過程

1.觀察手電筒的開關。看看那部分是導體做的,那部分是絕緣體做的.

2.觀察手電筒的構造。看看電池和小燈泡是怎樣安裝的,電流的線路是怎樣的。

3.觀察手電筒的開關是怎樣控制燈泡的亮和滅的。

4.觀察其他的開關,按鈕開關、拉線開關、旋轉開關是怎樣控制電路的通斷的。

四、討論紅綠燈的控制

1.觀看教師制作的紅綠燈,怎樣控制紅燈綠燈的亮和滅?

2.你能和同學合作,組裝一個紅綠燈嗎?

3.如果學生發展的較好,可以讓學生插入黃燈,思考怎樣組裝電路。有時間可以在課

堂上組裝。

五、回家作業:和家長一起組裝一個玩具電路

教學后記

第8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里面是怎樣連接的

1.經歷用電路檢測器檢測4接線頭盒子的過程。

教學目標2.學會根據檢測結果,推測盒子里面電線的連接方法。

3.初步發展學生的逆向思維。

重點

難點

教具

7)過

一、游戲引入

猜一猜,左邊的哪個電線頭與右邊的哪個電線頭是同一根電線?依據是什么?

二、研究:里面是怎樣連接的

盒子上面有4個接線頭,里面有電線連接著,不打開盒子蓋能知道哪幾個接線頭是連通

的嗎?

1.計劃

?說說打算如何去檢驗?怎樣才不會遺漏連接點的檢驗?

?想想大概需要檢測多少對連接頭?

?檢測要求:

A.組裝檢測器。

B.試試檢測器是不是靈。

C.把檢測結果記錄在表中。

2.推測盒子里的連接方法。

教學過程?運用檢測器檢測。

?我們能根據檢測記錄,推測4接線頭盒子里的電線是怎樣連接的嗎?請討論?下,

把推測結果畫在紙上。

?交流匯報。請將推測的圖畫在黑板上,并說說推測的依據。

?統計全班一共推測出幾種連接方法。

?想一想,根據這些推測結果我們能確定盒子里的連接是哪一種嗎?

三、研究的延續

1.測試

4個接線頭的盒子我們會測了,那么6個接線頭的呢,需要檢測接線頭幾對?請把接線

頭的對數和順序寫在白紙上。

2.推測

如果知道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怎么連通的,會推測盒子里的電線是怎么連接的嗎?試

試。

教學后記

第9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我們選擇了什么

1.經歷用兩節電池、1個小燈泡采取兩種不同連接方法的活動過程。

2.經歷1節電池、2個小燈泡采取兩種不同連接方法的活動過程。

教學目標

3.經歷給模型房間設計電路,并能在學生活動手冊中畫出電路的過程。

4.經歷給模型房間親自安裝電燈,并讓其亮起來的活動過程。

重點不同連接方法

難點給模型房間設計電路

每個小組兩節電池、兩個燈泡、若干電線。紙盒房間。電池、電池盒、小燈泡、燈座、

教具

小開關各2個,長電線4根、短電線6根、膠帶紙1卷、小剪刀1把、白紙若干張。

方法

第一課時

一、引入

我們知道有關甩的很多知識,會動手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了。今天這節課,我們還要研

究有關電路的問題。

二、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方法

(1)電池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

比一比:用最快的速度,把2節電池、2個電池盒、1個小燈泡、幾根電線連接起來,

讓燈泡亮起來,看看能有幾種方法連接。

在這兩種連接方法中,我們發現了什么?

(2)燈泡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

比一比:用把1節電池、2個小燈座、2個小燈泡、幾根電線,讓燈泡亮起來,能有幾

種連接方法?

在這兩種連接方法中,我們發現了什么?

在串聯、并聯電路中,比劃出電流的流動路線。

三、分組討論,總結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設計一個房間的照明電路

出示一個紙盒做的模型房間,用我們學過的電路知識,像電工那樣為這個紙盒房間設計

照明電路。

1.小組討論:怎樣設計?

2.要解決哪幾個實際問題?

3.采用怎樣的電路安裝?

4.交流匯報:全班交流各組的設計方案。

5.評說別人的設計方案。

6.提出好的建議和意見。

7.確定:討論交流后,把我們組想好的設計方案用簡單的電路圖畫下來。

二、安裝房間的照明電路

1.提出安裝的要求:各組安裝要注意按一定順序進行,安裝每一個線路看看電是否經

過了用電器,特別要注意斷路現象。

2.安裝完畢后先仔細檢查一遍照明電路的連接,再通電。

3.每組作品展示,比一比哪組的小屋組裝的電燈最亮。

第10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教學后記

第11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油菜花開了

1.學習使用解剖的方法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構造。

2.通過油菜花的觀察活動中獲得親近自然的情感體驗,產生探究各種各樣的花的濃厚

教學目標興趣。

3.說出花的各組成部分的名稱。在對一顆油菜的花進行觀察后能推測花的變化過程,

并用科學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重點使用解剖的方法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構造

難點對一顆油菜的花進行觀察后能推測花的變化過程

學生個人和小組觀察的油菜花若干,小卡片、鑲子、放大鏡若干,油菜花變化過程的圖

教具

片。

方法

一.觀察一棵油菜

1.出示一顆油菜,說說油菜長得怎么樣?

2.區分油菜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

3.從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

二.觀察一朵油菜花

1.用放大鏡觀察一朵油菜花。在小組里描述所觀察到的這朵油菜花。自己解決描述所

需的油菜花各部分名稱的詞匯問題。

2.學習使用躡子解剖一朵油菜花,觀察解剖后的油菜花的各個部分。

?關于鐐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順序。

?關于油菜花各部分的分類擺放。

?關于“油菜花的觀察記錄表”。

3.交流。

教學過程4.小結: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個部分組成的。油菜花的花瓣是四瓣。

三.觀察一棵油菜的花

1.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時開放的嗎?

2.數數一棵油菜上有幾朵花?幾個花蕾?

3.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謝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

四.觀察并推測花蕾的變化

1.觀察一?個花蕾;把這個花蕾畫下來。

2.推測這個花蕾未來的變化;說說推測依據。

3.畫除花蕾未來變化連續圖(或排列花蕾的變化連續圖照片)。

4.課后尋找一個花蕾進行實證性觀察。

五.交流與小結

1.關于油菜花,我們知道些什么了?

2.對于各種各樣的花,我們想了解些什么呢?

教學后記

第12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各種各樣的花

1.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單性花和兩性花。

2.自己能設計一個有關花的專題觀察方案,并能用表、圖片、文字等方式完成專題研

教學目標究。在“花的觀察”報告會上大膽表述自己的研究結果。

3.在觀察活動中,能自覺養成珍愛生命,保護花草的良好情感,及在課外有繼續研究

的學習興趣。

重點讓學生經歷一個從設計方案到交流匯報成果的小課題研究過程。

難點在活動中學生想出觀察、調查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具小組觀察用的花(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單性花和兩性花)、表格。

方法

一、引入

校園里有許多花開了,我們能作哪些研究呢?

二、花的專題觀察

1.小組討論,確定研究專題,制定研究方案。

2.交流:準備研究的內容;怎樣研究:研究成果的呈現方式。

3.供參考的研究專題:

校園里花的種類;各種花的花瓣數量;各種花的萼片研究;花的大小;雄蕊和雌蕊;統

計花的顏色;花的香臭等。

4.研究的方法:數一數、統計、測量等。

5.成果展現:表格、圖示、文字小結等。

6.討論觀察研究的注意事項:不采摘,不損傷花朵。

三、花的觀察報告會

1.分組匯報。

教學過程

2.將研究成果進行分類,由學生自己制定標準。

3.討論研究中發現的問題。

四、認識完全花與不完全花

1.觀察比較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說說他們在構造上由哪些不同?

不完全花有的少萼片,有的少花瓣(如馬蹄蓮),有的少雄蕊或雌蕊。

2.閱讀課文,了解不完全花與完全花、雌花與雄花、單性花與兩性花。

3.判斷:觀察南瓜的兩種花有什么不同,分別屬于哪一類?觀察其他的花,判斷屬于

哪一類?

4.推測:南瓜的雄花和雌花會怎樣變化呢?

五、交流與小結

1.通過學習,知道了花的哪些秘密?

2.在生活中尋找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觀察花的變化過程。

3.還有哪些關于花的問題?

教學后記

第13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花、果實和種子

1.能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說出大致的探究思路。能在前兩課用多種方法觀察花的基礎上,

進一步經歷按一定順序觀察,對雄蕊和雌蕊這樣更細小的物體進行專題觀察的過程。

教學目標2.有探究花的奧秘的欲望。樂于嘗試著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花的授粉條件。

3.知道植物的花承擔著生產種子、繁殖生命的任務,能用自己擅長的方法表達雄:求和

雌蕊的特征。能用圖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一一果實的成長過程。

重點探究果實的成長過程。

難點了解花粉是如何在雄蕊和雌蕊之間傳播,并使雌蕊內的胚珠受精成長。

教具每小組一株油菜花、放大鏡、鎰子、白紙、記錄表。

方法

一、導入

1.自然然界里許多植物有的開花后會結果實,有的開花后卻不會結果,這是什么原因?

2.小組討論回答。

3.我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花的各個部分的作用,尤其是雄蕊和雌蕊的作用。

二、探究花的雄蕊和雌蕊

1.解剖整朵花,放在白紙上,按一定順序進行排列。

2.觀察雄蕊的各部分。用放大鏡,并填表。

花藥里面有什么?想辦法把它取下來。

花絲長得什么樣?

說說花粉是干什么用的?

3.學生匯報交流。

4.觀察雌蕊的各部分用放大鏡,并填表。

留意觀察雌蕊的柱頭部分。

教學過程體驗柱頭的粘性。

5.播放課件花粉傳播過程。

講解: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花粉會順著花柱一直往下,到達子房,使

子房內的胚珠受精,受精以后子房開始膨脹,花朵開始凋謝,果實逐漸形成。

6.你覺得哪些東西能幫助雄蕊把花粉傳播給雌蕊?

三、探究果實和種子

1.觀察整株油菜花,找到油菜花的果實。

2.觀察一下果實的外部形態,你有什么發現,并記錄。

3.小心地剝開油菜的果實,觀察油菜種子,你有什么發現,并記錄。

4.學生匯報交流。

5.想想,油菜的果實和種子是怎樣生長的?

在討論過程中還有什么新的問題出現?

四、拓展與延伸

課后找幾種植物的花,觀察比較各種花的花蕊的異同。

教學后記

第14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豌豆莢里的豌豆

1.用解剖等方法觀察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異同,經歷不斷改進觀察方法的

過程。

教學目標2.能用多種感官對多種果實進行觀察、比較,知道果實里都有種子,不同的果實種子

的數量也不同。

3.通過對豌豆莢里的種子數統計,知道豌豆種子數量的分布規律。

重J占、、、用統計的方法了解碗豆種子的數量分布規律。

難點用統”的方法了解豌豆種子的數量分布規律。

教具油菜和豌豆的花、果實和種子若干,蘋果、花生、棗、青椒等、表格。

方法

一、導入

1.出示一盆有花、果實的豌豆,這是什么?

2.我們已經研究了油菜花,今天就把油菜花的花、果實、種子與豌豆的花、果實和種

子進行比較。

二、比較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和種子

1.你想用哪些方法進行研究?看、聽、摸、嘗、解剖……

2.我們新學了解剖的方法,回憶一下,解剖時應注意些什么?

3.學生開始觀察比較,教師巡回指導。

4.學生匯報交流。

5.小結:看來,我們小組都有所收獲啊!其實,果實中的種子和其他事物一樣都有好

多秘密,就等著同學們去發現呢!

三、觀察比較更多的果實與種子

1.今天大家都拿來了不同的果實和種了,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像剛才那樣仔細觀

察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種子有媽媽嗎?如果我們把果實的種子揉爛了亂扔,不知道種子的媽媽知道后會不

教學過程會心疼呢?那么我們在觀察研究中應注意些什么呢?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察研究,教師巡回指導。

4.學生匯報。

四、豌豆莢里的種子數量

1.不同植物的種子數量是不一樣的,那么相同植物的種子數量會一樣嗎?猜測豌豆莢

里可能有幾顆種子。

2.你用什么方法來驗證你的猜想?數一數。

3.我們每人數2個豌豆,這里有一張記錄表,大家把你數的結果用小圓圈記在上面。

一個實驗組數8個豌豆莢的話,就應該有8個圓圈。小組記錄完成后,可以根據統計結

果看看有什么新發現?

4.學生實驗記錄。

5.有結果了嗎?請小組代表匯報。

6.我們把各小組的統計數量,做成一個全班的統計表。

7.根據圖表,你覺得該怎樣描述豌豆莢里的種子數量呢?

8.其他植物的種子數量是不是也有規律呢,請你在課外制定一份研究方案對你感興趣

的植物做一下調查吧!

教學后記

第15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把種子散播到遠處

1.經歷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假設的過程;經歷利用測量、實驗等方式尋找證據

驗證推測的過程,

2.認識幾種常見的植物散播種子的方式;認識各種植物的種子和果實在外部形態上是

教學目標不同的,都有其獨特的傳播方式;認識種子和果實的結構與種子傳播方式之間的聯系;

激發探究植物種子和果實的興趣。

3.在觀察活動中,獲得關于植物的多樣性、植物與動物、植物與人類等知識的直接認

識。

重J占、、、經歷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假設的過程。

難經歷利用測量、實驗等方式尋找證據驗證推測的過程。

教具

方法

一、引入

1.一株油菜大約能產生多少粒種子?

2.模擬實驗:用紙剪一棵植物的模型,頂端放上油菜種子,下鋪一塊厚的絨布,讓種

子散落在附近。

二、觀察油菜散播種子的方式

1.討論:種子成熟后,都掉落在植物近旁,會產生怎樣的情況?

2.觀察油菜的果實。

3.請你推測一下:你覺得油菜的種子是怎樣散播到遠處的?

4.你有什么方法來驗證你的推測?

5.匯報驗證推測的方法。

三、測量栗子跳動與滾動的距離

1.觀察栗子樹的圖片,認識栗子的果實。

2.栗子成熱了,從高高的樹上掉落下來,你估計會掉到什么地方?

3.你能想出一個在我們課堂上進行驗證的方法嗎?

4.到校園里分組進行測量。

教學過程測量提示:負責拋落栗子的同學不能將栗子往下扔,而讓栗子自由垂直落下。測量

的起點應該是栗子的垂直落點。

5.匯報測量結果:跳得最遠的是多少距離?在測量過程中你還有什么

新的發現?怎樣的栗子跳、滾得最遠?

6.得出結論。

四、觀察隨風飛行的蒲公英種子

1.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蒲公英的種子:你有什么發現?

2.推測一下蒲公英是怎么散播種子的?

3.設計實驗驗證你的推測。

4.分組設計記錄表,測量蒲公英的飛行距離。

5.匯報測量結果,得出結論。

五、其他散播種子的方式

1.你還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種子的方式?

2.你是怎么知道的?

六、布置作業

收集有關植物散播種子的資料,分類整理成冊。

第16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教學后記

第17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萌發的種子

教學目標1.會使用鐐子解剖種子;能設計對比實驗進行研究并作記錄。

2.喜歡探究種子的奧秘,養成認真細致、堅持觀察的科學態度。

3.知道蠶豆種子的構造:由種皮、胚根、胚芽、子葉等部分組成。

重點會使用鎰子解剖種子

難點能設計對比實驗進行研究并作記錄

教具在課前10天左右提供蠶豆種子、發放記錄表,用于觀察蠶豆發芽時的吸水量和蠶豆發

芽情況。

方法

教學過程一、引入

植物媽媽利用各種方法將種子散播到了遠處,種子經過一段旅途之后,如果找到合適的

環境它就開始萌發了。

二、觀察發芽的蠶豆

1.討論:種子萌發需要哪些條件?

2.出示一些蠶豆種子:這些蠶豆種子有沒有具備發芽的條件?缺少哪些條件?

3.匯報蠶豆發芽時吸水量的觀察記錄。

4.計算:10粒蠶豆種子的吸水量大約為_______________毫升,平均每粒吸水

___________亳升。

三、觀察發芽的蠶豆

1.激發研窕興趣。

2.討論研究方法及解剖方法。

3.示范用鐐子剝蠶豆皮的方法,強調要領:a.不要著急;b.把剝了皮的蠶豆從開口

的那邊小心掰開,放在培養皿中。

4.分組研究:蠶豆種子可以分成幾部分?

5.認識種子的各部分。

6.推測:種皮、胚根、胚芽和子葉在蠶豆種子生長過程中分別起了什么作用?

7.尋找證據證明各部分的作用。

8.觀察發芽天數不同的蠶豆,歸納種子各部分作用。

四、子葉在蠶豆發芽過程中的作用

1.子葉有什么作用?找到證據了嗎?你有什么疑問產生嗎?

2.討論研究操作步驟。

3.分組將蠶豆如33頁插圖所示做好實驗裝置

4.設計蠶豆發芽情況記錄表。

5.你們能完成這項研究嗎?

6.各研究小組討論各自的研究計劃。

7.匯報交流研究計劃。

五、若干天后,各組歸納實驗結論并匯報。

教學后記

第18頁共37頁

XX小學科學教案

第周星期年月日

課題動物的卵

教學目標1.經歷一個飼養動物,觀察動物孵化的過程。在觀察的基礎上對研究的問題進行推測,

并通過進一步的觀察和查閱資料尋找證據。

2.認識動物的一些繁殖活動及動物卵的特點。

3.培養學生樂于探究動、植物繁殖的奧秘的精神,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樣性和延續性。

重點認識動物的一些繁殖活動,通過觀察雞蛋來了解動物卵的特點。

難點觀察雞蛋的孵化過程,了解一些動物的繁殖特點。

教具幾種常見動物的卯、雞蛋、放大鏡、培養皿。

方法

教學過程一、引入

春天是一個繁殖的季節,各種植物都忙著發芽、生長、開花,準備學育新的果實和種子。

而此時,動物也開始了它們的繁殖活動。

二、觀察動物的繁殖活動

1.認識動物的繁殖活動。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記錄:在我們觀察到的活動中,哪些是動物繁殖后代的活動?

2.比較動、植物的繁殖活動。

?引導學生比較動物的繁殖活動與植物的繁殖活動有何相似之處。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匯報,教師作簡單小結并引導學生閱讀書本31頁的小資料。

3.認識產卵的動物。

?在我們比較熟悉的動物中,哪些動物是產卵繁殖的動物?它們的繁殖活動乂是怎樣

的呢?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記錄并匯總小結。

三、觀察動物的卵

1.觀察各種各樣的卵。

?組織學生自行觀察各種各樣動物的卵。

?你有什么發現?

?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觀察各種鳥類的卵。

?組織學生觀察雞蛋、鴨蛋、鶴鶉蛋等多種鳥類的卵,它們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

3.觀察雞蛋。

?觀察雞蛋的外部。

a.引導學生用各種感官去觀察雞蛋的外部。

雞蛋的外部有什么特點?

b.雞蛋的外形。

雞蛋的外形是什么形狀的?

雞蛋殼很脆,一碰就破,可怎么用力也捏不破,這與雞蛋的形狀有關嗎?

C.觀察氣孔。

組織學生用放大鏡觀察雞蛋殼表面的氣孔,并猜測它有什么用?

?觀察雞蛋的內部,認識蛋黃、蛋清、胚、氣室與蛋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