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度廣東梅州市梅縣東山中學高一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4-2025學年度廣東梅州市梅縣東山中學高一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4-2025學年度廣東梅州市梅縣東山中學高一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4-2025學年度廣東梅州市梅縣東山中學高一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4-2025學年度廣東梅州市梅縣東山中學高一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東山中學2027屆高一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學科試題時間:2025年3月20日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有學者研究指出,西亞地區農業先于陶器而出現,相應地其食物加工方式以粉食和烘焙為主;東亞地區陶器先于農業出現,開啟了該地區以粒食和蒸煮為主的食物加工方式。這表明A.東方的文明優于西亞的文明B.生產活動影響文明多元發展C.農業是邁向文明的重要前提D.文明的多源特征具有偶然性2.下表所示為歐亞大陸文明與美洲古代文明關鍵性節點發展的比較。據表可得出的結論是歐亞大陸美洲兩河流域英格蘭中國安第斯山區中美洲動物的馴化公元前8300年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7500年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000年廣泛使用金屬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2000年公元1000年-文字公元前3000年公元43年不晚于公元前1500年--A.地理環境決定區域文明B.世界文明發展有差異性C.經濟水平影響文明程度D.歐亞文明優于美洲文明3.雅典上層社會將許多波斯物品視為追求的對象,如孔雀和玻璃杯、金銀杯、甜酒等奢侈品。著名政治家伯里克利建造的音樂廳也模仿波斯建筑的風格。據此可知A.波斯文化比希臘發達B.城邦民主制度名存實亡C.雅典工商業比較落后D.文明交流超越政治差異4.烏魯克是蘇美爾地區的一個城市,在該城市的神殿廢墟中出土了一個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大理石花瓶。花瓶瓶身的圖案從下到上依次是:象征水的波浪線、大麥麥穗和椰棗、綿羊、端著器物的男子隊伍、豐收女神伊南娜和男祭司。由此可推知,當時的烏魯克A.受到了古希臘文明的影響B.民眾生活富足C.具備了早期城市國家特征D.官僚體系完善5.在整理教材時,某學生做了如下筆記,由此得出的主旨是單元標題單元概要(一)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不同帝國先后崛起,歐亞大陸的農耕文明區域逐漸連接起來。(二)中古時期的世界中古時期,歐洲、亞洲、非洲、美洲等地區存在不同程度發展與聯系。(三)走向整體的世界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各地開始建立廣泛的直接聯系,在人類歷史逐步從分散走向整體的進程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A.人類文明聯系經歷了漫長的過程B.戰爭是人類文明聯系的必要手段C.地理環境限制了人類文明的發展D.經濟因素決定了整體世界的發展6.公元前3-4世紀,埃及的托勒密一世派人前往地中海、中東等“希臘化世界”購買文獻以充實亞歷山大圖書館;托勒密三世給“世界各地的君主”寫信請求借閱、復制文獻,甚至下令搜查港口船只,以尋找和復制文獻。托勒密王朝的這些措施A.推動了世界文化多樣性發展B.導致了埃及本土文化幾近中斷C.促進了希臘文化中心的轉移D.加快了文明多元發展格局形成7.中國近代先進知識分子嚴復曾論及歐洲歷史時說:“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嚴復所謂“拂特之制”是指A.城邦民主制B.政教合一體制C.封建制度D.資本主義制度8.有學者指出,中世紀歐洲的社會結構”其統治關系極其復雜多變,例如一個附庸可能同時效忠兩個領主甚至多個領主,而所效忠的領主之間又結成復雜的效忠關系.....它的基本關系不是國王與臣民,也不是國家與公民,而是領主與附庸。”更符合該學者觀點的圖示是9.中世紀時,西歐的村莊共同體履行著某些職責,例如維護與修理堤壩、水利系統和樹籬,防御火災等;還需要成員提供勞役,例如以村民們輪流提供勞動的方式維護與整修道路、橋梁。據此可知,當時西歐的村莊共同體A.擁有一定的自治功能B.具有自給自足的特征C.產生了新的生產方式D.對王權構成一定威脅10.公元425年,拜占庭帝國皇帝塞奧多西二世的妻子尤多西亞創作了《荷馬史詩摘錄》,構造了從上帝創世到基督升天的基督教歷史,荷馬也逐漸被塑造為基督教修道院里陳列的“先知”之一。這反映出A.世俗王權借助傳統對抗教會B.正統思想借助古典文化擴大影響C.基督教會分裂趨勢已經出現D.希臘人文主義思想呈現復興跡象11.黑格爾指出:“阿拉伯人之獲知亞里士多德的哲學,這件事具有這樣的歷史意義:最初乃是通過這條道路,西方才知悉了亞里士多德。對亞里士多德作品的譯注和亞里士多德的章句的匯編,對西方各國,成了哲學的源泉。”黑格爾重在強調,阿拉伯人A.保存了希臘的古典文化B.推動了東西方文化交流C.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D.創造了輝煌的哲學成果12.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在率軍攻克君士坦丁堡后,采用羅馬皇帝的頭銜;保留了君士坦丁堡東正教會;采用東羅馬的宮廷儀式與行政制度;效仿東羅馬皇帝,發行帶自己頭像的金屬貨幣,重用原東羅馬貴族等。這些做法A.意在以羅馬帝國繼承者自居B.說明奧斯曼帝國崇尚武力擴張C.旨在鞏固奧斯曼帝國的統治D.反映出羅馬皇帝是各國的偶像13.日本大化改新期間,貴族奴隸主的屯倉、田莊一律被收歸國家所有,變成公地。同時,國家對大夫以上官僚貴族賜給一定數量的土地和人口,稱為“食封”(俸祿),對凡六歲以上公民授予一定的土地,稱“口分田”。這些舉措A.導致日本土地兼并加劇B.為日本的社會轉型奠定基礎C.削弱了德川幕府的統治D.瓦解了日本莊園制度的根基14.1400年,經霍加爾山脈穿越大沙漠的西撒哈拉商道上駱駝數量達12000頭;到16世紀初,已下降到每年不足3000頭。這一變化反映了A.奧斯曼帝國興起B.全球航路的開辟C.三角貿易的擴大D.西非國家的衰落15.學者指出:瑪雅人的城市,如果它們可以這樣稱呼的話,是舉行儀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這主要是因為A.生產類型較為原始B.國家組織尚未成熟C.宗教信仰地位崇高D.軍事技術比較落后16.閱讀下表內容,據此可知帝國秦王朝羅馬帝國印加帝國統治方式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縣制度元首制行省制國王四大政區A.三大古代文明具有一定的淵源B.人類文明進程具有同一性C.集權政治是古代世界普遍選擇D.人類文明具有多樣性特征17.鄭和下西洋時,占統治地位的宇宙理論是中國傳統的渾天說,渾天說所謂的球形大地,大半個在水中,小半個在水上。大航海時代的西歐航海家則確信地圓說。這使得哥倫布等人的航海A.經濟動因持續且強勁B.更加具有開創性色彩C.目標不明又非常危險D.規模空前和影響深遠18.1498年,哥倫布在伊斯帕尼奧拉島的日記中寫道:“這片土地上什么都有,尤其是面包和肉。除了葡萄酒和衣服外,什么都不缺。我們在這里的每個人都有兩三個印第安人服務,還有狗幫忙打獵。”這段日記可以用于研究A.世界貿易重心以及歐洲貿易中心的改變B.大地是球形的理論C.新航路開辟與殖民擴張之間的邏輯關系D.新航路開辟的動因19.下圖是新航路開辟后的物種交流圖。該圖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洲際物種交流頻繁B.世界聯系日益增強C.飲食文化相互融合D.自然環境狀態改變20.1500-1600年,傳統社會經濟關系確立的日常生活的確定性被打碎,歐洲社會每個人都對未來感到不確定;政府普遍感到習慣性的財源已入不敷出了;大多數人斷定,比以前更大的貪婪和更多的邪惡將會在世界上肆虐。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是A.價格革命的影響B.宗教改革的進行C.貧富差距的擴大D.技術革命的發展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中世紀西歐的城市特許狀是由國王或大封建主頒發給城市和市民的法律意義上的權利認可證書。11-15世紀,出現了“整個歐洲,從波羅的海到黑海,國王、貴族、主教和修道院院長都紛紛給他們的城市頒發特許狀”的局面。它促使中世紀西歐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義的牢籠。下表為部分特許狀的內容。頒發者內容【英】不列特爾市任何個人來到這個市鎮,只要住滿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領主的追捕。【英】亨利一世倫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權力任命他們所愿的倫敦市民為市長,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們所愿的倫敦市民為法官......【英】亨利二世我保證我所有的沃靈福德市民在我的整個英格蘭和諾曼底的土地上都有安全和平,并且無論他們在哪里......【英】理查德一世市民們擁有每周在工作日的時間內舉辦一次市場的權利,并且享有所有的自由權利和免關稅權。【法】威廉·克里托伯爵免除市民的若干封建稅和封建勞役,如騎士稅和訴訟稅,城堡駐軍的非正當勒索、稅金及封建人頭稅。【法】特爾瓦伯爵亨利手藝工匠和商人每年交納一筆定額地租,即有權在市內居住和包租郊區農田,亦有權自由出售房屋、葡萄和租地。摘編自馮正好《中世紀西歐的城市特許狀》根據材料結合所學,概括西歐特許狀的主要內容,請從“促使中世紀西歐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義的牢籠”的角度,分析西歐特許狀的作用。(10分)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阿拉伯人通過將實力雄厚的部落結為聯盟,加強了統治。在進行統治時,阿拉伯人并不拘泥于民族,而是以伊斯蘭教為紐帶把各個民族維系在一起,通過這種方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建立了合作機制。這樣一來,實現了由通過軍事征服的“征服時代”向從事經濟活動的“經濟時代“轉型。......阿拉伯帝國的中心從與地中海相連的地區向與印度洋相連的地區轉移,印度洋被納入阿拉伯帝國的版圖,同時,阿拉伯帝國的經濟活動中心也從干燥的地中海,轉移到干燥地帶和濕潤地帶的連接處,并進入將東非、西亞、印度、東南亞、中國南部連在一起的印度洋,阿拉伯帝國轉型成為陸地和海洋的大商業帝國。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阿拉伯帝國統治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其興起和發展原因。(10分)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1493年1月,哥倫布到達波爾圖·卡巴洛后,當地印第安人反映船隊有人擄走了六個印第安人,計劃把他們作為奴隸賣到西班牙。哥倫布找到這六個人后,下令釋放,并送禮物彌補他們遭受的一切。-據19世紀美國著名作家華盛頓·歐文《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的生平與航海史》材料二:你稟告陛下,......我們認為送回西班牙的印第安人越多越好。......加勒比人是未經開化的野人,可以做任何工作。他們體型勻稱,非常聰明。他們只要擺脫吃人的殘忍習俗,就會比其他奴隸都要優秀。-1494年哥倫布寫給安東尼奧·德·托雷斯的信辨析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哥倫布對待販賣奴隸的態度,并從史料鑒別的角度說明理由。(8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世界歷史出現了大變局,歷史學家稱為地理大發現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歐洲的航海家發現了繞過非洲好望角,通往印度和中國的新航路;越過大西洋,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這些發現,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西方歷史學家把它作為中世紀與近代劃分的里程碑。這一轉折,最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化”初露端倪。從此,人類的活動不再局限于某一個洲,而是全球各大洲;人類的視野不再是半個地球,而是整個地球。-摘編自樊樹志《晚明大變局》結合材料與所學15-16世紀世界史相關知識,圍繞“大變局”自行擬定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1(2分)2024—2025學年度廣東梅縣東山中學高一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答案1.B2.B3.D4.C5.A6.C7.C8.D9.A10.B11.A12.C13.B14.D15.A16.B17.B18.C19.B20.A21.主要內容:確認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人身安全;確認土地自由使用權和所有權;一定的貿易自由權;廢除封建賦役;明確城市享有一定的司法和行政管理權。(每點2分,答其中2點即可,共4分)作用:協調王權、貴族勢力和城市的矛盾;促進城市自治;一定程度保障了城市的基本制度和市民的基本權利;促進城市商品經濟發展;有利于西歐社會從古代封建主義到近代資本主義的轉型。(每點2分,答其中3點即可,共6分)22.主要特點:統治方式多元(與實力雄厚的部落結為聯盟,加強統治;以伊斯蘭教為紐帶提高各民族的凝聚力);統治中心由地中海向印度洋轉移;由軍事征服向陸地和海洋商業帝國轉變。(每點2分,共4分)原因:①國家統一,政局相對穩定;②工商業發達,經濟繁榮;③地處亞非歐交界地區,位置優越;④兼收并蓄,融合東西方優秀文化;⑤正確處理了民族之間關系。(任答3點得6分)23.從材料看,哥倫布支持奴隸販賣。(2分)材料一是19世紀西方作家的著述,描述了哥倫布對待印第安人的和善態度。(1分)從史料鑒別看,一是作者離事件比較久遠,二是代表了西方人的視角。(2分)材料二是當時哥倫布寫給朋友的信件,建議販賣奴隸。(1分)材料二屬于第一手史料,更具史料價值。私人書信具有私密性,較能反映歷史人物的真實想法。綜合起來看,材料二可信度更高,因此認為哥倫布對販賣奴隸持支持態度。(2分)24.示例一:論題:地理大發現后世界歷史出現大變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