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洋房+別墅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方案_第1頁
高層+洋房+別墅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方案_第2頁
高層+洋房+別墅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方案_第3頁
高層+洋房+別墅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方案_第4頁
高層+洋房+別墅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方案設計SUDI2019-WG-2BLOCK

PROJECTCONCEPTUALPLANNING目錄01020304設計前期Primary

Analysis方案設計PlanningDesign設計說明DesignExplanation技術圖紙Technical

Drawings01設計前期Primary

Analysis區(qū)位分析DESCARIPTIONOFTHEREGIONSITE蘇州北站仙櫻湖公園蘇州大學蘇州站昆山南站留園市政府金雞湖景區(qū)拙政園2

號線太湖旅游區(qū)4

號線基地樂活島主題樂園太湖風景區(qū)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區(qū)位分析DESCARIPTIONOFTHEREGIONSITE龍翔汽車客運站天鵝蕩站1500M

1000M

500M本案蘇州灣北站木里站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周邊配套服務SUPPORTINGSERVICES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宗地四至DESCARIPTIONOFTHEREGIONSITEA-

龍翔路B-

天鵝蕩路C-

天鵝港DB宗地AC·宗地北至天鵝蕩路,南接天鵝港,西至連柱山路,東至龍翔路。·宗地東南角建有太湖新城展示規(guī)劃館,西南處有天鵝湖公園。D-

連柱山路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規(guī)劃用地條件CONDITIONSOFPLAN·建筑退讓及用地條件用地條件:·用地面積:77914.6㎡·用地性質:居住用地·建筑密度:≤20%·容積率:>1.0,≤2.0·建筑高度:≤60m·綠地率:≥37%·建筑退讓:退用地紅線5米。附加:·附屬用房退用地紅線3m以上·機動車出入口與非機動車出入口設置在東側、西側·

紅線南側沿天鵝港80m范圍內建筑高度≤12m·機動車停車位≥1.35個車位/戶·住宅戶型面積≥110㎡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規(guī)劃設計條例DESCARIPTIONOFTHEREGIONSITE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規(guī)劃條件DESCARIPTIONOFTHEREGIONSITE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02方案設計PlanningDesign總平面圖SITEPLAN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項目數(shù)值單位㎡用地面積77914.60156728.30155829.20152675.98120098.3432577.643153.22地上建筑面積地上計容面積㎡㎡住宅面積㎡高層住宅㎡其中3/10層住宅㎡配套設施㎡物業(yè)辦公及輔助用房473.87㎡物業(yè)商業(yè)用房社區(qū)居委會用房居家養(yǎng)老服務用房郵政服務用房消控室630.00472.00㎡㎡㎡㎡㎡㎡㎡㎡㎡㎡㎡㎡㎡㎡㎡其中353.40其中40.3160.70配電房968.99公廁103.90垃圾房50.05不計容面積架空層面積63219.90899.10地下總建筑面積地下車庫面積62320.8057745.8036531.8717523.933690.00非人防車庫面積其中其其中人防車庫面積中非機動車庫面積3/10層主樓投影下方地4575.00㎡㎡下室總建筑面積容積率219049.102.00綠地率37.0%15582.9220.0%59.972m1633占地面積㎡建筑密度住宅建筑高度機動車停車位輛輛輛輛輛戶人輛輛輛地上停車位地下停車位非人防車位人防車位201613其中其中1175其中438住宅總戶數(shù)總人數(shù)11783770非機動車停車1225地上停車位地下停車位600625商品房戶型配比表戶型落地戶數(shù)總戶數(shù)380.00376.00136.0060.00計容面積戶數(shù)占比32.3%31.9%11.5%5.1%面積占比28.1%31.3%12.7%6.5%113.00127.00143.00165.00小計2222845642940.0047752.0019448.009900.00高層952.00120040.0080.81%78.6%128.27142.62165.00小計6124227856.00116.0054.00226.001178.007183.0116544.158910.0032637.16152677.164.8%9.8%4.6%19.2%100.00%4.7%10.8%5.8%21.4%100.0%3-10層總計鳥瞰圖AERIALVIEW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沿街立面效果圖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中心花園效果圖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中心花園效果圖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中心花園效果圖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單體效果圖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單體效果圖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單體效果圖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小區(qū)主入口效果圖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示范區(qū)效果圖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示范區(qū)效果圖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材質解析淺灰色鋁板玻璃欄板石材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PLAN

STRUCTURE

規(guī)劃結構軸線:三橫一縱三條軸線由入口節(jié)點出發(fā),引導并連接主要景觀花園,在小區(qū)內形成視覺通透的視線走廊。兩園:以兩個超大中心花園為項目總體空間設計的亮點,自然地與周圍住宅形成兩個半圍合的的組團。滲透:由主要的優(yōu)勢外部景觀資源和內部超大中心景觀向我周邊住宅間小型組團景觀滲透,優(yōu)秀的景觀資源得以延伸至住戶的入戶體驗。天際線:沿天鵝蕩路的高層住宅沿街考慮了天際線的高低起伏,且建筑之間有一定的進退關系。總圖上南低北高,總體天際線富于變化。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分期圖三期二期一期一期二期三期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戶型落位DANALYSISFORTYPEPLAN商品房戶型配比表戶型落地戶數(shù)總戶數(shù)380.00376.00136.0060.00計容面積42940.0047752.0019448.009900.00戶數(shù)占比32.3%31.9%11.5%5.1%面積占比28.1%31.3%12.7%6.5%113.00127.00143.00165.00小計22228456高層952.00120040.0080.81%78.6%128.27142.62165.00小計6124227856.00116.0054.007183.0116544.158910.0032637.164.8%9.8%4.6%19.2%100.00%4.7%10.8%5.8%21.4%100.0%3-10層226.00總計1178.00

152677.16110

戶型111

戶型127

戶型129

戶型143

戶型160

戶型165

戶型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交通流線ANALYSISFORTRAFFIC次入口主入口城市道路人行流線

(

住宅

)人行流線(配套服務)機動車流線機動車地庫入口地面停車位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非機動車交通流線ANALYSISFORNON-MOTORVEHICLETRAFFIC次入口主入口城市道路非機動車流線非機動車停車位非機動車地庫入口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配套落位MATCHINGDISTRIBUTION物業(yè)辦公及輔助用房473.87630.00472.00353.4040.31㎡㎡㎡㎡㎡㎡㎡㎡㎡物業(yè)商業(yè)用房社區(qū)居委會用房居家養(yǎng)老服務用房郵政服務用房消控室60.70配電房公廁垃圾房968.99103.9050.05架空社區(qū)居委會物業(yè)辦公用房

/

輔助郵政服務用房消控室開閉所配電房垃圾站居家養(yǎng)老服務用房物業(yè)商業(yè)

/

輔助

/

物業(yè)辦公公廁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消防分析FIREFIGHTINGANALYSIS消防高度

59.4m消防高度

53.2m消防高度

53.2m消防高度

53.2m消防高度

59.4m消防高度

53.2m消防高度

59.4m消防高度

50.1m消防高度

53.2m消防出入口消防高度

47.0m消防高度

53.2m消防高度

53.2m消防高度

28.4m消防高度

53.2m消防高度

53.2m消防出入口消防高度

31.5m消防高度

28.4m消防高度

53.2m消防高度

9.8m

消防高度

31.5m消防高度

25.3m消防高度

28.4m消防高度

9.8m消防高度

9.8m消防高度

31.5m消防流線消防登高面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豎向分析VERTICALANALYSIS3.0973.050±0.0=4.1±0.0=4.1H=59.95±0.0=4.1H=59.95±0.0=4.1H=59.95±0.0=4.1H=52.2H=55.34.0004.0004.000±0.0=4.1H=55.3±0.0=4.1H=55.3±0.0=4.1H=55.3±0.0=4.1H=55.34.0004.000±0.0=4.1H=48.5±0.0=4.1H=55.3±0.0=4.1H=55.3±0.0=4.1H=54.7±0.0=4.1H=54.74.0003.9784.0004.0004.000±0.0=4.1H=32±0.0=4.1H=28.9±0.0=4.1H=28.9±0.0=4.1H=54.74.000±0.0=4.1

±0.0=4.1H=10.2H=324.000±0.0=4.1H=25.8±0.0=4.1H=28.9±0.0=4.1H=10.2±0.0=4.1H=32±0.0=4.1H=10.23.7254.0003.9781.125設計標高現(xiàn)狀標高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間距分析SPACINGANALYSIS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LANDSCAPEANALYSIS

景觀尺度分析48m18m62m66m93m28m50m31m42m72m31m64m25m68m102m32m22m42m景觀軸線中心花園組團景觀景觀節(jié)點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綠地率分析GREENSPACERATEANALYSIS綠地面積統(tǒng)計表編號面積(㎡)備注編號面積(㎡)備注12345673027.771376.1891624.971369.15561.082589.331100.271954.221957.713588.5110①11

1587.1812

1732.4813

1296.4114

4405.143027.77㎡②④1376.11100.27

㎡㎡㎡③2589.3315658.09㎡77914.628828.4137.00%用地面積綠地面積綠化率⑥⑤1957.71㎡1954.22⑨⑧1624.97⑦3588.511369.15

⑩561.08㎡㎡㎡11121732.481587.18㎡㎡144405.14㎡131296.41㎡15658.09㎡綠地范圍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建筑密度分析BUILDINGDENSITYANALYSIS建筑占地:15582.9

㎡建筑密度:20%規(guī)劃要求:≤

20%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日照分析(一層)ANALYSISFORSUNSHINE0

小時1

小時2

小時3

小時4

小時5

小時6

小時日照分析標準:大寒日

2

小時日

間:

8:00-16:00(真太陽時)日照分析間隔:5min最小累計時間段:30min備注:局部不滿足日照處為架空。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日照分析(二層)ANALYSISFORSUNSHINE0

小時1

小時2

小時3

小時4

小時5

小時6

小時日照分析標準:大寒日

2

小時日

間:

8:00-16:00(真太陽時)日照分析間隔:5min最小累計時間段:30min備注:局部不滿足日照處為架空。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地下停車分析BASEMENTPLAN無障電梯電梯廳無障電梯強弱電水井工具間工具間天井天井機動車出入口非機動車出入口停車位匯總表設計配建比例項目建筑類型住宅訪客車位公共配套總計單位數(shù)(戶/㎡)

車位數(shù)(輛)1592.3020配建標準要求1.35個車位/戶住宅配建比例的2%,并不多于20個1.0輛/100㎡11781.35個車位/戶住宅配建比例的2%,并不多于20個1.0輛/100㎡機動車2030.2819.211633.00住宅公共配套總計11782030.28117846.9112256001.0輛/戶2.0輛/100㎡1.0輛/戶2.0輛/100㎡,物業(yè)商業(yè)按3.01/00㎡非機動車地上地下625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地下分期示意二期一期無障電梯電梯廳無障電梯強弱電水井工具間工具間天井天井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剖面分析PROFILEANALYSIS地下車庫層高:3.6m人防區(qū)域層高:3.6m地庫覆土厚度:1.3m住宅底層層高:3.5m住宅標準層層高:3.1m住宅室內外高差:0.1m小區(qū)室外地坪與市政道路高差:不大于

1.0m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管線綜合圖PIPELINEDETRIBUTION蘇地

2019-WG-2

號地塊項目SUDI2019-WG-2BLOCK

PROJECT方案設計CONCEPTUALPLANNING03設計說明DesignExplanation蘇州

2019-WG-2號地塊項目規(guī)劃建筑方案設計說明第一篇

建筑設計說明北至:天鵝蕩路2)項目內部條件一.項目概況地塊總體方正,南側沿天鵝港有局部突出,地形平整,利于開發(fā)。面對濱河綠化,環(huán)境較好。1.工程概況:3)出入口要求工程名稱:蘇州

2019-WG-2號地項目(天鵝港以北,天鵝蕩路以南)小區(qū)人行和車行出入口要求設置在地塊東側龍翔路及地塊西側連柱山路上。出入口應盡量避開道路上的路燈桿、電線桿。并且滿足到道路轉角的間距要求。用地性質:居住用地建筑性質:住宅及配套等二.設計依據(jù)建筑物設計使用年限:設計年限為

50年。1.規(guī)劃依據(jù)建筑耐火等級:地上耐火等級為二級,地下室耐火等級為一級。1)建設用地規(guī)劃意見書,《蘇州

2019-WG-2號》2)規(guī)劃部門出具的項目用地紅線建筑層數(shù):地上部分---低層住宅

3層,小高層住宅

8-10層,高層住宅

15-19層,配套用房

1-2層(局部在住宅裙房)3)《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GB50180-20184)《江蘇省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2011年版)5)《江蘇省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蘇州市實施細則一“指標核定規(guī)則”(2018年版)》地下部分---地下

1層2.項目區(qū)位:本案基地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位于天鵝港以北,天鵝蕩路以南,連柱山路以東,龍翔路以西。距地鐵四號線木里站

400m,距吳中區(qū)政府

10公里左右,距蘇州市中醫(yī)院

9公里左右。6)《江蘇省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蘇州市實施細則二“日照影響分析規(guī)則”(2018年版)》7)《蘇州市建筑物配建停車位指標》基地比鄰太湖新城天鵝湖公園,具有優(yōu)異的景觀資源。3.建筑規(guī)模項目用地面積共

77914.6

平方米,用地性質為二類居住用地,住宅建筑限高

60米,沿天鵝8)《江蘇省住宅設計標準》DGJ32J26-20179)《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10)《住宅建筑規(guī)范》

GB50368-2005港

80

米范圍內限高

12

米。地上計容總建筑面積在

155829.2

平方米,容積率

2.0,建筑密度不大于

20%,綠地率不小于

37%。4.地塊條件11)《住宅設計規(guī)范》GB50096-20111)項目四至及周邊地塊條件東至:龍翔路12)《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年版)13)《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67-201414)《汽車庫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100-2015南至:天鵝港西至:連柱山路115)

《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GB50763-2012形象入口,人流直走穿過社區(qū)大堂,車流進場后右側下地庫。西側為次入口,走機動車及非機動車為主。兩個出入口盡量后退,形成較大的回車空地。園區(qū)內部大部分區(qū)域只消防車通達。3.消防組織16)

《民用建筑綠色設計規(guī)范》

(JGJ/T229-2010)17)

《關于加強新建住宅小區(qū)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規(guī)劃管理的通知》18)

國家和地方的相關設計規(guī)定及甲方提供的設計要求結合小區(qū)主次出入口設置消防車出入口,根據(jù)規(guī)范設置消防道路,消防登高面距離建筑

5-10米之間,且滿足與高層同寬的要求,高層消防車道滿足

10

米的轉彎半徑。消防道路寬

4

米及消防車回車場均滿足當?shù)叵酪蟆误w首層入戶均與登高場地同側布置。4.停車策略三、設計目標和指導思想1.設計目標通過對項目地塊的解讀,根據(jù)規(guī)劃依據(jù)、區(qū)位條件和功能定位的整體要求,本項目的設計力求探索建筑在特定區(qū)域條件下的自然表達。遵照以人為本,科學為用的設計理念;注重功能布局、內外環(huán)境,因地制宜,在布局上注意現(xiàn)實性和超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統(tǒng)

一,達到與周邊環(huán)境協(xié)調,并力求營造一個高標準、高品味、高價值、布局合理、設施完善、交通便捷、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現(xiàn)代化居住小區(qū)。充分體現(xiàn)精致、典雅的設計理念。(1)機動車停車策略:小區(qū)內將停車集中考慮在地下室,在近小區(qū)入口處設置地下車庫入口。地下車庫停車遵循就近原則,車道主次分明,以保證車位的易識別性,每個居住單元均有直接通往地下車庫的出入口。本小區(qū)機動車停車共

1633輛。其中

20

輛訪客車位設于地上;1613輛設于地下室,機動車位100%預留充電設施。2.指導思想對于項目的設計,通過對類似項目的理解,結合基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我們對地塊特點和項目特征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充分研究了天鵝港的景觀資源,利用了一線河景資源將小區(qū)打造成為品質尊貴的一線濱水大宅。歸納了設計中所尊崇的一個核心和兩個出發(fā)點:即以充分做到以人為本的核心,以利用現(xiàn)有優(yōu)勢、解決既存問題為出發(fā)點,成就高品質標桿。(2)非機動車停車策略:本小區(qū)非機動車停車共

1225

輛。其中地下非機動車停車位

625

輛,分散于

20#、23#、27#、28#樓地下室。地上非機動車停車位

600

輛。共設置了

625

個電動非機動車充電插座,都設置在地下。四、總平面設計1.總平面布局項目停車配置原則是:居住類機動車停車按

1.35

輛/戶,辦公類配套按

1

輛/100㎡。非機動車居住按

1輛/戶,辦公類配套按

2輛/100㎡配置,物業(yè)商業(yè)類配套按

3輛/100㎡配置。5.綠化組織地塊用地方正且南側緊天鵝港,具有良好的景觀資源,總圖布局采用經典的南北中軸對稱+中心大花園的規(guī)劃布局策略,南面緊鄰天鵝港位置結合限高布置

8-10層的小高層及

3

層的低層住宅,北側布置

15-19層的高層住宅,南低北高,充分利用景觀資源。南北軸線強調空間序列感和延續(xù)性,景觀與建筑立面相互借景。采用點板結合的方式,形態(tài)布局疏密有致,單體與單體之間的遮擋也盡量最小化。景觀設計以莊重凝練的集合對稱為主,局部輔以變化;強調庭院的圍合感,對稱性和序列感,凝聚住戶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在總體上,整個社區(qū)綠化系統(tǒng)分兩級設置:中心綠地和樓間綠地。中心綠地采用草坪與硬質花壇林蔭大道相結合形成核心景觀。樓間綠地主要營造親切宜人的場景,豐富的活動和體驗。中央主軸景觀、行道景觀綠化,庭院綠化結合,為住戶提供鍛煉,聚會,漫步,休閑的場所。***規(guī)劃布局空間緊湊合理,樓間距較大,為住戶提供了大空間的休閑環(huán)境。建筑布局以大圍合為基本形態(tài),打造大尺度中央花園。建筑均采用平屋頂。居住空間開闊,強調各樓棟朝向及景觀的均好性。2.道路交通系統(tǒng)6.配套服務設施說明小區(qū)人行和車行出入口要求設置在地塊東側的龍翔路和西側的連柱山路上。東側為主入口及整個小區(qū)按相關規(guī)范設計物業(yè)辦公及輔助用房、物業(yè)商業(yè)用房、社區(qū)居委會用房、居家養(yǎng)老2服務用房、郵政服務用房、消控室、配電房、公廁、垃圾房,為小區(qū)提供舒適,方便的生活服務設施。低層住宅:3棟配套用房:地塊東入口

S2#樓處設置公廁、郵政服務、物業(yè)辦公用房;地塊西側

S3#樓處設置消控室、23#樓一層設置社區(qū)居委會用房;地塊西南角

S1#樓處設置公廁、物業(yè)辦公、物業(yè)商業(yè)用房、居家養(yǎng)老服務用房;地下室設置一處公廁。7.無障礙設計(1)道路系統(tǒng)的無障礙設計1.設計范圍包括:小區(qū)路的人行道、組團路的人行道、宅間小路人行道。2.居住區(qū)各級道路的人行道縱坡不大于

2.5%,在人行步道中設置臺階,應同時設輪椅坡道和扶手。住宅每個單元的樓梯、電梯均通達地下室。戶型平面布局均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風,功能用房充分考慮使用的舒適性和便利性。3.建筑朝向和間距3.人行道設置盲道,盲道位置、走向、材質、標識嚴格按照規(guī)范。(2)公共綠地的無障礙設計除個別配套用房為東西向之外,所有建筑為正南北向。住宅間距:高層之間南北間距不小于

40

米且滿足日照要求;低層與小高層、小高層與小高層及小高層與高層之間滿足不小于南側建筑高度的

1.3倍且滿足日照要求。

高層住宅與低層配套用房間距滿足規(guī)劃要求。1.各級公共綠地的入口與道路及休息涼亭等設施的平面應平緩防滑;地面有高差時,應設路椅坡道和扶手;4、豎向設計2.在休息坐椅旁應設輪椅停留位置整個基地地勢基本平坦,根據(jù)基地現(xiàn)狀,參照周邊四條道路的豎向設計,本工程室外地坪設計的絕對標高

4.0m,與周邊四個道路交叉點標高相差在

1m內。1.高層住宅首層層高為

3.5m,標準層層高為

3.1m。室內外高差

0.1m.東入口物業(yè)大堂層高

4.5m,室內外高差

0.1m;服務用房首層

3.9m、二層

3.6m,室內外高差

0.1m。2.地下室停車庫設計層高:3.6m,人防部分層高

3.6m。室外覆土

1.3m。5、智能化設計:3.地面臺階、坡道和其他無障礙設施位置提示盲道。(3)建筑物的無障礙設計1.建筑無障礙入口室外地面坡度不大于

1:20。2.走道和門符合無障礙要求。3.候梯廳和電梯轎廂符合無障礙要求。1.戶內設置有線電視插座、大樓單元門對講鎖控系統(tǒng);2.小區(qū)設置公共照明、給排水等設備的自動控制系統(tǒng);3.根據(jù)業(yè)主需要設置小區(qū)監(jiān)控系統(tǒng)、報警系統(tǒng)、物業(yè)管理系統(tǒng)等。4.高層住宅底層可改造成無障礙住宅5.配套公建衛(wèi)生間滿足無障礙設計。六、日照分析五、建筑單體設計按照蘇州市規(guī)劃局關于執(zhí)行《江蘇省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蘇州市實施細則二“日照影響分析規(guī)則”(2018年版)》的通知,住宅建筑按大寒日不低于

2

小時的日照標準控制。1.建筑造型小區(qū)居住建筑以

15-19

層的高層建筑、8-10

層的小高層建筑為主,立面為綠城現(xiàn)代風格,現(xiàn)代簡潔。建筑外立面采以鋁板為主,基座及物業(yè)大堂等局部輔以少量石材。在建筑色彩上,采用灰白色鋁板與深灰色金屬結合,整體色彩效果現(xiàn)代而時尚。2.平面功能七、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高層住宅:15棟小高層住宅:7棟3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項目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數(shù)值位備注單位項目數(shù)值第二篇

結構設計說明用地面積地上建筑面積地上計容面積住宅面積用地面積

77914.60地上建筑面積156569.97地上計容面積155829.201住52宅6

7面9

.積25㎡㎡㎡㎡㎡77914.60156728.30155829.20152675.98120098.3432577.643153.22㎡㎡㎡㎡㎡㎡㎡一、工程概況高層住宅120101.61高層住宅3/10層住宅配套設施其中其中其中本工程包括高層住宅、小高層住宅、低層住宅、地下車庫及配套用房。低層住宅采用異形柱框架剪力墻結構、配套用房及地下車庫采用框架結構,其余住宅采用剪力墻結構。本工程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

50年。3/10層住宅32577.64配套設施㎡㎡3149.95物業(yè)辦公及輔助用物業(yè)辦公及輔助用房物業(yè)商業(yè)用房473.87㎡㎡㎡地上建筑面積的

0.3%㎡473.87房630.00物業(yè)商業(yè)用房地上建筑面積的

0.4%㎡630.00472.00353.4040.31其中社區(qū)居委會用房其中472.0040㎡/百戶㎡本工程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γ0=1.00)。本工程建筑樁基設計等級為甲級。社區(qū)居委會用房居家養(yǎng)老服務用房郵政服務用房消控室354.00㎡30㎡/百戶㎡居家養(yǎng)老服務用房其中40.31郵政服務用房60.70㎡㎡㎡㎡㎡㎡㎡㎡㎡㎡㎡消控室60.70二、自然條件配電房968.99四個配電房,兩個開閉所加一個工具間配電房公廁968.99103.9050.05㎡㎡㎡㎡㎡公廁100.032.1本工程所在區(qū)域抗震設防烈度為

7度(第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

0.10g。2.2基本風壓:

w0=0.45kN/m2。相應地面粗糙度取

B類,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取

1.3。2.3基本雪壓:0.40kN/m2。垃圾房50.05垃圾房不計容面積64523.42不計容面積架空層面積地下總建筑面積地下車庫面積非人防車庫面積63219.90899.10740.77架空層面積63782.65地下總建筑面積滿鋪地下一層(包含設備用房)62320.80㎡㎡㎡59207.65地下車庫面積57745.8036531.87其中37889.44㎡非人防車庫面積人17防62車8.庫21面積

㎡非3機69動0.車00庫面積㎡其其中其中其中三、設計荷載人防車庫面積其中17523.93

總建筑㎡面積的

8%中非機動車庫面積3690.0電0

瓶車,按㎡實際數(shù)量排布3.1結構主要使用活荷載標準值初步確定如下:3/10層主樓投影下方地下室

3/10層45主75樓.

0投0影下㎡方地4575.00㎡下室220352.62總建筑面積容積率㎡項目標

值分

系準永久值系數(shù)備

注總建筑面積219049.102.0037.0%㎡1.0-2.02.0037.0%15582.9220.0%60m容積率綠地率數(shù)綠地率占地面積㎡臥室2.0kN/m22.0kN/m22.0kN/m22.0(6.0)kN/m21.51.51.51.50.40.40.40.4占地面積建筑密度15582.9220.0%59.972m㎡建筑密度建筑密度≤20%住宅建筑限高機動車停車位地上停車位地下停車位檐口≤60M客廳住宅建筑高度機動車停車位163120輛輛輛輛每戶

1.35輛,配套用房

1.0/100㎡163320輛輛輛輛廚房地上停車位1611衛(wèi)生間其中地下停車位117016131175438非其人中防車位人防車位住宅總戶數(shù)其中非人防車位其中441輛戶人每車位

40㎡計算人防車位輛戶11783770住宅總戶數(shù)總人數(shù)11783770樓

員可能密集)電梯機房3.5kN/m21.51.50.30.6總人數(shù)3.2人/戶人輛住宅

1輛/每戶,配套

2輛(物業(yè)商業(yè)

3)非機動車停車

1225地上停車位1225600非機動車停車輛/100㎡輛輛其中7.0kN/m2按具體樣本地上停車位地下停車位600地下停車位輛輛625其中6254上人屋面2.0kN/m24.0kN/m21.51.50.40.6《建筑物抗震構造》蘇

G02-2011;地下停車庫《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16G101;5.4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暫缺)室外消防通道活荷載可近似取

20kN/m2,分項系數(shù)

1.5,準永久值系數(shù)取

0。隔墻按輕質隔墻計,容重取

6.0kN/m3。六、上部結構方案與結構體系四、結構抗震設防要求6.1結構體系及布置本工程所在區(qū)域抗震設防烈度為

7度(第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

0.10g。根據(jù)《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的規(guī)定,本工程定為標準設防類(簡稱丙類)建筑。高層、小高層采用剪力墻結構,剪力墻抗震等級三級。采用剪力墻結構,可以很好的滿足建筑對空間功能布局的要求。同時,也可以提供足夠的整體剛度,保證結構的安全。低層住宅采用異形柱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抗震等級三級,框架四級。配套用房采用框架結構,框架框架抗震等級四級。五、設計依據(jù)在保證結構安全性的前提下,充分考慮經濟性要求,對基礎形式、剪力墻布置、結構梁板布置,都進行多方案比較,選擇經濟性較好的方案做為實施方案。對細部節(jié)點的構造進行優(yōu)化,選擇經濟性和施工可操作性都較好的做法。對建筑材料的選擇,充分考慮市場等因素,選擇容易采購,市場供應充分的材料。5.1

本工程除了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的第五篇《結構設計》有關條文外,尚按照以下規(guī)范、規(guī)程和標準進行設計:《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068-2001;《建筑結構制圖標準》《房屋建筑制圖統(tǒng)一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T50105-2001;GB/T50001-2001;GB50009-2012;地下車庫為單層全埋式地下車庫,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抗震等級為三級。根據(jù)實際建筑方案,也可以考慮采用無梁樓蓋體系,充分利用板下空間,降低層高,從而減少土方開挖量、水浮力的作用,降低成本。地下室平面長度超長,考慮建筑使用及施工要求,不設伸縮縫。為解決結構超長帶來的收縮和溫度應力問題,采用適當加大墻、板的配筋率,摻加合適的外加劑,設置后澆帶,加強施工養(yǎng)護等措施。《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GB50223—2008;《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GB50010-2010GB50011-2010(2016年版);GB50007-2011;6.2主要計算方法與計算程序本工程采用盈建科公司開發(fā)的建筑結構

CAD系列軟件進行整體計算;上部結構整體計算采用YJK-A;基礎計算采用

YJK-F。JGJ94—2008;《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10各塊均采用考慮扭轉藕聯(lián)振動影響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進行地震計算,地震作用考慮雙向地震作用的影響。《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5.2主要參考資料GBJ50108—2008《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建筑抗震設計手冊》。5.3標準圖、通用圖集七、地基基礎擬采用樁基礎,具體根據(jù)勘探報告確定。5八、結構材料下汽車庫。總建筑面積約為

21.9

萬㎡。設計范圍包括地塊內所有建筑的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消防設計及總體設計。15棟高層的8.1混凝土強度等級:住宅、7棟小高層的住宅、3棟低層住宅及部分配套用房和地下汽車庫(局部含人防)。三、總體設計地下室底板,外墻及水池壁采用

C40防水密實砼,抗?jié)B等級

S6級上部結構部分采用

C30~C50混凝土;8.2鋼材1.室外給水設計(1)、水源:由市政給水管網接入給水管,管徑為

DN200。在基地內連成環(huán)狀管網,供小區(qū)生活及消防用水。市政管網供水壓力為

0.2Mpa。

HPB300級熱軋鋼筋

fy=270N/mm2;

HRB335級熱軋鋼筋

fy=300N/mm2;

HRB400級熱軋鋼筋

fy=360N/mm2;8.3砌體(2)給水系統(tǒng):室外采用消防用水與生活用水單獨設置、單獨計量。(3)消防系統(tǒng):室外消防由兩路市政給水共同保證,設置室外消防環(huán)網,室外消火栓保護半徑不應大于

100米,室外消火栓用水量達到

25L/S。室外給水環(huán)網設計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每段內消火栓數(shù)量不多于

5個。外墻采用

ALC砌塊;(4)管材:室外給水管采用球墨鑄鐵管,承插連接,埋地敷設。2.室外排水設計防火填充墻均采用

ALC砌塊。一般輕質隔墻

ALC砌塊。(1)排水系統(tǒng):室外排水采用污、廢合流、雨、污分流的形式。污水管道接入市政污水管網。(2)雨水系統(tǒng):雨水系統(tǒng)采用蘇州市的暴雨強度公式。由于地塊面積較大,小區(qū)內雨水分區(qū)域排放。室外雨水經管道收集后排至周邊。設置雨水收集系統(tǒng)。(3)管材:室外排水管、雨水管采用

HDPE排水管,埋地敷設。第三篇

給排水設計說明一、設計依據(jù)四、給水設備房布置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2、《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50016-2014(2018年版)3、《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

GB50084-20174、《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50067-20145、《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GB50974-20146、《住宅設計標準》DGJ32/J26-20171.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室外消防用水由兩路市政給水保證。消防水池儲存

2小時室內消火栓用水及一小時地下車庫噴淋給水共計

216m3。毗鄰消防水池處設置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設置于地下車庫,不影響車位布置,消防泵房疏散出口可利用非機動車庫的疏散出口。2.生活泵房生活泵房設置于地下車庫。生活泵房設置于此不毗鄰居住用房,不直接設置在住戶下方,盡量少用機動車位。生活泵房設置于地塊中心處,考慮供水水壓均勻。7、《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

GB50140-20058、《江蘇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GJ32/J173-20149、《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控制標準》DGJ32/J16-201410、《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50981-201411、建筑專業(yè)提供的圖紙資料。五、室內給排水系統(tǒng)1、給水系統(tǒng)配套用房:多層建筑,給水系統(tǒng)采用市政給水管網直供,單獨設置水表。住宅:給水系統(tǒng)采用市政給水管網直供與加壓給水結合方式,1-3

層采用市政直供給水、上部采用加壓給水,每戶單獨設置干式水表。二、設計范圍本工程以

15-19

層的高層建筑、8-10

層的小高層建筑為主,另有配套物業(yè)社區(qū)用房及地6地下室分別設置有生活水箱(不銹鋼板)、變頻供水設備的生活水泵房;每戶分別設置

DN20干式水表。⑶水龍頭采用陶瓷閥芯。⑷用水均用水表計量。⑸地塊設置雨水收集系統(tǒng)。生活給水管材:分戶水表前采用內襯塑鍍鋅鋼管,分戶水表后采用

PP-R給水管。給水管。住宅生活熱水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電輔助加熱。九、同層排水2、排水系統(tǒng)根據(jù)江蘇省建設技術要求,衛(wèi)生間采用同層排水.住宅室內排水采用廚、衛(wèi)分流制,大便器排水排入污水立管,盥洗及廚房排水排入廢水立管。住宅排水立管設置通氣立管、配套公建的排水立管均伸頂透氣。各單體一層均單獨排放。地下室排水由潛污泵提升排出。屋面、陽臺雨水均為有組織排水,陽臺排水排入小區(qū)污水管網。空調冷凝水有組織排放。第四篇

電氣設計說明一、設計依據(jù)屋面雨水系統(tǒng)采用蘇州市的暴雨強度公式。暴雨重現(xiàn)期為

50年。室內污、廢水管采用

UPVC螺旋排水管及

UPVC排水管。雨水管采用承壓塑料雨水管。1、業(yè)主所提設計任務書2、國家、地方、行業(yè)相關規(guī)范及規(guī)定、主要有:六、消防系統(tǒng)《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tǒng)防雷技術規(guī)程》《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JGJ16-20081、住宅均為高層普通住宅(最高

19

層),按住宅建筑進行消防設計,火災延續(xù)時間

2

小時。室內消火栓水量

10L/S、室外消火栓水量

25L/S;設置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配置磷酸銨鹽滅火器。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由消火栓、室內消火栓環(huán)網、室內消火栓泵、消防水池組成。屋面設置消防水箱(18m3)及穩(wěn)壓系統(tǒng),保證火災初期消防水量。GB50057-2010GB50343-2012GB50016-2014(2018年版)GB50116-2013GB50034-2013GB50096-2011JGJ242-2011GB50034-2013GB51251-201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建筑照明設計標準》2、地下汽車庫室內消火栓水量

10L/S、室外消火栓水量

25L/S、噴淋給水系統(tǒng)水量

40L/S,設置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配置磷酸銨鹽滅火器,噴淋系統(tǒng)由噴頭、濕式報警閥、水流指示器、信號閥、配管、噴淋泵、消防水池組成。噴淋泵設置在水泵房內,設置

3

套水泵結合器與噴淋管網連接。屋面設置消防水箱及穩(wěn)壓系統(tǒng),保證火災初期消防水量。《住宅設計規(guī)范》《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七、節(jié)能環(huán)保(1)各類動力設備均有隔振、降噪音的技術措施,水泵都在進出水管上裝可曲撓接頭。(2)污水排放:生活污水管網匯集建筑體內的污水經室外污水管網排入市政污水管網,統(tǒng)一送入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建筑防煙排煙系統(tǒng)技術標準》《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技術標準》

GB51309-20183、各專業(yè)提供的作業(yè)圖及資料。(3)充分利用市政給水管壓力供水。二、設計范圍(4)水泵選用高效低噪聲型,水泵基礎均采用隔振基礎。(5)衛(wèi)生器具選用節(jié)水、靜音型,不得選用一次沖水量大于

6L的坐便器。(6)水池進水閥采用可靠性強的液壓水位控制閥。本工程以

15-19層的高層建筑、8-10層的小高層建筑為主,另有配套物業(yè)社區(qū)用房及地下汽車庫。總建筑面積約為

21.9

萬㎡。八、節(jié)水設計設計范圍包括地塊內所有建筑的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消防設計及總體設計。15棟高層的住宅、7棟小高層的住宅、3棟多層住宅及部分配套用房和地下汽車庫(局部含人防)。三、供配電⑴衛(wèi)生設備選用節(jié)水型

6升以下坐便器。⑵不銹鋼水箱、水池進水控制閥采用浮球控制閥。71、負荷等級6、充分利用太陽能節(jié)能技術,小區(qū)環(huán)境照明采用太陽能電池草坪燈,以節(jié)約電能。本工程為公共建筑,其消防用電設備為二級負荷,公共走道照明為二級負荷,普通照明及空調用電設備為三級負荷。五、防雷和接地1、防雷保護2、供電電源本建筑按三類防雷等級設計,在屋頂設置接閃帶,并且利用建筑物結構柱內主鋼筋作為引下線,接閃帶和主鋼筋可靠焊接,引下線和基礎底板、樁鋼筋焊接為一整體作為接地裝置,并且在地下層四周外墻適當位置甩出鍍鋅扁鋼,以備將來增打接地極用。2、接地保護本工程電源采用

10KV城市電網供電,在地上新建一座

10KV/0.4KV變電所。變電所內設有變壓器、高壓柜、低壓柜,電纜在室外埋深不小于-0.7米。3、計量變電所采用專變,高供高計,10kV進線柜設表計量。4、低壓配電系統(tǒng)接地系統(tǒng)統(tǒng)一設置,即:利用建筑物的基礎作為聯(lián)合接地系統(tǒng),故要求實測總接地電阻

R≤1歐姆。當接地電阻達不到要求時,可補打人工接地極。3、安全措施本工程用電電源從專用變電所引來三相四線電源,電壓為

380/220V。動力及照明配電箱的配電線路采用低煙無鹵交聯(lián)聚乙烯電力電纜埋地敷設。消防用電設備采用低煙無鹵耐火型交聯(lián)聚乙烯電力電纜埋地敷設。消防用電設備采用雙電源末端切換。接地保護采用

TN-S制。凡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如電氣設備金屬外殼、電纜金屬包皮、各設備金屬管道等等)均與專用接地線聯(lián)通,并作總等電位聯(lián)結。各單體設總等電位端子箱,衛(wèi)生間等部分場所設局部等電位箱。電力配電設備均選用

GXL-I型動力配電箱。4、電涌保護通訊機房,消防控制中心配電柜,配電間低壓進線柜處及其他須防過電壓設備的配電柜,須設置不同級別的

SPD浪涌保護裝置。四、電氣照明與節(jié)能措施變電所高壓側每段母線上均設有避雷器,以防雷電磁脈沖侵入。1、熒光燈燈具采用

LED熒光燈。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2、在(消防)樓梯間、(合用)前室、公共場所等重要房間設置事故照明,采用

220V電源供電,應急時能迅速點亮的光源如熒光燈和

LED燈等;在大廳、走廊、樓梯間及其前室、電梯間及其前室疏散、主要出入口及公共走道等場所設置設置火災疏散照明,采用

220V電源供電,保證人員能安全快速地沿通道向出口及應急出口行進,照度不低于

5Lux。3、照度標準:符合《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一層設有消防控制室,內設火災自動報警主機和聯(lián)動裝置。在地下車庫,辦公,走道等場所設感煙探測器,在公共部位、走道等設置手動報警按鈕和警鈴,在配電間、機房燈處設置消防電話。聯(lián)動控制要求:當在火災發(fā)生時,探測器發(fā)出信號,控制中心火災報警裝置確認指示,發(fā)出火災緊急廣播,由主機自動開啟警鈴,發(fā)出火災緊急廣播。同時對消防聯(lián)動控制對象進行工作,將電梯迫降至首層,關閉空調機,開通事故疏散照明,切斷非消防電源,啟動消防泵,啟動正壓風機、排煙風機。當噴淋系統(tǒng)噴頭動作時,水流開關動作,報警至主機,主機自動開啟警鈴,發(fā)出火災緊急廣播,關閉空調機,開通事故疏散照明,切斷非消防電源,將電梯迫降至首層,啟動噴淋泵,啟動正壓風機、排煙風機。并及時向消防單位發(fā)出呼救信號。所有動作的

回返信號(包括水流開關、濕式報警閥等)均由主機中文顯示和打印。4、熒光燈的燈具效率不低于:保護罩(玻璃或塑料)燈具出光口型式燈具效率開敞式格柵透明磨砂、棱鏡6075%65%55%%5、變電所采用低損耗干式變壓器。8火災報警控制及信號線路穿鋼管暗敷于不燃燒結構內,且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

30mm。明敷設6、現(xiàn)場傳感器的供電由消防電源監(jiān)控器集中提供

DC24V電源,現(xiàn)場傳感器應自帶總線隔離器,采用標準

35mm導軌安裝,均由配電箱成套廠家安裝于被監(jiān)測配電箱、柜內。7、傳感器采集電壓和電流信號時,采用不破壞被監(jiān)測回路的方式,同時監(jiān)測開關狀態(tài),不能采集其他消防控制設備的輸出信號。鋼管需外涂防火涂料,所有元件均配置相應電氣盒。七、防火災剩余電流動作報警系統(tǒng)建筑物設獨立的防火剩余電流動作報警系統(tǒng),在變電所低壓柜出線回路和樓層計量箱內設置剩余電流探頭(漏電報警監(jiān)測點),漏電報警監(jiān)測點動作信號反送至液晶顯示探測器集中盤,由液晶顯示探測器集中盤通過通訊二總線送給電氣火災監(jiān)控主機。8、可參見國家標準圖集

10CX504《消防設備電源監(jiān)控系統(tǒng)》。八、防火門監(jiān)控系統(tǒng)第五篇

暖通設計說明1.本工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50116-20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設置防火門監(jiān)控系統(tǒng)。一、設計依據(jù)2.火門監(jiān)控系統(tǒng)對防火門的開啟、關閉及故障狀態(tài)等動態(tài)信息進行監(jiān)控,對防火門處于非正常打開的狀態(tài)或非正常關閉的狀態(tài)給出報警提示,使其恢復到正常工作狀態(tài),確保各種防火門狀態(tài)正常;能保持防火門常開,也可現(xiàn)場手動推動防火門,實現(xiàn)手動關閉和復位防火門,當火災發(fā)生時接收火災報警信號,自動控制順序關閉常開防火門。1.1《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

GB50736-20121.2《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

年版)GB51251-20171.3《建筑防煙排煙系統(tǒng)技術標準》1.4《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189-20151.5《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

(2009

版)1.6《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GB50243-20161.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50067-2014九、防火門監(jiān)控系統(tǒng)1、消防設備電源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通過現(xiàn)行

GB28184的檢測,必須具有國家消防電子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出具的產品型式檢驗報告。1.8《江蘇省住宅設計標準》DGJ32/J26-20171.9

業(yè)主要求與建筑工種提供的資料和圖紙。2、為各類消防設備供電的交流或直流電源,包括主、備電源發(fā)生過壓、欠壓、缺相、過流、中斷供電等故障時,消防電源監(jiān)控器能進行聲光報警、記錄;并顯示被監(jiān)測電源的電壓、電流值及準確故障點的位置;能提供

Modbus-RTU通信協(xié)議及

RS485接口,將工作狀態(tài)和故障信息傳輸給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二、設計范圍本工程以

15-19

層的高層建筑、8-10

層的小高層建筑為主,另有配套物業(yè)社區(qū)用房及地下汽車庫。總建筑面積約為

21.9萬㎡。本次設計內容包括泵房、配電房等設備用法通風;非機動車庫通風;汽車庫通風及防排煙系統(tǒng);住宅通風及防排煙系統(tǒng)。3、消防電源監(jiān)控器專用于消防設備電源監(jiān)控系統(tǒng)并獨立安裝在消防控制室,可記錄

10萬條以上故障信息;不能兼用其他功能的消防系統(tǒng),不與其他消防系統(tǒng)共用設備;通過軟件編程遠程設定現(xiàn)場傳感器的地址編碼及故障參數(shù),方便系統(tǒng)調試及后期維護使用。4、消防電源監(jiān)控器至少可輸出

8個回路,每回路配接傳感器數(shù)量至少

64點,即每臺消防電源監(jiān)控器應至少可配接傳感器為

512點。三、室外空氣計算參數(shù)空調通風主導風向大氣壓力5、系統(tǒng)總線采用阻燃型通信總線(2*1.5mm2)+耐火型電源線(2*2.5mm2),金屬管同管敷設;系統(tǒng)通信采用

CAN總線,可靠

通信距離不小于

8km。干球溫度

34.8℃溫度

30.6℃夏季100.25KPaSSE9濕球溫度

28.1℃SE6.3所有管道穿墻及樓板處應設套管;6.4未說明部分均按國家施工驗收規(guī)范進行施工驗收。干球溫度﹣2℃相對濕度

79%溫度-1.1℃ENENE七、節(jié)能設計冬季102.79KPa7.1.空調主機、風機等均采用高效節(jié)能型產品,凡有冷熱能量損失的風管采取保溫措施。7.2.地下室汽車庫采用動態(tài)節(jié)流儀,通過監(jiān)測汽車主要排放污染物

CO

濃度來自動控制風機的運行,

節(jié)省運行費用。四、通風設計4.1汽車庫設機械排風系統(tǒng),排風換氣次數(shù)為

4

次/時,車道自然補風或機械送風系統(tǒng)補風;4.2水泵房設機械排風系統(tǒng),換氣次數(shù)不小于

6

次/時;八、環(huán)保措施8.1.吊裝的風機設置減震吊架,進、出口設非燃性軟接頭。4.3配電房設機械排風系統(tǒng),換氣次數(shù)不小于

8

次/時;8.2.所有風機、空調室外機均采用低噪聲設備,并采用合適的消聲、隔聲、減振、隔振等4.4非機動庫設機械排風系統(tǒng),排風換氣次數(shù)為

3

次/時,車道自然補風。4.5

衛(wèi)生間設置機械排風系統(tǒng),換氣次數(shù)不小于

10

次/h,補風由百頁門自然補入。措施,以滿足環(huán)保規(guī)范有關噪聲的要求。五、

防排煙系統(tǒng)5.1地下汽車庫設置防煙分區(qū),均設機械排煙系統(tǒng),根據(jù)《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67-2014)》表

8.2.4選取排煙風機排煙量。5.2防煙樓梯間優(yōu)先采用自然排煙,無法滿足自然防排煙的防煙樓梯間及前室采用加壓送風系統(tǒng)。5.3地下非機動車庫設置機械排煙,排煙量按

90m3/h.㎡計算,且取值不小于

15000m3/h。5.4所有通風系統(tǒng)平面上均按防火分區(qū)設置。5.5各層通風機房的送風主管,在穿越機房隔墻處均設置作用溫度為

70℃的防火閥門。5.6穿越變形縫處的兩側風管上設置防火閥。5.7排煙系統(tǒng),在排煙風機前設置作用溫度為

280℃的防火排煙閥。5.8各種管道穿墻、穿樓板的安裝間隙均用不燃型材料填實。六、空調6.1

空調室外機位置應盡可能遠離臥室等對噪音要求高的房間;6.2

預留空調冷媒管、冷凝水管安裝條件;10蘇地

2019-WG-2

號地塊住宅項目綠色建筑專項設計說明一、項目概況1.1

項目區(qū)位綠色建筑設計應著力提高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對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以減少對土地資源、水資源以及不可再生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污染排放和垃圾生成量,降低環(huán)境干擾。例如采用創(chuàng)新的結構體系、可再利用或可循環(huán)再生的材料系統(tǒng)、高效率的建筑設備與部品等。本項目位于蘇州市吳中區(qū)太湖新城,北靠天鵝蕩路,南接天鵝港,東至龍翔路,西至連柱山路。地塊南側緊鄰蘇州

42.3.4

自然性號線木里站,基地區(qū)位條件優(yōu)越,景觀視野開闊。所在區(qū)域交通暢達、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且地處吳中太湖新城商業(yè)核心該原則強調在建筑外部環(huán)境設計、建設與使用過程中應加強對原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保護,避免和減少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干擾和破壞,盡可能保持原有生態(tài)基質、廊道、斑塊的連續(xù)性;對受損和退化生態(tài)系統(tǒng)采取生態(tài)修復和重建的措施;對于在建設過程中造成生態(tài)系統(tǒng)破壞的情況,采取生態(tài)補償?shù)拇胧5貛В苓吘幼“鍓K密集,是未來重點發(fā)展地區(qū)。1.2

工程概況1.項目用地面積:

77914.6m22.3.5

健康性2.項目建筑面積:219094.1m2;其中地上:

156728.3m2

地下:

62320.8m23.是否有舊建筑:有□

無√綠色建筑設計應通過對建筑室外環(huán)境營造和室內環(huán)境調控,構建有益于人的生理舒適健康的建筑熱、聲、光和空氣質量環(huán)境,以及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空間場所和氛圍。二、設計依據(jù)及原則2.3.6

經濟性2.1

工作目標基于對建筑全生命周期運行費用的估算,以及評估設計方案的投入和產出,綠色建筑設計應提出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有經濟運營現(xiàn)實可操作性的優(yōu)化方案;進而,根據(jù)具體項目的經濟條件和要求選用技術措施,在優(yōu)先采用被動式技術的前提下,實現(xiàn)主動式技術與被動式技術的相互補償和協(xié)同運行。根據(jù)建設方的定位需求,結合項目設計、建設特點,依據(jù)《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提出本項目居住建筑達到二星級的技術措施,以利于后續(xù)綠色建筑設計工作順利開展。2.2

工作依據(j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程評價標準》《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801-2013GB

50736-2012GB/T

50378-2014GB

50034-2013GB/T

50033-2013GB

50118-2010GB

50176-2016GB

50555-2010GB

50364-2005GB

50325-2010GB

50400-2006三、綠色建筑設計技術措施匯總3.1

綠色建筑設計技術措施匯總《建筑照明設計標準》建

標《建筑采光設計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guī)范》《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范》國家星級省內等級一星□

二星√

三星□一星□

二星□

三星□建設目標一、規(guī)劃設計技術措施《民用建筑節(jié)水設計標準》《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應用技術規(guī)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2013

版)》《建筑與小區(qū)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1.

本項目位于蘇州市重點規(guī)劃區(qū)域太湖新城規(guī)劃區(qū)。區(qū)域內無舊建筑,基本為裸露空地,原生植被已經不存在,人工或半人工植被也非常少,建筑選址符合國家相關的安全規(guī)定。場地內不存在文物、自然水系、濕地、基本農田及森林。2.3

工作原則綠色建筑設計原則概括為系統(tǒng)協(xié)同性、地域性、高效性、自然性、健康性、經濟性等

6

個原則。2.3.1

系統(tǒng)協(xié)同性2.

所選用地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未發(fā)生過洪災、泥石流,防汛能力達到《防洪標準》GB

50201的要求,并通過在建設場地內合理種植綠化林木,采用喬木、灌木、草本等植物進行科學的配置與營造,充分發(fā)揮其滯留降水、保持水土、調節(jié)徑流等功能,以防止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場地內無油庫、煤氣站、有毒物質車間等火、爆、有毒物質;也沒有高壓電線、發(fā)射塔、變電站等電磁輻射危害。綠色建筑是其與外界環(huán)境共同構成的系統(tǒng),具有系統(tǒng)的功能和特征,構成系統(tǒng)的各相關要素需要關聯(lián)耦合、協(xié)同作用以實現(xiàn)其高效、可持續(xù)、最優(yōu)化地實施和運營。其二,綠色建筑是在建筑運行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多學科領域交叉、跨越多層級尺度范疇、涉及眾多相關主體、硬科學與軟科學共同支撐的系統(tǒng)工程。2.3.2

地域性3.

本項目為居住建筑,未采用玻璃幕墻,景觀庭院燈、草坪燈、景觀射燈無直接朝向天空照射,不會造成光污染。二、建筑設計技術措施綠色建筑設計應密切結合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條件、經濟狀況和人文特質,分析、總結和吸納地與傳統(tǒng)建筑應對資源和環(huán)境的設計、建設和運行策略,因地制宜地制定與地域特征緊密相關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設計標準和技術導則,選擇匹配的對策、方法和技術。1.

設計便捷的人行通道聯(lián)系公共交通站點;并且場地內人行通道采用無障礙設計。2.

合理設置場地出入口:到達公共交通站點的步行距離不超過500m。3.

建筑體形簡單,朝向接近正南正北,樓間距滿足規(guī)劃、日照要求,各朝向窗墻比滿足規(guī)范要求。4.

外窗可開啟面積比例達到35%。2.3.3

高效性綠色建筑專篇設計說明5.

主要功能房間的室內噪聲級低于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guī)范》GB

50118

中的低限標準限值和高要求標準限值的平均值。效率等級的節(jié)水器具。6.

設置雨水收集系統(tǒng),綠化灌溉、道路澆灑、汽車沖洗等用水全部采用非傳統(tǒng)水源。雨水回用管道嚴禁與生活給水管道以任何方式直接連接,并采取防止誤接、誤用、誤飲的措施。7.

車庫和道路沖洗選用節(jié)水高壓水槍。6.

構件及相鄰房間之間的空氣聲隔性能高于低限標準限值和高要求標準限值的平均值。7.

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性能低于低限標準限值和高要求標準限值的平均值。8.

設備機房進行減噪處理,大型設備進行減震隔音處理,減少對外界空間的影響。9.

主要功能房間有合理的控制眩光措施,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

50033中控制不舒適眩光的相關規(guī)定。8.

逆向6層設置太陽能光熱系統(tǒng),太陽能熱水使用戶數(shù)不少于總戶數(shù)的20%。六、暖通設計技術措施1.

不采用電直接加熱設備作為供暖空調系統(tǒng)的供暖熱源和空氣加濕熱源。10.

對受陽光直射的透明圍護結構,采用活動外遮陽、可調控中置遮陽或固定外遮陽加內部高反射率可調節(jié)遮陽措施。2.

各主要功能房間內的溫度、濕度、新風量等設計參數(shù),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

50736的規(guī)定。三、結構設計技術措施1.

所有純裝飾性構件合并統(tǒng)計,且其總造價低于工程總造價的0.5%;建筑女兒墻高度不超過規(guī)范最低要求的2倍。2.

抗震設計建筑形體應屬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