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六課時我們的中華文化A組基礎訓練題組一、單項選擇題1.(2024南師附中模擬)看到美景時,我們會感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只會說“哇,真美”;遇到感情糾葛時,我們可以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而不只會是“藍瘦香菇”。這意在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其()①特有的魅力而應內化為國人的文化基因 ②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優于其他民族文化③表情達意上有其特有功能而不行忽視 ④博大精深而應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本題考查中華文化。①符合題意,人們在看到美景時和遇到感情糾葛時的感嘆,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其特有的魅力而應內化為國人的文化基因;②觀點錯誤,中華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一律同等,不能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優于其他民族文化;③符合題意,材料中人們的感嘆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其表情達意上有其特有功能而不行忽視;④不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2.(2024南京模擬)江蘇人杰地靈,鐘靈毓秀。不同區域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滋養了金陵文化、吳越文化、楚漢文化、淮揚文化,四種文化底蘊深厚、影響深遠。這體現了()①區域文化各具特色,異彩紛呈 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③不同地域確定不同文化的發展 ④區域文化相互借鑒,融合統一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A本題考查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①②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題中信息強調江蘇四種文化底蘊深厚、影響深遠,體現區域文化各具特色,異彩紛呈,同時體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故入選。③④觀點錯誤,經濟、政治確定文化,而不是不同地域確定不同文化的發展,區域文化相互借鑒,但并不是融合統一,而是各自取長補短,保持自己的特色,故解除。3.(2024鎮江三模)漢字“和”,甲骨文寫作“龢”:左邊是用竹管編制的笙一類的樂器,右邊是禾苗的禾。禾苗需得陰陽六氣之正,才能順當生長,體現了自然的和諧;樂器最重要的是音聲相和,是宮商角徵羽的絕佳協作,這是人文的和諧。一個“龢”字()①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相對穩定性 ②使人感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追求 ④見證了人類文明的豐富歷史成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本題考查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①不符合題意,材料所述與“傳統文化的相對穩定性”無關。②③正確,一個“龢”字的內涵,使人感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追求。④錯誤,“見證了人類文明的豐富歷史成果”夸大了“龢”字的作用。故選C。4.(2024宿遷三模)居住在西藏東南部察隅縣的僜人部落有其獨特的語言而無文字,察隅僜人文化別具風格,如同雪域高原盛開的“芭蕉花”。這凸顯出()A.中華文化獨領風騷 B.中華文化源遠流長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答案CC符合題意,“居住在西藏東南部察隅縣的僜人部落有其獨特的語言而無文字,察隅僜人文化別具風格”體現了中華文化具有區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A、B、D本身說法正確,但均不符合題意,故解除。故選C。5.(2024南通中學期初)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指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但在對詳細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茍同于對方)的思想,這一思想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和而不同”集中體現了中華文化的()A.階級性 B.包涵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答案B中華文化的包涵性是指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能在文化溝通中汲取、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主動成分,A、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6.(2024蘇州一模)第九屆江蘇省園博會的主展館蘇州館,設計風格秉承傳統中式“宅園合一”理念,奇妙運用了具有蘇州特色的白墻灰瓦,并使其與建筑中懸挑的雨棚、玻璃幕墻等現代元素融合。蘇州館的設計說明白()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②辯證否定的實質是創新③人為事物的聯系具有主觀性 ④中華文化具有包涵性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答案B蘇州館設計風格秉承傳統中式“宅園合一”理念,又與現代元素融合,從傳統文化的特點看體現了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①符合題意。蘇州館的設計融合了現代元素說明白中華文化具有包涵性,④符合題意。②錯誤,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創新是辯證否定的方法論要求。③錯誤,人為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故選B。二、非選擇題7.(2024江蘇單科)德國有個千年小鎮,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會舉辦“中國人狂歡節”,掛燈籠、貼福字,到處洋溢著中國氣息。當地人講,他們與中國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由于迷上了中華文化,便慢慢以“中國人”自居。不過,《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24—2025》顯示,不少海外受訪者對中華文化的了解更多的還局限于中餐、中醫藥和武術等,中華文化要在世界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依舊任重道遠。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運用《文化生活》學問,說明為什么遙遠的異國小鎮始終對中華文化情有獨鐘。答案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商業貿易是文化溝通的重要途徑,中華文化在溝通的過程中得到傳播;經年累月形成的文化習俗對人的影響具有長久性。B組實力提升題組一、單項選擇題1.(2024蘇錫常鎮模擬)蘇繡發源于江南蘇州吳縣一帶,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歷史。刺繡藝人結合繪畫作品進行再制作,所繡佳作活靈活現,筆墨韻味淋漓盡致,有“以針作畫”“巧奪天工”之稱。蘇繡集蘇州文化之大成,沒有桑基、織造就不會有蘇繡,沒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就不會成就今日的蘇繡。這表明()①蘇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脈相承 ②蘇州的地理環境確定了蘇繡文化的獨特性③人民群眾的生產實踐是蘇繡文化發展的源泉 ④蘇繡文化發展是面對世界,博采眾長的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本題考查中華文化、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①符合題意,“蘇繡發源于江南蘇州吳縣一帶,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歷史”,這說明蘇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脈相承;②說法錯誤,蘇州的地理環境對蘇繡文化的獨特性有確定的影響,但不是起確定作用;③符合題意,“沒有桑基、織造就不會有蘇繡,沒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就不會成就今日的蘇繡”,表明人民群眾的生產實踐是蘇繡文化發展的源泉;④不符合題意,材料不涉及蘇繡文化發展是面對世界,博采眾長的結果。2.(2024泰州二模)擁有3000多年歷史、作為中國最早成熟文字系統的甲骨文,已順當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審,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甲骨文的入選()①見證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②增進了各國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③證明漢字對傳承中華文明的意義 ④對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具有主動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D本題考查中華文化、文化自信。①③④符合題意,“作為中國最早成熟文字系統的甲骨文,已順當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審,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甲骨文的入選見證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證明漢字對傳承中華文明的意義,對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具有主動作用;②說法錯誤,“各國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的說法過于確定。3.(2024宿遷模擬)剪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人們通過一把剪刀,一張紙,表達對祥瑞華蜜的追求,對美妙生活的憧憬。我國陜西窗花風格粗樸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紙秀美明麗,宜興剪紙華麗工整,南通剪紙秀麗玲瓏。這表明()①民間剪紙作品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 ②剪紙藝術已轉化為巨大的經濟效益③剪紙藝術是人們對現實生活能動反映的產物 ④人們對美妙生活的憧憬是剪紙藝術發展的動力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本題考查中華文化的區域性、意識的能動作用。①符合題意,“我國陜西窗花風格粗樸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紙秀美明麗,宜興剪紙華麗工整,南通剪紙秀麗玲瓏”,這表明民間剪紙作品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②不符合題意,材料中沒有提到剪紙藝術已轉化為巨大的經濟效益;③符合題意,“剪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人們通過一把剪刀,一張紙,表達對祥瑞華蜜的追求,對美妙生活的憧憬”,表明剪紙藝術是人們對現實生活能動反映的產物;④說法錯誤,實踐是剪紙藝術發展的動力。4.(2024鹽城模擬)近日,一張《6—20歲能夠嫻熟運用方言人群比例》的圖在網絡社交平臺引起了熱議。從網上調查的圖表可以看出,許多地方的方言正在退化,許多本土誕生的孩子(6—20歲)從小學習的不再是方言,而是一般話和英語。有人說:“一般話或許可以讓你走得更遠,但方言卻可以讓你記得從哪里動身。”注意方言的傳承是因為其()①特色顯明,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 ②相對穩定,具有顯明的時代特色③豐富多彩,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 ④魅力獨特,是不同地區溝通的工具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B本題考查中華文化的區域性。①③符合題意,注意方言的傳承是因為其特色顯明,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豐富多彩,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②說法錯誤,方言并不具有顯明的時代特色;④說法錯誤,方言并不是不同地區溝通的工具。5.(2024南師附中模擬)春節期間,一檔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廣受關注。節目和詩以歌,將經典古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通過歌手的深情演繹和學者的精彩點評,人們再次領會到中華經典詩詞之美及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內涵,受到了國人的熱情追捧。該節目的勝利主要得益于()①當下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層次普遍提高 ②現代傳媒豐富拓展了古典詩詞的內涵③中華古典詩詞深遠而獨特的意境之美 ④形式的創新滿意了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本題考查中華文化、文化傳承與創新。①不符合題意,該節目的勝利并不是主要得益于當下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層次普遍提高;②說法錯誤,現代傳媒并沒有豐富拓展古典詩詞的內涵;③④符合題意,該節目的勝利主要得益于中國古典詩詞深遠而獨特的意境之美,也得益于形式的創新滿意了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6.(2024高郵期初)2024年春節前,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在彝寨的火塘邊座談,村民獻上彝族傳統服飾查爾瓦,男女老幼身著民族盛裝,向習近平總書記拜年,話別時人們齊聲高唱彝族民歌《留客歌》。材料蘊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具有顯明的民族性 ②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達③民族文化具有豐富的表現形式 ④民族文化對政治具有反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本題考查中華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①③符合題意,材料中的“村民獻上彝族傳統服飾查爾瓦,男女老幼身著民族盛裝,向習近平總書記拜年,話別時人們齊聲高唱彝族民歌《留客歌》”,表明文化具有顯明的民族性,民族文化具有豐富的表現形式;②說法錯誤,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達;④說法錯誤,應當是文化對政治具有反作用。二、非選擇題7.(2024南京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世界上只有兩種強大的力氣,即刀槍和思想,從長遠看,刀槍總是被思想戰勝的。”拿破侖的這句話揭示出上層建筑擁有比物質力氣更深遠的影響力。我國文化強國戰略主要包括培育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等大思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宏大復興,除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外,還必需增加民族自信。而民族自信的關鍵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有人說,堅持文化自信,必定會夜郎自大,影響到對外來文化的汲取。請從中華文化的包涵性角度批駁之。答案①中華文化具有包涵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所以堅持文化自信,不確定會夜郎自大,一樣會與其他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同等相處;②所謂“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汲取、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主動成分。以世界優秀文化為養分,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所以堅持文化自信不會影響到對外來文化的批判汲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題開題報告:總體國家安全視域下西南邊境民族地區新鄉土教育的現狀調查及提升路徑研究
- 管道公司站長管理培訓
- 2025年頭孢克肟甲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心理咨詢師考試中專業與倫理的關系試題及答案
- 丹東二院筆試題及答案
- 心態重塑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試題及答案
- 25年公司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審定版
- 2025年雙人腰背按摩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健康管理師考試社會支持試題及答案
- 2025年EP分層輸送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模板】游戲授權書-淮安有米
- T∕CACM 1075-2018 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范 艾灸
-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細則
- 施工工地環保知識培訓課件
- 旅行社掛靠合同協議書模板
- 2024年浙江金華市金義東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小班科學活動課件《春天來了》
- 化學工藝學試卷A
- 基于單片機的環境監測系統
- 供電所春季安全大檢查方案
- 2024年度醫院內鏡室檢查內容分析報告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