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備考指南 化學 》課件-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_第1頁
《高考備考指南 化學 》課件-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_第2頁
《高考備考指南 化學 》課件-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_第3頁
《高考備考指南 化學 》課件-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_第4頁
《高考備考指南 化學 》課件-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第五章

第二節氮及其化合物(本節對應系統復習P134)欄目導航01必備知識關鍵能力03真題體驗領悟高考02研解素養悟法獵技04配套訓練必備知識關鍵能力1?知識點1氮氣及其常見氧化物1.氮的固定

游離

人工化合

2.氮氣

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①與氧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汽車尾氣中產生氮的氧化物和雷電固氮)。

②與氫氣反應:

(工業合成氨的反應原理)。③與金屬鎂反應:

N2+3H2

2NH3

3.氮的氧化物氮有多種價態的氧化物,如N2O、________、NO2、________、N2O3、N2O5等,其中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表中NO和NO2的比較:性質NONO2色、態、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毒性有毒(跟血紅蛋白結合)有毒與水反應不反應_____________與氧氣反應_____________不反應實驗室制法(寫離子方程式)____

NO

N2O4

N2O3、N2O5無色無味氣體

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

難溶于水

易溶于水且與水反應

易錯辨析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N2分子的結構穩定,因而氮氣不支持任何物質的燃燒(

)(2)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銅粉與稀硝酸反應產生的NO(

)(3)標準狀況下,6.72LNO2與水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目為0.1NA(

)(4)制備二氧化氮時,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氣(

)(5)NO2通入FeSO4溶液中始終無明顯現象(

)(6)在實驗室里,NO和NO2均可用排水法收集(

)(7)常溫下,N2既能與O2反應又能與H2反應(

)

×

×

×

×

×

×

×

突破一

氮的氧化物的性質和應用1.下列關于氮的氧化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氮的氧化物只有NO、NO2B.氮的氧化物均為紅棕色氣體C.NO和NO2均有毒,都屬于大氣污染物D.氮的氧化物在空氣中能穩定存在

C2.(2023·廣東湛江期中)光化學煙霧是由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的二次污染物,形成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化學煙霧中各成分都具有強還原性B.汽車尾氣排放的氮氧化物來源于燃油中的含氮物質C.燃油汽車安裝廢氣凈化裝置有利于遏制光化學煙霧的發生D.同一地區內,在相同條件下,冬季比夏季更易生成光化學煙霧

C3.(2022·山東卷)在NO催化下,丙烷與氧氣反應制備丙烯的部分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含N分子參與的反應一定有電子轉移B.由NO生成HONO的反應歷程有2種C.增大NO的量,C3H8的平衡轉化率不變D.當主要發生包含②的歷程時,最終生成的水減少

D4.汽車尾氣主要含有CO2、CO、SO2、NOx等物質,這種尾氣逐漸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1)汽車尾氣中的CO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NO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車尾氣對環境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兩種)。

(2)NOx能形成酸雨,寫出NO2轉化為HNO3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油的不完全燃燒N2與O2在汽車氣缸內的高溫環境下的反應形成硝酸型酸雨、導致光化學煙霧、加劇臭氧層空洞(任填兩種答案即可)

(3)汽車尾氣中的CO、NOx在適宜溫度下采用催化轉化法處理,使它們相互反應生成參與大氣循環的無毒氣體。寫出NO被CO還原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破二

氮氧化物溶于水的定量判斷5.(2023·河南安陽一中預測)下列四組混合氣體中各組分的體積比為①NO2∶O2=2∶1;②NO∶O2=2∶1;③NH3∶O2=2∶1;④NO2∶NO∶O2=1∶1∶1。將分別盛滿上述各種氣體的容積相等的四支試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最后試管內液面由低到高的順序為(

)A.③②①④

B.①③④②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A

6.(2022·廣東東莞松山中學期中)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注射器里吸入20mLNO(標況),然后吸入5mL水。若再吸入30mL空氣(在標準狀況,且O2占20%),夾住彈簧夾,使得內外大氣壓相同,觀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可觀察到注射器內氣體由無色變成紅棕色,最后變成無色B.可觀察到注射器的活塞緩緩向右移動C.最終剩余氣體體積約為36mLD.所得硝酸溶液的濃度約為0.07mol·L-1

B

?知識點2氨和銨鹽1.氨氣的結構和物理性質

電子式密度氣味水溶性________比空氣_強烈___性氣味極易溶于水(1∶700)

小刺激

2.氨的化學性質

NH3↑+H2O

有白煙生成濃硝酸

3.氨氣的制取(1)氨氣的實驗室制法。

堿石灰

向下排空氣

白煙

(2)實驗室制取少量NH3的三種簡易方法。

方法化學方程式(或原理)氣體發生裝置加熱濃氨水

濃氨水+固體NaOH

NaOH溶于水放熱,促使氨水分解,且OH-濃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

濃氨水+固體CaO

(1)不能用NH4NO3作為反應物,因NH4NO3受熱易爆炸。(2)Ca(OH)2不能用KOH或NaOH代替,因兩者易吸濕、易結塊,不利于產生NH3,且高溫下易腐蝕試管。(3)不能用濃H2SO4、P2O5、CaCl2、無水硫酸銅干燥NH3。4.銨鹽(1)物理性質:銨鹽都是無色或白色晶體,易溶于水。(2)化學性質:

變藍易錯辨析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P2O5可用于干燥Cl2和NH3(

)(2)液氨制冷、碘的升華、NH4Cl氣化都不涉及化學變化(

)(3)能用加熱法除去NaCl中的NH4Cl的原因是NH4Cl為強酸弱堿鹽(

)(4)氨水具有弱堿性,說明氨水是弱電解質(

)(5)氨水中微粒種類與NH4Cl溶液中的微粒種類相同(

)(6)NH3、O2、HNO3三種物質中,不滿足任意兩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均能發生反應(

)

×

×

×

×

×

突破一

氨氣、銨鹽的性質1.在研究合成氨方法的歷史上,不同的研究者曾3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氨的合成大大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氨氣也是制取硝酸、炸藥等的原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H3遇到濃硝酸會發生反應產生大量白煙B.N2和H2在點燃或光照條件下可合成NH3C.NH3和HNO3溶于水后都能導電,故兩者都是電解質D.由NH3制HNO3的過程中,氮元素被還原

A2.(2023·廣東卷)1827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進行了NH3噴泉實驗。在此啟發下,興趣小組利用以下裝置,進行如下實驗。其中,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A.圖1:噴泉實驗B.圖2:干燥NH3C.圖3:收集NH3

D.圖4:制備NH3

B突破二

氨氣的實驗室制法3.(2023·遼寧模擬)利用下列裝置以熟石灰和氯化銨為原料制備、收集NH3并完成噴泉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選擇裝置①制備氨氣B.選擇裝置②干燥和收集氨氣C.選擇裝置③完成噴泉實驗D.選擇裝置④除去氯化鈣中殘余的氯化銨

B

【解析】裝置①可以用于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制備氨氣,A正確;氯化鈣能吸收氨氣生成CaCl2·8NH3且氨氣密度小于空氣,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B錯誤;氨氣易溶于水,可用裝置③完成噴泉實驗,C正確;氯化鈣受熱不揮發,裝置④可用于除去CaCl2中的NH4Cl,D正確。4.(2022·廣東中山二中月考)哈伯因為氨氣的合成曾獲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1)甲同學擬用下列實驗方法制備氨氣,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將濃氨水滴入氫氧化鈉固體中,收集產生的氣體B.將碳酸氫銨加熱分解產生的氣體用堿石灰干燥C.將氯化銨稀溶液滴入氫氧化鈉固體中,收集產生的氣體

AB(2)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氨氣的裝置和選用的試劑,其中錯誤的是________(填字母)。D(3)寫出實驗室由氯化銨與熟石灰加熱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氣體的性質是氣體收集方法選擇的主要依據。下列性質與收集方法無關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①密度②顏色③溶解性④熱穩定性

⑤與氧氣反應(5)檢驗氨氣已收集滿的方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靠近集氣瓶口,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④

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試紙變藍(或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產生白煙)(6)下圖是甲同學設計收集氨氣的幾種裝置,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集氣的原理是——————————————————————

d

利用氨氣的密度小于空氣,采用短管進氨氣,長管出空氣,即可收集氨氣(7)工業上利用NH3制備硝酸,請寫出下列轉化的化學方程式:①NO2→HNO3:

。②HNO3→NO2:

突破三

噴泉實驗5.(2022·黑龍江大慶鐵人中學月考)噴泉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其產生原因是存在壓強差。下面是某同學設計的四個不同的噴泉裝置,則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向圖1燒瓶中充滿HI(與HCl水溶性相似)氣體,燒杯和膠頭滴管中加入AgNO3溶液,則可以產生黃色噴泉B.若向圖2燒杯中加水,燒瓶中充滿NH3,引發噴泉的操作是打開活塞,捂熱上方的圓底燒瓶C.若向圖3裝置的水槽中加入冰塊或慢慢滴入濃硫酸都可以形成噴泉D.若要在圖4所示的裝置中產生雙噴現象,操作方法可以是關閉活塞c,打開活塞a、b,再擠壓膠頭滴管,當產生大量的白煙,再打開活塞c

C6.利用NH3、HCl兩種氣體進行噴泉實驗,相應裝置圖(夾持裝置均已略去)如下。

(1)用圖1裝置進行噴泉實驗,噴泉顯______色,引發水上噴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次實驗表明,噴泉停止后燒瓶中無法充滿液體,其原因是______。

A.裝置氣密性不好B.排氣法收集的NH3中含有空氣C.燒杯中水量不足D.膠頭滴管中擠壓出的水量過少

打開止水夾,擠出膠頭滴管中的水B(2)圖2實驗中引發噴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實驗時c(HCl)=___________mol·L-1(設實驗條件下氣體的摩爾體積為VmL·mol-1)。圖1、圖2兩個實驗中,燒瓶內所得溶液質量分數相對大小為圖1______圖2。

(3)現將圖3所示裝置中的玻璃片抽走使兩種氣體充分反應(假設整個過程中裝置的氣密性良好且鋼瓶不發生形變),待溫度恢復到原來的溫度。則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前后,鋼瓶內氣體壓強之比為________。

打開夾子,用手將燒瓶捂熱,氯化氫受熱膨脹后導致燒瓶氣體溶解、壓強減小

有大量的白煙產生11∶1?知識點3

硝酸

1.物理性質硝酸是____色、易揮發的液體,有________氣味。

刺激性

2.化學性質

(1)不穩定性。(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強氧化性。硝酸無論濃、稀都有強氧化性,而且濃度越大,氧化性越強。完成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與金屬反應。稀硝酸與銅反應:

;濃硝酸與銅反應:

。②與非金屬反應。濃硝酸與C的反應:

③與還原性化合物反應。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等還原性物質。如稀硝酸與FeS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④濃硝酸與濃鹽酸按______________混合配成王水,它的氧化性比硝酸更強,能溶解金、鉑等金屬。

體積比1∶3易錯辨析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實驗室里用鋅粒與稀HNO3反應制取H2(

)(2)銅與濃硝酸生成NO2,而與稀硝酸反應生成更低價的氧化物NO,則氧化性大小關系:稀硝酸>濃硝酸(

)(3)將銅絲伸入稀HNO3中溶液變藍,說明Cu與稀HNO3發生置換反應(

)(4)常溫下,將Al片放入濃硝酸中無明顯現象,原因是Al與濃硝酸不反應(

)(5)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

×

×

×

×

×

×

×突破一

硝酸的性質1.(2023·廣東珠海斗門一中月考)硝酸被稱為“國防工業之母”是因為它是制取炸藥的重要原料。下列實驗事實與硝酸的性質不相對應的一組是(

)A.濃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變紅后褪色——酸性和強氧化性B.不能用稀硝酸與鋅反應制氫氣——強氧化性C.要用棕色瓶盛裝濃硝酸——不穩定性D.能使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的紅色褪去——強氧化性

D2.(2022·廣東中山第二中學月考)下列對硝酸的認識正確的是(

)A.濃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強氧化性B.銅與稀硝酸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可用鋁制或鐵制容器盛裝稀硝酸D.在銅與濃硝酸的反應中,硝酸只體現氧化性,沒有體現酸性

A

突破二

硝酸與金屬反應的計算3.將一定質量的鎂、銅合金加入稀硝酸中,合金完全溶解,假設反應過程中還原產物全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質的量濃度為3mol·L-1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測得生成沉淀的質量比原合金的質量增加5.1g,則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反應中轉移電子的總物質的量為0.2molB.反應過程中,消耗硝酸的物質的量為0.3molC.沉淀完全時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為100mLD.開始加入合金的質量可能為6.4g

D研解素養悟法獵技2?提升能力篇氮及其化合物的轉化1.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環

2.含氮元素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1)牢記一條轉化主線,側重于物質之間轉化的條件及產物:(2)明確含氮物質的連續氧化關系:

3.氮元素的價類二維圖氮元素有多種可變化合價,物質的種類較多,在復習時要從物質類別和價態變化理解這些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2022·廣東茂名高州期末)下圖是某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其中正鹽g與NaOH反應可生成f,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c大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可經催化氧化生成dB.c和d都可用排水法收集C.b的濃溶液具有吸水性,可用來干燥氣體D.實驗室制備f時,可以將其濃溶液滴入堿石灰中進行制取

D

【解析】g能與NaOH反應生成氫化物,則g是銨鹽,f是氨氣,d是二氧化氮,c是一氧化氮,e是氮氣,b是硝酸,a是硝酸鈉。(2023·河北二模)氨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根據如圖轉化判斷下列有關表述正確的是(

)

A.濃硝酸見光易分解且易揮發,應用棕色試劑瓶盛放且用膠塞密封B.戊與丁反應時,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C.實驗室中可以采取加熱甲物質的方法制取氨氣D.向飽和NaCl溶液中依次通入過量的CO2和NH3,然后過濾可制得乙

B1.自然界中時刻存在著氮的轉化。實現氮按照一定方向轉化一直是科學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下圖為N2分子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一系列轉化的示意圖: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N2→NH3,NH3→NO均屬于氮的固定B.催化劑a作用下氮原子發生了氧化反應C.催化劑a、b表面均未發生共價鍵的斷裂D.使用催化劑a、b均可以提高單位時間內生成物的產量

D2.(2023·全國模擬預測)氨和硝酸是重要的化工產品,工業合成氨及制備硝酸的流程如圖: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氨分離器”中主要應用了氨氣易液化的性質B.工業上可用鐵槽車儲運濃硝酸C.流程中的轉化涉及復分解反應D.為提高氮的利用率,尾氣可循環進入“合成塔”

C3.(2022·江蘇卷)氮及其化合物的轉化具有重要應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將N2轉化為NH3B.侯氏制堿法以H2O、NH3、CO2、NaCl為原料制備NaHCO3和NH4ClC.工業上通過NH3催化氧化等反應過程生產HNO3D.多種形態的氮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環”

A4.(2022·廣東惠州期末)氨既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又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圖為合成氨以及氨氧化物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圖:(1)合成塔中,反應開始進行時需要加熱,加熱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開始后停止加熱,發現反應更加劇烈,由此可知該反應是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促使反應發生,加快反應速率放熱(2)從合成器中分離出氨,主要利用了氨氣________的性質;從氨分離器中分離出的另兩種氣體可回到________(填寫裝置名稱)中再利用。(3)請寫出氧化爐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用單線橋法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4)向吸收塔中通入過量A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尾氣處理裝置中含有少量的NO2,可用NH3將其還原成不污染環境的氣體,該反應方程式是

易液化合成塔

空氣(或氧氣)

將NO氧化成NO2

(5)硝酸可氧化絕大多數金屬,而工業上盛裝大量濃硝酸可用鋁制容器,原因是

(6)①可利用濃鹽酸檢驗氨氣管道是否泄漏,若泄漏,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該反應方程式是

。②氯化銨是一種高效氮肥,但因其__________________,必須置于陰涼處保存。硝酸銨也是一種高效氮肥,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必須做改性處理后才能施用。

常溫下,濃硝酸可使鋁鈍化

產生白煙

受熱易分解受到撞擊(或遇熱)易爆炸

真題體驗領悟高考31.(2022·北京卷)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夾持裝置略)進行實驗,b中現象不能證明a中產物生成的是(

)選項a中反應b中檢測試劑及現象A濃HNO3分解生成NO2淀粉?KI溶液變藍BCu與濃H2SO4生成SO2品紅溶液褪色C濃NaOH與NH4Cl溶液生成NH3酚酞溶液變紅DCH3CHBrCH3與NaOH乙醇溶液生成丙烯溴水褪色

A2.(2023·廣東卷)下列陳述Ⅰ與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陳述Ⅰ陳述ⅡA將濃硫酸加入蔗糖中形成多孔炭濃硫酸具有氧化性和脫水性B裝有NO2的密閉燒瓶冷卻后顏色變淺NO2轉化為N2O4的反應吸熱C久置空氣中的漂白粉遇鹽酸產生CO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O3D1mol·L-1NaCl溶液導電性比同濃度醋酸強NaCl溶液的pH比醋酸的高A.A

B.B

C.C

D.D

A

【解析】蔗糖在濃硫酸作用下形成多孔炭主要是蔗糖在濃硫酸作用下脫水,得到碳和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體現濃硫酸具有氧化性和脫水性,A正確;裝有NO2的密閉燒瓶冷卻后顏色變淺,降低溫度,平衡向生成N2O4方向移動,則NO2轉化為N2O4的反應為放熱,B錯誤;久置空氣中的漂白粉遇鹽酸產生CO2是由于次氯酸鈣變質,次氯酸鈣和空氣中二氧化碳、水反應生成碳酸鈣,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C錯誤;1

mol·L-1

NaCl溶液導電性比同濃度醋酸強,氯化鈉是強電解質,醋酸是弱電解質,導電性強弱與NaCl溶液的pH比醋酸的高無關系,D錯誤。3.(2023·北京卷)一種分解氯化銨實現產物分離的物質轉化關系如下,其中b、d代表MgO或Mg(OH)Cl中的一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c分別是HCl、NH3B.d既可以是MgO,也可以是Mg(OH)ClC.已知MgCl2為副產物,則通入水蒸氣可減少MgCl2的產生D.等壓條件下,反應①、②的反應熱之和,小于氯化銨直接分解的反應熱

C

×

×

×

√5.(2022·海南卷)磷酸氫二銨[(NH4)2HPO4]常用于干粉滅火劑。某研究小組用磷酸吸收氨氣制備(NH4)2HPO4,裝置如圖所示(夾持和攪拌裝置已省略)。回答問題:(1)實驗室用NH4Cl(s)和Ca(OH)2(s)制備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2)現有質量分數為85%,密度為1.7g·mL-1的濃H3PO4。若實驗需100mL1.7mol·L-1的H3PO4溶液,則需濃H3PO4

mL(保留一位小數)。(3)裝置中活塞K2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過程中,當出現___________現象時,應及時關閉K1,打開K2。(4)當溶液pH為8.0~9.0時,停止通入NH3,即可制得(NH4)2HPO4溶液。當pH>10.0時,若繼續通入NH3,溶液中OH-、________和________(填離子符號)濃度明顯增加。

(5)若本實驗不選用pH傳感器,還可選用________作指示劑,當溶液顏色由________變為________時,停止通入NH3。11.5

平衡氣壓防倒吸倒吸

酚酞

無色淺紅色

配套訓練4(本欄目對應配套訓練P40~42)[A組·基礎練習]1.氮是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氮氣既可作氧化劑又可作還原劑B.氮氣和氧氣在放電條件下直接生成NO2C.氮氣是工業合成氨的原料之一D.氮的固定是將大氣中的氮氣轉化成氮的化合物

B2.(2022·廣東梅州中學段考)下列關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N2化學性質穩定,是因為分子內氮氮三鍵很強B.NO、NO2均為大氣污染氣體,在大氣中可穩定存在C.可用濃鹽酸檢測輸送NH3的管道是否發生泄漏D.HNO3具有強氧化性,可溶解銅、銀等不活潑金屬

B3.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劑B.與金屬反應時,稀HNO3可能被還原為更低價態,稀HNO3的氧化性弱于濃HNO3的C.銨鹽受熱易分解,因此貯存銨態氮肥時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陰涼通風處D.稀HNO3與活潑金屬反應時有氫氣產生

D4.探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過程中,下列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A.圖①將集有氨氣的試管倒扣于水槽中,液體迅速充滿試管,說明NH3極易溶于水B.將圖②燒杯中的H2O改為NaOH溶液,噴泉實驗的效果會更好C.圖③加熱NH4HCO3固體,觀察到固體逐漸減少,試管口有液滴產生,說明NH4HCO3具有熱不穩定性D.將紅熱的鉑絲伸入如圖④所示的錐形瓶中,瓶口出現少量的紅棕色氣體,說明氨氣催化氧化的產物中有NO2

D5.(2023·西安模擬)空氣中的氮氣可通過人工固氮獲得氨氣。氨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過氨氧化法可制得硝酸,反應過程如圖:硝酸是一種強氧化性酸,制硝酸工業產生的尾氣中含有氮氧化物,應處理后才能排放。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常溫下,濃硝酸可盛放在鋁制或鐵制容器中B.BaSO3固體能溶于稀硝酸,生成Ba(NO3)2,放出SO2氣體C.工業上,當轉化①的反應達到平衡時,需不斷地從混合氣體中分離出NH3,將未反應的原料氣送回合成塔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轉化④中,當V(NO2)∶V(O2)=4∶1時,理論上NO2全部轉化為HNO3

B

B

[B組·提高練習]7.在NO催化下,丙烷與氧氣反應制備丙烯的部分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含N分子參與的反應一定有電子轉移B.由NO生成HONO的反應歷程有2種C.增大NO的量,C3H8的平衡轉化率不變D.當主要發生包含②的歷程時,最終生成的水減少

D

8.(2022·廣東廣大附中、鐵一、廣外聯考)下圖表示鐵與不同密度硝酸反應時,還原產物百分比與硝酸密度的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B

9.某同學做如下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C

10.噴泉實驗的裝置如下圖所示。應用下列各組氣體—溶液,能出現噴泉現象的是(

)選項氣體溶液AH2S稀鹽酸BHCl稀氨水CNO稀硫酸DCO2飽和NaHCO3溶液

B11.(2022·浙江卷6月)氨基鈉(NaNH2)是重要的化學試劑,實驗室可用下圖所示的裝置(夾持、攪拌、尾氣處理裝置已省略)制備。

請回答:(1)Fe(NO3)3·9H2O的作用是

;裝置B的作用是

。(2)步驟Ⅰ,為判斷密閉體系中的空氣是否排盡,請設計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