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省名校聯盟2025年高考模擬卷(調研卷)語文(五)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大會閉幕以后,很多同志將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將要分赴各個戰場。同志們到各地去,要宣傳大會的路線,并經過全黨同志向人民作廣泛的解釋。我們宣傳大會的路線,就是要使全黨和全國人民建立起一個信心,即革命一定要勝利。首先要使先鋒隊覺悟,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但這還不夠,還必須使全國廣大人民群眾覺悟,甘心情愿和我們一起奮斗,去爭取勝利。要使全國人民有這樣的信心:中國是中國人民的,不是反動派的。中國古代有個寓言,叫作“愚公移山”。說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華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門南面有兩座大山擋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作太行山,一座叫作王屋山。愚公下決心率領他的兒子們要用鋤頭挖去這兩座大山。有個老頭子名叫智叟的看了發笑,說是你們這樣干未免太愚蠢了,你們父子數人要挖掉這樣兩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說: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兒子,兒子死了,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這兩座山雖然很高,卻是不會再增高了,挖一點就會少一點,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駁了智叟的錯誤思想,毫不動搖,每天挖山不止。這件事感動了上帝,他就派了兩個神仙下凡,把兩座山背走了。現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一座叫作帝國主義,一座叫作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早就下了決心,要挖掉這兩座山。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不斷地工作,我們也會感動上帝的。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全國人民大眾一齊起來和我們一道挖這兩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昨天有兩個美國人要回美國去,我對他們講了,美國政府要破壞我們,這是不允許的。我們反對美國政府扶蔣反共的政策,但是我們第一要把美國人民和他們的政府相區別,第二要把美國政府中決定政策的人們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員相區別。我對這兩個美國人說:告訴你們美國政府中決定政策的人們,我們解放區禁止你們到那里去,因為你們的政策是扶蔣反共,我們不放心。假如你們是為了打日本,要到解放區是可以去的,但要訂一個條約。倘若你們偷偷摸摸到處亂跑,那是不許可的。赫爾利已經公開宣言不同中國共產黨合作,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到我們解放區去亂跑呢?美國政府的扶蔣反共政策,說明了美國反動派的猖狂。但是一切中外反動派的阻止中國人民勝利的企圖,都是注定要失敗的。現在的世界潮流,民主是主流,反民主的反動只是一股逆流。目前反動的逆流企圖壓倒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的主流,但反動的逆流終究不會變為主流。現在依然如斯大林很早就說過的一樣,舊世界有三個大矛盾:第一個是帝國主義國家中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第二個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第三個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帝國主義宗主國之間的矛盾。這三種矛盾不但依然存在,而且發展得更尖銳了,更擴大了。由于這些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所以雖有反蘇反共反民主的逆流存在,但是這種反動逆流總有一天會要被克服下去。(摘編自毛澤東《愚公移山》)材料二:愚公移山精神發軔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賡續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中華傳統文化基因。她從中國古代典籍中走來。從列子《湯問》篇開始,散記于之后歷代的文章、尺牘、奏章之中,承載著文人墨客對世事人生艱辛的詠嘆和對鍥而不舍、有志竟成的闡發。她從近代“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走來。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瓜分豆剖,無數仁人志士以愚公之志前赴后繼、上下求索,都未能改變“四萬萬人齊落淚,天涯何處是神州”的悲催國運。她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踐踏下警醒。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巫山為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但愈挫愈勇,國難當頭、天災人禍來襲,民族精神就會迸發出來。1931年9月18日日本開始侵占東北,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略中國,平津失守,上海失守,南京失守,廣州失守,武漢失守,“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愚公移山精神如涓涓細流終于匯聚成救亡圖存的巨流。她在中國共產黨追求初心使命一路艱辛跋涉過程中逐漸升華生成。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肩負起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從上海望志路、南湖紅船,井岡山之火、南昌城頭槍聲,到二萬五千里漫漫長征路,風雨兼程,幾經挫折。遵義會議開始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被后來稱為“決定中國之命運”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進一步鞏固了毛澤東同志在全黨的領導地位。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歷史地選擇了毛澤東。濫觴于遠古的愚公移山寓言故事,正是因為毛澤東主席才完成精神層面上質的飛躍,真正成為一種中華民族精神、中國革命精神,甚至成為人類思想寶庫中的璀璨明珠。(摘編自張戰偉《毛澤東對愚公移山精神的闡釋與升華》)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革命要取得勝利,一要使我們的先鋒隊覺悟,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二要團結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奮斗。B.愚公移山的故事表明,智叟并不“智”,生活中有時也是這樣,看似“智”的人,缺少堅定的信念,往往不能成功。C.愚公理論包含辯證法,愚公雖然看似“愚”,但他挖山不止,且子孫無窮,而山不增高,故能成功。D.“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精神賡續了“愚公移山”精神,都表現了自立自強的精神,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共產黨人如果都具有愚公精神,就一定能挖掉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兩座大山。B.如果美國政府扶蔣反共,我們就不能讓代表美國政府利益的人到解放區那里。C.美國反動派雖然猖狂,但因其本身具有反動逆流的本質,其反動政策注定會失敗。D.愚公移山精神誕生于古代典籍,其內涵不斷發展豐富,成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3.下列選項與材料一中愚公移山精神的內涵不一致的一項是()A.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B.有人采訪袁隆平院士成功原因,他說:專注地做好一件事,無論它是大還是小,都用心去做。C.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華羅庚D.扎根群眾、聯系群眾、宣傳群眾、武裝群眾、團結群眾、依靠群眾,就能無往而不勝。4.材料一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簡要分析。5.請結合材料二,探討愚公移山精神是如何成為一種中華民族精神、中國革命精神的。(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冬窩子李娟所謂“冬窩子”,不是指具體的某一個地方,而是游牧民族所有的冬季放牧區。從烏倫古河以南廣闊的南戈壁,一直到天山北部的沙漠邊緣,冬窩子無處不在。那些地方地勢開闊,風大,較之北部地區氣候相對暖和穩定,降雪量也小,羊能夠用蹄子扒開薄薄的積雪尋食下面的枯草,而適當的降雪量又不會影響牧民們的生活用水和牲畜的飲用水。冬牧場遠比夏牧場干涸、貧瘠,每家每戶的牧地因此非常闊大,一家遠離一家,交通甚為不便,甚至可算是“與世隔絕”。進入冬窩子的牧民們,在大地起伏之處尋找最合適的背風處的洼陷地,挖一個一兩米深的坑,坑上搭幾根木頭,鋪上干草束,算作頂子。再修一條傾斜的通道通向坑里,裝扇簡陋的木門,便成了冬天的房子:地窩子。于是,在無數個冬天里,一家人便有了擋風避寒之處。地窩子都不會很大,頂多十來個平方。一面長長的大床榻加一只爐子,一個小小的廚房角落,便抵得滿滿當當。人們在其中生活,摩肩促膝,實在沒什么私密性可言……總之,去冬窩子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可選擇的范圍小之又小。就這樣,最終選擇了居麻一家。居麻很能說些漢話,他家搬家路程為三天。居麻夫妻倆年近半百,隨行的只有一個十九歲的女兒加瑪——真是再理想不過啦!確定了人家后,我便開始做各項準備。想到駱駝負重時的可憐樣兒,我狠著心把行李精了又精,減了又減。結果失策了,出發時才曉得居麻家雇了汽車拉行李——汽車搬多少東西都不會嫌累的。于是他們家無論什么樣的破瓶爛罐碎布頭全捎進了沙漠。于是未來的日子里,我就兩身換洗的內衣和一件外套(臟到合影時,我覺得都沒人愿意和我站在一起……)。保暖用品只準備了最基本的羽絨衣、駝毛棉褲和圍巾手套帽子之類。鞋倒帶了兩雙。后來事實證明,一雙就夠了。冬窩子里不是雪地就是沙地,一點也不費鞋。上路時穿的衣物倒是準備得相當充分,有一件羊皮軍大衣和一條帶羊毛的皮褲。畢竟大冷天的,長時間騎馬可不是件舒服事。另外上路時穿的鞋也是個大問題。一般牧民在買鞋時會選擇大兩個碼的,可多穿兩雙厚襪子。我思前想后,穿了雙大八個碼的……于是,我的襪子穿得比誰都多。只是矮個兒穿大鞋相當招眼,像踩著兩只船一樣,劃過來,劃過去。為了一路上武裝得最為合理、舒適,我在家里反復試穿,不時更換方案。系圍巾還是戴脖套?使用哪頂帽子?哪雙手套更實用?……在臨行前的最后兩天里,我頻頻深入阿克哈拉公路南面的荒野中,頂風走很遠,把所有行頭一一試了一遍,以實際效果敲定了最終方案——下身從里到外依次是:棉毛褲、保暖絨褲、駝毛棉褲、夾棉的不透氣的棉罩褲、羊毛皮褲。上身依次是:棉毛衣、薄毛衣、厚毛衣、棉坎肩、羽絨外套、羊皮大衣。再加上皮帽子、脖套、圍巾、口罩、手套。這么一來,深感在御寒上完全能做到萬無一失!唯一的問題是,如此全副武裝壓得人氣都喘不勻了,胳膊也抬不起,脖子也扭不動,口水都咽不下去……肩、頸部更是血脈不通,又酸又沉。全身披掛地在房間里只轉了幾圈,就累得大喘氣。想到就這樣扛著二十多斤的衣物,騎七八個鐘頭的馬,很是憂慮:豈不壓死了?然而后來事實證明,一旦進入荒野的寒冷空氣中,根本顧不了那么多了。什么脖子扭不動啊,胳膊抬不起啊,酸沉無力啊……根本沒那回事,在那樣的時候,就算穿一身預制板恐怕也沒啥感覺。此行還有一個對象覺得有必要準備,就是溫度計。可我找遍了阿爾泰市與富蘊縣也沒買到專業的便攜式溫度計。最后只好買了把一尺多長的大家伙,安慰自己:大了不容易丟。拿回家試了幾天,倒是蠻準的,只可惜最低只能測到零下三十五度,遇到零下四十多度的高寒天氣就只能估算了。還有一項重大準備是理發。預感到未來幾個月內可能洗不成頭了(其實還是洗了幾次的……),我打算剪那種比光頭稍長一些的短發。可恨的是,經營村里唯一一家理發店的姑娘瑪依拉正在談戀愛,不好好做生意,整天神出鬼沒。她的店一天去十次,有八次是關著的。另外兩次要么有人正在理,要么熱水沒燒好,讓我再等一個小時,不用說,一個小時后,又沒人影兒了。弄得我很惱火,干脆自己胡亂剪了剪就上路了。于是乎,此后的日子里,每當面對客人或出門做客時,頭發是最傷我自尊心的東西……同時,我下定決心學習哈語,并且很有野心,不但要學說,還要學寫。我特意借了一套哈語自學材料,準備大干一場。然而真學起來談何容易!雖說阿拉伯字母只比拉丁字母多出來六個,但頓感千軍萬馬,氣勢洶洶。一根舌頭根本不夠用。書寫起來更是曲里拐彎,千頭萬緒,一堆扯不清的亂線頭似的……總之,準備應該是充分的,出發卻極不順利。居麻家不是今天丟了幾只羊,就是明天找不到駱駝了,日子一天天往后拖。加之快十一月底了,雪又遲遲不下。在沙漠里,雪是唯一的水源,如果沒有雪,人畜都活不下去。于是那段時間,出發的日子像是遙遙無期似的,弄得人緊張又焦慮。(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為估計到去“冬窩子”時運送物資的不方便,作者將自己的行李減了又減,結果出發時才曉得居麻家雇了汽車拉行李,這一結果讓人哭笑不得。B.作者去“冬窩子”時準備的衣物相當充分,這身裝備雖然讓人看起來笨重無比,但實際上讓她在“冬窩子”里的一段生活過得無比從容,得心應手。C.作者敘述出發前的理發遭遇,給人一種吐槽的感覺,雖然作者對理發姑娘瑪依拉很惱火,但是讀者會覺得作者的經歷很有趣。D.文章敘述自己去“冬窩子”的準備過程,重點寫了自己在準備中遇到了一些尷尬事,側面襯托出冬季牧民生活環境的惡劣。7.關于文中倒數第二段這個段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此段表現了作者好學的一面,不但要學說哈語,還要學寫哈語,而且為此做了準備。B.此段寫作者學哈語時的真切感受,連用成語,不求準確,但求傳神,詼諧活潑。C.此段內容表面上與“冬窩子”關系不大,但也是作者為去“冬窩子”做準備一部分。D.此段運用夸張、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作者學哈語時遇到的困難。8.李娟曾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獎,其頒獎詞是這樣的:“李娟的散文有一種樂觀豁達的游牧精神。她的文字獨具性靈,透明而慧黠,邊疆生活在她的筆下充滿跳蕩的生機和詩意。”請聯系本文加以分析。9.本文主要內容是去“冬窩子”前的準備工作,但是作者為什么要以“冬窩子”為題呢?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貞觀三年,績[注]與突厥戰,走之。引兵與李靖合,因曰:“頡利若度磧,保于九姓,果不可得,我若約赍薄之,不戰縛虜矣。”靖大喜,以與己合,于是意決。靖率眾夜發,績勒兵從之。頡利欲走磧績前屯磧口不得度由是酋長率部落五萬降于績。詔拜光祿大夫,行并州大都督府長史。帝嘗曰:“煬帝不擇人守邊,勞中國筑長城以備虜。今我用績守并,突厥不敢南,賢長城遠矣!”績既忠力,帝謂可托大事。嘗暴疾,醫曰:“用須灰可治。”帝乃自翦須以和藥。及愈,入謝,頓首流血。帝曰:“吾為社稷計,何謝為!”后留宴,顧曰:“朕思屬幼孤,無易公者。公昔不遺李密,豈負朕哉?”績感涕,因嚙指流血。俄大醉,帝親解衣覆之。帝疾,謂太子曰:“爾于績無恩,今以事出之,我死,宜即授以仆射,彼必致死力矣!”乃授疊州都督。高宗立,召授檢校洛州刺史、洛陽宮留守,進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參掌機密,遂為尚書左仆射。帝欲立武昭儀為皇后,畏大臣異議,未決。李義府、許敬宗又請廢王皇后。帝召績與長孫無忌、于志寧、褚遂良計之,績稱疾不至。帝曰:“皇后無子。罪莫大于絕嗣,將廢之。”遂良等持不可,志寧顧望不對。帝后密訪績。答曰:“此陛下家事,無須問外人。”帝意遂定,而王后廢。詔績、志寧奉冊立武氏。帝東封泰山,為封禪大使。嘗墜馬傷足,帝以所乘馬賜之。總章二年,卒,年八十六。績本二名,至高宗時,避太宗偏諱,故但名績。后配享高宗廟廷。(節選自《新唐書·李績列傳》)材料二:太宗遷李世績為疊州都督,而敕高宗曰:“汝與之無恩,我死,汝用為仆射,以親任之。”是已明知世績之唯利是懷,一奪予之間而相形以成恩怨,其為無賴之小人,灼然見矣;而委之以相柔弱之嗣君,不亦愚乎!長孫無忌之勛戚可依也,褚遂良之忠貞可托也,世績何能為者?高祖不察而許為純臣,太宗不決而托以國政,利在高宗,則為高宗用,利在武氏,則為武氏用。唯世績之視利以為歸,而操利以籠之,早已為世績所窺見,以益歆于利。“家事”一言,而社稷傾于武氏,所必然矣。若謂其才智有余,任之以邊陲可矣,錮之于疊州,唐惡從而亂哉!(節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二十)[注]績(594~669),隋末至唐朝初年名將,原名徐世績,字懋公,后賜姓李,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去“世”字,單名“績”。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頡利欲A走磧B績前屯C磧口D不得度E由是F酋長率部落五萬G降于績。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薄,迫近,與《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的“薄”意思相同。B.中國,指中原地區,與“李憑中國彈箜篌”的“中國”意思相同。C.敕,告誡,與白居易《賣炭翁》“手把文書口稱敕”的“敕”意思不同。D.惡,相當于“何”“怎么”,與《墨子·兼愛》“惡施不孝”的“惡”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和突厥作戰時,李績與李靖的想法一致,不想讓頡利越過沙漠,受到九姓部落的保護;于是李靖率兵連夜出發,李績統軍跟隨,取得了對突厥作戰的勝利。B.太宗皇帝在李績突然生病的時候,聽從太醫的要求,剪掉自己的胡須燒成灰用來和藥;李績病好后入朝,磕頭出血,太宗認為自己是為國家考慮,不用感謝。C.高宗皇帝要立武昭儀為皇后,召李績、褚遂良等人商議廢王皇后,李績稱病不到,褚遂良等堅持不同意,于志寧不發表意見;皇帝密訪李績,李績提醒其自作決斷。D.王夫之認為,長孫無忌、褚遂良是可以依賴、值得托付的,李世績則不然;如果說李世績才智有余,那對他委以邊疆重任就可以了,把他禁錮在疊州是件好事情。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今我用績守并,突厥不敢南,賢長城遠矣!(2)唯世績之視利以為歸,而操利以籠之,早已為世績所窺見,以益歆于利。14.太宗為何托孤于李績?王夫之為什么認為太宗“不亦愚乎”?請簡要概括。(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辛棄疾細把君詩說:恍余音、鈞天浩蕩①,洞庭膠葛②。千丈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發。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金屋冷,夜調瑟。去天尺五君家別③。看乘空、魚龍慘淡,風云開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消殘戰骨。嘆夷甫④諸人清絕!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⑤。南共北,正分裂![注]①鈞天浩蕩:《史記·趙世家》記趙筒子言:“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游于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人心。”②洞庭膠葛:《莊子·天運》記黃帝“張《咸池》之樂于洞庭之野”。《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張樂乎膠葛之宇。”李善注引郭璞曰:“(膠葛)言曠遠深貌也。”③去天尺五君家別:杜叔高雖然姓杜,但與歷史上“去天尺五”的杜家有所不同,言杜叔高的家族昔盛今衰。北朝長安城南有杜、韋兩大家族,深受皇帝寵信,權勢熏天,民謠有“城南韋杜,去天尺五”。④夷甫:《晉書·王衍傳》載王衍《字夷甫)唯尚清談,不問世事。⑤檐間鐵:《蕓窗私志》載晉元帝用薄玉片作龍形,以線縷懸于檐間,取其因風相擊之聲為娛。民間仿效,以鐵片作馬形代之。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的開頭“細把君詩說”,已現愛重之意,因為愛之深,所以說之細。B.“恍余音”至“毛發”句從詩作的聲韻、風格兩個不同角度進行品評。C.詞人善用典,“嘆夷甫諸人清絕”一句,表達出詞人對清談崇尚之意。D.本詞在慰勉朋侶中融入憂傷時世之感,故雖是送別之作,亦有悲壯之情。16.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肝肺皆冰雪”句與本詞“惟有層冰積雪”句皆以“冰雪”為喻,但兩句本體喻體相似點有所不同,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陳情表》中“______,______”兩句話,是他列舉自己和祖母年齡之后,很自然得出的結論,較好解決了忠孝不能兩全的問題。(2)我們讀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兩句,仿佛看到綠水繚繞草堂,有靈性的、只肯與沒有算計之心的人來往的鷗鳥不時與詩人相伴,想來詩人是快樂的。(3)芍藥是我國栽培歷史最悠久的觀賞花卉之一,復興中學高三5班舉行“詠芍藥詩詞名句吟誦”活動,李帥同學吟誦的“______,______”兩句就很好。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過了布爾津,大巴車轉向北行駛,不斷爬高,接著進入禾木草原。禾木河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其間,(甲)。盆地周圍山林茂密,蒼翠欲滴;河邊草地A,遍地牛羊。好一派迷人的草原景色。接近禾木村,公路兩旁的草更密,花更多,林更深,仿佛天也更藍,禾木村就坐落在海拔1300米的河谷間,這是一個原始的、充滿游牧文化氣息的村落。說它原始,你看那草場:猶如延綿不斷的綠色地毯,野草瘋長,野花競開;沒有人工栽培,純粹是自由自在地生,無拘無束地長。說它原始,你看那樹木:山上的松林,河邊的白樺,一片連著一片,濃密青翠;沒有砍伐,沒有修剪,也是自由自在地生,無拘無束地長。說它原始,你看那河流:清澈純凈,河水不深但沒有污染;它輕輕吟唱著,不緊不慢地流淌,歲月有多長它就有多長。走進村子,我們驚訝地看到無數的木頭房屋,一棟棟,一排排,B地分布在草地上。房屋的結構很有特點,都是人字屋頂的平房,沒有樓房,沒有大廈,也沒有亭臺樓閣。而且這些房屋全部是木料建筑的,①連院落的圍墻也是木柵欄,墻壁是原木,屋頂是木板,門窗都是木質的,就像童話里小矮人的小木屋,原始而又古樸。由于小木屋比較低矮,②在冬天大雪降臨時,常常把木屋的下半截埋住,這樣反而使房子更加保暖。中午,我們走過禾木橋,爬上河西一個觀景臺。(乙),那一棟棟的小木屋和成群結隊的牛羊,與森林、草地、藍天、白云構成了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我注意到,村子及周邊竟然沒有一塊耕地,甚至連菜園也沒看到。整個村子除了木屋和街道,就是雜草和野花。目之所及,更看不到工廠和礦山、鐵路和機場。這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遠離現代生活節奏的原始部落。18.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19.請在文中AB兩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0.文中畫橫線的部分,如果寫成“河水嘩嘩作響,慢慢流淌,和歲月一樣悠長”,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21.文中①②兩處畫波浪線的句子表述不當,請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2.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禾木村的突出特點,你認為應該是哪個詞?為什么?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本試卷現代文閱讀Ⅰ提到的“愚公”與“智叟”,現實中并不鮮見。那么,究竟何為“愚”?何為“智”?生活中的你又將如何抉擇?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遼寧省名校聯盟2025年高考模擬卷(調研卷)語文(五)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大會閉幕以后,很多同志將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將要分赴各個戰場。同志們到各地去,要宣傳大會的路線,并經過全黨同志向人民作廣泛的解釋。我們宣傳大會的路線,就是要使全黨和全國人民建立起一個信心,即革命一定要勝利。首先要使先鋒隊覺悟,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但這還不夠,還必須使全國廣大人民群眾覺悟,甘心情愿和我們一起奮斗,去爭取勝利。要使全國人民有這樣的信心:中國是中國人民的,不是反動派的。中國古代有個寓言,叫作“愚公移山”。說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華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門南面有兩座大山擋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作太行山,一座叫作王屋山。愚公下決心率領他的兒子們要用鋤頭挖去這兩座大山。有個老頭子名叫智叟的看了發笑,說是你們這樣干未免太愚蠢了,你們父子數人要挖掉這樣兩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說: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兒子,兒子死了,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這兩座山雖然很高,卻是不會再增高了,挖一點就會少一點,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駁了智叟的錯誤思想,毫不動搖,每天挖山不止。這件事感動了上帝,他就派了兩個神仙下凡,把兩座山背走了。現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一座叫作帝國主義,一座叫作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早就下了決心,要挖掉這兩座山。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不斷地工作,我們也會感動上帝的。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全國人民大眾一齊起來和我們一道挖這兩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昨天有兩個美國人要回美國去,我對他們講了,美國政府要破壞我們,這是不允許的。我們反對美國政府扶蔣反共的政策,但是我們第一要把美國人民和他們的政府相區別,第二要把美國政府中決定政策的人們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員相區別。我對這兩個美國人說:告訴你們美國政府中決定政策的人們,我們解放區禁止你們到那里去,因為你們的政策是扶蔣反共,我們不放心。假如你們是為了打日本,要到解放區是可以去的,但要訂一個條約。倘若你們偷偷摸摸到處亂跑,那是不許可的。赫爾利已經公開宣言不同中國共產黨合作,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到我們解放區去亂跑呢?美國政府的扶蔣反共政策,說明了美國反動派的猖狂。但是一切中外反動派的阻止中國人民勝利的企圖,都是注定要失敗的。現在的世界潮流,民主是主流,反民主的反動只是一股逆流。目前反動的逆流企圖壓倒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的主流,但反動的逆流終究不會變為主流。現在依然如斯大林很早就說過的一樣,舊世界有三個大矛盾:第一個是帝國主義國家中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第二個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第三個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帝國主義宗主國之間的矛盾。這三種矛盾不但依然存在,而且發展得更尖銳了,更擴大了。由于這些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所以雖有反蘇反共反民主的逆流存在,但是這種反動逆流總有一天會要被克服下去。(摘編自毛澤東《愚公移山》)材料二:愚公移山精神發軔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賡續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中華傳統文化基因。她從中國古代典籍中走來。從列子《湯問》篇開始,散記于之后歷代的文章、尺牘、奏章之中,承載著文人墨客對世事人生艱辛的詠嘆和對鍥而不舍、有志竟成的闡發。她從近代“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走來。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瓜分豆剖,無數仁人志士以愚公之志前赴后繼、上下求索,都未能改變“四萬萬人齊落淚,天涯何處是神州”的悲催國運。她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踐踏下警醒。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巫山為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但愈挫愈勇,國難當頭、天災人禍來襲,民族精神就會迸發出來。1931年9月18日日本開始侵占東北,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略中國,平津失守,上海失守,南京失守,廣州失守,武漢失守,“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愚公移山精神如涓涓細流終于匯聚成救亡圖存的巨流。她在中國共產黨追求初心使命一路艱辛跋涉過程中逐漸升華生成。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肩負起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從上海望志路、南湖紅船,井岡山之火、南昌城頭槍聲,到二萬五千里漫漫長征路,風雨兼程,幾經挫折。遵義會議開始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被后來稱為“決定中國之命運”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進一步鞏固了毛澤東同志在全黨的領導地位。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歷史地選擇了毛澤東。濫觴于遠古的愚公移山寓言故事,正是因為毛澤東主席才完成精神層面上質的飛躍,真正成為一種中華民族精神、中國革命精神,甚至成為人類思想寶庫中的璀璨明珠。(摘編自張戰偉《毛澤東對愚公移山精神的闡釋與升華》)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革命要取得勝利,一要使我們的先鋒隊覺悟,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二要團結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奮斗。B.愚公移山的故事表明,智叟并不“智”,生活中有時也是這樣,看似“智”的人,缺少堅定的信念,往往不能成功。C.愚公的理論包含辯證法,愚公雖然看似“愚”,但他挖山不止,且子孫無窮,而山不增高,故能成功。D.“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精神賡續了“愚公移山”精神,都表現了自立自強的精神,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共產黨人如果都具有愚公精神,就一定能挖掉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兩座大山。B.如果美國政府扶蔣反共,我們就不能讓代表美國政府利益的人到解放區那里。C.美國反動派雖然猖狂,但因其本身具有反動逆流的本質,其反動政策注定會失敗。D.愚公移山精神誕生于古代典籍,其內涵不斷發展豐富,成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3.下列選項與材料一中愚公移山精神的內涵不一致的一項是()A.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B.有人采訪袁隆平院士成功的原因,他說:專注地做好一件事,無論它是大還是小,都用心去做。C.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華羅庚D.扎根群眾、聯系群眾、宣傳群眾、武裝群眾、團結群眾、依靠群眾,就能無往而不勝。4.材料一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簡要分析。5.請結合材料二,探討愚公移山精神是如何成為一種中華民族精神、中國革命精神的。【答案】1.D2.A3.C4.①類比論證,材料一第二段將《愚公移山》中愚公挖山不止感動上帝的故事,與中國共產黨下決心挖掉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兩座大山,能感動全中國的人民大眾這一前景類比,使全黨和全國人民建立起革命一定要勝利的信心。②舉例論證。材料一第三段舉了對待兩個美國人態度的例子,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區別對待美國人民與美國政府,美國政府中決定政策的人們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員的政策。③引用論證,材料一第四段引用斯大林的話,論證了由于這些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反動逆流總有一天會要被克服下去。5.①愚公移山精神本來是對世事人生艱辛的詠嘆和對鍥而不舍、有志竟成的闡發。②鴉片戰爭以后;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但愈挫愈勇,愚公移山精神逐漸演變成救亡圖存的精神。③毛澤東主席從反帝反封的角度對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進行闡發,使故事完成了精神層面上質的飛躍,真正成為一種中華民族精神、中國革命精神。【解析】【導語】材料一借《愚公移山》故事,闡述革命勝利需先鋒隊和人民群眾共同努力,表明反對美國扶蔣反共政策,指出反動逆流注定失敗。材料二梳理愚公移山精神從古代典籍發端,歷經近代磨難,到中國共產黨升華生成的過程,強調其成為民族和革命精神的演變。【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精神賡續了‘愚公移山’精神”錯誤,原文是“愚公移山精神發軔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賡續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中華傳統文化基因”,可見是愚公移山精神賡續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精神,并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精神賡續“愚公移山”精神。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容的推斷和辨析的能力。A.“共產黨人如果都具有愚公精神,就一定能……”錯誤,原又說“中國共產黨早就下了決心,……全國人民大眾一齊起來和我們一道挖這兩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表明共產黨人除了具有愚公精神,還需要宣傳動員全中國的人民大眾,僅共產黨人有愚公精神不能必然得出一定能挖掉兩座大山。故選A。【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愚公移山精神的內涵包括:堅持不懈的精神、目的專一的精神、團結人民的精神。A.表現了堅持不懈的精神,與愚公移山精神的內涵一致。B.表現了目標專一的精神,與愚公移山精神的內涵一致。C.體現的是華羅庚的愛國思鄉情懷,與愚公移山精神的內涵不一致。D.表現了團結人民的精神,與愚公移山精神的內涵一致。故選C。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①類比論證:在材料一中,作者講述了“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愚公面對太行山和王屋山這兩座大山,下定決心,率領子孫挖山不止,最終感動上帝,將山背走。而當時中國人民面臨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這“兩座大山”,中國共產黨同樣下了決心要挖掉它們。這里將愚公挖山的行為與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推翻“兩座大山”的行為進行類比,通過這種類比,生動形象地說明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取得革命的勝利。②舉例論證:材料一具體描述了“昨天有兩個美國人要回美國去,我對他們講了……”,以對待這兩個美國人的態度為例,明確指出“我們第一要把美國人民和他們的政府相區別,第二要把美國政府中決定政策的人們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員相區別”,并說明了不同情況下對美國人進入解放區的不同規定。通過具體的事例,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在對待美國相關問題上的明確政策,使論證更加具體、真實、有說服力。③引用論證:在材料一中,“現在依然如斯大林很早就說過的一樣,……第三個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帝國主義宗主國之間的矛盾”,作者引用了斯大林的話來闡述舊世界存在的矛盾,通過引用斯大林關于舊世界矛盾的論述,進一步論證了由于這些矛盾的存在和發展,雖然當前存在反蘇反共反民主的逆流,但這種反動逆流總有一天會被克服下去,增強了論證的可信度和說服力。【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文章的觀點態度的能力。①材料二開頭提到“愚公移山精神發軔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承載著文人墨客對世事人生艱辛的詠嘆和對鍥而不舍、有志竟成的闡發”,這表明愚公移山精神最初源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在古代典籍及歷代文人的作品中,它主要體現為對人生艱難的感慨以及對堅持不懈、堅定志向品質的表達,這是其作為一種精神內涵的原始基礎。②材料二“她從近代‘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走來。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瓜分豆剖,無數仁人志士以愚公之志前赴后繼、上下求索,……愚公移山精神如涓涓細流終于匯聚成救亡圖存的巨流”,在近代中國遭受列強侵略、民族面臨危機的情況下,愚公移山精神不再僅僅局限于個人的志向和品質層面,無數仁人志士以愚公的堅定信念和不屈精神,前赴后繼地為挽救民族危亡而努力,愚公移山精神逐漸演變成了救亡圖存的精神,成為了中華民族在面對外部侵略時團結抗爭的精神力量。③材料二“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真正成為一種中華民族精神、中國革命精神,甚至成為人類思想寶庫中的璀璨明珠”,中國共產黨在追求初心使命的過程中,毛澤東從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角度對愚公移山寓言故事進行了全新的闡釋和升華。他將愚公移山的精神與中國革命的目標和任務相結合,使這一古老的精神故事在精神層面實現了質的飛躍,成為了能夠引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中華民族精神和中國革命精神。(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冬窩子李娟所謂“冬窩子”,不是指具體的某一個地方,而是游牧民族所有的冬季放牧區。從烏倫古河以南廣闊的南戈壁,一直到天山北部的沙漠邊緣,冬窩子無處不在。那些地方地勢開闊,風大,較之北部地區氣候相對暖和穩定,降雪量也小,羊能夠用蹄子扒開薄薄的積雪尋食下面的枯草,而適當的降雪量又不會影響牧民們的生活用水和牲畜的飲用水。冬牧場遠比夏牧場干涸、貧瘠,每家每戶的牧地因此非常闊大,一家遠離一家,交通甚為不便,甚至可算是“與世隔絕”。進入冬窩子的牧民們,在大地起伏之處尋找最合適的背風處的洼陷地,挖一個一兩米深的坑,坑上搭幾根木頭,鋪上干草束,算作頂子。再修一條傾斜的通道通向坑里,裝扇簡陋的木門,便成了冬天的房子:地窩子。于是,在無數個冬天里,一家人便有了擋風避寒之處。地窩子都不會很大,頂多十來個平方。一面長長的大床榻加一只爐子,一個小小的廚房角落,便抵得滿滿當當。人們在其中生活,摩肩促膝,實在沒什么私密性可言……總之,去冬窩子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可選擇的范圍小之又小。就這樣,最終選擇了居麻一家。居麻很能說些漢話,他家搬家路程為三天。居麻夫妻倆年近半百,隨行的只有一個十九歲的女兒加瑪——真是再理想不過啦!確定了人家后,我便開始做各項準備。想到駱駝負重時的可憐樣兒,我狠著心把行李精了又精,減了又減。結果失策了,出發時才曉得居麻家雇了汽車拉行李——汽車搬多少東西都不會嫌累的。于是他們家無論什么樣的破瓶爛罐碎布頭全捎進了沙漠。于是未來的日子里,我就兩身換洗的內衣和一件外套(臟到合影時,我覺得都沒人愿意和我站在一起……)。保暖用品只準備了最基本的羽絨衣、駝毛棉褲和圍巾手套帽子之類。鞋倒帶了兩雙。后來事實證明,一雙就夠了。冬窩子里不是雪地就是沙地,一點也不費鞋。上路時穿的衣物倒是準備得相當充分,有一件羊皮軍大衣和一條帶羊毛的皮褲。畢竟大冷天的,長時間騎馬可不是件舒服事。另外上路時穿的鞋也是個大問題。一般牧民在買鞋時會選擇大兩個碼的,可多穿兩雙厚襪子。我思前想后,穿了雙大八個碼的……于是,我的襪子穿得比誰都多。只是矮個兒穿大鞋相當招眼,像踩著兩只船一樣,劃過來,劃過去。為了一路上武裝得最為合理、舒適,我在家里反復試穿,不時更換方案。系圍巾還是戴脖套?使用哪頂帽子?哪雙手套更實用?……在臨行前的最后兩天里,我頻頻深入阿克哈拉公路南面的荒野中,頂風走很遠,把所有行頭一一試了一遍,以實際效果敲定了最終方案——下身從里到外依次是:棉毛褲、保暖絨褲、駝毛棉褲、夾棉的不透氣的棉罩褲、羊毛皮褲。上身依次是:棉毛衣、薄毛衣、厚毛衣、棉坎肩、羽絨外套、羊皮大衣。再加上皮帽子、脖套、圍巾、口罩、手套。這么一來,深感在御寒上完全能做到萬無一失!唯一的問題是,如此全副武裝壓得人氣都喘不勻了,胳膊也抬不起,脖子也扭不動,口水都咽不下去……肩、頸部更是血脈不通,又酸又沉。全身披掛地在房間里只轉了幾圈,就累得大喘氣。想到就這樣扛著二十多斤的衣物,騎七八個鐘頭的馬,很是憂慮:豈不壓死了?然而后來事實證明,一旦進入荒野的寒冷空氣中,根本顧不了那么多了。什么脖子扭不動啊,胳膊抬不起啊,酸沉無力啊……根本沒那回事,在那樣的時候,就算穿一身預制板恐怕也沒啥感覺。此行還有一個對象覺得有必要準備,就是溫度計。可我找遍了阿爾泰市與富蘊縣也沒買到專業的便攜式溫度計。最后只好買了把一尺多長的大家伙,安慰自己:大了不容易丟。拿回家試了幾天,倒是蠻準的,只可惜最低只能測到零下三十五度,遇到零下四十多度的高寒天氣就只能估算了。還有一項重大準備是理發。預感到未來幾個月內可能洗不成頭了(其實還是洗了幾次的……),我打算剪那種比光頭稍長一些的短發。可恨的是,經營村里唯一一家理發店的姑娘瑪依拉正在談戀愛,不好好做生意,整天神出鬼沒。她的店一天去十次,有八次是關著的。另外兩次要么有人正在理,要么熱水沒燒好,讓我再等一個小時,不用說,一個小時后,又沒人影兒了。弄得我很惱火,干脆自己胡亂剪了剪就上路了。于是乎,此后的日子里,每當面對客人或出門做客時,頭發是最傷我自尊心的東西……同時,我下定決心學習哈語,并且很有野心,不但要學說,還要學寫。我特意借了一套哈語自學材料,準備大干一場。然而真學起來談何容易!雖說阿拉伯字母只比拉丁字母多出來六個,但頓感千軍萬馬,氣勢洶洶。一根舌頭根本不夠用。書寫起來更是曲里拐彎,千頭萬緒,一堆扯不清的亂線頭似的……總之,準備應該是充分的,出發卻極不順利。居麻家不是今天丟了幾只羊,就是明天找不到駱駝了,日子一天天往后拖。加之快十一月底了,雪又遲遲不下。在沙漠里,雪是唯一的水源,如果沒有雪,人畜都活不下去。于是那段時間,出發的日子像是遙遙無期似的,弄得人緊張又焦慮。(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為估計到去“冬窩子”時運送物資的不方便,作者將自己的行李減了又減,結果出發時才曉得居麻家雇了汽車拉行李,這一結果讓人哭笑不得。B.作者去“冬窩子”時準備的衣物相當充分,這身裝備雖然讓人看起來笨重無比,但實際上讓她在“冬窩子”里的一段生活過得無比從容,得心應手。C.作者敘述出發前的理發遭遇,給人一種吐槽的感覺,雖然作者對理發姑娘瑪依拉很惱火,但是讀者會覺得作者的經歷很有趣。D.文章敘述自己去“冬窩子”的準備過程,重點寫了自己在準備中遇到了一些尷尬事,側面襯托出冬季牧民生活環境的惡劣。7.關于文中倒數第二段這個段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此段表現了作者好學的一面,不但要學說哈語,還要學寫哈語,而且為此做了準備。B.此段寫作者學哈語時的真切感受,連用成語,不求準確,但求傳神,詼諧活潑。C.此段內容表面上與“冬窩子”關系不大,但也是作者為去“冬窩子”做準備的一部分。D.此段運用夸張、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作者學哈語時遇到的困難。8.李娟曾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獎,其頒獎詞是這樣的:“李娟的散文有一種樂觀豁達的游牧精神。她的文字獨具性靈,透明而慧黠,邊疆生活在她的筆下充滿跳蕩的生機和詩意。”請聯系本文加以分析。9.本文主要內容是去“冬窩子”前的準備工作,但是作者為什么要以“冬窩子”為題呢?【答案】6.B7.D8.①樂觀豁達的游牧精神表現在作品的主題:以“冬窩子”為代表的邊疆生活非常艱苦,但作者不以此為苦,反以為樂,充滿體驗感地去嘗試。②“文字獨具性靈,透明而慧黠”表現在作品的語言風格上:她的語言樸素,自然而又風趣幽默,如“于是,我的襪子穿得比誰都多,只是矮個兒穿大鞋相當招眼,像踩著兩只船一樣,劃過來,劃過去”。③“邊疆生活在她的筆下充滿跳蕩的生機和詩意”表現在作品內容上:如寫作者準備去“冬窩子”的各種裝備過程,夸張搞笑,尷尬而富有情趣。9.①“冬窩子”充滿異域風情,能夠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②“冬窩子”是貫穿全文的線索。通過對“冬窩子”的介紹、自己對“冬窩子”的向往、去“冬窩子”前的準備,都與“冬窩子”緊密相關。③文章的主題是表現西部牧民的生活風貌,而“冬窩子”正是牧民冬季生活的代表。【解析】【導語】《冬窩子》一文,開篇介紹冬窩子的概念、分布與優勢,凸顯其對游牧民族的意義。接著講述“我”選擇居麻一家并做準備的過程,從精簡行李的失策,到御寒裝備的糾結、學習哈語的艱難等,充滿生活氣息與小插曲。作者以平實幽默的語言,將冬牧場的艱苦與“我”的真實感受娓娓道來,展現出獨特的游牧生活風貌,也流露出對這種生活的好奇與探索,生動且富有韻味。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作品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B.“過得無比從容,得心應手”錯誤,從“我就兩身換洗的內衣和一件外套”可知,她過得挺窘迫,并不是“無比地從容”。故選B。【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重要情節、語段的作用的能力。D.“擬人”錯誤。此段運用了夸張(“千軍萬馬,氣勢洶洶”)和比喻(“一堆扯不清的亂線頭似的”)的修辭,生動寫出作者學哈語的困難,但沒有運用擬人修辭。故選D。【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的體裁特征和藝術特色的能力。①文章聚焦“冬窩子”的游牧生活,這里環境惡劣,牧地廣袤難行,地窩子狹小簡陋。但作者沒有絲毫退縮與抱怨,主動投身其中,精心籌備加入居麻一家。面對艱苦,她保持積極樂觀,將其視作珍貴經歷去體驗,這種對艱難生活的接納與熱愛,淋漓盡致地彰顯出樂觀豁達的游牧精神,也為全文奠定溫暖基調。②李娟行文質樸無華,卻滿含靈動巧思。描寫穿大碼鞋時,以“像踩著兩只船一樣,劃過來,劃過去”這般形象比喻,活畫出自己的滑稽模樣,毫無造作之感。看似平實的語言,巧妙傳遞出生活趣味,字里行間盡顯作者的聰慧俏皮,讓讀者忍俊不禁,足見其文字的獨特魅力。③在敘述前往“冬窩子”的準備階段,作者把試穿衣物的糾結、理發遇阻的無奈、學習哈語的艱難等日常點滴,以夸張且詼諧的筆觸娓娓道來。這些原本瑣碎甚至尷尬的小事,經她描繪,充滿戲劇性與生活氣息,為單調艱苦的邊疆生活增添盎然生機,使其洋溢著別樣詩意,令人讀來興味盎然,尷尬而富有情趣。【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標題的含義和作用的能力。①“冬窩子”這一名稱自帶獨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對于多數不熟悉游牧生活的讀者而言,極具神秘與新奇感。它代表著西部游牧民族獨有的冬季放牧區,這種異域風情的設定,如同磁石一般,瞬間抓住讀者眼球,勾起人們對其背后故事的強烈好奇,促使讀者迫不及待地深入文本,探尋關于“冬窩子”的種種奧秘。②文章開篇對“冬窩子”概念、位置、環境優勢等進行介紹,奠定了對這一特殊地域的認知基礎。接著敘述“我”因對“冬窩子”的向往,確定加入居麻一家。而后大篇幅描寫去“冬窩子”前在衣物、語言學習等各方面的準備。整個行文過程中,“冬窩子”始終貫穿其中,所有內容都圍繞它展開,成為串聯起文章各個部分的關鍵線索,使文章結構緊湊、邏輯連貫。③“冬窩子”承載著西部牧民冬季生活的全部縮影。牧民們在“冬窩子”搭建地窩子作為避風居所,在這片區域放牧求生。作者通過對“冬窩子”相關內容的描述,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生活設施,都能讓讀者直觀感受到牧民冬季生活的真實狀態,進而全方位展現西部牧民的生活風貌,有力地服務于文章主題。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貞觀三年,績[注]與突厥戰,走之。引兵與李靖合,因曰:“頡利若度磧,保于九姓,果不可得,我若約赍薄之,不戰縛虜矣。”靖大喜,以與己合,于是意決。靖率眾夜發,績勒兵從之。頡利欲走磧績前屯磧口不得度由是酋長率部落五萬降于績。詔拜光祿大夫,行并州大都督府長史。帝嘗曰:“煬帝不擇人守邊,勞中國筑長城以備虜。今我用績守并,突厥不敢南,賢長城遠矣!”績既忠力,帝謂可托大事。嘗暴疾,醫曰:“用須灰可治。”帝乃自翦須以和藥。及愈,入謝,頓首流血。帝曰:“吾為社稷計,何謝為!”后留宴,顧曰:“朕思屬幼孤,無易公者。公昔不遺李密,豈負朕哉?”績感涕,因嚙指流血。俄大醉,帝親解衣覆之。帝疾,謂太子曰:“爾于績無恩,今以事出之,我死,宜即授以仆射,彼必致死力矣!”乃授疊州都督。高宗立,召授檢校洛州刺史、洛陽宮留守,進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參掌機密,遂為尚書左仆射。帝欲立武昭儀為皇后,畏大臣異議,未決。李義府、許敬宗又請廢王皇后。帝召績與長孫無忌、于志寧、褚遂良計之,績稱疾不至。帝曰:“皇后無子。罪莫大于絕嗣,將廢之。”遂良等持不可,志寧顧望不對。帝后密訪績。答曰:“此陛下家事,無須問外人。”帝意遂定,而王后廢。詔績、志寧奉冊立武氏。帝東封泰山,為封禪大使。嘗墜馬傷足,帝以所乘馬賜之。總章二年,卒,年八十六。績本二名,至高宗時,避太宗偏諱,故但名績。后配享高宗廟廷。(節選自《新唐書·李績列傳》)材料二:太宗遷李世績為疊州都督,而敕高宗曰:“汝與之無恩,我死,汝用為仆射,以親任之。”是已明知世績之唯利是懷,一奪予之間而相形以成恩怨,其為無賴之小人,灼然見矣;而委之以相柔弱之嗣君,不亦愚乎!長孫無忌之勛戚可依也,褚遂良之忠貞可托也,世績何能為者?高祖不察而許為純臣,太宗不決而托以國政,利在高宗,則為高宗用,利在武氏,則為武氏用。唯世績之視利以為歸,而操利以籠之,早已為世績所窺見,以益歆于利。“家事”一言,而社稷傾于武氏,所必然矣。若謂其才智有余,任之以邊陲可矣,錮之于疊州,唐惡從而亂哉!(節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二十)[注]績(594~669),隋末至唐朝初年名將,原名徐世績,字懋公,后賜姓李,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去“世”字,單名“績”。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頡利欲A走磧B績前屯C磧口D不得度E由是F酋長率部落五萬G降于績。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薄,迫近,與《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的“薄”意思相同。B.中國,指中原地區,與“李憑中國彈箜篌”的“中國”意思相同。C.敕,告誡,與白居易《賣炭翁》“手把文書口稱敕”的“敕”意思不同。D.惡,相當于“何”“怎么”,與《墨子·兼愛》“惡施不孝”“惡”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和突厥作戰時,李績與李靖想法一致,不想讓頡利越過沙漠,受到九姓部落的保護;于是李靖率兵連夜出發,李績統軍跟隨,取得了對突厥作戰的勝利。B.太宗皇帝在李績突然生病的時候,聽從太醫的要求,剪掉自己的胡須燒成灰用來和藥;李績病好后入朝,磕頭出血,太宗認為自己是為國家考慮,不用感謝。C.高宗皇帝要立武昭儀為皇后,召李績、褚遂良等人商議廢王皇后,李績稱病不到,褚遂良等堅持不同意,于志寧不發表意見;皇帝密訪李績,李績提醒其自作決斷。D.王夫之認為,長孫無忌、褚遂良是可以依賴、值得托付的,李世績則不然;如果說李世績才智有余,那對他委以邊疆重任就可以了,把他禁錮在疊州是件好事情。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今我用績守并,突厥不敢南,賢長城遠矣!(2)唯世績之視利以為歸,而操利以籠之,早已為世績所窺見,以益歆于利。14.太宗為何托孤于李績?王夫之為什么認為太宗“不亦愚乎”?請簡要概括。【答案】10.BDE11.B12.B13.(1)現在我用李績防守并州,突厥不敢南侵,(好處)遠遠超過長城了!(2)李世績把利益看作依附的標準,而太宗操持利益來籠絡他,這一點早就被李世績窺測到,因而他更加貪圖利益。14.第一問:太宗認為李績能力出眾且忠誠于君主,當年不遺棄李密,自然也不會辜負自己,可以托付大事。第二問:太宗明知李世績唯利是圖,卻察而不決,依然委任他輔佐柔弱的嗣君,必會生出亂子。【解析】【導語】這兩則材料展現了李績在唐太宗和高宗時期的政治與軍事生涯,以及后世對其評價的復雜性。材料一通過具體事件,描繪了李績的忠誠與才能,突出了他在軍事上的成功和太宗對他的信任。材料二則從王夫之的視角出發,批評李績的功利主義,認為他的行為對社稷不利,質疑太宗托孤的決策。兩則材料形成鮮明對比,一方面肯定了李績的功績,另一方面揭示了其人格的缺陷和政治上的投機性,反映了歷史人物評價的多維性。【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頡利想要逃往沙漠,李績提前屯兵在沙漠出口,頡利無法通過,因此突厥酋長率領部落五萬人向李績投降。“頡利”是主語,“磧”是“欲走”的賓語;在B處斷開;“績”是主語,“磧口”作“前屯”的賓語,在D處斷開;“不得度”,主語承前省略,為“頡利”,“不得度”作謂語,表示不能通過,在E處斷開。故選BDE。【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句意:如果我們用重金收買他們并迫近他們。/只是因為祖母劉氏的生命就像太陽迫近西山一樣。B.“意思相同”錯。中原地區/京城長安。句意:使中原百姓勞苦來修筑長城防備敵人。/樂工李憑在京城彈奏箜篌。C.正確。告誡/皇帝的命令。/句意:并且告誡高宗說。/手里拿著文書,嘴里稱是皇帝的命令。D.正確。句意:唐朝怎么會發生動亂呢。/怎么會做出不孝的事呢。故選B。【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聽從太醫的要求”錯,太醫只是說“用須灰可治”,沒有要求太宗剪自己的胡須。故選B。【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守并”,防守并州;“南”,名詞作動詞,南侵;“賢”,勝過、超過。(2)“歸”,標準;“為……所”,被動句;“歆”,貪圖。【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第一問:從“貞觀三年,績與突厥戰,走之。引兵與李靖合……頡利欲走磧,績前屯磧口,不得度,由是酋長率部落五萬降于績”以及“帝嘗曰:‘煬帝不擇人守邊,勞中國筑長城以備虜。今我用績守并,突厥不敢南,賢長城遠矣!’”可知,李績在對突厥的作戰中表現出色,成功擊敗突厥,使突厥不敢南侵,其軍事才能和守衛邊疆的能力得到了太宗的高度認可。依據“績既忠力,帝謂可托大事”和“后留宴,顧曰:‘朕思屬幼孤,無易公者。公昔不遺李密,豈負朕哉?’”,李績對朝廷忠誠且盡力,太宗通過他不遺棄李密這件事,認為李績是一個重情重義、不會輕易背叛君主的人,可以托付大事。第二問:從“高祖不察而許為純臣,太宗不決而托以國政,利在高宗,則為高宗用,利在武氏,則為武氏用”可知,高祖沒有看清李世績的真面目,而太宗雖然察覺到了李世績唯利是圖,但卻沒有做出正確的決斷,仍然把國政托付給他。王夫之認為,這樣一個唯利是圖的人,在高宗那里有利,他就為高宗所用,在武氏那里有利,他就為武氏所用,把他委以重任輔佐柔弱的嗣君,必然會因為他的見利忘義而引發禍亂,所以太宗的這種做法是愚蠢的。參考譯文:材料一:貞觀三年,李績與突厥交戰,打跑了突厥。他帶兵與李靖會合,于是說:“頡利如果越過沙漠,投靠九姓部落,就真的抓不到他了。如果我們用重金收買他們并迫近他們,不經過戰斗就能擒獲敵人。”李靖非常高興,因為李績的想法和自己一致,于是下定決心。李靖率領眾人趁夜出發,李績整頓軍隊跟從他。頡利想要逃往沙漠,李績提前屯兵在沙漠出口,頡利無法通過,因此突厥酋長率領部落五萬人向李績投降。皇帝下詔授予李績光祿大夫,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長史。皇帝曾經說:“隋煬帝不選擇合適的人守衛邊疆,使中原百姓勞苦來修筑長城防備敵人。如今我任用李績守衛并州,突厥不敢南下,他比長城賢能多了!”李績既忠誠又出力,皇帝認為可以把大事托付給他。李績曾經突然得了重病,醫生說:“用胡須燒成的灰可以治療。”皇帝于是親自剪下自己的胡須來配藥。等到李績病好,入宮謝恩,磕頭磕得流血。皇帝說:“我這是為了國家考慮,何必謝恩呢!”后來留下李績參加宴會,看著他說:“我考慮要托付年幼的孤兒,沒有比你更合適的人了。你從前不拋棄李密,難道會辜負我嗎?”李績感動得流下眼淚,于是咬手指流出血來。不久李績大醉,皇帝親自脫下衣服給他蓋上。皇帝病重,對太子說:“你對李績沒有恩惠,如今找個事由把他外放出去,我死后,你應該立即授予他仆射的職位,他一定會拼死效力的!”于是授予李績疊州都督的職位。高宗即位后,召回李績授予他檢校洛州刺史、洛陽宮留守的職位,晉升為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參與掌管機密事務,于是擔任尚書左仆射。皇帝想要立武昭儀為皇后,害怕大臣們有不同意見,沒有做出決定。李義府、許敬宗又請求廢除王皇后。皇帝召見李績和長孫無忌、于志寧、褚遂良商議這件事,李績稱病沒有到。皇帝說:“皇后沒有兒子。沒有比斷絕后嗣更大的罪過了,我打算廢除她。”褚遂良等人堅持認為不可以,于志寧觀望不回答。皇帝后來秘密詢問李績,李績回答說:“這是陛下的家事,不需要問外人。”皇帝的心意于是確定下來,王皇后被廢除。皇帝下詔讓李績、于志寧捧著冊封的文書冊立武氏為皇后。皇帝東行封禪泰山,任命李績為封禪大使。李績曾經從馬上摔下來傷了腳,皇帝把自己所騎的馬賞賜給他。總章二年,李績去世,享年八十六歲。李績原本有兩個名字,到高宗的時候,為了避太宗李世民名字中“世”字的諱,所以只叫李績。后來配享在高宗的廟廷中。材料二:太宗把李世績調任為疊州都督,并且告誡高宗說:“你和他沒有恩惠關系,我死后,你任用他為仆射,來親近信任他。”這已經很清楚地知道李世績是個只看重利益的人,在一奪一予之間就形成了恩與怨的關系,他是個無賴的小人,已經很明顯了;然而卻托付他輔佐柔弱的繼位之君,不也是很愚蠢的嗎?長孫無忌作為勛臣外戚是可以依靠的,褚遂良的忠貞是可以托付的,李世績能做什么呢?高祖沒有明察就贊許他是純良的臣子,太宗沒有決斷就把國家政務托付給他,在高宗那里有利,他就為高宗所用,在武氏那里有利,他就為武氏所用。只有李世績把利益作為自己的歸宿,而用利益來籠絡他,早已被李世績看透,從而更加貪圖利益。“這是家事”一句話,就使得國家社稷傾覆于武氏之手,這是必然的。如果說他才智有余,把他任用在邊疆是可以的,把他禁錮在疊州,唐朝怎么會發生動亂呢!(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辛棄疾細把君詩說:恍余音、鈞天浩蕩①,洞庭膠葛②。千丈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發。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金屋冷,夜調瑟。去天尺五君家別③。看乘空、魚龍慘淡,風云開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消殘戰骨。嘆夷甫④諸人清絕!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⑤。南共北,正分裂![注]①鈞天浩蕩:《史記·趙世家》記趙筒子言:“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游于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人心。”②洞庭膠葛:《莊子·天運》記黃帝“張《咸池》之樂于洞庭之野”。《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張樂乎膠葛之宇。”李善注引郭璞曰:“(膠葛)言曠遠深貌也。”③去天尺五君家別:杜叔高雖然姓杜,但與歷史上“去天尺五”的杜家有所不同,言杜叔高的家族昔盛今衰。北朝長安城南有杜、韋兩大家族,深受皇帝寵信,權勢熏天,民謠有“城南韋杜,去天尺五”。④夷甫:《晉書·王衍傳》載王衍《字夷甫)唯尚清談,不問世事。⑤檐間鐵:《蕓窗私志》載晉元帝用薄玉片作龍形,以線縷懸于檐間,取其因風相擊之聲為娛。民間仿效,以鐵片作馬形代之。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的開頭“細把君詩說”,已現愛重之意,因為愛之深,所以說之細。B.“恍余音”至“毛發”句從詩作的聲韻、風格兩個不同角度進行品評。C.詞人善用典,“嘆夷甫諸人清絕”一句,表達出詞人對清談的崇尚之意。D.本詞在慰勉朋侶中融入憂傷時世之感,故雖是送別之作,亦有悲壯之情。16.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肝肺皆冰雪”句與本詞“惟有層冰積雪”句皆以“冰雪”為喻,但兩句本體喻體的相似點有所不同,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分析。【答案】15.C16.①張詞“肝肺皆冰雪”的意思是“自己的心胸全部像冰雪一樣”,本體喻體的相似點是“明潔”。②辛詞“惟有層冰積雪”的意思是“(杜叔高詩作的風格)宛若高崖之上的層冰積雪”,本體喻體的相似點是“冷峭”(“清峻”)。【解析】【導語】此詞送杜叔高之作。上片贊其詩聲韻風格,用典寫其詩境界清峻。下片由家及國,嘆神州路戰骨消殘,責清談誤國,借檐間鐵聲襯國分裂之悲,將評詩、別情、憂國融為一體。【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表達出詞人對清談的崇尚之意”錯誤,“嘆夷甫諸人清絕”,結合注釋“《晉書·王衍傳》載王衍(字夷甫)唯尚清談,不問世事”可知,這里的“清絕”并非詞人對清談的崇尚。而是詞人借王衍等只知清談誤國之人,來批判當時朝廷中那些空談而不務實、不關心國家命運的人,表達的是對這種現象的不滿和批判,并非崇尚之意。故選C。【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比較分析修辭手法的能力。①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肝肺皆冰雪”,“肝肺”是本體,“冰雪”是喻體。詞人通過“冰雪”來比喻自己的心胸,“冰雪”給人一種純凈、潔白、沒有雜質的感覺,與詞人想要表達的自己內心的明潔、高尚、沒有世俗的污濁相契合,所以本體喻體的相似點是“明潔”。②在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中“惟有層冰積雪”,這里是用來形容杜叔高詩作的風格,“杜叔高詩作的風格”是本體,“層冰積雪”是喻體。“千丈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發”描繪出的是高崖之上,冰天雪地,寒冷、清峻的景象,這種景象與杜叔高詩作給人的那種冷峻、清峻、超塵拔俗的風格相似,所以本體喻體的相似點是“冷峭”(“清峻”)。(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陳情表》中“______,______”兩句話,是他列舉自己和祖母年齡之后,很自然得出的結論,較好解決了忠孝不能兩全的問題。(2)我們讀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兩句,仿佛看到綠水繚繞草堂,有靈性的、只肯與沒有算計之心的人來往的鷗鳥不時與詩人相伴,想來詩人是快樂的。(3)芍藥是我國栽培歷史最悠久的觀賞花卉之一,復興中學高三5班舉行“詠芍藥詩詞名句吟誦”活動,李帥同學吟誦的“______,______”兩句就很好。【答案】①.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②.報養劉之日短也③.舍南舍北皆春水④.但見群鷗日日來⑤.念橋邊紅藥⑥.年年知為誰生(芍藥花開出舊欄春衫掩淚再來看/四月帶花移芍藥不知憂國是何人/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陛、報、鷗、薔薇。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過了布爾津,大巴車轉向北行駛,不斷爬高,接著進入禾木草原。禾木河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其間,(甲)。盆地周圍山林茂密,蒼翠欲滴;河邊草地A,遍地牛羊。好一派迷人的草原景色。接近禾木村,公路兩旁的草更密,花更多,林更深,仿佛天也更藍,禾木村就坐落在海拔1300米的河谷間,這是一個原始的、充滿游牧文化氣息的村落。說它原始,你看那草場:猶如延綿不斷的綠色地毯,野草瘋長,野花競開;沒有人工栽培,純粹是自由自在地生,無拘無束地長。說它原始,你看那樹木:山上的松林,河邊的白樺,一片連著一片,濃密青翠;沒有砍伐,沒有修剪,也是自由自在地生,無拘無束地長。說它原始,你看那河流:清澈純凈,河水不深但沒有污染;它輕輕吟唱著,不緊不慢地流淌,歲月有多長它就有多長。走進村子,我們驚訝地看到無數的木頭房屋,一棟棟,一排排,B地分布在草地上。房屋的結構很有特點,都是人字屋頂的平房,沒有樓房,沒有大廈,也沒有亭臺樓閣。而且這些房屋全部是木料建筑的,①連院落的圍墻也是木柵欄,墻壁是原木,屋頂是木板,門窗都是木質的,就像童話里小矮人的小木屋,原始而又古樸。由于小木屋比較低矮,②在冬天大雪降臨時,常常把木屋的下半截埋住,這樣反而使房子更加保暖。中午,我們走過禾木橋,爬上河西一個觀景臺。(乙),那一棟棟的小木屋和成群結隊的牛羊,與森林、草地、藍天、白云構成了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我注意到,村子及周邊竟然沒有一塊耕地,甚至連菜園也沒看到。整個村子除了木屋和街道,就是雜草和野花。目之所及,更看不到工廠和礦山、鐵路和機場。這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遠離現代生活節奏的原始部落。18.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19.請在文中AB兩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0.文中畫橫線的部分,如果寫成“河水嘩嘩作響,慢慢流淌,和歲月一樣悠長”,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21.文中①②兩處畫波浪線的句子表述不當,請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2.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禾木村的突出特點,你認為應該是哪個詞?為什么?【答案】18.甲:將草原分為兩半乙:俯瞰山下,禾木村風景如畫(禾木村風景盡收眼底)19.A.繁花似錦(生機勃勃/一碧千里/一望無垠)B.鱗次櫛比(井井有條)20.①原句使用擬人修辭手法,“吟唱”“不緊不慢”賦予了河流以人的動作、性格和情感,體現喜愛之情。②原句將兩個“長”各自獨立,互舉映襯,引發聯想,同時還可以使行文節奏舒緩,與文段的整體風格一致,改句缺少映襯之美,語氣也短促。21.①墻壁是原木,屋頂是木板,門窗都是木質的,連院落的圍墻也是木柵欄。②在冬天大雪降臨時,積雪常常把木屋的下半截埋住22.原始。文本既突出自然環境的原始,又突出了人居環境的原始。【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甲處:根據前文“禾木河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其間”和后文“盆地周圍山林茂密”的描述,可以推斷出禾木河將草原分為了兩部分,因此甲處應填寫“將草原分為兩半”。乙處:根據前文“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煤礦安全培訓
- 2020安全月宣講課件
- 2025年濟南天橋區濼口實驗中學七年級下學期數學期中前測考試試卷(含答案)
- 煙臺職業學院《電信號檢測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中醫全科醫學概論(含整合醫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供應鏈管理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化工原理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省鶴壁市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教學質量監測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句容市、丹陽市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統一考試(5月)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中央美術學院《融媒體采編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游園》課件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肺栓塞的護理診斷
- 幼教培訓課件:《幼兒園主題墻的創設》
- 《自然教育》課件-自然記錄
- (高清版)TDT 1015.1-2024 地籍數據庫 第1部分:不動產
- 2024年安徽省中考英語真題(原卷版+解析版)
- 軸承壓裝力計算軟件
- 2024年佛山市高三二模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檢測二 數學試卷(含答案)
- 摩托艇經營合作協議書模板
- 2024年浙江首考高考英語卷試題真題及答案解析(含聽力原文+作文范文)
- 2024年高考一輪復習精細講義第25講 實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原卷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