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9頁(共49頁)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化學人教版(2024)九年級同步精典題精煉之溶解度曲線及其應用綜合題一.選擇題(共8小題)1.(2024春?鼓樓區校級期中)如圖為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B.t1℃時,甲、乙兩物質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C.t1℃時,可配得溶質質量分數為30%的甲的溶液 D.乙的飽和溶液由t1℃升溫至t2℃,有固體析出2.(2023秋?泉州期末)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創立了侯氏制堿法,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展。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Na2CO3的溶解度比氯化鈉大 B.t1℃時,Na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6% C.將t1℃時Na2CO3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D.當Na2CO3中混有少量NaCl時,可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Na2CO33.(2023秋?鯉城區校級期末)如圖1所示,一木塊漂浮于CuSO4溶液中。現將溫度從t2℃降至t1℃(忽略水分蒸發),觀察到木塊下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已知:①CuSO4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②CuSO4與NaCl不發生反應。A.還可觀察到燒杯中有晶體析出 B.t2℃時,CuSO4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 C.若往燒杯中加入適量NaCl固體,木塊將會上浮 D.若往燒杯中加入適量鐵粉,木塊將會上浮4.(2024春?思明區校級月考)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創立了侯氏制堿法,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展。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t1℃時,Na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6g136B.將t1℃時Na2CO3飽和溶液升溫到t2℃時,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變大 C.t1℃時,將10gNa2CO3固體放入50g水中,可形成60g溶液 D.當Na2CO3中混有少量NaCl時,可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提純Na2CO35.(2024春?思明區校級月考)如圖1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2是對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進行實驗時的變化情況,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A.t1℃時,乙、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B.提純固體甲(含少量固體乙),可采取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 C.t3℃時,將甲、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2℃,則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甲=丙 D.如圖2滴入水后,飽和溶液變渾濁,則該飽和溶液的溶質是丙6.(2024春?倉山區校級月考)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1℃時,甲、乙兩物質的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相等 B.當溫度小于t1℃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乙 D.t2℃時,向30g甲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質量為80g7.(2024春?海滄區校級月考)氯化銨、硫酸鈉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40℃時,100g硫酸鈉飽和溶液中含硫酸鈉50g 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不斷增大 C.60℃時,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硫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低 D.將60℃時硫酸鈉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最好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8.(2024?漳州二模)碳酸鋰是生產鋰電池的主要原料,其在水中溶解度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溫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1.541.331.171.010.850.72A.20℃時,碳酸鋰溶解度為1.33g B.碳酸鋰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40℃時,飽和碳酸鋰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17% D.20℃飽和碳酸鋰溶液升溫到60℃變成不飽和溶液二.填空題(共8小題)9.(2023?倉山區校級三模)硝酸鉀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據此畫出不同溫度下硝酸鉀在溶解時恰好達到飽和狀態時溶質質量與溶劑質量的關系。溫度/℃20406080100溶解度/g31.663.9110169240(1)圖像中,t2℃對應的溫度是℃。(2)80℃時,將80g硝酸鉀放入50g水中,得到的溶液為該溫度下硝酸鉀的(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3)若要使B點對應的溶液轉化到C點對應的溶液,應加入硝酸鉀的質量為g。(4)A、B、C三點對應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10.(2023秋?荔城區校級期末)R是硝酸鉀或氯化銨中的一種,硝酸鉀和氯化銨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圖2所示實驗。(1)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g。(2)①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3)根據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4)關于圖2中燒杯內的物質,以下幾種說法正確的有(填字母)。A.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質質量相等B.③中的固體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溫的方法C.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層清液是飽和溶液D.①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③的上層清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小(5)t2℃時,8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硝酸鉀溶液,若使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變為20%,則應加入硝酸鉀g或蒸發掉g水。11.(2024春?思明區校級月考)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試回答:(1)t3℃時,甲的溶解度為。(2)t1℃時,甲、乙和丙的溶解度大小關系是。(3)把丙的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的一種方法是。(4)t3℃時,將等質量的甲和乙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析出固體質量關系為甲乙(填“>”、“=”或“<”)。(5)t1℃,30克甲物質放入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得到溶液g。若進行如下操作,一定能使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發生改變的是(填序號)。A.升溫B.降溫C.加5g水D.加入甲物質(6)t3℃,在一定量水中依次進行如圖實驗,得到相應的溶液a~c,在溶液a~c中,一定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填序號)。12.(2024?思明區校級開學)溶液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具有廣泛用途。(1)廚房中的下列物質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攪拌,能形成溶液的是(選填字母)。A.面粉B.白糖C.植物油D.胡椒粉(2)水常用作物質溶解的溶劑,如圖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①60℃時,NaHCO3的溶解度是g,Na2C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關系是:。②A、B兩點分別表示Na2CO3的兩種溶液,要使A點的溶液變為B點的溶液,可采取措施是。③將40℃時等質量的Na2CO3和NaHCO3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到0℃,析出晶體較少的是溶液。④常溫下能否制了一瓶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NaHCO3溶液(填“是”或“否”),理由是:。13.(2024?臺江區校級三模)醫療上常通過靜脈輸入一定濃度的葡萄糖溶液改善低血糖。社會實踐小組配制一定濃度葡萄糖溶液的過程如圖1,如表為葡萄糖的溶解度。溫度/℃102040506070溶解度/g91.691.892.493.495.7100.0(1)B中溶液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不必化簡)。(2)關于圖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序號)。a.用玻璃棒攪拌可加快葡萄糖溶解b.B中為葡萄糖的不飽和溶液c.B中的葡萄糖溶液不能再溶解食鹽(3)實踐小組又進行了如圖2所示的家庭小實驗。已知葡萄糖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乙中燈泡(填“能”或“不能”)發光,丙中析出晶體的質量為g,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甲(填“>”、“=”或“<”)丙。(4)配制溶液:配制60g30%葡萄糖溶液①稱取葡萄糖固體的質量g。②已知水的密度為1g/cm3,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請畫出水的液面。③裝瓶后貼標簽,在標簽上填寫:。14.(2024?福州模擬)海洋是個巨大的資源寶庫。(1)采用如圖所示的膜分離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過淡化膜進入左側的淡水池,從而得到淡水。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填字母)。A.膜分離法也是一種分離混合物的方法B.膜分離法較傳統蒸餾法更節約能源C.加壓后右側海水中溶質質量分數增大D.加壓后右側海水的溶質質量增多(2)采用鹽田法曬鹽,經日曬、風吹等,結晶池中會有氯化鈉晶體析出,獲得海鹽。獲得的海鹽中常混有Na2CO3等雜質,已知氯化鈉、碳酸鈉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及曲線如下:溫度/℃010203040溶解度/g氯化鈉3535.53636.537碳酸鈉712.521.539.749①圖中能表示碳酸鈉溶解度曲線的是(選填“A”或“B”)。②圖中兩溶解度曲線相交于M點,此點表示的意義是。③40℃時,把50g氯化鈉固體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是(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④N點對應的溶液為40℃時A的不飽和溶液,可通過的方法使該溫度下A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⑤用“花水”沖洗海鹽,既可除去表面的Na2CO3和MgCl2雜質,又不損失海鹽中的NaCl,則“花水”應當是(填字母)。A.蒸餾水B.飽和NaCl溶液C.飽和NaOH溶液D.飽和CaCl2溶液⑥結合溶解度曲線圖說明“冬天撈堿(Na2CO3)”的原理:。15.(2024春?倉山區校級月考)如圖所示是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1)物質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2)物質a的溶解度大于物質c的溶解度的溫度范圍是。(3)t2℃時,用50g水配制物質a的飽和溶液,至少需要g物質a。(4)將t1℃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溶劑量不變),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不變的是。(5)t2℃時,將等質量的a、b、c三種固體分別配成飽和溶液,然后都降溫至t1℃,對所得溶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填字母)。A.溶液的質量:a<b<cB.溶質的質量:b<c<aC.溶質的質量分數:c<a<b16.(2023秋?永春縣校級月考)分別在t1℃和t2℃時(t2℃>t1℃)向盛有40g甲物質的燒杯中不斷加入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與加入水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g。(2)a、b、c、d四點對應的溶液中,屬于t2℃時的飽和溶液的是(填序號)。(3)甲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減小“或“不變”)。(4)關于該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序號)。A.c點和d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質量相等B.將c點對應的溶液恒溫蒸發溶劑,一定會立即析出晶體C.t1℃時,向e點對應的溶液中再加入20g甲物質,溶液質量變為90gD.t1℃和t2℃甲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ω(t1)<ω(t2)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化學人教版(2024)九年級同步精典題精煉之溶解度曲線及其應用綜合題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題號12345678答案DCDBCACA一.選擇題(共8小題)1.(2024春?鼓樓區校級期中)如圖為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B.t1℃時,甲、乙兩物質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C.t1℃時,可配得溶質質量分數為30%的甲的溶液 D.乙的飽和溶液由t1℃升溫至t2℃,有固體析出【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性和溶解度的關系.【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D【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解答】解:A、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不正確,因為沒有指明溫度,故A不符合題意;B、t1℃時,甲、乙兩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不正確,因為沒有指明是飽和溶液,故B不符合題意;C、t1℃時,甲的溶解度為30g,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S+100g×100%═30g100g+30g×100%=D、由圖可知,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乙的飽和溶液由t1℃升溫至t2℃,有固體析出,故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2023秋?泉州期末)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創立了侯氏制堿法,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展。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Na2CO3的溶解度比氯化鈉大 B.t1℃時,Na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6% C.將t1℃時Na2CO3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D.當Na2CO3中混有少量NaCl時,可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Na2CO3【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利用溶解度曲線判斷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性和溶解度的關系.【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C【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解答】解:A、在比較物質的溶解度時需要指明溫度,溫度不能確定,溶解度也不能確定,故A錯誤;B、t1℃時,NaCl的溶解度時36g,所以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6g136g×100%≠C、將t1℃時Na2CO3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時,溶解度增大,溶質、溶劑質量都不變,所以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C正確;D、碳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所以當Na2CO3中混有少量NaCl時,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Na2CO3,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2023秋?鯉城區校級期末)如圖1所示,一木塊漂浮于CuSO4溶液中。現將溫度從t2℃降至t1℃(忽略水分蒸發),觀察到木塊下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已知:①CuSO4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②CuSO4與NaCl不發生反應。A.還可觀察到燒杯中有晶體析出 B.t2℃時,CuSO4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 C.若往燒杯中加入適量NaCl固體,木塊將會上浮 D.若往燒杯中加入適量鐵粉,木塊將會上浮【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原理;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D【分析】漂浮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浮力=液體密度×重力加速度×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解答】解:A、木塊受到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觀察到木塊下沉,說明溶液密度減小,進一步說明有硫酸銅晶體析出,該選項正確。B、t2℃時,CuSO4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在降溫過程中變成飽和溶液,進一步降溫時析出固體,該選項正確。C、若往燒杯中加入適量NaCl固體,氯化鈉固體溶解,溶液密度增大,浮力增大,木塊將會上浮,該選項正確。D、若往燒杯中加入適量鐵粉,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56份質量的鐵完全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銅,反應后溶液密度減小,木塊將會下沉,該選項不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浮力和重力的物體,是一道物理和化學知識相結合的題目,要注意理解。4.(2024春?思明區校級月考)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創立了侯氏制堿法,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展。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t1℃時,Na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6g136B.將t1℃時Na2CO3飽和溶液升溫到t2℃時,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變大 C.t1℃時,將10gNa2CO3固體放入50g水中,可形成60g溶液 D.當Na2CO3中混有少量NaCl時,可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提純Na2CO3【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利用溶解度曲線判斷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性和溶解度的關系.【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B【分析】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某一溫度時物質的溶解度大小比較。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的溶解度變化情況。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溶質質量、溶劑質量可以判斷配制的溶液質量。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100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一種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一種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可以用降溫結晶或蒸發結晶的方法分離。【解答】解:A、t1℃時,NaCl的溶解度為36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鈉固體,故t1℃時,Na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6gB、t1℃~t2℃時,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將t1℃時Na2CO3飽和溶液升溫到t2℃時,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但溶液組成不變,則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該選項不正確。C、t1℃時,Na2CO3的溶解度為21.8g,則t1℃時,將10gNa2CO3固體放入50g水中,10gNa2CO3固體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質量為50g+10g=60g,該選項正確。D、0~t2℃時,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溫度影響較大,而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當Na2CO3中混有少量NaCl時,可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提純Na2CO3,該選項正確。故選:B。【點評】溶解度曲線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變化的規律,從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同一溶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溫度下,不同溶質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溫度對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影響不同。5.(2024春?思明區校級月考)如圖1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2是對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進行實驗時的變化情況,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A.t1℃時,乙、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B.提純固體甲(含少量固體乙),可采取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 C.t3℃時,將甲、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2℃,則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甲=丙 D.如圖2滴入水后,飽和溶液變渾濁,則該飽和溶液的溶質是丙【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性和溶解度的關系.【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C【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解答】解:A、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t1℃時,乙、丙溶解度相等,而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100g+溶解度B、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則可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提純甲,故B正確;C、將甲、丙飽和溶液降溫,甲溶解度減小,溶液仍飽和,丙溶解度增大,溶液變不飽和,但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由于t2℃甲的溶解度大于t3℃丙的溶解度,則溶質質量分數:甲>丙,故C錯誤;D、生石灰為氧化鈣的俗稱,氧化鈣和水反應放熱,溶液溫度升高,飽和溶液變渾濁,則說明該物質的溶解度減小,則該飽和溶液的溶質是丙,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6.(2024春?倉山區校級月考)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1℃時,甲、乙兩物質的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相等 B.當溫度小于t1℃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乙 D.t2℃時,向30g甲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質量為80g【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利用溶解度曲線判斷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方法.【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A【分析】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某一溫度時物質的溶解度大小比較。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的溶解度變化情況。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溶質質量、溶劑質量可以判斷配制的溶液質量。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100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一種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一種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可以用降溫結晶或蒸發結晶的方法分離。【解答】解:A、由于未指明溶液的狀態,無法比較甲、乙兩物質的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該選項正確。B、如圖所示,當溫度小于t1℃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該選項不正確。C、甲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乙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小,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乙,該選項不正確。D、t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50g,即t2℃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物質,t2℃時,向30g甲中加入50g水,只能溶解25g甲物質,所得溶液質量為50g+25g=75g,該選項不正確。故選:A。【點評】溶解度曲線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變化的規律,從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同一溶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溫度下,不同溶質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溫度對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影響不同。7.(2024春?海滄區校級月考)氯化銨、硫酸鈉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40℃時,100g硫酸鈉飽和溶液中含硫酸鈉50g 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不斷增大 C.60℃時,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硫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低 D.將60℃時硫酸鈉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最好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性和溶解度的關系;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C【分析】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某一溫度時物質的溶解度大小比較;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的溶解度變化情況;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溶質質量、溶劑質量可以判斷配制的溶液質量;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100【解答】解:A、40℃時硫酸鈉溶解度是50g,100g硫酸鈉飽和溶液中含硫酸鈉質量:100g×50g100g+50gB、一定溫度范圍內,硫酸鈉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一定溫度范圍內,硫酸鈉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小,故B錯;C、60℃時氯化銨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鈉的溶解度,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硫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低,故C正確;D、將60℃時硫酸鈉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可采用升溫方法,故D錯。故選:C。【點評】溶解度曲線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變化的規律,從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同一溶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溫度下,不同溶質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溫度對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影響不同。8.(2024?漳州二模)碳酸鋰是生產鋰電池的主要原料,其在水中溶解度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溫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1.541.331.171.010.850.72A.20℃時,碳酸鋰溶解度為1.33g B.碳酸鋰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40℃時,飽和碳酸鋰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17% D.20℃飽和碳酸鋰溶液升溫到60℃變成不飽和溶液【考點】固體溶解度表格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性和溶解度的關系;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A【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表中的數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解答】解:A、通過分析溶解度表中可知,20℃時,碳酸鋰溶解度為1.33g,故A正確;B、由表可知,碳酸鋰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B錯誤;C、由表可知,40℃時,碳酸鋰的溶解度為1.17g,則該溫度下,飽和碳酸鋰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17g100g+1.17g×D、20℃飽和碳酸鋰溶液升溫到60℃,升溫后,碳酸鋰的溶解度減小,有溶質析出,還是飽和溶液,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表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表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填空題(共8小題)9.(2023?倉山區校級三模)硝酸鉀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據此畫出不同溫度下硝酸鉀在溶解時恰好達到飽和狀態時溶質質量與溶劑質量的關系。溫度/℃20406080100溶解度/g31.663.9110169240(1)圖像中,t2℃對應的溫度是60℃。(2)80℃時,將80g硝酸鉀放入50g水中,得到的溶液為該溫度下硝酸鉀的不飽和(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3)若要使B點對應的溶液轉化到C點對應的溶液,應加入硝酸鉀的質量為78.4g。(4)A、B、C三點對應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A=C>B。【考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60;(2)不飽和;(3)78.4;(4)A=C>B。【分析】(1)根據圖像中,t2℃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鉀,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8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69g,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圖像中,t1℃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8g硝酸鉀,進行分析解答。(4)根據A、B、C三點對應的溶液,均為飽和溶液,A、C是t2℃時飽和溶液,B是t1℃時的飽和溶液,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圖像中,t2℃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鉀,則該溫度下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g,則圖像中,t2℃對應的溫度是60℃。(2)8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69g,則80℃時,將80g硝酸鉀放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84.5g,則得到的溶液為該溫度下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3)圖像中,t1℃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8g硝酸鉀,則t1℃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鉀,若要使B點對應的溶液轉化到C點對應的溶液,應加入硝酸鉀的質量為110g﹣31.6g=78.4g。(4)A、B、C三點對應的溶液,均為飽和溶液,A、C是t2℃時飽和溶液,B是t1℃時的飽和溶液,t1℃對應的溫度是20℃,t2℃對應的溫度是60℃,60℃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則A、B、C三點對應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A=C>B。故答案為:(1)60;(2)不飽和;(3)78.4;(4)A=C>B。【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明確圖像的含義、熟練掌握溶解度的含義、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0.(2023秋?荔城區校級期末)R是硝酸鉀或氯化銨中的一種,硝酸鉀和氯化銨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圖2所示實驗。(1)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60g。(2)①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25%。(3)根據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硝酸鉀。(4)關于圖2中燒杯內的物質,以下幾種說法正確的有AB(填字母)。A.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質質量相等B.③中的固體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溫的方法C.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層清液是飽和溶液D.①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③的上層清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小(5)t2℃時,8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硝酸鉀溶液,若使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變為20%,則應加入硝酸鉀10g或蒸發掉40g水。【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用水稀釋改變濃度的方法;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60;(2)25%;(3)硝酸鉀;(4)AB;(5)10;40。【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解答】解:(1)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60g;(2)t1℃時,向180g水中加入60gR,R能全部溶解,所以①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60g60g+180(3)t1℃時,向180g水中加入60gR,R能全部溶解,升溫至t2℃,并蒸發80g水,無晶體析出,說明t2℃時,100g水中能溶解60gR,即R的溶解度≥60g,則R是硝酸鉀;(4)A、由圖可知,①和②的溶液中,60gR均全部溶解,則溶質質量相等,均是60g,故正確;B、由以上分析可知,R是硝酸鉀,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故③中的固體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溫的方法,故正確;C、t1℃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小于60g,則該溫度下,60g硝酸鉀可完全溶于180g水中,形成的是不飽和溶液,即①溶液是不飽和溶液,升溫至t2℃,并蒸發80g水,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60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60g硝酸鉀,則②溶液恰好飽和,③中有晶體析出,所以③中上層清液是飽和溶液,故錯誤;D、①中溶液是t1℃時的不飽和溶液,③中上層清液是某溫度時的飽和溶液,③中溫度未知,析出晶體的質量未知,故①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與③的上層清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無法比較,故錯誤。故選:AB;(5)設需要加入硝酸鉀的質量為x,80g×10%+x80g設需要蒸發水的質量為y,則80g×10%80g故答案為:(1)60;(2)25%;(3)硝酸鉀;(4)AB;(5)10;40。【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1.(2024春?思明區校級月考)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試回答:(1)t3℃時,甲的溶解度為50g。(2)t1℃時,甲、乙和丙的溶解度大小關系是乙>甲=丙。(3)把丙的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的一種方法是降溫或加入溶劑。(4)t3℃時,將等質量的甲和乙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析出固體質量關系為甲>乙(填“>”、“=”或“<”)。(5)t1℃,30克甲物質放入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得到溶液62.5g。若進行如下操作,一定能使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發生改變的是AB(填序號)。A.升溫B.降溫C.加5g水D.加入甲物質(6)t3℃,在一定量水中依次進行如圖實驗,得到相應的溶液a~c,在溶液a~c中,一定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a(填序號)。【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50g;(2)乙>甲=丙;(3)降溫或加入溶劑;(4)>;(5)62.5;AB;(6)a。【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提純晶體的方法。【解答】解:(1)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t3℃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50g;(2)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低于乙的溶解度曲線,且甲的溶解度曲線和丙的溶解度曲線相交,所以t1℃時,甲、乙和丙的溶解度大小關系是:乙>甲=丙;(3)丙物質的溶解度曲線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把丙的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的方法是降溫,使丙的溶解度減小,或加入溶劑,故填降溫或加入溶劑。(4)由圖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則t3℃時,將等質量的甲和乙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析出固體質量關系為甲>乙;(5)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25g,所以t1℃,30克甲物質放入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只有12.5g甲溶解,得到溶液的質量=50g+12.5g=62.5g;A、升溫后,甲的溶解度增大,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剩余的甲繼續溶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故正確;B、降溫后,甲的溶解度減小,飽和溶液中甲發生結晶,析出晶體,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故正確;C、溫度不變,加5g水后,溶液中的溶劑增加,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剩余的甲固體再溶解1.25g,溶液仍為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錯誤;D、溶液為甲的飽和溶液,加入甲物質不再溶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錯誤。故選:AB;(6)向a溶液中加入10克甲形成b溶液,溶液底部沒有晶體析出,則b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則a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b溶液降溫至t1℃析出c溶液,c溶液底部有晶體析出,則c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即在溶液a~c中,一定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aa。故答案為:(1)50g;(2)乙>甲=丙;(3)降溫或加入溶劑;(4)>;(5)62.5;AB;(6)a。【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2.(2024?思明區校級開學)溶液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具有廣泛用途。(1)廚房中的下列物質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攪拌,能形成溶液的是B(選填字母)。A.面粉B.白糖C.植物油D.胡椒粉(2)水常用作物質溶解的溶劑,如圖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①60℃時,NaHCO3的溶解度是16.4g,Na2C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關系是:隨溫度升高先增大后減小。②A、B兩點分別表示Na2CO3的兩種溶液,要使A點的溶液變為B點的溶液,可采取措施是增加溶劑。③將40℃時等質量的Na2CO3和NaHCO3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到0℃,析出晶體較少的是碳酸氫鈉溶液。④常溫下能否制了一瓶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NaHCO3溶液否(填“是”或“否”),理由是:常溫下,碳酸氫鈉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在9.1%左右。【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性和溶解度的關系;判斷物質能否形成溶液;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B;(2)①16.4;隨溫度升高先增大后減小;②增加溶劑;③碳酸氫鈉;④否;常溫下,碳酸氫鈉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在9.1%左右。【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解答】解:(1)面粉、植物油、胡椒粉都不溶于水,白糖能溶于水,這四種物質中能與水混合形成溶液的是白糖,故選:B;(2)①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60℃時,NaHCO3的溶解度是16.4g,Na2C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關系是:隨溫度升高先增大后減小;②A點是Na2CO3飽和溶液,B點是Na2CO3不飽和溶液,A點和B點溫度相同,則使A點的Na2CO3飽和溶液變為B點的Na2CO3不飽和溶液的方法是:增加溶劑;③40℃時,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的溶解度,所以等質量的Na2CO3、NaHCO3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Na2CO3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較大,溶質質量較大,溶劑質量較小。降溫到0℃,二者溶解度都減小,都有溶質析出,且都得到飽和溶液。降溫之后,Na2CO3與NaHCO3溶解度相等,而溶劑質量不變,所以Na2CO3溶液的溶劑質量較小,所能溶解的溶質也較少,因此降溫過程Na2CO3溶液析出晶體較多,NaHCO3溶液析出晶體較少;④對于同種溶質來說,相同溫度下,溶液達到飽和狀態時溶質質量分數最大。根據溶解度曲線,常溫下NaHCO3的溶解度約為10g,此時NaHCO3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g100g故答案為:(1)B;(2)①16.4;隨溫度升高先增大后減小;②增加溶劑;③碳酸氫鈉;④否;常溫下,碳酸氫鈉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在9.1%左右。【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3.(2024?臺江區校級三模)醫療上常通過靜脈輸入一定濃度的葡萄糖溶液改善低血糖。社會實踐小組配制一定濃度葡萄糖溶液的過程如圖1,如表為葡萄糖的溶解度。溫度/℃102040506070溶解度/g91.691.892.493.495.7100.0(1)B中溶液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45.9:50(不必化簡)。(2)關于圖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填序號)。a.用玻璃棒攪拌可加快葡萄糖溶解b.B中為葡萄糖的不飽和溶液c.B中的葡萄糖溶液不能再溶解食鹽(3)實踐小組又進行了如圖2所示的家庭小實驗。已知葡萄糖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乙中燈泡不能(填“能”或“不能”)發光,丙中析出晶體的質量為8.2g,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甲>(填“>”、“=”或“<”)丙。(4)配制溶液:配制60g30%葡萄糖溶液①稱取葡萄糖固體的質量18g。②已知水的密度為1g/cm3,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請畫出水的液面。③裝瓶后貼標簽,在標簽上填寫:。【考點】濃溶液稀釋配制一定質量分數溶液;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45.9:50;(2)a;(3)不能;8.2;>;(4)①18;②;③。【分析】(1)根據20℃時,葡萄糖的溶解度為91.8g來分析解答;(2)a、根據用玻璃棒攪拌,可以加快葡萄糖的溶解來分析解答;b、根據B中溶液為葡萄糖的飽和溶液來分析解答;c、根據B中溶液為葡萄糖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食鹽來分析解答;(3)根據葡萄糖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葡萄糖溶液不導電來分析解答;根據20℃時,葡萄糖的溶解度為91.8g來分析解答;根據降溫時溶質質量減小來分析解答;(4)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來分析解答;根據所需水的體積為42mL,標簽上注明溶液名稱和溶質質量分數來分析解答。【解答】解:(1)20℃時,葡萄糖的溶解度為91.8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91.8g葡萄糖,則50g水中最多可溶解45.9g葡萄糖,則20℃時,向50g水中加入50g葡萄糖,只能溶解45.9g,則B中溶液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45.9g:50g=45.9:50;(2)a、用玻璃棒攪拌,可以增大葡萄糖與水的接觸面積,可以加快葡萄糖的溶解,故a符合題意;b、由(1)的分析可知,20℃時,向50g水中加入50g葡萄糖,只能溶解45.9g,則B中溶液為葡萄糖的飽和溶液,故b不符合題意;c、B中溶液為葡萄糖的飽和溶液,不能繼續溶解蔗糖,但是還能繼續溶解食鹽,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a;(3)葡萄糖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則葡萄糖溶液不導電,故乙中燈泡不能發光,20℃時,葡萄糖的溶解度為91.8g,則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91.8g葡萄糖,則丙中析出晶體的質量為100g﹣91.8g=8.2g,70℃時,葡萄糖的溶解度為100.0g,則該溫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100g葡萄糖,恰好完全溶解形成飽和溶液,降溫至20℃,有溶質析出,得到丙溶液,則溶質質量:甲>丙,溶劑質量相等,故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甲>丙;(4)①稱取葡萄糖固體的質量為60g×30%=18g;②所需水的質量為60g﹣18g=42g,即42mL,故畫出水的液面為;③裝瓶后貼標簽,標簽上注明溶液名稱和溶質質量分數,故圖為。故答案為:(1)45.9:50;(2)a;(3)不能;8.2;>;(4)①18;②;③。【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題中考查的問題,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和題中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14.(2024?福州模擬)海洋是個巨大的資源寶庫。(1)采用如圖所示的膜分離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過淡化膜進入左側的淡水池,從而得到淡水。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D(填字母)。A.膜分離法也是一種分離混合物的方法B.膜分離法較傳統蒸餾法更節約能源C.加壓后右側海水中溶質質量分數增大D.加壓后右側海水的溶質質量增多(2)采用鹽田法曬鹽,經日曬、風吹等,結晶池中會有氯化鈉晶體析出,獲得海鹽。獲得的海鹽中常混有Na2CO3等雜質,已知氯化鈉、碳酸鈉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及曲線如下:溫度/℃010203040溶解度/g氯化鈉3535.53636.537碳酸鈉712.521.539.749①圖中能表示碳酸鈉溶解度曲線的是A(選填“A”或“B”)。②圖中兩溶解度曲線相交于M點,此點表示的意義是28℃時,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相等。③40℃時,把50g氯化鈉固體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是飽和(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④N點對應的溶液為40℃時A的不飽和溶液,可通過加入溶質(或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使該溫度下A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⑤用“花水”沖洗海鹽,既可除去表面的Na2CO3和MgCl2雜質,又不損失海鹽中的NaCl,則“花水”應當是B(填字母)。A.蒸餾水B.飽和NaCl溶液C.飽和NaOH溶液D.飽和CaCl2溶液⑥結合溶解度曲線圖說明“冬天撈堿(Na2CO3)”的原理:碳酸鈉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大且隨溫度降低而減小。【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D;(2)①A;②28℃時,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相等;③飽和;④加入溶質(或恒溫蒸發溶劑);⑤B;⑥碳酸鈉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大且隨溫度降低而減小。【分析】(1)根據膜分離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過淡化膜進入左側的淡水池,從而得到淡水的原理進行分析;(2)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解答】解:(1)采用膜分離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過淡化膜進入左側的淡水池,從而得到淡水。A、膜分離法也是一種分離混合物的方法,故A正確;B、膜分離法常溫下即可進行,較傳統蒸餾法更節約能源,故B正確;C、加壓后,水分子可以通過淡化膜進入左側的淡水池,從而得到淡水,右側海水中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故C正確;D、加壓后右側海水的溶質質量不變,故D錯誤。故選:D;(2)①通過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數據可知,碳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所以圖中能表示碳酸鈉溶解度曲線的是A;②圖中兩溶解度曲線相交于M點,此點表示的意義是:28℃時,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相等;③4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7g,所以把50g氯化鈉固體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④N點對應的溶液為40℃時A的不飽和溶液,可通過加入溶質(或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使該溫度下A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⑤用“花水”沖洗海鹽,既可除去表面的Na2CO3和MgCl2雜質,又不損失海鹽中的NaCl,則“花水”應當是飽和NaCl溶液,故選:B;⑥結合溶解度曲線圖說明“冬天撈堿(Na2CO3)”的原理是:碳酸鈉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大且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故答案為:(1)D;(2)①A;②28℃時,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相等;③飽和;④加入溶質(或恒溫蒸發溶劑);⑤B;⑥碳酸鈉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大且隨溫度降低而減小。【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5.(2024春?倉山區校級月考)如圖所示是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1)物質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2)物質a的溶解度大于物質c的溶解度的溫度范圍是>t1℃。(3)t2℃時,用50g水配制物質a的飽和溶液,至少需要25g物質a。(4)將t1℃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溶劑量不變),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不變的是a、b。(5)t2℃時,將等質量的a、b、c三種固體分別配成飽和溶液,然后都降溫至t1℃,對所得溶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C(填字母)。A.溶液的質量:a<b<cB.溶質的質量:b<c<aC.溶質的質量分數:c<a<b【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性和溶解度的關系.【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減小。(2)>t1℃。(3)25。(4)a、b。(5)AC。【分析】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某一溫度時物質的溶解度大小比較。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的溶解度變化情況。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溶質質量、溶劑質量可以判斷配制的溶液質量。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100【解答】解:(1)物質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2)t1℃以后物質a的溶解度都大于物質c的溶解度。(3)t2℃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物質a,則用50g水配制物質a的飽和溶液,至少需要25g物質a。(4)將t1℃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溶劑量不變),物質a、b的溶解度增大,由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不變;物質c的溶解度減小,析出晶體,溶液仍飽和,但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減小。(5)A、t2℃時溶解度:c<b<a,等質量a、b、c三種固體分別配成飽和溶液,需要的溶劑質量:a<b<c。降溫至t1℃,溶解度:a=c<b。物質a、b的溶解度減小,且物質a減小更多,則析出的晶體質量:a>b。則此時溶液質量:a<b。物質c的溶解度增大,不析出晶體,此時溶質質量和溶劑質量都最大,則溶液質量最大,則溶液質量:a<b<c。該選項正確。B、降溫至t1℃,物質a、b的溶解度減小,且物質a減小更多,則析出的晶體質量:a>b,即溶質質量:a<b,物質c的溶解度增大,不析出晶體,溶質質量不變,則溶質質量:a<b<c。該選項不正確。C、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11+100g溶解度×100%,t2℃時溶解度:c<b<a,則溶質的質量分數:c<b<a,降溫至t1℃,溶解度:a=c<b,物質a、b的溶解度減小,析出晶體,仍為飽和溶液,則溶質的質量分數:a<b故答案為:(1)減小。(2)>t1℃。(3)25。(4)a、b。(5)AC。【點評】溶解度曲線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變化的規律,從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同一溶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溫度下,不同溶質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溫度對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影響不同。16.(2023秋?永春縣校級月考)分別在t1℃和t2℃時(t2℃>t1℃)向盛有40g甲物質的燒杯中不斷加入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與加入水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40g。(2)a、b、c、d四點對應的溶液中,屬于t2℃時的飽和溶液的是ab(填序號)。(3)甲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4)關于該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填序號)。A.c點和d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質量相等B.將c點對應的溶液恒溫蒸發溶劑,一定會立即析出晶體C.t1℃時,向e點對應的溶液中再加入20g甲物質,溶液質量變為90gD.t1℃和t2℃甲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ω(t1)<ω(t2)【考點】溶液濃度大小比較;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答案】(1)40;(2)ab;(3)增大;(4)AD。【分析】(1)根據溶解度的概念以及圖示信息來分析;(2)根據溶液的狀態來分析;(3)根據圖像信息來分析判斷;(4)根據圖像信息、溶質的質量分數、獲取晶體的方法來分析。【解答】解:(1)由圖像可知,t1℃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甲物質的質量為40g,則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40g。(2)t2℃時,向盛有40g甲物質的燒杯中不斷加入水,a點時,繼續加水,溶液的質量增加,說明a點時含有未溶解的固體,a點溶液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b點時,40g固體恰好完全溶解,溶液剛好達到飽和,c、d兩點溶液中溶劑質量較多,溶質質量相同,均為該溫度下不飽和溶液,則a、b、c、d四點對應的溶液中,屬于t2℃時的飽和溶液的是ab。(3)t1℃時相同質量的水中溶解的甲物質的質量小于t2℃溶解的甲物質的質量,則甲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4)A、由圖像可知,c點和d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均為40g,溶質質量相等,故A正確;B、c點未指明溫度,無法判斷蒸發溶劑是否會析出溶質,故B不正確;C、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40g,5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質質量為50g×40g100g=20g,向e點對應的溶液中再加入20g甲物質,溶液質量不變,為D、t1℃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40g40g+100g×100%≈28.5%,t2℃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g20g+20g×100%=50%,則t1℃和t2℃甲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故答案為:(1)40;(2)ab;(3)增大;(4)A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對溶解度概念的理解,熟練掌握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溫度、100克溶劑、飽和狀態、單位克)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考點卡片1.判斷物質能否形成溶液【知識點的認識】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早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是溶液。一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能否形成溶液與這種物質的溶解性有關。溶質可以是固體、氣體或液體,溶劑通常是液體。通常是指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溶于水則能形成溶液。比如氯化鈉、蔗糖、氫氧化鈉、硫酸等都能溶于水形成溶液,而碳酸鈣、食用油、面粉等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物質溶于水能否形成溶液,考查學生對物質溶解能量的掌握,一般出現在選擇題或是填空題中出現,難度不是太大,常考的是廚房中的物質能否溶于水。例如:下列物質溶于水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土B、蔗糖C、菜籽油D、面粉本題中泥土、菜籽油、面粉都是不能溶于水的物質,蔗糖能溶于水,故能形成溶液的是蔗糖。【解題方法點撥】解答此類題目,要掌握常見物質能否在水中溶解,廚房中常見的不能溶于水的物質是面粉、油,能溶于水的物質是氯化鈉、味精、白糖等。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知識點的認識】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它們區別就是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能否繼續溶解某種溶質.其特點除具有溶液的基本特性(即均一性、穩定性)外,還具有針對性(即它們只有針對某種溶質來說,才有意義;否則,就說不準是飽和溶液還是不飽和溶液了);例如,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的硝酸鉀飽和溶液是針對硝酸鉀來說,它是飽和溶液,而針對氯化鈉等其它可溶性的物質來說,它可能是不飽和溶液.也就是說,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鉀是不能再溶解的;但是,加入氯化鈉等其它可溶性的物質是能夠繼續溶解的.【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設置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特點和區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區分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等.這類題目常與“物質的溶解和結晶”、“溶液的概念、組成和特點”、“溶解現象、原理和溶解過程”、“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等聯系起來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并且,常在選擇題中以判斷對錯的形式出現.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特點和區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特別是,對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針對性、區分方法和技巧,以及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的綜合考查,是近幾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熟記和理解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特點和區分方法,以及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針對性,溶解現象、原理和溶解過程,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等相關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細致地閱讀、分析題意等,聯系著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說飽和溶液,還是不飽和溶液,都一定要指明“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并且,要針對某種溶質來說才可;否則,談論溶液的“飽和”和“不飽和”是沒有意義的.3.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知識點的認識】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如圖所示:但是,還需要注意的以下4點:1.當采用上述相互轉變方法中的改變溫度的方法,來實現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變時,是針對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固體(如硝酸鉀、氯化銨等)來說的.如果針對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的固體(如氫氧化鈣等)來說,上述相互轉變方法中的升、降溫度正好相反(即將上述相互轉變方法中的升溫改為降溫,降溫改為升溫),才能實現相應的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變.2.當需要增加溶劑的量,來實現飽和溶液轉變為不飽和溶液時,一定要按照需要的量來加,切不可過多(為了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3.當需要蒸發溶劑的量,來實現不飽和溶液轉變為飽和溶液時,一定要注意只是蒸發掉多余的溶劑,并且要求是恒溫蒸發之.4當需要加入溶質的量,來實現不飽和溶液轉變為飽和溶液變時,一定要注意加入的溶質應該和原來的不飽和溶液中的溶質保持一致,切不可加入其它的和原來的不飽和溶液中的溶質不一樣的溶質.【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設置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對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的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等.這類題目常與“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特點及其針對性”、“物質的溶解和結晶”、“溶解現象、原理和溶解過程”、“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等聯系起來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并且,常在選擇題中以判斷對錯的形式出現,還經常在填空題的里出現.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特點和相互轉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特別是,對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轉變方法和技巧,以及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的綜合考查,是近幾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熟記和理解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方法,以及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特點及其針對性,溶解現象、原理和溶解過程,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等相關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細致地閱讀、分析題意等,聯系著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解答即可.但是,一定要時刻關注“知識點的認識”中所強調的4點注意事項,以及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特別是,經常會考查特殊溶質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4.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知識點的認識】晶體是指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的固體.結晶是指把固態溶質的水溶液加熱蒸發(或慢慢揮發),溶液達到飽和后,如果繼續蒸發,過剩的溶質就以晶體的形式而析出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析出晶體的現象就稱為結晶現象.【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設置相關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對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等相關問題的分析、推斷、表達的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等.并且,經常將其與“物質的溶解性及影響溶解性的因素”、“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等關聯起來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和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特別是,對結晶的概念、現象、方法及其選用和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的綜合考查,是近幾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熟記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結晶的方法、原理等,以及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等相關知識;然后,結合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聯系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等,根據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細致地閱讀、分析題意等,聯系著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題目的要求,認真地進行選擇或解答即可.5.固體溶解度的概念【知識點的認識】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一般用字母s表示,其單位是克(符號為g).在未注明溶劑的情況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質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時,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鈉(這時溶液達到飽和狀態),我們就說在20℃時,氯化鈉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固體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大.對于溶解度的意義的表達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某溫度時,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某物質;另一種是在某溫度時,100g水里溶解多少克某物質,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設置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固體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對固體溶解度的意義、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等相關問題的分析、推斷、表達的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等.這類題目常與“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特點及其針對性”、“固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及其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有關計算”等聯系起來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并且,常在選擇題中以判斷對錯的形式出現,還經常常在填空題的里出現.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固體溶解度的概念,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特點,固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及其隨溫度的變化規律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特別是,對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意義和有關計算,固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及其隨溫度的變化情況,以及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的綜合考查,是近幾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熟記和理解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意義和有關計算方法,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特點及其針對性,溶解現象、原理和溶解過程,物質的溶解和結晶,固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及其隨溫度的變化情況,以及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等相關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細致地閱讀、分析題意等,聯系著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解答即可.愛心提示:所謂固體的溶解度,實際上就是該固體在100g水里所形成的飽和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它對應的溶劑的質量也就是100g.6.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知識點的認識】所謂固體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就是用縱坐標表示溶解度(用字母S表示,單位為克/g),橫坐標表示溫度(用字母t表示,單位為℃),根據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不同,畫出的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固體溶解度曲線的作用可從點、線、面和交點四方面來理解.具體如下:1.點,溶解度曲線上的每個點(即飽和點)表示的是某溫度下某種物質的溶解度.即曲線上的任意一點都對應有相應的溫度和溶解度.溫度在橫坐標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縱坐標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線上的點有三個方面的作用:(1)根據已知的溫度可以查出有關物質的溶解度;(2)根據物質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對應的溫度;(3)可以判斷或比較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大小(或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2.線,溶解度曲線表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曲線的坡度越大,說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越大;反之,說明受溫度影響較小.溶解度曲線也有三個方面的應用:(1)根據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情況.一般規律是:大部分固體隨溫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鉀;只有少數固體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如食鹽(氯化鈉);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反而減小,如熟石灰.(2)根據溶解度曲線,判斷或比較某一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3)根據溶解度曲線,選擇分離、提純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選用蒸發結晶還是降溫結晶);并且,還可以判斷或比較析出晶體的質量大小(即曲線越陡,析出的晶體就越多).3.面,對于曲線下部面積上的任何點,依其數據配制的溶液為對應溫度時的不飽和溶液;曲線上部面積上的點,依其數據配制的溶液為對應溫度時的飽和溶液,且溶質有剩余.如果要使不飽和溶液(曲線下部的一點)變成對應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方法是向該溶液中添加適量的溶質使之到達曲線上;第二種方法是蒸發掉過量的溶劑.4.交點,兩條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該點所示的溫度下,兩物質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時兩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也相同的.【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設置相關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對固體溶解度的溶概念和意義、固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等相關問題的分析、推斷、表達的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等.并且,經常將其與“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特點及其相互轉變方法”、“固體溶解度的概念和意義”、“溶質質量分數及其有關計算”、“物質的溶解和結晶方法”等關聯起來考查.凸顯了命題的能力立意.由于這類題目的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識點多,所以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是重要的中考考點,并且還是中考化學的熱點.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特別是,對查找某種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比較不同物質在相同溫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判斷溫度對物質溶解度的影響,判斷結晶方法及析出晶體的多少,溶質質量分數及其有關計算,以及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轉變方法的綜合考查,是近幾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要熟記和理解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固體溶解度的概念和意義,溶質質量分數及其有關計算,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轉變方法,以及物質的溶解和結晶的方法等相關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細致地閱讀、分析題意等,聯系著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題目的要求,認真地進行選擇或解答即可.愛心提示:做這方面的題時,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1.掌握好溶解度曲線的畫法、意義、作用,善于從溶解度曲線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例如,要弄清曲線的橫、縱坐標分別表示什么意義,明確曲線的趨勢、陡度及其含義,理解曲線上的點和其它位置的點所表示的意義.2.歸納、整合好溶液的相關知識,并能結合溶解度曲線及設置的問題情景來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7.固體溶解度表格及其作用【知識點的認識】固體溶解度表格是化學領域中一個重要的工具,它列出了不同物質在特定溶劑中的溶解度數據。這些數據通常以每100克溶劑中可以溶解的固體質量(單位:g)來表示,并且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固體溶解度表格是一個重要的科學工具,溶解度表可以幫助學生預測不同化學物質在溶液中的行為。例如,通過查閱溶解度表,可以判斷某種物質是否容易在特定條件下溶解。固體溶解度表格是幫助學生理解溶解現象和相關物理性質的重要工具。通過學習如何查閱和使用溶解度表,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常見的物質的溶解性,對于判斷常見的酸、堿、鹽在水中能否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精通版六年級下冊Lesson 2教案設計
- 財務制度內部培訓
- 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四單元 16 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版分與合教案
- 初中信息技術滇人版(2016)八年級上冊第4課 網絡與生活教學設計及反思
- 電梯培訓學員指南
-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 15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4中國聯通校園招聘新苗(2151個)崗位已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高鐵站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 奧秘課堂管理員工培訓
- (高清版)TDT 1013-2013 土地整治項目驗收規程
- 駕照體檢表完整版本
- 幼兒繪本故事:如果不洗澡
- 汽輪機上缸吊出及翻缸風險分析及管控措施
-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填寫樣表
- 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制圖習題集答案.
- 管道機器人畢業設計正文
- 常暗之廂(7規則-簡體修正)
- 小學生數學習慣養成總結-ppt課件
- 地鐵工程施工作業流程化管理的主要控制措施_工程管理
- 49.5MW風電場變電所電氣部分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