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之中共代表大會知識點_第1頁
考研政治之中共代表大會知識點_第2頁
考研政治之中共代表大會知識點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年考研政治之中共代表大會知識點匯總考研政治知識點背誦重在歸納和總結,本文中為考生總結了中共5次代表大會的主要背誦點。僅供考生參考。一、中共一大1921年7月: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決議》。二、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中心議題:是討論和制定黨在現階段的革命綱領。根據列寧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問題提綱》對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當前階段的革命性質是資產階級民族革命的性質進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當時黨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最高綱領”――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的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社會?!白畹途V領”――即在民族革命階段的最低綱領,消除內亂,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中華民族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中共二大提出革命綱領有其主客觀的因素:主觀因素:①黨開始懂得馬克思主義要和中國實際相結合;②黨對中國國情有了初步認識??陀^因素:①國內外時局的新變化;②列寧和共產國際的指導和幫助。注意,建黨開始我黨沒有意識到黨內的“左”右傾的問題。歷史意義:①(初步指出)正確分析了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對象、動力、前途;②明確了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③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④黨中央領導人民走上了徹底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新征途。附:1922年8月,李大釗、陳等同孫中山等國民黨領導會晤,商談國共合作事宜,孫決定實行聯俄聯共,邀請共產黨員幫助改組國民黨。三、中共三大1923年6月12日在廣州舉行(確定國共合作,黨內合作;第二次在抗戰時,遇事協商)大會討論并接受了共產國際關于國共合作以及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的決議案,以建立各民主階級的統一戰線,同時保持共產黨在組織上、政治上的獨立性。為第一次國共合作打下政治基礎。(瞿秋白最早提出統一戰線概念);中共三大開始我黨比較明確的提到了和國民黨合作過程中的“左”右兩種錯誤傾向(批評了陳的右傾傾向),大會批評了這兩種傾向,但是沒有使用和“左”右做斗爭這個概念。附: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民黨一大的成功,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大會通過了有共產黨人參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內容的宣言,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從而把舊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四、中共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召開(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的重要思想、)出席大會的有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來、彭述之、張太雷、陳潭秋、李維漢、李立三等20人。主要中心議題:討論工人階級如何參加民族革命運動以及黨如何領導即將到來的功能運動高漲的問題。歷史功績:①正確分析了中國社會各個階段的革命態度問題,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②大會還指出來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提出了無產階級與農民建立鞏固工農聯盟的重要思想;③會議還把國民黨分為了左、中、右三派。制定了對國民黨的工作是擴大左派,批評和爭取中派,反對右派;④大會還制定了有計劃的開展工農運動的方針。⑤大會明確將資產階級分為買辦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不足:1、雖提出領導權問題,但對如何爭取領導權,缺乏具體明確方針,只講對群眾運動的領導權,忽視了對政權和武裝力量的領導權。2、提出了農民是革命同盟軍的問題,但沒有提出土地革命這一解決農民問題的根本思想。附:1925年11月《少年中國學會改組委員會調查表》,早期領導人李大釗、瞿秋白、鄧中夏等就提出了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成為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前身。附:1925年12月1日,毛澤東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的提出是毛的萌芽的標志特點:1、最早論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文章;2、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只能由中國無產階級(或工人)(領導力量)來領導;3、各階級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農民(主力軍)是最廣大最可靠的同盟軍;4、首次把資產階級分為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是勞動階級,是我們同盟的對象,革命的基本動力。)內容:1、分清敵友是革命的首要問題;2、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是中國革命的敵人;3、資產階級分為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中間勢力、要團結)既有革命性又有軟弱性、妥協性。4、小資產階級是無產階級最接近的朋友(革命的基本動力,也是同盟軍),農民是最可靠的同盟軍;5、工業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附: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在廣州制造“中山艦事件”。附: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5月20日,以葉挺為團長的獨立團作為北伐先鋒奉命進入湖南,揭開了北伐序幕。附:1926年9月,毛澤東發表《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一文,指出:“農民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五、中共五大1927年4月27日到5月9日,在武漢召開。-------這次代表大會是在大革命的緊急關頭召開的。主要任務:接受共產國際執委會第七次擴大會議關于中國問題的決議案,糾正陳獨秀的機會主義錯誤,并決定黨的重大方針政策。毛澤東批判了陳獨秀在對待農民問題上的錯誤,主張把農民組織起來,武裝起來,迅速加強農民的斗爭。失敗原因:1、雖然批判了陳的右傾錯誤,但對爭奪革命領導權所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如改造武漢國民黨、改造武漢國民政府、組織和擴大黨對革命武裝的領導等問題),均未作出切合實際的回答。2、大會對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實質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認識。陳獨秀雖然作了一些檢查,但沒有真正改正錯誤。附:1927年3月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共領導農民運動的偉大綱領。分析了農民的各個階層,提出了黨在農村的階級路線。(正確解決了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農民問題)內容:1肯定農民的作用及黨領導農民革命的重要性;2論述了建立農民革命領導權和農民革命武裝的必要性;3分析了農民的富農、中農、貧農三個階層,認為貧農是農民中最革命的力量;4相信群眾、依賴群眾、放手發動群眾。附: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下,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六、中共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共產國際幫助下,莫斯科召開。共有142人。會議毛并未參加,會議是瞿秋白主持。主要討論:0、明確規定了沒收一切土地,確定了依靠貧雇農、聯合中農的階級路線,對富農的政策也有調整,但沒有根本解決。①中國社會的性質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確定:革命的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革命的政治形勢:兩個革命高潮之間;革命力量:工人階級;革命前途:社會主義;革命的中心任務:工農民主專政的實現和反帝反封建。③批判了王明“左”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特別是盲動主義的錯誤。和陳的右傾錯誤。⑤會議還制定了中國革命現階段的十大政綱;⑥規定了黨的建設、工人運動、農民運動、紅軍和根據地建設的各項政策;存在不足: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線基本是正確的,起了積極的作用。缺點:即對中間階級的作用、反動勢力內部的矛盾缺乏正確的估計和政策;特別是對中國革命的長期性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仍把城市工作放在全黨工作的中心,對革命的發展起了消極的影響。附:1928年4月,朱德達毛澤東會師井岡山。附:1928年10月,毛澤《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