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心得體會七篇_第1頁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心得體會七篇_第2頁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心得體會七篇_第3頁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心得體會七篇_第4頁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心得體會七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心得體會七篇篇一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在以黨中央周圍奮勇前進、勇于創新,以時不我待的精神開拓中國新局面。中國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后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巨變;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主人翁意識顯著增強,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社會整體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回首過去,我們40年的風雨歷程,歲路途艱辛,但是碩果累累。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后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巨變;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群眾主人翁意識顯著增強,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社會整體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中國科技也飛速發展,制造業正由“中國制造”變為“中國創造”。改革從城市到農村、從東部到西部、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展開,逐步深化。使中國社會發生全方位的歷史性轉變。現如今,以習總書記的一句話來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因此我們更應該感到生逢其時,責任重大。我們更應該刻苦努力,為實現偉大中國夢和教育強國夢而不斷奮斗。篇二四十年可以發生什么樣的改變?2018年恰逢祖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祖國的巨變引起無數人的懷舊情結。這懷舊來自于我們衣食住行的改變發展,發生在老一輩人生根發芽的記憶里面。紀錄片《必由之路》在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呈現黨和國家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的同時,也肯定了40年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這是一場偉大的社會變革,面對一窮二白,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確定政治、經濟制度,一個古老的農業國開始探索現代工業強國之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探索中找出一條中國式的發展道路。我們一代人對四十年前的理解多是通過書本、黑白照片、紀錄片或是老一輩人的口述,我們是老人眼中生長在幸福年代的人,因為他們經歷過食不果腹,經歷過生活上的艱難困苦便知和平年代的幸福來之不易。改革初期自行車、手表、縫紉機是生活富裕人家享受生活的標配,而短短的四十年里馬路越來越寬,火車可以開到青藏高原,高鐵時速可以達到300km/h,長途出行靠飛機,汽車都開始使用新能源,國防、通訊、科技、載人航天工程舉世矚目。飲食從只有過年餐桌才會出現肉類,到現在吃多了大魚大肉人們開始注重養生回歸自然。就像網絡上吃飯巳不再是人們的追求。如今,人們見面問候是:“您好”。但在以往,人們成天關心的就是能吃飽,希望親朋同事也能吃飽。見面問候,開口就是:“吃飯沒有”?現在聽來,覺得似乎有一些俗氣,而那時卻是最實在,最關心的問候。除了吃飯,還有什么能超出人們的追求?吃飽是人的第一需要,也就成了人們的第一關心。而現在,怎樣吃才更健康已成為新的時尚。人們關注的是怎樣吃更符合養生的理念。三、住房的變化進入八十年代,人們的住房逐漸發生了變化。從磚混結構房到現在的高樓大廈,房內裝修講究,各種陳設透露著時代的氣息。家電、家俱一應俱全。自來水也進了屋。讓你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便利。而如今手機已近乎人人擁有。微信短語,迅速傳遞天下大事,溝通親情友情。我們沐浴在改革開放的陽光下,展望未來,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億萬華夏兒女共同的夢,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美好。篇四40年前,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發表講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這被稱作“實際上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隨后在12月18-22日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40年前,鄧小平這篇講話,依然令人心潮澎湃,偉人的歷史遠見、博大胸襟、改革勇氣和政治智慧,無不令人感佩。40年后,今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前40年與今天相互輝映,40年改革開放,40年滄桑巨變。改革開放永不停步,這是向世界的宣示,也是對中國的期許:下一個40年,定讓世界刮目相看。中國,繼續加油!篇五曙光升騰,萬物生長。1978年12月18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必將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那一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開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征程。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異的巨變。糧票、布票、肉票、魚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業券等百姓生活曾經離不開的票證已經進入了歷史博物館;群眾忍饑挨餓、缺吃少穿、生活困頓這些困擾許久的問題總體上一去不復返了!是的,歷史總是在特殊的年份熠熠閃光,讓我們能駐足停留、總結成績、感恩過往,并從中汲取寶貴的智慧與動力。站上新起點,改革開放為每個奮斗工作者提供了更寬廣的舞臺、最有力的支撐。因此,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準確理解改革開放的內涵,不僅要“動了心”,更要“見于行”。開拓創新是改革開放“播種的根”。習近平總書記說:“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的確,創新是驅動工作效率的“加速器”。當前許多地方解決問題普遍存在視野不開闊、腦筋不轉動、理念不更新的現象,習慣在辦公室“閉門造車”。如果做事過于保守,只是機械地執行上級決策,往往會使正確的決策變形走樣、原地踏步,而激發創新創造潛動力,恰是激發干事創業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金鑰匙”,鼓勵干部工作上大膽創新,才能有“摸著石頭過河”的氣魄,讓干部勇于積極實踐改革創新,主動為工作中的“硬骨頭”想招出招。同時,創新是改革開放永恒的主題,也是不斷前進的動力,每名干部都要不斷加強學習、認真思考,提升開拓創新的能力和勇氣。因為改革創新、攻堅破難是新時代工作發展之需,也是基層干部擔當之要,做好新形勢下的繁雜工作要求我們應打破常規、銳意進取、不斷創新。實事求是是改革開放“生長的芽”。當下農村資源廣袤,自然條件、經濟基礎、配套設施都不盡相同,作為一名基層干部,要因地制宜嫁接本地資源,這不是簡單“復制黏貼”,也不是“淺嘗輒止”,而是從自身實際出發,不斷堅持深化改革。堅持實事求是,就是要堅持一個“清”字,遵守了解實際、掌握實情、制定方案、繪就藍圖的“四道法則”。正如榮獲“改革先鋒”稱號的優秀基層干部廷?巴特爾,他根據草原結構實際情況,不斷探尋草原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堅持從牧區實際出發,實現生態保護與牧民增收雙贏。不過,我們要清醒認識到,典型經驗不是“萬能鑰匙”,不能搞“一刀切”。我們應明確以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為總基調,遵循客觀科學規律,因利勢導、因時制宜分析具體問題,保持新時代基層工作勢頭好動力足辦法多,讓新時代改革開放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從而有效解決基層面臨的難題,讓村民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園更有活力、更有色彩、更有吸引力。惠農利民是改革開放“豐收的果”。人民是檢驗改革開放成效最好的“試金石”。習近平總書記的“梁家河情懷”,是黨員干部對人民群眾念慈在慈的情感與牽掛,是共產黨人精神成長的原點。過去的40年里,我們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這一系列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體現的是我們黨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尊重人民群眾在實踐活動中所表達的意愿、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此外,我們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接好“接力棒”,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所需所急所盼,用我們的“辛勤指數”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數”。四十載驚濤拍岸,九萬里風鵬正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正當其時。讓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借鑒先進經驗,堅持從實際出發,銳意進取、開拓思路,不斷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篇六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年,4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心中也充滿無限的期盼。在2018年的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回想過去,糧票、布票、肉票、魚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業劵等百姓生活曾經離不開的票證已經進入了歷史博物館,忍饑挨餓、缺吃少穿、生活困頓這些幾千年來困擾我國人民的問題總體上一去不復返了!我們40年風雨兼程,路途艱辛,但是碩果累累。改革開放40年發展,中國人民生活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發展,中國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后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轉變;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群眾主人翁意識顯著增強,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社會整體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中國科技飛速發展,中國社會發生了全方位的歷史性轉變。繼往開來,中國發展永不止步,在習近平總書記思想的指導下,全面深化改革,著眼全局性重大問題進行頂層設計,狠抓改革落實,一往無前。今年是我黨的十九大開局之年,對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中國也踏上了新的歷史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狠抓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獲得感。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色,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時代旗幟,是中國人民最為自信和自豪的偉大創舉。40年的改革歷程,其實也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的歷程。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成長的歷程。回想80年代小學課本中提到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就是那個年代的期盼;90年代高中英語課本中有一篇是想到2000年實現在家中購物的文章,今天我們身邊早就實現了,21世紀初我們參加工作時都在使用BB機,購買一臺手機同時實現單向收費又是我們那個年代的一個期盼。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處的年代,汽車成為普通家庭必備用品,在十年前也是我們很多人的期盼。而接下來的第三個十年,也就是2020年后中國社會要實現黨的兩個百年奮斗目標之一(建黨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到建國一百周年暨2050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就是我們現階段的期盼和向往。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通過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來看,我相信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奮斗,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定能如期實現。篇七1978年,我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至今,已有40個年頭,出生于90年代的我,雖未經歷過完整的40年改革歷程,但自我記事至今,我所感知到時代發展賦予的巨大進步早已超越想象。由平房到筒子樓再到現代化社區,由黑白電視機到數碼電視,由紙質書到電子書,由算盤到多功能計算機,由白熾燈到節能燈,由一輛難求的自行車到遍地都是的汽車,由公交車到地鐵,由綠皮火車到輕軌、高鐵......我們的衣、食、住、行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所以說改革開放是中國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大事件,習近平同志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表示,艱難困苦,玉汝于成。40年來,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取消農業稅牧業稅和特產稅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我們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動搖,勇敢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不斷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以不可辯駁的事實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的鮮活生命力,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中國大地上高高飄揚。40年的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