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_第1頁
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_第2頁
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_第3頁
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_第4頁
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地塊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荻港鎮渡江司始建于2005年,為符合國家及省現行相關產業政策,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建設年處理鐵礦石60萬噸選礦工程技改擴建項目,利選礦企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的通知》(繁政辦〔2021〕13號)要求選礦企業進),險管控標準》(GB36600-2018)規定,本次調查土壤和底泥監測指標為該標準表1中必測45項基本項目+pH和石油烴。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第二類用地篩選工作和風險評估工作。按照相關規范,本次場 2 2 2 2 2 6 6 6 7 7 7 9 1山林地。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始建于2005年,為符合國家及省現行辦〔2021〕13號)要求選礦企業進行轉型退出,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于保障工業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環境安全的通知》(環發[2012]140號),該通發展情況結合《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19)相關要求編制了《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地22.1調查的目的和原則(2)通過開展現場鉆探、采樣分析等調查工作,明確地塊的土壤狀態,如(3)對地塊的繼續利用在環境方面是否可行做出結論,明確地塊是否需進(1)針對性原則。針對地塊的特征和潛在污染物特性,進行污染濃度和空(3)可操作性原則。綜合考慮調查方法、時間、經費等,結合現階段科學2.2調查范圍本次調查的地塊均位于蕪湖市繁昌區荻港鎮,地塊中心位置坐標為3場勘察和遙感影像及經過多方面協調溝通,判斷本次調查地塊占地面積為4圖2.2-1.調查范圍圖5圖2.2-2.現場照片62.3調查依據(6)《關于印發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系列技術文件的通知》(環辦土壤),(8)《安徽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皖政發[2016]116號2016(9)《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辦法》,安徽省人););(1)《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7););););););(11)《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1)《繁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支持選礦企業轉型退出的政策);2.4調查方法和內容8(1)污染識別:通過地塊資料收集、現場調查、人員訪談等形式,獲取地用情況等基本信息,識別地塊潛在污染物種類(2)土壤采樣實施方案編制:通過地塊的污染識別確定的本地塊的土壤的采樣技術導則》(HJ1019—2019)采集樣品,以確(4)樣品的保存和流轉:為了防止從采樣到分析測定階段由于環樣品保存準》(GB/T14848-2017)定的方法和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中的相關規定進行風干、研磨、過篩,制成20(6)實驗室分析及質量控制:土壤樣品測定必須采取《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指定的方法。所用分(7)監測結果處理與分析:將土壤監測結果與《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9(8)結果評價:根據土壤監測結果與《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風險篩選值比較的結果,確定該地塊則》(HJ25.1-2019)和《工業企業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評估與修復工作指南(試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19)和《工業企業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評估與修復工圖2.4-1.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工作內容與程序3地塊概況3.1區域環境概況本次調查的地塊均位于蕪湖市繁昌區荻港鎮,地塊中心位置坐標為圖3.1-1.項目地塊位置圖原,圩區平原面積近200km2,地勢低平,水網密布,一般標高6-10m,是繁昌1994年元月,安徽省地礦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曾對繁昌縣城附近108km2范圍內的地下水資源進行了勘察分析,結論意見為:繁昌縣基本上是一的大小磕山及桃沖等地,該地區地下水主要賦存于二疊系上統大隆組(P2d)、1n和龍山組(T1n)碳酸鹽巖裂隙溶洞中,部分被第四系松散層覆蓋。大氣降水的補給及接受蓋層第四系孔隙承壓水補給。本項目地塊位于桃沖附近,圖3.1-2.項目區水文地質圖繁昌縣全縣分為兩大水系,東部及南部為青弋江水陽江水系,面積為361.02km2,其余部分為長江下游干流水系。全縣水資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兩部另外峨溪河的支流在城區有南門河、西門河、安定河、牛口山河及前沖區內出露地層有泥盆系上統五通組(D3w)、二疊系下統棲霞組(P1q)及),傾向南,傾角70°左右。斷層北盤為棲霞灰巖變質而成的矽卡巖,南盤為五通組下段石英砂巖,缺失五通組上段及石炭系地層。該斷層是本區重要的控礦構另外在北盤矽卡巖帶中發育一系列與F1斷層平行或小角度斜交的次級斷裂或裂變質暈寬達500多米。后者近接觸帶及其附近,普遍具矽卡巖化。熱液蝕圖3.1-3.項目區地質3.2地塊周邊環境及敏感目標編號名稱方位距離(米)性質1上沖W437村莊2倪家沖449村莊3周沖S560村莊4駱沖W730村莊5北側農田N農田圖3.2-1.地塊周邊敏感目標分布圖3.3地塊的現狀和歷史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始建于2005年,位于獲港鎮倪沖山,原年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在原廠廠址內建設年況的歷史影像圖是從2014年開始的,該場地201衛片拍攝日期衛片衛片分析2014年10月與《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年處理鐵礦石60萬噸選礦工程技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建設內容基本一致,新建鐵礦石堆棚、生產廠房、鐵精粉堆棚、鐵精粉成品池、尾砂堆場、公用辦公房、廢水治理設施等2015年1月與2014年相比,地塊內無明顯變化2016年12月與2014年、2015年相化2017年2月地塊內:無明顯變化。地塊周邊:地塊周邊仍為山林地,無明顯變化2019年2月地塊內:無明顯變化。地塊周邊:地塊周邊仍為山林地,無明顯變化2019年12月與2016年相比,地塊內明顯荒廢2021年2月與2019年相比,地塊房生銹破損2023年3月與2021年相比,地塊精粉水池、沉淀池等水池和生產設備已拆除2024年6月地塊內:無明顯變化,部分生產設施拆地塊周邊:地塊周邊仍為山林地,無明顯變化2024年9月地塊內生產廠房已拆除平整完畢截止到2024年9月踏勘現場為止,地水塘一水塘一圖3.3-1.本地塊拆除后現場照片(2024年9月)3.4相鄰地塊的現狀和歷史編號名稱方位距離(米)地塊利用情況性質1上沖W437始終為村莊村莊2倪家沖449始終為村莊村莊3周沖S560始終為村莊村莊4駱沖W730始終為村莊村莊5北側農田N始終為農田農田3.5地塊利用的規劃圖3.5-1.地塊土地利用現狀圖圖3.5-2.安徽省繁昌縣荻港鎮總體規劃圖4污染識別4.1資料收集與分析(3)地塊所在地的社會信息,如敏感目標分布等,資料來源主要為蕪序號說明1地塊利用變遷土地證或其他登記資料根據對渡江村村委會工作人員訪談獲知,項目地塊土地所有權歸屬渡江村村民集體,無土地證或其他登記資料。2地塊規劃資料從繁昌區人民政府官方網站查閱《繁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支持選礦企業轉型退出的政策意見的通知》;3地塊歷史衛星影像通過奧維地圖、天地圖等軟件,獲取了項目地塊2014年以后的歷史衛星影像。4地塊環境資料地塊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記錄根據對荻港鎮環保所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訪談,國全礦業在開業期間未進行過工業生產,地塊內不存在污染記錄。5地塊相關記錄地塊危險廢物堆放記錄根據對荻港鎮環保所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訪談,國全礦業在開業期間未進行過工業生產,地塊無危險廢物堆放記錄。6地塊周邊敏感目標通過現場踏勘和與渡江村村民訪談獲得。7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表根據對荻港鎮環保所工作人員訪談,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無備案環評資料。8產品、原輔材料清單根據對荻港鎮環保所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訪談,國全礦業在開業期間未進行過工業生產,無產品、原輔材料使用記錄9環境監測數據該地塊歷史上未進行過土壤和地下水監測工作。其他根據對荻港鎮環保所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訪談,國全礦業在開業期間未進行過工業生產,無產品、原輔材料使用記錄,地塊無備案的化學品儲存及使用清單、地上及地下罐體清單、泄漏記錄、廢物管理記錄等資料。地塊內無化學品使用記錄、無地下管線、無罐體、地塊內未做過地勘。區域自然環境信息通過百度百科、繁昌區人民政府官網獲得。地塊現狀通過現場踏勘獲得。地塊周邊污染源情況通過現場踏勘和與渡江村村民訪談獲得。4.2現場踏勘和人員訪談(1)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在開業期間僅建設生產廠房和生產設備,未進行工業生產,無生產礦石原料、輔(2)周邊居民用水均為自來水管網供水,無地下水使用情況,周邊無地下(3)本地塊拆除后土地空閑,除歷史上用于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訪談單位訪談內容蕪湖市繁昌區荻港鎮人民政府1、訪談地塊原有土地用途;2、訪談地塊內曾經各區域大概的用途,是否有哪些地方曾經用作工廠、倉庫等,加工或生產產品的類型,營業時間大致范圍,主要生產工藝,主要的重點區域;3、企業日4、訪談周邊現在或者曾經工廠等污染源情況;5、訪談企業是否發生過污染事故、化學品泄漏事故或者其他環境事故及環保處罰等渡江村村委會4.3地塊污染識別4.4地塊周邊潛在污染源分析本次調查地塊原為安徽省國全礦業有限公司用地,對本次調查地塊周邊(1)根據規劃文件,本次調查地塊現狀屬于采礦用地,屬于《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12月核定退出產能并拆除廠房和設備,2024年9月地塊內廠房拆除和土地平整(3)地塊位于蕪湖市繁昌區荻港鎮渡江村,周邊1000m范圍內主要為居(4)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由于資料缺失只能內唯一存在企業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僅建設生產廠房和安裝生產設5第二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方案5.1采樣方案按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19)和《工業企采樣深度可根據污染源的位置、遷移和地層結構,水文布點方法適用條件簡單隨機布點法適用于污染均勻的地塊專業判斷法適用于潛在污染明確的地塊分區布點法適用于污染分布不均勻,并獲得污染分布情況的地塊系統布點法適用于各類地塊情況,特別是污染分布不明確或污染分布范圍大的情況,可以獲得污染分布,但其精度受網格間距大小的影響,一般費用較高圖5.1-1.系統隨機布點法系統布點法.分區布點法根據《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19)“6.1監測點位布設方法”中的要求,本次采用系統布點法結合專業判斷來進行采樣點同時根據《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指南》(環境保護部公告2017年第72號)的規定,初步調查階段,地塊面積≤5000m2,土壤采樣點位數不少 圖5.1-2.地塊監測點位分布圖(1)本次采用系統布點法結合專業判斷來進行采樣點的布設,將地塊劃分(4)土壤采樣點的采樣層次和深度應根據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垂直遷移特性(1)采樣時遇到厚度過大的混凝土地基,通過地面破碎后機器仍無法繼續(2)采樣點位下方存在電纜、電線、水管等管道線路,鉆進取樣可能會造(3)遇強風化砂巖,機器無法鉆進時,在點位周邊鉆進,多個點確認已鉆強烈;主要為中酸性-酸性的侵人巖,產狀一般以巖枝或巖株產出。斷裂主要發構造及相關地質現象的調查資料顯示,巖層為三疊系下統南陵湖陵湖組(T1n)、三疊系下統殷坑組(T1y)和龍山組(T1n)碳酸鹽巖裂隙溶洞在《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19)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19)、《建設用地土壤環根據HJ25.2-2019中提到的“在每個工作單元,土壤垂直方向層次的劃分應因此本次取樣部位擬選擇0-0.5m(表層)、0.5-2m處采集土壤樣品,具體取樣點位編號XY送檢深度T0(對照點位)118.03954031.1372150-0.5m(表層)T1118.03885731.1373760-0.5m(表層)T2118.03862331.1378440-0.5m(表層)T3118.03909931.1376670-0.5m(表層)T4118.03916831.1378220-0.5mT5118.03941431.1378990-0.5m(表層)T6118.03907531.138105圖5.1-3.土壤采樣點位圖為查明區域內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本次調查在調查地塊的東側約60m處布序號工程工程量1土壤采樣7個調查點位(含一處對照點)5.2分析檢測方案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25.1用地性質變更,故本次地塊土壤基本檢測因子選用特征污染物銅、鉛、鎘、砷、土壤重金屬鎘、鉻(六價)、銅、鉛、鎳、汞、砷、pH揮發性有機物揮發性有機物(1,1,2-三氯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二氯甲烷、反-1,2-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烷、順-1,2-二氯乙烯、氯仿、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苯、三氯乙烯、1,2-二氯丙烷、甲苯、四氯乙烯、氯苯、1,1,1,2-四氯乙烷、乙苯、間+對-二甲苯、鄰-二甲苯、苯乙烯、1,1,2,2-四氯乙烷、1,2,3-三氯丙烷、1,4-二氯苯、1,2-二氯苯、氯甲烷)半揮發性有機物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熒蒽、苯并k熒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其他特征污染物石油烴6現場采樣和實驗室分析6.1現場探測方法和程序6.2采樣方法和程序現場實地踏勘→點位布設→設備轉場運輸→就位準備→鉆孔→取樣→分裝圖6.2-1.現場土壤采樣設備圖T0T1T2T3T4T5圖6.2-2.現場土壤采集樣品圖樣品類型快速鑒別測試方法土壤感觀判斷(觀察異味、異色)便攜式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XRF)光離子化檢測器(PID)地下水感觀判斷(觀察油花、異味、異色)pH測定儀電導率測定儀溶解氧測定儀本次土壤采樣現場采用感官判斷并使用XRF和PID檢測器,根據讀數現場代號、日期和順序號組成。土壤用“TR”表,順序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不同地T0PIDT0XRFT1XRFT2PIDT2XRFT3XRFT4PIDT4XRFT5PIDT5XRFT6PIDT6XRF圖6.2-3.現場樣品快速檢測圖本地塊預設的4個地下水采樣點經現場鉆探至0.7~1.7m處遇到花崗巖層,D0鉆井照片D1鉆井圖D2鉆井照片D3鉆井照片圖6.2-4.采樣現場圖對于易分解或易揮發等不穩定組分的樣品在保溫箱中添加冰袋或冰盒采取在風干室將土樣放置于風干盤中,攤成2~3cm的薄層,適時地壓碎、翻用于細磨的樣品再用四分法分成兩份,一份研磨到全部過孔徑0.25mm(60表6.4-1.樣品送檢測情況工作統計表經度緯度送檢深度(m)T0118.03954031.1372150-0.5m2(含1平行樣)2(含1平行樣)0-0.5m(表層)土壤45項+pH+石油烴T1118.03885731.1373760-0.5m110-0.5m(表層)T2118.03862331.1378440-0.5m110-0.5m(表層)T3118.03909931.1376670-0.5m110-0.5m(表層)T4118.03916831.1378220-2m4(含1平行樣)4(含1平行樣)T5118.03941431.1378990-0.5m110-0.5m(表層)T6118.03907531.1381050-0.5m110-0.5m(表層)合計///采樣施工二次污染防控及安全防范要求由安徽環科檢測中心有限公司負責序號二次污染防控措施防控目的1集中采樣,減少設備轉移運輸減少尾氣排放,減少噪聲污染2文明施工,產生的廢耗材雜物、垃圾等分類收集防止人為造成固廢丟棄,污染環境3土壤采樣完成后,將鉆孔封堵防止人為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遷移4產生的廢棄物收集后帶離現場,一般廢棄物送至生活垃圾收集點防止人為產生廢棄物污染環境還可采用人工管線排查法,通過手鉆或小螺紋鉆鉆(6)天氣情況核查進場前要了解施工期天氣情況,禁止在臺風、暴雨腐蝕性酸性/堿性物料等地塊,應視情況佩戴防護器具。接觸樣品時,佩戴一次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等標準要求的方法進行檢測。所用儀器設備均表6.6-1.土壤檢測項目及檢測方法一覽表分類項目檢測方法名稱和標號檢測儀器和編號方法檢出限土壤銅土壤和沉積物12種金屬元素的測定王水提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J803-2016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NexION-1000GAHHKNO.740.5mg/kg鉛2mg/kg鎘0.07mg/kg砷0.6mg/kg鎳2mg/kg汞土壤和沉積物汞、砷、硒、鉍、銻的測定微波消解/原子熒光法HJ680-2013原子熒光光度計AFS-10BAHHKNO.5-20.002mg/kg六價鉻土壤和沉積物六價鉻的測定堿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1082-2019WFX-120A原子吸收光譜儀AHHKNO.60.5mg/kg四氯化碳土壤和沉積物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頂空/氣相色譜-質譜法HJ642-2013ISQ7000氣相色譜-質譜儀AHHKNO.72-32.1μg/kg氯仿1.5μg/kg1,1-二氯乙烷1.6μg/kg1,2-二氯乙烷1.3μg/kg1,1-二氯乙烯0.8μg/kg順-1,2-二氯乙烯0.9μg/kg反-1,2-二氯乙烯0.9μg/kg二氯甲烷2.6μg/kg1,2-二氯丙烷1.9μg/kg1.0μg/kg1,1,2,2-四氯乙烷1.0μg/kg四氯乙烯0.8μg/kg1,1,2-三氯乙烷1.4μg/kg三氯乙烯0.9μg/kg1,2,3-三氯丙烷1.0μg/kg氯乙烯1.5μg/kg苯1.6μg/kg氯苯1,2-二氯苯1.0μg/kg1,4-二氯苯1.2μg/kg1.2μg/kg苯乙烯1.6μg/kg2.0μg/kg間二甲苯+對二甲3.6μg/kg苯鄰二甲苯1.3μg/kg氯甲烷土壤和沉積物揮發性鹵代烴的測定頂空/氣相色譜-質譜法HJ736-20153μg/kg硝基苯土壤和沉積物半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HJ834-2017ISQ7000氣相色譜-質譜儀AHHKNO.72-20.09mg/kg2-氯酚0.06mg/kg苯并[a]蒽0.1mg/kg苯并[a]芘0.1mg/kg苯并[b]熒蒽0.2mg/kg苯并[k]熒蒽0.1mg/kg?0.1mg/kg二苯并[a,h]蒽0.1mg/kg茚并[1,2,3-cd]芘0.1mg/kg萘0.09mg/kg苯胺-pH土壤pH的測定NY/T1377-2007PHS-3cPH計AHHKNO.20-土壤石油烴土壤和沉積物石油烴(C10-C40)的測定氣相色譜法HJ1021-2019AHHKNO.101-26mg/kg導則》(HJ25.1-2019)、《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19)、《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等相關規范要叉感染。用于檢測VOCs的土壤樣品單獨采集;土壤現場平行樣在土樣同一位①裝運前核對采樣標簽、樣品數量、采樣記錄②樣品置于冷藏密封箱中保存,運輸途中嚴防樣品的③認真填寫樣品流轉單,寫明樣品名稱、采樣日期表6.7-1.土壤檢測樣品采集、保存與送檢要求序號樣品類型檢測指標采樣容器和體積保存時間保存方法運輸及送達時間檢測因子1土壤無機指標自封袋、2kg*128天冷藏4℃汽車運送當日送達實驗室pH、銅、鉛、鎘、鋅、鎳、砷、汞、硒、銀2土壤揮發性有機物VOA棕色G,40ml*4+1份裝滿125mL樣品瓶7天冷藏4℃汽車運送當日送達實驗室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順-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甲醛、甲醇3土壤半揮發性有機物棕色G、250ml*1冷藏4℃汽車運送當日送達實驗室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熒蒽、苯并[k]熒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4土壤石油烴類250ml*1冷藏4℃汽車運送當日送達實驗室石油烴備注:1、VOA棕色G---帶內襯聚四氟乙烯膜瓶蓋的40mL棕色玻璃瓶;2、采有機類樣品時,土壤填滿樣品瓶并密封保存;實驗室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將覆蓋樣品分析的整個過程,包括確認供應商提差范圍參《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技術規范》(HJ/T166-2004)中的相關要求。對評價技術規范》(HJ/T166-2004)中的規定。當平行雙樣測定合格率低于95%時,除對當批樣品重新測定外再增加樣品數10%~20%的平行樣,直至平行雙樣倍,含量低的加2~3倍,但加標后被測組分的總量不得超出方法的測定上限。加標濃度宜高,體積應小,不應超過原試樣體積的1%,否則需進行體積校正。壤環境質量評價技術規范》(HJ/T166-2004)中的相關規定。當加標回收合格檢測項目單位TR1-1-1TR1-1-1(平行樣)相對偏差%銅mg/kg29.028.0鉛mg/kg24264鎳mg/kg3534鎘mg/kg<0.07<0.07——砷mg/kg汞mg/kg0.0510.0474.1六價鉻mg/kg<0.5<0.5——四氯化碳μg/kg<2.1<2.1——氯仿μg/kg<1.5<1.5——1,1-二氯乙烷μg/kg<1.6<1.6——1,2-二氯乙烷μg/kg<1.3<1.3——1,1-二氯乙烯μg/kg<0.8<0.8——順-1,2-二氯乙烯μg/kg<0.9<0.9——反-1,2-二氯乙烯μg/kg<0.9<0.9——二氯甲烷μg/kg<2.6<2.6——1,2-二氯丙烷μg/kg<1.9<1.9——μg/kg<1.0<1.0——1,1,2,2-四氯乙烷μg/kg<1.0<1.0——四氯乙烯μg/kg<0.8<0.8——μg/kg<1.1<1.1——1,1,2-三氯乙烷μg/kg<1.4<1.4——三氯乙烯μg/kg<0.9<0.9——1,2,3-三氯丙烷μg/kg<1.0<1.0——氯乙烯μg/kg<1.5<1.5——苯μg/kg<1.6<1.6——氯苯μg/kg<1.1<1.1——1,2-二氯苯μg/kg<1.0<1.0——1,4-二氯苯μg/kg<1.2<1.2——μg/kg<1.2<1.2——苯乙烯μg/kg<1.6<1.6——μg/kg<2.0<2.0——間二甲苯+對二甲苯μg/kg<3.6<3.6——鄰二甲苯μg/kg<1.3<1.3——氯甲烷μg/kg<3<3——硝基苯mg/kg<0.09<0.09——2-氯酚mg/kg<0.06<0.06——苯并[a]蒽mg/kg<0.1<0.1——苯并[a]芘mg/kg<0.1<0.1——苯并[b]熒蒽mg/kg<0.2<0.2——苯并[k]熒蒽mg/kg<0.1<0.1——?mg/kg<0.1<0.1——二苯并[a,h]蒽mg/kg<0.1<0.1——茚并[1,2,3-cd]芘mg/kg<0.1<0.1——萘mg/kg<0.09<0.09——苯胺mg/kg未檢出未檢出——石油烴mg/kg<6<6——pH無量綱7.27.20.7表6.7-3.質控樣檢測結果統計表(土壤)檢測項目單位標樣編號質控樣檢查標準值測定值是否合格鉛mg/kgGSS-3426±2是砷mg/kgGSS-34是鎳mg/kgGSS-3438±240是銅mg/kgGSS-3432±2是表6.7-4.土壤質控樣檢測結果統計表檢測項目質控方式石油烴加標回收加標回收率87.5%表6.7-5.質控樣品檢測結果統計表(土壤半揮發性有機物)樣品編號替代物結果回收率(%)回收率范圍(%)是否合格TR1-1-1苯酚-d689.531-120是備注回收率(%)=(質控樣結果-空白樣品濃度*取樣量*干重)/加標量*100表6.7-6.質控樣品檢測結果統計表(土壤半揮發性有機物)樣品編號替代物結果回收率(%)回收率范圍(%)是否合格TR1-1-1硝基苯-d593.231-120是備注回收率(%)=(質控樣結果-空白樣品濃度*取樣量*干重)/加標量*100表6.7-7.質控樣品檢測結果統計表(土壤半揮發性有機物)樣品編號替代物結果回收率(%)回收率范圍(%)是否合格TR1-1-12-氟聯苯92.431-120是備注回收率(%)=(質控樣結果-空白樣品濃度*取樣量*干重)/加標量*100表6.7-8.質控樣品檢測結果統計表(土壤半揮發性有機物)樣品編號替代物結果回收率(%)回收率范圍(%)是否合格TR1-1-12,4,6-三溴苯酚85.931-120是備注回收率(%)=(質控樣結果-空白樣品濃度*取樣量*干重)/加標量*100表6.7-9.質控樣品檢測結果統計表(土壤半揮發性有機物)樣品編號替代物結果回收率(%)回收率范圍(%)是否合格樣品編號替代物結果TR1-1-14,4-三聯苯-d1494.731-120是備注回收率(%)=(質控樣結果-空白樣品濃度*取樣量*干重)/加標量*100質量控制質量控制內容布點在《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19)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19)的總體要求下,結合《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指南》的布點要求:初步調查階段,地塊面積≤5000m2,土壤采樣點位數不少于3個;地塊面積>5000m2,土壤采樣點位數不少于6個,并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增加。調查點位布設過程中嚴格遵守在靠近污染源附近布點,布設點位盡可能接近原疑似污染源。采樣若土壤分析檢測重金屬,以竹片采樣,以防止交叉污染;土壤樣品按照10%比例進行平行樣;樣品保存和流轉將被選中送檢的土樣立即裝入事先準備好的、貼有標簽的采樣瓶中,密封后放入現場的低溫(0-4℃)保存箱中;用于分析重金屬的土壤樣品保存玻璃瓶中;樣品在運輸前填寫流轉單,從樣品寄出到樣品送達分析實驗室時間不能超過3樣品分析測試選擇國家土壤測定方法標準;空白樣品:所有目標化合物在空白樣中不可檢出;檢測限:每一種化學物的方法檢出限滿足要求;加標樣回收率:每種化學物的加標樣回收率滿足要求;重復樣:重復樣品允許的相對百分比誤差滿足要求;實驗室儀器定時送檢:實驗室所有儀器在受檢期限內;實驗室通過資質和計量認證,具有相應分析檢測資質。7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結果與評價本次調查采用《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地(M),根據《安徽省繁昌縣荻港鎮總體規劃(2017-2030)》中本地塊規劃為為綠地、生態林區。,因此,本地塊作為第表7.2-1.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基本項目)序號污染物名稱CAS編號篩選值管制值第一類用地第二類用地第一類用地第二類用地重金屬無機物1砷7440-38-220①60①2鎘7440-43-92065473鉻(六價)18540-29-93.05.730784銅7440-50-82000180008000360005鉛7439-92-140080080025006汞7439-97-6838337鎳7440-02-09006002000揮發性有機物8四氯化碳56-23-50.92.89369氯仿67-66-30.30.95氯甲烷74-87-337211,1-二氯乙烷75-34-339201,2-二氯乙烷107-06-20.5256211,1-二氯乙烯75-35-46640200順-1,2-二氯乙烯156-59-266596200200反-1,2-二氯乙156-60-55431烯二氯甲烷75-09-29461630020001,2-二氯丙烷78-87-515547630-20-62.62679-34-56.85020四氯乙烯127-18-4533421烷71-55-6701840840840221,1,2-三氯乙烷79-00-50.62.8523三氯乙烯79-01-60.72.8720241,2,3-三氯丙烷96-18-40.050.50.5425氯乙烯75-01-40.434.326苯71-43-2144027氯苯108-90-768270200281,2-二氯苯95-50-1560560560560291,4-二氯苯106-46-75.6205620030100-41-47.2287228031苯乙烯100-42-532108-88-333間二甲苯+對二甲苯108-38-3,106-42-357050057034鄰二甲苯95-47-6222640640640半揮發性有機物35硝基苯98-95-3347676036苯胺62-53-392260211663372-氯酚95-57-82502256500450038苯并[a]蒽56-55-35.55539苯并[a]芘50-32-80.555.540苯并[b]熒蒽205-99-25.55541苯并[k]熒蒽207-08-95555042?218-01-949049001290043二苯并[a,h]蒽53-70-30.555.544茚并[1,2,3-cd]芘193-39-55.55545萘91-20-32570255700注:①具體地塊土壤中污染物檢測含量超過篩選值,但等于或者低于土壤環境背景值不納入污染地塊管理。土壤環境背景值可參見《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表7.2-2.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單位:mg/kg序號污染物名稱CAS編號篩選值管制值第一類用地第二類用地第一類用地第二類用地石油烴類1石油烴-826450050009000注:①具體地塊土壤中污染物檢測含量超過篩選值,但等于或者低于土壤環境背景值不納入污染地塊管理。土壤環境背景值可參見《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②滴滴涕為o,p'-滴滴涕、p,p'-滴滴涕兩種物質含量總和。本次土壤檢測指標本次土壤檢測指標包括pH、石油烴、重金屬(7項)、),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第二類用地篩選圖7.3-1.土壤污染物檢測結果統計表序號檢測項目單位送檢數檢出數檢出率最小值最大值篩選值1銅mg/kg9927.8180002鉛mg/kg99248003鎳mg/kg99479004鎘mg/kg910.10.1655砷mg/kg9960①6汞mg/kg990.0430.063387六價鉻mg/kg900NDND180008石油烴mg/kg900NDND45009pH無量綱900NDND/ND表示未檢出表7.3-2.土壤污染物檢出情況匯總表采樣地點檢測項目單位T0T1T2T3T4T5T6TR1-1-1TR2-1-1TR3-1-1TR4-1-1TR5-1-1TR5-2-1TR5-3-1TR6-1-1TR7-1-1采樣深度m0.50.50.50.50.53.00.50.5銅mg/kg29.028.828.830.938.631.629.127.839.0鉛mg/kg242425263327252430鎳mg/kg353536374738363446鎘mg/kg<0.07<0.07<0.07<0.07<0.07<0.07<0.07<0.070.10砷mg/kg汞mg/kg0.0510.0630.0490.0520.0430.0610.0520.0580.056六價鉻mg/kg<0.5<0.5<0.5<0.5<0.5<0.5<0.5<0.5<0.5pH無量綱7.27.16.86.76.97.37.16.97.08結論和建議通過對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地塊歷結合現場踏勘與相關人員咨2份平行樣),分別進行采樣送檢。本次調查土壤檢測因及《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出產能并拆除廠房和設備,2024年9月地塊內廠工作和風險評估工作。按照相關規范,本次場(1)由于安徽省繁昌縣國全礦業有限公司停產時間較久,相關紙質資料缺(2)本次調查所得到的數據是根據有限數量的采樣點所獲得,盡可能客觀物的保證,而是在項目工作內容局限的考量范圍(3)本報告結果是基于現場調查范圍、測試點和取樣位置得出的。除此之地下條件和污染狀況可能在一個有限的空間(4)本報告僅針對地塊土壤環境現狀進行調查,后續地塊若持續受納新污擔在本報告所記錄的現場調查結束后該場地上發生的行為所導致任何狀況的改(2)鑒于地塊環境調查的不確定性,后續開發利用期間如發現疑似土壤污1本地塊調查范圍圖2現場采樣照片3《繁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支持選礦企業轉型退出的政策意見的通知》(繁政辦〔2020〕8號)4《安徽省繁昌縣樓屋基鐵礦、水泥配料用鐵質粘土礦資源儲量核實及詳查地質報告》報告5《蕪湖市繁昌區地下水資源特征及開發》論文6項目鉆孔柱狀圖7快篩記錄8檢測質控信息表9檢測報告人員訪談表評審意見及簽到表修改清單附件3、《繁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支持選礦企安徽省繁昌縣樓屋基鐵礦、水泥配料用鐵質粘土礦資源儲量核實及詳查地質報告評審意見書報告編寫單位:蕪湖市長江礦業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單位負責人:張桂勝技術負責人:李斌報告編寫人:陳玉春報告提審日期:2012年05月29日評審專家組:組長:蔣其勝成員:韓長生、石秀華1公司委托,對繁昌縣樓屋基鐵礦礦區內的水泥配本區地處長江南岸,地形介于沿江平原與低山丘陵過渡地2經濟繁榮,為長江經濟開發帶重要區段。農業生產糧食作物盛產本區礦業和服裝加工業興盛。礦業有鐵礦、銅礦、鉛鋅礦水水源主要由長江引用,小型民用可由地下水補給。供水、供繁昌縣樓屋基水泥配料用鐵質粘土礦詳查是在現采礦權范圍內進行,勘查區(采礦權)1234563千米,寬約3千米。背斜軸呈孤形,孤頂向南凸出,總體走向約85°,樞紐向東西兩端傾志留系上統至三疊系下統組成。北翼地層倒轉南傾,傾角50~70°65°以上。軸面南傾,傾角75°左右;樞紐向西傾伏,傾伏角28°,為一倒轉背斜。查區為該背斜西段,呈單斜構造,傾向南東,傾角40~50°,局部為65~70°段及石炭系地層。該斷層是本區重要的控礦構造,沿斷層帶巖石破碎 角度斜交的次級斷裂或裂隙,是本區良好的容礦構造。F2斷層:位于礦米,斷層形成時間較晚,推測為成礦后斷層。本區節理發育,呈為燕山晚期第三次侵入體。侵入的圍巖為二疊系下統棲霞組至三疊造巖礦物主要為鉀長石、石英、斜長石,次為黑云母、角閃石等,變質作用主要為熱變質和接觸交代變質。前者表現為石灰巖4樓屋基鐵礦原核實報告中共有鐵礦體6個,代號分別為Ⅰ、Ⅱ、Ⅲ、Ⅳ、Ⅴ、Ⅵ,其中Ⅰ礦體相對較大,是區內的主要礦體;鐵質粘土礦體一個,代號為①。本東,傾角65°~80°。礦體賦存標高+205~+48米。②號鐵質粘土礦體:分布于查區北西部及北部礦體頂板主要為坡積層,部分為人工堆積層。前者為腐植土夾時人工堆積土。人工堆積土中部分可利用,因為礦山基建初期僅利用5w(SiO2)/w(Al2O3+Fe2O3)=47):結構構造:礦石主要呈松散狀結構,砂狀結構礦石類型:礦石工業類型為水泥配料用鐵質粘土礦。礦石自然6如下:赤鐵礦礦石:礦石礦物主要為赤鐵礦、鏡鐵礦,磁鐵礦礦石:礦石礦物主要為磁鐵礦,其次為赤鐵礦、鏡鐵礦,含少量褐鐵礦、黃鐵礦,偶見少量的黃銅礦。脈石礦物主要為石榴子石、陽起石、綠簾石,其次為方解石、石礦石工業類型為需選鐵礦石。礦石自然類型按礦石中鐵礦物的7蝕基準面(+75m)標高之上,勘查區主要出露矽卡巖、大理巖化灰水層或相對隔水層,礦床地下水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礦床及周邊地區無較大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記錄,礦8北東部的露天采場是老采場,早已停止剝采。礦山2009年6月前主要是在南西的露天米,采場邊坡25°~48°。因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上次核實報告后未開采。本次工作在以往地質工作的基礎上,主要投入的實物工作量有參照參照《冶金、化工石灰巖及白云巖、水泥原料礦產地質勘9鐵質粘土礦資源儲量估算范圍均在采礦權范圍內,估算面積0.2026km2,估算標高12345678查明資源儲量:累計查明水泥配料用鐵質粘土礦(①、②號111b+332+333類)礦石①②),該報告內容較齊全,章節安排合理,所得結論基本編制要求。報送的報告評審相關材料齊全且符合有關規定,蕪湖市繁昌區地下水資源特征及開發(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質勘查院,安徽蕪湖241000)摘要:地下水及其地質作用作為重要的自然資源,密切關系到人類生活和經濟建設。本文通過對繁昌區地質、構造以及范圍內地下水取樣分析,對該區地下水特征以及形成原因進行了分析和評價,查明了繁昌區的地下水質現狀,對合理開發利用以及保護地下水資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繁昌區是安徽省蕪湖市下轄的一個區,位于皖位于北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南緣,全年氣候溫工業化發展迅速,對水資源的需求呈上升趨勢。地下水作為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民經濟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區地勢南部起伏較大,北部較平緩。地貌上南部為中、高丘陵,一般高程100~200m。北部為河谷平原,一般高程10m左右。巖性主要為灰巖、粉砂質泥巖以及石英砂巖。地質構造復雜,褶要為中酸性-酸性的侵入巖,產狀一般以巖枝或巖株產出。斷裂主要發育于印支—燕山期,其中的印支期斷層規模一般較大,延伸較遠,并往往切穿多個褶皺;斷層性質以正斷層為主,發育的破碎帶較寬,伴隨角礫巖出現;燕山期斷層多為平推2地下水類型及特征研究區內地下水的特征主要受自然地理因素控制。根據地層巖性、儲存條件等差異,劃分為松散巖類孔隙水,碳酸鹽巖類溶蝕裂隙水及基巖裂隙水三類。由于各類型地下水所處的水文地質條件差異較大,其富水程度有很大不同。其中松散巖類孔隙水因水量小,水質差,不能滿足開發利用要求,不再進行調查和研究。2.1碳酸鹽巖類溶蝕裂隙水11溶洞中,部分被第四系松散層覆蓋。含水層巖性為8.2。主要通過裸露地表的裂隙和巖溶接受大氣降水的補給及接受蓋層第四系孔隙承壓水補給;少量以泉的形式排泄地表,大部分則經過斷層和裂隙運移出調查評價區。2.2基巖裂隙水基巖裂隙水根據可分為三個亞類,即層狀巖類裂隙水、塊狀巖類裂隙水、構造帶脈狀水。其中層 狀巖類裂隙水和塊狀巖類裂隙水含水量較小,構造帶脈狀水富水量較大。碎屑巖和巖漿巖裂隙含水巖組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及第四系孔隙潛水的補給。斷層脈狀水補給循環補給的跡象,尤其是橫切含水巖帶的北西向斷裂可能為其補給通道。從地下水動態變化曲線可見,降水與水位變化有一定關系,故大氣降水可通過一定途徑對其補給。第四系孔隙潛水可通過基巖風化殼對其補給。基巖裂隙水主要是沿斷層、大斷裂進行循環,并通過斷層、大斷裂運移出調查評價區。2.2.1貧水類裂隙水層狀巖類裂隙水主要賦存于二疊系上統龍潭2l下統孤峰組(P1g泥盆系上統(D3w志留系中上統(S2+3)層狀巖類裂隙中,含水層巖性均為隙不發育,導致局部地下水不甚豐富,所見泉流量一般均小于1.0L/s。塊狀巖類裂隙水分布的印支期和燕山期巖體,呈巖枝和巖株形式出露,野外所見2.2.2富水類裂隙水本次調查時所見的泉流量較大的泉就出自構造帶脈狀水中,包括圍巖和巖體接觸帶脈狀水,另一為斷層破碎帶脈狀水。(1)圍巖接觸帶脈狀水。圍巖接觸帶脈狀水分布在繁陽鎮大龍村以及新港鎮克里村,圍巖一般為富水性較好的碳酸鹽巖,在與富水性弱的巖體接觸帶附近,往往使裂隙和巖溶發育,圍巖中豐富的地下水自高處向低處逕流時,受到不透水的巖體阻隔,然后沿接觸帶發育的裂隙和溶蝕裂隙聚集上涌,從而形成較大的泉水(圖1)。單井涌水量2003/d,圍巖為富水性強的灰巖,巖體為阻水的巖脈。(2)層破碎帶脈狀水。斷層破碎帶脈狀水出露于斷層破碎帶附近,分布在開發區三元口、繁陽鎮茶山村、新港鎮克山村、新港鎮象村、繁陽鎮馬廠圖1Q08接觸帶上升泉形成條件示意圖圖2Q01上升泉形成條件示意圖3地下水補、徑、排條件及動態變化規律3.1潛水根據安徽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布設的地下水長期監測孔的多年觀測資料,研究區潛水位一般埋深較淺,其水位高峰值出現在5—8月,10月至次年水位年變幅0.92~1.18m,出現高低峰值時間與降水量大小值出現的時間基本一致,監測中發現大雨后一天水位開始上升,即潛水位動態變化與降水關2022年增刊呂程,等:蕪湖市繁昌區地下水資源特3.2承壓水根據安徽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布設的地下水長期監測孔的多年觀測資料和《安徽省蕪湖市水文上層和下層含水巖組承壓水動態變化有以下三個規律:(1)上層和下層承壓水水位變化基本是同步變化,說明此兩個含水巖組的水位動態變化受同一因素制約。(2)上層承壓水為開采地下水主要層位,開采下水高峰期,開采量逐年增加,其水位呈逐年下降,來水安裝到位后,地下水開采量逐年減少,1996—2007年水位逐年上升,2008—2016年水位已基本穩定。(3)一般雨后4~5天水位有上升現象,說明其水位變化與降水有一個滯后關系,但不如潛水那樣與降水關系密切。水位年度變化,在地下水開采高峰期(1993—1995年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枯水季,水位總體處于回升階段,原因是此時冬季為開采井用水量最少時期;而6—8月雨季反而開始下降,原因是此時夏季為開采井大量用水時期。說明上、下層承壓水動態變化受降水影響小,而受開采位處于上升時期,至2005年漏斗中心部位年平均水上層承壓水水位逐步上升。目前,地下水降落漏斗已消失,地下水位呈現天然狀態,年內水位最高月份為6月至9月,年內水位最低期為1月3.3斷層脈狀水根據安徽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布設的斷層帶脈狀水水位長期監測資料,地下水位動態多年呈天然狀態,水位變幅較小,且大氣降水對地下水位影響不明顯,年水位高峰一般在4月至9月間。據《安徽省蕪湖市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報告》中水同位素氚分析,其Tu值為0.1±1.0,地下水的補給屬50年前,說明地下水屬深循環,且處于半封閉狀態。4地下水化學特征僅在湖塘及生活污水無排泄管道的區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