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4832-2025 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技術規程_第1頁
DB37-T4832-2025 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技術規程_第2頁
DB37-T4832-2025 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技術規程_第3頁
DB37-T4832-2025 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技術規程_第4頁
DB37-T4832-2025 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Q/LB.□XXXXX-XXXXDB37/T4832—2025目次TOC\o"1-1"\h\t"標準文件_一級條標題,2,標準文件_附錄一級條標題,2,"前言 II1范圍 32規范性引用文件 33術語和定義 34總體要求 35路面結構設計 35.1一般規定 35.2設計方法 45.3設計參數 45.4設計厚度 46材料 46.1瀝青 46.2集料 46.3瀝青路面回收料(RAP) 46.4填料 56.5纖維穩定劑 57混合料設計和性能要求 57.1一般規定 57.2礦料級配 67.3性能要求 68施工 68.1一般規定 68.2拌和 68.3運輸 78.4攤鋪 78.5壓實 78.6接縫處置 79質量管理和檢查驗收 79.1一般規定 79.2施工過程質量管理 79.3交工驗收 8附錄A(資料性)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計算方法 9A.1測試步驟 9A.2計算方法 9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提出并組織實施。本文件由山東省交通運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技術規范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公路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技術的總體要求以及路面結構設計、材料、混合料設計和性能要求、施工、質量管理和檢查驗收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各等級公路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JT/T533—2020瀝青路面用纖維JTG3432—2024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5210—2018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T5521—2019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JTGD50—2017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E20—201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JTG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80/1—2017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第一冊土建工程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再生瀝青混合料recycledasphaltmixture含有瀝青路面回收料(RAP)的混合料。總體要求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實施前,應根據氣候條件、交通等級、RAP料狀況等進行調查和綜合分析,確定再生方案。應對擬實施廠拌熱再生的原瀝青路面技術狀況按照JTG5210—2018規定的方法、頻率和指標要求進行全面調查和綜合評定。路面結構設計一般規定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用于瀝青路面結構層時,路面結構組合設計應符合JTGD50—2017的相關規定。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作為瀝青路面中下面層時,上覆瀝青層不宜為開級配瀝青混合料。設計方法根據公路等級、交通等級、環境特征、結構層厚度以及路用性能等因素確定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類型。應按照JTGD50—2017的相關規定對廠拌熱再生瀝青路面進行結構驗算。設計參數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動態模量應滿足表1技術要求。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20?℃動態模量取值單位為兆帕級配類型AC-13SMA-13、SMA-10、SMA-16AC-16、AC-20AC-25ATB-25動態模量7?500~12?5007?500~12?5008?500~14?0008?000~13?5006?500~11?500ATB-25為5?Hz條件下動態模量,其他再生瀝青混合料為10?Hz條件下的動態模量。設計厚度熱再生瀝青結構層的厚度應與混合料的公稱最大粒徑相匹配,單層壓實最小厚度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稱最大粒徑的2.5倍,可按照JTGD50—2017中同級配類型新拌瀝青混合料選擇。材料瀝青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混合料使用的瀝青應符合JTGF40—2004的相關規定。瀝青應按照種類、標號分別存儲,在運輸、存儲和使用過程中應具備良好的防水措施。集料不同料源、品種、規格的新集料應分類堆放,不應混雜,料場應經過硬化處理且排水通暢并具備防雨措施。粗、細集料質量應符合JTGF40—2004的相關規定,單一粗、細集料質量不滿足要求但混合料性能滿足要求的,允許使用。瀝青路面回收料(RAP)不同結構層、混合料類型的RAP宜分別回收、分開堆放、不應混雜。RAP回收宜選用冷銑刨、機械開挖等方式。RAP在回收和存放時不應混入半剛性基層材料、水泥混凝土材料、土等雜物。對于原有道路破碎嚴重、老化嚴重、以及局部特殊修補的路段,應預先處理后再統一進行銑刨。根據再生混合料的公稱最大粒徑合理選擇篩孔尺寸,將處理后的RAP篩分成不少于兩檔的材料。條件具備時,可使用具有精細化分離功能的處理設備。篩分好的RAP應嚴格控制堆放高度,不宜超過3?m。在對銑刨料的檢測中應加強含水率和抽提篩分試驗。RAP取樣應客觀的代表原路面材料,RAP和RAP中集料應滿足表2技術要求。RAP和RAP中集料檢測項目與技術要求材料檢查項目單位技術要求檢查方法RAP含水率%≤3JTGT5521—2019附錄BRAP級配—實測瀝青含量%實測RAP中的粗集料針片狀顆粒含量(表面層)%≤15JTG3432—2024T0311針片狀顆粒含量(其他層)≤18密度g/cm3實測JTG3432—2024T0304壓碎值(表面層)%≤26JTG3432—2024T0316壓碎值(其他層)≤28RAP中的細集料棱角性(流動時間)s≥30JTG3432—2024T0345砂當量%≥55JTG3432—2024T0334密度g/cm3實測JTG3432—2024T0330RAP中瀝青取樣應具有代表性,RAP中瀝青應滿足表3技術要求。RAP中瀝青檢測項目與技術要求檢查項目單位技術要求檢查方法25??℃針入度0.1?mm≥20JTGE20—2011T060460??℃黏度Pa.s實測JTGE20—2011T0620軟化點℃實測JTGE20—2011T060615??℃延度cm實測JTGE20—2011T0605根據舊瀝青老化程度、瀝青含量、RAP摻配比例、再生劑與瀝青的配伍性、改善效果等,綜合選擇再生劑品種。瀝青再生劑技術要求應滿足JTG/T5521—2019的相關規定。填料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用礦粉應采用石灰巖或巖漿巖中的強基性巖石等憎水性石料經磨細得到的礦粉,礦粉技術指標應符合JTGF40—2004的相關規定。水泥作為再生結合料或者活性添加劑時,宜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硅酸鹽水泥,不應使用快硬水泥、早強水泥。石灰作為再生結合料或者活性添加劑時,宜采用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石灰技術指標應符合JTG/TF20—2015的相關規定。纖維穩定劑再生混合料為SMA時,應采用纖維穩定劑,其技術指標應滿足JT/T533—2020的相關規定。混合料設計和性能要求一般規定設計前應對RAP進行瀝青抽提試驗,測定RAP瀝青含量與基本指標。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宜采用馬歇爾設計方法進行配合比設計。如采用其他設計方法設計,應按照馬歇爾設計方法進行檢驗,滿足要求時方可使用。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廠拌熱再生混合料RAP摻配比例超過30%時宜添加再生劑。礦料級配應根據公路等級、氣候條件、交通特點、回收材料的特性,選擇合適的舊瀝青路面材料的摻配比例,確定合理的礦料級配。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級配應符合JTGF40—2004規定的同級配類型新拌瀝青混合料的級配范圍。性能要求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指標應滿足JTGF40—2004中同級配類型新拌瀝青混合料的技術要求,在混合料性能滿足設計要求前提下,可不計算礦料間隙率(VMA)和瀝青飽和度(VFA)。本文件采用馬歇爾設計方法進行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對于新加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論相對密度計算方法見附錄A,對于新加基質瀝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論相對密度宜使用實測法。施工一般規定廠拌熱再生施工前,應鋪筑試驗路,長度不宜小于200?m。通過鋪筑試驗路確定混合料拌和工藝、攤鋪工藝、壓實工藝及再生混合料的松鋪系數。拌和廠拌熱再生混合料拌制應選用間歇式拌和設備,拌和設備應具備RAP的配料裝置和計量裝置,應增加RAP烘干加熱系統。間歇式再生拌和機攪拌工藝可按照圖1執行。圖1間歇式再生拌和機攪拌工藝流程廠拌熱再生混合料拌和設備應符合JTGF40—2004的相關規定。間歇式拌和機宜備有保溫性能好的成品儲料倉,貯存過程中混合料降溫不應大于10?℃,且不應有瀝青滴漏。廠拌熱再生混合料拌和,宜先將RAP與再生劑拌和8?s~10?s,再加入新集料干拌8?s~10?s,之后再噴入瀝青進行拌和,總拌和時間宜比普通熱拌瀝青混合料延長10?s~20?s。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拌和,應提高新集料的加熱溫度,溫度宜控制在185?℃~195?℃,不宜超過200?℃。拌和機應嚴格控制瀝青加熱溫度、礦料溫度和混合料出廠溫度,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控制見表4。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單位為攝氏度瀝青類型道路石油瀝青SBS改性瀝青瀝青加熱溫度150~160160~170RAP材料加熱溫度100~130(根據加熱設備性能確定)瀝青再生劑加熱溫度80~140混合料出廠溫度155~165(超過195廢棄)175~185(超過195廢棄)混合料運輸到現場溫度≥160≥170攤鋪溫度≥150≥165開始碾壓混合料內部溫度≥140≥155碾壓終了表面溫度≥70≥90生產添加纖維的瀝青混合料時,應適當增加拌和時間,纖維在混合料中應充分分散,拌和均勻。運輸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運輸應滿足JTGF40—2004要求。攤鋪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應滿足JTGF40—2004要求,攤鋪溫度宜比普通熱拌瀝青混合料高5?℃~10?℃。壓實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壓實應滿足JTGF40—2004要求,壓實工藝宜根據試驗段確定。接縫處置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縱向和橫向接縫部位的施工應符合JTGF40—2004的要求。質量管理和檢查驗收一般規定廠拌熱再生瀝青路面施工應根據全面質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對施工各工序的質量進行檢查評定,達到規定的質量標準,確保施工質量的穩定性。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瀝青路面應加強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實行動態質量管理。本文件規定的技術要求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和交工驗收的依據。所有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原始記錄、試驗檢測及計算數據、匯總表格,應如實記錄和保存,對已經采取措施進行返工和補救的項目,可在原記錄和數據上注明,不應銷毀。施工過程質量管理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生產過程應進行質量控制,混合料的檢測項目和頻度應按照JTGF40—2004熱拌瀝青混合料的頻度和質量要求執行。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生產過程按表5規定的項目和頻度檢查RAP的質量。廠拌熱再生施工過程中RAP的檢查頻度與質量要求檢查項目檢測頻度質量要求或允許偏差試驗方法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其他等級公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其他等級公路RAP含水量每日1次每日1次≤3%≤3%JTGT5521—2019附錄BRAP中集料毛體積密度每3?000?t?1次每5?000?t1次實測實測JTG3432—2024T0304JTG3432—2024T0330RAP礦料級配≤0.075?mm每日1次每2日~3日1次±2%±3%JTGT5521—2019附錄B0.075?mm以上篩孔通過率每日1次每2日~3日1次±6%±8%RAP瀝青含量每日1次每2日~3日1次±0.4%±0.5%JTGT5521—2019附錄B表中的瀝青含量、礦料級配等指標允許偏差均是與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時采用的回收料的技術指標相比較的允許偏差。廠拌熱再生路面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控制標準應按照JTGF40—2004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質量控制標準執行。交工驗收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交工驗收階段的質量檢查和驗收質量標準應按照JTGF80/1—2017執行。

(資料性)

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計算方法測試步驟首先將各檔RAP水洗,將0.075?mm以下顆粒洗除、至漂洗水目測清澈為止,然后將RAP充分加熱并分散,按照JTGE20—2011分別用真空法實測每檔RAP的理論最大相對密度。按照JTG3432—2024分別測定各檔新加集料的毛體積相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