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知覺障礙的康復評價與訓練_第1頁
認知知覺障礙的康復評價與訓練_第2頁
認知知覺障礙的康復評價與訓練_第3頁
認知知覺障礙的康復評價與訓練_第4頁
認知知覺障礙的康復評價與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認知知覺障礙的康復評價與訓練第1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節概述分類認知康復基礎理論評估訓練原則注意事項第2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基本概念認知(cognition)

是認識和知曉事物過程的總稱。包括感知、辨別、記憶、學習、注意、理解、推理和判斷方面的能力。實際上認知是大腦為解決問題而攝取、儲存、重整和處理信息的基本功能。認知障礙(cognitivedeficit)是認識過程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損害,導致上述過程效率的降低或功能的受損。第3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基本概念知覺(perception)

是人對客觀事物各部分或屬性的整體反映,是對事物的整體認識或綜合屬性的判別。知覺以感覺為基礎,但不是感覺的簡單相加,而是對各種感覺刺激分析與綜合的結果,是大腦皮質的高級活動知覺障礙(perceptiondeficit)指在感覺傳導系統完整的情況下大腦皮質特定區域對感覺刺激的認識和整合障礙。第4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認知康復(cognitiverehabilitation)目前還沒有學科間或跨學科用作臨床和研究目的的標準定義傳統意義上的認知康復是使用一系列治療技術來幫助改善受損的智力、知覺、精神運動、行為技能現代認知康復指系統地運用醫學和治療學專科手段用以改善認知功能和因單一或多方面認知損害而受到影響的日常活動認知康復是一個干預系統,通過改善在處理和解釋信息方面的障礙或改變環境來提高日常功能性能力第5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認知康復是一個治療性過程,旨在增加或改善個人處理問題的能力,并應用獲取的信息加強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活動。減輕、改善腦損傷所致的認知障礙。AmericanAcademyofRehabilitationMedicine認知康復(CognitiveRehabilitation)Nouniversaldefinition認知康復是…第6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作業治療師在認知康復中的角色幫助患者減少或克服認知與知覺障礙,幫助其重獲日常生活及工作所需的技巧及能力,提高生活質量,重新融入社會第7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分類由于損傷部位和損傷程度不同,腦損傷患者可表現出不同形式和程度的認知與知覺障礙第8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注意力及其障礙注意力(attention)

一般指人們集中于某種特殊內、外環境刺激而不被其他刺激分散的能力。是一個主動過程,包括警覺、選擇和持續等多個成分。第9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注意的類型重點注意(focusedattention)連續注意(sustainedattention)選擇性注意(selectiveattention)交替注意(alternatingattention)分別注意(dividedattention)第10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日常大多數活動需兩種以上類型的注意通常,前三者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的BADL;而交替注意和分別注意則影響IADL(如家務活動)及工作能力等有意識地注意一般緩慢又費力,需要精力集中并涉及到一系列處理過程,如學習新技能、解決某個問題等而自動注意則較快,涉及平行的處理過程,如展現已知的技能第11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注意力損害

(Attention/concentrationdeficits)基本水平進行一項工作時,不能持續注意或充分地注意,對簡單刺激有反應如聲音或物體高級水平不能把注意力從一件事上轉到另一件事上,或分別注意同時發生的兩件事情

注意力代表了基本的思維水平,是記憶的前提,這個過程的破壞對其他認知領域有負面影響第12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記憶力及其障礙記憶(memory)是一種動態過程,一般是指既往經歷、信息的獲得、保留與提取。它涉及到編碼(encoding)、貯存(storing)和提取(retrieving)三個過程。第13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傳統三段式(three-store)記憶模式感覺性記憶(sensorymemory)

信息能否貯存的關鍵,易受注意力的影響短期記憶(short-termmemory,STM)又稱工作記憶(workingmemory),是記憶能力的臨時儲存庫和過濾中心,將信息放在大腦中長期保存或是忘記長期記憶(long-termmemory,LTM)大量信息材料長期保留在大腦中,并根據含意進行編碼分類第14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記憶短時記憶瞬時記憶長時記憶語義記憶情節記憶程序性記憶陳述性記憶第15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運動記憶前瞻性記憶記憶和學習觸覺記憶視覺空間記憶聽覺記憶視覺物體識別Limbicsystem視覺空間記憶視覺物體辨別

記憶功能定位第16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邊緣系統與記憶有關的腦區(associatedbrainregioninlimbicsystem)與記憶有關的邊緣結構(綠色部分)FigureobtainedfromLundy-Ekman,1999,p.330第17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記憶障礙(MemoryDeficits)遺忘綜合征難以學習和記住各種新的信息短期記憶可以基本正常不能回憶或遺忘發生之前的事情時間由數分鐘至數年不等其他認知能力基本正常分類逆行性遺忘(retrogradeamnesia)順行性遺忘(anterogradeamnesia)第18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認知障礙的其他方面信息處理的速度和效率降低思考能力和智力的全面下降加入談話或繼續談話困難知覺混亂,喪失自我意識,不能忽略不感興趣的感覺輸入等交流障礙第19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推理/判斷問題大面積腦損傷后,將出現高水平的推理/判斷問題(reasoning/judgmentproblems)為主的思維障礙。表現為分析和綜合信息困難,抽象推理能力降低,判斷能力差,解決問題能力差。第20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執行功能障礙執行功能(executivefunctiondeficit)

指允許人們進行目標明確的活動時的多個認知成分,基本成分包括達到一個目標的策劃或計劃,啟動和完成預定目標所需要執行的步驟;也包括監督完成工作,必要時修正行為的能力許多腦損傷患者難以選擇并執行與活動有關的目標,不能有效組織解決問題的辦法第21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交流障礙交流障礙

(communicationdisorders)是腦損傷后另一個常見問題。通常表現為語言表達、聽覺理解、閱讀、書寫等能力的障礙。第22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失認癥(agnosia)是指并非感覺器官功能不全或智力低下、意識不清、注意力不集中、言語困難以及對該事物不熟悉等原因,而是由于大腦損傷,不能通過相應的感官感受和認識以往熟悉的事物,但仍可以利用其他感覺途徑對其進行識別的一類癥狀。是借助某種感覺來認識事物的能力障礙,是由于大腦皮質功能障礙而使感覺信息向概念化水平的傳輸和整合過程受到破壞所致。第23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常見的失認癥的類型視覺失認(visualagnosia)觸覺失認(tactileagnosia)聽覺失認(auditoryagnosia)第24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七)單側忽略(unilateralneglect)又稱單側空間忽略(unilateralspatialneglect,USN)、單側不注意或單側空間失認指對來自損傷半球對側的刺激無反應,主要以視覺形式表現,也可以表現在近體空間的觸覺及空間表象上表現為以體軸為中心,離體軸越遠越容易忽略損傷部位多見于右腦頂葉以及顳-頂-枕葉結合部位,也見于枕葉、額葉以及丘腦、內囊等處。左側大腦半球的病變也可出現忽略癥狀,但發生率低且很少遷延到慢性期第25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單側忽略與偏盲的區別是性質完全不同的障礙偏盲是由于視束和視覺中樞受損所致,患者通常了解障礙的存在并主動轉頭代償;而單側忽略者不能意識到存在的障礙而無主動代償動作,即使反復提醒也不能完成第26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八)失用癥(apraxia)在非肌力下降、肌張力異常、運動協調性障礙、感覺缺失、視空間障礙、語言理解障礙、注意力差或不合作等情況下,不能正確地運用后天習得的運動技能進行目的性運動的運用障礙根據癥狀表現和發生機制的不同,臨床上將失用癥分為運動性失用、意念運動性失用、意念性失用、結構性失用、穿衣失用、步行失用、發音失用、口顏面失用等表現為雙側或一側的失用。多見于左側腦損傷的患者,且常合并失語第27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九)軀體構圖障礙

(bodyschemedisturbance)指缺乏對自身的視覺和心理印象,包括對自身的感覺,特別是與疾病有關的感覺,不能辨別軀體結構和軀體各部位的關系。常見軀體構圖障礙有左右分辨障礙、軀體失認、手指失認、疾病失認等。其中手指失認很少單獨出現第28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格斯特曼綜合征(Gerstmann'ssyndrome)指雙側手指失認(fingeragnosia)同時合并左右分辨障礙(bilateralspatialagnosia)、失寫(agraphia)、失算(acalculia)。與優勢半球角回損傷有關,故又稱角回綜合征第29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十)圖形-背景分辨困難

(difficultyinfigure-groundidentification)指不能忽略無關的視覺刺激和選擇必要的對象,故不能從背景中區分出不同的形狀,不能從視覺上將圖形與背景分開。常見的有空間定位障礙、地形定向障礙、物體恒常性識別障礙、距離與深度知覺障礙等第30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基礎理論信息處理理論神經可塑性理論情境聚焦理論自發恢復理論其他竇祖林,文偉光,歐海寧.腦外傷后認知康復及其理論基礎.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3,18:625-626第31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信息處理理論(LuriaTheory)中樞神經系統處理信息的3個步驟:神經系統注冊刺激事件;中樞神經系統解釋并組織原始的感覺傳入信息;系統把這個刺激和長期記憶中的經歷進行比較,并將刺激與整體目標聯系起來。第32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itan-Wolfson神經心理功能模式輸出概念形成推理邏輯分析語言技能視空間技能注意,記憶輸入第33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信息處理理論的在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信息處理能力低,大腦吸收信息的總量也明顯減少。構建和組織信息方面有困難,即有效的處理信息的策略不能自動地被采用。通過認知再訓練和針對問題根源的中樞神經系統的直接干預等特別治療來促進康復重點在于把有效的精神活動和行為模式有機結合起來,拓寬腦損傷患者處理不斷增加的信息能力,以及同化信息能力。第34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神經可塑性理論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指神經元改變功能、化學成分(產生的神經遞質的總量和類型)及結構的能力可塑性的證據形態學方面(細胞學)∶腦皮質增厚,樹突分枝增加,大量的軸突和細胞體產生分子生物學∶BDNF,NF,NT-3等神經遞質(激素):ACE,NE,5-Ht,性激素電生理變化第35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環境對大腦發育和腦損傷恢復的影響第36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情境聚焦理論主要目的是幫助個人達到真實生活的目標,讓他們選擇參與因認知受損受到阻礙的現實世界中的活動情境化的方法可能集中于殘損,功能活動,和/或參與性第37頁,共42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自然恢復理論(spontaneousrecovery)自然恢復和個體差異高度相關。優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