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高考名言警句類作文審題立意指導名言警句類作文審題立意指導
一、何謂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指那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記錄的、經過實踐所得出的具有啟迪智慧、指導行為、蘊含深刻哲理或表達高尚精神的話語,它們往往經過時間的沉淀和人們的廣泛傳播,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作者權威性:許多名言警句出自知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科學家等在特定領域有卓越成就或深遠影響力的人物之口,憑借他們的智慧與聲譽,其言論更具可信度與說服力。例如,孔子作為儒家學派創始人,他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后人學習提供了科學的方法指引。
內容經典性:名言警句高度凝練地表達了對人生、社會、自然等方面的深刻見解,揭示了普遍適用的規律或原則,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恒價值。像“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無論何時何地,都在警示人們注重品德修養,從點滴小事踐行善惡觀念。
表達精妙性:常運用修辭、韻律等手法,以簡潔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呈現,易于記憶和傳播。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運用對偶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傳達出只有歷經磨難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讀起來朗朗上口。
二、名言警句作文分類
單一名言類:一個名人的一句話或一段話。
多則名言類:兩個以上名人的話組合。
三、名言警句作文特點
名言警句作文以名言警句為寫作材料,命題者往往提供道德修養或學習生活的某一方面緊密相關的名言警句作為作文材料,審題的關鍵在于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含義。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義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強的隱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論事,就只能觸及皮毛,得到一個膚淺的認識,想要滲透其中深層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內在含義,從中悟出與生活相關的道理。
四、高考真題中的名言警句型作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同質材料,存同析異法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孟郊)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
在這些神圣的心靈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強烈的愛,像激流一般飛涌出來。甚至無須傾聽他們的聲音,就在他們的眼里,他們的事跡里,即可看到生命從沒像處于憂患時那么偉大,那么豐滿,那么幸福。(羅曼·羅蘭)
請以“憂與愛”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選;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材料解讀
第一則材料:孟郊《游子吟》描繪慈母為游子縫衣的場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生動展現母親對游子遠行的擔憂,以及縫衣動作中蘊含的深厚母愛。這種擔憂源于愛,體現生活層面的憂與愛,是親情范疇內的細膩情感,為“憂與愛”提供具體生活場景和情感依托。
第二則材料:艾青詩句直抒胸臆,“眼里常含淚水"表達對土地的深切憂慮,“愛得深沉”點明根源。詩人因對國家、民族命運的熱愛,對國土遭受苦難、人民處于水深火熱的憂慮。這將“憂與愛"從個人親情上升到家國情懷,拓寬情感廣度與深度,引發對國家、民族層面憂與愛的思考。
第三則材料:羅曼羅蘭指出在神圣心靈中,強烈的愛如激流涌出,且生命在憂患時更偉大、豐滿、幸福。說明處于憂患時,因愛激發力量,使生命升華。從哲理高度闡述憂與愛關系,強調憂與愛對生命意義的影響,為寫作提供哲學思考角度。
立意分析
存同析異法是一種通過尋找材料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來進行分析的方法。
存同
情感本質相通:孟郊詩中母親對游子的情感、艾青對土地的情感以及羅曼羅蘭所描述的神圣心靈中的情感,本質上都是愛。母親對游子的愛,體現在臨行前密密縫衣的舉動中;艾青對土地愛得深沉,這份愛讓他眼里常含淚水;羅曼羅蘭提到的強烈的愛,如激流般飛涌。這些都表明,無論何種情境,愛都是核心情感,是引發后續行為與情感表現的根源。
憂愛緊密關聯:三則材料都體現了“憂”與“愛"的緊密聯系。母親擔憂游子遲遲不歸,這份憂源自對游子深切的愛;艾青因對土地愛得深沉,所以對國家民族的命運充滿憂慮;神圣心靈中,面對憂患時展現出的偉大、豐滿和幸福,也暗示了正是因為愛,才會對所處的憂患情境產生憂慮。這說明“憂”是“愛"的一種外在表現或衍生情感,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析異
情感對象與范疇不同
孟郊的詩句,主要聚焦于個體家庭層面,體現了家庭中個體之間的情感紐帶;艾青的詩句,情感范疇上升到國家與民族層面,這種憂與愛更為宏大、深沉,是對整個國家和人民命運的關切,具有強烈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羅曼羅蘭的表述,憂與愛更多地指向生命在面對憂患時的狀態,強調的是一種普遍意義上的人類精神層面的憂與愛,超脫了具體的人物關系和社會背景,具有哲學思考的深度。
引發思考的角度不同
孟郊的詩句,引發對家庭親情的思考,讓人們關注日常生活中親人之間細微而深沉的情感交流,思考如何珍惜和回應這份來自家庭的憂與愛;艾青的詩句,從家國情懷的角度出發,思考個人與國家民族的關系,激發人們對國家命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為國家繁榮富強而努力的決心;羅曼羅蘭的表述,引導讀者從生命意義和人性的高度去思考憂與愛,思考在面對困難和憂患時,如何通過愛來提升生命的價值,使生命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通過存同析異法的分析,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這三則材料在“憂與愛”這一主題下的豐富內涵,為寫作提供多元的思路和角度,使文章能夠在緊扣主題的基礎上,展現出獨特的思考和深度。但都必須結合三則名言行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同質材料,存同析異法
中國作家豐子愷:孩子的眼光是直線的,不會轉彎。
英國作家赫胥黎:為什么人類的年齡在延長,而少男少女的心靈卻在提前硬化?
英國作家菲爾丁:世界正在失去偉大的孩提王國,一旦失去這一王國,那就是真正的沉淪。
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②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③明確文體,但不得寫成詩歌。④不得抄襲、套作。
存同分析
共同關注對象:三則材料均圍繞孩子或與孩子相關的特質展開。豐子愷提及孩子的眼光,赫胥黎聚焦少男少女的心靈,菲爾丁強調偉大的孩提王國,都以孩子為核心,探討與孩子相關的現象或問題。
對孩子特質的肯定傾向:從深層情感態度看,三則材料都蘊含著對孩子某種特質的肯定與珍視。豐子愷筆下孩子眼光“直線,不會轉彎”,暗示著孩子的單純、率真;赫胥黎對少男少女心靈提前硬化的質問,側面反映出對孩子本應具有的柔軟、純真心靈的期待;菲爾丁認為失去孩提王國就是真正的沉淪,凸顯了孩提王國所代表的純真、美好等特質的重要價值。這表明材料共同認可孩子身上純真、本真等特質的積極意義。
對現實變化的憂慮:都表達了對現實中孩子特質發生變化的擔憂。赫胥黎感慨人類年齡延長但少男少女心靈提前硬化,菲爾丁嘆息世界正在失去偉大的孩提王國,暗示現實正朝著不利于孩子保持純真特質的方向發展,反映出三位作家對現實中孩子純真特質消逝的憂慮。
析異分析
關注孩子特質的角度不同
豐子愷:從孩子眼光特點切入,“直線,不會轉彎”形象描繪出孩子看待世界的直接、單純,不摻雜復雜的成人思維與世故,側重于孩子認知世界方式的獨特性。
赫胥黎:著眼于孩子心靈狀態,“心靈提前硬化"對比正常成長狀態,強調孩子心靈過早失去應有的柔軟、敏感與純真,聚焦于孩子心靈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異常變化。
菲爾丁:從宏觀的“孩提王國”概念出發,“偉大的孩提王國"涵蓋孩子的純真、想象力、好奇心等諸多美好特質構成的理想世界,強調整個象征孩子純真美好世界的消逝。
引發思考的方向不同
豐子愷:易引發對孩子單純、率真這種特質本身的思考,以及在成人復雜世界中,這種特質的珍貴之處與可能面臨的挑戰。比如思考如何在成長過程中讓孩子保持這份單純,不被世俗過多干擾。
赫胥黎:促使思考導致少男少女心靈提前硬化的原因,如社會環境、教育方式等因素對孩子心靈成長的負面影響,以及如何避免這種不良變化,引導孩子心靈健康發展。
菲爾丁:引導從宏觀層面思考失去孩提王國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即當社會失去孩子所代表的純真、美好特質后,可能面臨的精神沉淪,進而思考如何營造有利于孩提王國存續的社會環境。
綜合存同析異分析,審題立意可圍繞珍視孩子純真、本真的特質,探討其在現實中的變化、消逝原因及影響,思考如何在成長與社會發展過程中守護孩子的這份美好,從個人成長、教育反思、社會環境營造等多方面展開論述。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同質材料,存同析異法;——異質材料,析異求同法;不同不異,互補法)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②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③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作,敢當。(魯迅)
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后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名言內涵提煉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剛健有為、自強不息
②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思親、鄉愁、家國情懷
③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特立獨行、內在修養、豁達自信
④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位置決定格局、天下為公、奉獻天下
⑤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正視現實、不避艱險、責任擔當
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立足當下、堅定自信、責任自信
立意角度
求同法:③⑥句都與自信有關,同向歸一,可談自信讓我奮發有為。
求異法:②談的是鄉思鄉愁,④談的是胸懷天下,一個是“小家私情”,一個是“大國抱負”,整合為“家國情懷”。
互補法:①的側重點在自強,⑥的側重點在自信,二者互補疊加后立意便是“自信自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特區口號,深圳,1981
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時評標題,浙江,2005
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新區標語,雄安,2017
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從選材立意的角度看,考生可以綜合三條標語口號,思考改革開放、社會發展等問題,也可以選取其中兩條利用其含義綜合立意,思考個人、社會相關問題……但如果僅局限一條立意行文,則偏離了命題本意。(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文科試題分析·語文、數學、英語分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1月)
互補法進行材料解讀
材料之間的性質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各偏執于一點,帶有片面性,互為補充。
將各材料的內涵加以分析綜合,找出它們之間的對立統一點,進而歸納出一個全面正確的觀點來。
三個材料三個口號,代表了三個時代:
改革初創時期——講究經濟效益、效率;改革深入時期——建設環境美好、生態文明的和諧社會;轉型改革時期——宣示繼續改革開放的決心。
三幅標語是三個時代的“晴雨表”,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進程。
互補法立意
“標語"不僅僅是一種口號,更是一種觀念:
1.橫向:審時度勢,敢為人先,引領時代發展潮流。
2.縱向:與時俱進,發展要因時而異,破解當下難題,尋求未來路徑。
3.互補綜合:發展的均衡觀念、全局意識
由于本題的材料展現了時代變化,重點可以書寫自己對于時代變化的看法、面對時代變化時自身的做法等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同質材料,存同析異法
墨子說:“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英國詩人約翰多恩說:“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同氣連枝,共盼春來。"……2020年的春天,這些寄言印在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的物資上,表達了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這些話語印在中國援助其他國家的物資上,寄托著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會,發表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中文演講。請完成一篇演講稿。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完成寫作任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內涵
墨子與約翰多恩的名言:墨子的話倡導一種無差別的兼愛思想,對待他國、他家、他人如同對待自己,強調人與人、國與國之間應秉持平等、博愛的態度。約翰多恩的話則形象地指出個體與整體的緊密聯系,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誰都無法孤立存在,突出了人類命運的休戚與共。二者都從理念層面闡釋了人類相互依存的關系。
國際援助物資上的寄語:“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同氣連枝,共盼春來"等印在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物資上的話語,傳遞出世界各國在疫情期間對中國的支持,體現了在困難面前國際社會守望相助的情誼。“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等中國回援他國物資上的寄語,表達了中國對世界各國戰勝困難的美好祝福,展現了中國積極回饋、與世界共克時艱的擔當。這部分從現實層面呈現了全球互助的具體表現。
任務要求
主題限定:要求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發表演講,明確了文章要圍繞全球合作以及青年在其中的作用展開。
身份設定:寫作者身份為中國青年代表,這就要求在論述過程中要從中國青年的視角出發,體現中國青年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情境設定:在“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上演講,意味著演講對象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內容需具有全球性視野,能夠引發各國青年的共鳴。
立意方向
強調全球合作:基于材料中所體現的人類相互依存關系以及國際互助的事實,可立意闡述全球合作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如論述在面對全球性問題如疫情、氣候變化等時,各國唯有攜手合作,才能共渡難關,創造美好未來。
突出青年擔當:結合自身作為中國青年代表的身份,強調青年在推動全球合作、共創未來中的重要作用。可論述青年應如何憑借自身的活力、創造力與國際視野,積極投身到國際合作事務中,為解決全球性問題貢獻力量。
倡導平等互助:從墨子的兼愛思想以及國際援助中所展現的相互支持出發,倡導各國青年在共創未來的過程中,秉持平等、互助的原則,摒棄偏見與歧視,共同構建一個和諧、包容的世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同質材料,存同析異法
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花朵,就算這種花朵再美,那也是單調的。
以上兩則材料出自總書記的講話,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了普遍的道理。請據此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分析材料相同點
整體主旨:兩則材料均圍繞個體與群體、單一與多元的關系展開,傳遞積極的價值觀,旨在引導人們思考如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與構建和諧的世界。
反對惡性競爭:“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直接表明惡意阻礙他人發展,對自身并無益處,否定了損人利己的惡性競爭行為。“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通過形象比喻,說明僅有單一元素的發展不能形成繁榮景象,同樣反對孤立、片面追求個體發展而忽視整體的行為。兩則材料都在倡導摒棄惡性競爭。
分析材料不同點
側重點:第一則材料從反面警示,強調損人不利己,更側重于個體行為對自身及他人影響的思考,突出個體間不應相互破壞、阻礙,要明白彼此發展并非零和博弈。第二則材料從正面引導,以花為喻,強調多元共生才能創造美好,更側重于多元主體共同發展帶來的積極效果,突出多元主體共同繁榮的重要性。
確定立意方向
合作共贏:綜合兩則材料,可立意倡導合作共贏。個體發展與群體發展相互關聯,不應通過打壓他人獲取利益,而應與他人攜手共進,共同創造更大價值。如在商業領域,企業間可通過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開拓市場,而非惡性競爭、相互傾軋。
包容多元:基于第二則材料對多元共生的強調,可立意倡導包容多元。世界由多種元素構成,應尊重和欣賞不同文化、觀點、發展模式等。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國應包容文化差異,促進文化交流與融合,共同構建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
樹立正確競爭觀:從第一則材料對惡性競爭的否定出發,可立意樹立正確競爭觀。競爭應是積極的、良性的,以提升自身為目的,而非通過損害他人利益獲取優勢。在學習和工作中,人們應將競爭視為提升自我的動力,通過正當途徑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實現共同進步。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與有肝膽人共事
從無字句處讀書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與挑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和擔當。一個世紀前,在津求學的青年周恩來撰寫了這副對聯,在交友處事與讀書求知方面警勉自己。品讀此聯,你有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任選角度,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材料內涵剖析
“與有肝膽人共事":“有肝膽人”意味著那些真誠、有擔當、有勇氣且重情義的人。周恩來總理強調與這類人共事,原因在于他們能在面對困難與挑戰時,堅定地與同伴并肩作戰,相互扶持,共同擔當責任。在合作過程中,彼此間能夠坦誠相待,毫無保留地交流想法與意見,從而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推動事業的發展。與這樣的人共事,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更能在相互學習中實現個人的成長與進步。
“從無字句處讀書":此句并非否定傳統意義上書本知識的學習,而是倡導一種更為廣泛和深入的學習理念。“無字句處”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社會實踐、人際交往、個人經歷等。這啟示我們要學會從生活中汲取智慧,通過觀察、思考和實踐,獲取書本之外的寶貴知識。在生活的大課堂中,我們會遇到各種人和事,這些經歷都能成為我們學習和成長的素材,有助于我們拓寬視野,培養綜合素養。
任務要求解讀
寫作要求:要求任選角度,結合自身體驗與感悟寫作。這給予了考生較大的創作空間,既可以單獨就“與有肝膽人共事"或“從無字句處讀書”展開深入論述,也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探討它們在個人成長、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相互關系和重要作用。
立意方向
個人成長角度:
成長的助力:可立意強調與有肝膽之人共事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推動作用。在成長道路上,與志同道合、有擔當的人攜手前行,能在遇到困難時獲得幫助與支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