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11T 058-2006馬連小棗栽培技術規程_第1頁
DB1311T 058-2006馬連小棗栽培技術規程_第2頁
DB1311T 058-2006馬連小棗栽培技術規程_第3頁
DB1311T 058-2006馬連小棗栽培技術規程_第4頁
DB1311T 058-2006馬連小棗栽培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案號:DB1311馬連小棗栽培技術規程2006-10-10發布衡水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本標準由衡水市林業局提出。本標準由衡水市林業局、深州市林業局、阜城縣林業局、武邑縣林業局、棗強縣林業局起草。本標準于2000年6月首次發布,2006年第一次修訂。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艾慶芝、焦元東、李宏凱、李志強、張江印、賈金旭、張志存、李文紅。1粘壤土或中壤土。含鹽量小于0.3%。株距2.5m~3m,行距15m~20m。長、寬、深各60cm~100cm。每坑施優質農家肥40Kg,與挖出的表土混合回填坑內,填平后澆水沉實。苗木根系新鮮,不劈裂,栽前苗木要吸足水分,用濃度為15mg~20mg/Kg萘乙酸鈉或ABT生根粉土壤墑情適宜后栽植,栽植深度以苗木在苗圃中原有深度為準。栽后要澆水于土壤解凍后,結合果園施肥進行深耕,深度15cm~20cm,結合溝狀施基肥,進行深翻擴穴,深度40cm~60cm,以不傷直徑1cm以上的大根為宜。除樹盤外,在果樹行間播種禾本科、豆科綠肥作采用疏散分層形,樹高3.5m左右,干高1m~1.2m左右,全樹有主枝5~6個,分二層,著生于中央領導干上。第一層有主枝3個,第二層有主枝2~3個,以65°~75°的開張角度勻稱地向外伸2展,層間距1.3m左右,各主枝上配備側枝2~3個,同側側枝間距1m左右。定植后幼樹主干長到胸徑2cm粗進行定干,片林定干高度1.2m,棗糧間作定干高度1.5m,剪去剪口要保證樹勢及各類結果枝健壯,各主枝外圍枝頭生長量在25cm~30cm之間。要及時疏去重疊枝、交叉枝、并生枝、徒長枝及細弱枝,干枯枝、病蟲枝、保證樹體通風透光,以利坐果素肥。效肥。追肥在棗樹開花前和幼果期進行。開花前追肥以氮、磷肥為主,幼果期追肥以磷根據樹齡、樹勢、土壤肥力及坐果情況綜合考慮,每生產100kg鮮棗需施純氮1.8kg,磷1.0kg,鉀1.5kg,為提高果實品質,要增加有機肥的施用量,每生產1kg鮮棗施有機肥1.0kg~1.5kg?;室原h狀和放射狀溝施為主,溝深40cm~50cm,溝施和撒施交替進行。追肥可采用多點穴施,穴深20cm。葉面噴肥,花前噴0.3%尿素液1~2次,坐果后噴0.3%尿素液加0.3%的磷酸二氫鉀2~3到田間持水量70%為宜。在棗樹開花30%~40%時開甲(剝皮),甲口距地面20cm左右,甲口寬0.4~0.6cm,甲口平整,花期噴0.3%尿素液或噴尿素液10mg/kg加15mg/kg赤霉素或800mg/kg的稀土溶液1~2次,在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再各噴一次800mg/kg稀土溶液。為了防止采前裂果可在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一次800倍氨鈣寶?;ㄆ跅棃@放蜂,每公頃放置22箱蜂。要搞好病蟲的預測預報,綜合防治蘋果輪紋病、干腐病、腐爛病、霉心病、斑點落葉病、紅蜘蛛、3適時用藥。采收前7天禁止使用一切農藥。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殘效期短、不傷天敵的農藥。農藥的制干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