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_第1頁
2024年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_第2頁
2024年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_第3頁
2024年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_第4頁
2024年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精選篇)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精選22篇)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

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4浮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

能夠喜歡。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學生經(jīng)歷自己動手擺、動腦想和動口說等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

算公式的發(fā)現(xiàn)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是密切聯(lián)系的,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

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自制1號2號長方形學習卡片、報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復習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n薦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我想考考大家,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

你能說一說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

(2)請你用手比劃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3)說一說黑板的面積、操場的面積、書本封面的面積。

通過復習,明確不同的面積單位在什么情況下適用。

二、情境導入

L為學生提供一張報紙,想辦法測量這張報紙的面積。

師:這是一張報紙,它是什么形狀的?(長方形)

你知道這張報紙的面積嗎?估F

生1:大約有1000平方厘米。

生2:大約是幾十平方分米。

生3:大約是1平方米。

師:究竟面積有多大?我們可以通過測量的辦法量出來。在量的時候應選擇什么樣的面積單

位最合適?為什么?(平方分米)

生交流選擇平方分米的原因.

師:小組合作,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測量出他的面積。

學生小組研究測量的方法并動手擺一擺。

匯報展示各組的測量情況。

小組1:

小組2:

師:怎么回事?為什么要用5乘4?

生:因為一行能擺5個,可以擺4行。橫著數(shù)這一行剛好5個,豎著數(shù)這一列剛好4個。

這就表示有4個5.

師:同意嗎?(學生贊同)鼓勵采用這種方法。看來,不用全擺滿,只擺1行1列也能知

道報紙的面積。

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明白只需要擺一行,擺一列,然后用行數(shù)和列數(shù)相乘即可以得

出所需的正方形的‘個數(shù),從而得出測量的物體表面的面積。

2、即時練習:用這種方法測量一下課桌的面積。

三、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拿出1號長方形(長5厘米,寬3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應該用什么面積單位測

量?不用尺子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嗎?

學生開始自主探究。

交流匯報:

生1:每行擺5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1行。每列擺3個1厘米的正方形,擺1歹人

就是說:有3個5,用乘法:3乘5,得15平方厘米。

生2:我發(fā)現(xiàn)這個長方形的長是5厘米,因為橫著擺了5個小正方形,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

都是1厘米。

生3:我發(fā)現(xiàn)這個長方形的寬是3厘米。

生4:我明白了,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用長和寬相乘就行了。

生5:原來只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就能算出它的面積。

讓學生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和長、寬之間的關系。

(2)拿出2號長方形(長7厘米,寬4厘米)。

師:用剛才大家想出的辦法,算出2號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時,注意單位。

(3)交流總結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師適機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4)探索正方形的面積

出示長6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讓學生計算它的面積。

生:6x5=30(平方分米)

電腦演示將上面的長方形的長變?yōu)?厘米,此時的長方形變成了什么圖形?

生:正方形。

師:你能計算出它的面積嗎?

生:5x5=25(平方分米)

師: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注意觀察正方形的面積和邊長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得

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生:正方形的面積=邊長x邊長

師板書。

學生在學會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長方形的長變化后(長和寬相等)

的面積,從而讓學生發(fā)現(xiàn)當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時,長方形就變成了正方形,長和寬就成了正方

形的邊長,得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四、鞏固練習

1、課本66頁第(3)題。生板演后集體訂正。

2、解決問題,出不:學校籃球場的長是28米,寬是15米。籃球場的面枳是多少平方米?

用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檢測本節(jié)課新授知識的學習效果。

五、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六、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X邊長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2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確判斷長方形或正方形掌握周長的含義,會測量

和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

2、估算并計算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使其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化策略。

3、讓學生在練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他們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教學難點:

估算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靈活應用相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熱身:(3分鐘)

54—1354—1834+4949+14

69+2625+6348+2736+35

二、梳理知識。(預設6分鐘)

師生回憶復習所學知識。出示課題。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長的含義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出示學習目標:

1、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樣的

2、能正確、熟練的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3、會估算生活中一些物體的周長。

三、練習(21分鐘)

練習六第2—3題自主練習單:

完成書本第2-3題先完成的同學思考:

(1)在第2題中,你能用不同方法數(shù)或算出各個圖形的周長。

(2)在第3題中,計算各圖形周長時,怎樣算比較簡便。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或者算法得出各個圖形的周長。

完成練習六第4、5題.

比較,說說求柵欄或者線的總長度就是求什么。

追問: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有什么不一樣?

指出:雖然計算方法不一樣,但這兩題其實都是求圖形的周長。

完成練習六第6題。

先獨立完成,在全班交流。

提問:這題要先知道什么?

完成練習六第7題

給出規(guī)格相同的練習本組織學生進行相關估計和測量、計算活動。

提醒學生先估計封面的長和寬,再估算出它的周長。

一個長方形分成A、B兩部分,這兩部分哪一部分的周長大?

四、課堂總結

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新的收獲?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3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初步掌握長方形不DIE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養(yǎng)觀察、操作及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經(jīng)歷探索、驗證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

(指課題并齊讀):長方形和正方形。

2、觀察:尋找身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

3、猜想長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點?

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然后再互相討論。

二、自學例1。(15分鐘左右)

L出示合作要求:

①拿出一張長方形名麻口直尺、三角板,想一想打算用什么方法驗證?

在學生自學時,教師提示:用直尺量,看看出它的每條邊長度怎樣。

②動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去驗證;

通過對折,并重點理解對折的方法引導學生說"把長方形的上下邊對折,他們重合在一起,

說明上下邊相等;同樣證明左右邊相等。

③在小組里說一說臼己的方法,形成小組的意見。

2、集體交流

①學生依照研究長方形邊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發(fā)現(xiàn)正方形的特征。

②全班交流并總結出正方形的特征。

③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劃出四個角都是直角。

歸納總結

三、練習。(15分鐘左右)

(-)適應練習。

1、想想做做第2題。

同桌互相合作,也可以小組間4人一起合作,拼成即可。

(二)對比練習。

1、想想做做第3、4題。

如何在一個長方形里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強調(diào):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三)綜合練習。

L想想做做第5、6題。

針對學生錯例,提醒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圖形的注意點。

長方形長是8厘米,寬是2厘米,幾個這樣的長方形才能拼成一個正方形?借助畫圖解決,

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方法.

四、課堂總結

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新的收獲?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L從邊和角的角度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確地

辨認生活中遇到的長方形、正方形。

(二)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具體的操作思考過程中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

過程。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探究過程中,注重學生觀察、操作、猜想、驗證等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感受學習空間與

圖形的價值,增強空間觀念。

二、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在一年級時,主要是直觀認識了其形狀,在本冊則需要從邊和

角兩方面認識其特征,就要求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由表象到了實質(zhì),為后面學習長方形

和正方形的周長及面積打好基礎。這一內(nèi)容對于學生來說是很抽象的,內(nèi)容本身又比較枯燥。因

此,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折、量、比等形式的操作活動主動探究,在活動中充分積累探

究經(jīng)驗,從而探索發(fā)現(xiàn)并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中,要注意通

過對比和表達加深對圖形的認識;當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初步理解,需要進一步深化時,

需要提供一些變式圖形,如斜放的長、正方形,幫助學生排除非本質(zhì)屬性的干擾,抓住圖形的本

質(zhì)屬性進行判斷,更好地掌握圖形的概念。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學生通過觀察、猜想、驗證自主探究得出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L搶答老師逐張出示的圖形是不是四邊形,教師將四邊形張貼在黑板上。

2、說說四邊悌什么特征。

3、在這些四邊形中,還有些圖形比較特殊,請看(將長方形、正方形獨立出來),知道它

們的名字嗎?

4、聯(lián)系實際,尋找長方形和正方形。

5、質(zhì)疑揭題。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和正方形,作為四邊形,它們很特殊,有自己獨

特的名字,那它們的邊和角是不是也藏著秘密呢?今天,我們就從邊和角上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

形的特征。

復習舊知,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獲得新舊知識的連接,并滲透長方形、正方形屬于四

邊形的集合思想。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有自己獨特的名字,從而產(chǎn)生"它們的邊和角是不是也藏

著秘密呢”的質(zhì)疑,引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

1、猜想.

仔細觀察手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猜一猜它的邊和角有哪些特點?

在小組里說一說。

2、驗證.

(1)剛才同學們對長方形、正方形邊和角的特征進行了大膽的猜想,猜得對不對呢?下面

我們想辦法來驗證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具有這些特征。

(2)出示小組活動要求。

①用直尺量一量或動手折一折、比一比,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邊的長度相等?

②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四個角,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3、小組匯報介紹驗證方法。

(1)匯報長方形的特征。

預設:

①量一量。

學生演示并介紹,從中看出上下邊長度相等,左右邊長度相等。

教師介紹"對邊”的概念。

教師:通過用直尺測量長方形的不同邊,驗證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征。(板書:量)

②折一折。

學生演示并介紹,折的時候兩條邊重合了,說明對邊相等。

教師:沒有借助工具,只用折紙同樣驗證了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板書:折)

③比一比。

a、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別去和長方形的四個角比,長方形上的角和三角尺上的角完全重合,

說明都是直角。(板書:比)

b、對折再對折。

指出:通過這樣的對折,原來的四個角就重合成了一個角,只要測量一次即可。

小結:請同學們舉起手中的長方形,互相看一看,你們的長方形一樣嗎?(顏色、大小都不

相同)雖然長方形的顏色大小不同,但是不是驗證后都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這一特征?那也就是說,無論什么樣的長方形,它的邊和角都有這樣的特征。

(2)匯報正方形的特征。

預設:

①量一量。

展示作品,發(fā)現(xiàn)每條邊都相等。(板書:每條邊都相等)

②折一折。

a、對折發(fā)現(xiàn)對邊相等。

追問:這樣折,說明正方形的對邊是相等的,但能說明每條邊都相等嗎?

b、先又寸折成三角形再對折,把正方形的四條邊都折合到一起。

教師:你們覺得他的方法怎么樣?為了讓大家看清楚,老師把四條邊都涂上了不同的顏色,

先對折成三角形再對折,這四條邊怎么樣了?說明了什么?

請學他的樣子一起動手折一折.

③比一比。

學生用三角尺比后發(fā)現(xiàn):正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

小結:剛才我們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驗證了正方形的邊、角有什么特征?

4、教師介紹"對邊、長、寬、邊長"等各部分名稱,并讓學生指一指數(shù)學書的封面哪條邊

是長?哪條邊是寬?在自己的正方形紙上標出邊長。

5、比較.

(1)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并且驗證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那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2)同桌互說局匚報。

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想、驗證及小組之間的合作自主探究得出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在驗

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開展多樣的動手操作活動,如把長方形、正方形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在操

作中積累千富的活動經(jīng)驗,發(fā)展空間觀念。

(三)鞏固提高

1、辨T:下面的圖形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平行四邊形?把序號填出來。

(教材第81頁第2題)

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交流時要讓學生說說④⑥⑦的判斷理由。

教師:看來,一個圖形不會因為擺放的位置而改變自身的形狀。要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長方

形或正方形,既要看它的邊,還要看它的角。

2、填一填。(教材第81頁第4題)

教師:你們沒有量就這么快填出了各邊的長度,怎么又快又準地知道的?

3、畫一畫.(教材80頁第1題)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1)小組討論在方格紙上如彳可畫出4個直角,如何保證對邊相等(4條邊相等)。

(2)學生獨立完成。

(3)教師巡視并收集代表性的作品展示,提醒學生要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來進

行驗證、對照,及時檢查。

(4)同桌互杳。

4、猜一猜。

在信封里藏著一個圖般告知學生該圖形不是長方形就是正方形)抽出這個圖形的一部分,

三次分別定格為圖1、圖2、13,讓學生猜猜信封里裝的可能是什么圖形。

(1)出示圖1,信封里裝的是什么圖形?為什么?

(2)出示圖2,信封里裝的是什么圖形?為什么?

(3)出示圖3,現(xiàn)在能不能猜出信封里裝的是什么圖形?

層層深入的練習設計,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鞏固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認識,培養(yǎng)了學生

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能力。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學習方法等進行梳理總結,體驗學習的成功感。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綜合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含義的理解,使其能正確、熟練

地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2、讓學生在練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他們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教學難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在生活中的綜合運用。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熱身。(3分鐘)

練習六第8題

二、練習(27分鐘)

練習六第9題

指出:要求長方形的周長,T殳需要先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

練習六第10題自主練習單:

1、完成第10題

2、菜地一面靠墻,有哪1刷情況?

3、"至少"兩字是什么意思?應該選擇哪一種情況?

引導學生理解:菜地一面靠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長靠墻,一種是寬靠墻。在此基礎上討論

哪種情況是籬笆用的最少的。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題意畫簡易圖,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練習六第11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集體交流

預設學生的回答可能有:

L先求出圍成這個圖形6條邊的長度,最后相加。

2、通過平移可知,這個圖形的周長就相當于邊長為5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長。

如下圖所示,喜羊羊和美羊羊同時從學校到村長家,喜羊羊沿A路線行走,美羊羊沿B路

線行走,如果兩人速度一樣,誰先到村長家,為什么?

現(xiàn)學現(xiàn)用學生通過上面拓展練習,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平移法的經(jīng)驗通過平移幫助學生理解,

兩人走的路是一樣長的,所以兩人會同時到達。

三、課堂總結

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新的收獲?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6

教學內(nèi)容:

江蘇教育版課程標準教科書三年級上冊58-60頁

教學目標:

L引領學生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過程中,注重學生觀察、操作、猜想等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3.創(chuàng)設互相協(xié)作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合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備課重點:

長、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學情分析都表明學生是大致認識的。這樣的狀況并不表明,教學

就此輕松,而恰恰給教學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性因為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吸引力;

因為一知半解,教學也就更不易組織和深入。

重點思考:

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在處理教學細節(jié)時,突出了特征的揭示,怎樣出自

學生自己,而且又是興趣盎然的?

驗證的安排,怎樣超越細枝末節(jié)而又重點突出,在取舍中凸顯教學智慧?

生活的聯(lián)系,怎樣從司空見慣中提煉新的題材和賦予更多的.數(shù)學思考?

特征的運用,怎樣緊扣兩個圖形的特征提高數(shù)學思考的含金量?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揭示長方形特征

L已經(jīng)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舉舉手?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形是什么樣的?在更上

找一找什么顏色的圖形是長方形?

學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長方形。

2.通過以前的學習,大家對長方形已經(jīng)有了大體的認識,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猜猜它是

不是長方形的游戲,看看大家對于長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①號圖形(一個角是銳角的圖形),是長方形嗎?用手中的長方形說清楚理由。反襯出長方

形內(nèi)角是直角。

②號圖形(直角梯形)這個是嗎?從邊和角兩個方面去看,得出長方形對邊相等,有四個直

角。

3.組織學生蛉證長方形邊的特征。

長方形真的上下邊相等、左右邊相等嗎?用手中的長方形驗證一下,再和同桌說一說。

學生驗證,再交流匯報。由于學生手中的長方形有大有小,所以測量出來的數(shù)據(jù)各不相同,

但每一個個體的測量結果都證明了長方形對邊相等。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7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過程,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培養(yǎng)、操作及思維的能力。

3、培養(yǎng)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出示教室立體圖。

談詁:同學們,今大我們一起來找一找臧在我們教室中的數(shù)學知識。在教室里你們能找出哪

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嗎?先用手沿著邊圍一圍,再讓我們把它描下來。

(在黑板上畫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

2、舉例。

生活中像這樣的僵局還有很多,可見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們常見的圖形。它們都有各自的

特點,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研究長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談話:我們先來研究長方形的特征,仔細觀察黑板面,課桌面以及畫在黑板上的長方形,你

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征?

請學生匯報。

(2)壁正

談話:同學們猜想到底是對還是錯呢?我們能用什么方法來證明一下呢?請同學們6人一

小組,互相討論,想辦法驗證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真的有這些特點。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驗

證?

(3)班內(nèi)交流,總結。

提問:你發(fā)現(xiàn)長方形有什么特點?指名回答。

(板書:長方形四條邊,對邊相等)

講述:我們把相對著的邊叫做對邊,相鄰邊叫做鄰邊。

提問:你是怎樣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的?指名回答。

除了這兩種方法以外,老師發(fā)現(xiàn)還有小朋友用其他的方法發(fā)先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指名回答

并在展示臺上演示。

小結:剛才同學們用折、量、比這些方法說明了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講述:通常我們把長方形長邊的長叫做長,短邊的長叫做寬。

提問:長方形的角有什么特點呢?指名回答并板書。(四個角都是直角)

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呢?指名回答。(用三角形的直尺比一比,課件演

示)

小結:剛才小朋友自己動手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有四條邊,對邊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這就

是長方形的特征。

4、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通過電腦演示長方形的'變化,呈現(xiàn)正方形。指出:長方形的長縮短到和寬相等,這樣就成

了一個正方形。

引導學生依據(jù)研究長方形邊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發(fā)現(xiàn)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總結出正方形的特征。

講述:正方形每條邊的長口川故邊長。(板書:邊長)

3、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二、應用拓展

L在釘子板上圍一個長方形,再將圍成的長方形改成一個正方形,說說圍成的圖形為什么

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用兩副同樣的三角形,分別拼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3、用長方形紙折出正方形,并說明折出的為什么是正方形。

4、剪出一個正方形。

(1)照樣子剪出圖形,再看看是什么圖形?

(2)說一說,剪出的圖形為什么是一個正方形?

5、動手測量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2)先估計數(shù)學書封面的長和寬大約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6、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三、全課小結

談話: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又進一步認識、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呢?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發(fā)現(xiàn)的過程。

2、使學生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判斷、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學生滲透互相聯(lián)系,互相對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

多媒體課件、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一、復習準備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什么是面積?

計算和測量面積要用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同學們對學過的知識掌握得很好,那么請看大屏幕。

二、新課導引

1、下面圖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厘米。

師:你怎么數(shù)得這樣快?你是怎么數(shù)的?同學們已經(jīng)會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求長方形的面積了。

如果用這種方法去求一個較大圖形或物體的面積(如操場),你會感到怎樣?今天我們研究一種

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新方法.(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三.教學新課

(一)實驗,猜想

請小朋友們拿出1號紙,量一量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再想一想你有什么辦法

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呢?

學生反饋:利用面積計、長乘寬……

猜想: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是長乘寬呢?

(-)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現(xiàn)在每個小組都有一些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A、小組合作,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擺出你喜歡的長方形。

B、說出你所擺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長是多少?寬是多少?

C、組長把結果填在書上的表格中。

反餒拼圖情況。

探究提示:長方形的面積跟什么有關系?有怎樣的關系?

根據(jù)你們小組擺的長方形,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跟什么有關系?有什么關系?

我們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的面積跟()有關系,有()關系。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反饋長方形的面枳計算公式。

師:哪組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指名學生說一說。

(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1、利用遷移,探究知識

把長方形的長縮短3厘米求這個圖形的面積。

當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的時候,這個圖形就是正方形。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那正方形

的面積應該等于什么呢?你可以借助剛剛的小正形擺一擺。(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x邊長)

師:由此我們發(fā)現(xiàn),只要給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就能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同樣只要知道正

方形的邊長就能計算出正方形的面積。

試一試:

小明家的方桌寬9分米,小明爸爸想給方桌劃一塊玻璃,請問要劃多大的一塊玻璃呢?

四、鞏固練習

五、課堂

本節(jié)課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想一想,這部分知識能幫助你解決生活中的

哪些問題?

師: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它也是求其它平面圖形面

積的基礎。通過它我們可以推導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等許多圖形的面積.

六、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二長X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X邊長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操作過程,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辨析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3、學會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難點:

掌握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名氏和三角板。

學具:長方形、正方形紙、三角板、觀察表、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導入:小朋友,當你吃過晚飯,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散步嗎?你最喜歡鎮(zhèn)海哪里的夜景?

是啊,我們的鎮(zhèn)海越來越美了,就連一幢幢樓房在夜空下也那么的溫馨迷人。(媒體播放)

2、設疑:當你陶醉在美景口時,有沒有發(fā)現(xiàn)其中的數(shù)學問題呢?(抽象出長方形和正方形)

3、了解:能談談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嗎?(根據(jù)學生的原有認識,完成觀察表中的

有關問題,如幾條邊幾個角)

4、揭題:原來你們早就不陀們交上朋友了,看來今天老師想和你們一起繼續(xù)認識長方形和

正方形應該是不成問題了。(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初步感知:

1、根據(jù)原有認知結構,判斷課件中的圖形哪些是長方形,明陛是正方形。

2、質(zhì)疑:看來有4條邊和4個角的圖形也不一定是長方形和正方形,那么它們的邊和角里

一定還藏著許多秘密等著我們?nèi)ヒ话l(fā)現(xiàn),你們愿意嗎?

(二)深入探究:

1、認識長方形:

1)猜想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會有什么秘密?

2)動手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

3)匯報交流,媒體選擇性對學生的方法加以演示.

4):小朋友真會動腦筋,通過自己動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知道了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四個角都是直角。(媒體出示,齊讀)

5)認識"長"、"寬"

6)找一找身邊的長方形用旨出它的長和寬。

7)激勵引入到正方形的研究中。

2、認識正方形

探究方法同上,但有所簡略于匯報演示。

3、嘗試驗證會什么一開始有些四邊形不是長方形和正方形。

4、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

1)四人小組根據(jù)剛才的發(fā)現(xiàn)討論兩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匯報交流。

5、學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1)用4褲擺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說擺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想把你擺的長方形回下來嗎?(先發(fā)表各目的意見,然后教帥范㈣,冉學生目己試回)

3)畫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方法一樣嗎?要注意什么?

4)生獨立畫正方形,指名板演并讓他人。

三、交流,提升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么不滿意的?(先在小組里說一說)

四、練習鞏固,拓展深化

1、猜想邊長、長、寬的長度

2、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長方形、正方形

3、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指定長度,畫上美麗的圖案,并說說想把自己的

設計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io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

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的歸納總結。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流程

流程一、聯(lián)系生活,引入課題:

1、帥(課件出小:教室圖):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物體,這些

物體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狀。大家看屏幕,這是一間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面是長

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

2、(課件逐個點擊這些物體的面)師小結:教室里視力表、國旗、黑板的面、粉筆盒的側

面、講臺的側面、課桌面、電燈開關的面都是長方形的。廣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實,何止

是教室里有長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無處不在.那么它們都有些什么特點呢?今

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進一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PPT板書課題))研究它們的特征。

(PPT出示課題:認識長萬形和正方形)

第二段:在游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流程二、在游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特征。

1、師:(由現(xiàn)場老師準備一個不透明紙盒,里面裝有一些硬紙板做的長方形、正方形以及

其他平面圖形)老師為每一組同學都準備了一個紙盒子,里面放有一些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

平面圖形。你不用眼睛看,能從中摸出一個長方形嗎?每小組的同學輪流試一試。(暫停)

2、師(出示一個三角形):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

3、師(出示一個平^亍四攝):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

4、師(出示一個梯形):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

5、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這個圖形有四條邊,四個叫都是直角,你們?yōu)槭裁床幻瞿兀?/p>

(暫停)

6、師:(出示一個長方形)那你們摸出的一定是這個圖形了,對嗎?

6、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活動,你們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全班交流交流吧。

(暫停)

第三段: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流程三、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師布置操作要求:同學(門已經(jīng)初步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但這些只能算作初步猜

想,還需進一步驗證。請同學們拿幾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長

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PPT出示:下圖)

2、師提問:現(xiàn)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你是通過怎樣的操作發(fā)

現(xiàn)的?(暫停)

3、師歸納長方形邊的特征:(課件演示:長方形對折)我們可以將長方形對折,使它的兩

組對邊分別重合,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長方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發(fā)現(xiàn)

長方形兩組對邊的長短是相等的,但是相鄰的兩條邊長度不相等。

4、師提問:再來看看長方形的4個角?這幾個角都是什么樣的角呢?(暫停)

5、師歸納長方形角的特點:通過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長方形有四個角,用三角板上的

直角分別去比一比,發(fā)現(xiàn)這四個角都是直角。(PPT圖片演示)

6、師提問:誰能像剛才一樣,分別從邊的特點和角的特點兩個方面來說一說你從操作中發(fā)

現(xiàn)了正方形的哪些特征?

7、師歸納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也有四條邊,每條邊都相等;也有四個角,都是直角。

第四段:長方形不證方形的聯(lián)系

流程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lián)系

1、通過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了長方體、正方體邊的特征和角的特征,你們能再用自己的話來說

一說這些特征嗎?與你的同桌相互交流交流。(暫停)

2、師歸納:我們一起來看課件的演示:

3、你們說的和屏幕上顯示的一樣嗎?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師小結: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而且對邊都相等。長

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備,所以,我們說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5、師:為了今后進一步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通常把.........

第五段:教學想想做做1、2、3、5、6

流程五、教學"想想做做”

(注:釘子板改為點子圖,由現(xiàn)場老師上課之前給每位同學準備好)

師:你會在點子圖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暫停)

2、師:你畫的圖形有什么特點?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暫停)

流程六:教學"想想做做"

L師:大家剛才已經(jīng)能利用點子圖來畫長方形和正方形了,下面我們再來進行一個有趣的

活動。請你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用兩幅同樣的三角板分別拼一個正方形和長方形。在拼之前,

請同學們先想想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然后再拼。(暫停)

2、師:同學們已經(jīng)拼出來的吧,老師也來拼一次,看看和你們拼的是不是一樣。(互動工

具軟件演示拼的過程)(右上圖)

3、師提問:在拼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都是把三角尺中的哪一條邊拼在了中間?

為什么?自己靜靜地想一想。(暫停)

流程七:教學"想想做做":

1、師: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折紙活動。你會把手中的長方形2峻成正方形嗎?(暫停)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3)你是不是也和老師一樣折的?

2、想一想,為什么我們這樣子折了以后得到的就肯定是正方形了呢?(暫停)

3、師4牽:將長方形的寬邊與長邊重合,剪去長比寬多出的長度,那么長邊簫口寬邊一樣

長了,這就變成了一個正方形。

流程八、教學想想做做5:

1、帥:剛才我們折出的是怎樣的長方形和正方形?你怎樣向別人介紹這個長方形或正方形

的大小呢?(暫停)對了,只要告訴別人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別人

就明白了。現(xiàn)在我們一起動手來量一量。做書上想想做做5.(課件出示)(暫停)

2、看看你填的結果是否正確,和電腦老師對一對。(暫停)

流程九:教學"想想做做":

師:我們的數(shù)學書是什么形狀?(暫停)你知道它的長和寬是多少?我們先來估計一下大約

是多少,再來量一量,看看你估計得準不準。(暫停)

第六段:全課總結及拓展

流程十、課堂總結.

L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步認識、研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

征?你們是用什么方法發(fā)現(xiàn)這些特征的?(暫停)同學們,只要你樂于探索,還可以發(fā)現(xiàn)長方形

和正方形里面更多的奧秘。瞧老師這里就有許多長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圖案非常的有趣。(PPT

展示:)

2、如果你們有興趣,回家自己也可以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創(chuàng)作更有趣的圖畫。

流程十一、拓展延伸:想想做做(選做)

L師:我們來討論想想做做第4題,你們先自己獨立解決,然后大家來交流。

2、師:(結合PPT演示)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你想到幾種拼法?是這樣

的兩種嗎?一種是將這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6厘米和1

厘米;另一種是將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3厘米和2厘米。你

們拼對了嗎?

3、師:將16個一樣的小王方形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邊長是4厘米,如果將這些小正方

形拼成長方形,也有下面的兩種拼法。一種是將這1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

它的長和寬分別是16厘米和1J里米;另一種是將1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

和寬分別是8厘米和2厘米。你們拼對了嗎?(暫停)二次備課

板書設計: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圖形邊角

長方形

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每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11

1、初步學會整理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和周長的知識,建構簡單知識網(wǎng)格圖。

2、歷經(jīng)運用周長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進一步掌握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的方法。

3、讓學生充分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愛思考,愛學習的情感。

理解周長的意義,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用周長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課件

一、走進生活,再現(xiàn)知識

1、談話引入

問:這學期我們學過了哪些圖形?教室里面有嗎?你還在哪里見過?

生:長方形、正方形、四邊形……

2、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復習長方形和正方形一板書課題

3、梳理知識,主體內(nèi)化

同學們,回想一下,關于長方形和正方形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請同學們閉上眼

睛回想。

學生先交流,后匯報

結合知識網(wǎng)格圖,集體完成。

二、綜合應用,整體提高

(-)基礎練習

整理完學過的知識,你們想不想做一回小法官?

L聰明小法官

(用手勢來表示對錯)

你們真了不起!很能明辨是非。最近呀,廖老師想布置一塊迎新春的展板,你們能不能利用

我們剛才復習的'知識和廖老師一起設計這塊展板呢?(能)好,我們開始吧!

2、首先,我們給這塊展板的四周鑲上花邊,展板的長是28分米,寬是15分米,那么至少

需要多長的花邊呢?(出示課件)

求花邊的長指的是什么?怎么求?學生獨立完成。

3、你們真是了不起。同學們,你們知道2017年是什么年嗎?是的,我們在展板上貼上一

幅年畫好不好?如果給它鑲上一個邊框,會更美哦!它是一個邊長為30厘米的正方形,那么這

個邊框需要多長呢?

小結:我們剛才鑲花邊,上邊框都是求什么?(周長)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都可以用它

們的公式來求。如果給出周長,讓你求邊的長度,你們會嗎?廖老帥相信你們能行。

(二)拓展練習

4、為了展示你們的風采,廖老師想布置一個手工區(qū)。現(xiàn)在,廖老師這有一條花帶總長24

分米,如果要布置手工區(qū)的長為7分米,那么它的寬是多少分米呢?

請大家齊讀題目,問題是什么?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怎么求?

廖老師覺得班的同學真聰明,真喜歡你們。

5、手工展示臺做好了,春節(jié)也快到了,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掛起了紅紅的(燈籠),我們一

起在展板上裝上燈籠吧,(出示PPT)燈籠的平面圖是一個不規(guī)則圖形,你能算出這個圖形的

周長嗎?

誰上來指出這個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小組合作討論。

(三)綜合練習

同學們,我們給展板寫個三題吧?定什么好呢?(出示PPT)(歡度春節(jié)),這四個字你

們想怎么布置?

6、用四個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能拼成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哪個圖形的周長最短?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展板布置的差不多了,廖老師相信你們還有更妙的點子來設計

這塊展板,由于時間關系,同學們可以課后再布置。

三、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同學們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布置好這么美麗的展板,很不簡單。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希望同學

們能勤觀察、多思考,做一個探索者,你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中有無窮的奧秘。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12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115、116貝練習二十四第8-14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進一步加深對周長概念的理解,能正確地判

斷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指出多邊形的周長。

2、學生進一步鞏固長方旃口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學會解答比較復雜的求長方形和正方

形周長的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具準備:

直尺、三角尺、長方形紙片2張、鐵絲1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練習本單元學習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板書?果題)通過練習,要進一步掌

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更加明確什么是周長,會更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二、概念練習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1)做練習二十四第8題

提問:這是什么圖形?(板書:長方形、正方形)每個圖形都有幾條邊?(板書:4條邊、

4個角)

量一量各個圖形中每邊的長度。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每個角。

提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每個角都舄十么角?

你能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點嗎?

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判斷(出示圖形)

哪幾個是正方形,哪幾個是長方形?

2、周長的概念

(1)什么是周長?(指名回答)

(2)練習二十四第9題。

你能看出第9題里三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嗎?

學生口答,說出是怎么得到的?

三、周長計算練習

1、練習二十四第10題。

(1)量課本封面的長和寬,取整厘米數(shù)。

周長是怎么算的?

(2)先讓學生量一量。

正方形的周長應該怎么算?

2、做練習二十四第13題。

(1)做第1題。

(讀題)邊長是多少?周長怎么算?

(2)做第2題。

(讀題)長和寬各是多少?周長怎么算?

3、練習二十四第14題

(1)讀題

(2)提問:20厘米其實是圍成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的什么?

(3)小組討論圍法。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13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①、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并能應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②、知道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相鄰間的進率。

③、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④、滲透猜想實驗驗證總結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為今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情感目標

①、讓學生動手實驗操作、大膽猜想以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②、通過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異同,滲透事物間相互聯(lián)系的辨證唯物主義觀

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fā)現(xiàn)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復習面積單位,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物體表面的大小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生:面積

師:還認識了

生:面積單位

師:你們的數(shù)學老師-李老師告訴我,你們學的很好,是嗎?

生:是

師:非常自信!老師今天特意找了幾條信息,看你能否快速找到面積單位。(放課件)

生1看課件回答:平方米

師:你能說出1平方米多大嗎?

生2:大約有兩張雙人課桌拼起來那么大。

師:具體說就是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圍起來的面那么大。再繼續(xù),放課件生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師:還記得它們多大嗎?

生:手掌的面積約是1平方分米,拇指蓋的面積約是1平方厘米。

師:準確的說就是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圍起來的面就是1平方分米,邊長是1厘米的正

方形圍起來的面就是1平方厘米(展示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積單位彳艮重要,

我們用它可以度量圖形的面積,今天我們就用它度量師邊說邊板書:長方形的面積

二、新課

師:長方形大家都認識吧,老師這里有一個長方形,看大屏幕,這是長、這是寬,請同學們

不要眨眼睛,看后請你猜想一下,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師板書猜想并放動感課件

生1:長方形面積可能與長和寬有關

師:為什么啊?

生:寬沒變,長變后面積變大;長沒變,寬變后面積變大。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齊答:同意

師:板書長寬,長方形的面積到底與長和寬有沒有關系,有怎樣的關系,下面我們就共同來

研究一下。請同學們拿出1號長方形,先估測一下它的面積有多大?

生1:6平方厘米

生2:10平方厘米

生3:18平方厘米

生4:12平方厘米

師:到底誰的答案對?我們要想準確知道它有多大,你有沒有辦法?生:用1平方厘米的

正方形去量一量。

師:請同學們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提前發(fā)給大家的學具),請你在1號長方形上

清楚地畫一畫、分一分,看一下里面到底含有多少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開始!

小組或個人活動,教師觀察指導

師:哪位同學自愿上來展示一下自己是怎樣畫的?

生1上來展臺展示并引導說出:一個個的數(shù)出或一排有4個,有3排,所以共有12個小正

方形

師:很好,還有不同的畫法嗎?

生2上來展示并說出畫了一排和一列,一排有4個,也是3排34=12個

師:說的真好,這種畫法,雖然少畫了,省了力,也能收到同樣的效果,事半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