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西柳州市中考歷史試題(解析)_第1頁
2020年廣西柳州市中考歷史試題(解析)_第2頁
2020年廣西柳州市中考歷史試題(解析)_第3頁
2020年廣西柳州市中考歷史試題(解析)_第4頁
2020年廣西柳州市中考歷史試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自治區柳州市2020年中考歷史試題第Ⅰ卷(選擇題,共30分)一、選擇題(請從各小題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項。共1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各學派提出了自己的治國方略,對后世影響很大。其中提出治國要順應自然和民心主張的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在治理國家方面,道家主張“無為而治”,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莊子主張治理國家要順其自然,要順應民心,C符合題意;儒家主張“仁”和“禮”,排除A;法家主張嚴刑峻法,加強中央集權,B錯誤;墨家主張兼愛非攻,排除D;故選C。2.歷代統治者都重視對邊疆地區的管理。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是在()A.西漢時期 B.唐朝時期 C.元朝時期 D.清朝時期【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元朝時期,設置宣政院管理西藏,這是西藏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管轄的開始,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3.毒品是人類的一大公害,打擊涉毒犯罪是各國政府的職責。早在180多年前,中國人民就嫌棄了一場銷毀鴉片的禁毒斗爭。領導這場斗爭的民族英雄是()A.林則徐 B.關天培 C.鄧世昌 D.鄭成功【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林則徐是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故A項正確;BCD項與“銷毀鴉片的禁毒斗爭”無關,排除。4.口號往往反映一場運動的目的和訴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自強求富”“變法圖強”“三民主義”“民主與科學”反映的時代特征是()A.中華民族的抗日救亡 B.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C.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 D.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洋務運動提出“自強求富”;維新派提出“變法圖強”;革命派提出“三民主義”;激進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提出“民主與科學”,體現向西方學習從科學技術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現出層層遞進,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特點,反映了中國各階層進行近代化的探索,故選D;材料內容發生在抗日戰爭前,A錯誤;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從1924到1927年,與材料時間不符,B錯誤;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從1919年開始,與材料時間不符,C錯誤。5.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一座城市付出了重大的犧牲,鐘南山院士稱它為“英雄城市”,在歷史上它是中國民主革命的重鎮,有“首義之城”的美譽。這座城市是()A.南京 B.北京 C.武漢 D.上海【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武漢輝煌的歷史,孕育了“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漢精神,作為首義之城,這里曾打響了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第一槍。故C項正確;ABD項與武昌起義無關,排除。6.紀錄片《百年中國》解說詞提到:1921年注定照耀史冊,它雖然不是一個世紀的起點,但卻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新時代的開始指的是()A.中國開啟了思想文化的新時代 B.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C.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D.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1921年注定照耀史冊,它雖然不是一個世紀的起點,但卻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并結合所學可知,自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的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C項正確;中共的誕生與思想文化的新時代無關,排除A;B項是五四運動,排除B;D英是新中國成立,排除D。7.毛澤東在一首詩中吟道:“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詩中“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意義是()A.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B.打敗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C.解放了東北全境D.解放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答案】D【解析】【詳解】“百萬雄師過大江”指的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故D項正確;A項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排除A;B項是抗戰,與解放戰爭無關,排除B;長江與東北無關,排除C。8.某同學在學習完“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的勝利、土地改革的完成”這三個事件后,歸納了它們的共同作用。下列歸納最恰當的是()A.為新中國成立做了準備 B.鞏固了新中國政權C.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D.加強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答案】B【解析】【詳解】西藏的和平解放標志中國大陸基本完成統一,鞏固了新中國政權;抗美援朝的勝利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為我國經濟建設贏得了穩定的環境,鞏固了新中國政權;土地改革消滅地主階級,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鞏固了人民政權,大大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故“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的勝利、土地改革的完成”這三個事件的共同作用是鞏固了新中國政權,B符合題意;三個事件都是新中國成立后的,A錯誤;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三個事件發生在1956年前,C錯誤;三個事件沒有體現中國同世界的聯系,D錯誤;故選B。9.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下圖是20世紀80-90年代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形成示意圖。圖中①②兩處應該填寫的是()A.南昌、雄安 B.深圳、廈門C北海、柳州 D.長沙、西安【答案】B【解析】【詳解】從材料中的經濟特區可以看出,深圳、廈門是最早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的中兩個,故B項正確;ACD的城市都不是經濟特區,排除。10.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答案】D【解析】【詳解】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第一次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作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高度概括和明確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故選D;ABC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但不是最新成果,排除。11.在民族危機時刻,他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在外交危機時刻,他提出了“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他是()A.彭德懷 B.朱德 C.鄧小平 D.周恩來【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民族危機時刻,周恩來同志代表黨中央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面對帝國主義的破壞和與會各國間矛盾錯綜復雜的情況,周恩來及時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推動會議圓滿成功,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12.英國“光榮革命”后,頒布了一部法律,這部法律捍衛了議會的權利,限制了國王的司法、財政等權力。這部法律是()A.《人權宣言》 B.《權利法案》C.《獨立宣言》 D.《拿破侖法典》【答案】B【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光榮革命”后,頒布了《權利法案》,擴大了議會的權力,限制了王權,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B符合題意;AD是法國的,排除;C是美國的,排除;故選B。13.1789年7月14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在他的日記上寫到“無事”,但這一天卻發生了驚天大事。這件大事是()A.法國大革命爆發 B.三級會議召開C.拿破侖發動政變 D.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答案】A【解析】【詳解】法國大革命又稱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及其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因此A項正確;B項是在法國大革命前召開的,排除B;CD項是在1789年之后,排除。14.科技發明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下列發明屬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的是()A.火車 B.汽車 C.飛機 D.電燈【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火車又叫蒸汽機車,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A項正確;BCD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排除。15.某同學在互聯網上搜索“1917年”“列寧”“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等關鍵詞。該同學學習的內容是()A.新經濟政策 B.俄國十月革命C.斯大林模式 D.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十月革命發生于1917年,與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有關,故B項正確;ACD項都是十月革命之后的內容,不符合題意。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0分)二、非選擇題(共3題,16題10分,17題10分,18題10分,共30分)16.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綿延不絕,成就輝煌,對人類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英國史學家李約瑟指出,在15世紀之前,中國在科技方面,一直領先于世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它利用黃河等天然河道和古運河開鑿,縱貫南北,溝通了不同水系之間的聯系。有詩贊道:“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1)寫出這條古代世界上最長運河的名稱。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它的作用。材料二:隋文帝即位后,創立了不論門第,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中國的這套選官制度在17世紀傳到西方后,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十分推崇,認為它是世界上最開明的選官辦法。(2)寫出隋朝創立的這一選官制度的名稱。結合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的思想,分析伏爾泰推崇它的原因。材料三: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麥哲倫船隊航海活動對比表鄭和下西洋哥倫布到達美洲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時間1405-1433年1492-1504年1519-1522年次數7次4次1次人數約27800人約1000-1500人265人船數60-200多艘17艘5艘(3)根據上表概括鄭和下西洋與另外兩位航海家的航海活動相比有何特點?聯系所學知識,分析鄭和下西洋和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目的的不同點。(4)科技推動社會進步。在中國古代的科技發明中,對人類文明傳播和世界航海事業發展起推動作用的分別是什么?【答案】(1)隋朝大運河(大運河)。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流。(2)科舉制。因為科舉制體現的公平原則與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主張的平等思想相吻合。(3)特點:開始時間早;持續時間長;次數多或規模大。目的:明朝鄭和下西洋:為了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國富強”;弘揚明朝國威。歐洲航海活動:為了開拓新的貿易市場或掠奪財富。(4)造紙術或印刷術;指南針。【解析】【詳解】(1)依據材料一“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可知是隋朝大運河(大運河)。結合課本所學,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統治,隋煬帝利用黃河等天然河道和古運河開鑿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流。(2)依據材料二“隋文帝即位后,創立了不論門第,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可知反映的科舉制。結合課本所學,隋文帝即位后,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建立;有“中國的這套選官制度在17世紀傳到西方后,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十分推崇,認為它是世界上最開明的選官辦法。”因為科舉制用考試的辦法,選拔有用的人才參政,體現的公平原則,與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主張的平等思想相吻合。(3)依據材料三“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麥哲倫船隊航海活動對比表”,鄭和下西洋從1405——1433年,哥倫布到達美洲的時間:1492——1504年、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得出|鄭和下西洋開始時間早;持續時間長;由三者航行的次數,得出鄭和下西洋次數多;由鄭和下西洋的人數、船數與哥倫布到達美洲、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對比得出,鄭和下西洋的規模大;結合課本所學,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國富強”;弘揚明朝國威;歐洲航海活動,開辟新航路,是為了開拓新的貿易市場,掠奪財富。(4)依據課本所學可知,北宋時的匠人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用膠泥刻字,制成活字用來排版印刷。這種方法既經濟,又省時,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生產了重大的影響;北宋末年,中國的海船上開始使用指南針。來中國的阿拉伯商人將指南針傳到阿拉伯國家,后來又傳到歐洲,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17.判斷分析題。(1)判斷下列史實或觀點是否正確。正確的寫“正確”,錯誤的寫“錯誤”。①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②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③中國的改革開放首先是從真理標準問題討論開始的。④文藝復興的實質是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⑤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都保留了舊制度的殘余。⑥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⑦革命與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進步。(2)先判斷下面觀點是否正確,然后說明理由。《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答案】(1)①正確;②錯誤;③錯誤;④錯誤;⑤正確;⑥錯誤;⑦正確。(2)答案一:錯誤。《南京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為《南京條約》簽訂以后,中國喪失了領土、關稅和司法等主權,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答案二:錯誤。《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辛丑條約》中,清政府允許外國在中國駐軍,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解析】【詳解】(1)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故①正確。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故②錯誤。中國的改革開放首先是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的。③錯誤。文藝復興的實質是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④錯誤。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都標志本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但都保留了舊制度的殘余。⑤正確。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故⑥錯誤。根據所學可知革命與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故⑦正確。(2)根據所學可知《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錯誤的,根據所學可知鴉片戰爭中國的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標志著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中國喪失了領土、關稅和司法等主權,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18.一個國家或民族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危機。在面對危機時,不同的抉擇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正確的抉擇,將國家帶向光明;錯誤的抉擇,給人民帶來災難。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由于軍事指揮上“左”的錯誤,中央紅軍在長征初期屢遭挫折,部隊由8萬人銳減到3萬多人。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人在遵義召開會議,作出了重要決定。這次會議使紅軍擺脫了極端危險的境地,成為長征的轉折點,為長征的勝利奠定了基礎。(1)寫出材料一中提及會議名稱。根據材料一,指出這次會議在長征中的作用。材料二: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一場規模空前的經濟危機,各國政府紛紛采取應對措施。美國總統羅斯福通過“整頓金融體系,推行以工代賑,加強對工業生產的干預”等一系列措施,帶領美國擺脫了危機,維護了美國資本主義民主政體。而德國、日本政府則在危機中建立了法西斯專政,走上了一條對外發動戰爭、與全人類為敵的不歸路。(2)根據材料二,指出美國與德、日的選擇分別導致了什么結果?材料三: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1937年7月,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面對日本的侵略,中國人民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進行頑強抵抗。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隨后進攻北歐、法國、英國、蘇聯等國。德軍對蘇聯的進攻遭到了頑強抵抗。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面對法西斯的瘋狂進攻,美、英、蘇、中等26國發表聯合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保證用自己全部的軍事和經濟資源共同抗擊法西斯。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出現了轉折。世界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3)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是哪場戰役?根據材料三,概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的共同原因。(4)綜合上述經驗教訓,談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