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黔東南州2025屆高三模擬模測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1頁
(一模)黔東南州2025屆高三模擬模測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2頁
(一模)黔東南州2025屆高三模擬模測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3頁
(一模)黔東南州2025屆高三模擬模測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4頁
(一模)黔東南州2025屆高三模擬模測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黔東南州2025屆高三模擬統測歷史試卷 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 2025.03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高考全部內容。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表1所示為《墨子》中對禹的言行的部分記載。這些記載意在表1記載出處古者禹治天下,西為西河漁竇,以泄渠孫皇之水……鑿為龍門,以利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墨子·兼愛中》禹曰:濟濟有眾,咸聽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稱亂。蠢茲有苗,用天之罰《墨子·兼愛下》禹東教乎九夷,道死,葬會稽之山……既葬,收馀壤其上,壟若參耕之畝,則止矣《墨子·節葬下》A.保存歷史記憶B.謳歌先君智慧C.宣揚政治理想D.諷刺黑暗現實2.秦朝在地方推行郡縣一元化管理。漢朝通過削弱王國勢力,不斷擴大郡縣機關直接統治的范圍;在交通不便的西南部分民族地區,漢朝政府則通過冊封民族首領來扶持穩定的代理人;在西域,漢朝政府則采取使職領護的軍事管理方式。這表明秦漢時期A.地方行政成本不斷提高B.國家統一局面受到威脅C.民族交融成為時代主題D.地方治理模式日趨多元3.唐玄宗將十六國時期的西涼太祖李暠追封為(唐)興圣皇帝,并把李暠的四房子孫編入宗室屬籍。而作為李暠后人的晚唐詩人李商隱卻長期為地方官做幕僚,在太原、桂林、巴蜀等地輾轉流離。李商隱的際遇可印證晚唐A.政治中心的南移B.門閥勢力的衰落C.科舉制度的荒廢D.人口遷徙的頻繁4.南宋時期,稻麥復種制在南方得到普及,其對土地肥力的消耗也翻倍增長。南宋時人稱:“凡掃除之土,燒燃之灰,簸揚之糠秕,斷稿落葉,積而焚之,沃以糞汁,積之既久,不覺其多。”王禎的《農書》里,也有“惜糞如惜金”的說法。這表明,稻麥復種制的推廣A.得益于精耕細作傳統B.危害了農村生態環境C.引發了生產工具革新D.使土地集中趨勢加劇5.16—17世紀,來自中亞和蒙古的商隊頻頻造訪西伯利亞的各個城市,將那里的毛皮和其他商品運往中原地區。傳統的“毛皮之路”東段路線在這一時期向東北方向偏移,中俄毛皮貿易取代俄國—中亞毛皮貿易,在歐亞內陸毛皮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毛皮之路”的變化A.引發了農牧文明碰撞B.豐富了絲綢之路內涵C.深受政治局勢的影響D.服務于沙俄殖民擴張6.圖1所示為清朝咸豐年間發行的“大錢”(鑄有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的“當十”“當五十”銘文),其中“當十”大錢每枚重六錢,“當五十”大錢每枚重一兩八錢(重量僅為“當十”錢的3倍)。清廷發行“大錢”的意圖在于A.緩解政府財政危機B.適應經濟結構變動C.推動貨幣制度轉型D.促進滿漢文化交融7.1923年2月,陳獨秀發文痛斥職業兵“靠兵官吃飯,兵官靠大帥吃飯……大帥挾兵以橫行,兩相結合,遂造成中國之大患”。這段論述A.運用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B.揭露了軍閥混戰的必然性C.反思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D.否定了新式軍隊建設成就8.1940年底至1941年初,日軍從華東和華中抽調了共計兩個師團(相當于中國的“軍”級作戰單位)的兵力支援華北,日本進攻東南亞地區的計劃不得不推遲開展。直接引發日軍上述動向的事件是A.百團大戰B.忻口會戰C.臺兒莊大捷D.第三次長沙會戰9.20世紀50年代后期,毛澤東深入學校考察并指導教學改革,要求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學校辦工廠,工廠辦學校,鼓勵高等學校和中專技術學校走廠校結合的道路。這些要求A.推動了中國教育的快速普及B.表達了科教興國的堅定態度C.推動了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D.順應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10.表2所示為我國部分省區市首批基層立法聯系點(俗稱立法“直通車”“連心橋”)的設立概況。據此推知,這些基層立法聯系點的設立表2省級行政單位掛牌時間數量主要類型上海市2018年10個政府部門、社團組織、街道辦事處、基層自治組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0年9個社會團體、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基層自治組織安徽省2020年10個基層自治組織、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社團組織、重要企業、高等院校北京市2021年6個均為街道(鄉鎮)司法所A.為依法立法奠定了基礎B.使良法和善治有機結合C.是民主立法的重要進展D.是科學立法的根本保障11.公元前23年,主動辭去執政官一職的屋大維被元老院授予終身享有的“保民官權”和“高級代行執政官權”,元老院也承認他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這可用于解釋此時羅馬A.共和政體的鞏固B.原始民主的遺風C.法律制度的成熟D.獨裁專制的趨向12.大化改新后,日本確立了土地國有制,但法律也允許園田宅地、神田、寺田、功田等少數私有土地存在。8世紀后,由于班田農民受田不足以及日益沉重的賦役負擔,他們采取了浮浪、逃亡、偽造戶籍和依附王臣家等方式與朝廷抗爭。上述現象的存在A.消解了政治改革的成效B.削弱了中央集權的基礎C.助長了幕府將軍的權勢D.改善了基層社會的治理13.英王喬治三世(1760—1820年在位)為使議會得以迅速通過自己的決議,公開收買議員,曾有財政官員坦承,某日上午花掉的賄金就高達2.5萬鎊。為幫其犯罪的胞弟償付法庭判決的巨額賠償,他還命令首相“運作”經費。這可說明當時英國A.政黨政治腐敗不堪B.封建王朝再度復辟C.王權存在明顯邊界D.司法公正遭到破壞14.法國大革命爆發后,西屬拉美殖民地精英紛紛效仿其做法。如高呼“自由、平等、友愛”口號;并穿戴“自由帽”;組建或加入類似“雅各賓俱樂部”的會所。這表明,拉丁美洲獨立運動A.以資產階級為領導力量B.受到歐洲革命形勢鼓舞C.將啟蒙運動推向了高潮D.得到法國政府大力支持15.二戰后,東南亞多國形成了自己的華語文學,新加坡的文化獎(文學)和泰國的“東南亞文學獎”(亦稱“東盟文學獎”)多次頒給華語作家。一名新加坡作家還創立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東南亞這種文化現象A.凸顯出移民社會特質B.根植于多元文化交融C.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D.凝聚了民族解放共識16.201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超過個人電腦(含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此后,智能手機不斷在各個領域“攻城略地”,地圖導航、電子商務甚至多人實時協同辦公也越來越多地使用手機。有人感嘆,“手機成為人身體器官的一部分”。這集中反映了A.網絡發展助推人口流動B.信息革命引領工業發展C.科技進步弊端日益凸顯D.高新技術改變生活方式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按要求作答。(12分)材料一鄭國大臣子產的第一項改革措施便是“作封洫”,他力主丈量土地,劃分疆界,編制田畝,并以此作為課稅的依據。子產還將法律以條文的形式記錄下來,并鑄在金屬鼎上,公布于眾。他執政期間,“擇能而使之”。韓非說:子產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民無饑也”。——摘編自姚曉盈《子產的治國理政思想及其踐行》材料二公元前536年,鄭國的子產“鑄刑書于鼎,以為國之常法”,一般認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的活動。公元前502年,鄭國大夫鄧析自行修訂鄭國法律,并將其書于竹簡之上,稱為“竹刑”。“竹刑”屬于私人著作,但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鄭國執政者以鄧析“私造刑法”有違“國家法制”為由,將他處死,但他的竹刑仍在鄭國流傳并最終被官方認可,成為“國家法制”。——摘編自田永春《我國第一部成文法》(1)根據材料一,概述子產治鄭的主要措施,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些措施出臺的背景。(8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對鄧析編訂“竹刑”之舉加以評價。(4分)18.閱讀材料,按要求作答。(14分)材料一在我國傳統手工藝中,有一種使布料出現白色暈染花紋的印染技術,稱“絞纈”,現今俗稱“扎染”。大理白族傳統的扎染工藝,包括染料制靛工藝、縫扎技法工藝、染色工藝三個層面,其中的縫扎技法是現代機器無法替代的。盛唐時,扎染在白族地區已成為民間時尚,扎染制品也是當地的貢品之一。據考證,唐貞元十六年(800年),南詔舞隊到長安獻藝,所著舞衣“裙襦鳥獸草木,文以八彩雜革”即為扎染制成。明朝洱海衛紅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時的暢銷產品。近代大理染織業繼續發展,形成了遠近聞名的手工扎染村。2006年,白族扎染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材料二日本的絞染工藝學習了我國隋唐的工藝,保存在日本奈良東大寺中的中國唐代五彩絞纈被視為國寶。絞纈工藝受到日本《文化財保護法》的保護,英語中的專業術語“shibori”也是日語“絞染”一詞的音譯,首屆和第六屆國際絞染工藝研討會都在日本召開。——以上材料均摘編自金少萍《絞纈的世界:白族扎染縫扎技法和紋樣圖案研究》等(1)根據材料一,簡析白族扎染技藝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理由。(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白族扎染”為例,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時代價值,并就進一步保護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出合理建議。(8分)19.閱讀材料,按要求作答。(14分)材料一1929年爆發的經濟危機,迅速席卷資本主義世界。西方列強為轉嫁經濟危機,紛紛在華擴大資本輸出,一些中外合資的航空公司便是這一時期的產物。1930年7月,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與美方簽署協議,成立了新的股份制航空公司: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持有55%的股份,美方持有45%的股份。該協議還規定了該公司在上海一成都航線、南京——北平(今北京)航線、上海——廣州航線上享有10年的獨占航權。抗日戰爭期間,該公司開辟了往返于印度東北部和中國昆明的“駝峰航線”,從1942年4月到1945年9月,該公司在這條航線上將50000噸貨物運到中國,運出近25000噸貨物。1931年2月,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與德國合作成立航空公司,中方持有2/3的股份,德方持有1/3的股份。該公司實際運行的航線均在中國境內。1941年,國民政府對德國宣戰后,收回了該公司所有股權。——摘編自馮宇《圖說中國商業航空百年史》材料二“大蕭條”一來,印度農民收入暴跌,數以百萬計的人涌向大城市,貧民窟不可阻擋地蔓延開來。1930年11月,英國召開第一次關于印度改革的圓桌會議。印度王公、地主、行政官員、企業家還有各宗教、民族領袖濟濟一堂,甘地和尼赫魯卻因為領導食鹽長征被捕入獄而缺席。1931年初,甘地獲釋,并參加第二次圓桌會議。出獄后的甘地開始研究經濟,并在倫敦發表聲明,譴責英國只盯著美國,憂心忡忡地計算自身的失業率,卻很少想過英鎊與盧比的匯率。隨著國際紡織業競爭的加劇,尤其是日本紡織業產能的急速增長,印度不得不一再提高紡織品關稅。1932年,英國在英屬印度等殖民地廣泛施行“帝國特惠制”(對英國產品的關稅優待)。這種做法隨即遭到尼赫魯等人的強烈抨擊。——摘編自梁捷《大蕭條讓獨立運動獲得了全新動力——印度漫筆之七》(1)根據材料,分別簡述“大蕭條”對中國和印度經濟的影響。(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大蕭條”在中印造成不同影響的原因。(6分)20.閱讀材料,按要求作答。(12分)材料一表3所示為有關南瓜的原產地與傳播的部分說法。表3說法來源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諸處亦有之矣李時珍《本草綱目》(1578年)南瓜之變種極多,果實各異其形,故知其為一極古時代之栽培作物……南瓜之多種變種在東西[英]德匡多《農藝植物考源》(1882年)兩半球溫暖帶地方均見有之南美和中美是南瓜的起源中心[蘇]瓦維洛夫《主要栽培作物的世界起源中日本倭瓜(南瓜)的起源地大概是從墨西哥南部到中南美洲一帶……從美國的科羅拉多州(7世I紀左右的)古代居民的遺跡中發現有南瓜的種子物的起源與傳播》(1981和果柄……1541年由葡萄牙船從柬埔寨傳入日年)心》(1935年修訂)[日]星川清親《栽培植本的豐后或長崎,取名倭瓜材料二1621年的冬季,對馬薩諸塞州普利茅斯的早期清教徒移民來說,如果沒有南瓜,他們極有可能死于饑餓,這正是北美感恩節的由來。亞洲多國均盛產南瓜,21世紀初,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南瓜生產國、出口國和消費國。——以上材料均摘編自李昕升《南瓜的起源中心與早期利用》等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南瓜的原產地和傳播”提出你的見解,并加以闡述。(要求:見解具體明確,持論有據,表述清晰。)

黔東南州2025屆高三模擬統測歷史試卷參考答案1.C【解析】本題考查墨家思想,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墨子》中對禹的言行的記載,不一定符合禹的實際經歷,它寄托了墨家兼愛、節葬等政治主張及對君王理想人格的塑造,故選C項,排除A項;歌頌禹的智慧和功績只是傳播墨家思想的手段,不是目的,故排除B項;材料中的記載并沒有明顯針對春秋戰國之際戰亂頻繁、道德淪喪的黑暗現實,故排除D項。2.D【解析】本題考查秦漢地方治理,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歷史解釋的素養。秦漢時期,地方治理模式變化體現出多元化、因俗而治的趨勢,這些變化適應了在交通相對落后的時代,中央政府對不同地區管理的實際需要,故選D項;扶持穩定代理人的行政成本低于設置郡縣進行統治的成本,故排除A項;漢朝的做法不僅鞏固了大一統局面,還實現了開疆拓土,故排除B項;C項與史實不符,故排除C項。3.B【解析】本題考查晚唐社會變化,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時空觀念的素養。由材料可知,李商隱作為皇室成員,不但沒有通過門蔭做官,反而輾轉不同地方充當幕僚(非正式官職),這可以印證門閥勢力的衰落,故選B項;晚唐時期的政治中心仍在黃河流域,故排除A項;李商隱未能通過科舉入仕,可印證科舉選才標準存在一定問題,但不能印證科舉制度已然荒廢,故排除C項;李商隱輾轉多地,既是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也是自己主動的選擇,難以印證當時大規模人口遷徙的頻繁,故排除D項。4.A【解析】本題考查宋元南方稻麥復種制,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歷史解釋的素養。由于會加劇土地自然肥力的消耗,稻麥復種制對農民進行人工積肥、施肥等精耕細作的依賴性強,故選A項;只要耕作方式得當,稻麥復種制并不一定會危害農村生態環境,故排除B項;C項與史實不符,故排除C項;土地集中化趨勢與稻麥復種制的推廣沒有必然聯系,故排除D項。5.C【解析】本題考查“毛皮之路”,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時空觀念的素養。沙俄在中亞和北亞地區的擴張,改變了當地的民族分布格局,也使俄國在今中國東北地區同清朝有了更多的商貿往來,故選C項;“毛皮之路”的變化伴隨著農牧文明的碰撞,但二者不是因果關系,故排除A項;這一變化只是“毛皮之路”的路線變化,并沒有涉及主要商品和文化內涵的變化,故排除B項;這一變化是沙俄擴張的客觀結果,并非沙俄有意為之,故排除D項。6.A【解析】本題考查咸豐大錢,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時空觀念的素養。由材料可知,不同面值的咸豐大錢的實際重量與其兌換比例并不對應,大面值的銅幣重量較輕,帶有斂財的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正值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發行“大錢”的意圖在于緩解財政危機,故選A項;清廷代表大地主的利益,并不希望自然經濟走向解體,故排除B項;這種貨幣發行方式和古代發行通寶錢、元寶錢沒有制度性的區別,故排除C【高三歷史·參考答案第1頁(共5頁)】·25-374C·

項;幣面同時使用滿文和漢文,并不能說明清廷有意推動滿漢民族交融,故排除D項。7.B【解析】本題考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特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唯物史觀的素養。陳獨秀這篇文章揭露了封建義務兵役制與封建軍閥混戰之間的內在聯系,揭示出軍閥混戰的爆發是一種必然,故選B項;材料運用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并沒有直接引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故排除A項;這段論述并沒有圍繞辛亥革命展開分析,故排除C項;單憑材料信息,不足以推斷出陳獨秀否定近代軍隊在裝備、訓練方式等方面的進步,故排除D項。8.A【解析】本題考查百團大戰,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時空觀念的素養。從1940年底到1941年初日本大量調兵馳援華北等信息可推斷,當時日軍在華北地區遭到重大打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緣于百團大戰的開展,故選A項;忻口會戰和臺兒莊大捷發生的時間與材料中的時間不符,故排除B、C兩項;第三次長沙會戰對華北的戰局沒有造成直接影響,故排除D項。9.D【解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教育,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時空觀念的素養。20世紀50年代后期正是中國逐漸從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的時期,毛澤東的這些教育思想正是與國家工業化的時代要求相互呼應的,故選D項;這些要求重在強調生產勞動教育,而不是教育普及化,故排除A項,科教興國戰略提出于20世紀90年代,與材料中的時間不符,故排除B項;這些要求并不局限于高等教育,故排除C項。10.C【解析】本題考查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基層立法聯系點的設立,為群眾直接為立法建言獻策提供了“直通車”,盡管只是試點,但毫無疑問是民主立法的重要進展,故選C項;材料中的信息與依法立法缺乏內在聯系,故排除A項;材料信息無法解釋“否治”,故排除B項;“根本保障”的說法過于絕對,故排除D項。11.D【解析】本題考查古羅馬元首制的建立,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歷史解釋的素養。由材料可知,屋大維獲得了元老院認可的,終身享有的政治權力,且其敕令獲得等同法律的地位,這些都是屋大維逐步實現個人獨裁統治的跡象,故選D項;公元前27年,羅馬的共和政體已名存實亡,原始民主的遺風亦不復存在,故排除A、B兩項;單憑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這一點,無法解釋羅馬法律制度的成熟,故排除C項。12.B【解析】本題考查中古日本經濟社會變化,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唯物史觀的素養。大化改新后,日本實施班田制,國有土地上的自耕農是政府推行中央集權制度的基礎,班田農民受田不足,甚至依附貴族與朝廷對抗,這削弱了中央集權的基礎,故選B項;這些現象的存在并不能直接消解大化改新在政治領域的成效,故排除A項;當時尚未進入幕府時期,故排除C項;上述現象的存在不利于改善基層社會治理狀況,故排除D項。13.C【解析】本題考查近代英國立憲政治,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歷史解釋的素養。喬治三世公開賄賂議員的前提是,法案和決議必須由議會表決通過【高三歷史·參考答案第2頁(共5頁)】-25-374C·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國王也不能推翻法庭的審判結果,喬治三世也只能為其胞弟“運作”經費,這些都表明國王在立法和司法等領域存在明顯的權力邊界,故選C項,排除D項;材料無法折射政黨政治的腐敗,故排除A項;B項與史實不符,故排除B項。14.B【解析】本題考查拉美獨立運動,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材料信息表明,法國革命形勢的發展對拉美部分進步人士產生了一定的鼓舞作用,故選B項;材料中的西屬拉美殖民地的“精英”不一定屬于資產階級,故排除A項;啟蒙運動在18世紀的法國已達到高潮,故排除C項;D項與史實不符,故排除D項。15.A【解析】本題考查二戰后東南亞文學發展,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時空觀念的素養。東南亞的華語文學有著龐大的創作群體和受眾群體,并在多個國家受到關注,這與歷史時期大量華裔人口遷入有密切關系,故選A項;多元文化交融并不是這種文化現象出現的根源,故排除B項;東南亞的華語文學屬于現代東南亞國家的民族文化,并不能豐富中華文化內涵,故排除C項;民族解放與材料信息的主旨不符,故排除D項。16.D【解析】本題考查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歷史解釋的素養。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支持的智能手機不斷替代傳統個人電腦的功能,大大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場景,這集中反映了高新技術對生活方式的改變,故選D項;“多人實時協同辦公”并不意味著人口流動,故排除A項;材料所涉及的信息革命影響范圍不限于工業領域,故排除B項;C項僅是對材料最后一句話的過度解讀,故排除C項。17.(1)措施:改革田制,事實上承認土地私有;鑄刑鼎,頒行成文法;選賢任能,打破世卿世祿。(4分,答出兩點即可)背景:生產力發展,井田制逐漸瓦解;宗法分封制加速解體;地主階級崛起,希望參與政權;管仲改革等實踐經驗的積累;學術民間化,思想觀念趨于活躍。(4分,答出兩點即可)(2)評價:“竹刑”的編訂順應了頒行成文法的歷史潮流;將法律書于竹簡上,便利了法律的流傳;得到了鄭國百姓的認可和擁護;有利于鄭國治理水平的提升;(2分,答出一點即可)私自修訂法律并擅自將其在民間傳播,挑戰了統治者的權威,短期內也容易引發司法實踐的混亂。(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題考查春秋晚期的成文法運動,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的素養。第(1)問,關于“措施”,提取材料一中的信息,可從土地制度、法律制度、選官制度等角度分點概括。關于“背景”,結合所學有關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變化的知識,可從經濟、社會、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加以分析。第(2)問,關于“評價”,須從進步性和局限性兩個角度展開論述。進步性方面,可從歷史潮流、法律載體、民意基礎和政權管理等角度加以說明;局限性方面,可結合鄧析的個人命運,并類比所學知識中有關吳起變法、商鞅變法的內容,據此不難發現鄧析編訂“竹刑”挑戰了統治者的權威,在短期內容易造成政治混亂。18.(1)理由:歷史悠久;民族特色鮮明;核心技藝具有獨創性和不可替代性;影響較廣,極負盛譽。(6分,答出三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高三歷史·參考答案第3頁(共5頁)】·25-374C·(2)時代價值:經濟價值,塑造民族產品的品牌;精神價值,彰顯不同民族人民的聰明才智;科研價值,發掘對印染工業、顏料(染料)制作的啟示意義;教育價值,充實鄉土歷史文化教學內容,培育家國情懷。(4分,答出兩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建議:加強政府引導、扶持(政策傾斜、法律保障);活用先進宣傳手段;開發衍生文創產品;開展國際交流,注重借鑒文化遺產保護大國經驗。(4分,答出兩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題考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的素養。第(1)問,關于“理由”,閱讀材料一,從“盛唐”等信息可知其歷史悠久,從“大理”“白族”等信息可知其地域性、民族性特征鮮明,從“現代機器無法替代”可知其核心技術具有獨特性,從“貢品”“暢銷”等信息可知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第(2)問,關于“時代價值”,運用所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可從經濟、精神、科研、教育等角度加以指出。關于“建議”,本小問開放性較強,只要是有利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建議,不違背當前國情和大政方針,均可酌情給分。19.(1)影響:對中國:使民族資本主義面臨更激烈的競爭;便利了列強對中國經濟命脈的操縱;中國經濟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2分,答出一點即可)客觀上增加了中國近代產業資本;加速了自然經濟的瓦解;有利于中外經濟合作。(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對印度:造成農村貧民的廣泛破產,城市貧民窟激增;促使殖民當局采取更加嚴苛的經濟政策;(2分,答出一點即可)客觀上促進了現代經濟學理論的傳播,提高了印度人的經濟主權意識。(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原因:列強在中國推行“門戶開放”政策,存在競爭關系,印度為英國所獨占,推行排外的經濟政策;中國政府為實現主權獨立作出了一些努力,印度殖民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