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質量守恒定律(專題訓練)【四大題型】(解析版)_第1頁
5.1 質量守恒定律(專題訓練)【四大題型】(解析版)_第2頁
5.1 質量守恒定律(專題訓練)【四大題型】(解析版)_第3頁
5.1 質量守恒定律(專題訓練)【四大題型】(解析版)_第4頁
5.1 質量守恒定律(專題訓練)【四大題型】(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o"4.1愛護水資源"5.1質量守恒定律(專題訓練)【四大題型】TOC\o"1-3"\h\u【題型1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1【題型2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7【題型3某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 11【題型4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 14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F-19Na-23S-32C1-35.5K-39Ca-40Fe-56Cu-64Zn-65I-127【題型1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1.(2023?天寧區校級模擬)銀器在使用過程中逐漸失去光澤是因為發生了化學反應:4Ag+O2+2H2S=2X+2H2O。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推測X是()A.Ag2S B.Ag2SO4 C.SO2 D.SO3【答案】A【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來分析。【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Ag+O2+2H2S=2X+2H2O可知,反應前有4個Ag,2個O,4個H,2個S,反應后有4個H,2個O,則2X中含有4個Ag,2個S,所以X的化學式為:Ag2S。故選:A。2.(2023?南崗區校級開學)現有氧化鈣和碳酸鈣的固體混合物78g,高溫煅燒至完全反應,得到固體質量為56g,則原固體混合物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50% B.40.2% C.32.5% D.51.3%【答案】D【分析】根據反應前后鈣元素的質量不變,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高溫煅燒至完全反應,得到固體質量為56g,56g是氧化鈣的質量,由反應前后鈣元素的質量不變,則原固體混合物中鈣元素的質量為:56g××100%=40g,所以原固體混合物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51.3%。故選:D。3.(2023?即墨區二模)某純凈物稍微加熱就能分解為NH3、CO2、H2O三種物質,據此不能得出的結論是()A.該物質是化合物 B.該物質由氮、氫、氧、碳四種元素組成 C.該物質不穩定 D.該物質中含有水【答案】D【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解答】解:A、生成物中含有多種元素,因此反應物中也含有多種元素,反應物是純凈物,因此反應物是化合物,該選項正確。B、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該物質由氮、氫、氧、碳四種元素組成,該選項正確。C、某純凈物稍微加熱就能分解為NH3、CO2、H2O三種物質,該物質不穩定,該選項正確。D、該物質中不含有水,該選項不正確。故選:D。4.(2023春?牟平區期中)(多選)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參加反應的甲和生成丁質量比為7:18 B.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的值是19【答案】AD【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由圖中數據可知,x=14+26+3+5﹣2﹣3﹣36=7;反應后甲的質量減少了14g﹣2g=12g,則甲是反應物;反應后乙的質量增加了26g﹣7g=19g,則乙是反應物;反應前后丙的質量不變,則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不參加反應的物質;反應后丁的質量增加了36g﹣5g=31g,則丁是生成物;該反應是甲和乙反應生成丁,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據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參加反應的甲和生成丁質量比為12g:31g=12:31,故選項說法錯誤。B、反應前后丙的質量不變,則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故選項說法正確。C、該反應是甲和乙反應生成丁,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丁是化合反應的生成物,則丁一定是化合物,故選項說法正確。D、由圖中數據可知,x=14+26+3+5﹣2﹣3﹣36=7,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D。5.(2022秋?湯陰縣期末)甲醇(CH4O)在深加工后可作為一種新型清潔燃料。一定條件下,4.8gCH4O與6.4gO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5.4gH2O、4.4gCO2和物質X,則X的質量為1.4g;該反應方程式中CH4O與X化學計量數之比為3:1。【答案】1.4;3:1。【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由題中數據結合化學式的相關計算來分析。【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則X的質量為:4.8g+6.4g﹣5.4g﹣4.4g=1.4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4.8g甲醇中碳元素的質量為:4.8g××100%=1.8g,氫元素的質量為:4.8g××100%=0.6g,氧元素的質量為:4.8g﹣1.8g﹣0.6g=2.4g;5.4g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5.4g××100%=0.6g,氧元素的質量為:5.4g﹣0.6g=4.8g;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4.4g××100%=1.2g,氧元素的質量為:4.4g﹣1.2g=3.2g;反應前氧元素的質量為:6.4g+2.4g=8.8g,反應后氧元素的質量為4.8g+3.2g=8g,反應前后氫元素的質量都為0.6g,反應前碳元素的質量為1.8g,反應后碳元素的質量為1.2g,則物質X中含1.8g﹣1.2g=0.6g碳元素,8.8g﹣8g=0.8g氧元素,其中碳、氧原子的個數比為:=1:1,所以物質X是一氧化碳;該反應中CH4O與CO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3:1。故答案為:1.4;3:1。6.(2023春?龍口市期末)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變化關系如下表所示。請根據表格信息回答問題:物質WH2OO2CO2反應前質量/g81200反應后質量/g0108x(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x的值是11。(2)W的元素組成是碳、氫、氧,W中各元素的質量比是3:1:4。【答案】(1)11;(2)碳、氫、氧;3:1:4。【分析】(1)根據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來分析;(2)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以及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來分析;【解答】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由表中數據可知,x=8+1+20﹣10﹣8=11。(2)由表中數據可知,W、氧氣質量減小,二氧化碳和水質量增大,則該反應是W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11g,生成水的質量是10g﹣1g=9g;11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11g××100%=3g,9g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9g××100%=1g,則W中含有3g碳元素,1g氫元素,還含有8g﹣3g﹣1g=4g氧元素,所以W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并且W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g:1g:4g=3:1:4。故答案為:(1)11;(2)碳、氫、氧;3:1:4。7.(2023春?環翠區期中)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對化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如圖是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改進實驗—紅磷在空氣中燃燒,電阻絲通電后銅絲會發熱,熱量傳遞到燃燒匙,引燃紅磷。在實驗過程中固體變化如圖所示。(1)0﹣t1時間內固體質量沒有發生變化,是否滿足質量守恒定律?請談談你的觀點并說明原因:固體質量在t1前沒有發生變化的原因是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不滿足質量守恒定律。(2)寫出t1﹣t2時間內發生的化學反應的方程式4P+5O22P2O5。(3)t1﹣t2時間內,固體質量增加,是否滿足質量守恒定律?滿足,參加反應的磷的質量與氧氣的質量比為31:40,參加反應的紅磷質量是6.2g。(4)請從微觀的角度談談質量守恒的原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答案】(1)固體質量在t1前沒有發生變化的原因是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不滿足質量守恒定律;(2)4P+5O22P2O5;(3)滿足;31:40;6.2g;(4)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分析】(1)根據在t1前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來分析;(2)根據紅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來分析;(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并結合圖中數據來分析;(4)根據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來分析。【解答】解:(1)從燃燒的條件分析,固體質量在t1前沒有發生變化的原因是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不滿足質量守恒定律。(2)t1﹣t2時間內,紅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2P2O5。(3)t1﹣t2時間內,紅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質量增加,是因為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紅磷和氧氣的質量總和,所以滿足質量守恒定律。由圖可知,6.2g是反應前紅磷的質量,14.2g是反應后五氧化二磷的質量,則14.2g﹣6.2g=8g就是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設參加反應的磷的質量為x。4P+5O22P2O5124160x8gx=6.2g則參加反應的磷的質量與氧氣的質量比為6.2g:8g=31:40,參加反應的紅磷的質量為6.2g。(4)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因此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故答案為:(1)固體質量在t1前沒有發生變化的原因是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不滿足質量守恒定律;(2)4P+5O22P2O5;(3)滿足;31:40;6.2g;(4)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8.(2023春?招遠市期中)氫氣的儲存是科學研究的重點課題。M合金是一種儲存氫氣的新型材料,取28.8gM在O2中完全燃燒后只生成24.0gCuO和16.0gMgO。請填寫下列空格。(1)上述燃燒過程中消耗O2的質量為11.2g。(2)計算M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3:4或4:3。【答案】(1)11.2;(2)3:4或4:3。【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解答】解:(1)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相等可知,燃燒過程中消耗O2的質量=24.0g+16.0g?28.8g=11.2g;(2)24.0gCuO中Cu元素的質量24g××100%=19.2g,鎂元素的質量為28.8g﹣19.2g=9.6g,所以M中銅、鎂元素的原子個數比::=3:4。故答案為:(1)11.2;(2)3:4或4:3。【題型2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9.(2023?二道區校級模擬)我國古代典籍中有“銀針驗毒”的記載,如果銀針表面變黑,則說明遇到有毒物質。其化學反應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對該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X的化學式為Ag2S B.H2S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C.生成物X顏色是銀白色 D.此反應中驗的有毒物質是H2S【答案】C【分析】A、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銀針表面變黑,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銀針表面變黑,則說明遇到有毒物質,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前銀、氫、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4、4、2、2,反應后的生成物中銀、氫、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0、4、0、2,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則2X分子中含有4個銀原子和2個硫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2個銀原子和1個硫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Ag2S,故選項說法正確。B、在化合物中鉀元素顯+1價,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2+x=0,則x=﹣2價,故選項說法正確。C、銀針表面變黑,說明X顏色是黑色,故選項說法錯誤。D、銀針表面變黑,則說明遇到有毒物質,此反應中驗的有毒物質是Ag2S,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10.(2023?阜新)某純凈物X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2O2CO2+2H2O,則X的化學式是()A.CO B.C2H4 C.CH4 D.C2H2【答案】C【分析】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推斷X的化學式。【解答】解: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前碳、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0、0、4,反應后的生成物中碳、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1、4、4,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則每個X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CH4。故選:C。11.(2023?綏化模擬)銅銹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O32CuO+X+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前后固體物質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不變 B.堿式碳酸銅中銅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比為2:3 C.X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 D.銅生銹是銅、氧氣和水的反應【答案】C【分析】A、根據堿式碳酸鋼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O32CuO+X+CO2↑,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1個堿式碳酸銅分子的構成,進行分析判斷。C、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由反應的方程式可知,固體質量減少,而銅元素的質量不變,則銅元素的質量分數變大,故選項說法錯誤。B、1個堿式碳酸銅分子中含有2個銅原子、5個氧原子,則Cu2(OH)2CO3中銅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比是2:5,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前銅、氧、氫、碳原子個數分別為2、5、2、1,反應后的生成物中銅、氧、氫、碳原原子個數分別為2、4、0、1,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則每個X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X的化學式是H2O,H2O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故選項說法正確。D、銅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是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堿式碳酸銅,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12.(2023?固始縣三模)一定條件下,8gX與一定量的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1gCO2和9gH2O,則氧氣的質量是12g,X的化學式可能為CH4O(填“CH2O”“CH4O”或“C2H8O”)。【答案】12;CH4O。【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質量均不變,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則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是:11g+9g﹣8g=12g。生成物CO2中的C和H2O中的H都來自于X,其質量分別是11g×=3g、9g×=1g,則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其質量為8g﹣3g﹣1g=4g,則物質X中C、H、O的原子個數比是=1:4:1,那么X可能是CH4O。故答案為:12;CH4O。13.(2023?襄州區模擬)在人體組織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經過緩慢氧化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放出能量,供機體活動和維持恒定體溫的需要,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的方程式是:C6H12O6+XO26CO2+XH2O,則X=6。【答案】6。【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與數目不變。由化學方程式C6H12O6+XO26CO2+XH2O可知:反應前,氫原子個數為12,則反應后氫原子個數也是12,因此X=6,化學方程式表示為C6H12O6+6O26CO2+6H2O。故答案為:6。14.(2023?永城市二模)某有機物4.4g燃澆后,生成H2O7.2g,CO2和CO共10g,恢復至室溫,測得所得氣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是64%,該有機物中所含碳元素的質量為3.6g,已知該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4,則該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3H8。【答案】3.6;C3H8。【分析】依據題中數據計算出則該有機物中所含碳元素的質量;依據質量守恒定律,結合題中數據分析。【解答】解:有機物4.4g燃燒后,生成H2O7.2g,CO2和CO共10g,恢復至室溫,所得氣體中只有CO2和CO,所得氣體CO2和CO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是64%,則其中碳元素的質量為10g﹣10g×64%=3.6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故該有機物中含碳元素的質量為3.6g;該有機物中含氫元素的質量為7.2g×=0.8g,由0.8g+3.6g=4.4g可知,該有機物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其中C、H的原子個數比為:=3:8,又因為已知該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4,因此該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3H8。故答案為:3.6;C3H8。15.(2023?泰安模擬)完成下列計算:?(1)2.3g某有機物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4.4g二氧化碳氣體和2.7g水,已知該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6,則該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2H6O。(2)鈣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成人每天需要補鈣2克,若其中有50%的鈣需要從如圖所示的補鈣劑中獲取,則每次要服用2片。【答案】(1)C2H6O;(2)2。【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確定該物質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氫元素的質量和與該物質的質量進行對比,從而確定該物質的組成元素;結合化合物中原子的個數比=,可以計算出該物質分子中各原子的個數比。(2)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化合物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1)4.4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質量為:4.4g××100%=1.2g,2.7g水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2.7g××100%=0.3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氣體和2.7g水中所含碳、氫元素的質量和=1.2g+0.3g=1.5g,則該有機物含氧元素的質量為2.3g﹣1.2g﹣0.3g=0.8g。該物質的分子中碳、氫、氫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2:6:1,設該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2xH6xOx,該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6,則12×2x+1×6x+16x=46,x=1,則該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2H6O。(2)成人每天需要補鈣2克,若其中有50%的鈣需要從如圖所示的補鈣劑中獲取,則需要從補鈣劑中獲取的鈣元素的質量為2g×50%=1g。每片含碳酸鈣0.625g,每片含鈣元素的質量為0.625g××100%=0.25g;每日兩次,則每次要服用鈣片的片數為1g÷0.25g/片÷2=2片。故答案為:(1)C2H6O;(2)2。16.(2022秋?龍亭區校級期中)某物質4.6g在氧氣中恰好完全燃燒,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則參與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9.6g,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2H6O。【答案】9.6;C2H6O。【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得知,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質量=生成物質量;根據物質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確定化學式。【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得知,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質量=生成物質量,故參與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8.8g+5.4g﹣4.6g=9.6g;8.8g二氧化碳中C的質量為:8.8g×=2.4g,5.4g水中H的質量為:5.4g×=0.6g,則該物質中O的質量為4.6g﹣2.4g﹣0.6g=1.6g,則該物質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2.4g:0.6g:1.6g=12:3:8,則該物質中C、H、O原子的個數比為::=2:6:1,故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2H6O。故答案為:9.6;C2H6O。17.(2022?陵水縣二模)現有3g未知物和氧氣充分反應,經測定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求出該未知物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最簡個數比1:3或3:1。。【答案】1:3或3:1。【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解答】解: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8.8g+5.4g﹣3g=11.2g,未知物質中碳元素質量:8.8g×=2.4g,氫元素質量:5.4g×=0.6g,2.4g+0.6g=3g,故該物質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不含有氧元素;該未知物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最簡個數比為:C:H=:=1:3;故填:1:3或3:1。【題型3某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 18.(2023春?五常市月考)有一瓶過氧化氫溶液,為了測定過氧化氫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取該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5g二氧化錳粉末,待過氧化氫全部分解后,稱量剩余物質的質量為101.3g,則此瓶過氧化氫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92.4% B.89.3% C.3.2% D.10.7%【答案】D【分析】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依據氧氣的質量進行計算。【解答】解:生成氧氣的質量為:100g+5g﹣101.3g=3.7g,剩余物質中水的質量為:101.3g﹣5g=96.3g,則其中氫元素的質量為:96.3g××100%=10.7g,則此瓶過氧化氫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10.7%。故選:D。19.(2022秋?大足區期末)有1.6克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該物質組成中()A.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B.只含有碳、氧兩種元素 C.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D.無法判斷【答案】A【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故1.6g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故該物質中一定含碳、氫元素,碳元素的質量為:,氫元素的質量為:,1.2g+0.4g=1.6g,氧元素質量:4.4g﹣1.2g+3.6g﹣0.4g﹣6.4g=0,故該物質中不含氧元素。故選:A。20.(2022秋?中原區校級期末)在一定條件下,6.4g甲醇(CH4O)與8gO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7.2gH2O、4.4gCO2和物質X。則X的質量為2.8g,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CH4O+5O28H2O+2CO2+2CO。【答案】2.8;4CH4O+5O28H2O+2CO2+2CO。【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首先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求出X的質量,然后根據相對分子質量與化學計量數之積的比等于物質的質量比求出化學計量數,即可寫出化學方程式。【解答】解:X的質量為:6.4g+8g﹣7.2g﹣4.4g=2.8g;X中碳元素質量為:6.4g××100%﹣4.4g××100%=1.2g,氫元素質量為:6.4g××100%﹣7.2g××100%=0,氧元素質量為:6.4g××100%+8g﹣7.2g××100%﹣4.4g××100%=1.6g;則X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g:1.6g=3:4,即X為一氧化碳;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烷燃燒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其方程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4:5:8:2: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CH4O+5O28H2O+2CO2+2CO;故答案為:2.8;4CH4O+5O28H2O+2CO2+2CO。21.(2023春?泰山區期中)2022年成都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于10月9日在中國四川成都落下帷幕,中國隊再次蟬聯男女團冠軍。制作乒乓球材料“聚酯纖維”常用對苯二甲酸(化學式為C8H6O4)和乙二醇為原料制的。(1)對苯二甲酸中的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6:1(填最簡整數比)。(2)對苯二甲酸的化學式量為166。(3)3.1g乙二醇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產生4.4gCO2和2.7gH2O,則乙二醇中一定含有C、H、O元素。(填元素符號)【答案】(1)16:1;(2)166;(3)C、H、O。【分析】(1)根據元素質量比公式計算;(2)根據化學式量的計算方法來分析;(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解:(1)由對苯二甲酸的化學式C8H6O4可知,碳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是(12×8):(1×6)=16:1;(2)對苯二甲酸的化學式量為12×8+1×6+16×4=166;(3)3.1g乙二醇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產生4.4gCO2和2.7gH2O,故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4.4g+2.7g﹣3.1g=4g,4.4gCO2中含有氧元素的質量為:4.4g××100%=3.2g,2.7gH2O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2.7g××100%=2.4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質量之和=3.2g+2.4g=5.6g,而5.6g>反應物氧氣的4g,所以乙二醇該物質中還含有氧元素的質量為:5.6g﹣4g=1.6g,故乙二醇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故答案為:(1)16:1;(2)166;(3)C、H、O。22.(2022?金水區校級一模)一定質量的甲醇(CH3OH)在6.4g氧氣中燃燒,充分反應后,得到5.4g水、4.4g二氧化碳和一定質量的CO,則CO質量為1.4g,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H3OH+4O22CO2+CO+6H2O。【答案】1.4;3CH3OH+4O22CO2+CO+6H2O。【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質量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解答】解:5.4g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5.4g×=0.6g,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各種元素的質量相等,甲醇的質量為:0.6g÷=4.8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則CO的質量為:4.8g+6.4g﹣5.4g﹣4.4g=1.4g。甲醇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化學方程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3:4:2:1:6,則甲醇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3CH3OH+4O22CO2+CO+6H2O。故答案為:1.4;3CH3OH+4O22CO2+CO+6H2O。【題型4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 23.(2023春?張店區期中)對于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2H2O2H2↑+O2↑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水等于氫氣加氧氣 B.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 C.每兩個水分子反應生成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 D.每9份質量的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1份質量的氫氣和8份質量的氧氣【答案】A【分析】化學方程式可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反應的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粒子個數比;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等.但要注意讀化學方程式時,“+”應讀作“和”,“═”應讀作“生成”【解答】解:A、在反應中“+”讀作“和”,“═”讀應作“生成”,故選項讀法錯誤。B、該反應可讀作: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故選項讀法正確。C、從微觀上,通電條件下,每兩個水分子反應生成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故選項讀法正確。D、該反應可讀作:每36份質量的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4份質量的氫氣和32份質量的氧氣,即每9份質量的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1份質量的氫氣和8份質量的氧氣,故選項讀法正確。故選:A。24.(2023春?招遠市期中)根據化學方程式不能獲得的信息是()A.反應發生所需要的條件 B.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 C.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粒個數比 D.化學反應速率的快慢程度【答案】D【分析】化學方程式可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反應的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粒子個數比;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等。【解答】解:A、由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反應發生所需要的條件,故選項錯誤。B、由化學方程式,可以計算出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故選項錯誤。C、由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粒個數比,故選項錯誤。D、由化學方程式,無法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快慢程度,故選項正確。故選:D。25.(2023?貴陽模擬)氯乙烷(化學式:C2H5Cl)是世界杯足球賽的“化學大夫”,能迅速治療傷痛。其制備方法之一為:C2H6+Cl2C2H5Cl+HC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氯乙烷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4.5 B.氯乙烷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2:5 C.該反應條件是光照 D.反應過程中原子的種類沒有發生變化【答案】B【分析】A、根據相對分子質量進行分析。B、根據元素的質量比進行分析。C、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分析。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進行分析。【解答】解:A、氯乙烷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2+5+35.5=64.5,故A正確;B、氯乙烷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2):5=24:5,故B不正確;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的反應條件是光照,故C正確;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故D正確。故選:B。26.(2023春?高青縣期中)從化學方程式S+O2SO2提供的下列信息,不正確的是()A.反應物是硫和氧氣,生成物是二氧化硫 B.反應條件是點燃 C.反應體系中微觀粒子的數量關系1:1:1 D.反應體系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是1:1:1【答案】D【分析】化學方程式可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反應的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粒子個數比;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等。【解答】解: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等號左邊為反應物,右邊為生成物,則反應物是硫和氧氣,生成物是二氧化硫,故選項說法正確。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等號上方文字表示反應條件,則反應條件是點燃,故選項說法正確。C、從微觀上,點燃條件下,每1個硫原子和1個氧分子反應生成1個二氧化硫分子,反應體系中硫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硫分子的個數比為1:1:1,故選項說法正確。D、反應體系中S、O2、SO2的質量關系為32:32:64=1:1:2,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27.(2023春?恒山區校級期中)(多選)關于2H2+O22H2O的讀法正確的是()A.氫氣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 B.在點燃的條件下,每2個氫分子與一個氧分子完全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 C.2個氫分子加1個氧分子點燃等于2個水分子 D.每2份質量氫氣與1份質量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完全反應,生成2份質量水【答案】AB【分析】化學方程式可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反應的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粒子個數比;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等.但要注意讀化學方程式時,“+”應讀作“和”,“═”應讀作“生成”。【解答】解:化學方程式可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反應的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粒子個數比;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等.但要注意讀化學方程式時,“+”應讀作“和”,“═”應讀作“生成”;A、該化學方程可讀成:氫氣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故A正確;B、該化學方程可讀成:在點燃的條件下,每2個氫分子與一個氧分子完全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故B正確;C、該化學方程可讀成:每2個氫分子與1個氧分子完全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故C錯誤;D、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氫氣、氧氣和水的質量比=4:32:36,可讀成:每4份質量的氫氣與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故D錯誤;故選:AB。28.(2023春?張店區校級期中)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是常用的化石燃料,已知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則該反應中每16份質量的甲烷與64份質量的氧氣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CO2和36份質量的H2O。【答案】16;64;44;36。【分析】化學方程式可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反應的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粒子個數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