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電梯應急救援規范_第1頁
2021電梯應急救援規范_第2頁
2021電梯應急救援規范_第3頁
2021電梯應急救援規范_第4頁
2021電梯應急救援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梯應急救援規范目 次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基本原則 2救援主體要求 2電梯應急救援處置中心 2簽約維保單位 2救援站 3電梯使用單位 3救援響應 4響應機制 4響應單位 4響應順序 4救援程序 4接警 4響應救援 5現場救援 5結束救援 5后期處置 5附錄A(規范性附錄)“轎廂困人”救援工作程序(適用于曳引驅動電梯) 6附錄B(規范性附錄)“轎廂沖頂”救援工作程序(適用于曳引驅動電梯) 9附錄C(規范性附錄)“轎廂蹲底”救援工作程序(適用于曳引驅動電梯) 11附錄D(規范性附錄)“夾持困人”救援工作程序(適用于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 12附錄E(資料性附錄)電梯應急救援記錄 14I電梯應急救援規范范圍電梯困人的應急救援作業。規范性引用文件GB/T7024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術語GB/T18775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維修規范GB/T34146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運行服務規范TSG08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TSGT5002電梯維護保養規則《國家質檢總局關于修訂<特種設備目錄>的公告》(國質檢特2014年114號)術語和定義GB/T18775、GB/T34146、GB/T7024、TSG08、TSGT5002、《國家質檢總局關于修訂<特種設備目錄>的公告》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復列出了《國家質檢總局關于修訂<特種設備目錄>的公告》中的某些術語和定義。3.1電梯(踏步[《國家質檢總局關于修訂<特種設備目錄>的公告》]3.2電梯應急救援平臺依托通訊、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建立的,可實現救援呼叫、接警處理、指揮調度、救援跟蹤、信息反饋及數據統計分析等多重功能的服務平臺。3.3電梯應急救援處置中心3.4簽約維保單位1持有電梯許可項目特種設備生產許可證,與電梯使用單位簽定了維護保養(以下簡稱維保)合同,專業從事電梯修理和維護保養業務的單位。3.5救援站按地域網格設立的從事電梯應急救援作業的專業組織。基本原則電梯應急救援應遵循“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及時高效、科學調度”的原則開展工作。電梯應急救援處置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負責轄區電梯應急救援的統一接警、統一調度、統一指揮。電梯應急救援采用以簽約維保單位和電梯使用單位為主體、救援站為補充、消防應急部門等社會化公共救援組織為保障的救援機制,在中心的指揮下開展工作。接到救援報警信息后,救援響應單位應立即啟動救援程序,趕赴現場,實施救援作業。救援主體要求電梯應急救援處置中心基本條件150m2配備電梯應急救援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建立轄區內已投入使用電梯的基本信息數據庫。24h建立電梯應急救援接警、調度、指揮、值守等完善的作業程序和管理制度。建立由科研、生產、管理、使用、行業協會等領域的專業人員組成的應急救援專家隊伍。工作人員應熟悉電梯應急救援相關工作程序及要求,并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工作要求24h30s3min三級響應救援啟動時,派出技術專家,為現場救援提供技術指導。負責更新和維護轄區內電梯基本信息數據庫,保持數據庫的信息準確、有效。定期組織中心技術專家對典型電梯應急救援處置事件進行分析,持續優化應急救援預案。按季度、半年、年度對電梯應急救援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將統計結果上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簽約維保單位基本條件具有固定的辦公地點,持有電梯許可項目特種設備生產許可證。配備持有作業項目為電梯修理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作業人員。向中心報備應急救援負責人及其聯系電話。24h2配備開展救援必須的工具設備、安全防護用品及輔助器材。建有應急救援管理、值守、安全救援等相關管理制度。建有適用不同電梯類型電梯事故(事件)困人類型的應急救援預案和作業程序。工作要求TSGT500224h30s3min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安全管理制度、應急救援知識和技能培訓。至少每半年對應急救援相關設施、設備和器材進行檢查、維護,并記錄。至少每半年開展一次針對不同電梯類型電梯困人事故(事件)的應急救援演練。至少每年組織一次電梯應急救援分析總結會,分析、研討典型電梯應急救援事故(事件),持續優化應急救援預案和作業程序。下列事項應及時向中心報告,并提請中心變更:應急救援負責人變更;聯系電話變更;簽約維保的電梯發生變化。救援結束后,承擔故障電梯的修復工作,同時對故障原因進行分析、評估,形成分析報告。救援站基本條件20m2配備開展應急救援必備的交通工具。5.2.1工作要求設立救援站的電梯生產單位應符合條款5.2.2.1至5.2.2.7的要求。電梯使用單位基本條件具有監控值班室,內部宜配有監控電梯使用狀況的有效的視頻監控設備。TSG08配備安全管理負責人,公示聯系電話。24h工作要求TSG0824h30s3min定期檢查并確認電梯轎廂內應急救援緊急呼叫裝置是否處于良好狀態,對標識牌進行維護,定期清潔表面污漬。在接到救援報警信息或中心救援通知后,值班人員應及時通知簽約維保單位和單位負責人,3min3救援結束,電梯故障未排除前,電梯不應重新投入使用。下列事項應及時向中心報告,并提請中心變更:安全管理負責人變更;聯系電話變更;電梯維保單位發生變化;電梯發生變化。救援響應響應機制響應分級救援響應分為一級響應、二級響應和三級響應。一級響應中心接到救援報警信息,啟動一級響應。二級響應若一級響應單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則中心啟動二級響應:3min30min經中心與一級響應單位聯系,確認其對電梯困人事故(事件)情況不能有效處置的。三級響應若二級響應單位到達現場,不能有效處置電梯困人事故(事件)時,則中心啟動三級響應。響應單位響應順序救援程序接警(響應救援46APP在救援人員趕赴現場的過程中,接警人員應完成以下工作:(120現場救援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應對電梯事故(事件)困人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研判,根據不同電梯類(事件ABCD注:據救援現場的實際情況采取更加符合現場實際、行之有效的應急救援工作程序進行。救援過程中,救援響應單位應做好現場防護,避免事故進一步擴大或出現二次傷害事故,同時由救援負責人通過平臺終端手機APP及時上傳現場救援情況。結束救援救援結束后,相關人員應填寫《電梯應急救援記錄表》(E)APP進行上報,填寫人員為:一級、二級救援響應單位救援負責人;三級響應的中心技術專家;報警信息未傳遞至中心,自行開展救援的電梯維保單位救援負責人。中心接警人員應在平臺中詳細記錄電梯事故(事件)信息及現場救援情況,包括:電梯制造單后期處置簽約維保單位應對困人事故(事件)電梯進行全面的檢查、修理和保養。必要時,可約請電梯制造單位或電梯檢驗檢測機構對困人事故(事件)電梯進行全面的檢查或檢驗。簽約維保單位應對電梯困人事故(事件)原因進行分析,形成分析報告。5附錄A(規范性附錄)“轎廂困人”救援工作程序(適用于曳引驅動電梯)救援準備準備工作使用單位值班人員在接到救援報警信息或中心救援通知后,應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對被困人專業救援人員到達救援現場后,應完成以下工作:與被困人員取得聯系,了解大致情況;正確穿戴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在救援現場放置警示牌或安全圍欄;注意事項現場救援小組應至少配備2所有救援活動必須確保救援人員和被困人員的安全,避免產生二次事故或更大的危害。困人救援應格外謹慎,不得草率進行,必須由專業、訓練有素、具備資質的人員按規范的作業程序實施,切勿輕易讓非專業人員接近井道或在機房實施解救。救援實施前,必須確認電梯制動器功能可靠、有效。若電梯制動器功能失效,應采取相應防止移動措施后,方可實施救援。實施救援確定轎廂位置(一般為基站mm,在層門口觀察井道內電梯部件位置情況,如果看到轎廂側補償裝置,則可初步確定轎廂在基站上方。此時,使用激光測距儀測出電梯轎廂底部距基站的距離,按樓層層高3m估算,大致確定轎廂所在樓層。關閉基站層門,拆除層門防墜伸縮桿,乘坐其它電梯或者步行到達估算困人電梯轎廂所在樓層,使用層門防墜伸縮桿進行防護,嘗試使用層門機械開鎖鑰匙打開層門約30mm,在層門口如果能看6注:在相應樓層作業時,應根據需要放置警示牌或設置安全圍欄。聯系安撫乘客在轎廂困人層站,采用輕拍層門等方式引起被困人員注意,對其進行安撫:轎廂在開門區位置對轎廂在平層區域的情況,救援不需要盤車作業,按以下程序實施救援:開啟層門前,救援人員應先確認層門口地面是否平整、清潔,防止打滑、摔倒;使用層門防墜伸縮桿進行防護,阻止乘客可能在電梯開門時就沖出轎廂的行為;30mm,再次檢查轎廂位置,確認轎廂已進入平層區域;注1:開啟層門時,注意身體保持站穩,不要向前傾斜。注2:若使用層門機械開鎖鑰匙無法打開層門,救援人員可到上一層站打開層門,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以標準程序進入轎頂,手動盤開層門、轎門。完全打開層門、轎門,拆除層門防墜伸縮桿;疏導及攙扶被困人員離開轎廂,同時做好安撫工作;將電梯層門、轎門重新關閉。轎廂在非開門區位置對轎廂未在平層區域的情況,救援需要盤車作業。此時,救援人員應確認當前樓層層門、轎門已關閉,之后前往機房(有機房電梯)或控制站(無機房電梯。到達機房或控制站后,打下控制柜緊急電動運行開關,控制電梯。對現場情況進行分析研判,選擇以下工作程序實施救援。有機房電梯救援工作程序:手動松閘盤車平層操作:以標準動作斷開電梯供電電源,執行斷電上鎖掛牌程序;對于可拆卸的盤車手輪和松閘扳手,取下并安裝盤車手輪和松閘扳手;確認層門、轎門已關閉,制動器功能可靠、有效,電梯已斷電;再次提醒被困人員即將實施盤車作業;7轎廂是否已進入平層區域,若觀察到曳引機上的平層標記與曳引鋼絲繩上的平層標記重合,則說明電梯轎廂已進入平層區域,此時應停止盤車作業;盤車結束,對于可拆卸的盤車手輪和松閘扳手,應取下并放回原位。注1:盤車過程中,盤車的人員應手不離輪,雙腳站穩;注2:盤車開始時,應先小幅度盤車,在確認制動器功能可靠、有效后,再大幅度盤車;注3:時刻關注電梯的移動狀況,若遇突發情況,松閘的人員應立即釋放松閘扳手,使電梯制動抱閘;注4:盤車移動轎廂應平穩、慢速,避免驚嚇乘客或因移動速度太快導致危險發生;5:盡可能使被困人員保持冷靜,告知救援進展和配合注意事項;注6:嚴禁在制動器失效或通電情況下進行手動松閘盤車操作。緊急電動運行平層操作:使用緊急電動運行操作電梯平層救援時,應按照相關作業指導進行。無機房電梯救援工作程序:手動松閘平層操作:斷開電梯主電源開關;確認轎門和層門已關閉,電梯制動器功能可靠、有效;再次提醒被困人員即將實施松閘作業;取下并安裝松閘扳手;手動松閘。間歇扳動控制柜中的松閘操縱桿,同時通過控制站觀察窗確認轎廂是否移動、松閘結束,取下松閘扳手并放回原位。注:轎頂,在轎頂放置至少50kg(千克,下同)重物或法碼,打破電梯平衡載荷狀態,再實施手動松閘作業。緊急電動運行平層操作:使用緊急電動運行操作電梯平層時,應按照相關作業指導進行。盤車結束后,收拾、整理機房或控制站,乘坐其它電梯或步行前往轎廂困人樓層。開門解困按條款A.2.3的要求操作。救援結束8附錄B(規范性附錄)“轎廂沖頂”救援工作程序(適用于曳引驅動電梯)救援準備按條款A.1執行。救援實施沖頂情況確認救援人員到達底層端站,使用層門防墜伸縮桿進行防護,用電梯專用層門機械開鎖鑰匙打開層門約30關閉底層端站層門,拆除層門防墜伸縮桿,乘坐其它電梯或者步行到達頂層端站。聯系安撫乘客按條款A.2.2執行。實施救援前置工作按條款A2.4.2執行。有機房電梯操作A.2.4.4.1無機房電梯操作復位安全鉗。如果緊急電動運行電梯,轎廂不能向上或向下運行,則可以判定為安全鉗動作。A.2.4.4.2注:在沖頂情況下,一般轎廂較輕,不適宜采用手動松閘救援方式。開門解困按條款A.2.5要求操作。9救援結束按條款A.3執行。10附錄C(規范性附錄)“轎廂蹲底”救援工作程序(適用于曳引驅動電梯)救援準備按條款A.1執行。救援實施確認蹲底情況實施救援如果底層端站層門被封閉,則按A.2.4條款實施救援。救援結束按條款A.3執行。11附錄D(規范性附錄)“夾持困人”救援工作程序(適用于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救援準備按條款A.1執行。救援實施斷開電源(以下簡稱扶梯或人行道救援梯級(踏板)與圍裙板發生夾持救援(踏板通過對內側蓋板、圍裙板進行拆除,拆除按下列程序進行:拆除內蓋板;拆除圍裙板與支架的螺栓;拆除支架與扶梯或人行道骨架的連接螺栓;取出支架;使用工具撬開圍裙板與梯級(踏板)間隙;救援被困人員。使用擴張器擴張圍裙板與梯級之間間隙;通過對內側蓋板、圍裙板進行切割或破拆。扶手帶發生夾持救援若在扶手帶入口處夾持乘客,可折除扶手帶入口保護裝置;也可切割或破拆相關部件;梳齒板發生夾持救援12通過對梳齒板、前沿板進行拆除;通過反方向盤車,松閘盤車操作程序為:切斷扶梯或人行道總電源,執行斷電上鎖掛牌程序;確認在扶梯或人行道上下端站入口處已有救援人員監護,并設置了警示牌;確認扶梯或人行道全行程內沒有無關人員或其它雜物;確認救援行動需要的扶梯或人行道運行方向;打開上(下)機房蓋板,放到安全處;拆除盤車手輪防護罩,裝好盤車手輪(固定盤車輪除外);盤車到滿足解困需要為止,停止松閘盤車操作;裝好盤車手輪防護罩,救援人員撤離機艙。通過使用相關工具對梳齒板、前沿板等相關部件進行擴張或切割或破拆。相鄰防護欄及建筑物發生夾持的救援救援結束按條款A.3執行。13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