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太和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共60分鐘。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宋朝政治家李綱曾高度評價隋文帝“混南北為一區”的歷史功績。隋文帝這一歷史功績出現在下圖()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2.隋朝開國皇帝楊堅是全世界公認的明君,在位期間大有作為。他的主要功績是()A.創立科舉制 B.開通運河 C.統一全國 D.創立殿試3.唐代詩人皮日休在《汴河銘》中說:“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這反映出隋朝開鑿的大運河()A.發揮了農業灌溉作用 B.起到防洪減災作用 C.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 D.導致了隋朝的滅亡4.自606年開始,中國建立了……人才選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響著教育和整個社會……觀察家默德赫斯特評論說:“該制度是真正值得贊賞和模仿的。”該制度是()A.分封制 B.科舉制 C.郡縣制 D.三省六部制5.唐代科舉制是自由競選,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報名,參加中央之考試。這說明科舉制的特點是()A公平競爭 B.以文治國 C.分科考試 D.學而優則仕6.學者薛明揚認為,這一制度的創新之處在于不僅為社會底層的知識分子提供了持續流動的可能,而且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機會均等”。材料反映了科舉制()A.降低社會階層的流動性 B.推行休養生息政策C.擴大了官員選拔的范圍 D.消除藩鎮割據局面7.唐太宗在位23年間,共任用宰相28人,除高祖時舊臣6人外,他親自任命的22人出身各異,有一半甚至來自庶族寒門。由此可知,唐太宗()A.重用賢人 B.吸取隋亡教訓,輕徭薄賦C.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D.完善科舉制度8.《貞觀政要》記載:“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監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斗米三四錢。”材料描述的局面出現在()A.漢景帝統治時期 B.光武帝統治時期C.唐太宗統治時期 D.唐玄宗統治時期9.傳統上,中國歷史學者把……最初10年視為唐朝統治的一個高峰,一個可與貞觀時期相提并論的新黃金時代。下列出現在“新黃金時代”的名相是()A.房玄齡、杜如晦 B.魏征、狄仁杰 C.姚崇、宋璟 D.杜如晦、魏征10.史料是認識歷史的主要依據。下表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證唐朝()唐人打馬球圖唐代前期人口變化示意圖(單位:萬)三彩釉陶駱駝載樂俑A.文學藝術輝煌燦爛 B.對外關系開放包容C.民族關系和睦友好 D.社會安定經濟繁榮11.下表是唐朝某一時期的人口變化。這一變化說明此時()年份戶數人口754約907萬戶約5288萬人764約293萬戶約1692萬人A.中央集權有所強化 B.北方局勢更為動蕩C.民眾生活環境惡化 D.唐朝統治基本瓦解12.“五代諸鎮節度使,未有不用勛臣武將者……五代之亂,朝廷威令不行,藩帥劫財之風,甚于盜賊,強奪枉殺,無復人理。”材料反映了當時()A.統一成為必然趨勢 B.形成崇尚奢侈的風氣C說明當時社會較穩定 D.政局動蕩不安13.“貞觀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禮部尚書、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節送公主于吐蕃。”材料體現了唐朝()A.重視發展農業 B.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C.重視海外貿易 D.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14.有學者提出,在處理邊疆關系的布局上,多數古代中原王朝形成了“北防、南融、西通”的戰略。下列符合唐朝處理邊疆關系描述的是()A.北防匈奴 B.南融吐蕃 C.西開絲路 D.西聯回紇15.唐太宗認為,處理與邊疆民族的關系“惟有二策,一則選徒十萬,擊而虜之,二則結以婚姻,緩轡羈縻”。下列處理民族關系的舉措出現在唐玄宗統治時期的是()A.派衛青、霍去病攻打匈奴 B.擊敗東突厥,被尊為“天可汗”C.文成公主入藏 D.冊封靺鞨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二、辨析改錯(12分)16.隋唐王朝在世界歷史上地位重要,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該題后的括號內正確的填“正確”,錯誤的填“錯誤”,并加以改正。(1)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洛陽,李淵就是唐高祖。()改正:(2)唐朝后期,統治腐朽,爆發了黃巢起義,唐王朝受到致命打擊。()改正:(3)唐高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得到西北各族的擁戴,被尊奉為“天可汗”。()改正:(4)貞觀年間,金城公主入藏,嫁給了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改正: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4分,共28分)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北周政權,折射出中華民族歷史重新走向全國統一的曙光……隋朝的統一,建立在魏晉南北朝民族交融的基礎之上。——《簡明中國史讀本》(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出隋朝走向統一的背景和歷史意義。材料二中國古代很長時期內,經濟重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獲得迅猛發展。因此,國家需要加強對南方的管理,長安需要與富庶經濟區聯系,需要南方糧食物資供應北方。……隋開運河不僅有經濟方面的動機,也有政治方面的動機。門閥士族依恃其強大的勢力,企圖與中央政權抗衡。這一尖銳矛盾在江南地區一直存在,使隋政權面臨嚴重威脅,隋朝統治者要實施對南方的有效統治,貫通南北運河勢在必行。(2)根據材料二,概括隋朝大運河開通的歷史原因。材料三“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貞觀政要》(3)材料三說明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結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概括隋朝統治的主要特征。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高度發達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現和形成是諸多歷史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隋唐)不僅能夠兼容并蓄、綜采漢魏南北朝以來不同區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加以融通運用,而且還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從而創造出了更為發達、燦爛的文明,其成就因而超邁往古。——王小甫、張春海、張彩琴編著《創造與再造:隋唐至明中葉的政治文明》(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唐朝在制度創新方面的貢獻。材料二(2)唐朝經濟繁榮,農業生產工具有很大改進,請寫出材料二中兩種農具的名稱。材料三胡服服飾盛行,與初唐、盛唐時期少數民族大量涌入或定居有關,各種穿著的服飾必然影響唐代的社會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氛圍中,男人們由于戰爭和武備的需要,率先使用胡服服飾,使胡服服飾在唐代社會有了一定的社會基礎;兩京、大都市中的皇親國戚無不競相模仿,上行下效,胡服、胡妝便成為時世風尚,從而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之特有現象。——摘編自程旭《唐韻胡風》(3)依據材料三,歸納唐朝胡服服飾成為時世風尚的因素。四、活動與探究(15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材料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前期,懷著強烈的進取精神和改革決心,勵精圖治,致力于整頓吏治。他選拔了一批有能力、有擔當的官員,嚴厲打擊貪污腐敗,清除了官場中的積弊,營造了一個相對清明的政治環境。同時,他大力發展經濟,采取了一系列鼓勵生產、促進商業繁榮的政策,如減輕賦稅、興修水利、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等,使得唐朝的經濟迅速發展,國家財政收入大幅增加。在他的治理下,唐朝進入了“開元盛世”,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文化藝術繁榮昌盛。但唐玄宗在其統治后期逐漸沉迷享樂,不理朝政,還重用楊國忠等奸臣,任由他們結黨營私、貪污受賄,導致政治日益腐敗,社會矛盾逐漸尖銳。這種巨變最終引發了“安史之亂”,給唐朝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使唐朝由盛轉衰,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破壞,藩鎮割據的局面逐漸形成,國家陷入長期的動蕩和混亂之中。——摘編自胡戟等《二十世紀唐研究》(1)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說出“開元盛世”出現的背景。(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從政治、經濟、社會三方面分析唐玄宗前后期統治變化造成的差異。(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君主行為與國家治理的關系。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B【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A【10題答案】【答案】D【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B【14題答案】【答案】D【15題答案】【答案】D二、辨析改錯(12分)【16題答案】【答案】(1)錯誤改正:洛陽改為長安(2)正確(3)錯誤改正:唐高宗改為唐太宗(4)錯誤改正:金城公主改文成公主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4分,共28分)【17題答案】【答案】(1)背景: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趨勢加強;人民渴望統一;(任意兩點)意義: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2)經濟原因:適應經濟重心出現南移的趨勢;加強南北地區經濟聯系;保障北方的物資供應。(任意一點)政治原因:加強對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防御;加強對南方的有效統治;鞏固國家統一。(任意一點)(3)原因:根本:隋煬帝的殘暴統治;隋煬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縱情享樂,奢侈無度(任意一點)(4)特征:繁榮而短暫(言之有理即可)【18題答案】【答案】(1)貢獻: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時期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進士科成為最重要的科目;武則天創立殿試和武舉制度。(2)名稱:曲轅犁;筒車(3)因素:少數民族的涌入或定居;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戰爭和武備的需要;皇親國戚的競相模仿。四、活動與探究(15分)【19題答案】【答案】(1)背景:唐玄宗統治前期勵精圖治,重用賢能;整頓吏治,打擊貪官腐敗現象;鼓勵發展農業生產,減輕農民徭役賦稅;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等。(2)政治:前期:打擊貪污腐敗,有相對清明的政治環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