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統編版2024版七年級初一上冊第12課論語十二章教學教案02_第1頁
語文統編版2024版七年級初一上冊第12課論語十二章教學教案02_第2頁
語文統編版2024版七年級初一上冊第12課論語十二章教學教案02_第3頁
語文統編版2024版七年級初一上冊第12課論語十二章教學教案02_第4頁
語文統編版2024版七年級初一上冊第12課論語十二章教學教案0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語》十二章一、教學目標1.

了解孔子及《論語》相關文學常識,積累文言詞匯。2.

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含義,理解文章大意,能夠熟練朗讀并背誦課文。3.

學習古人端正的學習態度,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道德修養。二、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積累文言詞匯,包括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理解各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體會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為人處世之道。-熟練朗讀并背誦課文。2.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某些語句的深層含義及在現代社會中的借鑒意義。-體會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三、教學方法1.

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培養語感,理解文意。2.

講解法:講解重點字詞和文言語法知識,幫助學生理解課文。3.

討論法:組織學生討論文中的思想觀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4.

歸納法:引導學生歸納文言詞匯和句式的用法,提高文言文學習能力。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3分鐘)1.

播放孔子講學的視頻片段,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2.

提問學生對孔子的了解,引發學生的興趣。(二)作者簡介及作品背景介紹(7分鐘)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鬃娱_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2.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共20篇。(三)朗讀指導(15分鐘)1.

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音、節奏和語氣。2.

學生自由朗讀,結合注釋,標注出生字詞的讀音。3.

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重點強調以下字詞的讀音:-慍(yùn)三省(xǐng)傳(chuán)逾(yú)罔(wǎng)殆(dài)簞(dān)肱(gōng)篤(dǔ)4.

指導學生劃分句子的節奏,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應讀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5.

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學生的讀音和節奏。(四)字詞講解(20分鐘)1.

通假字-不亦說乎(“說”同“悅”,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有”同“又”,用于整數和零數之間)2.

古今異義-學而時習之(時,古義:按時;今義:時間。習,古義:溫習、實習;今義:學習)-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天;今義:一日)-溫故而知新(故,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可以為師矣(可以,古義:可以憑借;今義:表示許可或能夠)-飯疏食飲水(水,古義:冷水;今義:泛指一切液體)3.

一詞多義-為:為人謀而不忠乎(替)可以為師矣(成為)-知:人不知而不慍(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溫故而知新(得到)-而:學而時習之(表順承)人不知而不慍(表轉折)博學而篤志(表并列)4.

詞類活用-學而時習之(時,名詞作狀語,按時)-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詞作狀語,每天)-溫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詞用作名詞,舊的知識、新的理解與體會)-飯疏食飲水(飯,名詞用作動詞,吃飯)5.

文言句式-省略句:可以為師矣(“以”后面省略了“之”)-判斷句:賢哉,回也!(“也”表判斷)(五)文意理解(30分鐘)1.

學生結合注釋和工具書,自主翻譯課文,遇到疑難問題,小組內討論解決。2.

教師抽查學生的翻譯情況,重點講解以下句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币龑W生理解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強調學與思要相結合,才能學有所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讓學生明白在與他人相處中,要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并學習,看到別人的缺點要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問題并加以改正。培養學生虛心向他人學習和自我反思的意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幫助學生領會廣泛學習且堅定志向,懇切地發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啟發學生要有廣博的知識和堅定的信念,同時注重實踐和思考。3.

引導學生概括各章的主要內容:-第一章:強調了學習要按時溫習,從而獲得新的體會和樂趣,表達了學習的愉悅感。-第二章:闡述了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從為人謀事、與朋友交往、學習等方面進行反思。-第三章:表明溫習學過的知識能有新的理解和體會,可以憑借這一點當老師。-第四章:提出了學習和思考要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第五章:指出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第六章:體現孔子虛心求教、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第七章:強調要珍惜時間,不斷進取。-第八章:講述君子不追求物質享受,而是追求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第九章:表明對待富貴應有的正確態度。-第十章:提倡要有堅強的意志和遠大的抱負。-第十一章:強調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第十二章:體現了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以及仁德的內涵。4.

深入理解孔子的思想觀點:-引導學生思考孔子對于學習的重視,包括學習的態度、方法和目的。探討孔子所倡導的“學”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品德的修養和人格的完善。-分析孔子對于道德和品德的要求,如“仁”“義”“禮”“智”“信”等在各章中的體現,以及如何將這些道德觀念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探討孔子對于人際關系的看法,如與朋友、師長、家人相處的原則和方法。-讓學生思考孔子的思想在當今社會是否仍然具有價值和意義,以及如何在現代生活中傳承和發揚孔子的智慧。(六)課堂討論(15分鐘)1.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問題:-孔子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如何理解“仁”在《論語》中的含義?-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傳承和發揚孔子的思想?2.

學生分組討論,每組推選一名代表發言,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七)課堂小結(5分鐘)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