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_第1頁
安丘市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_第2頁
安丘市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_第3頁
安丘市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_第4頁
安丘市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7安丘市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和濰坊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求,切實做好我市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減少或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編制本方案。一、2021年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基本情況(一)基本情況。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突發性地質災害隱患點11處,其中,崩塌1處、滑坡3處、采空塌陷7處。按照規模等級劃分,中型1處、小型10處。(二)災害發生情況。2021年度,全市因連續強降雨導致地質災害災情2起,發生在石埠子鎮柳河峪村的1起崩塌和1起滑坡,均為小型規模災害,未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二、我市地質災害隱患發育類型、分布范圍及影響對象(一)地質災害隱患發育類型根據我市轄域內地形地貌特征、地質構造及地層分布特征,綜合考慮環境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及人類工程活動等多方面因素,確定我市地質災害隱患發育的主要類型是自然降水等因素誘發的山體滑坡、人類工程活動誘發的突發性地面塌陷和露天礦坑邊坡崩塌等。(二)地質災害隱患分布范圍及影響對象1.山體滑坡。主要分布在市境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區,預測石埠子鎮孟家旺村和柳河峪村兩側山體、輝渠鎮前崮山溝村附近山體,在強降水或持續降水的氣象環境條件下,存在滑坡的危險性,威脅周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地面塌陷和地裂縫。主要發生在地下開采礦山特別是已閉坑的地下開采礦山范圍內,隱患區主要分布在大盛鎮原白石嶺鉛鋅礦采空區、大汶河旅游發展中心原擔山鉛鋅礦采空區、景芝鎮原臨浯重晶石礦等地下采空區以及金冢子、景芝兩鎮廢舊重晶石地下采礦采空區,威脅區域內進行野外生產活動的人員、牲畜安全,存在破壞土地隱患。3.露天礦山邊坡崩塌或滑落。主要分布在輝渠、石埠子、柘山等鎮的石灰石、白云巖、石英砂巖等采石類礦區內,威脅附近生產作業的人畜安全。三、隱患區(點)調查和已發生的災害原因分析(一)地質災害隱患點調查1.地面塌陷。原安丘擔山鉛鋅礦,由于礦脈圍巖堅硬,巷道深,頂板巖石堅硬,閉坑三十多年來沒有塌陷等地質災害的發生,近期內出現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小。原白石嶺鉛鋅礦2號礦脈17—18勘探線間已造成50×10=500平方米的地面塌陷,深度達30米,致使白石嶺鉛鋅礦+150米水平巷道,17—18勘探線之間50米內全部塌陷堵塞(部分已回填治理);9—17勘探線間400×10=4000平方米范圍內為塌陷隱患區。原臨浯重晶石礦已造成塌陷面積200平方米,塌陷深度20米(部分已回填治理);周邊2000平方米為塌陷隱患區。景芝鎮小市留村西北500米處因當地村民地下開采重晶石,已造成塌陷面積2250平方米,塌陷深度60米,地面已變形,周邊3800平方米為塌陷隱患面積。2.山體巖土體滑坡。石埠子鎮孟家旺村、柳河峪村兩側山體歷史上曾發生小型滑坡災害,滑坡巖土體摧毀民房數間,也曾出現過幾百米長、1米多寬的巖土體裂縫和“醉漢林”,需高度警惕。輝渠鎮前崮山溝村附近,地形切割較強烈,山體巖石結構較松散,存在滑坡隱患。3.露天采礦邊坡崩塌。露天采礦坑邊沿崩塌滑落及小型山石崩落等雖存在隱患區,但這些礦坑都遠離村莊和公共設施,均屬小型地質災害隱患。(二)已發生的災害原因分析原安丘白石嶺鉛鋅礦塌陷原因是上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大盛鎮楊家溝村和白石嶺村村民在白石嶺鉛鋅礦2號礦脈9—18線上部450×10=4500平方米范圍內亂采深采重晶石、螢石礦,嚴重破壞了巷道頂板及所留礦脈體,9—18線450米巷道報廢,巷道17—18線之間頂板塌落,對9—17線之間頂板及所留礦脈體破壞嚴重,有嚴重塌陷隱患。原臨浯重晶石礦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是礦脈圍巖為砂頁巖或頁巖,硬度小,采礦設計不規范,頂板礦脈體留礦厚度較小。景芝鎮小市留村西北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是礦脈圍巖為砂頁巖或頁巖,硬度小,當地村民采礦時頂板礦脈體留礦厚度較小。露天采礦邊坡崩塌隱患主要是由于這些礦坑為歷史遺留舊礦坑,當時缺乏采礦設計和規劃,采礦邊坡角太陡,剝采比例失調,忽視安全生產等因素造成的。石埠子鎮孟家旺村、柳河峪村兩側山體滑坡主要原因是山體較陡,巖土體結構較松散,加之當地村民劈挖山體坡角建房造地,破壞山體坡角基巖。四、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及應對措施(一)防治重點確定原安丘白石嶺鉛鋅礦區、原臨浯重晶石礦采空區、景芝鎮小市留村重晶石礦采空區、景芝鎮和金冢子鎮等歷史遺留的重晶石礦采空區,為地面塌陷重點防范區;石埠子鎮孟家旺村和柳河峪村兩側山體、輝渠鎮前崮山溝村附近山體,為山體滑坡地質災害隱患區;石埠子鎮、輝渠鎮、郚山鎮、柘山鎮等低山丘陵區露天采石礦山較多,確定為礦坑邊坡崩塌的重點防治區。(二)應對措施1.地面塌陷①加強動態監測、適當避讓。在采空區邊界設立警示標志、防護網等措施。②采用放頂、回填、恢復植被等工程措施。2.山體滑坡①監測、避讓,落實監測責任,雨(雪)天派人監測,如遇特大暴雨(雪)或持續降雨(雪),及時做好群測群防工作。②植樹護坡,開挖導流明渠,疏排地表水。3.礦坑邊坡崩塌①人工清除危石、孤石、傘石。②對危險處進行護坡,采用水泥漿噴涂等加固陡壁。五、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措施(一)落實防治主體責任因自然因素、歷史遺留等原因形成的地質災害隱患,地方政府是防治責任主體,采取監測預警、工程治理、搬遷避讓及對重點隱患點編制應急預案等措施進行防治;對工程建設、礦產資源開發等人為活動形成的地質災害隱患,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督促相關責任人落實防治責任。(二)加強部門責任落實和聯動協作1.組織編制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并指導實施,組織指導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隱患排查,指導開展群測群防、專業監測和預報預警、地質災害治理等工作,做好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技術支撐,監測地下水過量開采引發的地面沉降等地質問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2.按照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原則,將本級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納入年度預算。(市財政局牽頭)3.加強中小學周邊、公路等沿線施工運行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調查、排查、監測預警、治理工作。(市教體局、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配合)4.加大房屋建筑基礎施工等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的排查、治理力度。(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配合)5.加強水庫大壩工程建設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治理工作。(市水利局牽頭)6.做好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及時開展應急救援等相關應急處置工作。(市應急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屬地鎮政府配合)7.分析研判氣象信息,及時制作預警產品,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應急局、市氣象局牽頭)(三)積極落實地質災害防范基本措施1.加強宣傳教育工作,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等宣傳活動,提高群眾的地質災害防災意識,做到群防群治。2.組織地質災害汛前、汛中、汛后巡查排查,加強監測力度。3.組織填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