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知識點分類復習指要_第1頁
金融學知識點分類復習指要_第2頁
金融學知識點分類復習指要_第3頁
金融學知識點分類復習指要_第4頁
金融學知識點分類復習指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融學知識點分類復習指要/1、價值形式的最高階段——貨幣價值形式2、貨幣最早的形態——實物貨幣3、中國最早的貨幣——貝4、貨幣最基本的職能——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5、貨幣最重要、最基本的職能——價值尺度6、最早從金銀復本位制過渡到金本位制的國家——英國7、信用最基本的特征——償還性8、現代市場經濟中與企業經營活動直接聯系的最主要信用形式——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9、最早的現代商業銀行產生于——英格蘭10、最基本、最能反映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特征的職能——信用中介11、最早成立的中央銀行——瑞典國家銀行12、馬克思稱其是第一個提出貨幣流通規律的人——斯圖亞特13、最早實行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國家——美國14、國外中央銀行最早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再貼現政策///1、貨幣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征(9)2、不兌現的信用本位制(管理本位制)的特點(34)3、人民幣的性質(35-36)4、信用的特征(53-54)5、商業信用的特點用局限性(55)6、銀行信用的特點(56)7、信用風險的特征(61)8、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66-67)9、金融市場的特性(84-85)10、同業拆借市場的特點(93-94)11、商業銀行的性質(191)12、分行制的優缺點(195)13、中央銀行的性質(232-233)14、貨幣政策中介指標具有的特征(363)15、貨幣供給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指標的優缺點(364)16、存款準備金政策的效果及局限(366)17、再貼現政策的優缺點(367)18、公開市場業務的特點(368-369)19、公開市場業務的優缺點(369)/1、貨幣的職能(21-26)2、金融市場的功能(88)3、信用的經濟功能(59-60)第1頁(共5頁)4、利率的經濟杠桿功能(78-79)5、金融機構的功能(150)6、商業銀行的職能(192-193)7、中央銀行的職能及其表現(233-237)8、通貨膨脹的效應(336-341)/1、價格標準與價值尺度的區別和聯系(22)2、商業信用與銀行信用的區別和聯系(55-56)3、股票與債券的區別(65-66)4、貨幣需求與資金需求的區別和聯系(255-256)5、費雪交易方程式與劍橋方程式的區別(257)6、原始存款與派生存款的區別和聯系(288)7、間接型和直接型兩種貨幣供給宏觀調控模式比較(306)/1、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28)2、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86-88)3、股價波動的主要因素(105-106)4、影響長期債券發行價格的因素(107-108)5、存款貨幣創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293-295)6、貨幣政策的構成要素(359)//1、四種基本的價值表現形式(7-8)2、貨幣形態的類型(11)3、信用貨幣主要形態(11-12)4、貨幣本位制的基本類型(30-35)5、信用制度及主要形式(54-58)6、國家信用的主要表現形式(56-57)7、消費信用的主要類型(57)8、國際信用的主要類型(57-58)9、信用工具及類型(63)10、利率的分類(71-73)11、金融市場的分類(85-86)12、股票在場內交易的五種方式(105)13、金融機構的基本類型(150-151)14、商業銀行的組織制度形式(194-196)15、商業銀行形成途徑和經營模式(188)16、商業銀行的業務分類(196-201)17、貨幣需求的分類(254-255)18、通貨膨脹的類型(335-336)19、通貨緊縮的分類(352)20、貨幣政策工具及其類型(365-372)第2頁(共5頁)1、貨幣層次的劃分M、M、M(20)0122、收益率(67)3、單利與復利計算(72)4、票據貼現(96)5、單位紙幣購買力或貨幣購買力指數(258)6、存款乘數和派生存款(292)7、貨幣乘數(301-304)1、信用貨幣(11)2、貨幣制度(27)3、無限法償(29)4、格雷欣法則(劣幣驅逐良幣現象)(31)5、特里芬難題(43)6、信息不對稱(60)7、信用風險(61)8、費雪效應(73)9、流動性陷阱(74、261)10、利率市場化(79)11、場外交易(OTC)(104)12、股指期貨(105)13、市盈率(106)14、套期保值(114)15、歐式期權和美式期權(126)16、信用創造(192)17、流動性(204)18、巴塞爾協議(211-214)19、存款保險制度(218)20、貨幣需求(253)21、貨幣供給(273)22、貨幣均衡(314)23、通貨膨脹(334)24、通貨緊縮(350)25、菲利普斯曲線(347)26、貨幣政策(359)27、貨幣政策傳導機制(372)28、貨幣政策時滯(376)29、貨幣政策有效性(378-379)30、穩健的貨幣政策(389)31、金融相關比率(397)32、金融壓抑(401)33、金融深化(401)第3頁(共5頁)34、金融創新(406)35、貼現、轉貼現、再貼現、重貼現//1、商業銀行組織制度建立的原則(194)2、商業銀行銀行投資的目的(200)3、現代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189-190)4、商業銀行經營原則(203-207)5、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理論的變遷(208-211)6、中央銀行產生和發展(223-229)7、貨幣需求理論的演變(256-263)8、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及其相互關系(359-363)//1、貨幣失衡的原因(321-323)1、通貨膨脹的成因(342-346)2、通貨緊縮的成因(354-355)3、貨幣政策國際協調的動因(390)4、金融創新的原因(406-407)///1、從貨幣失衡到貨幣均衡的調整措施(323-325)2、通貨膨脹的治理措施(346-350)3、通貨緊縮的治理措施(355-356)4、貨幣政策同際協調的基本方法(390-391)/1、度量通貨膨脹的指標(336)2、貨幣政策中介指標(363)1、我國的貨幣制度(35-36)2、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79-81)3、我國資本市場發展(88-92)4、我國的票據市場(96-97)5、企業短期融資券市場(99-100)6、我國回購市場(101-102)7、我國的黃金市場(111-112)8、我國的外匯市場(115-116)9、我國的保險市場(118-120)10、中國金融機構體系的現狀(162-172)11、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214-220)12、中國中央銀行的產生和發展(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