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廣東省湛江市十校聯考高考語文一模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年廣東省湛江市十校聯考高考語文一模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年廣東省湛江市十校聯考高考語文一模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年廣東省湛江市十校聯考高考語文一模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年廣東省湛江市十校聯考高考語文一模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廣東省湛江市十校聯考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作家對生活的敏感程度,決定作家作品是否元氣充沛,是否與現實距離近,是否有情趣,

是否有朝氣蓬勃、熱氣騰持的生活等等。

一個對生活不敏感的作家,總是在不斷地重里自己,寫了幾十年還是一個樣,寫一百篇

等于一篇,十年后的作品跟十年前的一模一樣,哪怕它的題材不一樣,鄉村、山川、城市,

但從作品中折射出來的思想、情調、趣味以及創作手法、技巧等等,從來沒有發生過改變。

一百篇等于一篇,那是創作的恥辱,在糟蹋自己時間的同時,也浪費了讀者的生命。

一個對牛.活高度敏感的作家,會在作品中不斷自覺超越自己,每寫一個作品都有新的東

四,或者是新的語言,或者是新的結構,或者是新的敘事和表達方式。手法的創新還僅僅是

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筆下寫的盡管是唐朝,但也能看出作家對于人生、關于世界、關

于生活的思考和探究,存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各種復雜關系,充滿對人類自身和

人類未來發展的終極關懷,

一個對現實不敏感的作家,他所理解的生活是一成不變、波瀾不驚的,對于生活中發生

的各種事件熟視無睹。這種作家不僅不關心生活,而且也不會讀書學習,因此也不會思考。

他所進行的文學活動,只能稱為寫作,還不能稱為創作。

作家與生活的關系,應當是左手與右手的關系,是相互補充、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相

互成就的。一個合格的作家,隨時對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我們所說的深入生活,并不是

指非得在某個崗位上工作十年八年,或者在某個鄉村待上三年五年。一個敏感的作家,買菜

的時候能從小販的口中收集素材,吃飯的時候能從朋友的交談中收集素材,甚至一個眼神,

一次風吹草動,都有可能被用到筆下。他的思想始終保持在一觸即發的狀態。往往生活中一

個很小的細節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他便可以開始飛流直下、一瀉千里地創作。這樣的作家,

只恨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寫作,很少有創作枯竭的時候。

創作需要才華,但才華并非靈丹妙藥,才華是額度固定的存款,不可能取之不盡,用之

不竭。只有對生活保持高度敏感的作家,才可能把才華變成聚寶盆,才可能憑借才情和勤奮

源源不斷地創作出才華橫溢的作品。

一個高度敏感的作家,他的世界觀、精神境界是發展的、進步的、超前的、與眾不同的。

面對同一件事情,他會有不同的感受。這樣的作家,面對生活的時候是真誠的,在進行創作

的時候,一樣是真誠的。他用真誠的文字表現生活,打動讀者。一個作家失去了對生活的敏

感,也就失去了最寶貴的真誠。他所構筑的世界哪怕色彩繽紛、奇幻多姿,因為失去了真誠,

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小說寫得太像小說,是小說的悲哀。真正優秀的小說,其場景是自然而然的,是渾然一

體的。作家筆下的生活,是可以在生活中重新被復制和展示的。作家用文字創作了一個立體

的世界,這個世界可以用鏡頭來還原。而那些特別像小說的小說,無處不充滿人為的構造,

場景、人物和情節如同橡皮泥,他本來想捏一只鴨或者一只鵝,可態度并不嚴謹,隨心所欲,

先捏一個鴨頭,再捏一個鵝身,接著又捏了一個雞腳,把這三者生硬粗暴地拼接到一起。他

主觀認為這就是創造,看似頭尾和四肢完整,然而捏出來什么都不是。

故事好找,細節難尋.一個對生活保持高度敏感的作家,寫的哪怕是前朝往事,能夠設

身處地地為筆下的人物考慮,借助現實牛活的體驗,借助圖書和資料,對故事發牛的背景做

考古史的研究,還原一種真實,讓筆下的人物有血有肉。豐沛的細節是讓人物活起來、立.起

來的關鍵因素。讓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過正常人的生活,必須依靠細節來支撐。細干,考

驗一個作家的寬闊、深邃和睿智。一部宏大的作品想單憑廉價的想象來支撐,那無異于異想

天開。

敏感無價,尤其是作家,對生活麻木不仁的人,不可能寫出元氣充沛的作品。

(摘編自李新明《敏感無價》)

材料二:

生活中的我是敏感的,常常別人的一個眼神就會引起我下意識的反思。其實這不太好,

它讓我花費太多心思了。

生活中發生.什么樣的事情,特別是引人圍觀、熱鬧非凡的事,我內心的觸動會更大,很

多事甚至不希望它發生。可是,生活是個大舞臺,喜劇或者悲劇每天都在上演,誰也阻止不

了它發生什么。作為作者,特別是喜歡以小小說的形式描攀生活的作者,這樣的敏感有時又

是好事,它彌補了我生活的不足,擴大了我體驗生活的外延。我要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放

大鏡,還原生活的本質,探究真相背后的東西,然后揉進自己的思考,把它呈現給讀者。如

果沒有什么感覺,我會把它們記下來,等著自己靜下心,認真思考它的來龍去脈。

小小說是具有新聞性特質的。關注生活,實際上就是關注新聞事件。曾有理論家定義,

小小說是生活的輕騎兵。我想,這樣定義小小說的一個特質,是有它的道理的。關注生活或

者說關注現實,小小說不能視而不見,裝皆作啞,它需要以合適的方式發出自己的聲音,當

然這種聲音不是還原生活事件。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有引人深思的觀點,想象和夸張也是

必要的,這是文學作品和新聞報道的最大區別。

生活是復雜的,也是多變多彩的,我們時刻要有i雙善于“發現”的眼睛。要多看到新

聞事件背后隱藏的東西,它常常只是一粒種子,需要我們施肥、剪枝,促它發芽、結果。因

此,做敏感的人,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福編自田洪波《做一個敏感的人》)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對生活不敏感的作家,只要寫的是生機勃勃的新時代,他的作品就會有很高的情調。

B.對生活百度敏感的作家、即便寫的是古代,他的作品也都有新的語言、結構、手法,

以及對生活的思考與認知。

C.對生活不敏感的作家,對生活熟視無睹,不關注生活,也不學習思考,盡管他懷著真

誠,他的創作也不會持久。

D.對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是生活的有心人,會關注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很少有創作枯

竭的時候。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個世界可以用鏡頭來還原“,是說敏感的作家創作了一個立體的世界,這個世界是

真實自然的,是對現實生活的簡單復制。

B.細節非常重要“對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會以中汨的細節,使其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地過正常人的生活。

C.材料二認為,作為小小說的作者,對生活保存敏感有時候是好事,不僅要有對生活的

敏感,還要思考與積累。

D.小小說與新聞報道,都要求關注生活,對生活高度敏感,但新聞報道要還原生活事件,

小小說則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米支撐材料觀點的項是

A.林黛玉是個敏感的人。薛寶釵過生日,史湘云說臺上唱戲的小戲子像林黛玉,林黛玉

覺得貶低了自己,很生氣。

B.列夫?托爾斯泰是個敏感的人。俄國的一個真實案件,引起了他的思考,從而開始了

長達十年的《復活》的創作。

C.優秀的語文教師往往是敏感的人,他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特別注意觀察生活,

并從生活中發現典型的語言。

D.有經驗的司機往往是敏感的人,他有一雙善于“傾聽”的耳朵,能通過汽車運行的聲

音判斷汽車各方面的狀況。

(4)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論證方法上有何相同點?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

(5)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文學工作者,要關注新時代的生活。請結合材料簡述文學工作者

關注新時代生活的作用。

(-)現代文閱讀H(本題共1小題,16分)

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紀念(節選)

孫犁

住在定縣的還鄉隊回村復辟。為了保衛農民的斗爭果實,我們隊伍開來了。

一清早,我又到小鴨家去放哨。她家緊靠村南大堤,堤外面就是通火車站的大路。她家

只有兩間土壞北房,出房門就是?一塊小菜園,園子旁功有一棵高大的柳樹。這些年,每逢情

況緊張的時候,我就爬到柳樹上去監視敵人的來路。這柳樹是我的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

柳樹的葉子黃了,小菜園里滿是整整齊齊的大白菜。小鴨的娘剛剛起來,正在囑咐小鴨,

等門樓醒了給他穿好衣服,隨后她就忽地一聲把門開開,嘴里叼著用紅銅絲扭成的卡子,兩

手梳理著長長的頭發,一看見我,就笑著說:“呀!又是老紀同志,快到屋里暖和暖和。”

“你好吧,大嫂!”我說,“今年斗爭,得到了什么果實?”

她把頭發卡好,抬手指著家前面的園子說:“分了這三畝園子.它在大惡礪陳寶三手里

待了十年,現在又回來了。地多了,明年咱要好好種!叫惡蹣們看看,是他們種得好,還是

咱窮人種得好!”

她P1手關上門說:“紀同志,咱們回來再說話吧,我趕集去!”說完轉身走了。我望著她

那壯實的身子和那比男子還要快的腳步!

不一會兒,老遠傳來了母親喊小鴨的聲音。母親回來了,提著一個大柳罐,滿臉紅光,

頭發上浮著層上。她說:“鴨,我在集上買了幾I斤止藥。我們娘兒倆去把它抬回米。”

正趕上我要下崗,小鴨就說:“叫紀同志和我抬去!”

我和小鴨把山藥抬回來。我這么高她那么小,我緊緊拉著筐系,不讓筐滑到她肩上去。

她一路走著笑著,到了家里,她娘留我吃飯,我在她家屋里坐了一坐。屋里比夏天整齊多了,

新安上一架織布機,炕上鋪著新席,母親說,都是用斗爭款買的。門樓那家伙卻不言不語地

摘下他自己造的木槍來。那槍做得很不高明,只是一根彎榆木棍,系上了一條紅布條子。我

只能令好,小鴨在一旁笑了,母親也笑著說:“紀同志,你知道他是什么心思嗎?夏天,你

在這里不是答應給他一支愴嗎?后來你就走了。他整天磨翻你記性壞,賭氣自己做了一支,

這是拿出來叫你看看,羞提你哩!”

我趕緊說:“這怨我記性壞,回頭我們做一支!”

母親這時才紅著臉說:“紀同志,有個事和你商量商量,俺家他爹,出去了這就九年了,

老也沒個音訊,也費心給打聽打聽!”

我說:“這好辦,我們去封信打聽打聽。大嫂,不要結記,隊伍開遠了,交通又不方便,

接不到信是常有的事。我也是八九年沒和家里通信了。”

“紀同志不是東北人嗎?有人說俺家他爹也跟著呂司令開到東北去了J

“很有可能,那里來信不容易。”我說著告別了出來,想著一定要給小鴨的爹寫封信,

告訴他:他的孩子長大了,這樣聰明;老婆進步了,這樣能干;家里的生活變好了,一切是

這么可羨慕,值得尊敬。他該是多么愉快!

晚匕我又到小鴨家放哨,小鴨聽見動靜就跑出來,說:“紀同志,俺爹來信了!”

“怎么這樣巧,拿來我看看凈寫的什么?”

母親也掩飾不住快樂的心情?,把信交給我,并且把燈剔亮。我把信看了一遍,這是走了

很遠路程的一封信,信封磨破了,信紙也磨去了頭,還帶著風霜雨露的痕跡。可是,別提信

上的言詞是多么熱情激動!我拿著信紙,好像握著一塊又紅又熱的炭。不只小鴨的母親嚇得

臉燒紅了,我的心也跳起來。上面寫著他在這八九年里,走遍了河北、山西、陜西,現在又

開到了冰天雪地的東北;上面寫著他怎樣和口本鬼子作戰,現在又和國民黨反動派作戰,現

在已經升為營長;上面寫著他們解放了東北多少萬苦難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經歷的是

什么樣的苦難!上面寫著他身體很好,勝利的日子就要到來;上面寫著希望妻子進步,積極

參加土地改革和反頑的斗爭;上面問到小鴨長得怎么樣了……

小鴨嘻嘻笑著,指一指門樓說:“上面沒提他!”

“那時他……”母親像是要安慰門樓,說著臉紅了。我明白那意思是,爹走的時候,門

樓還在娘肚了里,由遠門的人,恐怕是忘記臨行時遺留的這塊血肉了。

我回到我的崗位上去,想到我的同志們解放了我的家鄉,我分外興奮。天已經黑了,星

星還沒出全。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鶴窠里,把槍抱緊,星看堤坡那里。

夜深了,月亮升上來,照亮半個窗戶。我聽見門樓像大人一樣呼呼地酣睡,像是小鴨翻了一

個身,說:“多討厭呀,人家越睡不著,他越打呼噌!”

“鴨,明天我們給你爹寫一封信吧!”母親問。

“叫他回來嗎?”

“干么叫他I可來!把家里的事情和他學說學說。寫上咱家新添了三畝地。”

“對!給爹寫封信,娘,我們給信縫一個布信封吧,布信封就磨不破了。”

過了一會兒,小鴨又說:“娘!我看還是叫爹回來吧,聽說陳寶三的大兒子參加了還鄉

隊,要領著人回來奪地哩!”

“不要聽他們胡嚷嚷!”母親說,“有八路軍在這里,他們不敢回來。天不早了,快睡吧。”

從此就聽不見母女兩個的交談,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張木犁,

它長年在天空游動,密密層層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種子。

母子三個睡熟了,聽他們的鼻息睡得很香甜,他們的夢境很遠也很幸福。我想到戰斗在

我們家鄉的雪地里的同志們。我覺得肩頭加上了很重的東西,我望著很遠的西方。

一九四七年H^一月修改于博野史家佐村

(有刪改)

【注】博野史家佐村位于河北博野縣。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門樓拿出自己做的槍來“羞臊”我的情節,看似是閑筆,卻閑筆不閑,既能讓人體會

到革命精神的傳承,還能感受到戰爭年代短暫的祥和與安寧。

B.“這時才紅著臉說”的母親,與《荷花淀》中“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的女

人有同樣的心境,這些細節都表現了她們對丈夫的關切之情。

C.“我”保衛小鴨的家鄉,小鴨的父親又解放了“我”的家鄉,兩件事看似巧合,卻又

有其必然性,作者在情節上的匠心獨運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D.“我”讀小鴨父親的來信的情節,選取了信件的主要內容,以鋪排的形式一一呈現,

渲染了革命者的自豪和喜悅之情,增強了小說的感染力。

(2)下列對文章藝術特色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運用多種手法增加了語言的張力,如“這柳樹是我的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

通過擬人手法的運用,使語言生動形象。

B.文中多處運用“磨翻”“結記”等方言口語,真實再現了冀中地區的生活風貌,語言

生動而樸實自然,有助r表現人物形象。

C.文章開頭對小鴨家周圍環境的描寫,沒有彌漫戰爭的硝煙,體現了孫犁以革命現實主

義為根基、糅進浪漫主義情調的藝術風格。

D.小說以簡潔的筆觸刻畫了母親形象,“干么叫他回來”“不要聽他們胡嚷嚷”等語言描

寫,凸顯了母親在戰爭中的堅定和樂觀。

(3)文中兩處畫線句子中的“望”字,分別體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請結合文本簡要分

析。

(4)文末小鴨和母親商量著要給父親寫封信,如果你是小鴨,你會怎樣寫這封信呢?請

根據文章內容,列出書信內容要點并簡要分析這樣寫的理由。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材料一:

管子曰:“倉縻實而知禮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古之人日:“一

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

天下,至纖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其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

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

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漢之為漢,兒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

子。既聞耳矣,安有為天下陷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茶之矣。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期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十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兵旱

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考聚徒而衡擊,罷夫嬴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

疑者并舉而爭起矣,乃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

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

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今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

民轉而緣南畝,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廉縻也,竊為陛下惜之!

(節選自《漢書?食貨志》)

材料二:

禹山之東,河汝之間,蚤生而晚殺,五谷之所蕃孰乜,四種而五獲。中年畝二石,一夫

為粟二百石。今也倉縻虛而民無積,農夫以天了者,夫無術以均之也。故先王使農、_L、商、

工四民交能易作,終歲之利無道相過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則田墾,奸巧不生。田

墾則栗多,栗多則國富。勢*不生則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

不生粟之國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歸也;粟也者,財之

所歸也;粟也者,地之所歸也。栗多則天下之物盡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叁徙成

國。舜非嚴刑罰重禁令,而民歸之矣,去者必害,從者必利也。先王者非為民除害興利故天

下乙屬歸之所謂興利苴利衣罷也;所謂除害者,禁害農事也。農事勝則入粟多,入栗多則國

富,國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雖變俗易習、驅眾移民,至于殺之,而民不惡也。此務粟

之功也。

(節選自《管子?治國》)

(1)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卜.相應位置的答案標

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先王者善A為民除害B興利C故D天下之民E歸之F所謂G興利者H利農事也

(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穴正確的一項是

A.被,指遭受,與《促織》中“聞妻言,如被冰雪”的“被”詞義不同。

B.胡,指什么,與《歸去來兮辭》中"田園將蕪胡不歸”的“胡”詞義不同。

C.過,指超過,與《齊桓晉文之事》中“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的“過”詞義相

同。

D.奸巧,文中指奸詐的人,與《黑子》中“小人見奸巧,乃聞不言也”的“奸巧”詞義

相同。

(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漢書?食貨志》中,作者分析了當時國家的局勢和漢代建國以來不同時期的政策,提

出了加強積貯:的根本措施。

B.《漢書?食貨志》中,作者從應對自然災害和戰爭兩個方面入手,談國家不積貯的危害,

從而有力地支撐了中心論點“倉靂實而知禮節二

C.《管子?治國》認為“興利”是采取有利于農業的措施,“除害”則是禁止不利于農業

的措施,能“興利除害”則能使民心歸附。

D.兩篇文章都以駁論為主,采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在批判社會現實的基礎上,從不

同角度向君王提出了發展國家的建議。

(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②今也倉康虛而民無機,農夫以鬻子者,上無術以均之也。

(5)請簡要概括材料一第三段和材料二第二段中“英多”的意義。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4.(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各題。

桃花

林古度①

幾樹桃花一色紅,野人籬落見春風。

種來無意看偏好,開到多時賞復空。

可奈蝶蜂群采處,亦聞雞犬數聲中。

曾宜潘岳②《閑居賦》,別有芳名自不同。

[注]①林古度:字茂之,明末清初詩人。明亡后,家財盡失,以遺民自居。②潘岳:西晉

文學家,有才名,做官多次。后因母病去官,時年五十歲。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幾樹”與“一色”兩個數量詞巧妙地點出籬笆旁桃花盛開、顏色純粹的美景。

B.雞犬與蜂蝶相和,“雞犬數聲”與《桃花源記》中的“雞犬相聞”異曲同工。

C.詩人認為潘岳《閑居賦》中描寫的桃花比“籬落”旁的桃花更具有美名。

D.本詩從不同角度描寫桃花,借桃花寄桿自己對除居牛活的向往之情。

(2)錢鋪書先生《談藝錄》云:“若夫理趣,則理寓物中,物包理內,物秉理成,理因

物顯。”請分析本詩頷聯蘊含的理趣。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中以盤庚遷都為例自我辯護,他認為盤庚在決定遷都時,

“”,不僅僅是那些士大夫反對;但盤庚不為所動,經過一番揣度后堅決行

動,“_______________

(2)作為一首出色的邊塞詩,高適的《燕歌行并序》特別擅長通過描寫征人思婦互相思

念的情態來表達征戰之苦,如“,"兩句即是。

(3)某同學畫了一幅國畫,畫中有明月、江流、樹木等物象,他想題兩句詩以增加畫面

的詩意,請你幫他從唐宋詩詞中找出兩句詩或詞來匹配畫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10分)

6.(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①撞擊作用是月球表面物質混合的重要地質過程,是控制月壤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因素。

②作為高壓礦物撞擊事件的重要記錄者,對確定巖石受沖擊的溫壓條件及反演月表的撞擊過

程有重要意義。③但無論在月球返回樣品中還是在月球隕石中,都極少發現高壓礦物相。④

近日,中國科學家在?塊嫦娥五號月壤粉末光片中發現了二氧化硅的兩種高壓相一一賽石英

和斯石英。⑤該二氧化硅碎屑記錄了一次月表撞擊事件的升壓和緊隨其后的升溫、降壓過程。

⑥月球表面遍布形態多樣和大小不一的撞擊坑,這表明其在演化過程中多次遭受頻繁撞擊。

⑦地球和月球所處的空間位置相近,研究月球的撞擊歷史不僅是窺探地球撞擊歷史的重要窗

口,也是月球科學的重要課題。

賽石英和斯石英作為兩個重要的二氧化硅超高壓相,在固體化學、地球物理以及行星科

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研究價值。斯石英在受沖擊隕石中較為常見,A;而賽石英僅在幾塊火星

隕石和一塊月球隕石中發現,其形成機制未得到充分認識。此外,高溫高壓實驗和理論計算

顯示,賽石英的穩定壓力較高OlOOGPa),因此常被當成超高壓的指示礦物。然而,自然

界中能產生如此高沖主壓力的慢擊事件十分蘋見。材別是考慮到不石是的熱燒定性較差,而

高沖擊區力往往伴隨旦、因此,答石總的出現能否指示想大撞擊事件有待商柏,隕石中斯石

英和盡石英的共存機理也仍不清楚。

(1)文中第一段有三句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送?準確流暢,謖輯

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

每處不超過10個字。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10分)

7.(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中間便是松堂,原是一座石產子改造的,這座單子高大軒敞,對得起那四圍的松樹。大

理石柱、大理石欄桿,都還好好的,白,滑,冷。白皮松沒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凈幾,坐

下來清清楚楚覺得自己真太小,在這樣高的屋頂下。樹影子少,可不熱,廊下端詳那些松樹

靈秀的姿態,潔白的皮膚,隱隱的一絲兒涼意便襲上心頭,

可惜我們來的還不是時候,晚飯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痙老不上。黑暗也有黑暗的

好處,松樹的長影子陰森森的有點像鬼物拿土。但是這么看的話,松堂的院子還差得遠,白

皮松也太秀氣,我想起郭沫若君《夜步I里松原》那首詩,那才夠陰森森的味兒一一而且得

獨自一個人。好"a毫上芨入&亞運遮去工二堂娘」

羞答答的>從前人說:“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真有點兒!

(1)“文貴簡”,簡筆有時比繁筆更有表現力。請據此賞析文中畫橫線部分。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好了,月亮上來了、云又遮去了半個月亮,月亮

老遠的躲在樹縫里,像個羞答答的鄉下姑娘。”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

果更好,為什么?

(3)有評論認為朱自清的散文達到了“雅俗共賞的語言境界”,請以第一段為例簡要分

析。

四、寫作(60分)

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上岸”是當前使用頻率較高的網絡用語,一般就是指終于通過了某次考試或終于完成

了某項既定的目標。有人說,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經歷一次又一次的“上岸”,才

能建構屬于我們自己的穩定的大陸。也有人說,人生若只剩下“上岸”,人就會被一個乂一

個的“任務”追趕,再也無法享受隨機和未知帶來的驚喜。

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廣東省湛江市十校聯考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作家對生活的敏感程度,決定作家作品是否元氣充沛,是否與現實距離近,是否有情趣,

是否有朝氣蓬勃、熱氣騰騰的生活等等。

一個對生活不敏感的作家,總是在不斷地重復自己,寫了幾十年還是一個樣,寫一百篇

等于一篇,十年后的作品跟十年前的一模一樣,哪怕它的題材不一樣,鄉村、山川、城市,

但從作品中折射出來的思想、情調、趣味以及創作手法、技巧等等,從來沒有發生過改變。

一百篇等于一篇,那是創作的恥辱,在糟蹋自己時間的同時,也浪費了讀者的生命。

?個對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會在作品中不斷自覺超越自己,每與?個作品都有新的東

西,或者是新的語言,或者是新的結構,或者是新的敘事和表達方式。手法的創新還僅僅是

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筆下寫的盡管是唐朝,但也能看出作家對于人生、關于世界、關

于生活的思考和探究,存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各種復雜關系,充滿對人類自身和

人類未來發展的終極關懷。

一個對現實不敏感的作家,他所理解的生活是一成不變、波瀾不驚的,對于生活中發生

的各種事件熟視無睹。這種作家不僅不關心生活,而且也不會讀書學習,因此也不會思考。

他所進行的文學活動,只能稱為寫作,還不能稱為創作。

作家與生活的關系,應當是左手與右手的關系,是相互補充、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相

互成就的。一個合格的作家,隨時對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我們所說的深入生活,并不是

指非得在某個崗位上工作十年八年,或者在某個鄉村待上三年五年。一個敏感的作家,買菜

的時候能從小販的口中收集素材,吃飯的時候能從朋友的交談中收集素材,甚至一個眼神,

一次風吹草動,都有可能被用到筆下。他的思想始終保持在一觸即發的狀態。往往生活中一

個很小的細節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他便可以開始飛流直下、一瀉千里地創作。這樣的作家,

只恨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寫作,很少有創作枯竭的時候。

創作需要才華,但才華并非靈丹妙藥,才華是額度固定的存款,不可能取之不盡,用之

不竭。只有對生活保持高度敏感的作家,才可能把才華變成聚寶盆,才可能憑借才情和勤奮

源源不斷地創作出才華橫溢的作品。

一個高度敏感的作家,他的世界觀、精神境界是發展的、進步的、超前的、與眾不同的。

面對同一件事情,他會有不同的感受。這樣的作家,面對生活的時候是真誠的,在進行創作

的時候,?樣是真誠的。他用真誠的文字表現生活,打動讀者。一個作家失去了對生活的敏

感,也就失去了最寶貴的真誠。他所構筑的世界哪怕色彩繽紛、奇幻多姿,因為失去了真誠,

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小說寫得太像小說,是小說的悲哀。真正優秀的小說,其場景是自然而然的,是渾然一

體的。作家筆下的生活,是可以在生活中重新被復制和展示的。作家用文字創作了一個立體

的世界,這個世界可以用鏡頭來還原。而那些特別像小說的小說,無處不充滿人為的構造,

場景、人物和情節如同橡皮泥,他本來想捏一只鴨或者一只鵝,可態度并不嚴謹,隨心所欲,

先捏一個鴨頭,再捏一個鵝身,接著又捏了一個雞腳,把這三者生硬粗暴地拼接到一起。他

主觀認為這就是創造,看似頭尾和四肢完整,然而捏出來什么都不是。

故事好找,細節難尋。一個對牛活保持高度敏感的作家,寫的哪怕是前朝往事,能夠設

身處地地為筆下的人物考慮,借助現實生活的體驗,借助圖書和資料,對■故事發生的背景做

考古史的研究,還原一種真實,讓筆下的人物有血有肉。豐沛的細節是讓人物活起來、立起

來的關鍵因素。讓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過正常人的生活,必須依靠細節來支撐。細節,考

驗一個作家的寬闊、深邃和容智。一部宏大的作品想單憑廉價的想象來支撐,那無異于異想

天開。

敏感無價,尤其是作家,對生活麻木不仁的人,不可能寫出元氣充沛的作品”

(摘編自李新勇《敏感無價》)

材料二:

生活中的我是敏感的,常常別人的一個眼神就會引起我下意識的反思。其實這不太好,

它讓我花費太多心思了。

生活中發生什么樣的事情,特別是引人圍觀、熱鬧非凡的事,我內心的觸動會更大,很

多事甚至不希望它發生。可是,生活是個大舞臺,喜劇或者悲劇每天都在上演,誰也阻止不

了它發生什么。作為作者,特別是喜歡以小小說的形式描摹生活的作者,這樣的敏感有時又

是好事,它彌補了我生活的不足,擴大了我體驗生活的外延。我要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放

大鏡,還原生活的本質,探究真相背后的東西,然后揉進自己的思考,把它呈現給讀者。如

果沒有什么感覺,我會把它們記下來,等著自己靜下心,認真思考它的來龍去脈。

小小說是具有新聞性特質的。關注生活,實際上就是關注新聞事件。曾有理論家定義,

小小說是生活的輕騎兵。我想,這樣定義小小說的?個特質,是有它的道埋的。關注生活或

者說關注現實,小小說不能視而不見,裝聾作啞,它需要以合適的方式發出自己的聲音,當

然這種聲音不是還原生活事件。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有引人深思的觀點,想象和夸張也是

必要的,這是文學作品和新聞報道的最大區別。

生活是復雜的,也是多變多彩的,我們時刻要有?雙善于“發現”的眼睛。要多看到新

聞事件背后隱藏的東西,它常常只是一粒種子,需要我們施肥、剪枝,促它發芽、結果。因

此,做敏感的人,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摘編自田洪波《做一個敏感的人》)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D

A.對生活不敏感的作家,只要寫的是生機勃勃的新時代,他的作品就會有很高的情調。

B.對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即便寫的是古代,他的作品也都有新的語言、結構、手法,

以及對生活的思考與認知。

C.對牛活不敏感的作家,對牛活熟視無睹,不關注生活,也不學習思考,盡管他懷著直

誠,他的創作也不會持久。

D.對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是生活的有心人,會關注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很少有創作枯

竭的時候。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

A.“這個世界可以用鏡頭來還原“,是說敏感的作家創作了一個立體的世界,這個世界是

真實自然的,是對現實生活的簡單復制。

B.細節非常重要。對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會以豐泊的細節,使其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地過正常人的生活。

C.材料二認為,作為小小說的作者,對生活保存敏感有時候是好事,不僅要有對生活的

敏感,還要思考與積累。

D.小小說與新聞報道,都要求關注生活,對生活高度敏感,但新聞報道要還原生活事件,

小小說則定要有自己的見解。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B

A.林黛玉是個敏感的人。薛寶釵過生日,史湘云說臺上唱戲的小戲子像林黛玉,林黛玉

覺得貶低了自己,很生氣。

B.列夫?托爾斯泰是個敏感的人。俄國的一個真實案件,引起了他的思考,從而開始了

長達十年的《復活》佗創作。

C.優秀的語文教師往往是敏感的人,他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特別注怠觀察生活,

并從生活中發現典型的語言。

D.有經驗的司機往往是敏感的人,他有一雙善于“傾聽”的耳朵,能通過汽車運行的聲

音判斷汽車各方面的狀況。

(4)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論證方法上有何相同點?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

(5)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文學工作者,要關注新時代的生活。請結合材料簡述文學工作者

關注新時代生活的作用。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I)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材料

內容,結合相關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說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仔細比對各

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3)本撅考杳學牛對論據和相應觀點的關系的辨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撅干涉及的觀點,

仔細比對各個選項,正確選擇。

(4)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論證方法的比較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兩篇文本,結合具

體內容進行比較和分析。

(5)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答題時要讀健材料

內容,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

【解答】(1)A.“只要……就……”錯誤,原文只說“一個對生活不敏感的作家,總是

在不斷地重復自己,寫了幾十年還是一個樣,寫一百篇等于一篇,十年后的作品跟十年

前的一模一樣,哪怕它的題材不一樣,鄉村、山川、城市,但從作品中折射出來的思想、

情調、趣味以及創作手法、技巧等等,從來沒有發生過改變”,選項太絕對。

B.“他的作品也都有新的語言、結構、手法”錯誤,原文是說“一個對生活高度敏感的

作家,會在作品中不斷自覺超越自己,每寫一個作品都有新的東西,或者是新的語言,

或者是新的結構,或者是新的敘事和表達方式”,原文是選擇關系,具備其即可,但選

項是三者兼具。

C.“盡管他懷著真誠”錯誤,原文是“一個作家失去了對生活的敏感,也就失去了最寶

貴的真誠”,對生活不敏感的作家是不具備“真誠”之心的。

D.正確。

故選D。

(2)A.“是對現實生活的簡單復制”錯誤,原文是“作家筆下的生活,是可以在生活中

重新被復制和展示的。作家用文字創作了一個立體的世界,這個世界可以用鏡頭來還原”,

是“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被復制”,是“可以用鏡頭來還原”,而不是“對現實生活的簡單

復制”。優秀的小說,也不會是對生活的簡單復制。

故選Ao

(3)材料一的觀點:“作家對生活要有高度的敏感。”

A.屬于個人性格的敏感。

B.屬于作家的敏感,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

C.屬于教師的職業敏感,對語言的敏感.

D.屬于司機的職業敏感,對車輛的敏感。

故選Bo

(4)材料一-說“才華并非靈丹妙藥,才華是額度固定的存款,不可能取之不盡,用之不

竭。只有對牛活保持高度敏感的作家,才可■能杷才華變成聚寶盆”,此處運用比喻論證的

手法,把“作家的才華”比作“靈丹妙藥”“額度固定的存款”“聚寶盆”。材料二說“它

常常只是一粒種子,需要我們施肥、剪枝,促它發芽、結果”,此處用“一粒種子”,比

喻敏感的作家對生活佗發現。所以兩則材料都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

材料一大量運用正反對比,有段與段的正反對比,如第二段的“一個對生活不敏感的作

家”與第三段的“一個對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進行對比,有段內的正反對比,如“真

正優秀的小說,其場景是自然而然的,是渾然一體的.……而那些特別像小說的小說,

無處不充滿人為的構造,場景、人物和情節如同橡皮泥,……然而捏出來什么都不是”;

材料二是小小說與新聞報道的對比,“小小說是具有新聞性特質的。……關注生活或者說

關注現實,小小說不能視而不見,裝聾作啞,它需要以合適的方式發出自己的聲音,當

然這種聲音不是還原生活事件。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有引人深思的觀點,想象和夸張

也是必要的,這是文學作品和新聞報道的最大區別二所以兩則材料都運用了對比論證的

方法。

(5)由“一個對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會在作品中穴斷自覺超越自己”得出①。

由“只有對生活保持高度敏感的作家,才可能把才華變成聚寶盆,才可能憑借才情和勤

奮源源不斷地創作出才華橫溢的作品”得出②。

由“這樣的作家,面對生活的時候是真誠的,在進行創作的時候,一樣是真誠的。他用

真誠的文字表現生活,打動讀者”得出③。

由“一?個對生活保持高度敏感的作家,……讓筆下的人物有血有肉。豐沛的細節是讓人

物活起來、立起來的關鍵因素”“敏感無價,尤其是作家,對生活麻木不仁的人,不可能

寫出元氣充沛的作品”得出④。

由“關注生活或者說關注現實,……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有引人深思的觀點”得出⑤。

由“我們時刻要有?雙善于‘發現’的眼睛。要多看到新聞事件背后隱藏的東西“得出

?O

答案:

(1)D

(2)A

(3)B

(4)①都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材料一用“靈丹妙藥”“額度固定的存款”“聚寶盆”,

比喻作家的才華,材料二用“一粒種子”,比喻敏感的作家對生活的發現。

②都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材料一大量運用正反對比,有段與段的正反對比,有段內

的正反對比;材料二是小小說與新聞報道的對比。

(5)①對新時代的生活高度敏感,可以使文學工作者在作品中不斷超越自己。

②對新時代的生活高度敏感,可以使文學工作者源源不斷地創作出才華橫溢的作品。

③對新時代的生活高度敏感,可以使文學工作者用真誠的文字表現生活,打動讀者。

④對新時代的生活高度敏感,可以使文學工作者發現并使用真實十沛的細節“

⑤對新時代的生活高度敏感,可以使文學工作者有自己的見解和引人深思的觀點。

⑥對新時代的生活高度敏感,可以使文學工作者發現新聞事件背后的東西。

【點評】選擇題干擾項設置常見錯誤類型:

1.擴大范圍。2.偷換概念。3.無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為一談。5.強加因果。6.答非所問。

7.相互矛盾。8.張冠李或。9.過于絕對。10.斷章取義。

(二)現代文閱讀H(本題共1小題,16分)

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紀念(節選)

孫犁

住在定縣的還鄉隊回村復辟。為了保衛農民的斗爭果實,我們隊伍開來了。

一清早,我又到小鴨家去放哨。她家緊靠村南大堤,堤外面就是通火車站的大路。她家

只有兩間土坯北房,出房U就是?塊小菜園,園子旁邊有一棵高大的柳樹。這些年,每逢情

況緊張的時候,我就爬到柳樹上去監視敵人的來路。這柳樹是我的崗位,乂是我多年的朋友。

柳樹的葉子黃了,小菜園里滿是整整齊齊的大白菜。小鴨的娘剛剛起來,正在囑咐小鴨,

等門樓醒了給他穿好衣服,隨后她就忽地?聲把門開開,嘴里叼著用紅銅絲扭成的卡子,兩

手梳理著長長的頭發,一看見我,就笑著說:“呀!又是老紀同志,快到屋里暖和暖和。”

“你好吧,大嫂!”我說,“今年斗爭,得到了什么果實?”

她把頭發卡好,抬手指著家前面的園子說:“分了這三畝園子。它在大惡霸陳寶三手里

待了十年,現在乂回來了。地多了,明年咱要好好種!叫惡霸們看看,是他們種得好,還是

咱窮人種得好!”

她回手關上門說:“紀同志,咱們回來再說話吧,我趕集去!”說完轉身走了。我望著她

那壯實的身子和那比男子還要快的腳步!

不一會兒,老遠傳來了母親喊小鴨的聲音。母親回來了,提著一個大柳罐,滿臉紅光,

頭發匕浮著一層土。她說:“鴨,我在集上買了幾十斤止藥。我們娘兒倆去杷它抬回來

正趕上我要下崗,小鴨就說:“叫紀同志和我抬去!”

我和小鴨把山藥抬回來。我這么高她那么小,我緊緊拉著筐系,不讓筐滑到她肩上去。

她一路走著笑著,到了家旦,她娘留我吃飯,我在她家屋里坐了一坐。屋里比夏天整齊多了,

新安上一架織布機,炕上鋪著新席,母親說,都是用斗爭款買的。門樓那家伙卻不言不語地

摘下他自己造的木槍來。那槍做得很不高明,只是一根彎榆木棍,系上了一條紅布條子。我

只能夸好,小鴨在一旁笑了,母親也笑著說:“紀同志,你知道他是什么心思,嗎?夏天,你

在這里不是答應給他一支槍嗎?后來你就走了。他整天磨翻你記性壞,賭氣自己做了一支,

這是拿出來叫你看看,羞操你哩!”

我趕緊說:“這怨我記性壞,回頭我們做一支!”

母親這時才紅著臉說:“紀同志,有個事和你商量商量,俺家他爹,出去了這就九年了,

老也沒個音訊,也費心給打聽打聽!”

我說:“這好辦,我們去封信打聽打聽。大嫂,不耍結記,隊伍開遠了,交通又不方便,

接不到信是常有的事。我也是八九年沒和家里通信了。”

“紀同志不是東北人嗎?有人說俺家他爹也跟著呂司令開到東北去了。”

“很有可能,那里來信不容易。”我說著告別了出來,想著一定要給小鴨的爹寫封信,

告訴他:他的孩子長大了,這樣聰明;老婆進步了,這樣能干;家里的生活變好了,一切是

這么可羨慕,值得尊敬。他該是多么愉快!

晚上,我又到小鴨家放哨,小鴨聽見動靜就跑出來,說:“紀同志,俺爹米信了!

“怎么這樣巧,拿來我看看凈寫的什么?”

母親也掩飾不住快樂的心情,把信交給我,并且把燈剔亮。我把信看了一遍,這是走了

很遠路程的i封信,信封磨破了,信紙也磨去了頭,還帶著風霜雨露的痕跡。可是,別提信

上的言詞是多么熱情激動!我拿著信紙,好像握著?塊又紅又熱的炭。不只小鴨的母親嚇得

臉燒紅了,我的心也跳起來。上面寫著他在這八九年里,走遍了河北、山西、陜西,現在又

開到了冰天雪地的東北;上面寫著他怎樣和日本鬼子作戰,現在又和國民黨反動派作戰,現

在已經升為營長;上面寫著他們解放了東北多少萬苦難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經歷的是

什么樣的苦難!上面寫著他身體很好,勝利的日子就要到來;上面寫著希望妻子進步,積極

參加土地改革和反頑的斗爭;上面問到小鴨長得怎么樣了……

小鴨嘻嘻笑著,指一指門樓說:“上面沒提他!”

“那時他……”母親像是要安慰門樓,說著臉紅了。我明白那意思是,爹走的時候,門

樓還在娘肚子里,出沅門豹人,恐怕是忘記臨行時遺留的這塊血肉了。

我回到我的崗位上去。想到我的同志們解放了我的家鄉,我分外興奮。天已經黑了,星

星還沒出全。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鶴窠里,把槍抱緊,望著堤坡那里。

夜深了,月亮升上來,照亮半個窗戶。我聽見門樓像大人一樣呼呼地酣睡,像是小鴨翻了一

個身,說:“多討厭呀,人家越睡不著,他越打呼噌!”

“鴨,明天我們給你爹寫?封信吧!”母親問。

“叫他回來嗎?”

“干么叫他回來!把家里的事情和他學說學說。寫上咱家新添了三畝地。”

“對!給爹寫封信,娘,我們給信縫一個布信封吧,布信封就磨不破了。”

過了一會兒,小鴨又說:“娘!我看還是叫爹回來吧,聽說陳寶三的大兒子參加了還鄉

隊,要領著人回來奪地哩!”

“不要聽他們胡嚷嚷!”母親說,“有八路軍在這里,他們不敢回來。天不早了,快睡吧。”

從此就聽不見母女兩個的交談,月亮也落下去。我望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張木犁,

它長年在天空游動,密密層層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種子。

母子三個睡熟了,聽他們的鼻息睡得很香甜,他們的夢境很遠也很幸福。我想到戰斗在

我們家鄉的雪地里的同志們。我覺得肩頭加上了很重的東西,我望著很遠的西方。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修改于博野史家佐村

(有刪改)

【注】博野史家佐村位于河北博野縣。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門樓拿出自己做的槍來“羞臊”我的情節,看似是閑筆,卻閑筆不閑,既能讓人體會

到革命精神的傳承,還能感受到戰爭年代短暫的祥和與安寧。

B.“這時才紅著臉說”的母親,與《荷花淀》中“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的女

人有同樣的心境,這些細節都表現了她們對丈夫的關切之情。

C.“我”保衛小鴨的家鄉,小鴨的父親又解放了“我”的家鄉,兩件事看似巧合,卻又

有其必然性,作者在情節上的匠心獨運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D.“我”讀小鴨父親的來信的情節,選取了信件的主要內容,以鋪排的形式一一呈現,

渲染了革命者的自豪和喜悅之情,增強了小說的感染力。

(2)下列對文章藝術特色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

A.文章運用多種手法增加了語言的張力,如“這柳樹是我的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

通過擬人手法的運用,便語言牛動形象。

B.文中多處運用“磨翻”“結記”等方言口語,真實再現了冀中地區的生活風貌,語言

生動而樸實自然,有助于表現人物形象。

C.文章開頭對小鴨家周圍環境的描寫,沒有彌漫戰爭的硝煙,體現了孫犁以革命現實主

義為根基、糅進浪漫主義情調的藝術風格。

D.小說以簡潔的筆觸刻畫了母親形象,“干么叫他回來”“不要聽他們胡嚷嚷”等語言描

寫,凸顯了母親在戰爭中的堅定和樂觀。

(3)文中兩處畫線句子中的“望”字,分別體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請結合文本簡要分

析。

(4)文末小鴨和母親商量著要給父親寫封信,如果你是小鴨,你會怎樣寫這封信呢?請

根據文章內容,列出書信內容要點并簡要分析這樣寫的理由。

【答案】(1)B

(2)A

(3)①“堤坡”是來犯之敵的必經之地,“望著堤坡”表現出“我”保衛家園時警惕和

專注的心理。

②“西方”代指革命圣地,“望著西方”寄寓了我對芭命的神圣使命感和必勝的信心。

(4)①對父親的思念與關懷(牽掛,叮囑……)。父親對妻女的牽掛或者父親生活戰斗

環境的艱苦。

②對目前家里狀況的介紹及欣喜之情。(家里的生活變好「新添了二畝地,新添了門樓,

他的孩子長大了,這樣聰明,老婆進步了,這樣能干。)

③對目前的革命形勢的介紹及樂觀之情。(雖然還鄉隊回村復辟但有八路軍守護家鄉。)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讀懂全文,仔細比對

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答題時要對小說整體通讀后,針對

每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心理的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題干涉及的句子,結合語境分析心

理特點。

(4)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主旨的理解和進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文本,

根據題干的要求進行分析。

【解答】(1)B.“同樣的心境”錯誤,“母親紅臉”的細節,不僅展現出這位堅強的后方

婦女樨及丈夫時的關切之情,還包含著羞澀以及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荷花淀》中“我有

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的女人是

故選B。

(2)A.“擬人手法”錯,由原文“每逢情況緊張的時候,我就爬到柳樹上去監視敵人的

來路。這柳樹是我的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可知,把“柳樹”比作“崗位”,生動形

象地寫出了柳樹在放哨時的重要性;把“柳樹”比作“朋友”,寫出了“我”和“柳樹”

的關系緊密,是比喻修辭中的喑喻。

故選A。

(3)由原文"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鶴窠里,把槍抱緊,望著堤坡那

里。”可知,“堤坡”是來犯之敵的必經之地,“望”這一細節描寫,表現出“我”保衛家

園時警惕和專注的心理,體現了“我”作為一名戰士的忠于職守的精神。

由原文“我想到戰斗在我們家鄉的雪地里的同志們。我覺得肩頭加上了很重的東西,我

望著很遠的西方”可知,“西方”代指革命圣地,“望著西方”寄寓了我對革命的神圣使

命感和必勝的信心,結尾點明了主旨,這一細節刻畫了一個堅定自信的革命戰士的形象。

(4)由原文……上面寫著他們解放了東北多少萬苦難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經歷的

是什么樣的苦難!”可知,可寫對父親的思念與關懷(牽掛,叮囑……)。

由原文“分了這三畝園子。它在大惡霸陳寶三手里待了十年,現在又回來了。地多了,

明年咱要好好種!叫惡霸們看看,是他們種得好,還是咱窮人種得好”“小菜園里滿是整

整齊齊的大白菜”“他的孩子長大了,這樣聰明;老婆進步了,這樣能干:家里的生活變

好了,一切是這么可羨慕,值得尊敬。他該是多么愉快!”可知,可寫對目前家里狀況的

介紹及欣喜之情。

由原文“住在定縣的還鄉隊回村復辟。為了保衛農民的斗爭果實,我們隊伍開來了”“有

八路軍在這里,他們不敢回來。”可知,可寫對目前的革命形勢的介紹及樂觀之情。

答案:

⑴B

(2)A

(3)①“堤坡”是來犯之敵的必經之地,“望著堤坡”表現出“我”保衛家園時警惕和

專注的心理。

②“西方”代指革命圣地,“望著西方”寄寓了我對苣命的神圣使命感和必勝的信心。

(4)①對父親的思念與關懷(牽桂,叮囑……)。父親對妻女的牽桂或者父親牛活戰斗

環境的艱苦。

②對目前家里狀況的介紹及欣喜之情。(家里的生活變好了,新添了三畝地,新添了門樓,

他的孩子長大了,這樣聰明,老婆進步了,這樣能干。)

③對H前的革命形勢的介紹及樂觀之情。(雖然還鄉隊回村復辟但有八路軍守護家鄉。)

【點評】“規范作答”不能忘記的原則:

(1)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于文中或從文中提煉r

(2)選擇并重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

(3)分點分條作答。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材料一:

管了曰:“倉廉實而知禮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木之嘗聞。古之人曰:“

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

天下,至纖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其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

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

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

子。既聞耳矣,安有為天下防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彼之矣。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期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十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兵旱

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嬴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

疑者并舉而爭起矣,乃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

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

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今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

民轉而緣南畝,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康康也,竊為陛下惜之!

(節選自《漢書?食貨志》)

材料二:

嵩山之東,河汝之間,蚤生而晚殺,五谷之所蕃孰乜,四種而五獲。中年畝二石,一夫

為粟二百石。今也倉縻虛而民無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