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班級沖突事件的處理談“心育”技巧的德育效用_第1頁
從對班級沖突事件的處理談“心育”技巧的德育效用_第2頁
從對班級沖突事件的處理談“心育”技巧的德育效用_第3頁
從對班級沖突事件的處理談“心育”技巧的德育效用_第4頁
從對班級沖突事件的處理談“心育”技巧的德育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對班級沖突事件的處理談“心育”技巧的德育效用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秉承積極心理學理念,一直堅守尊重、理解、接納的工作原則,以學生為中心,不以是非對錯評判,也不以道德準則衡量,走的是一條與“德育”思路不同的路子。然而一次偶然的班級沖突處理,讓我對“德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心育”、德育二者并不沖突,相反,“心育”技巧的使用會助力德育工作的開展。01事件背景一節常規心理課上課前,一名女生走進辦公室,問能否占用心理課一點時間,處理一下班里的一件事,比較緊急,但是找不到其他可以使用的時間。鑒于事件的緊急性和重要性,我果斷同意,但出于對本節課的教學責任及對事件的好奇和擔心,在向學生說明后,我走進班里,決定做一個安靜的旁觀者。我很快就了解了事件的原委。

這是一例典型的班級內部沖突事件,沖突的一方是一名班干部A,另一方是眾多的班級成員,講臺上在主持和調和的女孩B擔當“和事佬”的角色。班里眾多同學一一站起來陳述對A的不滿,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是霸道、強勢、惡劣,班級紀律管理方式粗暴;二是對班內同學的不尊重行為(如說臟話、堵宿舍門等)。現場控訴之聲此起彼伏,情勢緊張,沖突激烈。討伐聲中,有些是事件中的當事人,有些是為他人打抱不平。針對每一個控訴事件,A一邊道歉,一邊解釋和澄清自己。幾個回合后,大家的怒氣依然未減。而講臺上擔當和事佬角色的B,一心想緩和大家的關系,不斷為A說情,更激化了同學們和A之間的沖突,氛圍更加劍拔弩張。在此情勢之下,B屢屢遭到雙方的質疑。目睹整個過程的我,見局勢未能緩和,且越發混亂,為提高效率,我征得大家同意,開始充當中間人,主持接下來的調解工作。02事件處理過程(一)允許充分表達,宣泄情緒

在剛才的調解中,幾乎每一個站起來控訴的學生都帶著極其強烈的憤怒,言辭激烈,聲音高昂,試圖在語言表達中宣泄積壓已久的不滿。根據心理工作中“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的原則,我建議雙方分別陳述,一方表達后由另一方給予回應。在這個過程中,A明顯勢單力薄,面對同學們的輪番討伐,A雖然表面上淡定從容,然而漲紅的臉卻暴露了她內心的緊張和不安。作為中立立場的心理教師,在此形勢下,我不能傳遞任何偏向A的語言信息,然而出于本能地對A的同情,我悄悄地站在A的身后,在A情緒激動時會將雙手搭在A的肩膀上。第一階段,聽到A在每一次討伐聲后的極力解釋和澄清,同學們更加群情激奮。于是在本階段陳述過程中,我善意提醒A:“先回應大家的感受吧,等會兒再給你解釋機會。”A悟性很強,馬上轉變態度,對于同學們的控訴只真誠地道歉,不再解釋自己當時的想法。慢慢地,大家的態度不再劍拔弩張,語氣逐漸和緩,聲音也放慢、降低了很多。心理教師的敏感告訴我,學生的情緒到此基本宣泄完畢。我清楚,這場“戰火”得以平息的根源除了情緒的充分宣泄,還有A對大家情緒的包容、接納。

(二)給予解釋機會,激發情感

雙方陳述到了尾聲,學生們的情緒也已經平和穩定,針對大家輪番的指責,是時候給A一個機會去表達自己了。我問A:“剛才同學們的所有感受,你能理解嗎?”A回答:“能理解,我對給大家造成的所有傷害道歉。”隨即給同學們鞠躬致歉。然后我說:“現在請你做最后的陳述吧。”A此時的表態較之前更加真誠,說了很多。與此同時,我一直觀察著在座所有學生的表情和反應,他們已經不再是最初的眼神犀利,而是放松和接納。

A表態完畢我問:“大家對A的陳述和道歉能接受嗎?”學生們紛紛點頭,表示能接受。我讓A坐下,沖突處理過程到此基本結束。

(三)總結發言,正向引領

“戰火”雖得以平息,但在以后的群體生活中,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發生,從心理工作的角度,我需要給學生們一些必要的引領。此時已臨近下課,我主要表述了以下四個方面內容。

第一,每個人都有不足,彼此之間要給予理解和接納,以及更多的包容。

第二,人與人之間存在個別差異,我們要允許和看見差異的存在,不以個人標準衡量他人。

第三,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會傷害到身邊的人,放過別人也是放過自己。

第四,融洽溫馨的班級氛圍能讓每個人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進而有好的學習狀態,充滿紛爭的班級環境對任何人都不利。

我說,所以為了自己,從這節課開始停止紛爭,停止議論,用積極有效的溝通化解沖突,共同營造友善和諧的班級氛圍。大家紛紛表示可以做到。(四)單獨對話當事人,強化態度

課下我把A單獨叫到辦公室,告訴她同學們的態度之所以從強烈轉為柔軟,從攻擊轉為接納,不是因為老師的引導,而是因為她最后那段真誠的表達。在接下來的班級管理中,她應該根據同學們的意見試著改變自己,一定可以獲得同學們的認可和接納。我同時安慰A,雖然今天的經歷并不舒服,但結果很好,過程也很深刻,這是一段有價值的經歷,因為它可以幫助一個人獲得成長。03反思與啟發(一)重視班級沖突,妥善處理

本次班級沖突是涉及群體利益的非個人性沖突,沖突一方是占據道德優勢的同伴群體,匯聚了更大的正義能量和更強烈的情緒力量,而另一方是勢單力薄的個人。這種情況下,已經不能簡單粗暴地以對錯為標準去衡量和評判,而應努力做到在不觸碰利益的基礎上引導雙方釋放情緒、有效溝通、達成和解。如果采取情緒壓制、批評教育的方式,勢必會深化雙方沖突。根據科賽的功能沖突理論,敵對情緒是一種在體內積蓄的能量,如果不及時釋放出來,就會不斷積累、膨脹,受到壓抑的能量對個體和群體會形成潛在的毀滅性的威脅,這是人際沖突的最深層原因。(二)善用“心育”技巧,以情化人

本次班級內部沖突之所以取得較滿意的處理結果,以下三種心育技巧的恰當使用功不可沒。首先,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給沖突雙方充分的陳述時間,允許表達,允許發泄,在互相表達和傾聽的過程中增進彼此認識和理解,這是達成和解的基礎。我指導A在傾聽過程中只回應對方,不解釋自己,并給予最終闡述觀點的機會。這對關系由激烈變得和緩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因為這樣的互動使得情感在雙方之間逐漸流動起來。

其次,非言語信息的有效使用很重要。在該事件中,A勢單力薄,面對同學們此起彼伏的輪番“轟炸”,出于人性的本能,勢必會產生自我保護欲望,這也是A一開始每句道歉后都跟著一個“但是”的原因。面對愈演愈烈的事態,我站在A身后,用雙手搭在她肩膀上,給了她理解和支持的力量。也是從這時開始,A接受我的建議,不再急于解釋自己,由此同學們的怒氣逐漸削減,言辭也變得柔軟。心理工作往往就是這樣,一旦得到理解、認同,堅守的心理防線才會被突破,開始變得柔和,不再據理力爭。所以,在不允許語言表達的情況下,非言語信息(如表情、手勢等)的合理使用同樣可以傳遞信息,表達情感。

最后,真誠的態度更重要。根據人際溝通的55387定律,態度決定了溝通效果的55%,語氣決定了38%,而內容僅決定了溝通效果的7%。必須承認,最終感化同學們態度由敵視變得接納的是A真誠的態度。從一開始放棄解釋,到最后站在同學們的角度表達理解和悔過,這個過程中情感得以交融,一股暖流逐漸涌動。

(三)建立“安全閥”機制,發揮沖突正向功能

根據功能沖突理論,沖突不僅具有瓦解社會系統的負向功能,在“安全閥”機制的作用下,還具有維系社會系統存在的正向功能。如增進沖突主體的自我認知和相互了解,加深友誼;倒逼問題解決,沖突解決能力提升;促進個體個性化和社會化。“安全閥”機制是以情感疏導為主的調解方法,是釋放負面情緒的窗口,沖突雙方用合理的方式宣泄和表達長期積蓄的憤怒、不滿等消極情緒,從而促進沖突有效解決,重新建立人際平衡。在“安全閥”機制作用下,沖突雙方的情緒管理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技能和社會化進程都得到發展。04結語沖突在人際交往中不可避免,班級沖突處理是德育工作中繞不開的重要課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