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生物試卷(卷ⅰ)_第1頁
2024年高考生物試卷(卷ⅰ)_第2頁
2024年高考生物試卷(卷ⅰ)_第3頁
2024年高考生物試卷(卷ⅰ)_第4頁
2024年高考生物試卷(卷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生物試卷(全國卷I)

一、選擇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15分)

1.(3分)如圖表示一段離體神經纖維的S點受到刺激而興奮時,局部電流和神

經興奮得傳導方向(彎箭頭表示膜內、外局部電流的流淌方向,直箭頭表示興奮

2.(3分)某種病菌感染人體并侵入細胞內后,機體可以對該靶細胞產生免疫反

應,其中有()

A.效應B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胞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細胞介素殲

B.效應B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胞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抗體殲滅

C.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胞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殲滅

D.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胞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抗體殲滅

3.(3分)下列有關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的敘述,錯誤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種群增曲線最終呈S型

B.達到K值時種群增長率為零

C.種群增長受自身密度的影響

D.種群的增長速度逐步降低

4.(3分)通過發酵罐發醉可大規模生產谷氨酸,生產中常用的菌種是好氧的谷

氨酸棒狀桿菌.下面有關谷氨酸發酵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溶氧足夠時,發酵液中有乳酸的積累

B.發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變更不影響谷氨酸的產量

C.菌體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產量的提高

D.發酵液PH值呈堿性時,有利于谷氨酸棒狀桿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5.(3分)如圖表示用3H-亮氨酸標記細胞內的分泌空白,追蹤不同時間具有

放射性的分泌蛋臼顆粒在細胞內的分布狀況和運輸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

卻100

,的心仃核刖體的內峽必衣

%80L島爾林體

60附好仙核吟體的印

型泡登QItM

40

?20。

10204060X0l(X)"-10204060X010()

A.水蹤時間/minB—譏蹤時間/min

00《附著石枝神體的內質網&00上病爾他體

80XO

筵、、附,“I.轉踞體的內席網

60卜這仝多科褐小池60廣(位卜泡

4040如

20。

'__過

1020*4060K0100*

凱蘇時皿minD.—

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滿分0分)

6.回答下列I、II小題

I、玉米和小麥在相宜條件下光照一段時間后,將葉橫切片用碘液染色,在顯微

鏡下視察這兩種植物的維管束鞘細胞和葉肉細胞,結果發覺玉米葉片的維管束鞘

細胞被染色,小麥葉片的—被染成—,被染色的緣由是—.由此可知,玉

米屬于—植物,小麥屬于—植物.

當用碘液對某一植物照光后的葉橫切片染色時,卻發覺被染色的葉片同時出現上

述玉米和小麥葉片的染色結果.據這個試驗現象可推知:從光合作用角度來說,

該植物具有—植物的特點,其光合作用固定C0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一種,

即—

n、為了確定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托插枝條生根的相宜濃度,某同學用兩種濃度的

生長素類似物分別處理桿插枝條作為兩個試驗組,用蒸慵水處理作為比照組進行

試驗,結果發覺三組桿插枝條生根無差異.回答下列問題:

(1)參考該同學的試驗,在下一步試驗中你應當如何改進,才能達到本試驗的

目的?請說明理論依據.

(2)在進行桿插枝條生根試驗時,一般須要剪去桿插枝條上的一部分葉片.其

制藥目的是為了削減—,同時還應使托插環境保持較高的—,避開打插枝條

干枯.

7.回答下列工、口小題

I、雄果蠅的X染色體來自親本中的—蠅,并將其傳給下一代中的—蠅.雄

果蠅的白眼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染色體上沒有該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

臼眼這特性狀表現伴性遺傳.

n、已知果蠅剛毛和截毛這對相對性狀由X和Y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限制,剛

毛基因(B)對截毛基因牛(b)為顯性.現有基因型分別為XBXB、XBY\妙Xb和

XbYb的四種果蠅.

(1)依據須要從上述四種果蠅中選擇親本,通過兩代雜交,使最終獲得的后代

果蠅中,雄性全部表現為截毛,雌性全部表現為剛毛,則第一代雜交親本中,雄

性的基因型是—,雌性的基因型是—:其次代雜交親本中,雄性的基因型

是—,雌性的基因型是—,最終獲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蠅的基因型是—,

剛毛雌果蠅的基因型是—

(2)依據須要從上述四種果蠅中選擇親本,通過兩代雜交,使最終獲得的后代

果蠅中雌性全部表現為截毛,雄性全部表現為剛毛,應如何進行試驗?(用雜交

試驗的遺傳圖解表示即可)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生物試卷(全國卷I)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15分)

1.(3分)(2024?全國卷I)如圖表示一段離體神經纖維的S點受到刺激而興奮

時,局部電流和神經興奮得傳導方向(彎箭頭表示膜內、外局部電流的流淌方向,

直箭頭表示興奮傳導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分析】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

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變更,對鈉離子的通透

性增大,因此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興奮部位和非興奮部位形成電位差,產

生局部電流,興奮就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下去.

【解答】解:A、膜外電流方向應當由未興奮部位流向興奮部位,且興奮傳導的

方向與膜內電流的方向一樣,A錯誤;

B、膜內電流方向應當由興奮部位流向未興奮部位,B錯誤;

C、膜內電流方向應當由興奮部位流向未興奮部位,膜外電流方向應當由未興奮

部位流向興奮部位,興奮傳導的方向與膜內電流的方向一樣,C正確.

D、興奮傳導的方向與膜內電流的方向一樣,D錯誤.

故選:C.

2.(3分)(2024?全國卷I)某種病菌感染人體并侵入細胞內后,機體可以對該

靶細胞產生免疫反應,其中有()

A.效應B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胞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細胞介素殲

B.效應B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胞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抗體殲滅

C.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胞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索殲滅

D.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胞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抗體殲滅

【分析】體液免疫過程為:(1)感應階段:除少數抗原可以干脆刺激B細胞外,

大多數抗原被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并暴露出其抗原確定簇;吞噬細胞將抗原呈

遞給T細胞,再由T細胞呈遞給B細胞;(2)反應階段: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

起先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3)效應階段:漿細胞

分泌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發揮免疫效應.

細胞免疫過程為:(1)感應階段: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確

定簇,然后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2)反應階段:T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

分化形成記憶細胞利效應T細胞,同時T細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加免疫

功能.(3)效應階段:效應T細胞發揮效應,激活靶細胞內的溶醐體酷使靶細胞

裂解.

【解答】解:病菌感染人體并侵入細胞內,只能依靠細胞免疫,效應T細胞接觸

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病菌進入體液中從而被抗體殲滅.說明體液免疫和細

胞免疫共同對該病菌產生免疫反應.

AB、效應B細胞只能合成并分泌抗體,不能識別抗原,故AB錯誤;

CD、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讀病菌抗原釋放出來,并

被抗體而不是外毒素殲滅,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3.(3分)(2024?全國卷I)下列有關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的敘述,錯誤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種群增曲線最終呈S型

B.達到K值時種群增長率為零

C.種群增長受自身密度的影響

D.種群的增長速度逐步降低

【分析】在志向條件下,種群數量呈"'型增長,而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由于環

境阻力的存在,種群增長曲線最終呈"S〃型."S〃型曲線增長速率:起先時,種群

的增長速率為0;種群數量在a?K之間時,種群的增長速率不斷增大;種群數

2

量為其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種群數量在旦?K之間時,受到環境阻力的影響,

22

種群的增長速率在減小;種群數量為K時,種群的增長速率為0,種群數量到達

最大值(K值).

【解答】解:A、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由于環境阻力,生物的種群增長曲線最終

呈"S〃型,A正確;

B、當達到環境所能容納的最大值,即K值時,誕生率與死亡率相等,種群的增

長率為零,B正確;

C、當利?群自身密度過大時,種內斗爭加劇,影響種群的增長,C止確;

D、在種群的"S〃型曲線中,種群的增長速率是先增大后降低,D錯誤.

故選:D.

4.(3分)(2024?全國卷I)通過發酵罐發酵可大規模生產谷氨酸,生產中常用

的菌種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狀桿菌.下面有關谷氨酸發酵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溶氧足夠時,發酵液中有乳酸的積累

B.發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變更不影響谷氨酸的產量

C.菌體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產量的提高

D.發酵液PH值呈堿性時,有利于谷氨酸棒狀桿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分析】發酵是利用微生物,在相宜的條件下,將原料經過特定的代謝途徑轉化

為人類所須要的產物的過程.發酵過程:菌種選育與菌種的擴大培育少培育基的

配制好滅菌和接種3發酵條件的限制3分別和提純.

【解答】解:A、谷氨酸棒狀桿菌是好氧型細菌,在氧氣足夠時,不會有乳酸的

積累,A錯誤;

B、谷氨酸發酵過程中碳源與氮源之比影響谷氨酸的產量,當培育基中碳源與氮

源之比為4:1時,菌體大量繁殖而產生的谷氨酸少,而當培育基中碳源與氮源

之比為3:1時,菌體繁殖受到抑制,谷氨酸的合成量增加,B錯誤;

C、谷氨酸發酵過程中,當谷氨酸合成量過多時,就會抑制谷氨酸脫氫酹的活性,

從而使谷氨酸的合成過程中斷,因此須要剛好的排出谷氨酸,才可以解除此抑制

作用,C正確;

D、谷氨酸發酵過程中,當發酵液的pH為酸性時,谷氨酸棒狀桿菌會產生乙酰

谷氨酰胺,D錯誤.

故選:C.

5.(3分)(2024?全國卷I)如圖表示用3H-亮氨酸標記細胞內的分泌蛋白,

追蹤不同時間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顆粒在細胞內的分布狀況和運輸過程.其中

正確的是()

0000

叁的仃仃核州體的內次網

8080

£60跖爾加包絲?2、泡60

4040

蓑2020

10204060X0100"10204060X0100

A.出這時間/minBift蹤時間/min

00

00-附若有核糖體的內質網卜宓爾他體

80&.80

齷\附看的,粒豺f體的內比網

60

60卜這仝多科禍小池£急小泡

4040

20一……20。

-

10204060K0100A1020^40WX0100

譏標時同/min—ift蹤時同/min

【分析】分泌蛋白合成與分泌過程:核糖體合成蛋白質玲內質網進行粗加工與內

質網"出芽”形成囊泡3高久基體進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f高爾基體“出芽〃

形成囊泡少細胞膜.

【解答】解:含3H-亮氨酸的分泌蛋白,首先由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

之后進入內質網中進行加工,而后由高爾基體包裝形成分泌小泡.因此放射性起

先在附有核糖體的內質網中較高,隨后放射性在高爾基體中漸漸積累,最終,分

泌小泡的放射性漸漸上升.

故選:C.

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滿分。分)

6.(2024?全國卷I)回答下列I、II小題

I、玉米和小麥在相宜條件卜.光照一段時間后,將葉橫切片用碘液染色,在顯微

鏡卜視察這兩種植物的維管束鞘細胞和葉肉細胞,結果發覺玉米葉片的維管束鞘

細胞被染色,小麥葉片的葉肉細胞被染成藍色,被染色的緣由是光合

作用枳累的淀粉與碘液發牛.反應.由此可知I,玉米屬于C4植物,小麥屬于

C3植物.

當用碘液對某一植物照光后的葉橫切片染色時,卻發覺被染色的葉片同時出現上

述玉米和小麥葉片的染色結果.據這個試驗現象可推知:從光合作用角度來說,

該植物具有C3和C4植物的特點,其光合作用固定C0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

。種,即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

n、為了確定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托插枝條生根的相宜濃度,某同學用兩種濃度的

生長素類似物分別處理桿插枝條作為兩個試驗組,用蒸儲水處理作為比照組進行

試驗,結果發覺三組打插枝條生根無差異.回答下列問題:

(1)參考該同學的試驗,在下一步試驗中你應當如何改進,才能達到本試驗的

目的?在該同學運用的兩種濃度牛.長素?類似物的基礎上,分別在低于低濃度和

高于高濃度的范圍的增加一系列的濃度梯度以及在兩濃度之間設置一組濃度梯

度進行試驗:取消蒸儲水的比照組.請說明理論依據.緣由是生長素在肯定

的濃度范圍可以促進桿插生根,濃度過高或過低都不能起到促進作用.

(2)在進行桿插枝條生根試驗時,一般須要剪去桿插枝條上的一部分葉片.其

制藥目的是為了削減桿插枝條的蒸騰作用,同時還應使桿插環境保持較高的

濕度,避開桿插枝條干枯.

【分析】I采納淀粉的定性鑒定試驗探究光合作用淀粉的出現部位.玉米為C4

植物,淀粉只在維管束鞘細胞內積累;而小麥為C3植物,淀粉只在葉肉細胞內

積累,而碘遇淀粉變藍.口、(1)生長素在肯定的濃度范圍可以促進桿插生根,

濃度過高或過低都不能起到促進作用.

(2)主要考查學生獲得信息的實力和綜合運用實力.找出關鍵詞“干枯〃,聯想

到水分代謝就能迎刃而解.

由此作答.

【解答】解:I、(1)玉米和小麥分別屬于C4和C3植物,兩類植物的主要區分

有:C4植物維管束鞘細胞中含有沒有基粒的葉綠體、葉肉細胞中含有完整葉綠體;

而C3植物僅葉肉細胞中含有完整葉綠體;C4植物的葉片中,圍圍著維管束的是

呈〃花環型〃的兩圈細胞(維管束細胞和葉肉細胞);C4植物C02經兩次固定:

C02gle4、CO2+C512c3,而C3植物僅發生一次,即CO2+C592c3;“葉肉細胞和

維管束鞘細胞都被碘液染色的植物〃既不是典型的C3植物,也不是典型的C4植物,

可是它們又同時具有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的特點,它應當叫做"C3-C4中間

型植物〃.

口、(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的試驗改進及分析.某同學用兩種濃度的生長索類似

物與蒸儲水對插枝條生根無差異,則該同學用的生長素濃度相當于圖1的①a、b

兩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②a旁邊兩點(低濃度)對應的生長索濃度;③b旁邊

兩點(高濃度)對應的生長索濃度.現在不清晰該同學屬于哪一種狀況,為確定

生長索類似物促進桿插枝條生根的相宜濃度,須要兩濃度之間設置一組濃度梯

度,高于高濃度的范圍設置一組濃度梯度,低于低濃度的范圍設置一組濃度梯度,

從而找到促進枝條生根的相宜濃度.

H

_

圖1生長素濃度與桿插枝條生根的關系圖

(2)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

中去的一個過程,可見葉片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

故答案為:

I、葉肉細胞藍色光合作用積累的淀粉與碘液發生反應C4C3C3和

C42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

n、((1)在該同學運用的兩種濃度生長素類似物的基礎上,分別在低于低濃度

和高于高濃度的范圍的增加一系列的濃度梯度以及在兩濃度之間設置一組濃度

梯度進行試驗;取消蒸播水的比照組.緣由是生長素在肯定的

濃度范圍可以促進桿插生根,濃度過高或過低都不能起到促進作用

(2)桿插枝條的蒸騰作用濕度

7.(2024?全國卷I)回答下列I、II小題

I、雄果蠅的X染色體來自親本中的雌蠅,并將其傳給下一代中的雌

蠅.雄果蠅的臼眼基因位因X染色體上,Y染色味上沒有該基因的等位基

因,所以白眼這特性狀表現伴性遺傳.

n、已知果蠅剛毛和截毛這對相對性狀由X和Y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限制,剛

毛基因(B)對截毛基因牛(b)為顯性.現有基因型分別為XBXB、XBY\XbXb和

XbYb的四種果蠅.

(1)依據須要從上述四種果蠅中選擇親木,通過兩代雜交,使最終獲得的后代

果蠅中,雄性全部表現為截毛,雌性全部表現為剛毛,則第一代雜交親本中,雄

性的基因型是XbYb,雌性的基因型是XBXB;其次代雜交親本中,雄性的

基因型是XBYb,雌性的基因型是XbXb,最終獲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蠅

的基因型是XbYb,剛毛雌果蠅的基因型是XBXb

(2)依據須要從上述四種果蠅中選擇親本,通過兩代雜交,使最終獲得的后代

果蠅中雌性全部表現為截毛,雄性全部表現為剛毛,應如何進行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