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語文第一單元《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課件_第1頁
八上語文第一單元《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課件_第2頁
八上語文第一單元《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課件_第3頁
八上語文第一單元《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課件_第4頁
八上語文第一單元《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課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01新課導入內容總覽02整體感知03深入探究04課堂小結05拓展延伸06布置作業(yè)新課導入新課導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捍衛(wèi)和平。每年的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我國政府堅持這樣做的初衷是什么呢?公祭,指政府或公共團體為向英靈、逝者表示致敬、緬懷、哀悼所舉行的祭奠。整體感知整體感知——學習目標1.了解新聞評論的文體特征,學習寫作新聞評論。2.把握本文的語言特點。3.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增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情懷。“鐘聲”是“中國之聲”的簡稱,暗中蘊含有“警世鐘聲”的寓意。它是人民日報國際評論,以“鐘聲”為筆名的國際評論自2008年11月推出后產生了較大影響。這是人民日報國際部繼“國紀平”之后創(chuàng)立的又一新的署名評論,以正面闡述中國對一些國際問題和涉華問題的立場與主張為重點,在風格上以快速反應、尖銳鮮明見長,與“國紀平”的重大題材、深入評析形成互補。整體感知——作者簡介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南京并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頁。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以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決議的通過,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到國家層面。國家公祭日的設立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zhàn)爭、捍衛(wèi)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fā)生80周年,也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人民日報》發(fā)表此文,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中的無辜死難者,并警示世人銘記歷史,勿忘傷痛,共同捍衛(wèi)世界和平!整體感知——背景鏈接整體感知——背景鏈接整體感知——背景鏈接國家公祭鼎是為了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化學武器死難者、細菌戰(zhàn)死難者、勞工死難者、慰安婦死難者、三光作戰(zhàn)死難者、無差別轟炸死難者,于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設立。由旅日華僑捐鑄南京和平大鐘委員會捐資,南京金陵古藝術青銅研究所設計、鑄造。

鐘體外形為仿明式青銅古鐘,呈深古銅色,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獨特的泥范工藝浮雕,完全由民間藝人手工鑄就。

鐘體高3米,鐘紐蒲牢0.66米,采用醒獅造型。下擺口徑為1.937米,鐘體總重量為6.6噸。

鐘名由啟功先生親筆題寫。

整體感知——背景鏈接

新聞評論,是媒體編輯部或作者對最新發(fā)生的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和有普遍意義的緊迫問題,運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就事論理,就實論虛,有著鮮明針對性和引導性的一種新聞文體,是現代新聞傳播工具經常采用的社論、評論、評論員文章、短評、編者按、專欄評論和述評等的總稱,屬于論說文的范疇。簡而言之,新聞評論是就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和社會現象發(fā)表意見以指導實踐的一種文體。它以傳播意見性信息為主要目的和手段,主要特征為:①導向正確;②就事論理;③新聞性強;④有的放矢;⑤科學合理;⑥便于傳播。新聞性是新聞評論區(qū)別于一般議論文或理論文章的重要特征整體感知——文體知識新聞評論與消息、新聞特寫、通訊的區(qū)別:消息新聞特寫通訊新聞評論時效性主要內容篇幅表達方式強一般較弱(有日益變強的趨勢)較強報道新聞事件整體突出呈現新聞事件的某一場景詳細記述新聞故事,具體表現特定人物對新聞事件、社會現象、重要問題等發(fā)表評論一般比較短比較靈活較長一般比較短以記敘為主以記敘、描寫為主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以記敘、議論為主整體感知——文體知識

請同學們結合我們之前學習的《消息二則》《“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zhàn)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這幾篇文章,思考一下:新聞評論與消息、特寫、通訊相比有何不同?新聞評論在主要內容、篇幅、時效性、表達方式等方面有什么特點?篇目《消息二則》《“飛天”凌空》《一著驚海天》《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體裁消息特寫通訊新聞評論主要內容篇幅時效性表達方式整體感知——文體知識篇目《消息二則》《“飛天”凌空》《一著驚海天》《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體裁消息特寫通訊新聞評論主要內容篇幅時效性表達方式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報道新聞事件整體突出新聞事件的某一片段、場景對新聞事件發(fā)表評論詳細記敘新聞事件的全過程靈活較長靈活較短強一般較弱較強記敘議論為主記敘、描寫整體感知——文體知識寶鼎()國殤()初衷()殺戮()

篡改()囈語()遁形()矢志()銘記()緬懷()彰顯()磅礴()慘絕人寰()振聾發(fā)聵()dǐnɡshānɡzhōnɡhuánlùcuànkuìyìdùnshǐmínɡm(xù)iǎnzhānɡpánɡbó整體感知——重點字詞國殤:為國犧牲的人。這里泛指死難的軍民。緬懷:懷念;追想(以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殺戮:殺害(多指大量地)。悼念:懷念死者,表示哀痛。篡改:用作偽的手段改動或曲解(經典、理論、政策等)。抵賴:用謊言和狡辯否認所犯的過失或罪行。

彰顯:鮮明地顯示。慘絕人寰:形容悲慘到了極點,世上少有。絕:到了盡頭。人寰:世界,人世。振聾發(fā)聵:響聲很大,使聾人都能聽見。喻指言論、文章有使人醒悟、啟發(fā)愚蒙的作用。整體感知——重點字詞這篇文章開篇用概括性的語言簡述第四次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的基本情況,闡明了國家公祭的必要性和意義,同時也表達了中國捍衛(wèi)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1、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并在課本上及時做好旁批和圈點。體會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風格,并概括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整體感知——初讀課文2、通讀全文,這篇新聞評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請找出原文并進行簡要概括。

中國人民永遠牢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與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共同維護和平。

我們要牢記歷史,維護和平。整體感知——初讀課文3、標題《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告訴我們哪些信息?有什么特點?①點明了這則新聞評論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目的。

②標題簡明、醒目,能夠引起讀者的關注。整體感知——初讀課文聽課文朗讀,劃分文章層次,概括每部分大意。第一部分(①)簡要概括舉行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儀式的基本情況。第二部分(②-④)詳細介紹當前舉行國家公祭的背景和意義。第三部分(⑤-⑥)介紹南京從“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的命運轉變,傳達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信念。整體感知——初讀課文深入探究深入探究1、“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這幾句話出自《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鼎銘文》。請簡單說一說這幾句話的意思,然后思考,文章以這幾句話開頭,有什么深意?這幾句話的意思是,國家設立公祭日,又通過立法的形式表明我們的民族意志,鑄成這口寶鼎,祭奠那些死難的英靈。用這幾句話開頭,不僅引出本文的論述,更顯得大氣磅礴,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2、“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隨后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中國同胞慘遭殺戮。”這一句屬于哪種記敘順序?有什么作用?插敘。補充說明報道的歷史背景。深入探究3、第②、③段著重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有什么作用?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用第②段正義之士四個不同的紀念活動與第③段右翼分子美化侵略戰(zhàn)爭、扭曲歷史的兩個反面事例做對比,揭露了日本右翼分子辱沒真相和良知的滑稽、丑陋嘴臉。深入探究

4、理解句意但人們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的態(tài)度仍然頑固。在連鎖酒店大肆擺放美化侵略戰(zhàn)爭的書籍,大規(guī)模篡改歷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國民追尋事實真相;在美國舊金山市議會2017年9月一致通過設立“慰安婦日”的議案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長卻表示,要解除大阪市與舊金山市的姐妹城市關系……內容上舉例說明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妄圖辱沒真相的表現,從而指出設立公祭日的必要性;結構上和上文形成鮮明的對比。深入探究5、讀第⑥自然段,說說這一自然段介紹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內容:介紹了南京命運的變遷,以及中國具有捍衛(wèi)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和磅礴的力量。作用:表達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意義以及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深化中心,升華主題,也使文章的結構更加完整。深入探究6、試分析本文最后一句話的作用。本句起到了畫龍點睛、升華主旨的作用,強調了中國捍衛(wèi)世界和平的決心。深入探究請同學朗讀消息的最后內容,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這些文段抒發(fā)了為祖國強盛而倍感欣慰、自豪之情。回顧歷史,我們既要了解祖國的文明和曾經的富強,也要記住祖國深重的災難和民族的奇恥大辱,明白以后的路該怎么走。深入探究——體悟情感作者是怎樣證明自己的觀點的?閱讀全文,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其思路。引述新聞事件:國家公祭日點出觀點:牢記歷史,維護和平牢記歷史“牢記歷史”與“維護和平”的關系歷史不可能被忘卻引述報道、權威人士言論歷史不應該被扭曲中國將力促世界和平呈現觀點闡述觀點強化觀點深入探究——論證思路分析評論中運用事實論證和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1.讀課文第2、3段,說說下面的句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南京大屠殺發(fā)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紀念死難者。但人們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的態(tài)度仍然頑固。承上啟下。引出新聞事實,支撐觀點。深入探究——論證方法2.文中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新聞事實來支撐觀點,試著找出來。正面事實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通過有關“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動議美國圣迭戈市的圖書館為民眾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在加利福尼亞州,人們紀念羅伯特·威爾遜(東京審判時,南京大屠殺的第一位證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學老師組成的研究會建議將“南京大屠殺”等詞語列入教科書日內瓦裁軍會議取消日本和平演講的資格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狠批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態(tài)度,要求其正視歷史深入探究——論證方法正面事實反面事實《紐約時報》的報道國際和平城市協會授予南京“國際和平城市”的稱號,執(zhí)行會長弗雷德·阿門特發(fā)表言論日本右翼分子在連鎖酒店大肆擺放美化侵略戰(zhàn)爭的書籍,大規(guī)模篡改歷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國民追尋事實真相舊金山市通過設立“慰安婦日”的議案后,大阪市市長表示要解除大阪市與舊金山市的姐妹城市關系深入探究——論證方法深入探究——語言賞析“《別讓南京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這是美國《波士頓環(huán)球郵報》近日發(fā)表的有關南京大屠殺長篇文章的標題。”這句話改為“美國《波士頓環(huán)球郵報》近日發(fā)表了一篇題為《別讓南京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的長篇文章”可以不可以?為什么?不能修改。課文原文把標題提前,具有強調作用,能夠喚起讀者有關南京大屠殺的相關記憶。課堂小結課堂小結

本文報道了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再次以隆重的公祭儀式悼念死難同胞的事件,主要講述了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紀念死難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對歷史的否認,態(tài)度鮮明地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態(tài)度,表明了中國人民將銘記歷史,捍衛(wèi)世界和平。1.思想深刻,說理性強。文章圍繞第四次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展開,闡明了國家公祭的意義和必要性,既有全世界正義之士的紀念,又有日本右翼勢力的癡心妄想,擺事實,講道理,站在維護世界和平的高度闡明觀點,認識有高度,思想針對性強。2.事實清楚,準確性強。這篇新聞評論中作者大量運用事實,特別是美國、加拿大以及日本等國的相關事實來闡明自己的認識,印證觀點,并且引用原材料,大大增強了評論的真實性和說服力,使文章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課堂小結——寫作特色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闡述現狀銘記歷史捍衛(wèi)和平正義力量——反擊右翼勢力正義之士——紀念死難者日本右翼——否認歷史表達信念南京現狀:和平之城捍衛(wèi)和平:中國有能力課堂小結——板書設計

同學們,我們不渴望復仇,卻永遠不能遺忘過去,設立國家公祭日就是要在我們心中豎起一面歷史的回音壁,構筑民族的記憶,捍衛(wèi)和平,不讓歷史再重蹈覆轍。

身為學生的我們,要立志成才,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勿忘國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課堂小結——總結全文拓展延伸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更是最好的見證者。閱讀本文后,你有怎樣的體會?

銘記歷史,才能繼往開來。遺忘歷史的民族不可能有凝聚力,也不可能真正從災難中吸取教訓,并開啟嶄新的時代。在黑暗的南京大屠殺中,我們有30萬同胞慘遭殺戮,只有銘記這樣血的歷史和教訓,我們才能有志氣不讓歷史重演。拓展延伸

和平才是人間正道。今天的繁榮不代表永久繁榮,今天的和平更不代表永久和平。面對日本右翼勢力丑態(tài)百出的表演,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站在國家的高度,從災難中吸取教訓,積淀民族記憶,團結全世界維護和平的正義之士,共同維護世界和平。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殺戮(lǜ)緬懷(miǎn)初衷(zhōng)氣勢磅礴(páng)B.抵賴(dǐ)悼念(dào)篡改(cuàn)振聾發(fā)聵(kuì)C.囈語(yì)捍衛(wèi)(hàn)寶鼎(dǐng)慘絕人寰(yuán)D.遁形(dùn)矢志(shǐ)國殤(shāng)丑態(tài)百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