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34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備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課精講與拓展課件(八九年級)_第1頁
八下第34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備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課精講與拓展課件(八九年級)_第2頁
八下第34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備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課精講與拓展課件(八九年級)_第3頁
八下第34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備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課精講與拓展課件(八九年級)_第4頁
八下第34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備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課精講與拓展課件(八九年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第8課

經濟體制改革第9課

對外開放第10課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11課

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實行改革開放,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世紀末,我國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現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決定性成就。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978年2017年1980年1984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8951997年1992年2002年2012年1987年胡錦濤科學發展觀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982年設立深圳等4個經濟特區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鄧小平理論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包干到戶改革開放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江澤民“三個代表”全球視野世貿組織成立1993年1995年2020年英國脫歐1985年蘇聯解體歐盟成立戈爾巴喬夫改革開始1991年撥亂反正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1981年,《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時間地點:內容1978年底,北京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第7課偉大的歷史轉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劉少奇案平反完成:典型:背景: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使人們認識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核心素養?時空觀念】中國共產黨工作重心的變化1921年1978年12月1927年9月從城市轉向農村1949年從農村轉向城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1966~1976年以階級斗爭為綱中共一大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西柏坡會議“文化大革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啟示: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應該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從國情出發,實事求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改善民生。城市中共十四大:中心環節:內容增強企業活力1992年,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包產到戶按勞分配為主開始:方式:開始: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第8課經濟體制改革農村公有制為主的多種所有制分配:所有制:時間:1984年開始國企改革:政企分開,經營責任制太平天國運動1978年辛亥革命八年抗戰18951953~1956年1950~1952年1958年1947年解放區土地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十年內戰民生主義減租減息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天朝田畝制度》打土豪分田地人民公社化運動【核心素養?時空觀念】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土地政策農民階級平均分配土地孫中山平均地權沒有實現耕者有其田農民土地所有制加入合作社建立人民公社包產到戶獲得使用權土地私有制土地公有制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易錯提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仍是土地公有制,農民只獲得使用權。

計劃和市場只是發展經濟的手段,不是區別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標準。社會主義國家可以有市場,比如蘇俄新經濟政策;資本主義國家也可以有計劃,比如美國羅斯福新政。全方位:1992年開放內地1985年設立長三角、珠三角、閩南三角沿海經濟開放區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1984年大連、上海等14個沿海城市。第9課對外開放過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入世:開放格局:開始(點):1980年設立深圳(窗口)、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擴大(線):深入(深入):拓展:1988年海南島經濟特區,1990年上海浦東開發區【核心素養?時空觀念】中國近現代對外開放的比較近代中國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新時期對外開放示意圖近代中國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特點:被迫開放、主權受損、不平等、便利列強侵略特點:主動開放、獨立自主、平等互利【認識啟示】閉關鎖國導致封閉落后,被動挨打;對外開放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易錯提示】1935年,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1945年,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不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歸納總結】中國共產黨探索的革命和建設道路革命道路建設道路共同點開辟者起點具體內容毛澤東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鄧小平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立足國情,實事求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1997年中共十五大:鄧小平理論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社會主義的本質初級階段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第10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鄧小平理論)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特色理論1987年中共十三大:1992年南方談話: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鄧小平地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胡錦濤科學發展觀2002年中共十六大: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012年中共十八大:2017年中共十九大:第11課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內容:內涵:途徑:實質:步驟:行動指南:發展理念:物質基礎:提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人民的夢“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2012年,習近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綜合國力持續增強(經濟建設成就)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復習提綱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①背景: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使人們認識到__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②時間地點:__年,北京。③內容:思想上,確定了____、____的指導方針;政治上,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____上來,實行____的偉大決策;組織上,形成了以___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④意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____,開啟了____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撥亂反正:①典型:劉少奇案平反;②完成:1981年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對內改革:1.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①經濟體制改革先從__開始。②開始:1978年,安徽_____農民實行____;②發展:1983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本在全國農村實行。2.城市經濟體制改革:①中心環節:增強____。②主要內容:___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政企分開,經營責任制;____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2年,_____明確提出要建立__________。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復習提綱

對外開放:①開始:1980年,開放深圳、__、汕頭、__4個經濟特區。__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②擴大:1984年14個____→1985年沿海經濟開放區→1988年___經濟特區→1990年____開發區→1992年內地。③對外開放格局:____—______—沿海經濟開放區—__。④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①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_____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____。②中共十六大:江澤民“____”重要思想。③中共十八大:2012年,胡錦濤_____。④中共十九大:2017,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國夢:①提出:2012年習近平;②內容:實現中華民族____;③內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④途徑: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⑤實質:____;⑥步驟:“_____”奮斗目標;⑦執政方略和行動指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⑧新發展理念:__、協調、綠色、__、共享。價值引領: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應該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從國情出發,實事求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改善民生。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第12課

民族大團結第13課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第14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建設,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實現了民族大團結。

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夙愿。在“一國兩制”構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祖國,海峽兩岸關系不斷發展。在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國統一大業一定會實現。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1947年1949年20C80S初18951997年1992年1999年2020年1984年港版國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1965年蔣介石敗退臺灣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九二共識香港回歸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澳門回歸全球視野蘇聯解體1990年1991年1999年巴拿馬收回運河區主權1861~1865年德國分裂德國統一林肯維護了美國的統一(南北戰爭)1949年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民族大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意義:共同繁榮發展進行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采取優惠政策重視少數民族的文化與發展西部大開發(青藏鐵路建成通車)自治區: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地位:含義: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內蒙古(1947年)、新疆、廣西、寧夏、西藏有利于民族團結、祖國統一和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第12課戰略上:文化上:政治上:經濟上:【歸納總結】我國的主要政治制度我國的主要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一國兩制”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1949年《共同綱領》確定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鄧小平提出解決港澳臺問題,“一國”是前提鄧小平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第13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提出:地位: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港澳回歸祖國是“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的正確指導;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意義: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一國兩制”的構想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原因:時間:【歸納總結】港澳問題的來龍去脈香港1860年1842年葡萄牙通過《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強占澳門英國通過《北京條約》割占九龍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割占香港島1887年澳門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1553年,明朝中期1898年英國強租新界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澳門回歸祖國1999年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中葡澳門政權交接儀式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澳門特別行政區區徽第14課海峽兩岸的交往打破隔絕:達成共識:高層會晤:日益密切的交往:法律保障:對臺基本方針:1987年臺灣調整“三不政策”1992年,兩會達成“九二共識”。即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2005年胡連會、2015年習馬會2008年,兩岸實現“三通”。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臺灣問題實質:中國內政問題認識:實現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是任何勢力也無法阻擋的。230年1992年元朝1662年18951895年1885年1945年1949年1684年國民黨敗退臺灣清朝設臺灣府九二共識明末設澎湖巡檢司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設臺灣省日本割占臺灣孫權派衛溫到達夷洲第一次分離荷蘭侵占臺灣日本投降【核心素養?時空觀念】歷史上的臺灣第一次回歸第二次分離第二次回歸第三次分離【易錯提示】香港、澳門問題屬于主權問題;而臺灣問題屬于中國內政問題,不容他國干涉。【歸納總結】國共關系的變化第一次國共合作國共十年內戰第二次國共合作國共再次對抗1924年至1927年7月15日1927年8月1日至1937年1937年9月至1945年194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