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緒論研究背景對于教育懲戒權存在的合理與否,我國當下褒貶不一。由于缺乏明確的立法規定,我國的教育懲戒與體罰之間缺乏明確界限,存在著教師濫用懲戒的問題,近些年來由于社會輿論等多重原因,教師懲戒權甚至開始逐漸流失。為了能夠讓教育懲戒在教育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推動教育的和諧發展,我們應當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方面做出努力,提高師生的法律意識。同時也應當建立相應的法律監督體系及法律救濟機制,在保證教師合理行使懲戒權的同時,也要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不以學生的身心健康作為懲戒的代價李樞密.教師教育懲戒權的價值邊界與正向作用的發揮研究[J].教師,2022,(29):21-23.。因此本文以“論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李樞密.教師教育懲戒權的價值邊界與正向作用的發揮研究[J].教師,2022,(29):21-23.古今中外,無論是東方早期的“泥板書舍”,乃至我國《學記》明確肯定懲戒。抑或是西方古希臘的早期教育,教育懲戒都受到格外重視,尤其是古希臘斯巴達城邦,教育懲戒更是其最顯著的教育特色之一,后來的教會教育、騎士教育,都認為教育懲戒的存在是合理的左建英,左崇良.法治視野下教育懲戒的權責邊界與制度優化[J].現代教育科學,2022,(05):53-57.。捷克自然主義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其教育巨著《大教學論》中指出,要尊重兒童的自然天性,同時對于兒童的惡習要加以矯正;傳統教育的集大成者赫爾巴特更是指出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應居于主導地位,要嚴格要求兒童,使其形成良好習慣,進而促進其發展;美國教育家杜威同樣提出了“要尊重兒童,但不能放縱兒童”的觀點。縱觀古今,對于教育懲戒權存在的合理與否,世界上的主流觀點是持認可態度的,在懲戒權主體的劃分、行使懲戒的具體形式、懲戒權利的范圍等方面,各國雖有所不同,但廣受認同的是,不同主體的懲戒權應當具有不同的界限,不能混同模糊,糅作一團左建英,左崇良.法治視野下教育懲戒的權責邊界與制度優化[J].現代教育科學,2022,(05):53-57.英國:規范中小學教育懲戒權[J].中小學德育,2022,(08):79.研究意義明確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能夠有效防范權力的濫用,保障學生的權利不受侵犯。法律從不認可缺乏規范的行為,也絕不會授予無界限的權利。教育懲戒的目的不是懲,而是通過“懲”這一手段,糾正學生的不當行為,確保其行為不違規,發展方向不越軌。所以在實施懲戒時,我們要以實現學生更好的發展為初衷,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不能以傷害學生的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為代價。明確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能夠保證教育懲戒權在行使的過程中做到有法可依,并且堅持有法必依,如此一來既能夠避免教育懲戒權與其他權力之間的交叉混亂,確保各權力主體依法行使權力,實現教育懲戒的有序進行。同時也能夠對一些實踐中非常棘手的教育亂象加以制約,防止行政力量過多地干預學校和教師懲戒權的行使,以充分保證學校教育的教學自主權,確保懲戒能夠產生積極的教育影響倪翔天.教師教育懲戒權的多視角分析與探索[J].大視野,2022,(04):13-19.倪翔天.教師教育懲戒權的多視角分析與探索[J].大視野,2022,(04):13-19.明確教育懲戒權行使的具體要求和程序,不僅能有效遏制教師濫用懲戒權的不法行為,減少不當懲戒對學生合法權益以及身心健康造成的侵害,同時還可以降低教師的外在權威,緩解緊張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除此之外,對于教師依法行使懲戒權,卻承受外界的惡意和揣測,甚至遭受處罰的情況也能有效緩解,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積極性,使教師的合法權益和職業尊嚴不受侵犯,一定程度上也會提高公眾對于教師職業的認可度劉花果.論教師教育懲戒權的權力性及其法理基礎[J].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2,35(04):38-43.劉花果.論教師教育懲戒權的權力性及其法理基礎[J].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2,35(04):38-43.在中國教育面臨轉型的今天,如何實現教育懲戒的法治化,是時代給我們提出的挑戰明確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不僅對我國的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我國的法治建設同樣具有指導意義。研究內容本文通過對教育懲戒權在具體實施中所存在的弊病的分析,總結出明確懲戒權法律邊界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義,同時針對相關問題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應如何解決,提出一些可行建議。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明確教育懲戒權的內涵,并剖析其現存問題、第二部分以前文為依據,論述明確其法律界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第三部分則具體提出相關可行措施。首先,闡明教育懲戒權的內涵,對教育懲戒權的相關概念進行區分界定。接著對教育懲戒權現存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教育懲戒權是在學生表現出失當行為時,懲戒主體依法對學生進行懲戒的一種權力,其目的時制止學生的這種行為,并預防類似行為再次出現。教師行使懲戒權必須以為學生謀求更好的發展為出發點,不能是出于對學生的偏見或是由于個人喜好,把懲戒作為打擊報復的工具。而是要通過“懲”,實現“戒”。其次,指出明確教育懲戒權的必要性。主要從教育懲戒權的缺失和濫用的消極影響方面入手進行闡述,分析明確教育懲戒權法律邊界的勢在必行。懲戒權有了明晰的法律邊界,就可以在各項權利與權力之間劃定合理的界限,保障各項權利在行使過程中具有獨立性和規范性,最終實現教育工作的平穩運行,并以相關法律手段輔助教育向好發展,實現共同協作。明確教育懲戒的界限,對教育和法律的發展具有雙重意義,不僅可以維持正常的教育秩序,實現我國的素質教育目的,同時還能保障學校和教師合法權利的行使,避免學生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推進我國社會法治化的進程。本部分通過對教育懲戒權的缺失和濫用所造成的的消極影響進行具體分析,最終闡述明確教育懲戒權的迫在眉睫及其必要性。最后,目前的主流教育觀點對教育懲戒權是持認可態度的,但這并不意味著認可教育懲戒權可以無界限、不受約束的行使。無界限的權力會導致教育事業和法律體系都是一種挑戰,并誘發二者之間的沖突,不利于有效規范和管理教師的懲戒行為,還可能對學生的合法權益以及學校和教師的教育教學權造成侵害。因此,為了有效防范教育懲戒權的越界,必須通過立法為其劃定邊界,明確權利行使的各項要求及程序,使懲戒權成為一項明確的行為規范,讓教師在懲戒過程中有法可依方能使其在教育工作中游刃有余,更好地有效發揮懲戒的制度功能。國內外研究現狀對于教育懲戒權的界定各國各有不同,有的國家把學校教育懲戒權與教師教育懲戒權統一歸入學生紀律處分管理權,例如英國、美國等。而我國則傾向于將學校的處分權和教師的教育懲戒權加以區分?,F今各國大都支持教師對于有不當行為的學生實施懲戒,并對其進行過合理性及必要性的探討劉祉曜,唐繼平.軟硬法共治下高校教育懲戒權的法律問題研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2,(04):61-63.。對于教育懲戒權的作用,有學者認為是教師日常教育教學的工具,是維持教學秩序的重要手段。申素平認為,教師實施懲戒是其行使教育教學自主權的行為。教師需根據當時教學情境和學生差異性做出判斷。也有學者認為,作為德育的一種輔助工具,教育懲戒是在其他教育方式使用無效的情況下所采取的最后手段李俊義.中小學教師教育懲戒權行使困境及紓困之徑[J].教育評論,2022,(06):107-116.。還有部分學者認為,教育懲戒是促進學生社會化的有效手段,例如,彌爾滕伯格認為,應將對學生的懲戒理解為“因違反課堂紀律或違反學生行為手冊契約而應該承擔的違約責任,對學生的懲戒目的在于敦促合作的當事人履行約定的條款?!瘪R煥靈等認為教育懲戒是維護基本秩序的紀律規范,具有強制效用,當失范行為出現僭越,使用正向的教育手段收效微弱,那么判定責任的擔當,明確失范行為是維護道德準則的正當手段,并且具有強制性。采用合理的懲戒,以強制性手段為載體,保持教育場域中紀律規范效力的持久性,具有必要的教化意義劉祉曜,唐繼平.軟硬法共治下高校教育懲戒權的法律問題研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2,(04):61-63.李俊義.中小學教師教育懲戒權行使困境及紓困之徑[J].教育評論,2022,(06):107-116.李樞密.以人為本教育理念下教師教育懲戒權的實現方式[J].成才,2022,(11):15-16.已有一些國家通過立法的行使對教育懲戒權予以明確,這些國家將研究中心放在了權限范圍的確定和懲戒程序方面。美國歷來重視程序,因而也將“程序正當”這一原則貫穿整個研究過程。要求學校及教師在實施懲戒時要遵守規則,并在采取措施和選擇程序上要體現出個體差異性。英國在教育懲戒權的適用范圍一腳懲戒主體的懲戒方式上有著深入研究張雨晗.高校教育懲戒權的合法性及限度研究[D].江蘇大學,2022.?!?006年教育與督學法》和《學校中的行為與紀律》是英國的教育懲戒管理規定的重要內容,在其中曾詳細地羅列出教育者在管理具有不規范的學生行為時可以采取實施的懲戒措施,同時,對懲戒的實施方式、內容、實施過程有詳盡的規定。在實施懲戒懲戒時,高校也須得有規范性的程序和原則的限制,懲戒應具有教育指導要素,同時也有強制懲罰因素內含其中。日本立法明確禁止體罰,因此在體罰和教育懲戒區分方面的研究較為豐富。日本在有關法律條文中明確規定著教師的懲戒權內容:“學校及教育者可以依據監督廳的規定,在教育過程中具有必要時,對于受教育者開展合法的懲戒,禁止施加體罰。張雨晗.高校教育懲戒權的合法性及限度研究[D].江蘇大學,2022.綜合來看,國外關于教育懲戒的立法和司法都較為成熟,一些理論及實踐是值得我國學習的,我國應當在立法上明確教育懲戒權的原則、適用條件、權限范圍、權利主體、監督救濟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提升教育懲戒權的實際可操作性張遠照,王江.教育懲戒規范體系之缺陷及其二元優化路徑[J].現代教育科學,2022,(03):45-51.張遠照,王江.教育懲戒規范體系之缺陷及其二元優化路徑[J].現代教育科學,2022,(03):45-51.教育懲戒權的內涵及現存問題教育懲戒權的內涵教育懲戒權的問題是當今社會備受關注的熱點,其由來已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國就已經產生了教育懲戒權,當時主要表現為體罰,與今日我們所倡導的科學的教育懲戒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所謂教育懲戒,是指教育者以不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合法權益為前提,依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和教育規律,對學生的不當行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以達到制止和消除學生的不當行為的目的,同時對于避免不當行為的再次發生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教育懲戒權,是學校、教師管理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有效地將學生從歧路拉回正軌,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至關重要,但同時對于教育懲戒權濫用的現象也絕不能姑息。一些教師對“隨心所欲”地運用;還有一些教師卻對教育懲戒權“想用不敢用”。這些都是當前教育活動中真實存在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從法律的視角,諦視之,解決之。教育懲戒權現存問題懲戒與體罰界限不清談及教育懲戒,很多人都下意識地將其等同于“體罰”,在他們眼中,懲戒等同于體罰,二者都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并會對學生的未來發展產生消極影響,都是對學生的身體上或心理上的實施責罰和摧殘。然而,我們所倡導的教育懲戒是完全不同于體罰的。體罰是一種野蠻的馴化,例如古希臘非常著名的“斯巴達教育”,就是通過鞭笞來磨礪保衛城邦的勇士。而我們所主張的教育懲戒則是一種文明的教化,這種教化表面以懲罰作為手段,實質上卻對于學生的各方面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體罰者秉持居高臨下的姿態,懲戒者心懷師者愛意平等相待。體罰以惡治惡,違背人道主義,往往適得其反;懲戒以愛育愛,賦予人性的尊嚴,往往事半功倍。中外教育史上,知名的教育家大都反對體罰,但卻沒有哪個教育家可以完全否定懲戒肖靈敏,劉緣洪.論高校教育懲戒權的法律控制[J].法制與經濟,2022,31(01):48-51.肖靈敏,劉緣洪.論高校教育懲戒權的法律控制[J].法制與經濟,2022,31(01):48-51.對于體罰的普遍反對,無非是以下原因:擔心被濫用、有害于學生身心和諧發展、違背人道主義。這些問題在我們所倡導的正當的教育懲戒中是不存在的。賞識教育興起后,一些教育流派對懲戒全盤否定,但我們必須承認,賞識并不是萬能的教育模式,教育是復雜多樣的,單一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實現對學生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的關照,關愛與批評并非不能共存,而應是相輔相成的。教育就如同育苗,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既需要春風化雨般的關懷,也離不開必要的修剪。大多數人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過教師或長輩的懲戒和教導。正確的懲戒,能讓身心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及時懸崖勒馬,改正錯誤,迷途知返。同時教育懲戒在一定程度上上可以增強學生的獨立性以及社會適應能力,體罰是對學生人格尊嚴、生命健康權的侵犯張詩雨.教師教育懲戒權研究[D].揚州大學,2022.張詩雨.教師教育懲戒權研究[D].揚州大學,2022.濫用懲戒權屢禁不止在倡導和諧教育、素質教育的今天,仍有一些教師采取粗暴野蠻的教育方式,諸如打手心、扇耳光等。動輒打罵,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反而美其名曰“為了學生”。這種教育手段某種程度上更像是教師宣泄不滿的一種途徑,并非是為了教育。教師的體罰,并不能真正幫助學生進步,反而會給學生的心靈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很多學生出于對師道尊嚴的敬畏,面對體罰和指責,往往選擇承受,任其責罵。而教師行為又具有示范性,學生往往會“上行下效,趨之若鶩?!痹谠馐懿划攽徒浜?,其中一些學生甚至會被同齡人視為異類,備受譏諷。在最需要尊重和愛的人生階段,尚未成熟的心靈卻承受著來自教師和同學的雙重傷害,精神和肉體均遭到極大摧殘。中小學生基本都是未成年人,他們的正常生活和權利的行使,對家庭、學校、社會具有強烈的依賴性,很難獨立維護自身的財產權、人身權的維護。教師的懲戒權一旦越界,學生的合法權益則會受到擠壓,不斷縮減。懲戒與侵權之間不過是相隔一線,教師權利一旦越界,教師的懲戒行為就會在實質上轉變為侵權行為,學生也會從教育懲戒的受益者轉變為侵權行為的受害者,在這一過程中,甚至有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例如12月24日,“16歲男生遭學生會體罰后從4樓跳下”這一話題登上熱搜。據河北青年報“青豆視頻”報道,12月23日,記者接到周女士求助稱,自己的弟弟就讀于山東煤炭衛生學校,10月17日因使用手機被學生會主席體罰,最后一氣之下從4樓跳下。教育懲戒權的流失2020年5月30日,一網友發布微博,稱其六歲女兒遭到班主任體罰,導致吐血還誘發了哮喘病,還稱在凌晨兩點受到該老師的威脅,要求索取六萬元照顧用。此事一出,涉事老師立刻被推倒風口浪尖,網上的罵聲此起彼伏。但很快警方就查明,涉事家長劉某故意捏造事實,中傷教師,通過網絡散播謠言,其目的是迫使學校開除涉事教師。所謂的吐血,也是用化妝品偽造?,F如今,面對諸如此類誣陷和輿論壓力,加之家長對教師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很多教師在教育懲戒方面身心俱疲,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對于學生的一些失當行為選擇視而不見。因此教育懲戒權也正面臨著流失的現實問題。面對輿論壓力、家長的不配合、校領導的不支持,一些教師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在該行使懲戒的時候也只能選擇裝聾作啞。教師只完成“教書”任務,而“育人”任務卻缺位。長此以往,教學這種師生雙邊互動活動將會被嚴重割裂,這是嚴重違背教育規律的,會對教育事業產生難以愈合的創傷左崇良.教育懲戒權的法理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22,(02):7-13.左崇良.教育懲戒權的法理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22,(02):7-13.面對教育懲戒中的這些消極問題,我們既不能任其發展,也不能過度用力。中小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形成階段,其思維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如果此時教師不能夠寬嚴相濟加以引導和約束,那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將會埋下隱患。如果此時教師坐視不管、聽之任之,“教”要從何談起?師者又該如何自處?教育懲戒權法律邊界的必要性明確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具有重要意義,為實現權利在行使過程中的獨立性和規范性,我們就必須要在立法上為其劃分明確界限,使教育和法律在各自平穩運行的同時相輔相成,共同助力于青少年的長遠發展。明確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是解決教育懲戒現存問題的根本性良藥,能夠確保日常教學工作能夠有序進行,使學校與教師的懲戒權得到有力保障,在不傷害學生合法權益的前提下使學生的行為符合社會道德和法治的要求。教育懲戒權邊界模糊,不僅容易導致教育懲戒權越界,教師濫用權力,侵害學生權益,同時也容易導致社會其他主體對教育懲戒權產生懷疑,形成不利于教師合理行使權力的社會輿論,造成教育懲戒權缺位的局面。教育懲戒權缺失及其消極影響教育懲戒權的缺失主要表現為兩方面:瀆職性缺失和失職性缺失。所謂瀆職性缺失,是指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出于主觀故意而非能力低下,在實施教育懲戒方面消極怠慢,責任缺失?;蛞驗閷τ趯W生不滿而放棄學生,或因為故意孤立學生。而失職性缺失,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迫于外界因素,不得不放棄應當實施的懲戒,或者是由于自身懲戒能力低下,導致懲戒實施不到位或放棄懲戒。以上所說的兩種懲戒缺失,都是不利于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對于學生的心理發展也會產生消極影響。一方面,中小學生心理發展尚不成熟,他們的心理具有叛逆性、刻板性,分析問題也具有片面性。另一方面,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這個階段的學生對外界充滿好奇,面臨著勤奮對自卑、角色同一對角色混亂的成長危機,此時最是需要家庭與學校進行積極地引導,嚴慈相濟。如果在應當實施教育懲戒的時候,教師卻沒有及時實施,極有可能導致學生產生消極的發展結果,形成自卑退縮的性格,在學習和生活中缺少勝任感,喪失信心。更有甚者,缺乏約束,縱容學生,會使得學生心存僥幸,對學習不甚上心,違反紀律的頻率也會增加,長此以往,難免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從不守規矩到違紀違法,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腐敗分子大多就是平時就不大守規矩的人,或者是專門玩踩紅線的高手。用老百姓的話說,是“抖機靈”、“耍雞賊”。比如,在選拔干部的關鍵時刻,這些人完全不顧規矩、不睬紀律,發短信、打電話甚至直接找上門拉票。衡陽賄選案、南充拉票賄選案,那么多黨員和領導干部卷入其中,難道就不懂得這樣做不對嗎?非也。說到底,是認為沒有殺人越貨、鯨吞公款,這算不得什么事。然而,禍患正是從“算不得什么事”開始的。沒有一個人,上來就能“竊國”,總是從小偷小摸開始的:小偷是大盜的序幕,大盜是小偷的展開高德勝,殷秀芳.對教育懲戒核心問題的追問[J].中國教育學刊,2022,(02):51-58.高德勝,殷秀芳.對教育懲戒核心問題的追問[J].中國教育學刊,2022,(02):51-58.近些年來,青少年犯罪率有所增長,大多數誤入歧途的青少年,都是在其心智不成熟的時候行差踏錯,而其父母、老師及其他監護人并未及時實施懲戒,放縱其不當行為,最終事態日益嚴重、積重難返。教育懲戒權越界的消極影響不同主體之間的關系模糊,權責不清等,均會造成教育懲戒權的行使困難。我國現有的教育立法,并未針對教育懲戒權的突出問題做出明確的解釋和完整的規定,但也有部分法律規章肯定了學校及教師對學生行為舉止具有一定的管理權。我國當前的立法并未將與教育懲戒權相關的現有法律內容加以整合,使其規范化、科學化。由此在教育實踐中,懲戒權極易與其他權力的行使產生沖突。教師行使懲戒權時對學生權利的越界,將直接侵害學生的合法權益。這種侵權既包括對學生的生命權、財產權、自由權等權利的侵害,同時也會對學生的受教育權、學習權、發展權等權利產生侵害。教育懲戒權越界主要表現為懲戒不當,一般來說,在實施懲戒的具體過程中,懲戒不當通常表現在懲戒的適用條件、范圍、主體、內容等方面。首先,教育懲戒適用條件不當。在教育過程中,在學生表現出不當行為時,教師并未在第一時間客觀分析學生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是否已構成應當實施懲戒的要件,而是直接實施懲戒,簡單粗暴地解決問題,致使學生并未真正意識到自身行為的失當之處,并且讓學生的心靈受到創傷。其次,教育懲戒范圍不當。學校教育懲戒權的范圍主要指的是學生的學校生活,在此范圍內,教師和相關學校工作人員才具有相關的管理權責,才能對學生的行為實施否定性的制裁。一旦在實際運用中超過這個范圍,則會造成權利的泛化和越界。再次,教育懲戒主體不當。在一些教育實踐中,學校各類工作人員在行使懲戒權時權責混亂無序,可能存在多次懲戒、懲戒手段過當的情況,反而在糾正學生不當行為方面無所助益。實施懲戒時,首先要設置相關權限,使不同懲戒主體在其權限范圍內依法依理依情采取的相應的懲戒措施,確保懲戒主體各司其職,實現多方協同教學。同時也要嚴格界定懲戒內容,對于學生那些超出該懲戒主體權限的不當行為,該主體不可行使懲戒權,否則,很有可能出現教育懲戒的主體越界。最后,教育懲戒的內容越界。懲戒主體要客觀衡量學生不當行為造成的后果以及其潛在危害,并根據問題的嚴重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最為有效和恰當的懲戒方式,如果教師忽視這些客觀依據,就會使得懲戒具有刻板性和片面性,甚至造成過度懲戒,難以懲戒的教育作用包鋮鋮,王賢德.教師教育懲戒權的內涵、意蘊及有效行使[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21,43(12):20-25.包鋮鋮,王賢德.教師教育懲戒權的內涵、意蘊及有效行使[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21,43(12):20-25.綜上可知,教育懲戒立法如果不能在適用條件、形式主體、內容形式、懲戒范圍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不僅無益于其教育作用的發揮,反而會損害學生的合法權益。明確教育懲戒權的法律邊界,構建合理懲戒機制教育懲戒權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且對學生的教育有著積極影響,但同時我們要警惕無邊界的教育懲戒權。學校和教師在實施懲戒時如果具有隨意性,就會造成教育和法律體系之間的沖突,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導致學生的合法權益和學校的教學管理權受到侵害,也會降低法律的公信力。因此,為了避免教育懲戒權界限不明帶來的消極后果,必須通過立法為其劃定界限,使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發揮作用,同時也能受到法律的制約,制約懲戒主體的行為。明確教育懲戒權行使的法定程序,使其區別與其他權利明確教育懲戒權的行使主體在我國,教育懲戒權的法定主體主要由校長、教師、學校其他負責人組成,三者均享有懲戒權,但我國的現有立法,并沒有明確區分三者在懲戒權行使上的不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最先接觸和處理學生的各種具有突發性和迥異性不當行為的主體,因而立法應對教師的懲戒行為做出明確指示,具體到教師享有的懲戒內容、懲戒形式、懲戒程序都應當詳細劃定。教師懲戒權受到制約的同時,也要允許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權,以應對實際教學中所發生的各種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立法必須對教師的這種自由裁量權在范圍上做出嚴格界定,要確保教師在特定的權限內行使權利,使其所采取懲戒方法和措施符合法律要求。此外,針對可能對學生自身權益產生較為嚴重后果的懲戒措施,譬如長時間停課停學、通報處分、開除等,則應該由校長或其他負責人員共同商議決定。對于教育經驗不足、入職年限短的教師以及代課教師是否享有懲戒權限或如何進行懲戒,立法都應做出明確規定。除此之外,必須嚴禁法定主體之外的其他人員實施懲戒。明確教育懲戒權的行使原則在教育實踐中,學生的不當行為往往具有多樣性和差異性,因而需要實施教育懲戒的情況也具有復雜性。但在教育懲戒權的立法中必須遵守其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原則:一是教育性原則。實施教育懲戒權的根本目的在于糾正學生的不當行為,并防止類似行為再次出現,使學生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同時教育懲戒也是保障學生受教育權和提高學生社會化程度的重要手段?!皯汀弊鳛橐环N手段和工具,是為了達到“戒”的目標,之所以“懲”,是為了幫助學生改正反社會行為,培養學生的親社會行為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其社會化程度,發揮教育的社會作用。教育性原則是行使教育懲戒權最重要的原則,實施懲戒在根本上是為了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二是比例原則。教育懲戒權作為一種管理權,在行使上因當遵循比例原則。因此,懲戒主體在實施懲戒時,必須權衡懲戒目標和學生合法權益之間的比例,力求在實現懲戒目標的同時不損害學生的合法權益,盡可能地降低懲戒可能會產生的消極影響,使懲戒手段和懲戒目的之間比例呈現最為恰當的狀態。比例原則要求我們實施懲戒時重視以下幾點:首先,應當將懲戒行為是否有助于實現特定的教育目標作為衡量是否實施懲戒的標準;其次,在追求教育懲戒所對應的教育效果時,要選擇對學生身心健康傷害盡可能小的懲戒措施;最后,懲戒行為可能對學生權利造成的侵害程度,不能超過實現這一教育目標所產生的效益程度。三是合法性原則。教師在行使懲戒權的過程中,必須要有合理發法律依據并且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按照懲戒權所要求的特定程序來實現自身權利,無論如何,教師的懲戒行為都不能違背法律。如有非法懲戒的行為,就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此外,還要應嚴格限制教師的懲戒自由裁量權,杜絕隨意更改懲戒形式、懲戒范圍、懲戒程度的亂象。懲戒作為教師的懲罰手段是教育權之一,教師之所以使用該手段是因為學生的行為對集體造成不好影響,而非對其個人有侵害。因此教師是代替集體行駛該手段,應充分征求相關人員意見,進而作出最合理的手段選擇。明確教育懲戒權的適用條件為確保懲戒的合理性和教育性,當學生出現失當行為時,法律應該明確規定實施懲戒的必要條件。懲戒主體必須全面分析學生失當行為的程度及其危害性,是否存在主觀故意,行為是否為學生個體所為以及學生是否能控制其事態發展。此外,學生失當行為的頻率,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生活背景等都應納入考慮范圍,綜合考量其行為是否滿足實施懲戒的適用條件。與此同時,還可出臺相應的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加以輔助,更加詳細系統地對教育懲戒權做出界定,確保多層次地法律規范共同發揮作用。在繼續禁止體罰的同時,須對與教育懲戒相近的其他法律概念作出明確的區分,摒棄傳統棍棒教育和完全賞識教育的弊端,建立科學系統的教育懲戒機制。明確教育懲戒權行使的形式教育懲戒須遵循形式法定的原則,將懲戒的可用形式用羅列的方式一一展現,并清晰地說明不同懲戒主體分別可采用哪些具體措施,不同的懲戒措施分別適用哪些性質的不當行為、以及在實現懲戒的過程中必須遵守的法定程序。實施懲戒的具體形式應當包括口頭教育、通報批評、家長約談、暫收沒收、代為管理,停課開除等。此外,也應當將心理疏導教育作為懲戒的輔助手段,雙管齊下以確保學生在受到懲戒后矯正其不當行為的同時,不對其造成心理傷害,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對其因勢利導,不因受到懲戒而感到自卑或是滋生逆反心理,讓學生能夠真正明白懲戒的意義之所在。建立教育懲戒權的監督、救濟體制,應對懲戒越界除了保證懲戒主體有法可依之外,還要在立法上實現相關的制度設置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有效監督懲戒主體行使權利,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建立教育懲戒的監督體系合理合法的教育懲戒,應當由誰來監督懲戒主體執行?中小學基本上都是未成年人,并沒有成熟的權利意識,面對侵權行為,也難以有效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因此,在立法上應采取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建立起科學有效的監督體系,來應對教育懲戒權在具體實踐中的權利越界或缺位的困境。這里所說的內部監督體系,就是由學校內部和受教育者及其監護人組成,主要包括學生、學生家長、教師、校長,由于內部監督主體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教育過程,他們對懲戒的實施情況也更加熟悉,因此更能及時地發現不當懲戒行為并加以制止和矯正。外部監督體系則包括教育行政部門、政府、司法機關等主體組成,充分發揮各級教育督導機構的作用,以督導的形式有效監督懲戒主體實施懲戒是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賠償責任劃分協議書
- 終止合作補償協議書
- 租車換車協議書模板
- 架線用地協議書范本
- 離異小孩探視協議書
- 贈與款項協議書范本
- 租賃房屋轉讓協議書
- 績效工資考核協議書
- 雙方賠款協議書手寫
- 林地農莊轉讓協議書
- 2025-2030中國電子焊膏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護士的禮儀培訓
- 炎德·英才大聯考湖南師大附中2025屆高三月考試卷(七)物理試卷(含答案)
- 內鏡檢查操作流程
- 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聯考化學
- 2025年新音樂節明星藝人歌手演出場費報價單
- 2025年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匯編
- 2025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含教學計劃)
- 【MOOC】工程材料學-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5年4月自考02134 信息系統設計與分析押題卷及答案
- summary-writing-概要寫作-優質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