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湖心亭看雪》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1頁
第13課《湖心亭看雪》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2頁
第13課《湖心亭看雪》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3頁
第13課《湖心亭看雪》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4頁
第13課《湖心亭看雪》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心亭看雪

張岱飲湖上初晴后雨(宋

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

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聯系作者的生平及創作背景,體會其故國之思。1、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匯。2、感悟本文的審美意境,體會白描的寫作手法。學習目標張岱(1597—1689)字宗子,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市)人。明末清初文學家,出身于官宦之家,他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明亡后,他深感國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憤,“披發入山”,消極避居浙江山中。專心從事著述,窮困以終。寫成《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其文多緬懷往昔風月,追憶前塵往事,字里行間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痛和滄桑之感。

毳()衣霧凇()沆()碭(dàng)鋪氈()更()定..崇()禎()

更()有此人

強()飲Chóngzhēncuìsōnghànggēngzhāngèngqiǎng預習亭湖中人鳥聲俱絕一童子燒酒爐正沸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疏通文意。

文言文翻譯五字法:1、留

人名、地名、官名、國名、年號等保留,詞義變化不大的“山、水、大、小”等詞保留。2、補

主要用于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式,如“(桃花源中人)見漁人,乃大驚”。3、調

主要用于文言文中倒裝句和使動、意動用法等,如“更有癡似相公者”,調整為“更有似相公癡者”。4、換

文言詞匯換成規范的現代漢語用語,如“湖中人鳥聲俱絕”,譯為湖上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5、刪

主要用于表各種關系的、不譯的虛詞等。如“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中的“而”。

1、余挐一小舟(撐,劃)3、霧凇沆碭

(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2、上下一白。4、長堤一痕

(全白)(一道痕跡)一、請說出下列帶橫線的字詞的意思。(一棵小草,這里形容船小)5、與余舟一芥7、焉得

更有此人(哪能)(還)8、客此6、及下船(等到)(客居,作動詞用)9、強飲

10、三大白二、試譯下列文句。4、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1、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2、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賽一賽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析人物

文中哪個詞可以概括張岱的形象?

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張岱?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合作探究癡1、“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更定””“拏小舟”、“獨”看雪。(可以看出其特立獨行,不隨俗流的性格。)2、明明有舟子同行,為什么說“獨往”呢?(可以看出其超凡脫俗、清高自賞的精神世界。)3、“余強飲三大白”(可見其率真自然,是性情中人。)析人物癡咬文嚼字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湖心亭、與余舟、舟中人而已。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道、湖心亭一座、與余舟一艘,舟中人兩三個而已。天地蒼茫人、物渺小寫作特色白描手法

白描是一種描寫方法。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是指一種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線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畫法。作為一種描寫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特征,以簡練質樸、不加渲染的文字,寥寥幾筆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例如: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白描手法寫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白描手法寫人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朱自清《背影》

景物描寫: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自然質樸不事雕琢賞析文章的景物描寫:

材料一:“湖心亭看雪”事件發生于崇禎五年(1632);崇禎十七年(1644)明朝滅亡,清朝建立;順治元年(1644)張岱反清復明失敗,逃入山中著書;1647年左右,張岱寫《湖心亭看雪》。材料二:少年張岱

少為紈绔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花鳥……——張岱《自為墓志銘》

材料三: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入山,駴駴為野人。故舊見之,如毒藥猛獸,因《石匱書》未成,尚視息人世。——張岱《陶庵夢憶自序》知人知心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敖鹆辍?,就是現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明朝開國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長江下游的南京。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后,南京成為明朝的留都。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卻言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拓展臺柳宗元的《江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