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_第1頁
2023年人教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_第2頁
2023年人教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_第3頁
2023年人教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_第4頁
2023年人教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

1.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會認“鴛、鴦”等6個生字,會寫“融、燕”等13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通課文。默寫《絕句》。

3.能借助課文注釋和插組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

【教學重點】

能借助課文注釋和插圖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減”1個生字,會寫“梅、溪、泛、減”4個字。

2.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春天的美好,體會詩人的情

感。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認識三衢山,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三衢山風光圖片。

宋代詩人曾幾在游覽三衢山后寫下了這樣一首詩一一《三衢道中》。

(2)板書詩題,讀好詩題。

2.初讀古詩,讀出節奏,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讀詩,學生評價朗讀效果,教師點撥易讀錯的生字。

(3)教師范讀,讀出節奏。

(4)全班齊讀。

二、走進古詩,尋“三衢”美景

1.課件出示思考提示。

課件出示:

詩人是什么時候游三衢山的?他沿途看到了什么?在課本上用畫出來。

請畫出詩人游玩的路線,

詩人游三衢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2.小組合作,交流匯報,

小組內交流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

(1)游玩的時間。

①詩人是什么時候游三衢山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②“梅子黃時”是指什么時候?拓展詩句,理解“梅子黃時”。

課件出示:

三旬已過黃梅雨,萬里初來船越風。一一蘇軾《舶超風》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一一趙師秀《約客》

師:“梅子黃時”本是多雨的季節,可是詩人出行正好碰到了一一日H晴。

(2)游玩的路線。

①展示學生畫的游玩的路線。

②結合詩句“小溪泛盡卻山行”判斷路線是否正確。

師:“泛”和“盡”分別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借助課文注釋,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三、再讀古詩,品“游三衢”之情

1.借助插圖,想象畫面,

(1)圖文結合,想象美景。

①邊讀古詩邊看插圖,說說詩人在游玩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理解“綠

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鵬四五聲”)

②補白想象畫面。結合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說詩人在游玩的路上看到

了什么樣的美景。

(2)運用關聯詞說話。

你能用一組關聯詞把這兩句詩連成一句話,展示詩人游玩中看到的美景嗎?

(課件出示句子)

課件出示:

(不但)綠陰不減來時路,(而且)添得黃鵬四五聲。

2.想美景,品詩情。

(1)感受詩人的心情。

師:如果你是詩人,欣賞了這樣的美景,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這首詩中

感受到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2)師:整首詩表現出了詩人喜悅的心情,我們應該怎樣讀出這種心情呢?

(3)采用多種形式朗讀古詩。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梅、溪、泛、減”4個字。

(1)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記:梅、溪、泛、減。

(2)熟字比較法識記:梅一每;泛一眨;減一喊。

2.觀察生字在[0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討論。

3.教師示范重點字的書寫筆順及筆畫。提醒學生注意:“梅”的右下部分“母”

的筆順;“溪”的右下部分是“大”,用紅色標注。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隨機指導。

5.寫字展評。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鴛、鴦、惠、崇、豚”5個生字,會寫“融、燕、鴛、鴦、惠、崇、

蘆、芽、短”9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受古詩的畫面美,領悟詩人的情感。背誦古詩。

3.運用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描繪的畫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詩遨

1.復習導入。

(1)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宋代詩人曾幾的《三衢道中》,現在一起來背

一背。

(2)鞏固方法:(師)誰來說一說上節課我們總結的學習寫景詩的方法?

2.板書詩題。

(1)ffi:我們將用上節課學到的方法一起來學習新的兩首詩。(板書:絕句

惠崇春江晚景)

(2)指導書寫“惠、崇”二字。

惠:“日”扁寬,橫畫等距,橫上一點不要忘記。崇:上面是山字頭。

(3)讀懂詩題:結合課文注釋,理解詩題。

二、感受節奏,感知詩意

1.初讀古詩,讀正確,讀出節奏。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讀詩,學生評價朗讀效果,教師點撥易讀錯的字。

(3)教師范讀,讀出節奏。

(4)全班齊讀。

2.再讀古詩,借助注釋理解古詩的意思,把不懂的字詞圈畫出來。

3.學生匯報交流自己讀懂了哪些詩句,還有哪里有疑惑。學生通過注釋、插

圖等方式先行解決容易懂的內容,難點由教師點撥。重點理解“遲日”“泥融”

“得鴦”“欲”等字詞。通過偏旁猜認“簍蒿”“蘆芽”兩種植物。

三、自主合作,想象畫面

L小組合作,完成學習清單。(課件出示學習清單)

2.全班交流,匯報學習清單。

(1)小組選派代表上臺展示、解說學習清單。

(2)教師總結。

四、品讀詩句,悟意明情

1.品味《絕句》中的色與味。

(1)師:同學們的展示,讓我們看到了一幅美麗的春日風景圖。這首詩,不

僅有美麗的景,還有好聞的氣味呢!你發現了嗎?(春風花草香)誰想來讀讀這

花香撲鼻而來的句子?(指名讀)

(2)師:看到優美的風景,聞著撲鼻的花香,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帶著

這個問題,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全班齊讀)

(3)補充新燕銜泥筑巢的知識。(教師補充)燕子在忙碌地筑巢時,鴛鴦在

做什么呢?為什么它們睡得這樣香?

(4)想象體驗。

師:看著這樣的春景,詩人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5)試背古詩。

師:是的,這樣又香又美又溫暖的春天,怎能讓人不愛呢?讓我們帶著對春

天的熱愛,結合你們的學習清單,一起來試著背一背這首詩吧!

2.感受《惠崇春江晚景》的靈動鮮活。

(1)師:剛剛我們領略了杜甫筆卜的春日美景,現在我們再來看看蘇軾筆卜.

美景中的植物吧!

①詩中寫了哪幾種植物?指名回答。(竹、桃花、萎蒿、蘆芽)

②師:引導學生體會“滿地”“短”的含義和意境,感受春天植物的生機勃勃。

③師:這樣生機勃勃的春天,誰想來讀一讀?(指名讀)

(2)師:動物們也閑不住了,你看課文的插圖,鴨子在水里干什么呢?(課

件出示句式“有的……有的……還有的……”)

指名學生根據課本插圖造句。

(3)師:老師有個問題,這四句詩寫的景都是詩人看到的嗎?(結合“欲”

字的解釋,明確第四句詩是詩人的想象之景)

(4)師:看到這樣生機勃勃的植物和活潑快樂的小動物們,詩人會想些什么

呢?(請學生說一說)

(5)師: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背一背這首詩吧!

五、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課件出示生字:融、燕、鴛、鴦、

惠、崇、蘆、芽、短)

(1)形聲字識記:央、鳥一鴦。

(2)圖片識記:燕子、鴛鴦、蘆芽。

2.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討論。

3.教師示范重點字的筆順及筆畫。提醒學生注意:“燕”是上中下結構,上面

部分是“廿”;“鴛、鴦”是上下結構,“鴛”的左上部分是“夕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隨機指導。

5.寫字展評。

【教學反思】

2.燕子

【教學目標】

1.會認“伶、俐”等8個生字,讀準“散、桿”2個多音字,會寫“湊、拂”

等13個字,正確讀寫“烏黑、活潑”等15個詞語。

2.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并讀出對燕子的喜愛之情。背誦第1?3自然

段。

3.積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詞語,找出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句并摘抄下來。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并讀出對■燕子的喜愛之情。背誦第1?3自然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L會認“伶、俐”等8個生字,會寫“湊、拂、集、聚、形”5個字。

2.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燕子的外形美和春天的光彩奪目,背誦第

1?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欣賞歌曲,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小燕子》。

師:歌曲中的小燕子是活潑可愛的,那么作者筆下的小燕子又是怎樣的呢?

(2)板書課文題目,齊讀課文題目。

通過學生熟知的兒歌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燕子的外形

特征有初步了解,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課件出示: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

(2)檢查自學效果。

①課件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教師指導,全班齊讀。

正音:纖(xian)細、掠(1113)過、湊(cbu)成。

②以開火車的形式朗讀課文,檢查學生是否讀通順了。

(3)交流匯報。

①整體梳理:梳理對燕子的整體印象一一活潑可愛。

課件出示:

這是一只()的燕子。

②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引導學生找出每段關鍵詞進行概括:

從燕子的外形、飛行、休息等三個方面來描寫燕子)

③第2自然段主要寫的是什么?(春景)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思維導

圖。

二、再讀課文,感受燕子的形體美

1.默讀第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燕子外形的語句。

2.師: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燕子的可愛的?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短語(烏黑的羽毛、輕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完

成思維導圖中的“外形”部分。(課件出示思維導圖)

3.隨文識記“湊”字。擴詞練習。

4.抓住關鍵短語,想象畫面。指導學生朗讀第1自然段。學生交流想象的畫

面。

5.根據思維導圖,背誦第1自然段。

三、品讀課文,想象春光美

1.課件播放春天的動畫,把美好的春景展現在學生面前。

2.默讀第2自然段,在課本上圈畫出文中的景物。(風、雨、柳、花、草、葉)

3.學生交流反饋。

4.引導學生感受畫面的生動、具體。

(1)以“風”為例,通過引導學生逐步添加修飾性詞語,使畫面逐漸具體生

動。

課件出示:

輕風微微地吹拂著

①逐步引導:什么風?(輕風)在干什么?(吹拂著)輕風怎么樣吹拂著?

(微微地)

②理解“拂”:與手有關,引導學生做“拂發”的動作。

③引導想象:引導學生想象輕風微微拂過的感受并描述。

④指導朗讀:指名讀,全班齊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2)用添加修飾詞的方法,同桌之間互相說說“雨、柳、花、草、葉”等景

物,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5.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完成思維導圖中的“春景”部分。(課件出示思維導

圖)

6.指導朗讀:指導學生輕柔地朗讀“輕風”“細雨”“柔柳”,讀出花草趕集的

熱鬧場景。

7.根據思維導圖,試著背誦第2自然段。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湊、拂、集、聚、形”5個字。

2.觀察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看哪些筆畫需重點注意。

3.教師示范重點字“湊、集、聚”的筆順及筆畫。“湊”字末筆是點,“集”

字橫畫平行等距,“聚”字的第九筆是撇。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隨機指導。

5.寫字展評。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讀準“散、桿”2個多音字,會寫“掠、偶、爾、沾、倦、閑、纖、痕”8

個字。

2.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燕子在飛行和休息時的畫面美。背誦第3

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再讀課文,想象燕子飛行圖

1.邊讀邊想象燕子飛行組。

(1)默讀第3?4自然段,了解燕子飛行的特點。

①默讀第3?4自然段,在課本上圈畫出燕子飛行的池點。(天空、湖面)

②從這兩段中可以看出燕子飛行有什么特點?(輕快、靈活、迅捷)

③感受燕子飛行的速度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短語“嘰的一聲”,感受燕子飛

行的速度快。

課件出示:

嘰的一聲,已由這里的稻田上,飛到那邊的高柳下了。

④指導學生朗讀。

⑤從哪些詞可以體會到燕子飛行的輕盈?(掠、沾)

課件出示:

另有幾只卻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橫掠著,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爾沾了一

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⑥指導學生朗讀,體會燕子飛行的輕盈。

(2)根據思維導圖,想象畫面。

①完成思維導圖中的“飛行”部分。(課件出示思維導圖)

②小燕子在不同的地方飛行時的姿態是不同的,說說你的眼前浮現了一幅怎

樣的畫面。

③學生交流想象的畫面,

④根據思維導圖,試著背誦第3自然段。

二、再讀課文,想象燕子休息圖

1.邊讀邊想象燕子休息羽。

(1)學生朗讀第5自然段,并圈畫自己喜歡的字詞。

①借助常用詞語,讀準多音字“散、桿”。

②說說文中你喜歡的詞句,并說明理由。

③看課本插圖,你覺得停在電線桿上的燕子像什么?

④對比兩幅圖,說說為什么作者說這是一幅有趣的圖畫。

(2)完成思維導圖中的“休息”部分。

(3)帶著自己的感受,自由朗讀第5自然段。

2.拓展延伸。

(1)師: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從古至今有許多文人描寫它,誰來背一背寫燕

子的詩句?

(2)師生同背,課件出示詩句。

三、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復習鞏固生字。

(1)課件出示本課生字,以開火車的形式朗讀。

(2)課件出示本課重點詞語,指名讀,全班齊讀。

2.指導書寫。

課件出示“掠、偶、爾、沾、倦、閑、纖、痕”8個字。

(1)記記生字:開動腦筋記生字。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

(2)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看哪些筆畫需重點注意。

(3)教師示范重點字的筆順及筆畫。提醒學生注意:“偶”的最后三筆是豎、

提、點,橫畫平行等距;“倦”的右上部分只有兩橫;“痕”的里面是“艮、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隨機指導。

(5)寫字展評。

【教學反思】

3.荷花

【教學目標】

1.會認“蓬、脹”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挨”,會寫“瓣、蓬”等11個

字,正確讀寫“荷花、清香”等15個詞語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好“花瓣兒、花骨朵兒”等兒化詞和“蓮蓬、衣

裳”等輕聲詞。背誦第2?4自然段。

3.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體會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

活的畫”。

4.仿照課文第2自然段描寫荷花不同樣子的句子,寫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

【教學重難點】

1.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體會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

活的畫”。

2.仿照課文第2白然段描寫荷花不同樣子的句子,寫一種自一喜歡的植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蓬、脹、翩、蹈”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挨”,會寫“瓣、蓬、脹、

裂、姿、勢”6個字。讀準帶兒化音的詞“花瓣兒、花骨朵兒”和輕聲詞“蓮蓬、

衣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荷花的美麗。背誦課文第2?3自然段,積累優美

的語句。

3.練習運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仿寫片段。

4.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學生展示課前搜集到的關于荷花的詩句。(課件出示詩句)

課件出示: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欣賞荷花:課件出示荷花的圖片,要求學生用一個詞來形容荷花的特點。

(3)板書課文題目,齊讀課文題目。

師:這節課讓我們跟隨作家葉圣陶先生一起去賞荷花。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閱讀要求。

(2)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①學生自由讀課文。

②歸類出示詞語,學生認讀。(課件出示詞語)

A.指名讀“花瓣兒”“花骨朵兒”,強調兒化音,讀出年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B.正音:“蓮蓬”“衣裳”這兩個詞的第二個字都讀輕聲。

③齊讀詞語。

④指名讀課文。

⑤請用課文中的一個短語來形容作者看到荷花后的感受。(一大幅活的畫)

(3)默讀課文,理清順序。

①學生默讀課文,并想一想課文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寫的。(課件出示交流句

式)

課件出示;

先寫_______,然后寫________,最后寫_______O

②學生交流反饋。

明確:先寫作者被一池荷花吸引,然后寫荷花的形狀和姿態,最后寫作者的

想象與感受。

二、再讀課文,想象荷花之美

1.小組合作學習,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2.交流展示。

(1)學生交流。

(2)根據作者的描述,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結合學生回答,教師點

撥指導)

(3)作者描寫了哪三種形狀的荷花?它們分別是什么樣的?

①課件出示句子。

課件出示: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

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

的。

②自由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荷花?從哪些詞語可以體會出來?

④引導學生從“冒”感受荷花頑強的生命力。

A.查字典理解“冒”:“冒”在字典里有三種解釋,文中應選哪一種?

課件出示:

a.向外透;往上升。b.頂著;不顧。c.魯莽;輕率。

B.換詞體會作者用“冒”的精妙。思考“冒”是否可以換成其他詞語,為什

么?

⑤引導學生抓住“才、全、花骨朵兒、飽脹”,體會荷花的姿態美。

(4)齊讀第2自然段。

(5)語言訓練: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為什么說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畫”。

(6)遷移運用。

①默讀第2自然段,說說作者是如何把荷花寫活了。

②學生交流,相機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作者仔細觀察,展開合理想象,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寫出了荷花不同的姿態。

③小練筆:選一種喜歡的植物,仿照第2自然段的寫法,寫一寫。

④學生練寫。

⑤學生交流,分享展示,

三、品讀課文,想象荷葉之美

1.作者除了描寫荷花,還寫了什么?(荷葉)作者是怎么樣描寫荷葉的?(荷

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1)讀句子,識記多音字“挨”,并用它的另一種讀音組詞。

(2)理解“挨挨擠擠”,

師:“挨挨擠擠”寫出了荷葉的什么特點?(多、密)換成“密密麻麻”好嗎?

(3)自由讀,邊讀邊想象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你從“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中讀出了什么?(荷葉的顏色美、數量

多、形狀大)

2.荷葉是挨挨擠擠的,那荷花是怎么出來的?(引導學生體會“冒”字的生

動)

3.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

4.試卷背誦第2?3自然段。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瓣、蓬、脹、裂、姿、勢”6個字。

(1)觀察生字,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注意觀察“瓣、蓬”的結構。

(2)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討論。

瓣:兩邊長中間短,3個部分要寫得窄長,中間的“瓜”字的長撇和捺分別穿

插到兩個“辛”字下面。

蓬:上下結構,“H”扇長,走之的捺要寫舒展。

2.教師示范重點字的筆順及筆畫。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隨機指導。

4.寫字展評。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仿、佛、隨、蹈、止”5個字。

2.能邊讀課文邊想象畫而,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背誦第4自然段。

3.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填空,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葉圣陶爺爺筆下一池的荷花是“一大幅

活的畫”,現在我們一起回憶一下那美好的畫面。讀一讀,填一填。(課件出示練

習題)

課件出示:

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

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

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

也很美。

2.按課文內容填空,背誦第2?3自然段。

3.葉圣陶爺爺觀賞到了這么美的荷花,他有什么感受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

文看看吧!

二、朗讀課文,感受想象之趣

1.品讀感悟,指導朗讀,

(1)這么美的荷花,葉圣陶爺爺是怎么發現的呢?畫出文中寫作者發現這一

池荷花的句子。

(2)聞到清香后,作者是怎么做的?從“趕緊、跑”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指名讀,全班齊讀。

2.交流想象,探尋寫法,

(1)作者看著這么美麗的一池荷花,接下來發生了什么奇妙的事呢?(自己

變成了荷花)

(2)交流反饋。引導學生理解“仿佛”。

(3)邊讀邊想象畫面,說說作者仿佛看到了什么。

課件出示:

仿佛看到一位白衣荷花仙子,在風中翩翩起舞。

仿佛看到?池的荷花在風中舞蹈。

仿佛看到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

仿佛看到小魚游過來,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4)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出想象中的美好情景。

(5)指名讀第4自然段,讀出美好幸福的感覺。鼓勵學生談感受。

(6)第4自然段最后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省略了作者想象的畫面)如果

你變成了荷花,還會有哪些小動物過來告訴你些什么呢?

(7)討論交流:作者運用了哪些手法把一池的荷花寫活了?(比喻、擬人、

想象)

(8)交流反饋。

三、回到現實,感受美好

1.齊讀第5自然段。

2.思考:“我”怎么會忘記自己是在看荷花呢?(荷花的美讓“我”陶醉)

3.拓展閱讀:正因為荷花這么美,所以很多作家對其贊不絕口。

(1)學生交流贊美荷花的文章。

(2)拓展延伸,課件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片段。

4.比較閱讀:朱自清與本文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將荷花寫活的?(激發學生熱

愛大白然,感受美好景物)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彷、佛、隨、蹈、止”5個字。

師:觀察生字,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2.觀察生字在[□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討論。(引導學生結合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進行識記)

3.教師示范重點字的筆順及筆畫。提醒學生注意:“蹈”右下部分“臼”的筆

順為:撇、豎、橫、橫折、橫、橫;“隨”雙耳旁的豎是垂露豎,“有”要寫得窄

瘦,為走之讓出空間。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隨機指導。

5.寫字展評。

【教學反思】

4.昆蟲備忘錄

【教學目標】

1.會認“錄、凡”等1C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螞,

2.默讀課文,說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

3.激發對昆蟲的探究欲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說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

(1)課件出示昆蟲圖片。

師:昆蟲是這個地球上種類最多、數量最多的群體,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地

球的每一個角落。你聽,草叢里有蟋蟀在唱歌;你看,花叢中有蝴蝶在捉迷藏:

掀起一塊石頭,蚯蚓在地下造宮殿……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它們,你想到的

是什么呢?

(2)板書課文題目(昆蟲備忘錄),齊讀課文題目。

2.研讀課文題目。

(1)備忘錄是什么?(備忘錄就是能夠幫助我們記憶的圖片、表格或文字等)

(2)課文中的這份備忘錄記錄了哪幾種昆蟲?(蜻蜓、瓢蟲、獨角仙、螞蚱)

我們一起把它們請出來吧。(課件出示這四種昆蟲的圖片)學習多音字“螞”。

3.學習閱讀提示。

(1)默讀閱讀提示,了解略讀課文的閱讀要求。(指名說)

(2)師:通過課前預習,你發現這篇課文跟我們以在學過的課文最大的區別

是什么?(課文由四篇短文組成,每篇短文都有小標題)

(3)觀察小標題:作者是根據什么來擬寫這些小標題的?(“復眼”是根據

蜻蜓和蒼蠅的特點擬寫的,“花大姐”是根據瓢蟲的外形擬寫的,“獨角仙”和“螞

蚱”是根據它們的名字擬寫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課件出示:

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不會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你發現了這些昆蟲的哪些秘密?用“一”畫出來。

2.通讀課文,檢查字詞,

(1)課件出示字詞。

課件出示:

備忘錄凡是距離款款黑綢膜翅瞎益蟲約黑斑

(2)指名讀詞語,教師相機正音;再以開火車的形式讀,全班齊讀。

3.交流問題。

(1)你發現了這些昆蟲的哪些秘密?(明確:昆蟲的秘密其實是它們的一些

特征)

(2)教師出示表格,引導學生完成備忘錄。(課件出示表格)

昆蟲名稱

蜻蜓、蒼蠅

瓢蟲(別名:花大姐)硬翅為朱紅,像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黑色

小圓點,并且有定數。

獨角仙

螞蚱(別名:掛大扁兒)

先解決課文的字詞問題,掃清閱讀障礙。通過完成表格,既使學生對課文內

容有了整體的把握,也拓展了備忘錄的形式。

三、合作交流,品讀感悟

1.你喜歡哪種昆蟲?找出文中相關的句子或語段讀?讀。

2.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3.以“花大姐”為例,學生交流在“花大姐”這一部分中最感興趣的內容,

朗讀句子。

課件出示:

瓢蟲款款地落下來了,折好它的黑綢襯裙一一膜翅,順順溜溜;收攏硬翅,

嚴絲合縫。

4.指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想象畫面,理解作者用“款款、黑綢襯裙、膜翅、

嚴絲合縫”這些詞的用意0

5.播放瓢蟲飛舞的視頻,提問:視頻中的瓢蟲和你們想象的是-?樣的嗎?

6.再讀描寫“花大姐”的句子。

7.歸類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歸類,明確作者是通過“花大姐”的名字、

飛行、外形、種類來進行敘述的。

8.指導學生將信息梳理成表格式備忘錄。(課件出示備忘錄)

9.小結學法:我們通過交流自己感興趣的句子,把它讀準確,然后想象畫面,

就能形象具體地感受小昆蟲的可愛。

四、運用學法,想象畫面

1.自學課文:用想象畫面的方法讀懂自己最感興趣的句子。

2.小組交流匯報。

(1)交流“復眼”。

課件出示:

“復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個大眼睛。

①想象:你覺得“好多小眼睛合成一個大眼睛”是什么樣的?

②想象畫面:你覺得蜻蜓可以看到什么樣的畫面?

③印證想象:觀察課文插圖,和白一的想象一樣嗎?

④想象:如果你自己有一對復眼,會怎么樣?

⑤小結寫法:特點+想象。

(2)交流“獨角仙”。

課件出示:

獨角仙,在甲蟲里可能算是最大的,從頭到腳,約有兩寸。它的甲殼多為深

色,挺硬的,頭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樣的角。這家伙,是昆蟲里的霸王。

①梳理內容:這句話主要寫了“獨角仙I”的什么特點?(外形特點)

②想象理解:你想象中的“霸王”是什么樣的?(學生自由交流)

③體會特點。

課件出示:

獨角仙的力氣很大。北京隆福寺過去有獨角仙賣。據說給它套上一輛泥制

的小車,它拉著就走。

④想象畫面:你能想象獨角仙是怎樣拉泥制的小車的嗎?

⑤小結寫法:名字+樣子+特點+想象。

(3)交流“螞蚱”。

課件出示:

河北人把尖頭綠螞蚱叫作“掛大扁兒我挺喜歡“掛大扁兒”這個名字。

①內容梳理:為什么把螞蚱叫作“掛大麻兒”?

課件出示:

還有一種“土螞蚱”,身體粗短,方頭,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這種螞蚱,

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頂討厭。

②理解“頂討厭”。

②小結寫法:名字+樣子+不喜歡的原因。

五、創意制作,拓展延伸

1.學了這篇課文,課后你想做哪種昆蟲的備忘錄?想澈成什么樣的?

2.課件展示不同形式的備忘錄。

3.搜集資料,為自己感興趣的昆蟲做一份備忘錄,布置教室昆蟲角。

4.寫作遷移。

(1)作者是怎樣把小昆蟲記錄下來的?

(2)選擇兩三種熟悉的小昆蟲,仿照作者的寫法,寫一篇題為《昆蟲備忘錄》

的小短文。

【教學反思】

口語交際?春天去哪兒玩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春天,了解春天特點。

2、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口語交際過程中,學習用恰當的語言表現春天的關。

3、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通過口語交際中的交流、評價,讓學生在增強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豐

富自己的見解和感受。

【教學重點】

能在交流過程中看到的景物說清楚,對于印象深刻的,能說得具體些。

【教學難點】

會聆聽同學的發言,把句子說具體、生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設計一組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歌唱春天。

1.讀一讀。課件展出描寫春天的古詩句。

2.唱一唱。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非常好聽的春天的歌曲(課件播放歌曲《春

天在哪里》)。

3.說一說。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二、暢所欲言,感受春天

1.是啊!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

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張春天的美圖,你能不能用優美的語言把看的說出來呢?

(課件出示春天的美圖)

2.學生暢所欲言把看到的說出來。

說話示例:

(1)春天來了,花園里的花開了……

(2)春天來了,小溪里的水解凍了……

(3)春天來了,柳樹發芽了……

3、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適時引導如何讓把話語說生動、具體(如,運用不

同的修辭,調動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覺器官。)

三、小組合作,描繪春天

春天在你們的口中變得如此的多姿多彩,這么美好的季節,若能出去走

一走看一看,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想不想出去玩?你想去哪玩呢?

1.學生回答

2.小組合作

課件出示交流要求

(1)想去哪里玩?說清楚想法和理由。

(2)耐心聽別人把話說完,盡量不打斷別人的講話(認真傾聽也是一種美德)。

(3)每組選出一個代表,總結把組里的意見,并用優美的語言表述出來。

四、回顧小結,增強感受

春天里,有陽光,有小鳥,有花香……春天多美啊!一年之季在于春,讓我

們走進春天走進大自然,共同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吧!

板書設計:

春天去哪兒玩

顏色形態

視覺聽覺嗅覺

按一定順序

【教學反思】

習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學目標】

1.能夠介紹清楚一種你喜愛的植物。

2.學會動用所有的感官系統,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等方式,多角度

了解所觀察的植物。

3.要把觀察和感受到的寫具體。

4.寫作的時候,要抓住這種植物的特點,重點寫這種植物的形樣子、顏

色、氣味以及其他特性。

【教學重點】抓住植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教學難點】觀察植物時,要動用所有的感官系統,多角度了解所觀察的植

物。

【教學準備】搜集要描寫的和你喜愛的植物的圖片或實物觀察。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解遮

1.師:同學們,世界因為有了綠色的植物才變得生機勃勃,如果沒有植物,

我們的地球將變得一片荒涼,所以,我們要愛護植物,泠惜植物給我們帶來的美

好生活。可是,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愛護植物呢?要愛護它,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它,

認識它,只有這樣,我們才知道怎樣做才能愛護它,才不會做錯事傷害它。如果

我們把自己了解和認識的植物寫成文章,讓看了文章的人也了解和認識它們,那

么,我們就為環保和綠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來寫植

物的文章。《我的植物朋友》,抓住題眼(植物)(朋友)相機板書

2.什么樣的關系才稱得上朋友?植物包括什么?(出示植物的圖片)

二、學生自己展示喜歡的植物記錄卡

1.課前收集整理好所觀察植物的資料,做好觀察工作,做一個觀察記錄卡,

包括植物的名稱,樣子,顏色,氣味和其他所了解的性狀。

2.小組內介紹。

3.選出小組內介紹的好的同學,在全班進行交流。

三、寫作方法指導:

1.寫好植物的形態

抓住不同植物的特點,有目的地描寫。如植物開花時的姿態、顏色、花期;

植物葉子在不同時間、不同季節的變化。總之,要抓住所寫的植物與其它植物不

同之處。

2.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一般來講,寫植物的順序有兩種:一是按莖、葉、花、果從下到上或從上到

下的順序:二是按生長順序。

3.恰當地運用修辭方法

(1)對比法例如:在這千姿百態的植物世界里,我喜愛的既不是花中之王牡

丹,也不是嬌艷欲滴的玫瑰,而是可治百病的蘆薈

(2)比喻法例如:萬壽菊有的是未開的青色的花骨朵,遠遠地望去像一個個

小小的話筒,豎在枝頭,花瓣一層又層,密密地重疊在一起,像一個淡黃色的繡

球。

(3)擬人法例如:《石榴》春天來了,石榴樹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

便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

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4)襯托法蘆薈不像牡丹那樣艷壓群芳,也不像文竹那樣溫文爾雅,更沒有

玫瑰那樣的馨香四溢。但就是它的樸實無華和默默為人奉獻的內涵深深打動了我

的心,

(5)遠近結合法

同一棵植物,遠看和近看是不一樣的。例如:

近看:盛開的菊花真是漂亮,花朵極大,像個大繡球,淡黃色的花瓣,一絲

一絲的,菊瓣彎曲帶鉤,中間金黃的花蕊像一個小太陽,菊花的莖都非常挺直

遠看:a遠遠望去,許多串紅連成一片,紅得耀眼,真像燃燒得火苗,漂亮極

r

b我家養了一盆吊蘭。遠看,她猶如一位眉清目秀、亭亭玉立的少女,

盡顯白己的風采。

5.要有聯想地抒發感情

寫植物可.進行聯想,抒發一些個人感受。如寫梅花不怕風雪的特點時,可聯

想到人的堅韌不拔的性格;寫白楊的挺拔高大,可聯想人的奮發向上的精神。但

是聯想不能超越客觀實際,抒情不要無病呻吟。另外,注重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

相結合的辦法,是描寫植物的絕佳秘方。

四、嘗試寫作

學生白由寫作。教師巡查,相機指導寫作。

板書設計:

我的植物朋友

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

對比法比喻法擬人法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本次語文園地學習可按照板塊依次進行教學,注意版塊內容難度方面的梯度

上升特點,注重舉一反三,實踐運用。

梯度上升特點:從整體上看,本次語文園地學習內容按照課內知識與課外知

識相結合,由字到詞再到句子,段落這樣的一種梯度上升的。

舉一反三,實踐運用:1.“識字加油站”都是形聲字,可以讓學生再列舉一

些和這一板塊中的生字有著相同偏旁的漢字。2.“詞句段運用”可以讓學生運

用習得的寫作方法描寫一種自己熟悉的小動物。

交流平臺

1.品味本單元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句,做到邊讀邊想象。

2.在朗讀中敢于說出自己的感受,并把這種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讀中。

1.引導學生把字音讀正確,注意“援”前鼻音發音,“貢”后鼻音發音。

“擲”、“資”的音節是整體認讀音節。

2.學會按漢字偏旁識記生字,并根據偏旁初步認識生字的意思。

3.認識形聲字的特點,何為形旁,何為聲旁,各有什么作用。

詞句段運用

1.能區分形近詞的意思。

2.能在具體的語境中運用合適的詞語進行表達。

3.從課文片段中提取寫作方法并加以實踐。

日積月累

1.借助拼音,正的朗讀這首詞,并熟讀成誦。

2.能通過畫面想象,感受江南春天的美好。

【教學重點】正確識記形聲字。習得描寫動物的寫作方法并進行練筆。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相關PPT。學生搜集“才、2、貝”這三個偏旁的生字,搜集自己熟

悉的一種小動物的資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熟讀精思品佳句

1.自學預習

讀一讀下列語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蕩漾開

去。

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瓢蟲款款地落卜.來了,折好它的黑綢襯裙一一膜翅,順順溜溜;收攏硬翅,

嚴絲合縫。

2.檢查自學成果

教師指名學生朗讀“交流平臺”中的三段文字。

重點指導學生讀好"花骨朵兒”,其中“骨”讀為(gu),整個詞應讀出兒

化韻。“順順溜溜”的“溜”讀為“lia”。

3.邊讀邊想象畫面

教師指導學生再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

暈便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J這句話。

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1)一只活潑的小燕子在空中飛翔

(2)小燕子身體特別輕盈,與水面的接觸只是輕輕地一點。

教師引導學生嘗試把這種畫面描述出來,說一說自己感受到了什么,然后通

過自己的朗讀把這種感受表現出來,學生讀得越出色,說明他的想象越豐富,感

受越深刻。

學生讀完后,教師幫助學生總結朗讀方法一一邊想象畫面邊讀書。

4.運用方法嘗試自學

(1)引導學生運用“邊想象畫面邊讀書”這一新掌握的方法,自學“交流

平臺”的后兩段文字。

(2)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展開學習,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幫助

學困生完成學習任務。

(3)引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想象到的畫面,在此基礎上,談一談自己的感

受。

“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畫面:這朵荷花馬上要綻開了,花骨朵兒已經包不住花瓣了。

感受:作者把花骨朵兒寫活了。

學生通過朗讀把腦海中的畫面描述出來,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瓢蟲款款地落下來了,折好它的黑綢襯裙一一膜翅,順順溜溜:收攏硬翅,

嚴絲合縫。”

畫面:一只輕盈的小瓢蟲在收攏自己的翅膀,非常可愛。

感受:作者描寫顆蟲的動作很細致。

學生嘗試讀出自一的感受。

二、分門別類識生字

1.預習自學

在“一”上寫出下列生字的偏旁,在氣中給它們注上音節。

援_.()擲一_?)撈一()

縛_.()繚一()絡—()

資__()貢一()貸—()

2.檢查預習

教師指名公布白己的學習成果,幫助學生對于出現的錯誤進行訂正。

援圭(yudn)擲土(zhi)撈生(lao)

縛全(f£i)繚受(lido)絡紇(lud)

資見(zl)貢貝(gong)貸見(ddi)

提醒學生注意以下漢字的讀音:

“援”前鼻音發音,“貢”后鼻音發音。“擲”、“資”的音節是整體認讀音節。

3.歸納整理

(1)教師指導學生仔組觀察這一板塊中的三行生字,說一說每行三個生字之

間有什么共同點。

以第一行的“援、擲、撈”為例,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預習單,從

而得出結論:這三個字有著相同的偏旁一一“才工

以此類推,第二行和第三行的生字也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別為'魅”和“貝”。

(2)學生讀一讀課本中給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并仔細觀察這些詞語。

教師提示學生:“救援”、“投擲”、“打撈”,做這些動作都需要身體的一個部

位,那就是----手。

師生小結:“援、擲、撈”這三個字的意思都與手部動作有關。

學生拓展提升:“拍”、“打”、“挑”、“挖”的偏旁也是F”,這些字的意思

也與手部動作有關。

師生總結:偏旁為“才”部的漢字,其意思與手部動作有關。

(3)按照總結第一行生字字義的方法,借助文中詞語,嘗試總結二三行生字

的意思。

“縛、繚、絡”的偏旁都是"”,因此其意思都馬絲線有關。類似的還有“紡”、

“織”、“綢

“資、貢、貸”的偏旁都是“貝”,因此其意思都與金錢有關。類似的還有“財”、

“購”、“販

教師指導為什么以“貝”字作偏旁的漢字與金錢有關。

夏商時代出現了中國最早的貨幣一貝幣.所以當時造字時便以貝字作為與

金錢有關的字。

4.總結提升

教師指導學生再次仔細讀一讀這九個生字,找一找,每個生字的讀音和它的

組成部分之間有什么聯系。

以第三行三個生字為例:

資(次)貢(工)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