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師范生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調查及改革建議TOC\o"1-3"\h\u25274摘要 IV30141第一章緒論 7290621.1研究目的 7215391.2研究意義 733461.3國內研究現狀 7225001.4國外研究現狀 83773第二章地理師范生教學能力的要素組成界定 9316682.1相關概念界定 9148402.2地理師范生教學能力組成 9677第三章地理師范生教育實習現狀 1195733.1調查設計與過程 11289913.2實習生在校內的準備 13128233.2進入實習學校的實訓 13733.3實習過程中 15106713.3.1教學設計能力現狀 15243123.3.2教學實施能力現狀 2188003.3.3教學評價能力 2718763.4實習后及教學能力反思 2837第四章地理師范生教育實習存在問題與原因分析 30161524.1實習前的準備不充分 30257834.2地理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31287724.2.1在分析和處理地理教材能力不足 31112544.2.2在分析學情方不夠深入 3184174.2.3教學目標的設計缺乏科學性 32166194.2.4地理教學方法的選擇缺乏多樣性 32172434.2.5教學過程的設計和編寫教案的態度敷衍 32142224.3地理教學過程實施中存在問題 33160924.3.1地理教學過程完整性存在缺失 33148284.3.2語言表達及板書板畫水平低 3381284.3.3處理課堂上突發情況的能力有待提高 3329224.4教學評價不夠準確 34190464.5實習后缺乏交流及反思意識薄弱 34151604.6問題產生的原因 3411234.6.1學校層面 34100274.6.2師范生層面 354202第五章地理師范生教育實習改革建議與意見 36149995.1重視教育實習模式 36149125.2強化應用型人才理念 36289055.3提高教育實習指導教師待遇 36234085.4實習生加強教學設計實踐活動 3787125.5增加教育實習上課的次數 37262785.6增強地理專業基礎知識 3737855.7提高師范生學習自主性 3814039結語 38摘要首先,通過英國的心理學家斯佩爾曼[11]、王沛[12]王光明[13]等研究對教學能力概念的闡釋,本人將師范生教學能力劃分為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教學反思能力。本文以文獻法、問卷調查法、已經參加過實習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利用SPSS21.0及Excel進行數據分析。其次,通過進行數據調查分析發現師范生教學能力存在不足。在實習準備方面教學沒有充分準備。在設計能力中,分析教材、分析學情、設計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重難點、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過程等方面存在不足。在教學實施能力中,地理教學過程完整性存在缺失、地理語言表達不精煉、板書板畫水平低、處理課堂上突發問題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存在問題。在教學評價中,對學生的評價不足。在實習后的反思能力中,與他人進行學習或工作上交流不足,實習后的反思與改進不足。而導致這些教學能力的原因主要有:辦學理念模糊,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式;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不完整;課程結構的編制不合理;實習學校指導教考對實習生的指導不夠;證或考試類占用大量時間;地理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自身學習自主性差;教學訓練準備不足等原因。最后提出改革的建議與意見:重視教育實習模式;強化應用型人才理念;提高教育實習指導教師待遇;實習生加強教學設計實踐活動;增加教育實習上課的次數、增強地理專業基礎知識、提高師范生學習自主性等。關鍵詞:教學實習、地理師范生、教學能力第一章緒論1.1研究目的通過對地理師范生教育實習教學能力現狀的調查結果,對地理師范生教育實習教學能力的提升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也為師范生的培養提供借鑒。1.2研究意義地理師范生教學能力是地理師范生非常重要的能力,在教育實習過程中提升地理師范生的教學能力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向前發展,對師范生的需求也日益擴大,地理師范生教學能力提升路徑是成為合格地理教師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議來提高地理師范生教學能力,滿足其地理課堂上的實際需要。有利于提高地理教育實習生的教學能力,從地理教育實習生實際出發,在地理教育實習階段也是即將去尋找工作機會的時期,而這些能力和素質的提升有利于他們找到理想的工作,也能夠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提供很大的幫助。1.3國內研究現狀丁敏(2020)通過師范生實踐教學能力的研究,發現師范生在從教意愿、選擇原因上具有差異性;教學實踐能力越強的師范生對核心素養有比較深的認識;從總體上看,師范生存在教育基本知識與技能掌握不牢、職業認知不夠清晰、教學實踐運用較弱等問題REF_Ref31084\r\h[1]。李丹陽(2018)在地方高校教師教育者教學能力調查研究中,認為高校教師教育者教學能力的發展是整體性的、綜合性的與聯動性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受到來自高校教師教育者個體內部以及外部環境因素所帶來的影響REF_Ref32099\w\h[2]。沈舒予(2019)本科高校新任教師教學能力研究,發現本科高校新任教師教學能力整體薄弱且缺乏對教學能力重要性的認識,并將影響新任教師教學能力的因素歸結為入職動機、教學實踐經驗、自我發展意識、入職培訓制度、教學能力提升激勵機制五個方面。并提出針對性的策略,促進本科高校新任教師教學能力提升REF_Ref32354\r\h[3]。丁春英(2019)通過地理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培養研究,認為該校地理科學專業現有的課程設置雖然較好地滿足了中學教學對地理師范生教學能力的要求,師范生個人學會發展方面存在欠缺。在踐行師德方面,大部分都具有正確的價值觀,能夠做到立德樹人;在學會教學方面,有較高學科素養和較強教學能力,能獨立開展課堂教學;在學會育人方面,能較好地結合地理特色在學科教學中進行育人活動;在學會發展方面,能科學地進行自我診斷,積極與他人溝通并融入教學實踐中REF_Ref2786\r\h[4]。王璇(2015)發現要通過完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加強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弱項的訓練,豐富教學方法,強化教學實習環節,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等方式來提高師范生的教學實踐能力REF_Ref3171\r\h[5]。1.4國外研究現狀
1980年以來,發達國家就已經開始重視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美國針對教師教育存在的問題,霍姆斯小組(HomesGroup)歷經15個月的研究,于1986年5月,發表了《明日之教師》的報告,“力圖在改變教師培養的方式,調整教育學院的功能,改變師資培養的課程,加強大學與中小學的合作,以實現提高教師教育質量的目的”為教師的培養和發展提出了建議REF_Ref3462\r\h[6]。德國教師需在指導學生、指定教學計劃培養學生學習等方面做出具體要求REF_Ref3534\r\h[7]。從1983年到1988年,倫弗克曼尼等研究者開始進行教師評價方面的研究,通過借鑒前人研究的成果,制訂了一個教師評價系統。在此系統中,教育實踐能力包含制訂課時教學計劃的能力、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班級管理能力和傳授知識的能力等REF_Ref3599\r\h[8]。Kiymet.S認為教師能力結構包括九大領域,專業能力、課程能力、科研能力、信息與通信技術能力、終身學習能力、情感能力、交際溝通能力、生態與環境保護能力REF_Ref3674\r\h[9]。東京學藝大學井上光洋認為教師應具備五大教學能力,也和我們國家的分類體系比較相似。其中包括課堂教學能力、學校管理能力、普通教學能力、明確課題實質的教學能力REF_Ref3743\r\h[10]。澳大利亞的特尼團隊把教學實踐能力概括為以下七個方面:講授與交流技巧的能力、動力技巧的能力、提問技巧的能力、小組個人輔導技巧的能力、培養學生思考技巧的能力、評估技巧的能力、課堂管理與紀律技巧的能力REF_Ref3864\r\h[11]。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針對教學能力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也獲得了眾多研究成果。大量的文獻資料是關于教學能力結構組成要素的研究,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重點是在教學能力結構組成要素上,關于教學能力結構組成要素的研究比較豐富,為本論文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支撐。但是,文獻資料中還存在有不足之處,通過文獻資料的整理發現,大部分文獻資料是基于教學能力存在的某一具體問題而展開分析并提出與之相應的建議與意見。另外,對于某一學科師范生教學能力提升路徑的研究涉及較少。因此,筆者確立了該選題,通過本文調查六盤水師范學院地理科學2017級地理科學專業以及黔南民族師范學院2017級和2016級地理科學專業已經參加過實習的學生的教學能力現狀,分析問題及原因并提出教學能力提升路徑的建議與意見。第二章地理師范生教學能力的要素組成界定2.1相關概念界定英國的心理學家斯佩爾曼對教學能力展開了系統的研究,他的“二因素”理論談到:“教學能力是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兩方面構成的一種專業能力,其中,一般教育學能力是教師所具備的一種基本的能力,無論從事什么樣的學科都須具有特殊教學能力是教師自己任教所必須具備的能力”REF_Ref3994\r\h[12]。王沛從各級教育活動實踐看,教師的共有教育教學能力主要由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組織能力、教學研究能力、教學認知能力、教學操作能力、教學監控能力等六大基本要素組成,彼此相互交織、相互融合REF_Ref4056\r\h[13]。王光明認為教學能力是教師根本的職業要求,是教師專業標準的要求,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而形成并提高的能力,也全世界教師標準中著重強調的教師應具備的能力REF_Ref4118\r\h[14]。龍寶新認為教育教學能力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體現出來的有助于教育教學目標高效達成的心理能量、效能體驗與優越素質REF_Ref4252\r\h[15]。2.2地理師范生教學能力組成梁慧珍認為地理教學技能是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不斷更新的地理知識,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指導學生認知、掌握并學會運用地理知識的教學行為方式REF_Ref4334\r\h[16]。張華認為卓越地理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具有完成教學任務的必備才能和本領,其中包括師德素養、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創新意思等REF_Ref4396\r\h[17]。華玲玉認為構建了職前地理教師專業能力評價體系,并結合案例,探究職前地理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和教育教學評價能力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提高策略REF_Ref4452\r\h[18]。胡再認為地理教學技能分為地理教學設計技能、地理教學推進技能、地理教學媒體應用技能、地理學習方法指導技能、地理課堂教學的管理技能和科學評價學生技能等六大技能REF_Ref4530\r\h[19]。廖翠丹地理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指地理教師“教學能力”的職業修養REF_Ref4592\r\h[20]。這是教師教學水平的具體體現,包括教師對教學資源的整合、實驗教學的組織、學生活動的指導與評價等。故本文對地理師范生教學能力的要素組成界定為: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教學反思能力等要素組成。其中教學設計能力是師范生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王喬君認為教學設計能力是教師在教學之前設計和安排的教學因素,包括教學目標,重難點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REF_Ref4938\r\h21]。本文從處理教材能力、分析學情能力、地理教學目標設計能力、選擇地理教學方法能力、設計教學過程能力、編寫教案能力等方面進行撰寫。關于教學實施能力劉爽則認為是在教學內容準備好的情況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能力REF_Ref4997\r\h[22]。本文從地理教學過程是否完整、地理專業術語表達能力、三板一畫能力、處理課堂上其他情況能力等方面進行撰寫。史樂樂認為教學評價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檢查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效果及學生的學習和成績情況的能力REF_Ref7831\r\h[23]。本文從關注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及時對學生作出評價、評價學生方法多樣等方面進行撰寫。教學反思能力是反思教學活動,對自己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實施和學生反饋情況等因素綜合影響下的結果進行恰當的分析、總結以及整合的能力。本文從在工作上與他人的交流情況、自己的反思情況等方面進行撰寫。具體情況詳見圖2-1。圖2-SEQ表2-\*ARABIC1地理師范生教學能力的要素組成界定第三章地理師范生教育實習現狀3.1調查設計與過程通過參考馮予希REF_Ref3994\r\h[12],張華REF_Ref4396\r\h[17],華玲玉REF_Ref4452\r\h[18],李珂REF_Ref5421\r\h[24],《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版等文獻資料并結合上一章地理師范生教學能力的要素組成,將師范生的教學能力可分為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教學反思能力等。問卷的設計參考了李珂REF_Ref5421\r\h[24],王勝楠REF_Ref5572\r\h[25],陳晶REF_Ref5650\r\h[26]根據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教學反思能力等種能力來設計。問卷大致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了解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是學校等問題。第二部分是調查問卷的重點從實習生在師范院校的準備、進入實習學校后的準備、實習過程、實習后教學反思能力等四個部分構成。其中主要圍繞轉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教學反思能力等方面來設計問卷,教學能力包括分析地理教材、分析學情、教學目標的設計、地理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設計和編寫教案等方面,教學實施能力包括分析教學過程的完整性、語言能力、板書板畫能力、課堂上處理其他情況的能力等方面。教學評價從學生和師范生兩方面設置。教學反思能力包實習后的反思及改進和與他人在工作上的交流。調查問卷分別從六盤水師范學院17級地理師范生有人數56人、黔南民族師范學院17級和16級地理師范生人數150人,人數共有206人進行抽樣調查,抽樣調查一種非全面調查,從所有調查研究對象中,抽選出一部分樣本進行調查,一般而言,樣本量越大,樣本就越能代表總體,在問卷調查總數超過一百人時,問卷發放比例最少超過百分之三十。但考慮到各種因素,發放問卷140份,回收問卷138分,有效調查問卷130份,接近有三分之二的師范生填寫的調查問卷有效,那么可以展開進一步的研究。表3-SEQ表3-\*ARABIC1KMO和Bartlett的檢驗?KMO值0.929Bartlett球形度檢驗近似卡方4974.615df741p
值0.000效度研究用于分析研究項是否合理,有意義,效度分析使用因子分析這種數據分析方法進行研究,分別通過KMO值,共同度,方差解釋率值,因子載荷系數值等指標進行綜合分析,以驗證出數據的效度水平情況。KMO值用于判斷是否有效度,共同度值用于排除不合理研究項,方差解釋率值用于說明信息提取水平,因子載荷系數用于衡量因子(維度)和題項對應關系,從下表3-1可知:所有研究項對應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4,說明研究項信息可以被有效的提取。另外,KMO值為0.929,大于0.6,意味著數據具有效度。另外,6個因子的方差解釋率值分別是39.865%,11.454%,6.766%,6.636%,4.193%,3.444%,旋轉后累積方差解釋率為72.358%>50%。意味著研究項的信息量可以有效的提取出來。從表3-2可知:信度系數值為0.946,大于0.9,因而說明研究數據信度質量很高。表3-SEQ表3-\*ARABIC2Cronbach信度分析-簡化格式?項數樣本量Cronbachα系數391300.9463.2實習生在校內的準備實習生在師范院校的準備情況從整體來看,有36.15%的地理師范生對實習沒有做過充分的思想準備,32.13%的地理師范生不喜歡教師這一職業,47.69%的地理師范生對地理教材基本沒有了解,39.23%的地理師范生對對教學技能的訓練情況不太好。具體情況詳見表3-3。表3-SEQ表3-\*ARABIC3實習生在師范院校的準備情況符合/喜歡不符合/不喜歡頻率百分比頻率百分比對實習做過充分的思想準備8363.854736.15對教師職業是什么樣的態度8867.694232.13對地理教材有較好的了解6852.316247.69對教學技能較好的訓練7960.775139.233.2進入實習學校的實訓在“聽課多少次”表格統計中可看到,聽課9次以上地理師范生最多有62人占比為47.70%。聽課5-6次及以下的地理師范生有46人,占比35.38%,這一部分地理師范生在實習前的聽課數量應提升。具體情況詳見圖3-4。圖3-SEQ表3-\*ARABIC4聽課多少次在“教學設計多少次”表格統計中可看到,教學設計有7次以上的地理師范生有40人,占比為30.77%。教學設計有3-4次及以下的地理師范生有59人,占比為45.38%,這一部分地理師范生應提高教學設計的次數。具體情況詳見圖3-5。圖3-SEQ表3-\*ARABIC5教學設計多少次在“地理教學問題提出多少次”表格統計中可看到,提出地理教學問題3-4次的人數最多有68人,占比為61.54%,提出地理教學問題5-6及以上的人數有50人,占比為38.46%。提出地理教學問題只有1-2次的人數有12人,占比為9.23%,這一部分人應該要進一步的提出地理教學問題和他人討論,增強自身教學能力。具體情況詳見圖3-6。圖3-SEQ表3-\*ARABIC6地理教學問題提出多少次3.3實習過程中3.3.1教學設計能力現狀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是領頭羊,是教學過程中其它教學行為的展開點,只有在一個比較好的教學設計下,教學活動有一個較好的展開。教學設計從分析教材、分析學情、設計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重難點、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過程等方面進行分析。在“根據地理課標分析地理教科書”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81人,占比為62.31%,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7人,占比為28.46%,選擇“完全符合”的有11人較次之,占比為8.46%,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只有1人。占比為0.77%。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地理師范生能夠根據地理課表分析地理教科書,部分地理師范生不能根據地理課表分析地理教科書,對地理教科書和地理課標還不熟悉。具體情況詳見表3-7。表3-SEQ表3-\*ARABIC7根據地理課標分析地理教科書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118.468.468.46基本符合8162.3162.3170.77基本不符合3728.4628.4699.23完全不符合10.770.77100.00合計130100.00100.00在“注重教材內部之間的關聯程度”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83人,占比63.85%,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共有36人,共占比27.69%,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1人,占比8.46%,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地理師范生能夠基本注重教材內部之間的關聯程度,部分學生在分析地理教材時,注重教材內部之間的關聯程度這一方面還需要提升。具體情況詳見表3-8。表3-SEQ表3-\*ARABIC8注重教材內部之間的關聯程度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118.468.468.46基本符合8363.8563.8572.31基本不符合3325.3825.3897.69完全不符合32.312.31100.00合計130100.00100.00在“教材重點和難點知識的理解和設計”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83人,占比63.85%,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3人,占比為25.38%,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3人,占比為10%,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1人,占比為0.77%,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并設計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部分地理師范生在對于理解并設計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這一方面還有待加強。具體情況詳見圖3-9。圖3-SEQ表3-\*ARABIC9教材重點和難點知識的理解并設計在“學生的興趣愛好的了解”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7人,占比59.23%,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6人,占比為27.69%,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3人,占比為10%,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4人,占比為3.08%,從整體來看,部分地理師范生在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方面還比較欠缺。具體情況詳見表3-10。表3-SEQ表3-\*ARABIC10學生的興趣愛好的了解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13101010基本符合7759.2359.2369.23基本不符合3627.6927.6996.92完全不符合43.083.08100.00合計130100.00100.00在“學生進行地理學習的引導”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7人,占比59.23%,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7人,占比為28.46%,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4人,占比為10.77%,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2人,占比為1.54%,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地理師范生能夠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學習,部分地理師范生還不能夠依據學生的地理學習情況來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學習,在這一方面地理師范生在實習的過程中還不能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具體情況詳見圖3-11。圖3-SEQ表3-\*ARABIC11學生進行地理學習的引導在“依據學情安排地理教學的難易程度”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4人,占比56.92%,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8人,占比為29.23%,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5人,占比為11.54%,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人,占比為2.31%,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地理師范生能夠依據學情安排地理教學的難易程度,部分地理師范生在依據學情安排地理教學的難易程度這一方面還比較欠缺,還需要提升。具體情況詳見表3-12。表3-SEQ表3-\*ARABIC12依據學情安排地理教學的難易程度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1511.5411.5411.54基本符合7456.9256.9268.46基本不符合3829.2329.2397.69完全不符合32.312.31100.00合計130100.00100.00在“依據學情進行地理教學設計”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沒有人選擇“完全不符合”選項,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0人,占比53.85%,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40人,占比為30.77%,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20人,占比為15.38%,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地理師范生能夠依據學情進行地理教學設計,部分地理師范生在進行地理教學設計時還不能以學情依據。具體情況詳見圖3-13。圖3-SEQ表3-\*ARABIC13依據學情進行地理教學設計在“知識與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設計”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7人,占比59.23%,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4人,占比為26.15%,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8人,占比為13.85%,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1人,占比為0.77%,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地理師范生能夠正確設計知識與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部分地理師范生在在設計教學目標時不能夠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具體情況詳見表3-14。表3-SEQ表3-\*ARABIC14知識與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設計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1813.8513.8513.85基本符合7759.2359.2373.08基本不符合3426.1526.1599.23完全不符合10.770.7710.00合計13010.0010.00在“地理教學的重難點知識區分并設計”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68人,占比52.31%,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40人,占比為30.77%,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20人,占比為15.38%,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2人,占比為1.54%,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地理師范生能夠正確的設計地理教學的重難點知識,部分地理師范生不能夠依據學情設計地理教學的重難點知識。具體情況詳見圖3-15。圖3-SEQ表3-\*ARABIC15計地理教學的重難點知識區分并設在“合適的選擇地理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68人,占比52.31%,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40人,占比為30.77%,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20人,占比為15.38%,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2人,占比為1.54%,從整體來看,28.46%地理師范生在進行教學時,基本不能夠選擇合適的地理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具體情況詳見圖3-16。圖3-SEQ表3-\*ARABIC16合適的選擇地理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在“地理教學設計層次性和合理性的體現”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5人,占比57.69%,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6人,占比為27.69%,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6人,占比為12.31%,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人,占比為2.31%,從整體來看,有30%的地理師范生在地理教學設計基本不能體現教學設計的層次性和合理性,不能由淺入深的進行地理教學。具體情況詳見表3-17。表3-SEQ表3-\*ARABIC17地理教學設計層次性和合理性的體現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1612.3112.3112.31基本符合7557.6957.6970.00基本不符合3627.6927.6997.69完全不符合32.312.31100.00合計130100.00100.00在“能夠獨立的完成地理教學設計”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0人,占比53.85%,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5人,占比為26.92%,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23人,占比為17.69%,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2人,占比為1.54%,從整體來看,有28.46%的地理師范生基本或不能獨立的完成地理教學設計。具體情況詳見表3-18。表3-SEQ表3-\*ARABIC18能夠獨立的完成地理教學設計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2317.6917.6917.69基本符合7053.8553.8571.54基本不符合3526.9226.9298.46完全不符合21.541.54100.00合計130100.00100.003.3.2教學實施能力現狀在“能夠選擇合適的地理新課導入方法”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67人,占比51.54%,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8人,占比為29.23%,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24人,占比為18.64%,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1人,占比為0.77%,從整體來看,有70%的地理師范生在進行地理教學是能夠選擇合適的地理新課導入方法,有30%的地理師范生在進行地理教學是不能選擇合適的地理新課導入方法。具體情況詳見圖3-19。圖3-SEQ表3-\*ARABIC19能夠選擇合適的地理新課導入方法在“教學過程內容講解清晰有條理”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1人,占比54.62%,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6人,占比為27.69%,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20人,占比為15.38%,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人,占比為2.31%,從整體來看,有30%的地理師范生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講解的知識點不能做到有條理,面對較為復雜的內容講解不是很清楚。具體情況詳見表3-20。表3-SEQ表3-\*ARABIC20教學過程內容講解清晰有條理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2015.3815.3815.38基本符合7154.6254.6270.00基本不符合3627.6927.6997.69完全不符合32.312.31100.00合計130100.00100.00在“教學過程的完整性”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3人,占比56.15%,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2人,占比為24.62%,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23人,占比為17.69%,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2人,占比為1.54%,從整體來看,有75%以上的地理師范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把握個教學環節基本上能使教學過程完整,有26.16%的地理師范生在教學過程在會在有教學過程缺失的情況發生。具體情況詳見表3-21。表3-SEQ表3-\*ARABIC21教學過程的完整性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2317.6917.6917.69基本符合7356.1556.1573.84基本不符合3224.6224.6298.46完全不符合21.541.54100.00合計130100.00100.00在“地理課堂進度能夠隨時把握”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65人,占比50%,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43人,占比為38.08%,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8人,占比為13.85%,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4人,占比為3.08%,從整體來看,有36.15%的地理師范生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根據地理課上的具體狀況隨時能夠把握地理課堂進度。具體情況詳見圖3-22。圖3-SEQ表3-\*ARABIC22隨時能夠把握地理課堂進度在“地理教學輔助工具恰當的使用”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沒有人選擇“完全不符合”選項,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6人,占比58.46%,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3人,占比為25.39%,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21人,占比為16.15%,從整體來看,有25.39%的地理師范生在教學過程中基本不能熟練的運用地理教學輔助工具來幫助教學。具體情況詳見表3-23。表3-SEQ表3-\*ARABIC23地理教學輔助工具恰當的使用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2116.1516.1516.15基本符合7658.4658.4674.61基本不符合3325.3925.39100.00完全不符合000合計130100.00100.00在“地理課上突發情況的處理”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沒有人選擇“完全不符合”選項,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67人,占比51.54%,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47人,占比為36.15%,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6人,占比為12.31%,從整體來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地理師范生在地理教學過程中不能正確處理地理課上的突發情況。具體情況詳見表3-24。表3-SEQ表3-\*ARABIC24地理課上突發情況的正確處理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1612.3112.3112.31基本符合6751.5451.5468.35基本不符合4736.1536.15100.00完全不符合000合計13010.0010.00在“地理課堂的紀律的維護”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0人,占比53.85%,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5人,占比為26.92%,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22人,占比為16.92%,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人,占比為2.31%,從整體來看,有29.21%的地理師范生在地理課堂上不能夠維護好地理課堂的紀律,不能保證課堂秩序。具體情況詳見圖3-25。圖3-SEQ表3-\*ARABIC25地理課堂的紀律的維護在“相關地理教學情境的設計”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0人,占比53.85%,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5人,占比為26.92%,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22人,占比為16.92%,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人,占比為2.31%,從整體來看,有29.23%的地理師范生不能夠設計相關的地理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地理課堂氛圍。具體情況詳見表3-26。表3-SEQ表3-\*ARABIC26相關地理教學情境的設計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2216.9216.9216.92基本符合7053.8553.8570.77基本不符合3526.9226.9297.69完全不符合32.312.31100.00合計130100.00100.00在“課堂上地理語言表達能力豐富”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69人,占比53.08%,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41人,占比為31.54%,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8人,占比為13.84%,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2人,占比為1.54%,從整體來看,33.08%的地理師范生在地理課堂上基表達地理專業術語的能力欠缺,不能專業的描述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等。具體情況詳見表3-27。表3-SEQ表3-\*ARABIC27課堂上地理語言表達能力豐富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1813.8413.8413.84基本符合6953.0853.0866.92基本不符合4131.5431.5498.46完全不符合21.541.54100.00合計130100.00100.00在“板書板畫”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5人,占比57.69%,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45人,占比為34.62%,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7人,占比為5.38%,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人,占比為2.31%,從整體來看,有36.93的地理師范生在三板一畫方面不規范,顯得潦草。具體情況詳見圖3-28。圖3-SEQ表3-\*ARABIC28板書板畫在“試講多少次”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五個選項中,5-6次及以下的地理師范生有58人,占比44.61%,這一部分地理師范生在試講數量方面有一點少應在教育實習過程中增加試講的次數。具體情況詳見表3-29。表3-SEQ表3-\*ARABIC29試講多少次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3-4次2317.6917.6917.695-6次3526.9226.9244.617-8次2620.0020.0064.619-10次1612.3112.3176.9211次及以上3023.0823.08100.00合計130100.00100.003.3.3教學評價能力在“學生解決地理問題能力的關注”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0人,占比53.85%,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43人,占比為33.08%,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4人,占比為10.06%,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人,占比為2.31%,從整體來看,有35.39%的地理師范生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基本不能關注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具體情況詳見表3-30。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1410.7610.7610.76基本符合7053.8553.8564.61基本不符合4333.0833.0897.69完全不符合32.312.31100.00合計130100.00100.00表3-SEQ表3-\*ARABIC30學生解決地理問題能力的關注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引導”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1人,占比54.61%,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42人,占比為32.31%,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6人,占比為12.31%,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1人,占比為2.31%,從整體來看,有33.08%的地理師范生不善于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具體情況詳見圖3-31。圖3-SEQ表3-\*ARABIC31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引導在“評價學生的方法多樣并及時對學生作出評價”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65人,占比50%,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49人,占比為37.69%,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3人,占比為10%,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人,占比為2.31%,從整體來看,有40%的地理師范生不能通過在地理課堂上的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回答問題的情況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和適時作出評價。具體情況詳見表3-32。表3-SEQ表3-\*ARABIC32評價學生的方法多樣并及時對學生作出評價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1310.0010.0010.00基本符合6550.0050.0060.00基本不符合4937.6937.6997.00完全不符合32.312.31100.00合計130100.00100.003.4實習后及教學能力反思在“經常與他人進行學習或工作上交流”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79人,占比60.77%,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4人,占比為26.15%,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6人,占比為12.31%,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1人,占比為0.77%,從整體來看,26.92%的地理師范生很少和他人進行學習或工作上交流。具體情況詳見表3-33。表3-SEQ表3-\*ARABIC33經常與他人進行學習或工作上交流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1612.3112.3112.31基本符合7960.7760.7773.08基本不符合3426.1526.1526.15完全不符合10.770.77100.00合計130100.00100.00在“實習后有較好的反思并改進”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在題目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其中選擇“基本符合”的人數最多有83人,占比63.84%,其次是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29人,占比為22.31%,選擇“完全符合”的人數有16人,占比為12.31%,選擇“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2人,占比為1.54%,從整體來看,有23.85%的地理師范生在實習后沒有較好的反思和改進。具體情況詳見表3-34。表3-SEQ表3-\*ARABIC34實習后有較好的反思并改進頻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有效完全符合1612.3112.3112.31基本符合8363.8563.8476.15基本不符合2922.3122.3198.46完全不符合21.541.54100.00合計130100.00100.00在“實習時間”表格統計中可看到,實習3個月的人數有40人,占比為30.77%,實習4個月及以上的人數共有90人,占比為69.23%。從整體來看,實習時間是比較充足的。具體情況詳見圖3-35。圖3-SEQ表3-\*ARABIC35實習時間在“實習對你的幫助大嗎?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調查中可以得到,實習對地理師范生的幫助基本都有幫助,主要體現在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實施能力上,在教學評價上的幫助要相對于弱一些。從整體來看從師范生的實習準備到實習完成各位地理師范生基本都有各方面的收獲。第四章地理師范生教育實習存在問題與原因分析4.1實習前的準備不充分有36.15%的地理師范生對實習沒有做過充分的思想準備,32.13%的地理師范生不喜歡教師這一職業,47.69%的地理師范生對地理教材基本沒有了解,39.23%的地理師范生對對教學技能的訓練情況不太好。實習前聽課5-6次及以下的地理師范生占比35.38%。教學設計有3-4次及以下的地理師范生占比為45.38%。提出地理教學問題3-4次及以下的人數,占比為61.54%,占比為70.77%。說明在實習的準備中對地理教材、教學設計、思考地理教學、地理教學實踐等方面準備不足,還有部分地理師范生不喜歡教師這一職業那么也會對教育實習產生一定的影響。陳晶REF_Ref5650\r\h[26]認為要想獲得好的實習效果,實習前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實習前的準備工作既體現各方面對實習的重視程度,也對實習的整個過程有著重要的指引和規劃作用。4.2地理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4.2.1在分析和處理地理教材能力不足在“根據地理課標分析地理教科書”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8人,占比為29.23%;注重教材內部之間的關聯程度的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6人,占比為27.69%;正確理解并設計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知識的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4人,占比為26.15%。說明了地理師范生首先對地理教材不熟悉,將地理課標對照地理教科書的分析不夠深入,對于地理教學內容的的展開不清楚,其次部分地理師范生能注重地理教材的知識點,但是對整本教材中各大知識之間的關聯程度把握不準,最后是對地理教材不熟悉、不能把握教材內部的關聯度,那么也不能正確理解并設計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聶桐彤REF_Ref8720\r\h[27]認為教材分析是教學的準備環節,教師對教材的把握能力直接影響教學的實施效果。那么地理師范生在教育實習過程中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4.2.2在分析學情方不夠深入在“學生的興趣愛好的了解”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40人,占比為30.77%;在“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學習”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9人,占比為30.00%;在“依據學情安排地理教學的難易程度”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41人,占比為31.56%;在“依據學情進行地理教學設計”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人數有40人,占比為30.77%;說明部分地理師范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學情分析不足,不能因材施教,沒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謝強REF_Ref8827\r\h[28]認為任何教學活動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有的放矢”,根據學生實情而展開。教學的本質是教“學生”,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案”。4.2.3教學目標的設計缺乏科學性在“知識與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設計”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5人,占比為26.92%;在“正確區分并設計地理教學的重難點知識”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42人,占比為32.31%;說明地理師范生在設計教學三維目標時,能夠把握學生應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運用什么方法進行教學,要達到培養什么樣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幾方面還欠缺。葉伏秋REF_Ref8948\r\h[29]認為師范生應該認識到教學設計在具體學科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以積極的態度重視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4.2.4地理教學方法的選擇缺乏多樣性在“合適的選擇地理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7人,占比為28.46%。說明部分地理師范生在各種類型的課堂和各知識點的講解上不能靈活的選擇合適的地理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聶俊麗認為老師既要吃透教材,還要讀透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所教學生的方法;聶俊麗REF_Ref8997\r\h[30]認為在教學內容分析中要考慮學生,在學生分析過程中要考慮教材,兩個分析過程相互融合。4.2.5教學過程的設計和編寫教案的態度敷衍在“地理教學設計的層次性和合理性”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9人,占比為30.00%。在“能夠獨立的完成地理教學設計”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7人,占比為28.46%。說明部分地理師范生在設計教學過程和編寫教案時不能很好的設置各個教學環節,那么在地理課堂上顯得不是很連貫。王戰平REF_Ref9053\r\h[31]認為師范生作為教育師資的后備力量,更應該加強對教學設計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只有具有優秀的教學設計能力,才能保證從容面對將來的教育教學工作。4.3地理教學過程實施中存在問題4.3.1地理教學過程完整性存在缺失在“能夠選擇合適的地理新課導入方法”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9人,占比為30.00%;在“教學過程內容講解清晰有條理”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9人,占比為30.00%;在“教學過程的完整性”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4人,占比為26.16%;在“隨時能夠把握地理課堂進度”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47人,占比為36.15%;在“恰當的使用地理教學輔助工具”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3人,占比為25.39%;在“能夠設計相關的地理教學情境”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的人數有38人,占比為29.23%。說明部分地理師范生在導入、講授、結課及使用輔助工具等方面還存在問題,需要改進。4.3.2語言表達及板書板畫水平低在“課堂上地理語言表述能力豐富”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43人,占比為33.08%。說明部分地理師范生地理專業術語表達能力還需要加強。熊紀濤REF_Ref9592\r\h[32]認為專業人士用專業行為從事專業活動,是離不開專業術語的。教師的語言表達不能沒有專業術語的篩選、積累、梳理和運用。構建地理專業術語庫,可以提高地理堂教學語言的專業性,還可以提升教學的專業化水平。在“板書板畫”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48人,占比為36.93%。說明部分地理師范生在板書、板畫、板圖方面等方面的能力不足。4.3.3處理課堂上突發情況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地理課上的突發情況的處理”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47人,占比為36.15%;在“能維護好地理課堂的紀律”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38人,占比為29.23%。說明地理師范生在處理課堂上其他情況的能力不足這方面還存在不足。4.4教學評價不夠準確在“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關注”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46人,占比為35.39%;在“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43人,占比為33.08%;在“評價學生的方法多樣并及時對學生作出評價”調查中選擇“基本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的人數有52人,占比為40.00%;說明部分地理師范生教學評價能力存在不足。學生自己的評價能為其帶來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意識。地理師范生在實習中幫助學生進步。鄢敏霞REF_Ref9977\r\h[33]認為課堂教學評價應立足核心素養,以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理解能為主要評價內容,對學生語文學習給予更為科學、更為人性化的評價。4.5實習后缺乏交流及反思意識薄弱有26.92%的地理師范生很少和他人進行學習或工作上交流,有23.85%的地理師范生在實習后沒有較好的反思和改進,實習對地理師范生的幫助基本都有幫助,主要體現在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實施能力上,在教學評價上的幫助要相對于弱一些。實習指導老師擁有大量的實踐經驗和充足的教育資源,與指導老師缺乏交流不利于教學實踐經驗的積累和教育資源的收集。曾鳳霞REF_Ref10075\r\h[34]總結到國內外學者對實習過程中的反思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共性都是在教育實習中要重視反思。缺少反思總結過程不利于實習效果的提高。4.6問題產生的原因4.6.1學校層面六盤水師范學院和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是新建本科院校,目前還處于本科師范院校發展的初級階段,并且還處于專科院校的學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轉型,目前還存在有專科教育。辦學理念模糊,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學科的發展基礎十分薄弱,水平較高的科研成果比較稀少。在學科教學上沿用專科教學模式和傳統本科師范院校的教學模式,片面地強調師范類教育中的教育學和心理學兩門學科以及教學技能的提升而忽視了地理教學的實踐類課程。師資隊伍緊缺,構成顯得非常單調,缺乏學科帶頭人,多是地理專業的教師,學科教學論的老師比較少,并且教師缺乏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二級學院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不完整,由專科院校過度到本科院校,對于本科師范院校的辦學經驗缺乏和人才培養方案的編寫質量的不夠高。借鑒其他本科師范院校人才培養方案,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是沒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來編寫的人才培養方案,甚至連人才培養方案內容也不能表述完整,這樣會影響到對學生的培養。課程結構的編制不合理,對于專業課,公共課,實踐課程及選修課的學時分配不合理,各個課程所開設的學期不合理,沒有根據現有學生掌握到知識的能力和所具備的邏輯能力來開設課程,實踐類教學課程的學分所占比例不大。實習學校指導教師會存在身兼多職,帶有多個實習師范生再加上教學任務繁重,學期末有教學成績的評比,指導實習生的時間和次數非常有限,其中主要體現在實習生聽課的次數,實習生提出的地理教學問題,指導老師針對課堂教學的講解等方面存在不足。另外實習學校對實習工作也不太重視,規章制度也不是很規范。4.6.2師范生層面考證或考試類占用大量時間,地理師范生的教育實習基本是在大四學年第一學期,同時在這一學期也是很多師范生要考教師資格證、報考工作、考研等,那么也需要話大量的集中復習的時間,部分師范生在這樣的情況下精力會更多的放在考試學習中,教學實踐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地理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通過調查發現,地理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是導致教學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知識是一門學科的根基,而教學能力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沒有教學基礎知識,教學能力也是不會好的。另外,部分地理師范生的學科知識體系是沒有構建起來的,對于教材上的知識點在頭腦中不清楚,前后的邏輯混亂,甚至在課堂上會直接出現知識性的錯誤。師范生自身學習自主性差,只有學習才是提升教學能力的唯一途徑,如果自身學習自主性差,那么教學能力要想得到提高也是非常困難的。從調查結果顯示,師范生存在有惰性,不想去主動學習。實踐類的教育課程形式比較單調只有傳統的形式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及微格教學等,疫情期間教學訓練準備不足,疫情期間是2020年的上半年也正處于17級地理師范生的大三下,在這一個學期中會有大量的時間進行模擬教學訓練,疫情期間的授課方式是采用遠程網絡教學方式,對于模擬教學訓練的效果是很不好的,因此地理師范生的教學訓練準備不足。地理師范生教育實習改革建議與意見5.1重視教育實習模式師范生的教育實習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走馬觀花,教育實習也不是單純為了獲得相應的學分和簡單地完成一項教學任務,而是師范生在參加工作之前的一次非常重的要實踐學習,是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重要過程。師范生教育實習模式是檢驗師范生能否順利完成規定的教育實習任務的重要基石,師范類院校高度重視實習模式就顯得十分重要。師范類院校基本采用的是單一的教育實習模式,應積極開發并構建新的教育實習模式,實現教育實習模式多樣化。師范院校也要進一步完善教育實習制度,加強教育教學的實踐。5.2強化應用型人才理念劉月蘭認為從應用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出發,構建師范生培養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是地方師范院校的重要任務REF_Ref11061\r\h[35]。師范院校在課程的編制上要強化應用型人才理念,根據專業類別建立需要師范生所掌握的能力清單,在選修課的比例要加大,進一步突出實踐教學,強化教育實習環節。課程設置要使師范生具有人文品格,厚重的科學底蘊,扎實的地理專業知識,優良的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系統的教育教學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5.3提高教育實習指導教師待遇首先,實習生能夠為指導教師分擔一部分教學工作和其他部門工作,但是實習生的教育實習任務也給指導教師增加了許多工作量;其次,實習生的教育實習任務也同樣會影響到班級教學的正常進度和質量,實習生的教育實習完成后也接近于學期末,指導教師要忙著補進度和對期末考試的復習;最后,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在教學能力上和其他方面的指導不僅要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花費大量的精力,并且還會影響教學質量和進度,而且相應的報酬比較低,這樣也就會影響到指導教師對實習生指導的積極性。所有,非常必要提高教育實習指導教師待遇。那么對于解決高問題還需要相關政策的支持和指導。5.4實習生加強教學設計實踐活動培養和提升任何一種能力的也離不開實踐活動,在地理教學設計過程中,必須通過多次教學設計實踐訓練,在實踐中發現和找出問題,只有經過自己反思之后多次投入到教學設計實踐中訓練,不斷循環往復的訓練才能提高教學設計能力。例如可以組織多位實習生對同一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然后對設計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教學過程”進行對比分析,相互討論和交流設計心得,并且發現他們設計的優缺點,最后再對他們的教學設計進行修改和完善。5.5增加教育實習上課的次數教育實習是師范生能夠獲得教學最真實的情境,也是師范生提升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進行教育實習之前和教育實習完成后,師范生的教學能力是有很大的不同。李珂REF_Ref5421\r\h[24]認為師范生通過實習,可以直接獲得更多直觀的教學感受,從備課、聽課、到授課等環節,可以進行上課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促進知識與能力的結合,形成新的學科教學知識與能力。調查發現,部分地理師范生能夠到講臺真正上課的次數還是比較少,因此要增加地理師范生在教育實習中上課的次數,并且師范院校的帶隊老師可以經常到實習學校去聽師范生上課、評課以及指出所存在的問題,那么師范生的教學實戰經驗也會積累,教學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5.6增強地理專業基礎知識通過調查發現,地理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是導致教學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郭暉REF_Ref10277\r\h[36]認為對師范專業學生而言,學科專業知識是保障學生今后可以適應教學崗位的重要基礎,并且對于學生的今后發展會產生直接影響。現在,地理師范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對專業基礎知識進行大量的學習,而且地理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對與之相關專業知識也必須掌握。另外,由于地理師范生在畢業之后到不同地區去任教,由于中學地理要開設鄉土地理這一門課,要求地理師范生要了解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及風俗等方面內容,那么就要求地理師范生有比較開闊的文化視野。5.7提高師范生學習自主性從調查結果顯示,師范生存在有惰性,不想去主動學習。徐寧REF_Ref11280\r\h[37]認為,教師注重自身素養的提高,創新教學模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做好學業規劃,樹立職業信念,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素養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與學多溝通交流,傾聽師范生在教學能力方面的問題,以便有針對性的解決。另外,作為師范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廠廠房轉讓合同
- 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實施合同書
- 承包工程勞務派遣合同
- 酒吧垃圾搬運合同范本
- 贈送油畫的合同范本
- 地面翻新報價合同范本
- 設備合伙協議合同范本
- 彩鋼瓦護欄安裝合同范本
- 背書工程合同范本
- 學校廣告安裝合同范本
- 設計輸入和參考現有平臺技術協議222m helideck proposal for gshi
- Duncans 新復極差檢驗SSR值表
- 小學生A4日記本打印版(田字格+拼音格)(共1頁)
-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建立民辦學校辦學情況年度報告制度的通知
- 橋墩尺寸經驗值
- ICOM 2720中文說明書
- 初中英語語法-介詞、連詞.ppt
- 【精選】配電室安全管理制度精選
- 變電運行巡視(概述)ppt課件
- 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草稿本的有效使用
- 《信用卡工作證明 》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