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復習教案_第1頁
說明文復習教案_第2頁
說明文復習教案_第3頁
說明文復習教案_第4頁
說明文復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說明文復習教案說明文復習教案1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寫說明文的基本能力,說明文寫作指導。(形式:列提綱、寫作、修改)

教學重點:

寫作

教學難點:

寫作

教具:

膠片(1張)

教學設想:

前面教師與學生共同、系統地學習了有關說明文的知識,并且學生進行了片斷練習。通過練習發現學生在寫說明文方面有所進步,為了趁熱打鐵,提高基本的能力,我準備在此再進行一次大作文指導。

其基本步驟是:

(1)講述片斷作文的缺點,引入新課。

(2)出示作文題目,《我們的教室》,并分組討論"我們的教室"應向讀者介紹的內容。

(3)寫作。

(4)交換修改。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次片斷作文,導入新課:

優點:

(1)基本上合符了說明文的要求,不再象過去一樣寫成記敘文。

(2)并且能夠綜合地運用幾種說明方法。

缺點:

(1)介紹事物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2)缺乏條理性。

(3)在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時,過多地敘述了用來作比較的事物,給人留下了似乎在介紹兩件事的感覺。

二、出示題目

出示練習題目:《我們的教室》

三、讓學生嘗試著列提綱,其中提綱內容應包括如下方面:

1.你想介紹我們教室的.哪些方面。

2.在介紹教室的各個部分時所采用的說明方法。

3.按照怎樣的順序。

四、教師根據學生的提綱,給學生作寫作提示:

教師應強調以下幾點:(要求幻燈顯示)

1.關鍵是要說明其整體上的特征。包括形狀上、結構上的特征。

2.建筑物占有空間,其構造的各個部分都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在介紹整體特征后,要按照一定的空間順序有序地展開說明,如由遠到近,由外到內,由前到后,由上到下等。

五、練習。

調整提綱,并進行寫作練習。說明文復習教案2

目標:

1、了解中考對說明文閱讀的要求及命題方向。

2、掌握說明文的基礎文體知識和答題規范。

教學重點:

掌握說明文的基礎文體知識,了解中考對說明文閱讀的要求及命題方向。

教學難點:

掌握說明文的答題技巧和規范。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金點巧指:

1、歸納內容要點,概括文意、層意和段落

(1)首先要準確把握文段中的中心句和說明的內容。

(2)方法:如果有中心句,直接摘取中心句;如果文段中是幾層并列的內容,就把幾個意思聯結,歸納出一個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結構類似的詞語、短語或句子,那么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幾個要點;同時注意說明文段中的過渡句承上啟下的作用。

2、準確篩選、提取文中的信息進行歸納概括再表述。

(1)過程:a、從文中準確而迅速地捕捉、篩選、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b、合理地整理、組合概括信息;c、能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2)“重要信息”具體指:

a、與題目要求相關的內容;b、體現文章的主要觀點、反映作者態度主張的內容;

c、表述新信息的內容(新發現、新概念、新進展);d、對新發現、新概念等新的知識進行解說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學過《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等一系列文章,這些課文屬于什么體裁?(生答說明文)語文中考時,說明文很有可能成為現代文閱讀的半壁江山。今天我們就來做說明文閱讀專項復習。

二、回顧說明文基礎知識

先由學生歸納發言,再總結

1、說明文的概念;2、說明文的分類;3、說明順序;4、說明文的結構方式;5、說明方法;6、說明文語言特點

三、說明文常見考點

1、說明內容(對象)的整體理解,主要信息的提煉概括。2、說明對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說明結構及其順序的理解和把握。4、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別與分析。

5、說明語言的準確性或生動性的把握,對關鍵詞、句的辨析。

6、對所涉及的科學、生活現象的闡述與解說。7、對文章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與評價。

8、對文章中所涉及的科學、生活現象提出建議等。

四、重難點突破

(一)說明對象、說明內容

1、溫故知新

例如:已學《蘇州園林》一文中,文章主要寫蘇州園林是各地園林的標本,它獨具的特點就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全文從亭臺軒榭的布局,花草樹木的映襯,門窗雕刻的圖案等方面進行介紹,使讀者能了解蘇州園林區別于其它各處園林的鮮明特征。

2、方法歸納

明確說明對象,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

一是看文章說明什么事物或事理。

二是看文章說明這一事物的哪個方面,既可從標題入手,也可從材料中歸納。事理性說明文可以指出內容,形成一個短語:介紹了__的__

3、真題演練

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恩施民居——————吊腳樓》和《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這兩篇文章的說明對象分別什么?說明文復習教案3

一、復習目標:

1、劃分說明文層次,分析層與層之間的聯系,概括層意。

2、理清說明的順序。

3、抓住說明事物的特征,理解文章所說明的事理。

4、分析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5、體會說明文簡潔、準確的語言特點。

二、說明文閱讀的相關知識點:

(一)說明文的分類:

1、依說明對象與目的: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2、依說明語言、表達方式:平實說明文、生動說明文。

(二)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特征是這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

(三)說明方法及作用

1、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下定義、列數字、列圖表、引用說明。

2、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

①、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③、作比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將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形象。

⑦、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⑨、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⑩、引用說明:引用說明有以下幾種形式——

A、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

B、引用具體的數據;(作用同列數字)

C、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D、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3、練習

下面兩段文字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說,松鼠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松鼠不象山鼠那樣一到冬天就蟄伏不動,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松鼠跑跳輕快極了,總是跑跳著前進,有時也連蹦帶跳。

(摹狀貌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唐朝的張嘉貞說它是“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三)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唐朝的張鷟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云出月,長虹飲澗”。

(列數據引資料打比方分類別作詮釋)

(四)說明的順序:

1、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

3、邏輯順序

具體分類:主——次、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征——用途、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局部。

典型考題:

本文使用了什么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標準化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說明順序對__________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第一空應該填具體的說明順序,第二空應該填寫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準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五)說明文的語言:

從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等方面加以限制,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

1、對整篇文章語文的品析,一般從二個角度談:A、準確;B、形象生動或簡明平實。A是一般說明文的共同特點。B是針對不同語文風格的角度談。做這種評析整篇文章語言特點的題目,一定要結合文章具體內容談,比如可以選擇一句話為例子。

規范性的答題格式如下:這篇文章充分體現了語文準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的特點,如“……”一句,就準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這樣的例子文章中還有很多。

2、對具體篇/句/詞的評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詞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點字詞有何作用?B、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C、加點詞語能否刪去?

這種題目往往要結合說明語言的準確性(有時是體現語言生動性)的特點答題。第二種題型還要在答題中比較二者的區別。第三種題型還要加上“刪去后不符合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或與客觀事實不符合”之類的表述。

(六)說明文的結構:

1、總分式

2、遞進式

三、答題指導:

(一)初讀說明文,可以做哪些工作?

1、了解文章大意。即說明的對象,各段之間的聯系,作者的見解及相關資料。

2、給段落標上序號。

3、給重要的句子和關鍵詞語做上記號。

(二)答題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讀題干很重要,要給重要詞語做上標記。

2、明確要求,避免答非所問。

3、回答問題要簡明得體,或者直接用原文中的話,或用簡潔的話概括原文。不要脫離原文。

中心句

中心句指的'是一段中表述段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和提示的方式進行表述。一般情況下一段只有一個中心句,且以短句居多。

中心句的位置:大多在段首,有的也在段尾,極少數在段中。

四、布置作業:

練習答案;

1.說明淡水資源污染嚴重,英國科學家研究以小魚蟲治理水污染的情況。

2.人類的工農業生產活動和無節制的生活污水的排放。或答:大量含磷洗滌劑的使用,各種化肥的使用,各種農藥的大量使用。

3.湖水的富營養化造成了湖中各種浮動藻類的過度繁殖,水色變綠、水質惡化,嚴重抑制了湖泊中其他生物的繁衍和生長。

4.舉例子,以具體事實說明造成湖水富營養化的原因。

5.我們應該使用無磷洗滌劑,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杜絕工業污水的排放,推廣、采用污水處理技術,加大宣傳力度等。

6、.①海嘯浪的波很長②周期較長③海嘯波的傳播速度快④波高與波長之比很小等

7、.舉例子列數字說明水下核試驗也常常會造成一種人為的海嘯。

8、.不能去掉。用上這個詞,說明海底地震并不是海嘯產生的唯一原因。

9、.類型發生地區邏輯

五、復習反思:說明文復習教案4

復習目標:1、明確問題知識。

2、熟練掌握解題技巧。

復習重點難點:說明方法的準確辨析及作用的解答,語言的分析,

知識拓展要和生活緊密聯系

復習流程:

(一)學生用十分鐘的時間完成2009年河北省中考說明文閱讀題。

(二)學生根據答案分析自己的失分點。

(三)教師根據試題引導分析

(四)學生對說明文知識進行歸類

1、說明文的類型: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從內容角度,根據說明的對象和目的)。

事物說明文一般標題就是說明的對象;

事理說明文找準開頭結尾的總結句。

因為說明對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紹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個名詞或名詞短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看文題二看首尾段。事物說明文指出被說明事物即可。事理說明文指出說明內容,形成一個短語:介紹了……的……(對象加內容)。

2、說明文的語言: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3、說明方法:一般回答三個字,要掌握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會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__特點。

②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__特點。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復交叉的現象。

③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__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④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__特點(地位、影響等)。

⑤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辭方法中的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該事物的__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下定義與作詮釋的區別是:定義要求完整,而詮釋并不要求完整,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顛倒。

⑨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生動形象。

⑩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4、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

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總到分,外到內,前到后,左到右,整體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詞如介紹建筑物或實體)。

邏輯順序(先結果后原因,層層遞進,現象到本質,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淺入深,個別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順序的'詞,如“因為、所以”“首先、其次”)。

時間順序則是說明事物發展、演變,例如介紹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說明順序對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便于讀者理解

(第一空應該填具體的說明順序,第二空應該填寫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準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5、說明對象: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6、說明文的結構常見的形式有:“總——分”式(或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或總分總)、并列式、遞進式等。分析文章結構,抓中心句及連接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

7、中心句:出現的位置開頭或結尾,有時在句中。判斷,多為概括性較強的句子。敘述句、描寫句、闡釋句、疑問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其他文體文章也如此。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對策:(1)思考該段說明的內容,不僅要注意主要的,還要注意次要的。(2)緊扣表秩序的詞語,如“首先”“其次”“還有”等詞語,參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進行概括。

8、說明語言

類型1、加點字詞有何作用?抓住說明文語文準確這一特點答題。

對策:答:準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類型2、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并說明理由。

對策:答:(1)不可以。(2)原詞的意思或內容。(3)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內容。

(4)換了后意思有何改變,與不符合實際。

類型3、限制性詞語能否刪去?

對策:答:(1)表態(刪還是不刪)。

(2)定性。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修辭;“大約”“可能”“左右”等表估計,“多”“有余”等表數量。

(3)若刪去,原來什么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么樣的意思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

(4)__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周密性、科學性。

類型4、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特點的詞句,并體會。

類型5:指代——“這些條件”、“這種現象”“同樣道理”等在文中具體指代什么。

對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詞前面的那句話,找最近的一句話。有時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話,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見考點:

對說明對象及說明特征理解。

對說明方法辨識與理解。

對說明順序的分析與理解。

對文章段落結構特點的分析。

對文意、層意、段意的概括。

(句式:說明了……介紹了……方法:找中心句;結合本段說明特征概括,摘要聯合,結合標點,尤其注意分號,認真提煉。)

對關鍵詞語、重點句子含義及其表達作用的評析。

對說明語言準確性的體會。

(五)學生模擬訓練。(教師精選習題)

(六)教師根據個別學生答題具體情況進行具體指導。

用心愛心專心

復習反思:

用心愛心專心

用心愛心專心說明文復習教案5

一、說明文體知識

1、什么叫說明文?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或介紹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目的是給人以知識。

2、說明文與記敘文的區別

記敘文是以寫人、記事、狀物為主,主要表達方式為記敘、描寫、語言,要求生動形象,并要有一定的感染力。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總的要求是用“說”的手段,達到“明”的目的。

3、說明文的分類

說明文根據說明對象的不同,可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按語言特色和表達方式可分為一般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

4、說明的結構

①總分式:又分為總—分,分—總,總—分—總等,多用于事物說明文。

②遞進式:多用于事理說明文,一層一層地剖析事理。

5、說明的順序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三種。

①時間順序:說明的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順序相似。

②空間順序: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前后、左右、東西南北等位置和方向,空間順序多用于說明建筑的構造,說明實體事物的形狀。

③邏輯順序:常用推理過程來表現,可分為:從原因到結果,從整體到部分,從主要到次要,從概括到具體,從現象到本質等。

6、說明方法:

為了把事物特征說清楚或把事理闡述明白,必須有相應的說明方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

(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下定義、作比較、打比方、作詮釋、摹狀貌、制圖表、引用等十種)寫作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和寫作目的選擇相應的說明方法,并要搞清每一種說明方法的作用。

7、說明文的語言特色:準確性、平實性、周密性、簡明性。

8、閱讀說明文的基本要求和步驟:

①明確說明對象。②抓住被說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③仔細閱讀,歸納說明方法。④逐段概括要點,理清說明順序。⑤整體感知,把握中心。⑥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9、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

①、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③、作比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將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形象。

⑦、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⑨、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⑩、引用說明:引用說明有以下幾種形式——

A、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

B、引用具體的數據;(作用同列數字)

C、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D、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二、閱讀說明文

(一)閱讀《中國石拱橋》,回答問題。

(1)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

(2)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

(3)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

(4)這座橋的特點是:

(1)(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2)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3)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4)(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5)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6)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7)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8)(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開頭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9)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10)(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11)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12)唐朝的張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13)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14)橋的主要設計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橋頭的碑文里還刻著他的名字。

l、概括本段文字的說明中心。

2、這段文字可分三個層次,請用‘‘//’線在下面標出。

(1)(2)(3)(4)(5)(6)(7)(8)(9)(10)(11)(12)(13)(14)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說明方法。

(1)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

(2)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

4、文中引用張嘉貞的話是為了說明什么?

5、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趙州橋體現了中國石拱橋的哪些特點?

(二)閱讀《橋之美》,回答問題。

①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仿佛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②那拱橋的強勁的大弧線,或方橋的單純的直線,都恰好與蘆葦叢構成鮮明的對照。③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游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④湖水蒼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單純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現一座長橋,臥龍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幾百上千年的年齡。⑤人們珍視長橋之美。頤和園里仿造的盧溝橋只有17孔,蘇州的寶帶橋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橋緩緩看一遍,你會感到像讀了一篇史詩似的滿足。⑥廣西、云南、貴州等省山區往往碰到風雨橋,橋面上蓋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畫中點綴人物的理想位置。⑦因橋下多半是急流,人們到此總要駐足欣賞飛瀑流泉,畫家和攝影師們必然要在此展開一番搏斗。

1、本段文字主要說明了什么內容?

2、用“/”給本段分層,并概括層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

3、本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請各舉一例。

4、“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仿佛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這句話采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三)閱讀《蘇州園林》,回答問題。

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可是墻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裝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游覽者即使就極小范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文中有一個詞語“單調”,形容開窗對著白色墻壁的感覺,請你具體解釋補上竹子或芭蕉就可以去掉單調感覺的原因。

2、這兩段文字說明了蘇州園林的哪一特征?

3、第一段中的“適當的位置”這一短語是否可以刪掉?為什么?

4、請寫出花墻、廊子的特點和作用。

(四)閱讀《故宮博物院》,回答問題。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最大的殿堂。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殿檐斗拱、額枋、梁柱,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臺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1、這兩段文字分別介紹了太和殿什么方面的內容?

2、太和殿的外貌特征是什么?

3、作者是怎樣按空間順序介紹殿內的陳設雕飾的?

4、為什么把太和殿作為整篇介紹的重點?

(五)閱讀《說屏》,回答問題。

①屏可以分隔室內室外。過去的院子或天井中,為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必置一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而空間上還是流通的,如今稱為“流動空間”。小時候廳上來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舊社會男女有別,雙方不能見面,只得借助屏風了。古代的畫中常見室內置屏,它與帷幕起著同一作用。在古時皇家的宮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②從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緩沖一下視線。《牡丹亭》“游園”一出中有“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一句,用錦屏人來代指閨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為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藝術上有雅俗之別,同時也顯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經濟與文化水平。

③屏也有大小之分。從宮殿、廳堂、院子、天井,直到書齋、閨房,皆可置之,因為場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來我也注意到,屏在許多餐廳、賓館中用得很普遍,可是總勾不起我的詩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夠輕巧,色彩又覺傖俗,繪畫尚少詩意。這是因為制作者和使用者沒有認識到屏在建筑美中應起的作用,僅僅把它當作活動門板來用的緣故。其實,屏的設置,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才是。

④屏是真夠吸引人的,“閑倚畫屏”抱膝看屏山”,也夠得一些閑磁味,未始不能起一點文化休憩的作用。聰明的建筑師、家具師們,以你們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創作,誠如是,則我寫這篇小文章,也就不為徒勞了。

1、作者除了向我們介紹了屏風的特點外,主要介紹了哪幾個方面?

2、仔細閱讀第③段,說說要發揮屏在建筑美上的作用,應注意什么?

3、仔細品瀆第④段中畫線的句子,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4、文中引用了古詩詞,說說有什么作用。

(六)閱讀《大自然的語言》,回答問題。

(1)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2)冰雪(溶化、熔化、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3)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4)不久,布谷烏也來了。(5)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6)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7)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8)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9)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劃、區域、地區)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1、從括號中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在橫線上。

2、從文中找出一對反義詞。

3、說說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1)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

(2)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

4、這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七)閱讀《大自然的語言》,回答問題。

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物候觀測的數據反映氣溫、濕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于生物的影響。應用在農事活動里,比較簡便,容易掌握。物候對于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里。下面是一個例子。

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根據這些物候觀測資料,可以判斷北京地區l962年農業季節來得較晚。而那年春初種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種的,結果受到低溫的損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遲,選擇適宜的播種日期,這種損失就可能避免。

l、文中“活的儀器”是指第一段中的什么;畫線句子中的“這里”指的是什么?

2、這幾段文字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3、體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

4、根據這幾段內容,分析歸納出什么是物候學。

(八)閱讀《奇妙的克隆》,回答問題。

克隆技術會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好處。例如,英國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療肺氣腫的a—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這種羊奶的售價是6000美元一升。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藥廠。用什么辦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這種羊擴大繁殖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克隆”。同樣,荷蘭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鐵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產血清白蛋白的羊。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當然還是“克隆”。

母馬配公驢可以得到雜交種優勢特別強的動物——騾,然而騾不能繁殖后代,那么,優良的騾如何擴大繁殖?最好的辦法也是“克隆’。我國的大熊貓是國寶,但自然繁衍成功率低,因此已瀕臨絕種。如何挽救這類珍稀動物?‘‘克隆'’為人類提供了切實可行的途徑。

除此之外,克隆動物對于研究癌生物學、研究免疫學、研究人的壽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可否認,“克隆綿羊”的問世也引起了許多人對“克隆人”的興趣。例如,有人在考慮,是否可用自己的細胞克隆成一個胚胎,在其成形前就冰凍起來。在將來的某一天,自身的某個器官出了問題時,就可從胚胎中取出這個器官進行培養,然后替換自己病變的器官。這也就是用克隆法為人類自身提供“配件”。

有關“克隆人”的討論提醒人們,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我想用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學家J.D.沃森的話來結束本文:“可以期待,許多生物學家,特別是那些從事無性繁殖研究的科學家,將會嚴肅地考慮它的含意,并展開科學討論,用以教育世界人民。”

1、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2、作者認為克隆技術在哪些方面可以造福人類?

3、選文第l、2段中的事例分別從哪兩個方面談克隆動物的好處?

4、試從文中找出三種說明方法并各舉一例。

(九)閱讀《生物入侵者》,回答問題。

如果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1988年,幾只原本生活在歐洲大陸的斑貝(一種類似河蚌的軟體動物)被一艘貨船帶到北美大陸。當時,這些混雜在倉底貨物中的“偷渡者”并沒有引起當地人的注意,它們被隨便丟棄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里竟成了斑貝的“天堂’。由于沒有天敵的制約,斑貝的數量便急劇增加,五大湖內的疏水管道幾乎全被它們“占領”了。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來自亞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紅螞蟻是另外兩種困擾美國人“入侵者”,前者瘋狂破壞芝加哥和紐約的樹木,后者則專門叮咬人畜,傳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二戰期間,棕樹蛇隨一艘軍用貨船落戶關島,這種棲息在樹上的爬行動物專門()鳥類,()鳥巢,()鳥蛋。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一些生物學家在乘坐由關島飛往夏威夷的飛機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樹蛇的身影。他們警告說,夏威夷島上沒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樹蛇繁衍的天敵,一旦棕樹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戶,該島的鳥類將在劫難逃。

l、將“偷襲”“捕食”“吞食”恰當填人文中的括號里,依次序應是?

2、畫橫線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3、文段中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試舉例說明。

4、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可否去掉?為什么?

由于沒有天敵的制約,斑貝的數量便急劇增加,五大湖內的疏水管道幾乎全被它們“占領”了。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二)說明文參考答案

(一)閱讀《中國石拱橋》

1、趙州橋的特點。

2、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⑿⑿‖⒀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