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第四單元 綜合練習_第1頁
新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第四單元 綜合練習_第2頁
新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第四單元 綜合練習_第3頁
新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第四單元 綜合練習_第4頁
新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第四單元 綜合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綜合練習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2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共39分)一、(27分,每小題3分)1.下列各項加點的字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A.嬉鬧(xī)柔嫩(nèn)浩瀚(hàn)驚詫不已(chà)B.汲取(jí)夙望(sù)孵化(fū)撒手人寰(huán)C.聒噪(guā)廣袤(mào)褶皺(zhě)畏葸不前(xǐ)D.擱置(gē)磅礴(bó)璀璨(càn)人才濟濟(jì)2.下列各項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弘揚暈眩妨礙穿流不息B.耽擱稀罕廝打廖廖無幾C.顫栗目眩湮沒閃鑠不定D.繁殖款待反饋五彩斑斕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1)對古人寫文章,我還是出了一點道理:古代散文家的文章都有節奏、有韻律。(2)據研究人類壽命的科學家,人的正常壽命可能是在120到150歲之間。(3)在果園工作了二十年,他十分果樹栽培知識。(4)近年來,北京市教委通過采取制定政策法規,建立工作網絡,開展市、區、縣中心教研組活動等措施,加強了行政管理,使殘疾學生隨班就讀形成了良好的運行。A.捉摸推斷熟悉體制B.琢磨推測熟悉機制C.琢磨推測熟習機制D.捉摸推斷熟習體制4.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A.千佛山地面上的奇巧巖石是處處可見,而各種各樣的奇偉山峰也比比皆是。B.在云南民間世代流傳著關于撫仙湖“水下城市”的傳說。有關專家對這座文明遺址眾說紛紜。C.發展學生的智力,必須與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結合起來,因為二者是休戚相關的。D.在勞動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用人單位“底氣十足”,節日加班不加薪,職工則“識時務”,保飯碗。這種典型的有法不依現象,損害了法律的權威性,長此以往勢必愈演愈烈,尾大不掉。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為了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對任何分裂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進行所謂“臺灣獨立”,損害兩岸人民根本利益的嚴重分裂活動,我們絕不會坐視不管。B.勞動工資制度的改革,對某些吃慣“大鍋飯”的職工,的確會感到不適應。C.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制與開發,將越來越提到各國的議事日程上,因為它關系到人類走出人口劇增、環境惡化的困境和未來發展的重要出路。D.保護和建設好草原,需要采取建立責任制和加強法制雙管齊下,否則,將愧對子孫后代。6.填在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李白的詩歌固然有高度的藝術技巧,但若論章法的嚴密、用典的巧妙、對偶的工整,未必就比別人高明許多。若論比喻的新鮮、想象的奇特、夸張的大膽,李白乃是以氣奪人。氣的充沛與浩大是盛唐文化的特點,也是李白詩歌具有特殊魅力的一個重要原因。A.雖有過人之處,可是只憑這些顯然不足以產生那么強大的藝術力量。B.卻有過人之處,雖然憑這些也無法產生這么強大的藝術力量。C.雖然勝過一般詩人,然而僅靠種種修辭手法也難以產生如此強大之藝術力量。D.雖說有比別人強的地方,可光仗著這種本事就能使人覺得讀起來有滋味有勁頭嗎?7.下列各句中虛詞使用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有人說日本汽車比德國汽車更舒適,也有人說德國汽車比日本汽車更穩重,但這究竟只是個人的不同感受,購車人還是要親自駕駛一下才能做出判斷。B.戰斗經驗告訴他,現在分外需要頭腦清醒和冷靜的思索。C.由于省實驗中學推廣普通話的成效,我校已參照他們的經驗,制訂了實施辦法。D.今年美國宣布找到了迄今為止人類所知的最遙遠的“鄰居”——距離地球大約130億光年的微型星系。8.下列各項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科普說明文有兩種:一種是科學小品,一種是一般科學說明文。《動物游戲之謎》、《鳳蝶外傳》是科學小品,《宇宙的邊疆》屬于一般科學說明文。B.科學小品往往借助文學的表現手法(如形象化的比喻、擬人化的手法等)來增強文章的趣味性。C.科學小品的特點是既有科學性,又有文藝性。D.說明文按寫作方法可分為文藝性說明文和非文藝性說明文。說明文的主要特點是說明性、客觀性、科學性和知識性。9.下列各項中標點符號使用有錯誤的一項是()A.一天,兩天,三天……七天過去了。好像變戲法一樣,卵突然變成了一條小蟲。B.啊,好香呀!是哪兒來的這香氣呢?C.在屋子周期性陷入黑暗的同時,媽媽常常在搖頭。(我想,媽媽對于她不能有一個在棒球場或籃球場玩耍、反而有一個在汽車間建造一架巨大的電子儀器的兒子而困惑不解。)D.我想,鯉魚科學家們將會聰明地杜撰某種虛構的東西——它被稱為力,來掩蓋自己的無知。二、(12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列文字回答-13題科學知識體系的球狀結構科學知識體系內部存在一種特殊的結構,這種結構可與地球內部分層結構模型類比,稱之為科學知識體系的球狀結構。能否把握這一結構特征,采取科學的思維方法,是科學研究成敗的關鍵。地球的內部結構從外向里,由地殼、地幔和地核組成,科學知識體系的結構從外向里則由知識外殼、知識幔層和知識內核組成。知識外殼由事實性知識組成,如海王星、電磁波、中微子的發現均屬事實性發現;知識幔層由定律性知識組成,如浮力定律、自由落體定律、化學元素周期律均屬定律性知識;知識內核由原理性知識組成,即能揭露相對深刻的本質,如氧化說、進化論、相對論等原理性知識。事實性知識說明“是什么”,定律性知識說明“怎么樣”,原理性知識說明“為什么”。人對某一知識領域的系統認識通常遵循“事實性→定律性→原理性”的發展過程,即人們的探索性思維通常是從科學知識的外殼部分通過幔層而向內核逼近的。例如,在天文史上,哥白尼的日心說首先解決了“是什么”,即確認了我們這個恒星系統中,地球、火星等行星都是圍繞太陽運行的;繼而,開普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描述了“怎么樣”,即確立了地球等行星是按照某種特定的周期、軌道和速度圍繞太陽運行的;最后,牛頓的萬有引力原理探索了“為什么”,說明太陽是以某種特定的力作用于行星,從而使行星按開普勒發現的三大定律運行。上述過程標志著科學家對科學之謎的認識不斷深化。科學家則根據各自的發現的深刻性而被劃分為不同的級別,這樣,科學界無形中便形成了一個聲譽的金字塔結構。處在金字塔尖頂的是那些因為有重大原理性發現而馳名世界的科學巨星,人們賦予他們最高榮譽,稱他們開創了一個科學時代,如牛頓時代、達爾文時代、愛因斯坦時代等;或者稱他們締造了一個新的科學門類,稱他們為某某學科之父,如居維葉為古生物之父,拉瓦錫為現代化學之父,維薩里為現代解剖學之父。處在金字塔中部的是那些因為提出重要的定律性知識而得名的科學人物,如開普勒、哈柏、孟德爾等。相比之下,聚集在金字塔下部的通常是那些有重要事實性發現的科學家。.下列對“球狀結構”的解釋,不恰當的一項是()A.“球狀結構”原來是指地球的內部分層結構,從外向里由地殼、地幔和地核組成。B.“球狀結構”是對科學知識體系內部的特殊結構形象直觀的說明。C.“球狀結構”是指科學知識體系的結構與地球內部結構相似,從外向里,由知識外殼、知識幔層和知識內核組成。D.“球狀結構”是科學知識體系的特征,能否把握這一特征,是科學研究成敗的關鍵。11.下列對原文畫線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人們對某一知識領域的系統認識如果不遵循“事實性→定律性→原理性”的科學思維過程,就必定會遭到失敗。B.人們無論是從事科研,還是從事生產、文藝工作,進行探索思維都要遵循“事實性→定律性→原理性”的發展過程。C.從“事實性”到“定律性”到“原理性”,不僅是科學家對科學之謎的認識的不斷深化,也是人們探索性思維的一般過程。D.“事實性→定律性→原理性”這條規律,說明每位科學家的研究、探索都是由金字塔下部開始,繼而到中部,最后才攀上金字塔尖頂。12.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科學知識體系的“球狀結構”,揭示了人們的探索性思維一般首先解決“是什么”,繼而描述“怎么樣”,最后探索“為什么”。B.原理性知識是知識內核,是揭露事物本質的絕對真理,是不能違背的客觀規律。C.電磁波、中微子的發現和開普勒關于行星按照某種特定周期、軌道和速度圍繞太陽運行的發現等等,均屬事實性知識。D.科學界在無形中形成了一個聲譽的金字塔結構,處在金字塔尖頂的科學家揭示的知識距離“內核”較遠,難度相對較大,因此人們賦予其最高榮譽。13.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科學家是根據其對科學知識發現的深刻性而被劃分為不同級別的,這就為當今以及未來的科技人員根據各自的實際而選擇研究課題提供了有價值的依據。B.科學家可根據自己在“球狀結構”中所屬的層次,明確主攻的目標,把握研究的難易度。C.“金字塔結構”說明有重大的原理性發現的科學家對人類社會貢獻最大,因此,初涉科學研究者,宜從“人類開發火星”、“農業工廠化”等21世紀知識內核開始。D.“球狀結構”揭示了科學知識體系內部存在著的三層結構,其從外向里,出成果的難度也相對逐漸加大。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第Ⅰ卷答題欄(39分)題號123456789111213得分答案第Ⅱ卷(共81分)三、(23分)14.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臣光(司馬光)曰:(1)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于民,民保于信。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昔齊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棄虞人之欺,秦孝公不廢徙木之賞。(2)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稱刻薄,又處于戰攻之世,天下趨于詐力,猶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況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譯文:(1)(2)1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6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1)《赤壁》是一首懷古詠史之作,是詩人經過赤壁這個古戰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是由什么引發“懷古之幽情”的?答:(2)有人認為這首詩的第四句可改為“國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答:16.補寫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1)老驥伏櫪,。烈士暮年,。(曹操《龜雖壽》)(2)僵臥孤村不自哀,。,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3)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曹操《短歌行》)(4)玉不琢,;人不學,。(《禮記·學記》)17.在下面橫線處填入恰當的語句,使前后內容、句式相應。(4分)花朵的結局是凋謝,,生命的終點是死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終點都是滅絕。樹木埋進地下或許就成了煤炭,水氣抵達天空或許就成了彩虹,。18.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句子的序號,組成一段語意連貫的句子。(只填序號)(3分)生命的意義不是是非分明的選擇題。似乎沒有人有這個膽量站出來驗證這個哲學上的哥德巴赫猜想。⑴生命之所以使人著迷,正是因為它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對生命的各種猜想和期盼。⑵沒有人能夠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⑶普希金說“一切過去了的都變成親切的懷念。”昆德拉則說“一切一次性的事物”“像影子一樣沒有分量”,而生命中何嘗存在兩次性的事物呢?⑷生命的唯一性使生命存在所產生的意義也具有了唯一性,而這個唯一又是如此的不確定,誰能準確地說出生命存在的意義,誰能用確切的證據來證明生命應該是輕還是重呢?⑸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中的每一個足跡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永遠也無法回歸,歷史發生了就不會重演,一切都轉瞬即逝。正確的順序為:四、(18分)閱讀下文,完成19—21題。生命的暗示歐陽斌(1)清涼的秋雨送走了一個燥熱的苦夏,燥熱的心總算靜默下來了。在這秋蟲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驟然從昏睡中驚醒。遠方的鐘樓上,響起了悠長的鐘聲。又一列火車隆隆馳過——(2)這一切意味著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嗎? (3)我在想,秋蟲因何要晝夜而鳴?是因為它強烈的生命意識么?是因為它深詣生命的短暫,而必須高密度地顯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為它那生命的全部價值,都隱含在這微弱卻令人感泣的生命絕響里么?那么人呢?僅僅因為生命比秋蟲千百倍的綿長,就可以以生理需求為由,將千百個最美麗最令人激動的黎明慷慨地遺棄么? (4)有時,我們會覺得生命是一種痛苦的煎熬,當它最充分地展示出黑暗、齷齪、卑鄙、虛偽一面的時候;有時,我們會覺得生命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當它展示出光明、純潔、崇高、真誠一面的時候。生命似乎永遠是在這樣兩極之間交錯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個區段里,似乎總是喜劇與悲劇同生,苦難與幸福共存。 (5)有時,我們會覺得生命是一種渺小的存在,當物欲、情欲、利欲在螻蟻般的人群中橫行恣虐的時候;有時,我們會覺得生命是一種偉大的結晶,當它在強暴、苦難、災害中顯示出犧牲的悲壯的時候。生命似乎永遠是渺小的偉大的“混血兒”,由此我們也就沒有理由產生絕對的崇拜和蔑視,再偉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間,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偉大的片刻。 (6)絕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有一種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沒有一個人來到世上就夢寐求死。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命在心靈中會無限地增值。畢竟,生命只屬于這一個人,而且僅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沒有絲毫理由絕望。因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層次上復得。當然,在極少數的時候,我們也渴望著悲壯的犧牲,那是因為茍且偷生已嚴重地褻瀆了神圣的生命。那時,死亡反而變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續,因毀滅而永生。 (7)鐘聲是生命長度的量尺,卻不是生命價值的量尺。生命的價值只有在歷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顯示出它本來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來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們的生命價值何在?有的人有一個轟轟烈烈的生,卻留下了一個默默無聞的死;有的人有一個默默無聞的生,卻有一個轟轟烈烈的死。有的人顯赫一時,卻只能成為匆匆的過客;有的人潦倒終生,卻成為歷史燦爛星空的泰斗。這一切絕然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生命價值的客觀性和歷史性,使不絕于耳的喧囂顯得極其微不足道。 (8)一時一事的得失,似乎永遠困擾著我們,永遠是生命的煩惱之泉。倘若能真正將其置之度外,煩惱就真正超脫了。其實,真正值得煩惱的命題在于:生命的價值究竟應以何種形式作何種轉化。對于這個千古之謎,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回答,卻沒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權威的教科書能給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實是最難認識自己的,也就更難找到自己生命的轉化方式,這正是一些人擁有一個失敗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慘的結局則在于,自以為找到了答案而其實完全是南轅北轍。所謂天才,無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認識自己的價值,從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間到永恒的有效轉化。 (9)生命,這神秘而美麗、不可捉摸而異常珍貴的存在,你究竟隱逸著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終生存在,就是捕捉這樣一些暗示么?19.從文中看,作者圍繞“生命的暗示”提出了哪些看法?(4分)答:20.(4分)(1)第三自然段畫線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2)答:21.第七自然段中說:“有的人顯赫一時,卻只能成為匆匆的過客;有的人潦倒終生,卻成為歷史燦爛星空的泰斗。”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請將你所了解的能驗證這一論斷的人物及其事跡用簡短的話寫在下面。(注意:正反兩方面各列舉一個事例。)(6分)答:22.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4分)A.本文從“清涼的秋雨送走了一個燥熱的苦夏”開篇,以“生命的暗示”為主題,用抒情的筆調揭示了生命中充滿了辯證的哲理,激勵人們要努力去探索生命的意義。B.“生命似乎永遠是渺小的偉大的‘混血兒’”的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當生命在強暴、苦難、災難中顯示出犧牲的悲壯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它是一種偉大的結晶。C.第⑥自然段圍繞“珍惜生命”這一中心,告訴人們:任何時候,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充滿希望,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命在心靈中會無限地增值。D.第⑧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話“能最早最充分地認識自己的價值,……有效轉化”呼應了本段中的“生命的價值究竟應以何種形式作何種轉化”這句話,進一步闡明了生命的價值。E.最后一段,作者用設問句提出生命究竟有多少暗示的問題,肯定生命中含有許許多多的暗示,指出必須由哲人去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并且由哲人給予正確的回答。答:()和()五、作文(40分)23.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一個農民曾經向一位教授這樣問道:“先生,一個聾啞人曾到五金商店去買釘子。他先把左手中的兩個手指放在柜臺上,然后用右手做釘錘的樣子。服務員拿出一把錘,他搖了搖頭,并用右手指了指放在柜臺上的兩個手指。服務員拿給他釘子,他點了點頭。這時候,恰巧有個盲人近來。先生,請你想象一下,他將如何買到一把剪子?”“噢,很簡單,只要伸出兩個指頭,模仿剪子剪布的模樣就可以了。”教授從容地回答。其實,盲人是會說話的。材料中的教授犯了個常識性的錯誤,其實,生活中的這樣的簡單的常識是隨處可見的,可是我們常常會和教授一樣盲目,一樣地想當然,一樣地缺乏常識。所以有人說:與其說成功是建立在偉大的智慧的基礎上,不如說成功是建立在偉大的常識的基礎上。請你以“常識與成功”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 (1)題目自擬;(2)文體不限;(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襲。參考答案一、(27分,每小題3分)1.C(聒guō)2.D(A川應為穿,B廖應為寥,C鑠應為爍)3.C(A琢磨zuómo:思索,考慮;捉摸:猜測,預料,多用于否定句。B推測: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象不知道的事情;推斷:推測斷定。C熟悉:知道得很清楚;對某種技術或學問學習得很熟練或了解得很深刻。D體制: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等的組織制度;機制:泛指一個復雜的工作系統)4.B(A比比皆是:到處都是。與語義不符。C休戚相關指彼此間禍福互相關聯。應為息息相關。D“尾大不掉”指部下太強,無法指揮調度,比喻機構龐大,指揮不靈,本句加不加薪的現象愈演愈烈,與“尾大不掉”不相干)5.A(B“對”調到“勞動工資制度的改革”前;C“關系到”與“人類走出人口劇增、環境惡化的困境”不能搭配;D“采取”后缺賓語。)6.A(從關聯詞語的角度看,要注意“李白的詩歌固然……,但若論……未必……。但若論……。”與后一個“但若論”后面相銜接的語句一定是說李白在某些方面尚有不足之處。B項用“卻有過人之處”使句意割裂;C項僅定位在“修辭手法”上則有失偏頗;D項在語體上明顯與上文不相類。)7.D(A“畢竟”用在肯定句中,強調原因或結果;“究竟”可以用于疑問句中,追究事情的本相,而“畢竟”不能。此處應為畢竟。B“格外”與“分外”二者都有“更加”、“特別”的意思,但“分外”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能修飾一般動詞,“格外”不受這些限制。“分外”均應換為“格外”。C“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鑒于”表示感覺到,考慮到,有借鑒或吸取教訓的意味。句意表示借鑒經驗,應該用“鑒于”)8.A(應都為科學小品)9.D(科學家、力應加引號)二、(12分,每小題3分).D(題干要求解釋“球狀結構”這一概念,而不是說明把握“球狀結構”的重要性。)11.C(A“必定會遭到失敗”太絕對化,原文是“通常遵循”;B原文是就“科學知識”而言,沒有說“文藝工作”也要“遵循”;D“說明每位科學家……”原文無此信息,事實也并非全都如此。)12.A(B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沒有止境,“絕對真理”“不能違背的客觀規律”言過其實;C開普勒的發現是定律性知識;D“揭示的知識離‘內核’較遠”不符合原文意思。)13.C(“知識的內核”屬原理性知識,難度最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