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近代-2025年山東中考歷史一輪復習_第1頁
走向近代-2025年山東中考歷史一輪復習_第2頁
走向近代-2025年山東中考歷史一輪復習_第3頁
走向近代-2025年山東中考歷史一輪復習_第4頁
走向近代-2025年山東中考歷史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塊四世界史

專題20走向近代

01模擬基礎練

【高頻命題點一】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高頻命題點二】文藝復興運動

【高頻命題點三】探尋新航路

【高頻命題點四】早期殖民掠奪

02素養創新練

03真題實戰練

???模擬基礎練???

高頻命題點一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1.某學者在談到中世紀城市興起時指出:“就城市的發展來說,基本的共同原則是:這些城市中心起源于

同一個有原動力和積極的因素,就是貿易?!痹搶W者認為,西歐中世紀城市興起源于()

A.商品經濟發展B.對外貿易發達

C.市民階層壯大D.人文主義興起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就城市的發展來說,基本的共同原則是:這些城市中心起源于同一個有原動力和積極的

因素,就是貿易”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歐中世紀城市興起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經濟的發展,A項正確;材

料強調的是西歐城市興起的原動力是商業貿易,而不是對外貿易發達,排除B項;市民階層的壯大是城市

興起產生的影響,而不是動力,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人文主義,排除D項。故選A項。

2.構建知識思維導圖,能很好地從整體把握所學知識。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識思維結構圖,其中“?”處

應是()

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一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農業租地農場?

手工業手工工場

A.生產組織形式逐漸資本主義化B.資產階級的發展壯大

C.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D.西歐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答案】A

【解析】據題干“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租地農場”等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中葉后,出租領主直營

地達到一個高潮,領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

的土地,或轉租、購買其他佃農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13世紀,隨著分工細化,

小型手工作坊得到發展,為了繳納封建賦稅,農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產工具從事生產,農村出現了分散

的手工工場,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推動了歐洲社會經濟的資本主義變化,逐漸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

面貌,在中世紀晚期的歐洲,一定規模的雇傭勞動以及為市場而生產的經營特征,使生產組織形式逐漸資

本主義化,A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的體現,這時期還未出現資產階級,資產階級的

發展壯大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資本主義制度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等方式確立,不符合題意,排

除C項;題干的內容體現的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現象,沒有涉及西歐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與繁榮的信息,排

除D項。故選A項。

3.如下圖所示城市面積變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i

400-

300-

200-

100-

0

10-14世紀德國科隆城市面積的變化

A.莊園法庭的設立B.農奴負擔的增加

C.商品經濟的發展D.租地農場的出現

【答案】C

【解析】根據圖示和所學可知,材料中展現的是德國科隆在10—14世紀城市面積的變化,很明顯城市面積

在不斷的變大,這主要原因是跟商品經濟的發展有關,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面積也是在不斷擴

大,城市也越來越繁榮,C項正確;莊園法庭的設立起到的作用是維護莊園公共秩序,與城市面積增加無關,

排除A項;農奴負擔的增加出現在莊園,與城市面積增加無關,排除B項;租地農場是14世紀中葉以后,

歐洲農村出現的新的生產方式,與城市面積增加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

4.歷史示意圖有助于從整體上理解歷史,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李華同學繪制了下面的示意圖,空白處應

填寫的是()

莊園

雇傭勞動力資

分散的手

產品推向市場

工工場

A.莊園法庭B.自治城市C.租地農場D.現代工廠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各地紛紛開展墾殖運動。在這一過

程中,農民逐漸獲得了對自己所耕土地的自由經營權,這為租地農場的出現提供了條件。隨著墾殖運動的

深入進行,大量新土地被開墾出來,這些土地大多來自封建領地或教會的土地,而世俗貴族是主要的墾殖

者。他們通過各種方式租用這些土地,并開展大規模的農業經營,這就是租地農場,具有資本主義化特征,

c項正確;西歐法庭處理莊園的司法事務,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政治、經濟單位,與“生產組織逐

漸資本化”不符,排除A項;自治城市體現的是中世紀發展起來的城市,莊園是農村地區的現象,租地農場

也是農村地區,排除B項;現代工廠確立于工業革命后,排除D項。故選C項。

5.下圖所示是歐洲13世紀生產關系中出現的新現象。它最能說明()

提供原料、配備工具、付給工資

手工

商人

業者

提供勞動、生產商品

A.租地農場的出現B.資本原始積累過程血腥性

C.市民階層的形成D.生產方式逐漸資本主義化

【答案】D

【解析】據題干材料“歐洲13世紀生產關系中出現的新現象”和所學知識可知,13世紀,商人不僅向雇傭工

人提供原料,而且還提供統一的生產工具,工人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勞動者,與雇主形成徹底的雇

傭關系。由于生產工具統一配備,因而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點集中勞動,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場。

它們開始時雖然只占少數,但卻體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標志著西歐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化,D項正確;

題干主要強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未涉及租地農場,排除A項;題干主要強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未體現

資本原始積累過程,排除B項;題干主要強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未闡釋市民階層的形成,排除C項。故

選D項。

高頻命題點二文藝復興運動

6.14世紀中期,黑死病席卷歐洲,教會認為是上帝施加給有罪之人的懲罰;當大批神父、教士、虔誠的信

徒染病身亡后,人們不再寄希望于禁欲和來世,而是選擇在有生之年縱欲狂歡,人性的尊嚴日漸彰顯。這

表明,歐洲黑死病的發生客觀上()

A.改變了大學教育質量B.提供新思想產生的契機

C.阻礙了歐洲社會轉型D.推翻了基督教神學桎梏

【答案】B

【解析】據題干信息可知,黑死病的流行導致人們開始質疑現有的價值觀和宗教信仰,這為新思想的出現

和社會的變革提供了動力,B項正確;黑死病的發生對歐洲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它對大學教育質量的

直接影響并不明顯,排除A項;黑死病雖然給歐洲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但它并沒有阻礙歐洲社會的轉

型。相反,黑死病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變革,排除C項;黑死病確實對基督教的權威產生了

挑戰,但它并沒有直接推翻基督教神學的桎梏,排除D項。故選B項。

7.有學者認為,歐洲某場運動“沖擊和滌蕩著被動、冷漠、消極和墨守成規的情緒”,使“優雅代替了唐突,

熱情取代了冷漠,高貴替換了卑微,清醒代替了混沌,總之,亮麗的生命取代了憂郁的生命”。這場運動()

A.形成了理性化的思維方式B.動搖了歐洲的封建王權

C.有利于推動歐洲文化轉型D.促進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提到該運動“沖擊和滌蕩著冷漠、消極和墨守成規的情緒”,并帶來了許多積極的改變,如

“優雅代替了唐突,熱情取代了冷漠”等。這明顯描述了一種思想或文化的轉變,帶來了更為積極、開放和活

躍的社會氛圍,與文藝復興運動強調人文主義、追求個性解放和現世享受的特點相吻合。文藝復興推動了

歐洲文化的轉型,C項正確;材料主要描述了文藝復興對歐洲思想的影響,與理性化無關,排除A項;動

搖的歐洲的封建王權統治是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材料并沒有直接提到對封建王權的動搖,排

除B項;14世紀中葉,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的產生和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與題干無關,排除

D項。故選C項。

8.莎士比亞在《奧賽羅》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變成這樣那樣,全在于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座

園腳,我們的意志是這園圃里的園了。讓它荒廢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墾也好,那權力都在于我們的意志。

這段話表現的思想是()

A.封建主義思想.人文主義思想

C.主權在民思想.平等自由思想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和材料“我們變成這樣那樣,全在于我們自己……”可知,這體現了對人本身的關注,是人

文主義思想的體現,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興起的思想,強調認識人,發現人,B項正確;封建主義思想強調

君主專制,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主權在民思想強調國家主權在人民手中,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材

料體現了對人本身的關注,不是強調平等自由思想,排除D項。故選B項。

9.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地區40多個自治城市頒布了多達300部的禁奢法令。僅15世紀就頒布了83部

禁奢法令,這一數字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里更是翻了兩番。這股禁奢立法的潮流直至18世紀才逐漸偃旗息

鼓。這從側面表明,當時意大利()

A.人文主義思潮盛行引發反省B.貧富差距擴大社會矛盾尖銳

C.封建等級秩序受到嚴重沖擊D.廣大民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地區40多個自治城市頒布了多達300部的禁奢法令”和所學知識

可知,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盛行,人們追求現實的生活和幸福,在一定程度上助長奢侈虛浮的社

會風氣,引起了多方關注和擔憂,眾多禁奢法令的頒布是這些反省的體現,A項正確;文藝復興時期,商

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發展,但未出現貧富差距擴大社會矛盾尖銳的問題,排除B項;材料不涉及封建等

級秩序,排除C項;禁奢令的頒布并不能反映民眾的生活水平提高,排除D項。故選A項。

10.下表為兩部作品及其簡介,由此可知它們宣揚的共同理念是()

作品作者內容簡介

《歌集》彼特拉克主張擺脫教會禁欲主義的束縛

《羅密歐與朱麗葉》莎士比亞追求現世的人生幸福感

A.自由平等B.人文主義C.理性主義D.天賦人權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下表為兩部作品及其簡介,由此可知它們宣揚的共同理念是”圖片呈現的作品是《歌集》

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中葉,資本主義萌芽出現。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

神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這場運動成為文藝復興。文藝復興運

動核心是倡導人文主義一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其中

代表人物是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亞等。表格中“主張擺脫教會禁欲主義的束縛和追求現世的人生幸福感”體現的

是人文主義思想,B項正確;自由平等是啟蒙思想的內容,排除A項;理性主義是啟蒙思想的核心,排除C

項;天賦人權是啟蒙思想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B項。

高頻命題點三探尋新航路

11.15世紀末期歐洲人熱衷于航海探險的動力,主要來自于歐洲內部的迫切需求。這些需求隨著社會發展

而產生并不斷加強,但是在“舊大陸”的格局之內無法得到滿足,只能通過向外擴張加以解決。因此,歐洲()

A.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B.開始探尋新航路

C.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D.開展了工業革命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在‘舊大陸’的格局之內無法得到滿足,只能通過向外擴張加以解決”和所學知識可知,15

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滅掉拜占庭帝國,控制了東西方貿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繳納高額關稅,使

得從東方運往歐洲的商品價格更加昂貴。因此,歐洲人越發想要尋求通往東方的新航路,B項正確;14世

紀中葉,意大利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文藝復興運動興起,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項;17、18世紀,在

歐洲相繼爆發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從而逐步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

項;18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

12.如圖是新航路開辟示意圖,圖中航行路線與其航海家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航行路線②——麥哲倫B.航行路線③——迪亞士

C.航行路線①一哥倫布D.航行路線④一達?伽馬

【答案】C

【解析】據題干“航行路線與其航海家對應正確的一組”和所學知識可知,航行路線①是到達美洲的新航路,

它是由哥倫布開辟的,C項正確;航行路線②是沿非洲東海岸南下,到達非洲的好望角,這是由迪亞士完

成的,排除A項;航行路線③是1497-1498年,達?伽馬率領船隊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線,排除B項;

航行路線④是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所率船隊完成的環球航行的路線,排除D項。故選C項。

13.下圖所示銀幣說明新航路開辟以后()

“八里爾銀幣”,又稱西班牙銀元,于16世紀70年

代首次鑄造后,在25年之內便傳遍)歐洲、非洲、

美洲和亞洲,是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貨幣。

A.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B.資本主義制度進行自我調節

C.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各洲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

D.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擴展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于16世紀70年代首次鑄造后,在25年之內便傳遍了歐洲、非洲、美洲和亞洲|,是第

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貨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八里爾銀幣”的鑄造及迅速傳播說明新航路的開辟使世

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

密切,“八里爾銀幣”貨幣得以在各地區快速傳播,C項正確;新航路開辟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

奠定了物質基礎不是思想文化基礎,排除A項;新航路開辟的時候資本主義制度還沒有確立,排除B項;

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排除D項。故選C項。

14.哥倫布首次航海時,帶有西班牙國王致蒙古大汗的國書,航船抵達美洲東部沿海后,他便到處尋找《馬

可?波羅行紀》提及的“行在”(杭州)。據此可知,哥倫布()

A.曾經航海到達中國B.促進了東西方友好交流

C.沒有達成航海初衷D.加強了東西方貿易往來

【答案】C

【解析】據題干“帶有西班牙國王致蒙古大汗的國書,航船抵達美洲東部沿海后,他便到處尋找《馬可?波羅

行紀》提及的‘行在‘(杭州)”可知,哥倫布航海初衷是想到達中國,卻到達了美洲I,C項正確;1492年8

月,受西班牙王室資助,哥倫布率領由87名船員和3艘船組成的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橫渡大西洋,10

月,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后來,他們又“發現”了古巴和海地,并沒有到達中國,排除A項;

哥倫布等人的探尋新航路引發了早期殖民掠奪,西方國家的殖民活動給東方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并不是

友好交流,排除B項;題干沒有提到貿易相關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C項。

15.隨著美洲和通往東印度的航線的發現,交往擴大了,工場手工業和整個生產運動有了巨大的發展。從

(殖民地)輸入的新產品,特別是進入流通的大量金銀……沉重地打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這表明新航路

的開辟()

A.促進資本主義發展B.推動世界市場形成

C.造成東方貧困落后D.加速歐洲殖民擴張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沉重地打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工場手工業和

生產運動的發展,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制度。同時使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進而促進了資本

主義的發展,A項正確;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同時,歐洲與亞洲I、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推動世界市場形成,排除B

項;中世紀晚期,西歐商品經濟空前繁榮,需要拓展市場,推銷產品,尋找原料。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人

便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奪。歐洲人利用西方強大的軍事實力,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對東方國家進行了廣

泛的掠奪和破壞。這種殖民統治造成了東方貧困落后,排除C項;新航路開辟后加速了歐洲殖民擴張,但

題干中突出了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沉重打擊,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A項。

高頻命題點四早期殖民掠奪

16,表1中的史實可以反映出()

時間所屬名稱變化

1505年葡萄牙以航海家馬斯克林名字命名為“馬斯克林”群島

1598年荷蘭以荷蘭國王“莫里茨”名字更名Mauritius“毛里求斯”

1715年法國更名為“法蘭西'’島

1814年英國被重新命名為“毛里求斯”,于1968年宣告獨立。

“毛里求斯”名稱的變化

A.英國率先成為海上霸主B.世界地理認知不斷更新

C.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形成D.早期殖民擴張競爭激烈

【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葡萄牙以航海家馬斯克林名字命名為‘馬斯克林'群島”“荷蘭人以荷蘭國王'莫里茨’名字更

名Mauritius,毛里求斯,”“法國更名為,法蘭西,島”“英國重新命名為,毛里求斯,”可知,材料說明伴隨著新航路

的開辟,歐洲殖民國家對毛里求斯島的爭奪十分激烈,故毛里求斯島地名的變化反映了早期殖民擴張競爭

激烈,D項正確;材料信息沒有體現英國成為海上霸主,排除A項;“毛球里斯”名稱的變化與世界地理認

知不斷更新無關,排除B項;材料信息沒有涉及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形成,排除C項。故選D項。

17.如表為15—16世紀部分時段英國物價指數變化統計表(1451—1500年的物價指數定為100)這一時期

英國物價的變化()

0-

1451-1500年1551-1560年15831592年

一物價指數未加工農產品——物價指數1:業制品

A.引起了歐洲貿易中心的轉移B.殖民擴張刺激工農業的發展

C.導致了封建領主收入的劇增D.提升了商業資產階級的實力

【答案】D

【解析】根據圖示信息“未加工農產品和工業制成品都成上升趨勢”“未加工農產品比工業制成品上升幅度大”

和所學知識可知,物價指數亦稱商品價格指數是反映各個時期商品價格水準變動情況的指數。物價指數上

升有利于提升了商業資產階級的實力,D項正確;新航路的開辟引起了歐洲貿易中心的轉移,排除A項;殖

民擴張刺激工農業的發展,材料反映的英國國內物價變化情況,排除B項;物價指數上漲收入上升是商業

資產階級,排除C項。故選D項。

18.英國港口城市利物浦的一位作家這樣寫道:“我們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隸貿易積累起來的資本建立的,是

以活人的血肉為代價奠定了我們事業的基礎。”這表明血腥的三角貿易()

A.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B.促進了北美英屬殖民地的經濟開發

C.為英國成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創造了條件D.促進了非洲大陸經濟的繁榮

【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我們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隸貿易積累起來的資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為代價奠定

了我們事業的基礎”可知,三角貿易促進了英國的資本原始積累,為英國成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創造了條件,

C項正確;三角貿易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說法正確,但題干強調的是對英國的影響,排除A項;題

干強調的是對英國的影響,與對北美英屬殖民地的經濟開發無關,排除B項;三角貿易導致了非洲的長期

貧困與落后,排除D項。故選C項。

19.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的殖民者將非洲奴隸販賣到美洲,并且對非洲的內陸地區進行了殖民探險,發

現了很多金礦和銀礦;而殖民者在亞洲殖民擴張的手段則以瓜分為主,他們或者建立一個殖民政府,或是

控制殖民地的政府為其賣命。這表明,早期殖民擴張()

A.方式具有多樣性B.過程具有曲折性

C.以瓜分土地為主D.具有暴力血腥性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歐洲的殖民者將非洲奴隸販賣到美洲,并且對非洲的內陸地區進行了殖民探險,發

現了很多金礦和銀礦”“殖民者在亞洲殖民擴張的手段則以瓜分為主,他們或者建立一個殖民政府,或是控制

殖民地的政府為其賣命”可知,早期殖民擴張方式多樣,如販賣奴隸、殖民探險、建立殖民政府、控制殖民

地等,體現了方式的多樣性,A項正確;曲折性表現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進的過程,與題干信息不符,

排除B項;“以瓜分土地為主”與題干信息“殖民探險,發現了很多金礦和銀礦”“建立一個殖民政府,或是控

制殖民地的政府為其賣命”不符,排除C項;歐洲早期殖民的確“具有暴力血腥性”,但材料沒有著重強調,

排除D項。故選A項。

20.16世紀早期歐洲人描述美洲的怪異之事比較普遍,如圖湖人吃樹根、蛇和蜘蛛的飲食習慣,愛斯基摩

人的食人風俗和印第安人的活人祭祀。這種做法()

A.再現了美洲人的生活習俗B.為殖民侵略活動提供辯護

C.缺乏科學的認知思維方式D.緣于對美洲了解不夠深入

【答案】D

【解析】據材料“16世紀早期歐洲人描述美洲的怪異之事比較普遍”和所學可知,16世紀早期歐洲人對美洲

的了解處于起步階段。當時航海技術的發展使得歐洲人剛剛開始接觸美洲大陸,他們的認知受到諸多限制。

首先,探險活動范圍有限,很多地區尚未被深入探索,信息獲取不全面。例如,對于一些部落的特殊習俗,

可能只是看到了表面行為,而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宗教意義,從而產生誤解和怪異的描述。其次,文化

差異巨大,歐洲人以自身的文化價值觀去衡量美洲原住民的行為,容易產生偏見和錯誤解讀。這些因素都

表明對美洲了解不夠深入是導致怪異描述的更直接和根本原因,雖然殖民侵略在這一時期是歐洲對外擴張

的一個趨勢,但從邏輯順序上來說,是先有對美洲的不了解而產生的錯誤描述,而后這些描述可能會被某

些人利用來為殖民侵略辯護,但這是后續的衍生結果,而不是最初產生這些描述的原因,D項正確;歐洲

人的描述并非真實的,無法再現美洲人的生活習俗,排除A項;從材料證據角度看,題目中僅有歐洲人對

美洲怪異之事的描述內容,如“圖湖人吃樹根、蛇和蜘蛛的飲食習慣,愛斯基摩人的食人風俗和印第安人

的活人祭祀“,并沒有任何信息直接表明這些描述是在為殖民侵略活動提供辯護。如果要支持B項,材料

中應該有類似“這些奇怪的習俗表明他們是未開化的民族,需要我們去統治”或者“美洲人的怪異行為是我

們進行殖民的合理原因”等相關表述,但材料中并沒有此類指向性明確的內容,排除B項;16世紀早期歐

洲人已經有了較科學的認知思維方式,排除C項。故選D項。

???素養創新練?一

21.【新考法】知識示意圖王老師展示的PPT上有這樣一幅思維導圖,據此可得出“新的生產經營方

式”()

出租

自營地

新的生產經營方式

A.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B.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經營方式

C.推動手工業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D.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莊園經濟逐漸衰落,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

建立租地農場,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體現

近代早期西歐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和經營方式,B項正確;圖示反映的是新的生產經營方式,領主可轉讓、

繼承、買賣土地,材料沒有體現限制了領主的特權,排除A項;圖示反映的是土地問題,不是手工業,排

除C項;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說法正確,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

22.【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文藝復興運動的藝術家們竭力將思想情感融入作品中,通過模仿古典試圖復

興另一種文化,以至于米開朗琪羅創作的雕像《酒神巴克思》。因對古典風格的模仿過于成功,一度被認

為是一件古物真品。這反映出,米開朗琪羅作品()

A.精湛的表現手法B.延續古羅馬風格

C.以人為本的實質D.深受基督教影響

【答案】C

【解析】根據“文藝復興運動的藝術家們竭力將思想情感融入作品中,通過模仿古典試圖復興另一種文化”

并結合所學可知,文藝復興強調人文主義,突出人的情感,人的價值,宣揚以人為本,C項正確;從表現手

法來看,其并不精湛,而是突出人的情感價值,排除A項;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是對古羅馬的創新,而

不是延續,排除B項;材料中的作品強調人的價值,試圖擺脫宗教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C項。

23.【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如圖是出自1543年出版的解剖學著作《人體的構造》,該圖例以生活化的

姿勢顯示解剖的身體。該畫充分體現了()

A.基督教神學的權威B.封建主義的集權特征

C.以神為中心的哲學D.人文主義的思潮內涵

【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解剖學著作《人體的構造》屬于科學研究,為了解人類奠定科學的基礎,結合

所學知識,14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主張人文主義,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

哲學,提倡發揚人的個性,因此解剖學著作《人體的構造》中的圖例反映人文主義的思潮內涵,D項正確;

基督教神學主張神化上帝,忽視人的客觀存在、需要,排除A項;封建主義屬于政治角度,《人體的構造》

中的圖例實際上屬于思想角度,排除B項;文藝復興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

學,排除C項。故選D項。

24.【新考法】跨學科地理對歷史地圖的研究可以培養時空觀念,對下圖解讀正確的是()

A.迪亞士向東航行,打開了繞道非洲南端能夠到達印度的航路。

B.達?伽馬向東航行,最先發現了好望角

C.麥哲倫船隊向東航行,依次穿越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返回歐洲

D.哥倫布向西航行,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

【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哥倫布是意大利航海家,他接受了西班牙王室的資助,率領船隊

向西航行,尋找通往印度和中國的新航路,意外地“發現”了美洲大陸,D項正確;迪亞士的航行方向實際上

是向西,他率領的船隊在1488年春天最早探險至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從而開辟了從大西洋繞道非洲南端

通往印度的海上航路,排除A項;達?伽馬是葡萄牙航海家,他最著名的成就是找到了從西歐直通印度的新

航路,排除B項;麥哲倫船隊實際上是向西航行,進行了環球航行,排除C項。故選D項。

25.【新考法】跨學科地理地圖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下圖反映的歷史事件()

A.使世界開始連為了一個整體B.阻礙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C.造成了非洲國家的貧窮落后D.推動了歐洲思想領域的繁榮

【答案】C

【解析】觀察圖片可知,圖片反映的是三角貿易,三角貿易持續了三百多年,對美洲來說,一方面,殖民

貿易帶來了破壞、災難,另一方面,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促進了北美經濟的發展,對非洲來說,西歐國

家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過程中,擄獲大量非洲黑人賣到美洲,給非洲的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造成當地的

貧困和落后,C項正確;使世界開始連為了一個整體是新航路開辟的意義,排除A項;三角貿易促進了歐

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排除B項;文藝復興推動歐洲思想領域的繁榮,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D項。故選C

項。

???真題實戰練?一

【山東中考真題】

1.(2024?山東臨沂?中考真題)根據下表中的文字(來源:2023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

上冊第61頁)和所學知識,可以明確()

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的剩余

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

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

馬克思

A.西歐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方式B.土地所有者是農業工人的實際剝削者

C.租地農場主出現于馬克思生活的時代D.土地所有者主要由富裕農民轉化而來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中葉以后,出租領主直營地達到一個高潮,領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

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農的地產等

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傭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

將產品推向市場。馬克思的這段材料體現了西歐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方式,A項正確;土地所有者

是農業工人的實際剝削者與“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

者”不符,排除B項;租地農場主出現與14世紀中葉以后,早于馬克思生活的19世紀中期,排除C項;富

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土地將土地集中,土地所有者并不是主要由富裕農民轉化而來,排除D項。故

選A項。

2.(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用畫作反映對人內心世界的探索;米開朗琪羅注重

對人體的雄美及其所蘊含力量的表達;拉斐爾創作的許多圣母像都表現了人間女性的溫柔、甜美與幸福感。

這說明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是()

A.人文主義B.民主和科學C.理性主義D.馬克思主義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達?芬奇用畫作反映對人內心世界的探索;米開朗琪羅注重對人體的雄美及其所蘊含

力量的表達;拉斐爾創作的許多圣母像都表現了人間女性的溫柔、甜美與幸福感?!焙退鶎W知識可知,文藝

復興時期的人文巨匠的這些繪畫體現了對人性的關注,突出了文藝復興運動中資產階級的主張,即以人為

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人文主義這一核心思想,都具有濃郁的人文主義氣息,A項正確;民主與科學

是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排除B項;理性主義是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排除C項;馬克思主義誕生

是在19世紀中葉,與題干時間不一致,排除D項。故選A項。

3.(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歐洲商人的貿易范圍不斷擴大,商業經營方式也發生變化,貿易中心也由

原來的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引發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資本主義

也得到更快發展。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A.租地農場促進經營方式的改變B.新航路開辟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C.殖民擴張給亞非地區帶來災難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已最終形成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歐洲商人的貿易范圍不斷擴大,商業經營方式也發生變化,貿易中心也由原來的地

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引發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資本主義也得到更

快發展。”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

發展,貿易中心也由原來的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歐洲、亞洲I、非洲、美洲建立起直接的商業聯

系,往來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促進了世界物種的交流與人口的遷移,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

立起來,B項正確;租地農場并未引發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排除A項;題干反映的是新航開辟的積極影

響,排除C項;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排除D項。故選B項。

4.(2024?山東東營?中考真題)下表中,“黑奴”由非洲移入美洲的主要原因是()

時間主要移出地主要移入地人口遷移數量

至1850年,黑奴約為1500

1500-1850年歐洲,非洲美洲

萬,為白人移民的4?5倍

A.宗教傳播B.新航路開辟

C.奴隸貿易D.西進運動

【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表格信息可知,從1500年至1850年,約有1500萬非洲黑人作為奴隸被販運至美洲|。這

一人口遷移現象主要是由于當時盛行的奴隸貿易,殖民者通過奴隸貿易從非洲引入勞動力以開發美洲的農

場和礦山,C項正確;黑奴從非洲移入美洲的根本原因是為了滿足經濟利益驅動下的奴隸貿易需求,而不是

因為宗教傳播的直接作用,排除A項;新航路的開辟雖然為黑奴從非洲移入美洲提供了條件,但直接原因

還是奴隸貿易,排除B項;西進運動主要是指美國19世紀的西部拓展,與早期的黑奴貿易無直接聯系,排

除D項。故選C項。

5.(2024?山東威海?中考真題)梁啟超在評述中國文明發展的道路時說:中國文明發展經歷了中國之中國、

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三個階段。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中國之中國】

材料一

①人面魚紋彩陶盆②鑲嵌綠松石的銅牌③青銅器利笈

陜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河南偃師二S頭遺址出土陜西西安臨潼零口鎮出土

(1)將材料一中三個文物按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序。(只填序號)

(2)材料一中圖③青銅器利篌刻有銘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尚書?牧誓》也記載:“時甲

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崩己汀渡袝饭餐涊d的歷史事件是什么?從史料運用的角度,談

談這兩段記載對我們學習研究歷史的啟示。

【亞洲之中國】

材料二在返日留唐學生的策動下,日本發生著名的。日本社會各階層也深受唐文化浸染,

他們吟誦唐詩,雅好唐樂,發展“唐繪”,行唐禮,服唐服。同期的朝鮮和后來的越南,均以中國為文化母國。

中國文化傳遞出其獨有的“智慧之光”,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摘編自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

(3)在唐朝與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響的人物是誰?結合所學,寫出材料二橫線處事件的名稱。簡述

該事件的影響。

【世界之中國】

材料三15世紀的歐洲,正熱烈地追求新知識、探索新世界,印刷術特別是活字印刷術的出現適應了

人們的求知欲……印刷術鼓勵了西方不同民族的文學、語言和思想的發展,這些不同的文學、語言文字和

思想文化成了許多新興國家建立的重要條件和動力,是使歐洲科學、文化大發展,并帶來了文藝復興,從

而使歐洲走出了漫長的中世紀黑夜的重要動力。此后,又是借助于印刷術的力量,西方文明得以傳播到世

界各地,推動了整個世界思想文化的進步。

——摘編自鄒登順《走向世界的中國文明叢書——印刷術》

(4)寫出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依據材料三,概括印刷術對歐洲及世界產生的影響。

(5)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談談你對中國文明發展的認識。

【答案】(1)①②③。

(2)牧野之戰(武王伐紂)。文物史料與文獻史料相互印證,增加史料的可信度。

(3)鑒真;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4)畢昇。印刷術使歐洲科學、文化大發展,并帶來了文藝復興,使歐洲走出了漫長的中世紀的黑夜。推

動了整個世界思想文化的進步。

(5)中國文明源遠流長,一脈相承;中國文明在傳承中不斷創新;中國文明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等。

【解析】(1)排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陜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①人面魚紋陶盆,距今約6000年;約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二里頭遺址是夏王朝的都城遺址,②鑲嵌綠松石的銅牌出土于二里頭遺址;

③青銅器利篋是西周的青銅器之一,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三個文物按出

現的時間先后排序是①②③。

(2)歷史事件:根據材料“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時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苯Y

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046年,武王聯合各地勢力,組成龐大的政治聯盟,與商軍在牧野決戰,商軍倒

戈,周軍占領商都,商朝滅亡。利篌和《尚書》共同記載的歷史事件是牧野之戰(武王伐紂)。

啟示:開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銅器利銘文記載了牧野之戰(武王伐紂),

屬于文物史料,《尚書?牧誓》也記載了牧野之戰(武王伐紂),屬于文獻史料,得出文物史料與文獻史料

相互印證,增加史料的可信度。

(3)人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唐朝與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響的人物是鑒真,他在日本傳授佛經,

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事件:根據材料“在返日留唐學生的策動下,日本發生著名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646年開

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材料二橫線處事件的名稱是大化改新。

影響: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4)發明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活字印刷術是由北宋時的匠人畢昇發明的。

影響:根據材料“ER刷術……是使歐洲科學、文化大發展,并帶來了文藝復興,從而使歐洲走出了漫長的中

世紀黑夜的重要動力”可得出,印刷術對歐洲及世界產生的影響是印刷術使歐洲科學、文化大發展,并帶來

了文藝復興,使歐洲走出了漫長的中世紀的黑夜;根據材料“此后,又是借助于印刷術的力量,西方文明得

以傳播到世界各地,推動了整個世界思想文化的進步”可得出,印刷術對歐洲及世界產生的影響是推動了整

個世界思想文化的進步。

(5)認識:開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從中國文明的地位、特點等方面作答。

如:中國文明源遠流長,一脈相承;中國文明在傳承中不斷創新;中國文明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等。

【全國中考真題】

1.(2024?浙江?中考真題)“這是人類以往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一次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恩格斯語)在

這個時代,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的巨人,他們幾乎全都置身于時代運動中,他們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

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這場運動不是簡單的文化復興,它被認為是()

A.電氣時代的來臨B.全球化的出現

C.多極化趨勢的發展D.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

【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以人為中心”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

的出現,人們開始逐漸擺脫封建神學的束縛,追求以人為中心的生活哲學。這一時期的藝術家、科學家和

思想家們紛紛投身于時代運動,推動了文化、藝術和科學的繁榮。他們的成就不僅超越了前人的水平,更

為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礎。因此,這場運動被認為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D項正確;

電氣時代更側重于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而非文化和哲學的深刻變革,排除A項;全球化是一個經濟、

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復雜過程,但并非由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或哲學變革直接

引發,排除B項;多極化趨勢主要指的是國際政治格局中多個力量中心并存的現象,與題干信息“他們要求

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2.(2024?廣東廣州?中考真題)封建時代的阿拉伯學者翻譯并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臘學術作品,如歐幾里得

的數學著作、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著作等。12世紀,這些著作傳入西歐,其中有的著作還帶有阿拉伯學者的

評注。這()

A.促成了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B.促進了歐洲城市的興起

C.推動了歐洲封君封臣制確立D.奠定了文藝復興的基礎

【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封建時代的阿拉伯學者翻譯并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臘學術作品,如歐幾里得的數學著作、

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著作等。12世紀,這些著作傳入西歐,其中有的著作還帶有阿拉伯學者的評注”和所學知

識可知,阿拉伯人將被湮沒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成果保存下來并重新傳回歐洲,這為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

提供了條件,奠定了文獻基礎,D項正確;7世紀初,穆罕默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