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建筑磚石結構現場勘查技術規范b)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但被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古建筑磚石結構。其他具有磚石結構的文物及具有保護價值的建筑物、構筑物的磚石結構等可參照DB11/T1190.2古建筑結構安全性鑒定技術規范第2部分:石質DB11/T1597文物建筑勘察設計文件編制規范DB11/T1796文物建筑三維信息采集技術規程用磚、石和灰漿砌筑而成的主體及其地基基礎和2成果文件,為后期保護工程的設計與實施提供資4基本要求4.1勘查工作應符合最小干預的保護原則,采用無損或微損探測、原位測試與取樣試驗相結合的綜合4.2勘查應根據國家文物保護基本法規及相關標準4.3勘查工作應在初步調研文物病害主因的基礎上進行,病害主因與地基基礎有關聯時,應同時進行認識不一致的問題和現象時,應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4.4勘查除應遵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35.2調研與初勘應包括下列基本內容:a)調研應包括下列內容:2)歷史文獻、考古成果、歷史沿革及保護等資4)歷次維修與加固情況;b)初勘應包括下列內容:5.3應根據調研和初勘情況,對古建筑在現場勘查過程中對文物本體、周邊環境可能造成的損傷風險5.4勘查方案應根據現場調研與初勘情況結合古建筑的價值認識、風險評估及其建筑特點制定。內容5.5詳細勘查應根據勘查方案的要求進行現場勘查工作。主要包括現狀測繪和影像記錄、地基與基礎5.6根據詳細勘查結果進行分析與評價,給出評價結論并提出保護建議。5.7各部分勘查完畢后應給出勘查結論并提交勘查報告。46.1.1現狀測繪和影像記錄應包括下b)對于吊頂內部、結構構件交接關系無法探明的隱藏部位應留白處理;c)應標注構件材料,并使用材料圖例,當剖斷部分無法探明具病害種類及病害圖示應按照GB/T306886.2.1現狀測繪和影像記錄包括如下6.2.2采用測記法進行現狀測繪時,應符合下5b)對砌體規格、灰縫材料和厚度、砌筑形式、砌筑方式等,應先測量,再結合攝影影像,參照a)地面三維激光掃描儀的主要技術要求、點云精度及技術指標宜要求按照DB11/T1796的相關c)對于局部構件,當采用地面三維激光掃描儀無法準確獲取其結構尺寸時,應采用點測法實地b)近景攝影測量的現場操作、攝影機精度要求、圖像處理宜要求按照CH/T6005的相關規定執c)對于局部構件,當采用近景攝影測量無法準確獲取其結b)采用回轉鉆探與坑探,鉆探孔可同時布置剪切波、孔下攝影、CT成像及地下水監測、變形監6b)由于周邊深基坑開挖、地下交通等建設工程施工可能對a)結構體系、結構構造、節點形式以及荷載傳遞路徑b)結構構件的傾斜、位移、扭轉及支承情況;7c)斷裂粘接材料、裂隙灌漿材料與文物本體粘結狀況不良,粘接部位重新出現7.3.1圍護系統的勘查,應現場核查圍護系統的布置,調查該系統中圍護系統構件和非承重墻體及其構造連接的實際狀況、對主體結構的不利影響,以及圍護系統的使用功能、病害損傷a)室外重點保護部位,如斗栱、脊獸、附著雕塑、附著壁畫彩畫、欄桿欄板、題刻b)室內重點保護部位,如藻井、附著雕塑、附著壁畫彩畫7.4.2重點保護部位的勘查應重點查b)與主體結構連接的實際狀況,是否存在對主體結構的不利影響;7.5.1古建筑磚石結構的結構性能檢驗,應包a)使用狀態的結構性能檢驗:包括整體傾斜、水平構件撓度、樓板平面變形、自振頻率7.5.2當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古a)基于相關營造資料,需對整體或局部使用狀態進行7.5.3當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古建筑磚石結構可進行現場振動測試,現場振動測試應符合見附錄B8b)周邊施工或環境存有振動影響時,承重8.1.1損傷勘查應包括表面病害勘查和內部缺陷勘8.1.1.1表面病害勘查應包括表面粉化剝落勘查、表面泛鹽勘查、表層片狀剝落勘查、鱗片狀起翹與剝落勘查、表面溶蝕病害勘查、孔洞狀風化勘查和淺表性b)采用便攜式視頻顯微鏡微觀觀察表面形貌;b)采用便攜式視頻顯微鏡微觀觀察表面形貌;b)采用便攜式視頻顯微鏡微觀觀察表面形貌;b)采用便攜式視頻顯微鏡微觀觀察表面形貌;b)采用便攜式視頻顯微鏡微觀觀察表面形貌;8.1.1.7孔洞狀風化勘查宜采用下列技術手段:b)采用便攜式視頻顯微鏡微觀觀察表面形貌;8.1.1.8淺表性裂隙勘查宜采用下列技術手段:b)采用便攜式視頻顯微鏡微觀觀察表面形貌;9b)采用便攜式視頻顯微鏡微觀觀察表面形貌;b)采用便攜式視頻顯微鏡微觀觀察表面形貌;b)采用磚石微鉆阻力儀,確認空鼓位置;8.2.1變形勘查應包括歪閃傾斜勘查、鼓脹和內陷勘查、沉降勘查、水平位移勘查。8.2.3鼓脹和內陷勘查宜采用下列技術b)可采用三維激光掃描儀測量水平位移。8.3.1生物病害勘查應包括植物病害勘b)測量有害植物病害區、有害植物直徑、高度等。8.3.4微生物病害勘查宜包括下列9材料檢測9.1材料檢測的內容及要求9.1.2材料現場檢測的單元、測區、測點應滿足下列要求:c)每一測區應隨機布置若干測點。磚石及灰漿抗壓強度的測點應布置在無缺陷、9.2材料檢測的方法9.2.1現場材質性能檢測宜采用超聲、回彈、微鉆等無損或微損的方法進行。方法的選用宜符合下列9.2.3對于無法進行現場檢測的磚、石、灰漿等材料,宜根據現場勘查情況選取有代表性的材料進行h)病害類型、程度、分布范圍、成因及發展趨b)主體結構、圍護系統和重點保護部位勘查結果;A.1儀器設備A.1.1主要儀器、設備有位移傳感器、應變計、全站儀、數據采集系統等。A.1.2現場所用儀器、設備的適用范圍和檢測精度應滿足試驗要求,所用儀器、設備應在檢定或校準A.2檢測方法步驟與數據處理A.2.1現場荷載試驗僅可在古建筑的重點保護對象之外進行,且確有試驗的必要時采取,同時對試驗A.2.2古建筑現場荷載試驗不宜選擇受力集中、缺陷較多或病害較嚴重的區跨,宜選擇保存較好、傳力體系較完整的典型區跨,對于結構相對獨立的區域應單獨進行A.2.3現場荷載試驗宜選擇晝夜溫差小的陰天或溫差小的時段進行試驗;對不具有溫度補償能力的傳感器測點,應在同一溫度場中設置無應力補償測點,在加載過程中扣除無應力補償測點的測值A.2.5使用性能檢驗是經過試驗檢驗古建筑磚石結構或構件在委托使用荷載值的作用下不出現過大的A.2.6承載力檢驗是經過試驗檢驗古建筑磚石結構或A.2.7現場荷載試驗之前應制訂試驗方案,試驗方案應包括下列內容:辨力、量程等性能要求,以及氣候環境、機械環境和電磁環境的適應A.2.8現場荷載試驗的控制截面及控制測點的選定,應符合以下規定:a)根據古建筑磚石結構的使用狀況,選擇受力集中部位、連接b)基于古建筑磚石結構的營造資料,驗算荷載作用下產生內力或變形最大效應值的點;b)撓度測點應考慮加載位置及荷載橫向分布的影d)測點布置應便于儀器安裝和觀測讀數,并應保障觀測人員、儀A.2.10古建筑磚石結構的檢驗荷載應分級加載,每級荷載不宜超過最大荷載的20%,每級加載完成后的持荷時間應不少于5min~10min。達到檢驗荷載后,應持荷至少1h,且變形值在15min內不再明顯增加為止。加載完成后,應分級卸載,卸載全部完成后測取殘A.3檢測結果評定A.3.1古建筑磚石結構的使用性能檢驗荷載可按GB50009取值,宜采用荷載準永久值,應估算加載總A.3.3當以下各檢驗指標全部滿足時,應判斷結構性能滿足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要求:A.3.5古建筑的承載力檢驗應滿足公式(A.1)要求:uY0——結構重要性系數,當無專門要求時取1.1;uA.3.6當按A.2.10條的規定逐級加載直到承載力檢驗荷載,結構仍未出現試驗方案中任何一種失效狀A.3.7在進行承載力檢驗前,宜先進B.1.2現場所用儀器、設備的適用范圍和檢測精度應滿足試驗要求,所用儀器、設備應在檢定或校準B.1.3拾振器應平穩地安放平坦、堅實的地面,拾振器靈敏度主軸方向應與鉛垂方向B.2.2古建筑磚石結構進行現場振動測試宜選擇較為安靜的時間和區域,應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周圍環B.2.3古建筑磚石結構的現場振動測試宜采集振動速B.2.4古建筑磚石結構自振特性測試應符B.3.1現場振動測試后宜通過脈動頻譜分析古建筑的振動特性,并給出相應的試驗結果及B.3.2當古建筑恒載不變的情況下,宜采用既往實測自振頻率的初次值作為基準頻率值,當實測自振頻率小于基準頻率值的90%時,應分析結構剛度退b)每個檢測單元應均勻布置測區,相鄰林或黃油為耦合劑,可選用液體膠水或醫用超聲耦合劑作為超聲測試宜優先采用對測或角測,當被測構件不具備對離作為聲波在構件中的傳播距離(精確到mm)。當波速儀啟動后,將波形曲線密結合。根據平行測點之間間距和超聲波聲時計算超聲波波速(km/c)當測試采用角測時,在受檢構件互相垂直的一對測試面上進行布點,測量一緊密結合。根據垂直測點之間間距和超聲波聲時計算超聲波波到達時間。以時間為橫坐標,測距為縱坐標,用回歸分析方法求出平C.3.1根據超聲波檢測儀測試古建磚內的聲速值,評估古磚內部缺陷,并經過換算推定成抗壓強度。a)干燥狀態下的未風化古建磚波速值為1.5o=av1+b·····················o=cv2+d·······················(C.2));v1——采用対測方式得到的超聲波波速值(km/sv2——采用平測方式得到的超聲波波速值(km/sabcdD.1.1采用本方法檢測時,宜采用HT75型D.1.4在使用回彈儀檢測之前后,均應在鋼砧上率定回彈D.2.1回彈法檢測古建磚抗壓強度是應用回彈儀測試磚表面硬度,并經過換算推定成抗壓D.2.2回彈法檢測適用于推定表面完整古建磚的抗壓強度,不適用于推定表面已風化或遭受凍害、環D.2.3現場檢測時,應先結合考古等方法進行青磚產地、年代和種類的判斷,選用制作年代、產地等擇10塊條面向外,外觀質量符合D.2.2要求的磚D.2.5每塊供檢測青磚應布置5個測點。測點位置宜均勻分布于磚條面中間區域,各測點之間宜相距30mm左右,測點離磚邊緣距離不應小于20mm,應避開氣孔、裂D.2.6檢測前,將回彈儀彈擊桿頂住磚樣表面,輕壓儀器,松開按鈕,徐徐伸出彈擊桿,使其處于自D.2.7檢測時,將回彈儀垂直對準磚樣表面,緩慢均勻施壓,使彈擊桿擊發。彈擊后,在刻度尺上讀D.2.8每個測點只許彈擊一次,回彈值讀D.3.1單塊磚的回彈值,應取5個測點回D.3.2單塊磚的抗壓強度換算值,應取每塊磚回彈平均值,按照公式(D.式中,f——單塊磚的抗壓強度換算值(MPa);D.3.3測區的磚抗壓強度平均值,應按公式(Dfij·····················式中,fi——第i測區的磚抗壓強度平均值;fij——第i測區第j塊磚的抗壓強度換算值;n——單塊磚所取測點數。fi······················· 式中,x——同一檢測單元的磚抗壓強度平均值(MPafi——第i測區的磚抗壓強度平均值;s——同一檢測單元,按m個測區計算的強度標準差(MPaσ——同一檢測單元的強度變異系數。d)測試開始前操作者可以在20~1000r/min范圍內設置e)測試開始前操作者可以在1~80微鉆法測試時磚構件應干燥。露天古建磚宜選擇晴天、空氣濕度較小時進行測試,并且測試前3db)根據相應測量磚石選取相應的前置固定裝置,測量墻壁等使用直接安裝。E.3.1缺陷判定:通過鉆入阻力——鉆入深度曲線對磚石的風化腐朽狀況進行判定,橫坐標為鉆入深入阻力較高、波動較小區域的為健康區域,阻力儀鉆入阻力較低、波動較大區域為缺陷區域f=-0.0111x2+1.1737x-1.0821····················F.1.1貫入法檢測砌筑灰漿抗壓強度使用的儀器應包括貫入式灰漿強度儀(以下簡稱貫入儀)和數字F.1.2貫入儀及貫入深度測量表技術指標應b)貫入儀工作行程應為(20±0.10)mm;F.1.3灰漿回彈儀在本體檢測前后,均應在鋼砧上進行率定測試。測位宜選在墻體的可測面上,并應c)磨掉表面灰漿的深度應為3mm~5mm,且不應小于3mm。F.2.2每個構件應測試16點。測點應均勻分布在構件的水平灰縫上,相鄰測點水平間距不宜小于240mF.2.3檢測過程中,當測點處的灰縫灰漿存在空洞或測空周圍灰漿有缺損時,該測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農藝師考試重要知識點歸納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檢驗技師考試難究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統計數據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認證考試題型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的考前須知試題及答案
- 股票分析與投資判斷技巧的考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憑證試題及答案
- 室內地下吊裝口施工方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知識擴展試題及答案
- 皮膚養生保健與天然護膚法考核試卷
- 家長會課件:七年級家長會班主任優質課件
- 人工智能導論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哈爾濱工程大學
- 腦中風病人病情觀察
- 第14課 背影 課件(共26張ppt)
- 汽車維修工(三級)技能理論考試題庫(濃縮300題)
- 石景山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業務培訓
- 《今天怎樣做教師-點評100個教育案例》讀書分享會PPT模板
- 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與灌溉排水工程設計及案例分析
- 《將軍胡同》閱讀試題及答案
- 2022年常德市漢壽縣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試題
- 福建土樓介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