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試卷_第1頁
九年級歷史試卷_第2頁
九年級歷史試卷_第3頁
九年級歷史試卷_第4頁
九年級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春學期3月份課堂練習九年級歷史試題時間:50分鐘分值:5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計20分。)1.右圖為北京人遺址中發現的石器,北京人制作這些石器主要是用來A.從事農耕B.人工取火C.狩獵采集D.建筑房屋2.距今4300年至4000年的山西陶寺都城遺址,中部宮城內有兩處高等級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往往隨葬陶鼓、玉鉞、龍盤等表明墓主人尊貴身份的禮器,小型墓葬占總數的近90%,墓坑狹小,大多沒有葬具和隨葬品。材料說明A.長江流域最早進入文明社會B.私有制出現與階級分化明顯C.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誕生D.化石是了解歷史的重要證據3.東周是中國古代國家形態發展的重要轉折時期,國家的治理方式由分封制向直接行政管理過渡。商鞅變法中體現“國家形態”轉折的措施是A.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B.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C.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D.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4.察歷史變化,思發展根源。西周時“一人跖(踏)耒而耕,不過十畝”,到戰國時“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引起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鐵器牛耕應用、推廣B.公田變為私田C.國家走向統一D.封建制度確立5.中國歷史上某一歷史時期“有極關重要者四”:一為中國版圖之確立,二為中國民族之摶成,三為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四為中國學術思想之奠成。這一歷史時期是A.秦漢B.隋唐C.宋元D.明清6.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下圖中①②③分別應是A.西晉、東晉、北魏 B.東晉、西晉、前秦 C.西晉、東晉、前秦 D.東晉、西晉、北魏7.有學者認為:安史之亂后唐朝能夠延續,這項工程發揮了重要作用。它的功用不僅是南糧北調,更是把南北融為一體。材料中的“這項工程”是A.都江堰 B.靈渠C.大運河 D.長城8.某學者對中國古代統治階層的社會成分進行了統計分析,其中“寒素”類官員占所載官員比例在東晉后期、隋朝和唐朝初期分別為6.1%、17.3%和28.4%。這一變化主要說明了A.社會的轉型B.科舉取士的影響C.貴族的衰落D.社會經濟的發展9.戚繼光賦詩明志:“遙知夷島浮天際,未敢忘危負年華。”詩中的“危”指A.東北地區遭到入侵B.臺灣被殖民者強占C.新疆地區遭受侵略D.東南沿海倭患嚴重10.某同學在復習明清王朝鞏固中國大一統格局的歷史時,繪制了右圖所示的示意圖。其中在西北方向的空白方框內應該填寫的清代管理機構是A.宣政院B.駐藏大臣C.澎湖巡檢司D.伊犁將軍11.公元前5世紀中期,在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中,為限制貴族濫用職權,隨意解釋習慣法,羅馬頒布了A.《漢謨拉比法典》B.《十二銅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拿破侖法典》12.下圖是某同學在歷史學習時設計的思維導圖,他研究的主題應是A.印度奴隸社會 B.希臘奴隸社會 C.西歐封建社會 D.日本封建社會13.14世紀中葉,歐洲興起了一場反對“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它被認為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這一曙光中產生的偉大作品是莎士比亞的《神曲》B.達·芬奇的《蒙娜麗莎》C.但丁的《哈姆雷特》D.梵高的《向日葵》14.構建結構圖是歷史學習的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同學編制《君主立憲制的英國》一課的知識結構圖,圖中空白處應填寫的文獻是A.《大憲章》B.《權利請愿書》C.《權利法案》D.《王位繼承法》15.“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與革命”、“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民族解放運動”三股潮流是19世紀世界歷史的基本內容。引發三股潮流的主要因素是A.工業革命B.新航路開辟C.殖民擴張 D.經濟全球化16.19世紀中葉,兩位年輕的德國思想家撰寫了國際工人運動的第一個戰斗綱領,文中寫道:“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們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則,用以塑造無產階級的運動……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該綱領是A.《共產黨宣言》B.《權利法案》C.《人權宣言》D.《獨立宣言》17.某一時期,蘇俄私人工廠生產的多是農具、家具、衣物等用品用具和食鹽、面包等食品,商業經營多圍繞這些產品進行。這主要得益于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社會主義工業化D.農業集體化18.“盡管在歐洲歷史上有聯合的設想,但歐洲的聯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才變現實。”與材料相關的組織是A.國際聯盟B.北大西洋公約組織C.歐洲共同體D.世界貿易組織19.1991年12月25日,紅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降下。第二天,蘇聯通過最后一項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這一事件的國際影響是A.“柏林危機”出現B.世界殖民體系崩潰C.兩極格局瓦解D.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20.伴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人工智能(AI)領域的突飛猛進令世人矚目。某AI領域專家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核心就是“以人為本”,要讓人工智能真正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是成為威脅。這啟示我們A.必須使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 B.發展人工智能要趨利避害C.技術創新必然威脅人類社會 D.應立即停止發展人工智能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題,第21題10分,第22題10分,第23題10分,計30分)21.政治制度的創新是歷史演進的一種常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創立鞏固】材料一:秦漢時期圖1秦朝圖2西漢【加強發展】材料二宋元時期圖3北宋圖4元朝【強化頂峰】材料三明清時期圖5明朝圖6清朝⑴材料一中“圖1”反映的是秦朝的哪一政治制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2”中漢武帝接受了誰的建議采取的什么措施?(3分)⑵據材料二“圖3”并結合所學知識,北宋派文臣擔任知州,體現北宋什么政策?“圖4”反映的是元朝的哪一制度?為了加強對臺灣的管轄,元朝在臺灣首次設置什么機構?(3分)⑶據所學知識,歸納出材料三中“圖5”在政治上強化皇權的措施。據“圖6”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為使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而設置的機構。(3分)⑷綜上所述,各朝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反映了怎樣的趨勢?(1分)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構成中國內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存在著一種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書面語。它由表示意義和物體的漢字組成。這種共同的書面語是為中國提供統一性和歷史連續性的一種重要力量。材料二:從英語的發展過程看,每一個重大歷史階段都會產生大量反映鮮明時代特征的新詞。不同時期英語新詞(注:potato——馬鈴薯,maize——玉米,均原產于美洲;electron——電子,telephone——電話,telegraph——電報)組別時期新詞1組15—17世紀potato,maize2組19世紀后期telephone,telegraph,electron材料三:近幾十年來,在新增加的英語新詞中,出現了鮮明的中國元素。例theBeltandRoad(“一帶一路”)、OneCountryTwoSystems(“一國兩制”)等。——摘編自百度百科⑴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說出“商朝的書面語”是指哪種文字?依據材料概括這種“書面語”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什么作用?秦始皇統一后把全國文字統一為什么文字?(3分)⑵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說出1、2組英語新詞的出現分別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相關?(2分)仿照示例,從1、2組中任選一組,結合史實加以說明。(1分)示例:第3組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說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各國將最新研制的武器裝備投入戰場。坦克、機關槍、防毒面具等,成為這個時期的英語新詞。⑶依據材料三,說出新增英語新詞出現的主要特點。結合所學,指出新詞“theBeltandRoad”(“一帶一路”)所體現的世界經濟發展趨勢。(2分)⑷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鍵盤輸入越來越多而手寫漢字則相應減少,有些年輕人開始寫起了地球人難以看懂的“火星文字”。在日常學習中,你喜歡書寫傳統規范漢字還是“火星文字”?為什么?(2分)23.革命是推動社會形態更替的重要動力、是社會歷史前進的重要動力。材料一如果說暴力革命是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必由之路,是資產階級從封建統治階級手中奪取政權的前提。那么,在革命斗爭中及革命以后的資產階級改革則是鞏固、拓展資產階級政權,促進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伏廣存《淺論近代世界歷史上資產階級改革問題》材料二我在這場斗爭中的最高目標是拯救聯邦,而既不是保全奴隸制,也不是摧毀奴隸制。如果我能夠拯救聯邦而不解放任何一個奴隸,我愿意這樣做;如果為了拯救聯邦而解放所有奴隸,我愿意這樣做;如果為了拯救聯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隸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這樣做。——林肯的演講材料三“十月革命借助戰爭完成了一次歷史性轉換:俄國不再是西歐資本主義的仿效者,而是世界歷史的引領者。” ——俄國革命家托洛茨基(1)閱讀材料一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