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練習(五)歷史說明:1.范圍:1-6課。2.滿分:80分;時間:75分鐘。3.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1.1949年9月,中國共產黨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主持召開了一次會議。出席會議的代表來自區域、軍隊、團體以及特邀五類界別共662人。中共領袖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民主黨派領導人李濟深、張瀾,無黨派人士馬寅初、張奚若,愛國華僑陳嘉庚、司徒美堂等人都參加了會議。據此可知,這次會議標志著()A.祖國大陸獲得統一B.中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C.新中國的正式成立D.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反動政權終結2.下圖紅銅質紀念章表面鎦金涂漆,上方是一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正中是天安門和華表,外圈鐫刻繁體漢字。此章蘊意豐富,制作精細,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民族特色。這枚工藝精美的紀念章是為了紀念()A.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D.三大改造的完成3.我國第一套人民幣于1948年底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1955年結束其歷史使命。右圖為第一套人民幣拾圓票券的主票面。其票面設計圖案宣傳了()A.艱苦奮斗的長征精神B.工業化的突出成就C.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D.人民共和國的性質4.1950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了昌都戰役,解放了藏東重鎮昌都。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進京談判,雙方達成了和平解放西藏問題的決議。據此可知,西藏的和平解放()A.以解放軍的勝利為前提B.使西藏人民實現了當家作主C.使各族人民實現大團結D.挫敗了達賴分裂祖國的圖謀5.某校八年級歷史學習興趣小組計劃對“抗美援朝戰爭”進行深入研究,搜集到的下列資料最可靠的是()A.電影《上甘嶺》B.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回憶錄C.韓國媒體的報道D.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6.1950年10月8日,中共中央發布命令,將一部分位于沈陽、大連的工廠向北遷移至哈爾濱、齊齊哈爾,短期內在黑龍江地區新建一個工業基地,史稱“南廠北遷”運動。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為“一五”計劃實施奠定基礎B.背靠蘇聯爭取外部援助C.應對戰爭帶來的安全威脅D.縮小地區經濟發展差距7.1950年9月30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鄭重聲明:“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材料中的鄰人指的是()A.朝鮮B.韓國C.蒙古D.日本8.志愿軍出國作戰同時,國內各族各界人民開展了以增產節約為中心的抗美援朝運動,工人、農民提出“工廠就是戰場”和“要人有人,要糧有糧”的口號,廣大青年積極報名參軍參戰,醫務工作者組成醫療隊為志愿軍提供醫療救助服務。材料說明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是()A.志愿軍戰士浴血奮戰B.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C.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D.朝鮮人民軍的協同作戰9.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全國約3億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了約7億畝土地和大量的農具、牲畜和房屋等。農民從封建土地關系的束縛中徹底解放出來,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為中國逐步實現工業化掃除了障礙。材料中“徹底解放”的含義指()A.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B.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C.西藏實行廢除農奴制民主改革D.實行農業生產合作社10.圖片是凝固的歷史。下列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A.中美關系發生變化B.生產力得到發展C.新生政權得到鞏固D.大陸獲得了統一11.“太陽一出紅彤彤,我牽牛兒出欄棚,土地還家牛換鎖,共產黨來了日子紅”。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某次運動中流傳的歌謠,與歌謠有關的歷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躍進”D.人民公社化運動12.下圖所示為1953年版一分、二分和五分人民幣的紙質圖片。它們共同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A.國際威望的提高B.工業方面的成就C.民主政治的加強D.農業生產的發展13.“這個憲法草案······公布以后,還要由全國人民討論,使中央的意見和全國人民的意見相結合。”毛澤東的這段講話,強調()A.人民群眾支持經濟建設B.憲法必須反映人民利益C.人民生活出現嚴重困難D.我國法制遭到嚴重破壞14.到1956年底,“一五”計劃(1953-1957年)的主要指標大部分提前完成;到1957年底,絕大部分指標都大幅度超額完成,全國完成基本建設投資588.47億元,超過計劃38%;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9.25%,大大超過同一時期世界發展中國家4.8%的年均增速。這反映了當時()A.“大躍進”成效顯著B.人民群眾建設熱情高漲C.三大改造勝利完成D.科學技術取得重大突破15.保興面粉廠于1902年建成投產,是榮宗敬、榮德生兄弟所創。20世紀50年代經過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后,廠名發生變化。更換后的廠名最有可能是()A.保興面粉合作社B.保興面粉生產合作社C.保興私營面粉廠D.公私合營保興面粉廠16.1953年6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就是要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A.建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B.全面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C.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17.1954年我國某資本家企業依據國家政策,核定該企業資產為1000萬元,國家10年內每年發給定息,年息為5%,該資本家每年可得股息5萬元,10年共得股息50萬元。我國對該企業采取的創造性舉措是()A.贖買政策B.直接沒收C.統購統銷D.公私合營18.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隆重舉行。大會宣布:“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據此可知,中共八大()A.始終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B.提倡“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C.科學分析了社會的主要矛盾D.認為民主法治建設已經逐步完善19.“西北大沙漠條件非常艱苦,物資匱乏、技術落后、糧食短缺。大家使用算盤演算原子理論數據;一日三班倒,研究人員常常是每天工作到天亮。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以鄧稼先為代表的科學家們最終制造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以鄧稼先為代表的科學家身上體現出的時代精神是()A.致力創新,崇尚勞動B.艱苦奮斗,無私奉獻C.助人為樂,團結協作D.親民愛民,迎難而上20.小江同學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專題研究性學習時制作了如下表格,據此可知,我國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呈現出的特點是()事件影響中共八大社會主義建設的良好開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國民經濟的調整工農業生產恢復和發展“文化大革命”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A.在逆境中奮起B.在曲折中前進C.在傳承中發展D.在學習中創新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21.(10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面臨著嚴峻的內外形勢,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如圖(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名稱,寫出這一事件對中國的意義。(4分)材料二新中國誕生剛一年,就和朝鮮人民一道,用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使舉世為之震驚······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2)材料二中進行了“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的戰爭的目的是什么?請你舉出在這場戰爭中涌現出的兩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4分)材料三工作隊深入發動群眾,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讓他們自覺地行動。廣大農民與地主階級進行面對面的斗爭,迫使地主階級在群眾威力面前屈服低頭,樹立了農民群眾在農村中的政治優勢。······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以及耕畜、農具等,分給那些無地少地的農民,也分給地主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3)根據材料三,讓群眾“自覺地行動”起來的歷史事件是什么?綜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國人民的這些斗爭在當時所起到的共同作用。(2分)22.(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周恩來同志對民主人士黃炎培說:它是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由全國各黨派一起千斟萬酌制定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劇本”。-摘編自人民網《新中國的第一年》(1)指出材料一中“劇本”的名稱和作用。(2分)材料二(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自定一個觀點,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6分)23.(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49年12月,毛主席參觀了斯大林汽車廠,對工作人員說:“我們也要有這樣的工廠。”1950年與蘇聯商定的首批援建的50個援建項目中,就包括建設一個現代化載貨汽車制造廠。1953年,從全國各地調來干部和技術工人數千名,數百名大學生畢業后被分配到長春,還有許多海外高級知識分子自愿回國,到長春參加汽車廠建設。1956年7月13日,嶄新的總裝線裝配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摘編自閆樹軍《解放車:中國自己生產的第一輛汽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建設長春汽車廠的時代背景,并說明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制造成功的原因。(4分)材料二東北地區幅員遼闊,特產豐富。到20世紀40年代末,大約有人口3000余萬,東、北、西三面與朝鮮、蘇聯、蒙古相鄰,交通便利,重工業較為發達,鋼鐵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摘編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史》(2)根據材料二,分析東北作為“一五”計劃重點建設地區的主要優勢。(2分)材料三1958年幾千萬人開始大煉鋼鐵,不僅鋼鐵廠開足馬力,土高爐也遍地開花,到了10月底就達到了幾百萬座。······1958年夏秋之際,各地紛紛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財產統一核算,統一分配;公社還大辦公共食堂,實行吃飯不要錢。-摘編自新浪網(3)材料三反映出我國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出現了什么嚴重失誤?有何教訓?(4分)24.(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初,資本主義工商業在數量上仍居多數,廣大農村的個體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更占絕對優勢······(這些現象)到一九五六年已經根本改變,中國選擇并建立了社會主義。它使全國的各項工作得以在一個新的制度基礎上前進。離開這個起點,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言,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可言。-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根本改變”資本主義工商業和農村個體經濟的手段分別是什么?(4分)材料二土地改革后,農村經濟基本上還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勞動生產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發展,可能會導致農村貧富兩極分化。如果不引導農民走合作化道路,不僅不能改善農民的生活,而且農村也不可能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糧食、輕工業原料等條件。-摘編自中新網(2)根據材料二,概括我國引導農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因。(4分)材料三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開啟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征程。-摘編自人民日報理論部《本質》根據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中“社會變革”完成的標志,并概述其對“中國道路”的重要貢獻。(4分)八年級練習(五)歷史參考答案一、(40分)1-5BCDAB6-10CACBC11-15ABBBD16-20CACBB二、(40分)21.(10分)(1)歷史事件名稱:開國大典。(1分)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3分)(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2分)英雄人物:邱少云、黃繼光。(2分)(3)歷史事件:土地改革。(1分)共同作用: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1分)22.(8分)(1)名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分)作用:起臨時憲法的作用。(1分)(2)觀點: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為新中國的成立作了重要準備。(1分)論述: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并通過了一部起臨時憲法作用的文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會議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決定改北平為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以《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