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32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展歷程新人教版_第1頁
202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32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展歷程新人教版_第2頁
202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32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展歷程新人教版_第3頁
202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32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展歷程新人教版_第4頁
202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32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展歷程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6-課后限時集訓(三十二)(時間:40分鐘分值:8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24·蘇錫常鎮四市一模)有學者說:“工匠傳統與學者傳統的結合,有力地推動了科學的發展,伽利略的科學工作就是這一傳統結合的典范。”下列對此解讀最精確的是()A.伽利略特別注意于試驗測量B.伽利略重視嚴密的邏輯推理C.伽利略兼顧試驗事實與邏輯D.伽利略做出了眾多科學發覺C[“工匠傳統與學者傳統的結合”,工匠對應試驗事實,學者對應邏輯,故選C項;伽利略注意試驗測量體現工匠傳統,解除A項;“邏輯推理”對應學者傳統,解除B項;“科學發覺”體現不了工匠精神,解除D項。]2.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牛頓已發覺了一個數學上能證明的根本的宇宙定律;這肯定律可適用于整個宇宙,也可適用于最微小的物體……人們起先把牛頓的物理學分析方法應用于整個思想和學問領域,不僅應用于物理領域,而且應用于人類社會。”這說明()A.自然科學理論具有普適性B.科學思維深刻影響了啟蒙運動C.科學思維方式漸漸普及D.人類社會可以移植物理學理論B[材料表明,牛頓經典力學具有深刻的影響,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牛頓經典力學理論使教會的很多說教不攻自破,其科學分析方法被應用到思想領域,對啟蒙運動的開展起了推動作用,故選B項。A項是對材料的誤讀;“漸漸普及”在材料中未體現,故C項錯誤;“可以移植”說法錯誤,故D項錯誤。]3.(2024·金麗衢十二校一模)19世紀的物理學領域建立了“一座莊重宏偉的建筑體系和動人心弦的漂亮殿堂”,但仍存在“烏云”,后來出現了“驅走烏云的太陽”。其“太陽”指的是()A.牛頓經典力學 B.馬克思主義學說C.達爾文進化論 D.愛因斯坦相對論D[牛頓經典力學產生于17世紀,故A項錯誤;馬克思主義學說不是物理學成就,故B項錯誤;達爾文進化論是生物學領域,故C項錯誤;材料“存在‘烏云’”是指經典力學無法說明探討中出現的新問題,材料“驅走烏云的太陽”是指相對論發展了經典力學,揭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屬性,故D項正確。]4.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創立了生物進化論,在西方社會引起了巨大轟動,達爾文也因此被稱為“生物學領域的牛頓”。這是因為()A.達爾文繼承并發展了牛頓的學說B.生物進化論揭示了社會發展的規律C.二者的學說都否定了神學的權威D.進化論奠定了生命科學探討的基礎C[材料強調達爾文進化論與牛頓力學的共同之處。它們分別屬于不同學科,兩者不存在繼承關系,故A項錯誤;馬克思主義揭示了社會發展的規律,故B項錯誤;達爾文從生物學、牛頓從物理學領域否定了神學的權威,這是兩者影響的共同之處,故C項正確;細胞學說的確立為生命科學的探討奠定了基礎,故D項錯誤。]5.《物種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學發生了一場革命,這場革命猶如馬克思主義登上歷史舞臺一樣,使生物學從根本上擺脫了神學和唯心主義的束縛。這說明《物種起源》()A.促進了近代自然科學體系形成B.首先提誕生物進化觀點C.徹底顛覆了上帝的宗教地位D.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D[依據材料“使生物學從根本上擺脫了神學和唯心主義的束縛”可知,《物種起源》的出版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從根本上變更了當時絕大多數人對生物界和人類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D項符合題意。近代自然科學體系在18世紀已經形成,A項錯誤;在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之前,拉馬克已經提出了生物進化觀點,B項錯誤;C項與史實不符。]6.1862年,馬克思重讀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他說,“我重新閱讀了達爾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達爾文在動植物界中重新相識了他自己的英國社會及其分工、競爭、開拓新市場、‘獨創’以及馬爾薩斯的‘生存斗爭’。”據此可以看出馬克思認為()A.生物進化論是自然進化的結果B.達爾文混淆了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區分C.達爾文學說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來源D.生存斗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B[從材料可以看出,馬克思認為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在自然界中的相識不能夠套用到人類社會領域,故B項正確;材料是馬克思對生物進化論的相識,馬克思并沒有講到生物進化論在自然科學領域的成就,故A項錯誤;材料體現不出進化論和科學社會主義之間的關系,故C項錯誤;馬克思認為,所謂的生存斗爭,不能運用于人類社會,故D項錯誤。]7.蒸汽機的運用是工業革命的象征,然而從技術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1世紀末,古羅馬的赫羅就已獨創了最早的蒸汽機,并已達到相當高的工藝水平;在文藝復興時代,赫羅的著作被譯為多種文字出版,蒸汽機的基本學問為更多歐洲人所了解。上述現象說明()A.人文主義者重視發展科學技術B.赫羅蒸汽機存在技術缺陷C.經濟發展是各種要素的優化組合D.工業革命始于蒸汽機的獨創C[“古羅馬的赫羅就已獨創了最早的蒸汽機,并已達到相當高的工藝水平;在文藝復興時代,赫羅的著作被譯為多種文字出版,蒸汽機的基本學問為更多歐洲人所了解”說明蒸汽機的獨創不單單是英國的因素,而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產物,故C項正確;人文主義者翻譯著作,并不是重視科學技術,A項錯誤;赫羅獨創了最早的蒸汽機,并已達到相當高的工藝水平并不能說明其存在缺陷,故B項錯誤;工業革命始于棉紡織業的獨創,故D項錯誤。]8.假如沒有麥克斯韋在理論上證明無線電波的存在以及赫茲的試驗驗證,除了幻想家外,誰都不會想到不要導線就可以傳遞信號。材料可用于說明其次次工業革命中()A.科學與技術真正結合B.技術推動了科學理論進步C.電報成為標記性成就D.電報獨創具有偶然性A[由材料信息可知,在其次次工業革命中,先有理論上的突破,然后才有了傳遞信號的獨創,由此可知,此時科學和技術已經實現真正結合,故A項正確;由材料信息可知,應是科學理論推動技術進步,故B項錯誤;電報的獨創的確是基于電波理論,但不能因此說它是標記性成就,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說明電報的獨創是必定還是偶然,故D項錯誤。]9.2024年5月5日,中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自主學問產權的干線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勝利。下列有關近代以來飛機發展的相關表述不正確的是()A.萊特兄弟在19世紀初期獨創B.帶動石油化學工業部門的發展C.對世界一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D.深刻影響變更人類的斗爭形態A[萊特兄弟在1903年獨創了飛機,與材料時間不相符,故A項錯誤,符合題意。]10.20世紀80年頭,美國出現了從事自動化作業管理的“灰領”工人,以及從事電腦程序編制等腦力勞動的“白領”工人。“灰領”“白領”工人出現的主要緣由是()A.“新經濟”的出現 B.社會階層的分化C.勞動者素養的提高 D.現代科技的發展D[依據所學,20世紀90年頭“新經濟”出現,故A項錯誤;材料主要體現了“灰領”“白領”工人,而未體現出階層分化,故B項錯誤;勞動者素養的提高不是“灰領”“白領”工人出現的主要緣由,故C項錯誤;依據所學,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開展,第三產業興起,新中間階層興起,故D項正確。]11.互聯網之父倫納德·克蘭羅克說:“人人都有自己的聲音。即使你是矮窮矬,委身于地下室,香蕉皮等垃圾蓋滿地板,你卻和那些坐在游泳池里的高富帥,有著同樣的聲音,只要你能上得了網。”由材料可知,互聯網()A.實現了虛擬世界的人人同等B.客觀上能體現參加者的同等性C.有助于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D.實現了全球海量信息的共享B[材料中的“人人都有自己的聲音”“你卻和……有著同樣的聲音”客觀上體現出網絡參加者在行為上的同等性,故B項正確;A項表述過于肯定,解除;材料中沒有體現出人際關系的拉近和信息的共享,故C、D兩項與材料信息不符,解除。]12.工業4.0是德國政府首先提出的一個高科技戰略安排,旨在應用互聯網、智能化等技術來提高制造業水平。于是,有人用下圖形象地概括了兩個多世紀以來的工業化歷程。下列對圖片理解正確的是()A.工業1.0開創了蒸汽時代,世界市場雛形出現B.工業2.0采納流水線模式,人們贊美工業王國C.工業3.0開創信息化時代,學問經濟初現端倪D.工業4.0產生了第三產業,變更了生產經營方式C[依據所學學問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世界市場基本形成,故A項錯誤;其次次工業革命時期,采納了流水線模式,但是“工業王國”出現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故B項錯誤;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開創信息化時代,學問經濟出現,故C項正確;第三產業出現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這些哲人受牛頓證明的萬有引力定律的影響很大,他們信任不僅存在著限制物質的自然法則,也存在著限制人類的自然法則。依據這一設想,他們起先將理性用于全部領域,以便發覺種種有效的自然法則。理性被用來檢驗一切事物——全部的人、全部的制度、全部的傳統。雖然這對任何時期的任何社會來說都是一個嚴峻考驗,但是對于已經過了其全盛時期且又搖搖欲墜的法國舊制度來說,這尤其是一次嚴峻的考驗。這些哲人使得法國和整個歐洲的舊制度都遭遇到了一場毀滅性的打擊,但更重要的是他們發展了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原則,并準備通過這些原則進行大規模的社會改革。——《全球通史》材料二各國的民族主義者認為,達爾文給他們供應了支持和合法性。他們認為與自然界一樣,政治活動中的最強者是得勝者,好戰的程度確定了誰將在國際“生存競爭”中獲勝。而在經濟生活中,這是一個自由放任經營和粗俗個人主義盛行的時期。上、中層階級生活舒適、心滿足足,劇烈反對國家為促進更大的社會公允而做任何干預。在殖民地擴張的黃金時期19世紀后期,達爾文主義被用來為帝國主義辯護。有人爭論說,殖民地是列強的旺盛和生存所必需的;還有人則爭論說,依據現實成就推斷,各土著民族弱小、低劣,須要優越強大的歐洲人的愛護和指導。——《全球通史》(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簡要分析“這些哲人”借用萬有引力定律的緣由。(9分)(2)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牛頓和達爾文科學成果被應用于其他領域的主要區分。(16分)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一“這些哲人受牛頓證明的萬有引力定律的影響很大……也存在著限制人類的自然法則”“法國和整個歐洲的舊制度都遭遇到了一場毀滅性的打擊”“進行大規模的社會改革”等信息歸納,并結合所學回答。第(2)問,依據材料一、二可知,萬有引力定律被啟蒙運動所應用,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則被應用于社會領域,形成社會達爾文主義,結合所學學問,從合理性、目的、作用等方面進行比較說明。答案:(1)緣由:萬有引力定律具有理性的自然法則;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封建專制統治和教會壓迫;自然科學成果為啟蒙思想家反對舊制度供應依據。(2)區分:①合理性不同:萬有引力定律應用于其他領域具有合理性;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學說被異化為“弱肉強食”的達爾文主義。②目的不同:應用萬有引力定律是為了反對封建舊制度;異化達爾文學說的目的是維護社會的不公允現象和為列強對外擴張尋求合法性。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中國西方1385年,明朝在南京雞鳴山建立觀象臺,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天文臺1583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帶來自鳴鐘、三棱鏡、渾天儀、天球儀等,西方天文學與科學儀器傳入中國1607年,李之藻著《渾蓋通憲圖說》,將地心說引入中國,西方托勒密地心說滲入東方天文學1629年,開歷局,以徐光啟為監督,起先編撰《崇禎歷書》1634年,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監制“窺筒”,是中國的第一臺天文望遠鏡;《崇禎歷書》歷時五年成書,是一部比較全面的介紹歐洲天文學學問的著作1645年,中國采納西方的數據,修訂《憲時歷》,即夏歷,是我國歷法的第五次改革1542年,哥白尼提出太陽中心說,認為恒星天層不動,地球每天繞其軸旋轉一周,并每年繞太陽運行一周1543年,哥白尼《天體運行論》出版1572年,第谷發覺仙后座超新星(銀河系其次顆新星);西歐很多國家實行格里歷,即現行公歷的前身1584年,布魯諾《論無限性、宇宙和世界》出版,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1609-1619年,開普勒依據第谷觀測行星位置的數據,發覺行星運動的三個定律1632年,伽利略出版《關于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論證了哥白尼“太陽中心說”——林言椒等著《中外文明同時空》上表為明清之際中國與西歐天文學的發展概況簡表。從表中提取相互關聯的中外歷史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學問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中外關聯,史論結合)(12分)解析: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當時中國傳統天文學發展漸趨停滯,而西方天文學卻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據此可得出“16~17世紀中西天文學發展的趨勢迥異”的論題。闡述可以結合中國和西方當時的歷史發展來分析中國科技發展滯后的緣由和西方獲得突破性發展的緣由,并從科技發展受時代制約同時又反作用于時代等方面分析。論述時要從中外兩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