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煙臺市芝呆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3小題,共26分。
1.下列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研究領域中,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A.研制碳納米管材料B.研制新型顯示材料
C.研發數字貨幣加密技術D.研發高純稀土金屬提取技術
【答案】C
【解析】解:口、研制碳納米管材料,屬于研究、制取新物質,屬于化學研究的范疇,故選項錯誤。
B、研制新型顯示材料,屬于研究、制取新物質,屬于化學研究的范疇,故選項錯誤。
C、研發數字貨幣加密技術,屬于信息技術領域研究的內容,不屬于化學研究的范疇,故選項正確。
D、研發高純稀土金屬提取技術,屬于研究、制取新物質,屬于化學研究的范疇,故選項錯誤。
故選:口。
根據化學的定義和研究內容進行分析判斷,化學是一門在分子、原子的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
構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研究對象是物質,研究內容有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用途等。
本題難度不大,了解化學研究的范疇(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及其變化規律等)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
鍵。
2.在實驗室中,稀硫酸溶液盛放在下列哪種容器中()
【答案】A
【解析】解:稀硫酸屬于液體試劑,應該盛放在細口瓶中。
故選:口。
根據化學試劑的存放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了解試劑的盛放儀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3.節約用水是保護水資源的有效途徑。適合張貼在學校水龍頭旁的標識是()
【答案】B
【解析】解:公共水龍頭旁應張貼節約用水的標志。
A、圖中所示標志是可循環利用標志,故選項錯誤。
B、圖中所示標志是節約用水標志,故選項正確。
C、圖中所示標志是綠色標志,故選項錯誤。
D、圖中所示標志是禁止攜帶火種標志,故選項錯誤。
故選:口。
根據公共水龍頭旁應張貼節約用水的標志,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了解各個常見標志所代表的含義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o
4.下列各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將玻璃管口
連接儀器
液體的傾倒
【答案】C
【解析】解:口、點燃酒精燈時要用火柴點燃,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去引燃另一盞酒精燈,以防發生火
災,圖示操作錯誤;
B、移走正在加熱的蒸發皿時要用蛆煙鉗夾持,不可用手拿,以防造成燙傷,圖示操作錯誤;
c、儀器的連接方法:左手拿橡膠管,右手拿導管,將導管一端浸入水中潤濕,旋轉著插入,圖示操作正
確;
D、取用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試管傾斜,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與試劑瓶口緊挨,圖示操作錯誤;
故選:口。
根據基本實驗操作的正確方法及其注意事項來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此類試題的
關鍵。
5.化學課上老師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發現有藍色沉淀生成,于是有同學思考“加入其它物質
也能有藍色沉淀生成嗎?",這屬丁一科學探究中的()
A.設計實驗B.提出問題C.反思評價D.得出結論
【答案】B
【解析】解:有同學思考“加入其它物質也能有藍色沉淀生成嗎?”,屬于科學探究的提出問題。
故選:口。
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有提出問題一猜想與假設一制定計劃(或設計方案)7進行實驗-收集證據一解釋與結論
一反思與評價-拓展與遷移,據此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學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學問題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是正
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6.空氣受熱實驗如圖。從微觀角度分析,正確的是()空氣
A.分子體積變大
B.分子個數增多
3微熱
C.分子運動加快]IuuI[uIurInnImT|_
D.分子種類改變
【答案】C
【解析】解:空氣受熱屬于物理變化,分子種類不變,體積不變,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變大,運動速
率加快。
故選:口。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
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
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7.下列情況表明物質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
B.有氣體或沉淀產生
C.分子改變,原子不變
D.一種物質的分子進入到另一種物質分子的間隙
【答案】C
【解析】解:口、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可能發生反應,也可能不發生反應,所以不一定發生化學變化,
故A錯;
B、有氣體或沉淀產生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水變為水蒸氣,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
C、分子改變,原子不變,只是原子重新組合,說明有新的分子生成,即有新的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
化,故C正確;
D、一種物質的分子進入到另一種物質的分子間隙,只是分子的運動,沒有新的分子生成,即沒有新物質
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例如蔗糖溶解等,故D錯。
故選:口。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
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被破壞,原子重新
組合成新的分子。
要熟記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
成屬于物理變化.
8.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答案】B
【解析】解:口、圖U屬于純凈物中的化合物,故選項錯誤;
B、圖□是兩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故選項正確;
C、圖□是純凈物組成的單質,故選項錯誤;
D、圖□是純凈物組成的單質,故選項錯誤;
故選:Do
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
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
本考點考查了物質的分類,要加強記憶混合物、純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夠區分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
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答案】A
【解析】解:口、圖中所示標志是易燃物品標志,酒精不具有易燃性,故選項正確.
B、圖中所示標志是爆炸品標志,酒精不是爆炸品,故選項錯誤.
C、圖中所示標志有毒品標志,故選項錯誤.
D、圖中所示標志是腐蝕品標志,故選項正確.
故選A.
根據圖中所示標志的含義和酒精的特性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本題首先要知道各個圖標所代表的含義,然后根據酒精的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10.下列關于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在燃燒氫氣的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石灰水變渾濁
B.鎂條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C.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D.在燃燒的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燒杯內壁有水霧生成
【答案】D
【解析】解:口、在燃燒氫氣的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無明顯現象,故選項說法錯
誤。
B、鎂條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故選項說法錯誤。
C、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故選項說法錯誤。
D、在燃燒的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燒杯內壁有水霧生成,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口。
A、根據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鎂條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蠟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蠟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了解常見物質燃燒的現象即可正確解答,在描述物質燃燒的現象時,需要注意光和火焰、
煙和霧、實驗結論和實驗現象的區別。
11.研究發現,當把取出茶葉的塑料網狀茶包浸泡在95□的水里幾分鐘
后,就會有大約億個塑料顆粒和31億個納米塑料出現在杯子里。
該顆粒可進入人體內各種器官,導致疾病發生,只有極少量可被唾液
分解。關于塑料網狀茶包的分析正確的是()
A.很難分散于熱水中B.容易被人體分解C.是由人造材料制成D.對人體沒有危害
【答案】C
【解析】解:口、由“當把取出茶葉的塑料網狀茶包浸泡在95□的水里幾分鐘后,就會有大約億個塑料
顆粒和3/億個納米塑料出現在杯子里”可知,塑料網狀茶包很容易分散于熱水中,故選項A說法錯誤;
B、由“該顆粒可進入人體內各種器官,導致疾病發生,只有極少量可被唾液分解”可知,很難被人體分
解,故選項B說法錯誤;
C、塑料是一種人造材料,故選項C說法正確;
D、由“該顆??蛇M入人體內各種器官,導致疾病發生”可知,對人體有危害,故選項D說法錯誤。
故選:口。
根據題干信息、材料的分類來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題干信息、物質的性質以及材料的分類是解題的關鍵。
12.如圖是從河水中獲取淡水的簡易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太陽
A.水杯收集到的水是混合物
B.變化中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C.該過程中用到蒸鐳的方法
D.獲取淡水的快慢與溫度有關
【答案】A
【解析】解:口.水杯收集到的水是通過蒸儲得到的,蒸儲可以除去水中的雜質,得到的是純凈物,不是混
合物,故A錯誤;
B.蒸儲過程是水由液態變為氣態再變為液態的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正確;
C.該裝置是通過加熱使水蒸發然后再冷凝收集,這就是蒸儲的方法,故C正確;
D.溫度越高,水蒸發的速度越快,獲取淡水的速度也就越快,所以獲取淡水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故D正
確;
故選:口。
本題考察從河水中獲取淡水的簡易裝置相關知識;蒸播是一種分離混合物的方法,通過加熱使液體變為氣
態,再冷卻氣態物質使其變回液態,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例如在實驗室中制取蒸鐳水就是利用蒸儲的方
法。
本題難度簡單,通過考察從河水中獲取淡水的簡易裝置,以及相關的化學和物理概念,旨在幫助學生理解
蒸儲、混合物、物理變化等概念,并學會應用這些概念來分析實際問題,同時,本題也提醒學生在理解化
學和物理概念時要注意準確性和嚴謹性。
13.2024年4月25日,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火箭成功發射。下列材料用途的對應性質解釋不合理的是
()
飛船外殼
太空服
A.偏二甲月井作火箭燃料一一可燃性B.鋁合金作火箭的骨架一一密度大
C.碳纖維復合材料作飛船外殼一一耐高溫D.特種橡膠制成太空服加壓層一一彈性好
【答案】B
【解析】解:口、偏二甲脫作火箭燃料,是利用偏二甲月井的可燃性,燃燒發出大量的熱,故A解釋合理;
B、鋁合金作火箭的骨架,是利用鋁合金的硬度大,故B解釋不合理;
C、碳纖維復合材料作飛船外殼,是利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耐高溫的性質,飛船外殼與空氣摩擦產生大量
的熱,溫度很高,故C解釋合理;
D、特種橡膠制成太空服加壓層是利用了橡膠彈性好,故D解釋合理。
故選:口。
根據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物質的用途反映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
解答本題關鍵是熟悉物質的性質和用途。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分。
14.宏微結合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環一水分子不斷地運動且間隔發生改變
B.夏天汽車輪胎炸裂一分子種類發生改變
C.水結冰后不再流動一水分子停止了運動
D.蔗糖是甜的,白醋是酸的一構成二者的分子不同
【答案】BC
【解析】解:口、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環,是因為水分子不斷地運動且間隔發生改變,故選項解釋正確。
B、車輪胎炸裂屬于物理變化,分子種類不發生改變,故選項解釋錯誤。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故選項解釋錯誤。
D、蔗糖是甜的,白醋是酸的,是因為它們分子的構成不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相同,故選項解釋
正確。
故選:口口。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
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
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5.小明做完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后,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被破壞B.該反應過程吸收熱量
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發生改變D.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答案】BD
【解析】解:□.在化學反應中,分子會被破壞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氫氣分子和
氧氣分子被破壞,故A正確;
B.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是一個放熱反應,而不是吸收熱量,故B錯誤;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發生改變,故C正確;
D.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的,不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故D錯誤;
故選:口口。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口22口?口,這是一個化學反應,在化學反應中分子會發
生變化,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
本題難度簡單,通過考察氫氣在空氣中燃燒這一化學反應,旨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熱效
應、質量守恒定律以及分子的構成等知識點,同時,本題也提醒學生在理解化學反應時要注意準確性和嚴
謹性,避免對化學反應產生誤解。
三、流程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
16.氫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其發現、生產和應用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1)/8世紀,科學家利用鐵和稀鹽酸反應得到氯化亞鐵和“易燃空氣”(即氫氣)。
□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人們將氫氣視為一種新型綠色能源,從其燃燒產物分析,理由是。
口/969年,科學家利用催化劑二氧化鈦(反應條件)實現光分解水制氫氣。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o
(2)2023年我國建成首座氨制氫加氫站。氨制氫的一種生產流程圖如圖所示。
鐵基催化劑、4101c氮氣、氫氣分子篩.一
液氨氨氣
n殘余氧氣―
U從微觀看,步驟I的氨分子發生的變化是。
□步驟II的反應屬于(填基本反應類型)。
□步驟III的分子篩只讓氫分子通過而阻止其他分子通過,該過程屬于(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光
【答案】鐵+鹽酸T氯化亞鐵+氫氣氫氣的燃燒產物是水,不會污染環境水-氫氣+氧氣分子間的
二氧化鈦
間隔分解反應物理
【解析】解:(/)□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鐵+鹽酸一氯化亞鐵+氫氣。
故答案為:鐵+鹽酸->氯化亞鐵+氫氣。
口人們將氫氣視為一種新型綠色能源,從其燃燒產物分析,理由是氫氣的燃燒產物是水,不會污染環境。
故答案為:氫氣的燃燒產物是水,不會污染環境。
二氧化鈦
口369年,科學家利用催化劑二氧化鈦(反應條件)實現光分解水制氫氣。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水-一
光
氫氣+氧氣。
二氧化鈦
故答案為:水—氫氣+氧氣。
先
(2)口從微觀看,步驟I的氨分子發生的變化是分子間的間隔。
故答案為:分子間的間隔。
口步驟II的反應中,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是分解反應。
故答案為:分解反應。
□步驟III的分子篩只讓氫分子通過而阻止其他分子通過,該過程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
故答案為:物理。
(1)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氫氣燃燒生成水。一定條件下,水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2)一
種物質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是分解反應。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是物理變化。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
確的結論。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5分。
17.結合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水分子(HQ)氫分子(HJ輒分子(0J氧原子氫原子碳原子的排列碳原子的排列
。)晶瑩的水滴是由大量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和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的。氫氣
是由大量聚集而成的,氫分子是由自相結合構成的。氧氣是由大量聚集而成的。
由此可知,不同種類的原子可以相互結合構成分子,同種原子也可以自相結合構成分子。
(2)請用上面微粒圖示表示出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的微觀圖示o
(3)金剛石和石墨的性質差異很大,其原因是碳原子不同,由此說明物質的決定了物質的
【答案】水分子氫原子氧原子氫分子氫原子氧分
【解析】解:(/)晶瑩的水滴是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氫原子和氧原子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
的。氫氣是由大量氫分子聚集而成的,氫分子是由氫原子自相結合構成的。氧氣是由大量氧分子聚集而成
的。由此可知,不同種類的原子可以相互結合構成分子,同種原子也可以自相結合構成分子;故答案為:
水分子;氫原子;氧原子;氫分子;氫原子;氧分子;
(2)在點燃的條件下,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水,氫氣是由氫分子構成的,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水是由水
分子構成的,則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的微觀圖示為:
(3)金剛石和石墨的性質差異很大,其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由此說明物質的結構決定了物質的性
質;故答案為:排列方式;結構;性質。
(1)根據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以及粒子的構成情況來分析;
(2)根據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來分析;
(3)根據碳單質的結構與性質來分析。
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要理解和熟記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
18.燃料的變遷與人類文明的發展密切相關。
(1)據《易經》記載:“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澤,指湖泊池沼。“澤中有火”,是對沼氣在湖泊池沼水面
上起火現象的描述?!吧匣鹣聺伞?,說的是沼氣在水面逸出而燃燒,說明沼氣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填
“能”或"難”)溶于水,上述材料說明沼氣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2)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可以分離出汽油、煤油、石蠟等物質,這里主要利用了物質的(
選填“物理”或“化學”)性質。
(3)酒精的化學名稱是乙醇,□它是一種無色具有醇香味的液體,口易溶于水,□易燃燒,□是一種常用的
燃料。以上描述中,屬于乙醇用途的是(填序號)。
(4)乙醇被廣泛應用于生產新型環保燃料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能源危機,乙醇汽油屬
于(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答案】難可燃性物理口混合物
【解析】解:(/)因為沼氣能在水面逸出而燃燒,這表明沼氣在水中的溶解性是難溶于水的,如果易溶于水
就不會逸出水面燃燒了;沼氣能夠燃燒,燃燒屬于化學變化,這說明沼氣具有可燃性這一化學性質;故答
案為:難;可燃性。
(2)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來分離出汽油、煤油、石蠟等物質,這個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故答案
為:物理。
(3)□它是一種無色具有醇香味的液體,這是乙醇的物理性質;□易溶于水,這也是乙醇的物理性質;□易
燃燒是乙醇的化學性質;□是一種常用的燃料,這是乙醇的用途;故答案為:口。
(4)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汽油混合而成的,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叫混合物,所以乙醇汽油屬于
混合物;故答案為:混合物。
(I)對于“澤中有火”,“上火下澤”的描述,我們可以理解為沼氣在水面逸出并燃燒,這說明沼氣在水中的溶
解性是很難的,因為如果沼氣易溶于水,那么它就不會在水面上逸出并燃燒。
(2)石油是一種復雜的混合物,其中包含了多種燒類化合物。這些燒類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沸點,因此我們可
以利用這一物理性質,通過加熱和冷凝的方法,將石油分離成汽油、煤油、石蠟等物質。
(3)在描述乙醇的性質時,我們需要注意區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以及用途。
(4)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汽油混合而成的,因此它屬于混合物而不是純凈物。
本題難度簡單,主要考查了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物質的分類以及石油的加工等相關知識,在解答這類問題
時,我們需要根據題目描述,準確區分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以及純凈物與混合物的概念,同時,我們還需
要了解石油的加工方法和原理,以及乙醇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和應用前景。
五、科普短文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
19.地球是一個美麗的“水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淡水僅占總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
化是解決人類淡水資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圖/所示。海水淡化技術主要有熱分離法
和膜分離法,熱分離法利用蒸發和冷凝分離水與非揮發性物質,能耗大,成本高;膜分離法利用薄膜的選
擇透過性實現海水淡化,但現有薄膜的水通量低,應用受到限制,有科學家提出,給石墨烯“打上”許多特
定大小的孔,制成單層納米孔二維薄膜。可進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卮?/p>
下列問題:
%?水分子
◎鈉離子
◎縱離子
圖2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2)限制熱分離法大規模應用的原因是
(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許通過,其原理是利用各微觀粒子的不同,分離獲得淡水。
(4)提出愛護水資源的一條建議
【答案】市政供水能耗大,成本高水分子顆粒大小淘米水澆花(合理即可)
【解析】解:(/)由圖I可知,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市政供水;
(2)限制熱分離法大規模應用的原因是能耗大,成本高;
(3)由圖2可知,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許水分子通過,其原理是利用各微觀粒子顆粒大小的不同,分離獲得
淡水;
(4)愛護水資源的做法有生活污水處理后再排放,使用節水潔具、用淘米水澆花等;
故答案為:
(I)市政供水;
(2)能耗大,成本高;
(3)水分子;顆粒大?。?/p>
(4)淘米水澆花(合理即可)。
(I)根據圖示信息來分析;
(2)根據題干信息來分析;
(3)根據圖示信息以及分離混合物的原理來分析;
(4)保護水資源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體污染。
在解決海水淡化問題時,要綜合考慮技術原理、經濟成本、環境影響等多方面因素,并結合具體題目所提
供的條件和要求,選擇合適的方法和思路進行解答。
六、實驗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44分。
20.【跨學科實踐活動】興趣小組的同學開展了自制簡易凈水器的跨學科實踐活動。
【任務一:生活調查】生活中直飲水機,處理步驟如下圖所示:
鐵銹色素細菌
泥沙、異味一病送
■>Af飲用水
金w
何分
電金由
1機構
UT-dJ
PP棉納濾膜
步驟①步驟2步驟③步驟④
(1)步驟匚中□□棉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大顆粒雜質,與實驗室常用的操作相同;步驟匚中用
吸附色素和異味。
【任務二:原理探究】小明同學利用如下圖/所示裝置對渾濁的河水(已經靜置)進行過濾。請回答相關問
題:
(2)圖/中還缺少的儀器是,其作用是。圖/中,除了上述錯誤外,還有的錯誤是
(3)制作過濾器的過程如圖2所示,其正確操作順序為(填序號)。
(4)過濾后的濾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是
【任務三:設計并制作簡易凈水器】
(5)結合下圖分析,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填序號,下同)。
A.要選擇安全環保的材料制作外殼
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雜質
C.用活性炭凈水是因為其具有疏松結構
D.顛倒蓬松棉、活性炭、石英砂、小卵石的順序不影響凈水效果
【任務四:展示并評價作品】
(6)結合上圖分析,下列評價不合理的是=
A.得到的凈化水是蒸儲水
B.制作材料廉價易得
C.制作簡單,操作簡便
D.作品設計簡潔美觀
(7)【任務五:歸納總結】分離混合物有多種方法,比如:蒸播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不同,對物
質進行分離。對以上分離方法進行整理,分離混合物的思路是:根據混合物各成分之間,可以分
離混合物得到純凈物。
【答案】過濾活性炭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未緊靠燒杯內壁UUU濾紙破損漏斗內的液面高于濾紙邊
緣(合理即可)□□口沸點性質的差異
【解析】解:(1)步驟口中□□棉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大顆粒雜質,與實驗室常用的過濾操作相同;步驟
口中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異味;故答案為:過濾;活性炭;
(2)圖/中還缺少的儀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圖/中,除了上述錯誤外,還有的錯誤是漏斗末端未緊靠
燒杯內壁;故答案為: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未緊靠燒杯內壁;
(3)首先將濾紙對折兩次成一個扇形,即口一□,然后打開中間,使其中一邊是3層,一邊/層,其正確操作
順序為口□口;故答案為:
(4)過濾后的濾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是濾紙破損或漏斗內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
凈;故答案為:濾紙破損;漏斗內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合理即可);
(5)口制作簡易凈水器時要選擇安全環保的材料制作外殼,故A說法正確;
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難溶性雜質,故B說法錯誤;
C.用活性炭凈水是因為其具有疏松結構,因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故C說法
正確;
D.小卵石可以過濾掉水中較大的難溶性雜質,石英砂可以過濾掉水中較小的難溶性雜質,活性炭可以吸附
水中的色素和異味,若顛倒蓬松棉、活性炭、石英砂、小卵石的順序影響凈水效果,故D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口;
(6)□.該簡易凈水器并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雜質,因此得到的凈化水不是蒸儲水,故A說法錯誤;
B.該簡易凈水器的制作材料廉價易得,故B說法正確;
C.該簡易凈水器制作簡單,操作簡便,故C說法正確;
D.該簡易凈水器的作品設計簡潔美觀,故D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7)分離混合物有多種方法,比如:蒸儲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沸點的不同,對物質進行分離。對以上分離方
法進行整理,分離混合物的思路是:根據混合物各成分之間性質的差異,可以分離混合物得到純凈物;故
答案為:沸點;性質的差異。
(1)根據凈化水的方法與原理來分析;
(2)根據過濾所需儀器及其作用、過濾操作的注意事項來分析;
(3)根據過濾器的制作方法來分析;
(4)根據濾液渾濁的原因來分析;
(5)根據凈化水的方法與原理以及簡易凈水器的組成來分析;
(6)根據凈化水的方法與原理以及簡易凈水器的組成來分析;
(7)根據分離混合物的方法來分析。
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水凈化的原理,其次要知道所加各種物質的順序以及其作用。解題是要注意:
首先除去的是顆粒較大的不溶性固體雜質,因此最上層的應該是小卵石,為防止所加的物質混合,需要用
紗布隔開,依次往下放的是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其次簡易凈水裝置能除去不溶性固體雜質、顏色和
異味,不能除去可溶性雜質,因此得到的不是純凈物。
21.根據如圖的實驗常用儀器回答有關問題。
(2)常用作較多量藥品反應的容器是(填序號,下同),可直接用酒精燈加熱的是o
(3)儀器□在使用時要注意(答一點)。
(4)若要加熱少量的硫酸銅晶體,當用鐵夾固定好試管后,要使試管口略低于試管底部,應調節螺旋
(填“□/'、"口2”或“口3”);要調節試管與酒精燈相對高度,應調節螺旋(填“□/”、“口?”或
“口3”)。在用酒精燈固定給有試劑的部分加熱前,要先預熱,即=上述實驗結束后,發現試管有裂
紋,請你分析導致試管有裂紋的可能原因(答出兩點即可,試管本身質量問題不考慮)、。
(5)如圖是小紅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的裝置圖,請你指出其中的錯誤、。
(6)用圖甲所示方法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如果氣密性良好,會出現的現象是(填圖乙中字母序號)。
【答案】鐵架臺藥匙水槽□.□不能倒置“口2L;移動酒精燈均勻加熱試管試管外壁有水試管口高于
試管底拇指按在短柄上試管內液體量超過試管容積的;DU
【解析】解:(/)由圖示可知,口是鐵架臺,口是藥匙,□是水槽;故答案為:鐵架臺;藥匙;水槽;
(2)常用作較多量藥品反應的容器是燒杯;可直接用酒精燈加熱的是試管;故答案為:燒杯;試管;
(3)儀器□在使用時要注意不能倒置;故答案為:不能倒置;
(4)若要加熱少量的硫酸銅晶體,當用鐵夾固定好試管后,要使試管口略低于試管底部,應調節螺旋必;
要調節試管與酒精燈相對高度,應調節螺旋」;在用酒精燈固定給有試劑的部分加熱前,要先預熱,即移
動酒精燈均勻加熱試管;上述實驗結束后,發現試管有裂紋,導致試管有裂紋的可能原因試管外壁有
水試管口高于試管底;故答案為:口2;」;移動酒精燈均勻加熱試管;試管外壁有水;試管口高于試管
底;
(5)圖中的錯誤有拇指按在短柄上;試管內液體量超過試管容積的;;故答案為:拇指按在短柄上;試管內
液體量超過試管容積的4
(6)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握試管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或松開
手,形成一段水柱,說明裝置不漏氣,故選:□口。
(I)根據常用儀器的圖形和名稱、分析回答寫。
(2)根據常用儀器的用途分析。
(3)根據常用儀器的使用注意事項分析回答。
(4)根據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項分析回答;
(5)根據藥品加熱的注意事項分析回答;
(6)根據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分析解答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用儀器的名稱和用途、實驗的基本操作以及注意事項。
22.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電解水的探究實驗,實驗裝置如圖,請你回答:
(1)在兩試管內產生的氣體中,口為(寫化學符號,下同),□為,二者的體積比約為
(2)下列對該實驗的相關說法錯誤的是(填序號)。
A.試管口中得到的氣體點燃可能發生爆炸
B.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試管口中的氣體
C.該反應中,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D.電解水的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3)電解純水速率較慢,為探究不同電壓和不同濃度氫氧化鈉(化學符號匚UUU)溶液對電解水速率的影響,
小組同學進行多次實驗,測得產生20口□氫氣所需時間如圖:
U電解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UUU□溶液時,隨著電壓的增大,電解水速率(填“增大”或“減小”或
"不變’)。
U上述實驗中,電解水速率最快的條件是。
【答案】口2口22:/口增大4%□口□□溶液、/2□電壓
【解析】解:。)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且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由圖可知,U玻璃管內產生
的氣體較多,則為氫氣,則□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為氧氣,□、口兩支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
7o
(2)」試管U中得到的氣體為氫氣,如果不純,點燃可能發生爆炸,故正確;
B.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為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試管口中的氣體,故正確;
C.該反應中,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電能轉化為化學能,故正確;
D.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故錯誤;
(3)口由圖2可知,電壓越大,測得產生20口□氫氣所需時間越短,則反應越快,由此可知,改變電壓對電解
水速率的影響是電壓越大,電解水速率越大。
□上述實驗中,12口電壓、10%□口□□溶液,測得產生20UU氫氣所需時間最短,則電解水速率最快。
故答案為:(/)口2;口2;2:7;
(2)口;
(3)□增大;
,口/0%口口口口溶液、12口電壓。
(1)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氫氣燃燒生成水,氧
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質量比是&
(2)根據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氫氣燃燒生成水分析;
(3)根據圖中數據進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了學生整合基本化學知識的能
力。
23.同學們圍繞分子的基本性質開展了如下探究活動。如圖所示為探究氨分子運動性質的實驗改進裝置。
查閱資料:濃氨水易揮發,揮發出的氨氣溶于水,能使無色酚獻溶液變紅。
12710
K2712
注射器
氣一彳
球7^fprs
濕潤的酚-」L一濕潤的酚
酎濾紙條jI酎濾紙條
平均速率平均速率
熟水冷水1900米秒560米秒
B
圖
圖12
。)在氣密性良好的前提下,用注射器抽取30口□濃氨水,推動注射器活塞將濃氨水通過導管擠入下端兩側
玻璃管內,此時觀察到從微觀角度解釋,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o
(2)馬上將裝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時浸入裝有等體積熱水和冷水的燒杯中,發現(填“左側”或“右
側”)濾紙條變紅的速率更快,說明。
(3)圖2是氫分子和氧分子運動的微觀示意圖。在口、□和口中,能通過比較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
越快”的是(填字母)。從圖中可見,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除溫度外,還與有關。
【答案】濾紙條自下而上慢慢變紅氨分子在不斷運動,運動到濕潤的酚酰濾紙條上,溶于水并使無色酚
酥溶液變紅左側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口口分子種類
【解析】解:(/)在氣密性良好的前提下,用注射器抽取30□□濃氨水,推動注射器活塞將濃氨水通過導管
擠入下端兩側玻璃管內,此時觀察到濾紙條自下而上慢慢變紅,從微觀角度解釋,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氨
分子在不斷運動,運動到濕潤的酚醐濾紙條上,溶于水并使無色酚麟溶液變紅。
故答案為:濾紙條自下而上慢慢變紅;氨分子在不斷運動,運動到濕潤的酚麟濾紙條上,溶于水并使無色
酚酗溶液變紅。
(2)馬上將裝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時浸入裝有等體積熱水和冷水的燒杯中,發現左側濾紙條變紅的速率更
快,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故答案為:左側;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3)圖2是氫分子和氧分子運動的微觀示意圖。在口、口和口中,能通過比較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
越快”的是匚口(除去溫度不同外,其他條件相同)。從圖中可見,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除溫度外,還與
分子種類有關。
故答案為:□口;分子種類。
微觀粒子是不斷運動的,溫度越高運動的越快。顯堿性溶液能使酚酥變紅色。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
確的結論。
24.絮凝劑常用于水凈化,實驗小組探究用絮凝劑凈水時影響凈化效果的因素。
【查閱資料】絮凝劑溶于水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育培訓投融資居間合同
- 精細器械包裝規范
- 2024浙江省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環境保護監測服務合同模板
- 2024濟寧科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河北省曲陽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基礎化學考試題含參考答案
- 植物試題與答案
- 內科護理課程課件
- 汽車美容店技術服務合同合作綱要
- 小型雕刻機設計畢業設計論文
- 英語演講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課堂PPT)
- GB/T 5224-2023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
-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
- 中醫醫院醫療質量考核標準實施細則
- 熱烈歡迎領導蒞臨指導ppt模板
- 2023福建中考道德與法治答題卡word版可編輯
- 化學入門-給小學生講化學
- 綿竹事業單位招聘2022年考試《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真題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
- GB/T 39711-2020海洋工程用硫鋁酸鹽水泥修補膠結料
- GB/T 34685-2017丙烯腈-丁二烯橡膠(NBR)評價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