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栽培技術要點_第1頁
洋蔥栽培技術要點_第2頁
洋蔥栽培技術要點_第3頁
洋蔥栽培技術要點_第4頁
洋蔥栽培技術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洋蔥栽培技術要點利辛縣農民專業技術培訓材料王琳洋蔥是一種耐運輸、耐貯藏的常用蔬菜,一般畝產可達1500-2000公斤,洋蔥品種有紅皮(直徑8-10cm,耐貯運、休眠期較短,萌芽較早,早熟至中熟)、黃皮(組織細膩,辣味較濃,直徑6-8cm,較耐貯運,早熟至中熟,產量較紅皮低,但品質較好,可做脫水加工)、白皮直徑5-6cm,品質優良,脫水加工罐頭,產量低,抗病弱,易先抽薹)之分。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肉質鱗莖,有特殊的香辣味,能增進食欲,可治療多種疾病。其不僅耐貯藏,而且可脫水加工成出口蔬菜,使得種植洋蔥的經濟效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生產上容易管理,是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的較好選擇,尤其適合作為蘿卜、白菜收獲后的接茬蔬菜。通過對近年來洋蔥高效豐產的栽培技術內容的收集、整理,現將洋蔥栽培的技術要點做如下介紹。一、播種育苗

(一)播種期。播種期的選擇根據當地的溫度、光照和選用品種的熟性而定。洋蔥對溫度和光照都比較敏感,秋播對播種期的選擇十分重要,既要培育有一定粗壯程度的健壯蔥苗,又要防止秧苗冬前生長發育過大,通過春化階段,到第二年春季出現先期抽薹。因此,一般選擇在9月上、中旬播種為宜,掌握其苗齡50~60天為宜。

(二)苗床準備。苗床應選擇地勢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近年來沒有種過蔥蒜類作物的田塊,以中性壤土為宜。

苗床地基肥施量不宜過多,避免蔥苗生長過旺,一般每100平方米苗床施腐熟的有機肥300公斤,過磷酸鈣(俗稱:普鈣)5~10公斤。耕耙2~3次,把基肥和土壤充分摻拌均勻,耕地深度15厘米左右。然后耙平耕細、碎土,做成寬1.5~1.6米,長7~10米的畦,即可準備播種育苗。

(三)播種方法。播種方法一般有條播和撒播兩種。

1、條播:先在苗床畦面上開9~10厘米間距的小溝,溝深1.5~2厘米,播籽后用笤帚橫掃覆土,再用腳力將播種溝的土踩實,隨即澆水。

2、撒播:先在苗床澆足底水,采用干籽撒播,播后蓋細土或過篩的營養土,以不見種子為度。蓋土后可用33%的除草通(又名施田補)除草劑畝用100毫升噴霧,可有效地防除苗地雜草。然后蓋上遮陽網等進行覆蓋,便于保濕防雨,苗地應保持土壤濕潤。有60%左右出苗即可去掉覆蓋物。。

為了加快出苗,可進行浸種催芽,浸種是用涼水浸種12小時,撈出晾干至種子不粘結時播種。催芽是浸種后再放在18~25℃的溫度下催芽,每天清洗種子一次,直至露芽時即可播種。

(四)播種量。播種量的多少與秧苗的健壯和先抽薹也有關系,密度太高,秧苗細弱,密度太稀,秧苗生長過粗,容易抽13厘米,每畝可栽植3萬株左右。應根據品種、土壤、肥力和幼苗大小來確定定植的密度,一般早熟品種宜密,紅皮品種宜稀,土壤肥力差宜密,大苗宜稀。要在保持洋蔥個頭在一定大小的前提下,栽植到最大的密度。

(四)定植時間。秋季栽植的時間以栽植后能使根系恢復生長,而不使植株生長進行越冬為宜。過早定植,植株開始生長,越冬苗過大,第二年容易發生先期抽薹現象;過遲定植,根系尚未恢復生長,易受凍害。旬平均溫度在5度以上時進行,因洋蔥從定植到恢復生長約需30天左右,因此必需在嚴寒來臨前使之根系生長發育良好,防止土壤結凍抬根引起死苗。一般以嚴寒到來之前30~40天定植為宜。一般定植時間為11月中下旬。四、田間管理(一)澆水。洋蔥定植以后約20天后進入緩苗期,由于定植時氣溫較低,因此不能大量澆水,澆水過多會降低地溫,使幼棵緩苗慢。同時剛定植幼苗新根尚未萌發,又不能缺水。所以,這個階段對洋蔥的澆水次數要多。每次澆水的數量要少,一般掌握的原則是不使秧苗萎蔫,不使地面干燥,以促進幼苗迅速發根成活。

秋栽洋蔥秧苗成活后即進入越冬期,要保證定植的洋蔥苗安全越冬,就要適時澆越冬水。越冬后返青,進入莖葉生長期,這個階段對水分的要求,既要澆水,促進生長,又要控制澆水,防止徒長。控制澆水的方法叫“蹲苗”,蹲苗要根據天氣情況,土壤性質和定植后生長狀況來掌握,一般條件下,蹲苗15天左右。當蔥秧苗外葉深綠,蠟質增多,葉肉變厚,心葉顏色變深時,即結束蹲苗開始澆水。以后一般每隔8~9天澆一次水,使土壤見干見濕,達到促進植株生長,防止植株徒長的目的。采收前7~8天要停止澆水。(二)施肥。洋蔥對肥料的要求,每畝需氮肥13~15公斤、磷肥8~10公斤、鉀10~12公斤。以硫酸鉀復合肥為佳。

洋蔥定植后至緩苗前一般不追肥,越冬后結合澆越冬水,每畝施腐熟人糞尿1000~1300公斤,到春季返青時結合澆返青水,再施一次返青肥。(三)中耕松土。疏松土壤對洋蔥根系的發育和鱗莖的膨大都有利,一般苗期要進行3~4次,結合每次澆水后進行;莖葉生長期進行2~3次,到植株封壟后要停止中耕。中耕深度以3厘米左右為宜,定植株處要淺,遠離植株的地方要深。(四)除薹。對于早期抽薹的洋蔥,在花球形成前,從花苞的下部剪除,或從花薹尖端分開,從上而下一撕兩片,防止開花消耗養分,促使側芽生長,形成較充實的鱗莖。實踐證明,對于先期抽薹的植株,采取除薹措施后,仍可獲得一定的產量。五、防治病蟲害

洋蔥常見的病害有霜霉病、紫斑病、灰霉病等,發病時可用代森鋅、25%瑞毒霉或75%百菌清600倍,每隔7天噴一次,連噴2-3次。常見的蟲害有蔥蠅、薊馬等,可用50%辛硫磷或48%毒死蜱進行防治。在進行田間管理時,要細心觀察各種病蟲害的發生情況,發現病蟲危害,要及時購藥防治,采取物理、生物、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保證洋蔥秧苗的健康生長,達到豐產豐收的目的。六、采收與貯藏防止抽薹延長貯藏期可用MH(青鮮素)的0.25%水溶液,在收獲前兩周噴到葉子上,這樣處理可貯藏到次年3-4月仍不抽薹,注意處理過不能留種,只能食用。

洋蔥采收一般在5月底至6月上旬。過早,鱗莖未完全成熟,含水量較高,產量低,不耐貯藏;過遲葉部全部枯死,容易熟爛;當洋蔥葉片有大半枯萎而又未完全枯萎為采收適期,為提早采收,把植株的地上部分扭轉壓倒在地,可以促進地上部枯萎及鱗莖的成熟,但不能過早,否則影響產量。由下而上逐漸開始變黃,假莖變軟并開始倒狀;鱗莖停止膨大,外皮革質,進入休眠階段,標志著鱗莖已經成熟,就應及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