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南太湖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試題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考生注意:1.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分別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2.答題時,請按照答題紙上“注意事項”的要求,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規范作答,在本試題卷上的作答一律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地球是宇宙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體現為() A.位于銀河系的中心 B.在太陽系中體積質量最大 C.唯一有衛星的行星 D.具備生命生存的基本條件【答案】D【解析】地球位于太陽系,并非銀河系中心,A錯誤;太陽系中木星、土星為巨行星,體積質量大于地球,B錯誤;木星等行星也有衛星,C錯誤;目前為止,地球上具備生命生存的基本條件,其他行星還未發現存在生命,D正確。故選D。中國研制的滑坡儀和智能預警系統,能實時采集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相關的地形變化、降雨量等數據,及時發出明確預警信號,輔助應急救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該系統在防災減災的應用中,利用() A.RS監測地形細微變化 B.BDS采集滑坡體位移數據 C.RS分析降雨量的數據 D.GIS監測泥石流流動過程3.滑坡、泥石流發生的相似條件是() A.有大量水流 B.有較多碎石 C.在溝谷之中 D.有適度斜坡【答案】2.B3.D【解析】【2題詳析】BDS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主要應用于定位和導航,可以用以監測地形的細微變化,采集滑坡體位移數據,A錯誤,B正確;GIS是地理信息系統,主要用來分析、處理和共享數據,所以可以用來分析降雨量的數據,C錯誤;RS是遙感主要用來監測滑坡、泥石流的動態變化過程,D錯誤;該題選B。【3題詳析】滑坡是山體和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整體下滑的災害,不一定有大量的水流,A錯誤;泥石流需要有足夠的碎屑物,滑坡不需要,B錯誤;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積雪融化水)在溝谷或山坡上產生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和巨礫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發生在溝谷中,滑坡不一定發生在溝谷中,C錯誤;滑坡、泥石流均發生在山區,需要一定的坡度,D正確,該題選D。地磁暴是指由太陽風引起的地球磁場全球性的劇烈擾動現象。2024年10月8日爆發了強烈的地磁暴現象,對全球多地產生影響。讀太陽結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4.太陽風主要發生在太陽外層的() A.甲層 B.乙層 C.丙層 D.丁層5.地磁暴給地球帶來的影響是() A.有線通信傳輸中斷 B.極地出現極晝現象 C.地震發生頻率增高 D.電子設備受到干擾【答案】4.A5.D【解析】【4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結合圖示,甲為日冕層,乙為色球層,丙為光球層,丁為太陽內部。太陽風屬于太陽活動的一種,一般發生在日冕層,A正確,BCD錯誤,故選A。【5題詳析】根據材料可知,地磁暴是地球磁場全球性劇烈擾動的現象,地磁暴發生會干擾無線短波通信,導致電子設備受到干擾,A錯誤,D正確;地磁暴主要是導致地球磁場變化,與地震和極晝現象關系不大,地震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極晝是由于地球公轉產生的,BC錯誤。故選D。2024年10月30日,我國3名航天員乘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奔赴中國空間站。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神舟十九號飛向空間站過程中,大氣層氣溫變化最接近() A.① B.② C.③ D.④7.圖中各大氣分層() A.Ⅰ層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 B.Ⅱ層易出現云、霧等天氣現象 C.Ⅲ層大氣中臭氧含量很高 D.Ⅲ層大氣的氣壓和密度都較低【答案】6.B7.D【解析】【6題詳析】中國空間站位于高層大氣,即Ⅲ層,Ⅰ層為對流層,Ⅱ層為平流層。對流層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平流層隨高度增加氣溫升高,高層大氣隨高度增加氣溫先降低再升高,②線符合,B正確,ACD錯誤。故選B。【7題詳析】Ⅰ層為對流層,Ⅱ層為平流層,Ⅲ層為高層大氣。Ⅰ層大氣以對流運動為主,易出現雨霧天氣,Ⅱ層為平流層,以平流運動為主,天氣晴朗,AB錯誤;Ⅲ層為高層大氣,大氣稀薄,氣壓和密度都較低,大氣中臭氧含量很低,C錯誤,D正確。故選D。“陸地面積空前擴大,環太平洋地帶地殼運動劇烈,巖漿活動非常頻繁……該時期生物變化很大,后來空中出現了始祖鳥,裸子植物迅速發展……”,這是地球演化史中某地質時代的情景。結合下面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圖(局部),完成下面小題。8.該地質時期,頻繁活動的巖漿發源于() A.地殼 B.地核 C.巖石圈 D.軟流層9.該地質時候的氣候特征是() A.暖干 B.暖濕 C.冷干 D.冷濕10.按“代”的序列,該地質時期() A.出現了哺乳動物 B.爬行動物盛行 C.出現了脊椎動物 D.無脊椎動物盛行【答案】8.D9.A10.B【解析】【8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巖漿發源于地幔中的軟流層,D正確,ABC錯誤,該題選D。【9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該時期生物變化很大,后來空中出現了始祖鳥,裸子植物迅速發展,該時期為中生代,讀圖中生代氣溫比平均氣溫高,降水比平均降水量少,氣候呈現暖干的特征,BCD錯誤,該題選A。【10題詳析】空中出現了始祖鳥,裸子植物迅速發展的時期為中生代,哺乳動物出現在新生代,A錯誤;裸子植物和爬行動物盛行的時期是中生代時期,B正確;古生代出現脊椎動物,C錯誤;古生代無脊椎動物盛行,D錯誤,該題選B。下圖中①②③為不同緯度海區海水溫度隨深度變化情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導致不同緯度海區表層水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海洋深度 B.太陽輻射 C.洋流性質 D.海陸位置12.三地緯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答案】11.B12.D【解析】【11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海水熱量的來源是太陽輻射,受太陽輻射從低緯向高緯遞減的影響,全球表層海水溫度由低緯向高緯遞減,B正確;海洋深度、洋流性質、海陸位置會影響海水溫度,但不是造成全球表層水溫緯度差異的主要因素,ACD錯誤。故選B。【12題詳析】在表層海水的水平方向上②的海水溫度最高,可以達到25℃,其次是③,水溫最低的是①,受太陽輻射從低緯向高緯遞減的影響,全球表層海水溫度由低緯向高緯遞減,故②緯度最低,其次是③,緯度最高的是①,D正確,ABC錯誤。故選D。雅丹地貌最初命名于新疆羅布泊地區,“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鯨背狀雅丹地貌是一種常見的類型。圖1為鯨背狀雅丹地貌,圖2為羅布泊鹽堿地上植被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鯨背狀雅丹地貌兩側坡度差異較大,成因是() A.迎風坡風力侵蝕強,坡度大 B.背風坡風力沉積強,坡度小 C.迎風坡風力侵蝕強,坡度小 D.背風坡風力沉積強,坡度大14.羅布泊鹽堿地上植物的葉片普遍較小,主要作用是() A.減小光照面積,抵抗風沙 B.減少食草動物的啃食 C.降低蒸騰作用,適應干旱 D.利于吸收和儲藏水分【答案】13.A14.C【解析】【13題詳析】雅丹地貌分布區出現在常年高速大風的地方,受大風的長期吹拂,導致迎風坡的巖石侵蝕比較嚴重,逐漸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側由于位于背風坡,侵蝕作用較弱,其地勢相對和緩。A正確,C錯誤,鯨背狀雅丹是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不是風力堆積作用BD錯誤,該題選A。【14題詳析】羅布泊氣候干旱,風力作用強,植物葉片普遍較小,能夠降低蒸騰作用,適應干旱的氣候,C正確;植物的根系發達,用以抵抗風沙,葉片的大小對其抵抗風沙影響不大,A錯誤;羅布泊自然條件惡劣,生物少,且葉片大小不影響植物的啃食,B錯誤;葉片越大越有利于儲藏水分,D錯誤,該題選C。最新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由于全球變暖,位于南極洲的南極半島植被覆蓋面積迅速增加。有科學家推測,此現象會使南極增溫。下圖為對流層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主要與對流層大氣主要直接受熱有關的箭頭是() A.b B.c C.e D.g16.南極半島植被覆蓋增加導致南極增溫的原因最可能是() A.a增強 B.b減弱 C.e減弱 D.f減弱【答案】15.C16.B【解析】【15題詳析】對流層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是地面輻射,圖中e代表地面輻射,b代表地面反射,c為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g為大氣輻射射向宇宙空間的部分,C正確ABD錯誤。故選C。【16題詳析】南極半島植被覆蓋增加,改變了地表性質,降低了地面反射率,使得b地面反射減弱,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增多,地面輻射e增強,植被覆蓋增加對大氣中的云層影響不大,故對a云層的反射作用和f大氣逆輻射影響不大,B正確ACD錯誤。故選B。2024年6月25日(農歷五月二十),嫦娥六號攜帶從月球背面采集的1935.3克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王子旗預定區域著陸。科學家發現,月壤較厚且細膩、顆粒尖銳。下圖為月壤剖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嫦娥六號著陸當天的月相是() A. B. C. D.18.月球表層土壤較厚且細膩、顆粒尖銳的原因可能是() A.晝夜溫差大,風化作用強 B.大風日數多,風力侵蝕強 C.低洼處較多,風力沉積強 D.表面溫度低,冰川作用強【答案】17.D18.A【解析】【17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農歷五月二十為凸月,D正確;A為蛾眉月出現在農歷的初三、初四,A錯誤;B為上弦月,出現在農歷的初七、八,B錯誤;C為滿月,出現在農歷的十五、十六,C錯誤。故選D。【18題詳析】月球表面缺少大氣層,表面晝夜溫差極大,物理風化作用顯著,受隕石撞擊的概率較大,使得月壤較厚,質地及其細微且顆粒棱角銳利,A正確;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沒有風,也就沒有風力侵蝕和沉積作用。BC錯誤;月球表面沒有冰川,D錯誤。故選A。下圖為19世紀70、80年代南方農村的典型民居,房屋大門一般朝南,中間是堂屋,東西各有一廂房,廂房與院墻共同圍出一個露天的院子,院內大都不種綠植。在空調還不普及的當時,人們在炎熱的夏季,中午都喜歡在堂屋的后門口擺一把躺椅,吹著穿堂風納涼午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能正確反映穿堂風風向和民居前后氣壓狀況的是() A. B. C. D.20.能增強穿堂風效果的是() A.屋前修建魚塘,鋪種草皮 B.屋后改種低矮植物 C.院子以水泥、石板等固化 D.擴大前后門窗面積【答案】19.B20.C【解析】【19題詳析】夏季院子露天,太陽輻射強,地面升溫快,氣溫高,垂直方向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等壓面向低空彎曲,屋后植被多,氣溫低,垂直方向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等壓面向高空彎曲,近地面風從屋后吹向院子,B符合題意,ACD錯誤。故選B。【20題詳析】穿堂風的產生受房屋前后溫差的影響,院內溫度高,屋后溫度低,增大前后溫差會增強穿堂風效果,屋前修建魚塘,鋪種草皮,降低了屋前溫度,降低前后溫差,A錯誤;屋后改種低矮植物,增加了屋后的光照,增加了屋后的溫度,降低了前后溫差,B錯誤;院子以水泥、石板等固化,升高了院內溫度,增大了溫差,增強穿堂風,C正確;擴大前后門窗面積降低風速,降低穿堂風效果,D錯誤。故選C。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有二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選一對一錯得1分,只選一個對的得2分,二個全對得3分,不選、全部錯選、多選不得分)據數據統計,2023年全國幼兒園數量為27.44萬所,比上一年減少了1.48萬所,下跌幅度超過5%。深圳、太原等城市已開啟“幼兒園轉行做養老”模式試點,幼教老師參與其中,不少民辦幼兒園在關停潮中迎來新機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該現象反映了現階段我國() A.新生兒出生率低 B.人口遷出率較高 C.老齡化問題突出 D.環境承載力下降22.若“幼兒園轉行做養老”模式得以推行可() A.徹底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 B.迅速擴大養老服務業規模 C.提高社會閑置資源利用率 D.緩解幼教人員再就業壓力【答案】21.AC22.CD【解析】【21題詳析】由材料可知,該現象主要是幼兒數量減少,反映了現階段我國新生兒出生率低,A正確;幼兒園轉行做養老反映了現階段我國老齡化問題突出,C正確;該現象沒有體現人口遷移,B錯誤;環境承載力主要與資源、科技水平、消費水平等有關,該現象并不能反映現階段我國環境承載力下降,D錯誤。故選AC。【22題詳析】若“幼兒園轉行做養老”模式得以推行可以一定程度上擴大養老服務業規模,但不會迅速擴大,能緩解老齡化問題,但不能徹底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AB錯誤;幼兒園轉行做養老,能充分利用幼兒園原有的設施,提高社會閑置資源利用率,C正確;“幼兒園轉行做養老”模式試點,幼教老師參與其中,有利于緩解幼教人員再就業壓力,D正確。故選CD。我省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在11時開始在相同光照條件下,用兩個相同的密閉玻璃裝置進行實驗測定(如圖,兩個容器底部分別加入相同體積的砂土和水),2小時后采集第一次數據。之后將兩裝置放置在無直接光照的室內,再過5小時后第二次對兩裝置的數據進行采集,并對比兩次采集的數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該實驗可模擬的地理原理或現象是() A.水循環主要環節 B.大氣的保溫作用 C.大氣的熱力環流 D.大氣的受熱過程24.二次四個數據采集器采集的實驗數據結論是() A.數據最小的是第一次的① B.兩次數據差值最大的是③ C.數據最大的是第一次的② D.兩次數據差值最小的是④【答案】23.BD24.CD【解析】【23題詳析】讀圖可知,甲瓶子里是二氧化碳,乙瓶子里是空氣,由所學知識可知,太陽短波輻射透過玻璃進入瓶內,瓶底砂土和水吸收太陽輻射增溫再向外輻射,CO2較普通空氣而言,對地面長波輻射的吸收能力強,且砂土的比熱比水小,升溫快,導致甲瓶升溫較乙瓶更快,而地面及大氣長波輻射較少穿透玻璃瓶,甲瓶的溫度更高,故該實驗模擬的地理現象是大氣的受熱過程;之后將兩裝置放置在無直接光照的室內,CO2和普通空氣的大氣逆輻射不同,所以該實驗也可以模擬的地理現象是大氣的保溫作用,BD正確,該實驗并未模擬水循環和大氣的熱力環流,AC錯誤,該題選BD。【24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砂土比水的比熱小,升溫快,且CO2的吸熱效果更明顯,所以第一次測量溫度②大于①,④大于③,且④小于②,③小于①,之后將兩裝置放置在無直接光照的室內,再過5小時后第二次測量,水的比熱大,降溫慢,砂土比熱小,降溫快,數據最小的是第二次測量的②,數據最大是第一次測量的②,兩次數據差值最大是②;第一次測量數據最小的是④,第二次測量數據最大的是④,所以兩次數據差值最小的是④,AB錯誤,CD正確,該題選CD。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8分)。2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以下問題。材料下圖為南美洲及其附近海域2月份鹽度分布圖。(1)描述亞馬孫河從源頭到Q點河段河谷主要形態,并分析成因。(2)描述丙海區等鹽度線分布特點,并說明原因。(3)按垂直運動方向看,甲洋流為____,故附近海域____資源較為豐富;按性質分,乙洋流為____,其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是____。(4)圖中河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____,簡述水循環成為海陸間聯系主要紐帶的表現。__________。【答案】(1)呈V字形。河源地區或地勢落差大或流速快,流水下切侵蝕作用強。(2)密集;由河口向外凸出。受徑流影響,鹽度由河口向外減小。(3)上升流漁業暖流增溫增濕(4)海陸間循環海洋向陸地輸送水汽,陸地徑流不斷地向海洋輸送泥沙、有機物和無機鹽。【解析】【小問1詳析】亞馬孫河從源頭到Q點河段為河流源區,地處河流上游,河谷為V形。V形谷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地處河流源區,屬于河流上游,地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下切侵蝕作用強,形成山高谷深的v形谷。【小問2詳析】圖中可看出,丙海區等鹽度線較密集,且由河口向外凸出,數值增加。原因是受亞馬孫河入海的影響,淡水對海水的稀釋作用強,由河口向外淡水影響減小,導致鹽度由河口向外減小。【小問3詳析】甲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受離岸的東南信風影響,形成上升補償流,深層冷海水上泛,將下層營養鹽類帶到表層,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長,為魚類提供餌料,使得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乙洋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為暖流,對沿岸氣候增溫增濕。【小問4詳析】圖中河流注入海洋,參與了海陸間循環。水循環成為海陸間聯系主要紐帶,具體表現為,海洋通過蒸發向大氣輸送水汽,通過水汽輸送,向陸地輸送水汽,陸地上空水汽在適當條件下形成降水,降水形成地表徑流,陸地徑流通過侵蝕、搬運等外力作用,不斷地向海洋輸送泥沙、有機物和無機鹽。2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以下問題。材料人口的分布和遷移受自然生態環境、經濟、政治和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下圖為我國各省份人口密度圖(圖中“☆”表示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時外省人口流入數量最多的10個省份)。(1)我國人口密度大于700人/Km2的省份除津、京、滬和臺灣外,還有____,簡述這些省份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共同自然原因____。(2)甲、乙兩省區人口密度都較小,但自然原因不一樣。說出兩者的主要差異。(3)從海陸位置上看,外省人口流入數量最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____,這些省份雖然人口密度較大,但人口仍是凈流入,主要的社會經濟原因是____,而甲省份人口凈流入量較多的原因則是____。(4)舉例說出甲省區或乙省區人口分布稠密的一處地形區,并說明人口較稠密的原因____。【答案】(1)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水熱資源充足;平原、丘陵地形(2)甲省區:氣候干燥,地表多沙漠;乙省區:海拔高,自然條件差。(3)東部沿海經濟發達,社會發展程度高;資源條件好,西部大開發;(4)甲:山前沖積平原或綠洲;地形平坦,水資源充足,農業生產條件好。乙:河谷地帶:地勢低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農業生產條件優越。【解析】【小問1詳析】讀圖可知人口密度大于700人/Km2的省份除津、京、滬和臺灣外,還有山東、河南、江蘇、浙江;這些地區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水熱資源豐富;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地勢起伏小。【小問2詳析】讀圖甲為新疆,深居內陸,水汽難以到達,氣候干旱,降水少,沙漠廣布,人口密度小;乙為西藏,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不適宜人類居住,人口密度小。【小問3詳析】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社會發展程度高,有較多的就業機會,收入高,盡管人口密度較大,但是仍然是人口凈遷入區;甲省為我國新疆,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西部大開發的省份,政策條件好。【小問4詳析】甲位于新疆,氣候干旱,水源為影響人口分布的主導因素,山前沖積扇以及綠洲地區水分條件好,地勢平坦,利于農業發展,人口稠密;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河谷地帶,海拔較低,熱量豐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農業生產條件好,人口稠密。27.閱讀材料,完成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辦公用房租賃合同范本(含租賃地點條款)
- 房產轉讓合同樣本:房地產買賣協議
- 建設項目設備供貨及安裝合同范例
- 2024海倫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白內障手術相關知識
- 大型公共工程項目HSE履約合同
- 商業建筑維修施工合同模板
- 教育輔導中心合作合同協議書范本
- 電工勞務分包合同模板正式版
- 粉塵防爆知識培訓
- 高效執行四原則授課版
- 建筑空間組合論形式美的規律課件
- 最新中考數學第一輪復習經典課件
- 船舶高級消防(新版PPT)
- 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
- 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件換發、補發、變更登記表
- 道路保通專項安全方案
- 溧陽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估價技術細則
- 多層建筑拆除方案
- 導線壓接模具配型表
- 控制電纜技術規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