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24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附答案)_第1頁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24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附答案)_第2頁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24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附答案)_第3頁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24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附答案)_第4頁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24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

一、選擇題

L化學用語“K”不能表示

A.物質B.元素C.原子D.分子

2.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A.電子層數B.最外層電子數

C.質子數D.中子數

3.下列圖示實驗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24

稀行氣體通電發

出不同膜色的光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一一金剛石

B.熔點最低的金屬一一銀

C.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一一氧氣

D.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一一鐵

5.下列溶液中,溶劑不是水的是

A.稀鹽酸B.澄清石灰水C.碘酒溶液D.蔗糖溶液

6.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作保護氣

B.洗滌劑能溶解油污,可用于清洗餐具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劑

D.鈦合金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7.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首次提出了“石油”的概念:“鹿郭、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

即此也?!唬ㄍ?,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帷幕皆黑?!w石油之多,生于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

而竭?!毕铝嘘P于石油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石油是一種化工產品

B.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

C.石油是一種混合物

D.石油燃燒產生炭黑,說明石油含有碳元素

8.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淬火后的鋼針能彎曲

B.煮沸可用于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

C.硫酸銅溶液可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D.二氧化碳滅火器可用于撲滅圖書檔案的失火

9.天氣悶熱時,水中的含氧量降低,養魚池里的魚總是接近水面游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B.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減小

C.水中的含氧量降低,這里的“氧”指的是氧元素

D.利用水泵把養魚池中的水噴向空中,可增大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

10.化合物C22Hl2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化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C22Hl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76g

B.C22Hl2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1:6

C.一個C22Hl2分子中含有6個H2

D.C22Hl2與CH4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存在差異

11.根據圖示,下列有關“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①②④⑤

A.實驗室中選擇裝置①制O2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實驗室制H2、02、C02均可選擇裝置②

C.。2和C02均可選擇裝置③收集

D.選擇裝置②制氣,可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12.邏輯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置換反應有單質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單質和化合物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B.單質只含一種元素,所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D.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的變化,所以有能量變化的一定是化學反應

13.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擬定的實驗方案不可行的是

A.Cu粉(Fe)一加入足量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B.C02氣體(02)—通過熾熱的炭層

C.CaO固體(CaCCh)—高溫煨燒至固體質量不再減少

D.CuO固體(C)一在氧氣流中灼燒

14.下列圖像表示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圖①:室溫下,分別將生石灰和硝酸鏤固體放入水中

B.圖②:向一定質量的硝酸銀溶液中不斷加入銅粉

C.圖③: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鎰酸鉀固體

D.圖④:保持溫度不變,向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鉀固體

15.工業上用N0生產HN03過程中的物質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轉化過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

B.反應①中,參加反應的NO與02的分子數目之比為1:2

C.反應②中,生成的HNCh和NO的質量之比為21:5

D.理論上,每生產63kgHNC>3需消耗48kg02

二、非選擇題

16.隨著經濟的發展,能源與環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1)煤、石油和等化石燃料的燃燒都會產生C02。若大氣中C02的含量不斷上升,會導致_

增強,全球氣候變暖。

(2)煤燃燒時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會形成酸雨,請寫出二氧化硫的化學式并標出其

中各元素的化合價。

(3)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C2H50H)作為汽車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乙醇在空

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4)氫氣是一種理想的清潔、高能燃料,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o

近年來,我國科研人員在制氫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如圖是一種以甲烷和二氧化碳為原料制氫反應的微觀示

意圖。

c。一氫原子

仙+------8+?OO-碳原子

?一氧原子

請根據圖示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17.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蘊藏著豐富的化學資源。

(1)如圖是利用海水提取粗鹽的過程。

根據海水曬鹽的原理,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填序號)。

A.海水進入貯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變

B.在蒸發池中,海水中氯化鈉的質量逐漸增加

C.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

(2)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

①本實驗的操作步驟順序為(填序號)。

a.稱量及量取b.計算c.溶解d.裝瓶貼標簽

②所需氯化鈉固體的質量為go

(3)用50g質量分數為10%的氧化鈉溶液,配制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加水mL(水

的密度可近似看做lg/cm3)。若其他操作均正確,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所配溶液的質量分數5%(填

或"=")。

C4)KC1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tzT時,將30gKCl固體加入50g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為(最

簡整數比)。

②將t2°C時等質量的KC1和NaCl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t『C。所得溶液的質量:前者后

者(填“>”、“<”或"=")。

三'實驗探究題

18.控制變量是學習化學的一種科學方法。

(1)用如圖1所示實驗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白磷和紅磷的著火點分別為4(TC、240℃)o

圖I

①熱水的作用是提供熱量和O

②由圖1實驗中的現象,可知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用如圖2所示實驗探究CO2的性質。

①紙花2不變色,紙花3變紅,說明二氧化碳(填一條化學性質)。

②紙花3先變紅,紙花1后變紅,說明二氧化碳(填一條物理性質)。

(3)用如圖3所示實驗探究“鐵制品銹蝕的條件二

用£帙?仆帙

甲乙西

①實驗所用蒸儲水需經煮沸并迅速冷卻。煮沸的目的是。

②通過對比甲,乙、丙試管中的現象,說明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鐵與____________直接接觸。

(4)探究影響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分別取5mLH2C)2溶液進行實驗,測定產生相同體積。2所需時間,實驗結果記錄如表:

實驗序號H2O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溫度/cMnC)2粉末用量/g反應時間/S

a30350tl

b30550t2

c5200.13

d15200.11

①根據實驗a、b中tit2(填“>”、“=”或,,<")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溫度越高,H2O2分解速

率越快。

②能證明H2O2分解速率與H2O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有關的實驗是(填實驗序號)。

四'綜合題

19.2023年5月天舟6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航天員在空間站進行了與多孔銅、鎂合金等金屬材料相關的

實驗。

(1)銅能拉成絲,說明銅具有良好的—(填序號)。

A.導電性B.導熱性C.延展性

⑵鎂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純鎂的硬度(填“大”或“小”)O

(3)設計實驗證明鎂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并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及解釋

將用砂紙打磨過的鎂條插入______結論:鎂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發生反應

中,過一會兒取出,觀察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一定質量的鎂加入足量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共得到0.6g氫氣。請計算參加反應的鎂的質量。

(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寫出完整計算過程。)

20.如圖中的A?H表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且分別由H、C、0、ChCa、Fe、Cu中的一種或幾種元素

組成,其中D、F、G、H由一種元素組成,A、C、E由兩種元素組成,B由三種元素組成,E是最常用的

溶劑。圖中“一”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一”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反應條件、部分反應

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G--------H-------D

(1)寫出E的化學式:0

(2)寫出A和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0

(3)寫出H和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寫出D-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1.乙二酸(H2c2。4)俗稱草酸,常溫下為固體,是生產、生活中常用的漂白劑。加熱時,草酸發生分解反

應,興趣小組圍繞草酸分解產物開展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CO與氯化鈿(PdCb)溶液反應生成黑色沉淀,可用于檢驗CO,反應原理可用化學方程

式表示為:PdCl2+CO+H2O=Pd;+CO2+2HCl;

②濃硫酸可吸水,氫氧化鈉溶液可吸收C02。

(1)【活動一】探究草酸分解的產物。

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兩套實驗方案,實驗中均觀察到PdCb溶液中出現黑色沉淀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的現象,由此得出“草酸分解產物中有CO和C02”的結論。你認為方案(填T或“II”)不合理,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o

(3)加熱時,草酸(H2c2。4)發生分解反應,生成三種氧化物,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1:1,寫出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4)【活動二】利用草酸分解產物中的CO測定物質的組成。

興趣小組設計實驗測定某只含鐵、氧兩種元素的固體樣品中鐵、氧原子個數比,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假

設每步反應均完全):

18.8g“體弊晶

NaOHffiffmttMNaOH濟版WKM

ABCDE

用文字描述裝置C中發生反應的原理O

(5)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計算該固體樣品中鐵、氧原子的個數比為(最簡整

數比)。

裝置D和E

反應前質量492.4g

反應后質量505.6g

(6)若缺少裝置A,利用上述方法測得結果將(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下同);若缺

少裝置E,測得結果將0

答案

【解析】【解答]"K“為鉀元素符號,可以表示鉀元素、一個鉀原子、鉀這種物質,不能表示鉀分子,故答

案為D。

【分析】元素符號的含義:表示這種元素、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若該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則元素符

號還可以表示這種物質)。

【解析】【解答】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同一類原子的統稱,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故答案為C。

【分析】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據此分析。

【解析】【解答】A.鐵粉具有磁性,能被磁鐵吸引,但是此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

B.將銅片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會變黑,生成新物質氧化銅,屬于化學變化,正確;

C.干冰升華,從固態變為氣態,只發生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

D.稀有氣體在通電時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但是此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物質的化學變化指的是有新物質的產生;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的產生,據此分析。

【解析】【解答】A.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正確;

B.熔點最低的金屬為汞,錯誤;

C.空氣中氮氣約占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0.03%,空氣中

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氮氣,錯誤;

D.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為鋁元素,錯誤;

故答案為Ao

【分析】根據物質的特點、性質綜合分析。

【解析】【解答】A.稀鹽酸溶液中溶質為氯化氫氣體,溶劑為水,正確;

B.澄清石灰水中溶質為氫氧化鈣,溶劑為水,正確;

C.碘酒溶液中溶質為碘單質,溶劑為酒精,不是水,錯誤;

D.蔗糖溶液中溶質為蔗糖,溶劑為水,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溶質指的是被溶解的物質、溶解溶質的物質為溶劑,常見的溶劑為水,據此分析。

【解析】【解答】A.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作保護氣,正確;

B.洗滌劑清洗油污的原理為乳化,不是溶解,可用于清洗餐具,錯誤;

C.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異味,可用作冰箱除味劑,正確;

D.鈦合金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正確;

故答案為B。

【分析】物質的組成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應用,據此分析。

【解析】【解答】A.石油是一種化工原料,而不是化工產品,錯誤;

B.石油屬于化石燃料,在短時間內不能補充,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正確;

C.石油中含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正確;

D.石油燃燒產生炭黑,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相同,則說明石油含有碳元素,正確;

故答案為Ao

【分析】根據石油的性質、特點,結合資料綜合分析。

【解析】【解答】A.淬火后的鋼針變脆,韌性降低,不能彎曲,錯誤;

B.硬水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離子、鎂離子,煮沸可用于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正確;

C.硫酸銅溶液中的銅離子,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催化分解,加快反應速率,正確;

D.二氧化碳滅火器可用于撲滅圖書檔案的失火,可保護圖書不留痕跡,正確;

故答案為Ao

【分析】A.根據淬火的特點分析;

B.根據硬水、軟水的區別分析;

C.根據催化劑的特點、種類分析;

D.二氧化碳滅火器可不留痕跡,保存好圖書。

【解析】【解答】A.溫度越高,氣體物質的溶解度降低,則A正確;

B.壓強越大,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壓強越小,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變小,錯誤;

C.水中的含氧量降低,這里的“氧”指的是氧氣含量,不是氧元素,錯誤;

D.利用水泵把養魚池中的水噴向空中,可增大水的噴灑面積,不能改變氧氣的溶解度,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氣體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分析;

B.根據氣體溶解度受壓強的影響分析;

C.水中的含氧量指的是氧氣的含量;

D.根據物質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解析】【解答】AC22Hl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x22+12=276,相對分子質量單位為1,錯誤;

B.C22Hl2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2x22:12=22:1,錯誤;

C.一個C22Hl2分子中含有22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錯誤;

D.C22Hl2與CH4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存在差異,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A.相對分子質量單位為1;

B.元素的質量比=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x個數的積之比;

C.根據化學式確定分子的原子構成情況;

D.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解析】【解答】A.裝置①試管中沒有棉花,應選擇氯酸鉀制氧氣,氯酸鉀分解產生氯化鉀、氧氣,該反

應屬于分解反應,正確;

B.實驗室用金屬鋅和稀硫酸反應制氫氣、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二氧化碳,均為固

液常溫型裝置,均可選擇裝置②,正確;

C.Ch和C02密度都比空氣大,均可選擇裝置③收集,正確;

D.裝置②中的長頸漏斗不能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優點在于便于添加液體藥品,錯誤;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藥品的狀態和反應條件、生成氣體的性質選擇適當的發生、收集裝置,據此分析。

【解析】【解答】A.置換反應有單質和化合物生成,但有單質和化合物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如

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鐵單質和二氧化碳,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錯誤;

B.單質只含一種元素,所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正確;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純凈物,不是溶液,錯

誤;

D.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的變化,但有能量變化的不一定是化學反應,如燈泡發光發熱,不屬于化學變化,

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A.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是置換反應;

B.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C.一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即為溶液,據此分析;

D.化學變化的本質在于有無新物質的產生。

【解析】【解答】A.鐵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而銅粉不反應,過濾、洗滌、干燥即可除去

銅粉中的鐵粉,正確;

B.通過熾熱的碳層,氧氣能與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但是二氧化碳與碳單質在溫度較高時反應,不能

起到除雜目的,錯誤;

C.CaCCh高溫燃燒會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至固體質量不再減少說明碳酸鈣已除去,正確;

D.氧化銅不與氧氣反應,當氧氣量多時與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能起到除雜目的,正確;

故答案為B。

【分析】除雜是指加雜入某種試劑或物質,能使雜質反應生成氣體或沉淀而除去,本身的物質不參與反應,

也不能產生新的雜質。

【解析】【解答】A.室溫下,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溫度升高,硝酸鏤固體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正確;

B.銅比銀活潑,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單質和硝酸銅,而銀的相對原子質量大于銅,根據反應前后物質的

總質量相等,可知,反應后溶液的質量減小,當硝酸銀反應完后溶液的質量不再改變,正確;

C.高鋅酸鉀分解產生鎰酸鉀、二氧化鋅、氧氣,反應后固體的總質量減少,鎰元素反應前后的總質量不變,

則固體中偏元素的質量分數變大,錯誤;

D.保持溫度不變,向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鉀固體,溶液中硝酸鉀含量增多,溶質質量分

數增大,至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再改變,正確;

故答案為:Co

【分析】A.根據物質溶于水后溫度的變化分析;

B.根據金屬活動性及置換反應綜合分析;

C.反應后固體的總質量、元素的質量不變解答;

D.根據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特點判斷。

【解析】【解答】A.反應前氧氣中氧元素為0價,生成物N0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轉化過程中,氧

元素的化合價也發生改變,錯誤;

B.反應①中,根據方程式2N0+0、-LVO)可知,參加反應的NO與02的系數比即可分子個數比2:1,

錯誤;

C.反應②中,由方程式3Na+H?O-2〃NO3+N。可知生成的HNCh和NO的質量之比21:5,正確;

D.根據方程式①②2"。+0?=22。2、3NO2+H2O=2HNO3+NO綜合可知,參加反應的硝酸、氧氣

的質量比為4x63:3x32=63:24,錯誤;

故答案為C。

【分析】A.反應過程中有單質存在,該元素化合價會發生改變;

B.參加反應的分子個數比為方程式前的系數比;

CD.根據方程式可知物質的質量關系,物質的質量比=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與系數的乘積之比,據此計算。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若大氣中C02的含量不斷上升,會導致溫室效應

增強,全球氣候變暖;

(2)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化合價,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為-2價,硫元素為+4價,表示為《(;、;

點燃

(3)乙醇在空氣中完全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2HQH+30,s2co,+3HQ

占燃

(4)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會生成水,化學方程式為211/0,3211。;根據微粒圖先判斷出各物質的化

催化劑

學式,即可得出方程式為c〃4+ca—=2H+2('O。

【分析】(1)根據化石燃料的分類、二氧化碳的特點分析;

(2)化學式的書寫:正價在前,負價在后;金屬在前,非金屬在后,同時滿足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化合價,據此解答;

(3)書寫方程式注意標注條件并配平;

(4)根據微粒圖先判斷出各物質的化學式,進而寫出方程式。

【解析】【解答】(1)A.海水進入貯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變,正確;B.在蒸發池中,隨著溫度的升高,

水分逐漸減少,氯化鈉的質量不變,錯誤;C.能析出氯化鈉晶體,則該母液為其飽和溶液,錯誤;故答案

為BC;

(2)①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一般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轉移,貼簽;故答案為bacd;

②氯化鈉的質量=50gxl0%=5g;

(3)設加水的質量為m,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可知,50gxi0%=(50g+m)x5%,m=50g,則加

水的體積為50mL;若其他操作均正確,量取水時仰視讀數,量得的水的體積偏大,所配溶液的質量分數

<5%;

(4)①由圖象可知,tzT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KCl固體,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20gKCl固體,充

分攪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為20:70=2:7;

②根據溶解度曲線可知,12。(2時KC1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將等質量的兩種飽和溶液降溫,氯化

鉀固體析出的多,則所得溶液的質量,氯化鉀〈氯化鈉。

【分析】(1)根據蒸發結晶的特點、飽和溶液的概念分析;

(2)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一般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轉移,貼簽;溶質質量=溶液質

量x溶質的質量分數;

(3)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列式計算;量取水時仰視讀數,量得的水的體積偏大,據此分析;

(4)根據溶解度的含義結合曲線分析。

【解析】【解答】(1)①水中的白磷沒和氧氣接觸,不燃燒,則熱水的作用是提供熱量和隔絕氧氣;

②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①紙花2上無水不變色,紙花3上有水變紅,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②紙花3在二氧化碳通入的下方先變紅,紙花1在二氧化碳通入的上方后變紅,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

氣大;

(3)①實驗所用蒸儲水需經煮沸并迅速冷卻。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氣;

②甲試管中有水和氧氣,鐵釘生銹;乙試管中沒有氧氣,鐵釘不生銹;丙試管中沒有水,鐵釘不生銹;

通過對比甲,乙、丙試管中的現象,說明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鐵與水和氧氣接觸;

(4)①根據實驗a、b中h>t2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溫度越高,H2O2分解速率越快;

②能證明缶。2分解速率與缶。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有關的實驗是cd。

【分析】(1)要有可燃物、可燃物要與氧氣接觸、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這三個條件同時具備,燃

燒才能發生,據此分析;

(2)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也能與誰發生反應生成碳酸,碳酸是一種

酸性溶液,遇到石蕊試劑變紅色,據此解答;

(3)鐵在與氧氣、水蒸氣共同接觸的情況下生銹;

(4)根據催化劑的性質,結合表格數據分析解答。

【解析】【解答】(1)銅能拉成絲,說明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答案為C;

(2)鎂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純鎂的硬度大;

(3)根據金屬活動順序表中的置換反應驗證金屬活動性,則將鎂條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銅單質會析出,

現象為有紅色物質析出,方程式為A依+&5。4=隰SQ+C";

【分析】(1)根據金屬的性質分析;

(2)合金硬度大、熔點低、耐腐蝕能力強;

(3)位于金屬活動順序表中前面的金屬能將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此分析;

(4)根據方程式找出物質的質量關系,列比例式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解答】E是最常用的溶劑,則E為水;水通電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則DF為氫氣或氧氣;B中

含有三種元素且能轉化為水,則B為碳酸鈣;B與C相互轉化,C中含有兩種元素,則C為二氧化碳;C

與F相互轉化,則F為氧氣,D為氫氣;D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