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8基于物質能量傳輸視角的解題思維
目錄
一、利用物質能量傳輸模式思維的必要性
二、物質、能量的內容及其傳輸模式的構建
三、物質能量傳輸模式在高考真題中的實踐
四'專題針對性模考題講評
五、課后鞏固模擬訓練
一、利用物質能量傳輸模式思維的必要性
1.把握學科本質,形成上位概念
“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貫穿高中自然地理各個過程知識之中,具有指向學科本質的特點,可以統領諸多
下位概念,將零散的知識組合在一起,有助于把握自然地理學的本質屬性。
2.擴寬解題思維,打破模板限制
以“物質能量傳輸”視角指導學生分析自然地理試題,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解題思維,打破“答題模板”的限
制,靈活應對各類自然地理試題。
二、物質、能量的內容及其傳輸模式的構建
1.物質和能量的內容
(1)地理物質的識別
自然地理環境的物質組成通常以從大到小、從宏觀到微觀的視角來認識,按照“地理圈層—地理要素一
化合物T元素,,的認知順序,建立起具有學科特色的地理物質認知線索,準確地從地理現象中辨識地理物質。
中學地理課程內容組織時一般不強調過于宏觀的圈層作用和過于微觀的元素遷移,這不是說化學元素
和地理圈層不重要,而是把重點落在了分析大氣、地貌、水、植被、土壤等要素層面上。
(2)能量的來源及類型
看待自然地理系統中的能量傳輸問題時,主要把能量分為兩大類:一是來自地球以外的天體,以太陽的
光能和熱能為主(外能),二是來自地球內部的重力和地熱(內能)。第一類是引起地球表層各種自然地
理過程的直接動力和重要條件,第二類對于地球表層的作用多是以間接的方式和途徑反映出來。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這一部分當中提到的內營力和外營力,在根本上是地球內能和外能的反映。學生
需要沿著“驅動力”追溯到能量來源,深入到根本來認識問題。
2.物質和能量的“輸入一作用一輸出”的思維路徑
自然地理過程的本質為物質能量傳輸,基于物質能量傳輸視角,主要有三個關鍵環節:一是物質能量的
輸入基礎,即地理過程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條件;二是物質能量的作用細節,即地理過程的序列和特點;三
是物質能量的輸出表現,即地理過程的結果和影響。
說明:1.物質能量輸入環節主要側重地理過程的基本物質組分和驅動力(能量),在源頭上維系著地理
過程的基礎性和可持續性。如果該端口的物質組分和驅動力(能量)不再輸入,相關的地理過程將會因缺
乏物質基礎和驅動力(能量)而受影響或終止。
2.作用過程就是物質能量進行了一系列的運動和轉換,關注地理過程的細節刻畫(標志性特征),具體
通過大小、形態、數量、面積、速率、環節等組織有關地理過程演變特征的相關內容。
3.輸出結果反映的是輸入的物質和能量經過一系列過程以后所產生的結果或表現及其地理效應。結果通
常是瞬時的、局部的、靜態的、直接的表現;效應或影響則是更長時間尺度和更寬廣空間場域上的意義和
影響,進而再基于這兩方面預測地理事物的未來發展變化趨勢。
三、物質能量傳輸模式在高考真題中的實踐
18.(20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風的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地區。巴音河在宗務隆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積的沖洪積
扇;2015年12月,當地對該區域巴音河出山口長約4km的河道進行了硬化。圖a示意巴音河沖洪積扇及
周邊地區地理環境特征;圖b示意圖a中Pl,P2兩點之間的水文地質剖面。
97c20'E97'30'E
...fc:南
3OOO-i南偏西多工:“隆起
新-
T
黑石山水隹巴音河而出f
2900-^Pl
5km德令哈市
」/':國融】2800-
A嘈河硬化河段
E2700-右
E流
/LW?砧W窈、世
映
x」泊簧2600-
音
a丘沖洪枳平原
r2500
arat祠
——
一-沖制史平原
:2400-2.5km
.老
丘
砂麻
沙
物層
拈土
空
二
東6圖Q%
若
巖
泥巖
跳
地
砂
例
二
三
礫
三
一
(b)
[引導解讀材料,從文字和圖中獲取信息]
18.(20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地理位置
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風的(柴達木盆地東北邊金地區]。巴音河在宗務隆
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積的忡洪積扇[2015年12月,當地對該區域巴音河出
山口長約4km的阿道進行了硬化[01i圖a示意巴音河沖洪積扇及周邊地
區地理環境特征;圖b示意圖a中P1,P2兩點之間的水文地質剖面。
(1)分析圖a中布赫特山西南麓山前區域發育較大面積沙丘的主要成因。(6分)
【解題思維】題中問的是沙丘的形成原因,沙丘就是地理環境的輸出結果,需要從輸入及作用過程分析:
山丘輸入的物質基礎是沙,動力條件是風,風帶動沙,形成風沙活動,在攜帶速率下降時,沙子沉積形成
沙丘。結合區域具體的條件:
輸入作用輸出
H
4
風沙K
速率下降占
運動
風
了
三
P
盛行洪沖積東南-西北走向的山
西風平原
|赫特山西南麓山前|
組織答題語言:
布赫特山以西地區細粒碎屑物質豐富;(2分)(物質來源)
受盛行西風搬運,形成風沙流;(2分)(動力來源)
受西北-東南走向的布赫特山脈阻擋,疊加沙丘北側局地地形影響,有利于沙丘發育和存續。(2分)(作
用過程)
(2)如圖b所示,巴音河河道所在區域地下水含水層明顯較厚,且在河道以南出現地下水溢出。請從地質
構造角度,分析形成這兩種現象的原因。(8分)
地下水溢出
地下水含水層
明顯較厚
M逢三多紛
圖Q沙丘?I折層織拈土口砂礫石老
例?地卜水三眇俳三三礫分三泥皆
(b)
【解題思維】題干主要是問“地下水含水層明顯較厚”及“河道以南出現地下水溢出”的地理現象,也是屬于輸
出結果的呈現。但題干限制“從地質構造角度”分析,因此需要在地理現象分布的周圍找到其周邊的地質結構
類型類型,分析在此地質結構(物質基礎)的影響下,地下水空間遷移變化(作用)。
輸入作用輸出
組織答題語言:
區域屬于向斜構造,利于沖洪積物堆積;(2分)
斷層加劇凹陷,進一步增加沖洪積物的厚度,導致含水層明顯增厚。(2分)
德南隆起,背斜構造,阻擋地下水水平運動,抬升地下水位;(2分)
地下水通過河道兩側斷層處的通道,溢出地表。(2分)
(3)指出巴音河出山口段河道硬化對其下游地下水位變化的影響,并說明理由。(6分)
【解題思維】題干是通過輸入條件的變化“自然河道變為硬化河道”,推理其對下游地下水位的變化影響。
思考如下:
r
m
EI
組織答題語言:
影響:造成下游地下水位上升。(2分)
理由:該段硬化河道,減少了出山口區河水下滲,加大了向下游的徑流量;(2分)
下游河段下滲量增大。(2分)
【總結】
1.物質能量傳輸模式的分析是正向的思維過程,而考試則是逆向的推理過程。
2.在把握三個環節序列的基礎上,也要結合區域位置及地理事實進行分析。
3.設計物質能量傳輸的“輸入一作用一輸出”序列模式的設計板書、教學流程圖或教學邏輯線等,對復雜的地
理過程現象進行有邏輯、更理性的解構,助推理性思維養成。
四、最新模考題組練
1.(2022.廣東.統考高考真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納木錯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側,湖泊面積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發現高于現代湖面
30m的古湖岸線。仁錯位于納木錯西側,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曲那兩河分別匯入納木錯和仁錯。納木
錯地處夏季風影響邊緣區,冬半年盛行西風,在10-11月期間,湖泊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圖(a)示意
納木錯和仁錯所在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圖(b)示意兩湖分水嶺區域水系與地形特征。
90PE91%
(a)(b)
(1)分析10-11月期間納木錯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的原因。(6分)
2.(2019.全國.統考高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隨著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北移,地中海不斷萎縮,里海從地中海分離。有學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
晚期氣候轉暖,里海一度為淡水湖。當氣候進一步轉暖,里海北方的大陸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補給類型發
生變化,里海演化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鹽度遠小于地中海的鹽度。下圖示意里海所在區域的自然地理環
境。
托羅斯山脈
地中海
(1)板塊運動導致的山脈隆起改變了區域的地貌、水文和氣候特征,分析這些特征的變化對里海的影響。
(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來演化為湖泊的必要條件。(4分)
3.(2020.全國.統考高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礦較多,多呈帶狀分布并與斷裂的空間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
(河床沉積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圖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000104°
一一省界
乂河流
2?x>等高線/m
圖11
(4)說明出露的金礦石轉變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質作用過程。(6分)
4.(2023.山東.統考高考真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漿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層以下存在白漿層的棕壤,白漿層底部常見堅硬的鐵鎰結核層。白漿化棕壤
分布區地下水位較低,年降水量800~950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漿化棕壤大部分被辟為農
田,以種植花生、地瓜、冬小麥為主,是低產土壤之一。圖示意白漿化棕壤的剖面構型及各土層主要理化
性質。
網面源度(cm)
故土康質地根系有機質含量黏粒含量
?表層土砂質1#土多0.60%8.89%
>淋溶層
砂質壤土10.67%
(白漿層)少023%
、麟層壕質黏土極少0.35%30.69%
>母質層—一一—
(1)分析白漿化棕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構型在不同季節對土壤水分的影響。
(2)針對白漿化棕壤低產的原因,江蘇北部某地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過程中,摸索出了一種改良及合理利
用白漿化棕壤的農田工程措施——豐產溝(下圖)。說明豐產溝如何克服白漿化棕壤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
響。
模擬演練
一、綜合題
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達木盆地是青藏高原東北部巨大的山間斷陷盆地,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目前是中國內陸河分布最
多的盆地,同時也是世界上鹽沼分布面積最大的地區。柴達木盆地內的鹽沼一般分布在戈壁荒漠內,茶卡
鹽湖就是其中之一,鹽湖中蘊藏有豐富的氧化鈉、氯化鉀、氧化鎂等無機鹽,湖周圍和湖盆中形成了厚厚
的鹽殼。下圖示意圖茶卡鹽湖位置。
沼澤
Q湖泊
k河流
沙漠
年山脈
=公路
(1)簡述茶卡鹽湖的形成過程。
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元古代晚期,渤海與北黃海屬同一古老陸塊。中生代構造運動中,該陸塊受斷裂活動影響,東西兩側
分別形成北黃海和渤海盆地,連接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陸地成為膠遼陸橋。之后膠遼陸橋不斷解體,形
成廟島群島雛形。在其后漫長地質歷史中,受海平面升降影響,廟島群島多次成島或山(下圖)。第四紀
冰期,廟島群島冬季風勢力明顯增強,各島嶼均有黃土覆蓋。
118°E120°E122°E124°E
(1)指出廟島群島附近斷裂帶主要延伸方向并簡述膠遼陸橋形成過程。
(2)第四紀冰期時海平面大幅下降,試從水循環的角度分析原因。
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蝕、沉積及沼澤的吸收(附)影響河流泥沙和營養物質含量。水體中營養物質含量影響浮游
生物量,與水溫共同制約魚類資源數量。下圖所示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勢低平,凍土發育,河流眾多,沼澤廣布。
右圖中的I代表寒流。
50°60°70°80°90°
70°
北極圈
XV沼澤
Q200b等高線,
(1)分析西西伯利亞平原沼澤廣布的原因。
(2)分析葉尼塞河泥沙含量較多,而鄂畢河泥沙含量較少的原因。
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元古代晚期,渤海與北黃海屬同一古老陸塊。中生代構造運動中,該陸塊受斷裂活動影響,東西兩側
分別形成北黃海和渤海盆地,連接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陸地成為膠遼陸橋。之后膠遼陸橋不斷解體,形
成廟島群島雛形。在其后漫長地質歷史中,受海平面升降影響,廟島群島多次成島或山(下圖)。第四紀
冰期,廟島群島冬季風勢力明顯增強,各島嶼均有黃土覆蓋。
(1)指出廟島群島附近斷裂帶主要延伸方向并簡述膠遼陸橋形成過程。
(2)第四紀冰期時海平面大幅下降,試從水循環的角度分析原因。
(3)試從下墊面性質的角度,分析第四紀冰期時廟島群島冬季風勢力明顯增強的原因。
(4)研究表明,廟島群島的黃土富含海洋浮游生物化石,試分析原因。
專題08基于物質能量傳輸視角的解題思維
目錄
一、利用物質能量傳輸模式思維的必要性
二、物質、能量的內容及其傳輸模式的構建
三、物質能量傳輸模式在高考真題中的實踐
四,專題針對性模考題講評
五'課后鞏固模擬訓練
一'利用物質能量傳輸模式思維的必要性
1.把握學科本質,形成上位概念
“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貫穿高中自然地理各個過程知識之中,具有指向學科本質的特點,可以統領諸多
下位概念,將零散的知識組合在一起,有助于把握自然地理學的本質屬性。
2.擴寬解題思維,打破模板限制
以“物質能量傳輸”視角指導學生分析自然地理試題,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解題思維,打破“答題模板”的限
制,靈活應對各類自然地理試題。
二、物質、能量的內容及其傳輸模式的構建
1.物質和能量的內容
(1)地理物質的識別
自然地理環境的物質組成通常以從大到小、從宏觀到微觀的視角來認識,按照“地理圈層—地理要素一
化合物一元素”的認知順序,建立起具有學科特色的地理物質認知線索,準確地從地理現象中辨識地理物質。
中學地理課程內容組織時一般不強調過于宏觀的圈層作用和過于微觀的元素遷移,這不是說化學元素
和地理圈層不重要,而是把重點落在了分析大氣、地貌、水、植被、土壤等要素層面上。
(2)能量的來源及類型
看待自然地理系統中的能量傳輸問題時,主要把能量分為兩大類:一是來自地球以外的天體,以太陽的
光能和熱能為主(外能),二是來自地球內部的重力和地熱(內能)。第一類是引起地球表層各種自然地
理過程的直接動力和重要條件,第二類對于地球表層的作用多是以間接的方式和途徑反映出來。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這一部分當中提到的內營力和外營力,在根本上是地球內能和外能的反映。學生
需要沿著“驅動力”追溯到能量來源,深入到根本來認識問題。
2.物質和能量的“輸入一作用一輸出”的思維路徑
自然地理過程的本質為物質能量傳輸,基于物質能量傳輸視角,主要有三個關鍵環節:一是物質能量的
輸入基礎,即地理過程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條件;二是物質能量的作用細節,即地理過程的序列和特點;三
是物質能量的輸出表現,即地理過程的結果和影響。
說明:1.物質能量輸入環節主要側重地理過程的基本物質組分和驅動力(能量),在源頭上維系著地理
過程的基礎性和可持續性。如果該端口的物質組分和驅動力(能量)不再輸入,相關的地理過程將會因缺
乏物質基礎和驅動力(能量)而受影響或終止。
2.作用過程就是物質能量進行了一系列的運動和轉換,關注地理過程的細節刻畫(標志性特征),具體
通過大小、形態、數量、面積、速率、環節等組織有關地理過程演變特征的相關內容。
3.輸出結果反映的是輸入的物質和能量經過一系列過程以后所產生的結果或表現及其地理效應。結果通
常是瞬時的、局部的、靜態的、直接的表現;效應或影響則是更長時間尺度和更寬廣空間場域上的意義和
影響,進而再基于這兩方面預測地理事物的未來發展變化趨勢。
三、物質能量傳輸模式在高考真題中的實踐
18.(20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風的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地區。巴音河在宗務隆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積的沖洪積
扇;2015年12月,當地對該區域巴音河出山口長約4km的河道進行了硬化。圖a示意巴音河沖洪積扇及
周邊地區地理環境特征;圖b示意圖a中Pl,P2兩點之間的水文地質剖面。
97c20'E97°30'E
3000-德南
新-
南偏西隆起T
巴音河4溢f出人
2900-
A
05kin德令哈市:
尸.巴2800-
硬化河段
圖例E2700-把
河流好
映
湖泊薪2600-若
?妙fr沖洪枳平原
2500
沖湖枳平原
2400-2.5km
也圖Q沙丘勿斷層多拈十口砂磯石
,院例?地卜水三眇出三礫巖三泥巖
(a)(b)
[引導解讀材料,從文字和圖中獲取信息]
18.(20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地理位置
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風的(柴達木盆地東北邊委還。巴音河在宗務隆
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積的忡洪積扇[?015年12月,當地對該區域巴音河出
山口長約4km的阿道進行了硬化L。遍不意巴音河沖洪積扇及周邊地
區地理環境特征;圖b示意圖a中P1,P2兩點之間的水文地質剖面。
(1)分析圖a中布赫特山西南麓山前區域發育較大面積沙丘的主要成因。(6分)
【解題思維】題中問的是沙丘的形成原因,沙丘就是地理環境的輸出結果,需要從輸入及作用過程分析:
山丘輸入的物質基礎是沙,動力條件是風,風帶動沙,形成風沙活動,在攜帶速率下降時,沙子沉積形成
沙丘。結合區域具體的條件:
輸入作用輸出
U領
風沙
速率下降y政
運動
風沙
二
盛行洪沖積東南-西北走向的山
西風平原
|赫特山西南麓山前]
組織答題語言:
布赫特山以西地區細粒碎屑物質豐富;(2分)(物質來源)
受盛行西風搬運,形成風沙流;(2分)(動力來源)
受西北-東南走向的布赫特山脈阻擋,疊加沙丘北側局地地形影響,有利于沙丘發育和存續。(2分)(作
用過程)
(2)如圖b所示,巴音河河道所在區域地下水含水層明顯較厚,且在河道以南出現地下水溢出。請從地質
構造角度,分析形成這兩種現象的原因。(8分)
地下水溢出
地下水含水層
明顯較厚
M逢三多紛
圖Q沙丘?I折層織拈土口砂礫石老
例?地卜水三眇俳三三礫分三泥皆
(b)
【解題思維】題干主要是問“地下水含水層明顯較厚”及“河道以南出現地下水溢出”的地理現象,也是屬于輸
出結果的呈現。但題干限制“從地質構造角度”分析,因此需要在地理現象分布的周圍找到其周邊的地質結構
類型類型,分析在此地質結構(物質基礎)的影響下,地下水空間遷移變化(作用)。
輸入作用輸出
組織答題語言:
區域屬于向斜構造,利于沖洪積物堆積;(2分)
斷層加劇凹陷,進一步增加沖洪積物的厚度,導致含水層明顯增厚。(2分)
德南隆起,背斜構造,阻擋地下水水平運動,抬升地下水位;(2分)
地下水通過河道兩側斷層處的通道,溢出地表。(2分)
(3)指出巴音河出山口段河道硬化對其下游地下水位變化的影響,并說明理由。(6分)
【解題思維】題干是通過輸入條件的變化“自然河道變為硬化河道”,推理其對下游地下水位的變化影響。
思考如下:
r
m
EI
組織答題語言:
影響:造成下游地下水位上升。(2分)
理由:該段硬化河道,減少了出山口區河水下滲,加大了向下游的徑流量;(2分)
下游河段下滲量增大。(2分)
【總結】
1.物質能量傳輸模式的分析是正向的思維過程,而考試則是逆向的推理過程。
2.在把握三個環節序列的基礎上,也要結合區域位置及地理事實進行分析。
3.設計物質能量傳輸的“輸入一作用一輸出”序列模式的設計板書、教學流程圖或教學邏輯線等,對復雜的地
理過程現象進行有邏輯、更理性的解構,助推理性思維養成。
四、最新模考題組練
1.(2022.廣東.統考高考真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納木錯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側,湖泊面積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發現高于現代湖面
30m的古湖岸線。仁錯位于納木錯西側,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曲那兩河分別匯入納木錯和仁錯。納木
錯地處夏季風影響邊緣區,冬半年盛行西風,在10-11月期間,湖泊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圖(a)示意
納木錯和仁錯所在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圖(b)示意兩湖分水嶺區域水系與地形特征。
90PE91%
(a)(b)
(1)分析10-11月期間納木錯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的原因。(6分)
2.(2019.全國.統考高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隨著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北移,地中海不斷萎縮,里海從地中海分離。有學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
晚期氣候轉暖,里海一度為淡水湖。當氣候進一步轉暖,里海北方的大陸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補給類型發
生變化,里海演化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鹽度遠小于地中海的鹽度。下圖示意里海所在區域的自然地理環
境。
托羅斯山脈
地中海
(1)板塊運動導致的山脈隆起改變了區域的地貌、水文和氣候特征,分析這些特征的變化對里海的影響。
(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來演化為湖泊的必要條件。(4分)
3.(2020.全國.統考高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礦較多,多呈帶狀分布并與斷裂的空間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
(河床沉積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圖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000104°
一一省界
乂河流
2?x>等高線/m
圖11
(4)說明出露的金礦石轉變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質作用過程。(6分)
4.(2023.山東.統考高考真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漿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層以下存在白漿層的棕壤,白漿層底部常見堅硬的鐵鎰結核層。白漿化棕壤
分布區地下水位較低,年降水量800~950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漿化棕壤大部分被辟為農
田,以種植花生、地瓜、冬小麥為主,是低產土壤之一。圖示意白漿化棕壤的剖面構型及各土層主要理化
性質。
網面源度(cm)
故土康質地根系有機質含量黏粒含量
?表層土砂質1#土多0.60%8.89%
>淋溶層
砂質壤土10.67%
(白漿層)少023%
、麟層壕質黏土極少0.35%30.69%
>母質層—一一—
(1)分析白漿化棕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構型在不同季節對土壤水分的影響。
(2)針對白漿化棕壤低產的原因,江蘇北部某地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過程中,摸索出了一種改良及合理利
用白漿化棕壤的農田工程措施——豐產溝(下圖)。說明豐產溝如何克服白漿化棕壤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
響。
1.【解題思維】
]納木鋪湖區的自然環境I
【參考答案】
(1)此期間納木錯東側區域位于西風下風向,西風影響加強;西風經過湖區時,湖泊為西風提供熱量和水
汽;湖泊東側區域地形較高,易產生地形雨。
2.(1)【解題思維】
加"_______
畫畫
「HWl_流域向枳變小/—
1水文E,熱維縮廣/
一陽竹濕澗氣流/
UJ聯」,3致于/
轉為內從湖
【參考答案】山脈隆起,里海與海洋分離,形成湖泊(湖盆)。山脈隆起,導致里海匯水面積縮小,湖泊
來水量減少,湖泊面積縮小。山脈隆起,阻擋濕潤氣流,導致干旱,推動湖泊向內陸湖演化。
2.(4)【解題思維】
【參考答案】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繼續)北移(或板塊運動趨勢不變)。
3.(4)【解題思維】
【參考答案】金沙江及其支流兩岸出露的金礦石,在外力作用下風化,或崩塌、破碎,隨流水進入金沙江。
金沙江比降大,水流急,搬運能力強,磨蝕礦石,使礦石進一步破碎。當河流流速減小時,河水挾帶的金
在河床不斷沉積、富集,形成沙金。
4.(1)
【解題思維】
【參考答案】(1)雨季降水多,下層黏土不利于水分下滲,導致土壤水分含量過高;旱季降水稀少,上部
砂土透氣性好,有利于土壤水蒸發,導致土壤含水量過低。
4.(2)【解題思維】
【參考答案】(2)豐產溝通過挖溝培壟,加高了壟的高度,改善了土壤的排水條件,夏季降水多的季節土
壤不會過濕,利于花生、地瓜等春種秋收的作物生長;溝底變深,利于獲得地下水補給,提高了土壤水分
含量,利于旱季越冬作物(如冬小麥)的生長。
模擬演練一
一、綜合題
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達木盆地是青藏高原東北部巨大的山間斷陷盆地,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目前是中國內陸河分布最
多的盆地,同時也是世界上鹽沼分布面積最大的地區。柴達木盆地內的鹽沼一般分布在戈壁荒漠內,茶卡
鹽湖就是其中之一,鹽湖中蘊藏有豐富的氧化鈉、氯化鉀、氧化鎂等無機鹽,湖周圍和湖盆中形成了厚厚
的鹽殼。下圖示意圖茶卡鹽湖位置。
湖泊
河流
(1)簡述茶卡鹽湖的形成過程。
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元古代晚期,渤海與北黃海屬同一古老陸塊。中生代構造運動中,該陸塊受斷裂活動影響,東西兩側
分別形成北黃海和渤海盆地,連接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陸地成為膠遼陸橋。之后膠遼陸橋不斷解體,形
成廟島群島雛形。在其后漫長地質歷史中,受海平面升降影響,廟島群島多次成島或山(下圖)。第四紀
冰期,廟島群島冬季風勢力明顯增強,各島嶼均有黃土覆蓋。
遼西遇
075150km
(D指出廟島群島附近斷裂帶主要延伸方向并簡述膠遼陸橋形成過程。
(2)第四紀冰期時海平面大幅下降,試從水循環的角度分析原因。
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蝕、沉積及沼澤的吸收(附)影響河流泥沙和營養物質含量。水體中營養物質含量影響浮游
生物量,與水溫共同制約魚類資源數量。下圖所示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勢低平,凍土發育,河流眾多,沼澤廣布。
右圖中的I代表寒流。
(1)分析西西伯利亞平原沼澤廣布的原因。
(2)分析葉尼塞河泥沙含量較多,而鄂畢河泥沙含量較少的原因。
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元古代晚期,渤海與北黃海屬同一古老陸塊。中生代構造運動中,該陸塊受斷裂活動影響,東西兩側
分別形成北黃海和渤海盆地,連接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職業規劃與考試試題及答案
- 銀行春招考試知識體系試題及答案
- 財稅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 汽車維修服務合同模板
- 2025長沙市YY酒店弱電工程施工合同
- 中國地質調查局局屬單位招聘考試真題2024
-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醫師崗位招聘考試真題2024
-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招聘考試真題2024
- 公募證券投資基金AI應用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股票營業AI應用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對標一流-2025年國央企風控合規案例白皮書
- 與信仰對話 課件-2024年入團積極分子培訓
- 2024《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全文課件
- 皮帶式渦流分選機構設計
- 典型示功圖分析(全)
- 波峰焊工程師面試試題集
- 招標代理工作服務流程圖
- ERP沙盤模擬軟件之三木工具完結版之修改版本
- 三一重裝EBZ260A掘進機各配件價格表
- O形密封圈用擋圈標準(共15頁)
- 海水上油氣田系統環境風險評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