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語文專題復習:品味古典詩詞的情韻_第1頁
2025屆高考語文專題復習:品味古典詩詞的情韻_第2頁
2025屆高考語文專題復習:品味古典詩詞的情韻_第3頁
2025屆高考語文專題復習:品味古典詩詞的情韻_第4頁
2025屆高考語文專題復習:品味古典詩詞的情韻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品味古典詩詞的情韻教學目標:立足古詩詞品讀,調動舊知,品味并積累古典詩歌的豐富情韻。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升學生古詩詞修養。教學重難點:調動舊知,品味并積累古典詩歌的豐富情韻。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解釋本課標題、復習舊知導入:情韻:形容詩文中含有獨到的情感悠揚之狀態。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詩經》到楚辭,到漢魏樂府,到唐詩宋詞元曲,其詩人之眾,數量之多,令人贊嘆。但情感內容上大致可分為:1思鄉懷人之緒:如李白的《靜夜思》;羈旅漂泊孤獨之愁:如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2懷古傷今之悲:抒發昔盛今衰、古今變化的感慨以及報國無門的感傷。如蘇軾的《赤壁懷古》抒發了對古代英雄業績的向往和自己不能建功立業、施展抱負的悲憤心情。辛棄疾的《京口北固亭懷古》。3.保家衛國之壯(豪邁):如《詩經·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其鞺韃之聲,令人熱血沸騰。辛棄疾《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4.悠閑安適之態:如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5.熱愛山水自然之美:如《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如王維的《新晴野望》格調明朗、清新,表現了詩人愛自然、愛田園、愛生活的思想感情。)6.送別時的依依不舍之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二、用學過的陸游的一首詩引入,回顧這首我們學過的詩歌,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其中表達出的詩情和詩韻。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僵臥孤村不自哀⑶,尚思為國戍輪臺⑷。夜闌臥聽風吹雨⑸,鐵馬冰河入夢來⑹。“夜闌臥聽風吹雨”緊承上兩句。因“思”而夜闌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風吹雨打聲,由自然界的風雨又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由國家的風雨飄搖自然又會聯想到戰爭的風云、壯年的軍旅生活。這樣聽著、想著,輾轉反側,幻化出特殊的夢境——“鐵馬冰河”,而且“入夢來”反映了政治現實的可悲:詩人有心報國卻遭排斥而無法殺敵,一腔御敵之情只能形諸夢境。“鐵馬冰河入夢來”正是詩人日夜所思的結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英雄氣概。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聲,是南宋時代的民族正氣。以“癡情化夢”的手法,深沉地表達了作者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讀者展示了詩人的一片赤膽忠心。政治現實的可悲。三、品讀讓我們帶著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美的情懷,去尋覓古詩的津梁。劍門道中遇微雨陸游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注:

這首詩是陸游由南鄭調回成都,途經劍門山寫下的。補充資料:A劍門:在四川,是蜀道上最重要的關隘。素有“劍門天下雄”之說。為川陜間主要通道,自古戍守要地,唐朝于此設立劍門關。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B李白《贈閭丘宿松》寫道:“阮籍為太守,乘驢上東平。剖竹十日間,一朝風化清。偶來拂衣去,誰測主人情。”C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寫道:“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讀一讀,議一議(分小組討論):你在詩中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詩人形象?說一說:分小組發言翻譯:衣服上沾滿了旅途上的灰塵和雜亂的酒的痕跡。出門在外去很遠的地方宦游,所到之地沒有一處是不讓人心神暗淡和感傷的。我這一輩子就應該做一個詩人嗎?騎上瘦驢在細雨中到劍門關去。板書:情: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壯志難酬失意、不得志、落拓不甘心、無奈四、品味品一品,議一議(分小組討論):為了把人物形象表現得更好,(情感表現得更淋漓盡致)詩人還使用了哪些特殊的方法?提示:人物形象塑造(外貌、心理、經歷)、反問句式(情感起伏)、句序等板書:韻:人物形象塑造(外貌、心理、經歷)情感起伏(句式變化)語序變化(句序變化)環境渲染小結:(1)揣摩標題(2)知人論世——陸游(3)關注意象(4)抓關鍵詞句一是表顏色的詞,暖色詞一般預示著熱烈活潑,積極向上,意氣風發;冷色代表著冷漠低沉,消極頹唐,孤寂凄亮。如李白《菩薩蠻》中的“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中的“碧”字,這一冷的色調適合于山之“寒”意,是“傷心”這種情感的物態化。二是感情色彩較強的詞。如李清照的《聲聲慢》中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直露出詞人晚年孀居之苦,喪夫之痛,亡國之恨。三是富有表現力的詞。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的“幾處早鶯爭暖樹”中的“爭”字。四是議論抒情的句子。(5)觀覽注釋(6)關注句式、語序特點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千古江山,無覓英雄孫仲謀處。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故國神游,應笑我多情,早生華發。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望中猶記,四十三年,揚州路烽火。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攜來百侶曾游。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送魏萬之京》李頎)

昨夜微霜初渡河,朝聞游子唱離歌。五、能力檢測曉上空泠峽①(王闿運②)獵獵南風拂驛亭,五更牽纜上空泠。慣行不解愁風水,瀑布灘雷只臥聽。[注]①空泠峽:在湖北宜昌市東南長江上。②王闿[kǎi]運(1832-1916),近代著名詩人。他早年懷有遠大的敢治抱負,然而屢遭控訴,于是絕意仕進,歸而授徒。試一試:學生根據剛才探討的品味情韻的方法嘗試品味本詩歌的情韻,并用流暢的語言表達出來提示:一切景語皆情語。反復品讀、標題、意象、關鍵詞句、聯想等翻譯:五更時分,在陣陣南風的吹拂下,我從驛亭出發,依憑著纜繩上到空泠峽觀看景色。許是我經常漂泊的緣故吧,已不愿去為這峽上的似乎慘冷的風和水嘆詠;只想臥于天地之間,傾聽這空泠峽谷如雷般巨響的瀑布聲,一陣陣傳來。板書:情:氣魄宏偉,意境闊大韻:環境渲染行船溯流而上的艱難敘事細節、動作、心理從容自信雙關大無畏高潔傲岸(3)聯系考題試一試A本詩前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情景?答案:拂曉時分,獵獵南風吹拂著江邊驛亭。詩人乘坐小船在纖夫的牽引下向空泠峽溯流而上。B狄葆賢《平等閣詩話》認為此詩“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氣溢于言表”。請結合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內容,談談你的理解。答案:這題要求考生結合對詩歌情感的理解,印證狄葆賢的論斷。本詩前兩句描寫拂曉時獵獵的風聲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艱難,為抒寫情懷作了鋪墊。第三句表面上說詩人慣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經不知道為風浪發愁為何事,其實這里的“不解”為“不在意”之義,表現出久歷滄桑后從容自信的心態。這點我們在注釋中可以得到啟發。第四句中“臥聽”“瀑布灘雷”這個典型場景更將詩人對一切艱險都無所畏懼的傲岸氣度充分展現了出來。六、課后作業:1、讀一讀,品味下面這首詩的情韻,并用流暢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春盡(晚唐韓偓)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見酒痕。細水浮花歸別澗,斷云含雨入孤村。人閑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為到西園。注釋:慚愧:感幸之詞。意為多謝、難得、僥幸。流鶯:叫聲悅耳的鶯。流,謂其鳴聲婉轉悅耳。厚意:深情厚意。【翻譯】惜別傷春連日來酒醉昏昏,醒來之后衣裳上全是酒痕。細水上漂著落花流入另澗,陰云帶雨飄入那遠處孤村。閑居無聊恨芳時白白流去,異地千里難招來古人精魂。最感激流鶯掀轉深情厚意,每當清晨還特意飛到西園。【賞析】:這是韓偓晚年寓居南安之作,融情入景,興寄深微。春盡,顧名思義是抒寫春天消逝的感慨。韓偓的一生經歷了巨大的政治變故,晚年寄身異鄉,親朋息跡。家國淪亡之痛,年華遲暮之悲,孤身獨處之苦,有志難騁之憤,不時襲上心頭,又面臨著大好春光的逝去,內心的抑郁煩悶自不待言。郁悶無從排遣,唯有借酒澆愁而已。詩篇一上來,就抓住醉酒這個行為來突出“惜春”之情。不光是醉,而且是連日沉醉,醉得昏昏然,甚且醉后還要繼續喝酒,以致衣服上濺滿了斑斑酒痕。這樣反復渲染一個“醉”字,就把作者悼惜春光的哀痛心情揭示出來了。頷聯轉入寫景。涓細的水流載著落花漂浮而去,片斷的云彩隨風吹灑下一陣雨點。這正是南方暮春時節具有典型特征的景象,作者把它細致地描畫出來,逼真地傳達了那種春天正在逝去的氣氛。不僅如此,在這一幅景物畫面中,詩人還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那漂浮于水面的落花,那隨風帶雨的片云,漂泊無定,無所歸依,不正是詩人自身淪落無告的象征嗎?擴大開來看,流水落花,天上人間,一片大好春光就此斷送,不也可以看作詩人深心眷念的唐王朝終于被埋葬的表征?詩句中接連使用“細”、“浮”、“別”、“斷”、“孤”這類字眼,更增添了景物的凄清色彩,烘托了詩人的悲涼情緒。這種把物境、心境與身境三者結合起來抒寫,達到融和一體、情味雋永的效果,正是韓偓詩歌寫景抒情的顯著特色。頸聯再由寫景轉入抒情。芳時,指春天。芳時恨,就是春歸引起的悵恨。但為什么要說“人閑易有芳時恨”呢?大凡人在忙碌的時候,是不很注意時令變化的;愈是閑空,就愈容易敏感到季節的轉換,鳥啼花落,處處都能觸動愁懷。所以這里著力點出一個“閑”字,在刻畫心理上是很精微的。再深一層看,這個“閑”字上還寄托了作者極深的感慨:春光消去,固然可恨,尤可痛心的是春光竟然在人的閑散之中白白流過,令人眼瞪瞪望著它逝去而無力挽回。這不正是詩人自己面臨家國之變而不能有所作為的沉痛告白嗎?下聯“地迥難招自古魂”,則把自己的愁思再轉進一層。迥,偏遠的意思。招魂,語出《楚辭·招魂》,原指祈禱死者復生的一種宗教儀式,這里只是一般地用作招致魂魄。詩人為惜春而寄恨無窮,因想到如有親交故舊,往來相過,互訴心曲,也可稍得慰藉,怎奈孤身僻處閩南,不但見不到熟悉的今人,連古人的精靈也招請不來,豈不更叫人寂寞難堪?當然,這種寂寥之感雖托之于“地迥”,根本上還在于缺乏知音。“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韓偓此時的孤憤心情,同當年的陳子昂確有某種相通之處。結尾處故意宕開一筆,借流鶯的殷勤相顧,略解自己的春愁,表面上沖淡了全詩的悲劇色調,實際上將那種世無知音的落寞感含蓄得更為深沉,表達得更耐人。2.聯系考題(1)試分析下“細水浮花歸別澗,斷云含雨入孤村”兩句的意境。(感傷、哀婉的意境)解析:枝頭的花瓣片片飄落到水面上,又隨著涓涓的流水漂浮前去,孤零零的小村上空一塊一塊的云彩隨風吹灑下一陣陣雨點。這下是南方春天正在逝去的景象,落花、流水、雨點都是讓人傷感的物象,不公如此,詩人還自然地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那漂浮于水面的落花帶走的是人間美好的春光,作者由此聯想到正在走向沒落的晚唐社會,對于一個念念不忘國事的愛國詩人來說,這將盡的春光讓他那顆敏感的心更加哀傷,眼睜睜地看著唐王朝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對他來說這才是最大的痛苦。這兩句所描寫的景物色彩是凄清的,所烘托的詩人的情緒是悲涼的。暈兩句把物境、心境與身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意味雋永的效果。(2)“人閑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解析:此句是抒發情懷的,說人在忙碌的時候,是不很注意時令變化的。愈是親空,就愈容易敏感到季節的轉換,無論是落花還是流水都以觸動自己的愁懷。在這樣的時候如果有親交故友,時常往來,互訴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