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護理學》院校:湖北職業技術學院主講教師:許智院校: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院校:湖北職業技術學院主講教師:許智——針灸療法針灸療法與護理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一)針具毫針的結構針尖
松針狀針柄
圈柄、花柄(盤龍針)平柄、管柄針根牢固針身光滑挺直彈性針尾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一)針具毫針的結構圈柄花柄平柄管柄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一)針具毫針的規格長短規格粗細規格寸0.511.522.5345毫米mm152540506575100125號數2627282930313233直徑mm0.450.420.380.340.320.300.280.26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一)針具毫針的修理和保存檢查(1)針身彎曲(2)針銹蝕(3)針尖帶鉤(4)針松動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一)針具毫針的修理和保存修理1、針身彎曲2、針銹蝕—棄之不用。3、針尖帶鉤—用細砂紙或細磨石重新磨好,使針尖正直光滑,尖而不銳,圓而不鈍,如松針狀。4、針松動—棄之不用。急彎——棄掉有弧度彎——用手指或竹片夾住針身,將其捋直或拉直。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一)針具毫針的修理和保存保存注意防受污染和保護針尖針盒——下墊幾層消毒紗布。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一)針具毫針的修理和保存保存注意防受污染和保護針尖針管——針尖一端塞干棉球。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一)針具毫針的修理和保存保存注意防受污染和保護針尖藏針夾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二)針刺練習良好的指力和熟練的手法是掌握毫針刺法的基礎。開始練針時,可用紙墊或棉團練針法紙墊練針法棉團練針法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二)針刺練習初學針術者先用較短的毫針在紙墊或棉團上練習進針、提插、捻轉、出針等基本的操作方法短針操練較熟練后再練較長的針待有一定的指力后進行自身試針和學員之間相互試針當針刺技術較為熟練后方能在患者身上進行操作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三)針刺前準備1、思想準備對初次接受針刺治療的患者應做好宣傳解釋工作,消除思想顧慮,取得患者的信任與配合,減少針刺異常情況出現,以取得較好的療效。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三)針刺前準備2、選擇針具根據患者年齡、性別、體形胖瘦、體質、病情虛實、病變部位及所取腧穴部位的組織結構而選擇長短、粗細適宜的針具。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三)針刺前準備3、檢查針具針刺前應仔細檢查針身有無彎曲或剝蝕,針尖有無帶鉤,針柄的纏絲有無松動。以針身挺直、光滑、堅韌,針尖圓而不鈍,針身無剝蝕,針柄無松動者為佳。對針尖有鉤曲或卷毛,針身有缺損或銹蝕者應剔出不用。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三)針刺前準備4、選擇體位醫生方便取穴病人舒適持久仰臥位側臥位俯臥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側伏坐位臥位坐位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三)針刺前準備4、選擇體位(1)仰臥位適宜于取頭、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前側面)腧穴。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三)針刺前準備4、選擇體位(2)俯臥位適宜于取頭、項、脊背、腰臀部腧穴和下肢背側及上肢部分腧穴。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三)針刺前準備4、選擇體位(3)側臥位適宜于取身體側面的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三)針刺前準備4、選擇體位(4)仰靠坐位適宜于取前頭、顏面和頸前等部位的腧穴。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三)針刺前準備4、選擇體位(5)俯伏坐位適宜于取后頭和項、背部的腧穴。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三)針刺前準備4、選擇體位(6)側伏坐位適宜于取頭部一側、面頰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三)針刺前準備5、毫針的消毒針具器械消毒醫生手指消毒腧穴皮膚消毒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三)針刺前準備5、毫針的消毒-針具器械消毒高溫高壓蒸氣滅菌煮沸消毒藥物浸泡消毒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三)針刺前準備5、毫針的消毒-針具器械消毒高壓蒸汽滅菌法可殺滅包括芽胞在內的所有微生物,是滅菌效果最好、應用最廣的滅菌方法。103.4kPa(1.05kg/cm2)蒸汽壓下,溫度達到121.3℃,維持15~20分鐘。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1、進針法——單手進針法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針,中指指端緊靠穴位,中指指腹抵住針身下段,當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壓時,中指隨勢屈曲將針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1、進針法——指切進針法以押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手持針將針緊靠指甲緣刺入皮下。適合于短針的進針。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1、進針法——夾持進針法以押手拇食兩指捏住針身下段,露出針尖,刺手拇食指執持針柄,將針尖對準穴位,雙手配合動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將針刺入皮下。適合于長針的進針。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1、進針法——提捏進針法用押手拇食兩指將腧穴部位的皮膚捏起,刺手持針從捏起部的上端刺入。主要用于皮肉淺薄的穴位,特別是面部腧穴的進針。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1、進針法——舒張進針法用押手拇食兩指或食中兩指將腧穴部位皮膚向兩側撐開使之繃緊,刺手持針從其間將針刺入。主要用于皮肉松弛部位的穴位,如腹部腧穴的進針。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2、針刺角度與深度(1)針刺角度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2、針刺角度與深度(1)針刺角度直刺適用于大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豐厚處。斜刺肌肉淺薄;內有重要器官平刺(橫刺)皮薄肉少;頭面部;透穴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2、針刺角度與深度(2)針刺方向是進針時或進針后針尖所朝的方向一般依經脈循行方向、腧穴的部位特點和治療的需要而定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2、針刺角度與深度(3)針刺深度體質
身體瘦弱者宜淺刺,體胖強壯者宜深刺。年齡
年老體弱小兒宜淺刺,青壯年體壯者宜深刺。病情
陽證、表證、新病宜淺刺,陰證、里證、久病宜深刺。部位
頭面和胸背及皮肉淺薄處宜淺刺;四肢、臀及肌肉豐滿處宜深刺。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3、行針與得氣(1)行針是將針入腧穴后,為了促使得氣調節針感進行補瀉而實施的各種針刺手法。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3、行針與得氣(1)行針基本手法輔助手法提插法捻轉法循法刮柄法彈柄法搖柄法振顫法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3、行針與得氣(1)行針提針與插針結合,對穴位施行上下進退的操作方法。提插幅度3~5分,頻率120~160次/分鐘,針感即強。提插幅度1~2分,頻率60~80次/分鐘,針感相對較弱。基本手法提插法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3、行針與得氣(1)行針刺手挾持針柄前后、左右交替旋轉捻動。(180°-360°)捻轉幅度小(180°),頻率慢60~80次/分鐘,則針感弱,用于體質虛弱或對針刺敏感者。捻轉幅度大(360°),頻率快120~160次/分鐘,則針感強,用于體質強壯或對針刺不敏感者。基本手法捻轉法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3、行針與得氣(1)行針沿經脈循行路線揉按。輔助手法循法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3、行針與得氣(1)行針刮動針柄,使針體振動。輔助手法刮柄法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3、行針與得氣(1)行針手指輕彈針尾或針柄,使針體振動。輔助手法彈柄法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3、行針與得氣(1)行針搖動針柄。輔助手法搖柄法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3、行針與得氣(1)行針用小幅度、快頻率的提插捻轉動作,使針身產生輕微的震顫。輔助手法震顫法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3、行針與得氣(2)得氣得氣是將針刺入后的經氣感應,也稱針感。醫者手下沉緊/如魚吞鉤餌患者酸/麻/脹/重(熱/涼/流水/蟻行)或傳導或見局部肌肉跳動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3、行針與得氣(2)得氣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沉浮,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標幽賦》元·竇漢卿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3、行針與得氣(2)得氣—得氣與療效的關系針刺必須得氣,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刺之要,氣至而有效。《靈樞·九針十二原》氣速至而速效,氣遲至而不治。《標幽賦》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3、行針與得氣(2)得氣—不得氣的原因及處理取穴不準針刺角度、深度不當正氣虛弱,經氣不足重新取穴調整針刺的角度、深度留針候氣,行針催氣;加艾灸;服補藥再行針刺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4、針刺補瀉(1)何謂補瀉?凡是能鼓舞正氣,使低下的功能恢復旺盛的,叫補法。凡是能疏泄病邪,使亢進的功能恢復正常的,叫瀉法。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4、針刺補瀉(2)決定補瀉效果的因素機體的功能狀態決定補瀉的內在因素,一般具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腧穴特性某些腧穴具有偏補偏瀉的相對特異性補瀉手法人工干預,促使機體內在因素轉化的重要手段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4、針刺補瀉(3)常用針刺補瀉手法基本補瀉手法其它補瀉手法捻轉補瀉提插補瀉徐疾補瀉迎隨補瀉呼吸補瀉開闔補瀉平補平瀉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4、針刺補瀉(3)常用針刺補瀉手法捻轉補瀉補法:捻轉中大拇指向前時用力大,后退時用力小。瀉法:捻轉中大拇指后退時用力大,向前時用力小。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4、針刺補瀉(3)常用針刺補瀉手法提插補瀉補法:反復重插輕提。瀉法:反復重提輕插。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4、針刺補瀉(3)常用針刺補瀉手法徐疾補瀉補法:反復徐進疾退。瀉法:反復徐退疾進。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4、針刺補瀉(3)常用針刺補瀉手法迎隨補瀉補法:針斜刺或平刺順著經脈走向。瀉法:針斜刺或平刺逆著經脈走向。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4、針刺補瀉(3)常用針刺補瀉手法呼吸補瀉補法:呼氣時進針,吸氣時出針。瀉法:吸氣時進針,呼氣時出針。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4、針刺補瀉(3)常用針刺補瀉手法開闔補瀉補法:出針后速按針孔。瀉法:出針時搖大針孔,不加揉按。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4、針刺補瀉(3)常用針刺補瀉手法平補平瀉進針得氣后,均勻地提插、捻轉。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5、留針與出針留針目的:留針候氣,間歇行針。時間:一般20分鐘左右。有時根據情況不留針或延長留針時間。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四)針刺操作5、留針與出針出針出針,又稱起針、退針。在施行針刺手法或留針、達到預定針刺目的和治療要求后,將針取出。方法:左手持干棉球按壓針孔周圍的皮膚,右手輕微捻針,慢慢將針退至皮下,然后將針拔出,左手順勢按壓針孔,以防出血。注意:核對針數,防止遺漏。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1、暈針原因①精神緊張,體位不適②體質虛弱,或疲勞、饑餓、大汗、大瀉、大出血之后③醫生針刺手法過重表現
病人突然出現精神疲倦、頭暈目眩、心慌氣短、惡心欲嘔、面色蒼白、出冷汗,甚至神志昏迷、仆倒在地。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1、暈針處理
①立即停止進針,將針全部拔出。②使患者平臥,頭稍低位,注意保暖。③輕者靜臥片刻,給飲溫開水或糖水,重者在上述基礎上,指切或針刺水溝、素髎、合谷、內關、足三里等穴。④若仍昏迷不醒,觀察生命體征,立即送急救處理。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1、暈針預防
①初次接受針刺或精神過度緊張者,應先做好解釋,消除對針刺的顧慮。②選擇舒適持久體位,最好采用臥位。③體質虛弱者選穴宜少,手法宜輕。④若饑餓、疲勞、大渴時,應令進食、休息、飲水后再針刺。⑤針刺過程中隨時觀察病人神色,詢問病人感覺,一旦有不適,及早處理,切不可遠離病人。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2、滯針原因
①精神緊張,局部肌肉強烈收縮②向單一方向捻針太過,肌肉組織纏繞針身。表現
行針時醫者感覺針下滯澀,捻轉不動,提插、出針均感困難,勉強提插捻轉則病人痛不可忍。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2、滯針處理
①精神緊張,局部肌肉強烈收縮所致者,囑患者放松,用手指在滯針腧穴附近進行揉按;或在附近再刺一針,以宣散氣血②由單方向捻針所致者,向反方向退轉相同角度。預防
①精神緊張者,應先做好解釋工作。②醫生手法熟練,盡量減輕疼痛。③行針時避免單方向捻轉。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3、彎針原因
①進針手法不熟練,用力過猛過速。②留針時改變體位。③針柄受外物壓迫或碰撞。表現
針柄改變了進針時的方向,提插、捻轉及出針均感困難,患者感到針下疼痛。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3、彎針處理
①不可再提插、捻轉,輕微彎曲,應將針慢慢拔出。彎曲角度太大,順著彎曲的方向順勢將針拔出。②由留針時移動體位所致者,應慢慢恢復先體位,再將針緩緩拔出。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3、彎針預防
①醫者指力輕巧,進針不要過猛、過速。②患者事先采取舒適體位,留針不得隨意改變體位。③針刺部位注意不要受外物碰撞或壓迫。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4、折針(斷針)原因
①針具質量差,針前失于檢查。②行針手法刺激過強,使用電針時突然加大強度。③留針時改變體位,出現彎針、滯針未正確處理。表現
行針時發現針身折斷,斷端可能露于皮膚之外,也可能沒入皮膚之下。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4、折針(斷針)表現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4、折針(斷針)處理
①醫生沉著冷靜,囑患者不要移動體位,防斷端全部沒入肌肉深層。②若斷端部分還在體外,用手指或鑷子將針取出;若斷端與皮膚相平,可用手指向下擠壓針旁皮膚,使斷端漏出體外,再用鑷子夾出;若斷針完全沒入肌層,則要在X線定位下,手術取出。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4、折針(斷針)預防①針消毒前要檢查,防有松動。②針刺時不要將針身全部刺入體內,應留少許在體外。③對于滯針、彎針應及時正確處理,不要強拔。④電針的電流強度輸出旋鈕應慢調,不可突然加大。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5、出血與血腫原因
針尖彎曲帶鉤,腧穴下毛細血管豐富,刺傷血管。表現
出針后針孔出血,或針刺部位腫脹疼痛,繼則局部青紫。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5、出血與血腫處理
①針孔出血者用消毒干棉球按壓針孔,即可止血。②微量皮下出血,局部稍有青紫,一般不用處理,可自行消退。③局部青紫腫脹疼痛較重,可先冷敷止血,后用熱敷,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預防
仔細檢查針具,熟悉解剖部位,針刺時盡量避開血管,在血管豐富部位不宜提插,出針時消毒干棉球按壓針孔。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6、氣胸原因
針刺到肺,使空氣進入胸膜腔。表現
輕者可見胸痛、胸悶、心慌、呼吸不暢,嚴重者出現呼吸困難、心跳加快、紫紺,甚至休克。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五)針刺意外的處理和預防6、氣胸處理
①輕者給予消炎、鎮咳藥物,休息5-7天,氣體可自行吸收。②嚴重者馬上送急救室,行胸腔抽氣、輸氧、抗休克等處理。預防
胸、背等肺周圍腧穴,嚴格掌握針刺的角度和深度。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六)注意事項孕婦禁針三陰交、合谷、昆侖、至陰等禁刺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六)注意事項小兒囟門未閉,頭頂部不宜針刺禁針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六)注意事項有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針刺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六)注意事項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不宜針刺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六)注意事項針刺眼區和項部的風府、啞門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以免傷及重要組織器官,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一毫針刺法中醫護理學(六)注意事項針刺小腹部腧穴時,應先排空小便。尿潴留患者掌握適當針刺方向、角度和深度勞累、饑飽、情緒激動等情況下避免針刺二灸法中國傳統康復技術灸法的概念灸法是利用艾絨等藥物,點燃后熏灼或溫熨體表一定部位,借其溫熱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調節作用,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方法。
二灸法中國傳統康復技術(一)工具《本草綱目》“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情,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二灸法中國傳統康復技術艾葉的采集與加工
3--5月采集新鮮肥厚的艾葉暴曬→搗碎→篩去梗砂反復淡黃色艾絨二灸法中國傳統康復技術艾絨的特點易燃味香、熱力溫和(新與舊不同)可透達深部、便于制作艾炷、艾卷
艾炷艾卷二灸法中國傳統康復技術(二)操作方法艾炷灸艾條灸溫針灸直接灸間接灸(隔物灸)姜、蒜、鹽、附子餅瘢痕灸(化膿灸)無瘢痕灸(非化膿灸)溫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二灸法中國傳統康復技術1、艾炷灸艾炷艾炷灸時所燃燒的椎形艾團。
大、中、小制作一壯每燒盡一個艾炷,稱為一壯。二灸法中國傳統康復技術1、艾炷灸(1)直接灸無瘢痕灸(非化膿灸)操作
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點燃至輕微灼痛-更換至3~7壯,皮膚輕度紅暈。適應證
慢性虛寒性疾病二灸法中國傳統康復技術(1)直接灸——無瘢痕灸●麥粒灸體質虛弱、皮膚疣、關節部操作
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點燃至輕微灼痛-按壓-除灰燼-更換至3~7壯適應證
眩暈、頑固性頭痛二灸法中國傳統康復技術(1)直接灸——瘢痕灸
操作舒暢體位-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點燃至盡--除灰燼-反復7~9壯。一周左右逐漸出現化膿,5~6周后灸瘡結痂脫落,局部留瘢痕
適應證
頑固性疾病(哮喘、慢性胃腸疾病等)二灸法中國傳統康復技術(1)直接灸——瘢痕灸疼痛處理《扁鵲心書》怕痛者,先服睡圣散
《古今醫統》用藥制過紙擦之,使皮肉麻木化膿的處理化膿與療效的關系
灸瘡—《針灸資生經》凡著艾得灸瘡所患即瘥,若不發,其病不愈二灸法中國傳統康復技術1、艾炷灸(2)間接灸(隔物灸)①隔姜灸——寒證腹痛、腹瀉、嘔吐、風寒痹痛②隔蒜灸——瘰疬、肺癆③隔鹽灸——寒證腹痛、久瀉、久痢、脫證④隔附子餅灸——腎陽虛致陽痿、早泄、瘡瘍久不收口二灸法中國傳統康復技術1、艾炷灸(2)間接灸-隔姜灸操作
定穴-生姜片(0.2~0.5cmⅹ2~3cm穿孔)-大中艾炷-點燃至盡-除灰燼-反復5~10壯至皮膚潮紅(其間更換姜片)適應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鹽城市十校聯考2024-2025學年初三下4月聯考英語試題含答案
- 2025年江西省上饒縣達標名校初三中考考前輔導物理試題(1)含解析
- 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零售業營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連海洋大學《俄語口語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衡水市第十三中學高三第一次診斷考試(物理試題理)試卷含解析
- 2025年陜西省西安市愛知中學初三第二次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贛南科技學院《數據分析綜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華北科技學院《學前兒童科學教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工商大學《食品分析與感官評定》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煤炭副產品的深加工與環保利用考核試卷
- 案件審計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英語語言與文化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華僑大學
- 2024年中考化學復習教學建議-把握中考方向、共研備考策略課件
- 【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研究-以螞蟻集團為例12000字(論文)】
- 2023版個人征信模板簡版(可編輯-帶水印)
- 外教社新編英語語法教程(第6版)PPT課件Unit-22
- 2023年陜西特崗學前教育學科真題真題
- 痕跡檢驗概述
- 塔里木河課件
- 麻醉科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申報標準
- ASTM B658 B658M-11(2020) 無縫和焊接鋯和鋯合金管標準規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