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農特色種植技術手冊The"Agri-TechManualforRuralSpecialties"isacomprehensiveguidedesignedforfarmersandagriculturalprofessionalsseekingtoenhancetheircropproductionthroughinnovativeandspecializedtechniques.Thismanualisparticularlyapplicableinregionswherethecultivationofuniquecropsisacornerstoneofthelocaleconomy,suchasinareasknownfortheirdistinctivefruits,vegetables,orspices.Itprovidespracticaladviceonselectingsuitablevarieties,soilmanagement,waterconservationmethods,andpestcontrolstrategiestailoredtothespecificneedsofthesespecialtycrops.Themanualdelvesintotheintricaciesoffarmingpracticesthatareessentialforsuccessfulcultivationofregionalspecialties.Itcoverseverythingfromsoilpreparationandseedselectiontoadvancedtechniqueslikehydroponicsandverticalfarming,whichcanbeparticularlybeneficialforsmall-scalefarmerslookingtomaximizeyieldandminimizeresourceusage.Byofferingablendoftraditionalwisdomandmodernagriculturaltechnologies,theAgri-TechManualaimstoempowerfarmerstoadapttochangingclimateconditionsandmarketdemandswhilepreservingtheuniquecharacteristicsoftheircrops.ToeffectivelyutilizetheAgri-TechManualforRuralSpecialties,readersareencouragedtoengagewiththecontentactively,applyingtherecommendedpracticestotheirownfarmingoperations.Thisinvolvesnotonlyunderstandingthetheoreticalaspectsbutalsoimplementingthesuggestedtechniquesinthefield.Continuouslearningandadaptationarekey,asthemanualemphasizestheimportanceofmonitoringcropperformanceandadjustingstrategiesaccordinglytoensuresustainableandprofitableagriculture.三農特色種植技術手冊詳細內容如下:第一章:特色作物種植概述1.11.1.1特色作物的定義特色作物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由于氣候、土壤、水資源等自然條件以及人文、歷史、傳統等因素的影響,形成的具有獨特品質、較高經濟價值和市場競爭力的一類作物。特色作物往往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觀賞價值、藥用價值等,是農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1.1.2特色作物的分類(1)按地域分布分類:可分為南方特色作物、北方特色作物、高原特色作物等。(2)按用途分類:可分為食用特色作物、藥用特色作物、觀賞特色作物等。(3)按生長周期分類:可分為一年生特色作物、多年生特色作物等。(4)按生物特性分類:可分為草本特色作物、木本特色作物、藤本特色作物等。第二節:特色作物種植的意義與發展趨勢1.1.3特色作物種植的意義(1)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特色作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種植特色作物可以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產業升級。(2)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特色作物種植可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3)豐富農產品種類:特色作物種植可以豐富農產品種類,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4)保護生態環境:特色作物種植可以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5)傳承農耕文化:特色作物種植往往具有悠久的歷史,有助于傳承和弘揚農耕文化。1.1.4特色作物種植的發展趨勢(1)科技創新推動特色作物種植:科技的發展,特色作物種植技術不斷創新,為特色作物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2)市場需求引導特色作物種植: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趨勢,將引導特色作物種植結構不斷優化。(3)政策扶持促進特色作物種植:將進一步加大對特色作物種植的扶持力度,推動特色作物產業發展。(4)產業鏈延伸拓展特色作物種植:特色作物產業鏈的延伸,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5)跨界融合推動特色作物種植:特色作物種植與其他產業的跨界融合,將形成新的產業模式,助力鄉村振興。第二章:土壤與施肥技術第一節:土壤選擇與改良1.1.5土壤選擇(1)土壤類型的選擇根據種植作物的需求,選擇適宜的土壤類型。例如,水田作物適宜在黏土或壤土上種植,而旱作作物則適宜在沙質土壤或沙壤土上生長。(2)土壤肥力的選擇選擇肥力較高的土壤,以保證作物生長所需養分。肥力高的土壤通常具有較好的結構、較高的有機質含量和豐富的微生物群落。(3)土壤酸堿度的選擇根據作物對酸堿度的敏感程度,選擇適宜的土壤。一般而言,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適宜大多數作物生長。1.1.6土壤改良(1)改良土壤結構通過深翻、輪作、施用有機肥料等方法,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的通氣性和保水性。(2)調整土壤酸堿度根據土壤的酸堿度,采取施用石灰、石膏等堿性物質或硫酸鋁、硫酸鐵等酸性物質進行調節。(3)增加土壤有機質施用有機肥料,如綠肥、堆肥、動物糞便等,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肥力。(4)補充土壤微量元素針對土壤中缺乏的微量元素,采用葉面噴施或土壤施用的方法進行補充。第二節:施肥原則與方法1.1.7施肥原則(1)根據作物需肥規律施肥了解作物在不同生長階段的需肥特點,合理分配施肥時期和用量。(2)因地制宜施肥根據土壤類型、肥力狀況、氣候條件等因素,制定適宜的施肥方案。(3)科學施肥遵循“氮、磷、鉀平衡,微量元素適量”的原則,合理搭配肥料種類。(4)節約施肥在保證作物生長需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施肥量,降低生產成本。1.1.8施肥方法(1)基肥在作物播種前,施用充足的有機肥料和一定量的化肥作為基肥。(2)追肥根據作物生長過程中的需肥情況,及時補充適量的化肥。(3)葉面噴施針對作物生長過程中出現的微量元素缺乏現象,采用葉面噴施的方法進行補充。(4)滴灌施肥利用滴灌系統,將肥料溶液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提高肥料利用率。(5)混合肥料將有機肥料與化肥混合施用,發揮兩者的互補作用,提高肥料效果。通過以上施肥原則和方法的運用,可以為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第三章:種子處理與播種技術第一節:種子選擇與處理1.1.9種子選擇種子選擇是種植成功的基礎。在選擇種子時,應根據種植地區的氣候條件、土壤類型、市場需求等因素綜合考慮。以下為種子選擇的幾個關鍵點:(1)選擇具有良好遺傳特性的品種:優先選擇抗病性強、適應性廣、產量高、品質好的品種。(2)選擇適宜的生育期: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市場需求,選擇適宜生育期的品種,保證作物能在最佳時期成熟。(3)選擇優質種子:優質種子應具備以下特點:純凈度高、發芽率高、病蟲害少、籽粒飽滿。1.1.10種子處理種子處理是提高種子質量、防治病蟲害、促進作物生長的關鍵環節。以下是種子處理的幾個步驟:(1)清潔種子:清除種子表面的雜質、灰塵和病原體,提高種子純凈度。(2)浸種消毒:將種子浸泡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中,浸泡30分鐘,可防治多種真菌性病害。(3)催芽處理:將處理后的種子置于25℃左右的恒溫條件下,保持濕潤,使其發芽。發芽期間注意觀察種子發芽情況,及時調整溫度和濕度。(4)種子包衣:將催芽后的種子均勻包裹在包衣劑中,包衣劑應具備以下特點:具有良好的粘附性、保濕性、透氣性,并能提供一定的營養。第二節:播種方法與時間1.1.11播種方法播種方法的選擇應根據作物種類、土壤條件、氣候特點等因素來確定。以下為常見的幾種播種方法:(1)撒播:將種子均勻撒在土地上,適用于小粒種子和密植作物。(2)條播:在土地上開溝,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適用于大粒種子和中耕作物。(3)點播:將種子按一定距離和深度播入土壤中,適用于單株作物和需間作的作物。(4)插播:將種子插入土壤中,適用于移栽作物和需要調整株距的作物。1.1.12播種時間播種時間的確定應根據作物種類、當地氣候條件和市場需求來確定。以下為播種時間的幾個原則:(1)適期播種:根據作物生育期和當地氣候條件,選擇最佳播種時間,保證作物能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生長。(2)避免高溫干旱:在高溫干旱季節,應選擇早晨或傍晚進行播種,以降低土壤蒸發量,提高種子發芽率。(3)考慮市場需求:根據市場需求,合理安排播種時間,保證作物在最佳收獲期上市。(4)考慮前后茬作物:合理安排播種時間,保證前后茬作物之間有足夠的生長間隔,避免病蟲害交叉感染。第四章:灌溉與排水管理第一節:灌溉技術1.1.13灌溉概述灌溉是農業生產中的環節,對于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意義。灌溉技術是指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和土壤水分狀況,合理調配水源,采用適當的灌溉方法,為作物生長提供適宜的水分條件。1.1.14灌溉方式(1)地面灌溉:包括溝灌、畦灌、漫灌等,適用于大面積作物種植。(2)噴灌:通過噴頭將水均勻噴灑到作物上,適用于果園、蔬菜等。(3)滴灌:將水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適用于干旱地區和珍貴作物。(4)微噴灌:將水以霧狀噴灑到作物上,適用于幼苗和葉菜類。1.1.15灌溉制度(1)灌水周期: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和土壤水分狀況,確定灌水時間間隔。(2)灌水量:根據作物需水量、土壤類型和水源條件,確定每次灌水量。(3)灌水次數:根據作物生長周期和灌溉制度,確定灌溉次數。1.1.16灌溉技術要點(1)選擇合適的灌溉方法:根據作物種類、土壤條件和水源狀況,選擇適宜的灌溉方法。(2)合理安排灌溉時間: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和土壤水分狀況,合理安排灌溉時間。(3)保證灌溉質量: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減少滲漏和徑流損失。(4)加強灌溉設施管理:定期檢查和維護灌溉設施,保證設施正常運行。第二節:排水管理1.1.17排水概述排水是指將農田土壤中多余的水分排除,以保持土壤適宜的水分狀況,防止作物受漬和土壤鹽堿化。排水管理對于提高農田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1.1.18排水方式(1)地表排水:通過溝渠、畦溝等將地表水排除。(2)地下排水:通過地下管道將土壤中的水分排除。(3)混合排水: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相結合。1.1.19排水制度(1)排水標準:根據土壤類型、作物種類和水源條件,確定排水標準。(2)排水周期:根據土壤水分狀況和作物需水規律,確定排水時間間隔。(3)排水量:根據土壤水分狀況和排水標準,確定每次排水量。1.1.20排水管理要點(1)合理規劃排水系統:根據農田地形、土壤條件和水源狀況,合理規劃排水系統。(2)保證排水設施正常運行:定期檢查和維護排水設施,保證設施正常運行。(3)防止土壤鹽堿化:通過排水降低土壤鹽分,防止鹽堿化。(4)合理利用排水資源:將排水與灌溉相結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第五章:病蟲害防治第一節:病害識別與防治1.1.21病害識別病害是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確的病害識別是進行有效防治的前提。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病害識別方法:(1)觀察癥狀:病害在農作物上表現出特定的癥狀,如葉片斑點、植株枯萎等。通過仔細觀察,可以初步判斷病害類型。(2)剖析病狀:對病害發生的部位進行剖析,觀察病原體的形態、顏色等特征,有助于確診病害。(3)實驗室檢測:將疑似病害的樣本送至實驗室進行檢測,通過顯微鏡觀察、分子生物學等方法,確定病原體的種類。1.1.22病害防治(1)農業防治:采用合理的農業技術措施,減少病害的發生和傳播。如選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保持土壤濕度等。(2)化學防治:利用化學農藥對病害進行防治。在發病初期,及時施用農藥,控制病情發展。但要注意農藥的合理使用,避免產生藥害和環境污染。(3)生物防治:利用生物農藥、天敵等生物資源對病害進行防治。生物防治具有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優點,但效果較慢。第二節:蟲害識別與防治1.1.23蟲害識別蟲害是影響農作物生長的另一重要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蟲害識別方法:(1)觀察癥狀:蟲害在農作物上表現出明顯的癥狀,如葉片被咬食、植株生長受阻等。通過觀察癥狀,可以初步判斷蟲害類型。(2)捕獲蟲體:在田間捕捉蟲體,觀察其形態、顏色等特征,有助于確診蟲害。(3)使用監測設備:利用監測設備,如燈光誘捕器、粘蟲板等,捕捉蟲體,分析蟲害發生規律。1.1.24蟲害防治(1)農業防治:采用合理的農業技術措施,減少蟲害的發生和傳播。如清除田間雜草、及時收割農作物等。(2)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如燈光誘捕、人工捕捉等,對蟲害進行防治。(3)化學防治:利用化學農藥對蟲害進行防治。在蟲害發生初期,及時施用農藥,控制蟲害發展。但要注意農藥的合理使用,避免產生藥害和環境污染。(4)生物防治:利用生物農藥、天敵等生物資源對蟲害進行防治。生物防治具有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優點,但效果較慢。第六章:植物生長調節第一節:激素應用1.1.25激素概述植物激素是一類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植物體內合成并具有調節植物生長和發育的微量有機物質。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含量雖少,但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根據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化學結構,可分為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和乙烯五大類。1.1.26生長素的應用(1)促進生長:生長素可促進植物細胞的伸長和分裂,提高植物生長速度。例如,在農業生產中,可用生長素處理種子,提高發芽率,促進作物生長。(2)促進生根:生長素可促進植物插穗生根,提高繁殖系數。在實際應用中,可通過浸泡插穗或噴灑生長素溶液,促進插穗生根。(3)調節植物形態:生長素可調節植物器官的形態,如促進葉片展開、控制植物開花等。1.1.27赤霉素的應用(1)促進生長:赤霉素能促進植物細胞的伸長,使植物生長加快。在農業生產中,可用赤霉素處理作物,提高產量。(2)促進果實發育:赤霉素可促進果實的生長和發育,提高果實品質。例如,在柑橘生產中,使用赤霉素可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1.1.28細胞分裂素的應用(1)促進細胞分裂:細胞分裂素可促進植物細胞分裂,使植物生長加快。在農業生產中,可用細胞分裂素處理作物,提高產量。(2)延緩衰老:細胞分裂素能延緩植物衰老,保持植物活力。在實際應用中,可通過噴灑細胞分裂素溶液,延長作物采摘期。1.1.29脫落酸的應用(1)促進脫落:脫落酸能促進植物器官的自然脫落,如果實、葉片等。在農業生產中,可用脫落酸處理作物,便于機械采收。(2)調節植物生長:脫落酸可調節植物生長,使植物適應不良環境。例如,在干旱條件下,脫落酸可促使植物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抗逆性。第二節:生長調節技術1.1.30激素處理技術(1)溶液配制:根據激素的種類和濃度要求,準確配制激素溶液。(2)處理方法:根據植物生長階段和需求,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如浸泡、噴灑、涂抹等。(3)處理時間:根據植物生長周期和激素作用特點,確定合適的處理時間。1.1.31激素調控技術(1)激素組合應用:根據植物生長需求,合理搭配使用多種激素,以達到更好的調控效果。(2)激素濃度調控:通過調整激素濃度,實現植物生長的精準調控。(3)激素施用時機:根據植物生長周期和激素作用特點,選擇合適的施用時機。1.1.32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1)選擇合適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根據植物生長需求和調控目標,選擇合適的植物生長調節劑。(2)確定施用方法:根據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施用方法,如噴灑、拌種、涂抹等。(3)控制施用量:根據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活性,合理控制施用量,避免產生藥害。第七章:特色作物栽培技術第一節:設施栽培設施栽培是一種在保護地環境下進行的作物種植方式,其核心目的是通過科學管理,實現作物的高產、優質、高效。以下是設施栽培的主要技術要點:1.1.33設施選擇與建設(1)根據特色作物的生長習性和地域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設施類型,如日光溫室、大棚、中棚等。(2)設施建設要充分考慮光照、通風、保溫、保濕等因素,保證作物生長環境的穩定。1.1.34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1)選擇適應設施環境的特色作物品種,注重品種的產量、品質、抗病性和適應性。(2)種子處理包括消毒、浸種、催芽等環節,以提高種子發芽率和幼苗生長勢。1.1.35播種與育苗(1)播種時間應根據特色作物生長周期和市場需求確定,保證作物上市時機。(2)育苗過程中要控制好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提高幼苗質量。1.1.36栽培管理(1)合理密植,保證作物生長空間,提高光能利用率。(2)加強水肥管理,保證作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3)病蟲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1.1.37采收與保鮮(1)適時采收,保證作物品質。(2)采收后進行清洗、分級、包裝,延長貨架期。第二節:露地栽培露地栽培是指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的作物種植,其特點是投資少、風險小、適應性強。以下是露地栽培的主要技術要點:1.1.38地塊選擇與整理(1)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塊。(2)整地時注意土壤翻耕、施肥、平整,為作物生長創造良好條件。1.1.39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1)選擇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特色作物品種。(2)種子處理包括消毒、浸種、催芽等環節,提高種子發芽率和幼苗生長勢。1.1.40播種與育苗(1)播種時間應根據特色作物生長周期和市場需求確定。(2)育苗過程中注意保溫、保濕、光照等條件,提高幼苗質量。1.1.41栽培管理(1)合理密植,保證作物生長空間。(2)加強水肥管理,保證作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3)病蟲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1.1.42采收與保鮮(1)適時采收,保證作物品質。(2)采收后進行清洗、分級、包裝,延長貨架期。第八章:產后處理與保鮮第一節:產后處理產后處理是三農特色種植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保證農產品在采摘后能夠保持最佳品質,減少損失,提高經濟效益。產后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1.43清洗與消毒農產品在采摘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土壤、微生物等污染。為了保證農產品安全,需要對其進行清洗和消毒。清洗時,應選擇清潔的水源,避免使用化學洗滌劑。消毒時,可選用適當的消毒劑,如漂白粉、高錳酸鉀等。1.1.44分級與挑選分級與挑選是產后處理的關鍵環節。通過對農產品進行分級,可以將不同品質的產品進行分類,便于銷售和加工。挑選過程中,要剔除病蟲害、破損、殘次品等不合格產品,保證農產品的整體品質。1.1.45包裝與儲運農產品在包裝和儲運過程中,要保證其安全、衛生、防潮、防蟲、防霉。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如塑料袋、紙箱等,并根據產品特點進行適當包裝。儲運過程中,要注意溫度、濕度、通風等條件,避免農產品受損。第二節:保鮮技術保鮮技術是保持農產品新鮮度、延長貨架期的重要手段。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保鮮技術:1.1.46冷藏保鮮冷藏保鮮是將農產品存放在低溫環境中,以減緩微生物生長和酶活性,延長農產品貨架期。冷藏保鮮適用于蔬菜、水果、肉類等農產品。在冷藏過程中,要注意溫度、濕度、通風等條件的控制。1.1.47氣調保鮮氣調保鮮是通過調節農產品儲存環境的氣體成分,降低氧氣濃度,提高二氧化碳濃度,從而減緩農產品的新陳代謝,延長貨架期。氣調保鮮適用于水果、蔬菜等農產品。1.1.48輻射保鮮輻射保鮮是利用射線對農產品進行照射,殺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長,從而達到保鮮目的。輻射保鮮適用于谷物、肉類、蔬菜等農產品。輻射保鮮具有效果好、安全無害等優點。1.1.49生物保鮮生物保鮮是利用生物制劑(如抗菌劑、抗氧化劑等)對農產品進行處理,抑制微生物生長,延長貨架期。生物保鮮適用于水果、蔬菜等農產品。1.1.50真空保鮮真空保鮮是將農產品存放在真空環境中,降低氧氣濃度,減緩微生物生長和酶活性,延長貨架期。真空保鮮適用于肉類、水產等農產品。通過以上保鮮技術,可以有效延長農產品的貨架期,提高經濟效益。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農產品特點和市場需求,選擇合適的保鮮方法。第九章:市場推廣與銷售第一節:市場分析1.1.51市場環境分析(1)宏觀環境分析(1)政策環境: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發展,特別是特色種植產業。各級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農民發展特色種植,提高農業產值。(2)經濟環境: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特色農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3)社會環境:特色種植產業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地方特色產品的需求,有利于傳承和發揚地方文化。(2)微觀環境分析(1)市場需求分析:特色種植產品具有獨特性、新穎性和高品質特點,市場需求潛力巨大。(2)市場競爭分析:特色種植產業競爭激烈,同類產品層出不窮,企業應關注市場動態,提高自身競爭力。1.1.52市場細分與目標市場(1)市場細分:根據消費者需求、購買力、地域特點等因素,將市場細分為不同類型。(2)目標市場選擇:結合企業自身優勢,選擇具有發展潛力的目標市場,有針對性地開展市場推廣和銷售。第二節:銷售策略1.1.53產品策略(1)產品定位:明確特色種植產品的市場定位,突出產品優勢,滿足消費者需求。(2)產品包裝:采用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包裝設計,提升產品形象。(3)產品質量: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競爭力。1.1.54價格策略(1)成本導向定價:根據產品成本、市場供需關系等因素,合理制定產品價格。(2)競爭導向定價:參考同類產品價格,制定具有競爭力的價格。(3)消費者導向定價:根據消費者需求,制定符合消費者心理預期的價格。1.1.55渠道策略(1)線上渠道:利用電商平臺、社交媒體等線上渠道,拓展銷售市場。(2)線下渠道:建立完善的銷售網絡,加強與經銷商、零售商的合作。(3)跨界合作:與其他行業企業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拓寬銷售渠道。1.1.56促銷策略(1)促銷活動:舉辦各類促銷活動,提高產品知名度和銷量。(2)公關活動:開展公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代理廠房出租合同樣本
- 個人入股協合同標準文本
- 公租房ppp合同范例
- 云母購銷合同樣本
- 國家電網集中管理模式試題及答案
- 2025 臨時租房合同
- 媒體影響力提升合同(2篇)
- 2025【工業類合同參考格式(3)】工業類小說
- 2025房地產開發的借款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國衛生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統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風力發電機功率曲線統計MATLAB代碼實現
- 生產設備定期保養記錄
- 《數據排序-冒泡排序法》
- 《旅館建筑設計規范 JGJ62-2014》正式版
- 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京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數學試題【含答案】
- 中醫診斷學教材
- 穩固結構的探析-說課課件
- 加油站安全生產風險點告知卡
- GB/T 31117-2014船用輔鍋爐安全技術要求
- 2022年4月自考金融法試題及答案含評分標準
- 學校膳食管理委員會組織及工作職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